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編7篇

本文已影響 1.11W人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編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

1、 故事教育價值的深入挖掘: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酒桶裏的小老鼠》故事中,小老鼠和小花貓這對冤家卻在一種特殊的情況下相遇了,使得故事情節更加戲劇化,給人以豐富想象的空間,於是,我改變傳統的故事教學模式,不単純的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進行感情教育,而是充分挖掘故事本身的教育價值,站在幼兒發展的角度上創造性的設計本次教學,用幼兒喜歡的錄像、圖片直觀教具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創編故事情節,積極講述,爲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機會,發展幼兒講述能力和想象能力,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

2、 直觀教具的巧妙運用

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因此我採用錄像、圖片的直觀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以錄像貫穿整個故事教學,用動物圖片引導幼兒發散講述,直觀教具的巧妙運用,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情緒愉快,充分體驗到了創造學習的樂趣,教學活動進行得生動活潑,輕鬆的完成教育目標。

該活動充分利用故事的情節衝突,爲幼兒打開想像的空間,用自己的語言盡情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情節,師生互動積極有效,活動效果好。

附故事: 酒桶裏的老鼠

農夫買了一桶葡萄酒,放在了地窖裏。有一天,他想喝酒,就叫小兒子去舀酒,可是小兒子太粗心,舀完了酒,卻忘了把酒桶的蓋子蓋上。酒的香氣呀,就慢慢地飄了出來,飄呀飄呀,地窖裏到處都能聞到,有隻小老鼠聞到香味,它嗅着嗅着就爬上了酒桶,準備好好喝上一喝,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撲通”一聲,就掉到桶裏去了,酒桶裏呀滿滿的都是酒,老鼠四隻爪子亂撲騰,怎麼也爬不出來,只好一邊喊救命,一邊拼命的遊啊遊啊,等着有誰來救它。這時來了一隻小花貓,老鼠連忙對小花貓說:“貓先生,快點救救我吧!”小花貓說:“讓我救你也行啊,但是你上來後願意讓我吃掉嗎?”小老鼠有點犯愁了,但又想,能出去總比淹死強啊。就對小花貓說:“我尊敬的貓先生,只要能把我救上來,我的命就是你的了。”小花貓聽了很高興,就伸出爪子,把老鼠救了上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能簡單地畫小兔頭部的不同姿勢以連環畫的形式記錄故事內容。

2、培養幼兒仔細的觀察能力。

3、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乾淨。

活動準備:

紙、彩筆、記號筆、實物:氣球、燈籠、蘿蔔

活動過程:

1、師複述故事內容。

2、分析故事四情節並嘗試把小兔不同的姿態畫下來。

今天,我們來學習用連環畫的方法把剛纔的故事畫下來,好嗎?

(1)首先,我們來看看小兔來到采地裏它看見什麼?(蘿蔔)誰來把小兔看見蘿蔔的情景畫下來?幼兒個別嘗試。

(2)小兔看見右邊上方有個紅氣球,那小兔的頭是怎麼樣的呢?誰來做做看,然後誰來嘗試怎樣畫呢?小兔的耳朵應畫在哪裏呢?幼兒個別嘗試。

(3)反過來,看見左邊上方的燈籠,小兔的耳朵的方向又在哪裏呢?幼兒上前嘗試。

(4)最後小兔看見了太陽又是怎樣呢?我們可自己想想。

下面我們一起把小兔的故事畫下來,可只有一張紙怎麼把故事畫下來呢?(啓發幼兒用記號筆畫格子表示出來)

3、幼兒作業,師提醒幼兒碰到困難向別人請教。

4、幼兒作品展覽,看看你喜歡哪幅畫,還可把你喜歡的畫想你朋友介紹,同時一起講小兔的故事。

活動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容很獨特,角色形象鮮明,裏面的對話詼諧有趣傳授的知識易懂,同時也讓我看到很多不足的地方:

對目標的`反思:活動的目標實在,不空洞,第二條目標能在過程中很好的體現,但是對於第一個目標,我沒有很好的達成,我覺的,熊和兔子在形象上就有很顯著的差異,可以在分段講述時,適當的運用肢體語言,在語氣語調上,神態上都可以進行一些表現,讓故事更加的生動有趣,能夠更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通過對教材內容全面、透徹的分析,以及文學性、知識性、科學性等多方面的分析 ,抓住重、難點,才能充分發揮作品的功能,達到活動目標,避免流於形式。對於這個活動中的知識點我沒有進行深入的學習分析,所以對於幼兒的回答沒有一個總結,而且使得這次活動內容流於表面化,沒有深入。

在這個活動中,我沒有進行一些有效的總結性的提問,如我們先來講講到底哪些植物的果實是長在地上的?導致幼兒的回答也沒有針對性。

在第四環節,我應該在完整欣賞前,先提問,讓幼兒帶着問題去聽。這樣效果會更好, 不過在最後我準備了頭飾,讓幼兒自由的進行對話表演,幼兒還是很高興的,也很快掌握了對話內容。

小百科: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夏季的特徵及各種拖鞋的外形特徵、製作材料等,並能按一定的規則進行分類。

2.積極參與遊戲活動,與同伴共同討論遊戲規則,大膽地表達、表現。

3.體驗遊戲的快樂。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拖鞋》

活動準備:

請幼兒與家長一起收集各種拖鞋帶到幼兒園。遊戲用貨幣。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展示並介紹自己收集的拖鞋。

2.引導幼兒討論並設計各類“拖鞋商店“遊戲,如冬季拖鞋商店、夏季拖鞋商店、兒童拖鞋商店、婦女拖鞋商店、塑料拖鞋商店、工藝拖鞋商店等。

3.在討論開店的過程中,啓發幼兒觀察拖鞋的款式、製作材料等特徵,分析其使用季節,使用人羣或其他用途等。

4.請幼兒討論分工管理商店,按一定規律陳列拖鞋,佈置展示臺。

鼓勵“售貨員”使用廣告語大力推銷自己商店的拖鞋,並熱情接待前來購買拖鞋的“顧客”。

活動反思:

興趣與情感是思維最大的驅動力。在活動中我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這麼小的刷子是做什麼用的?……等有趣的問題進行探索交流,從而使幼兒積極主動圍繞“刷子”這一話題進行嘗試探索,較好地貫徹了新《綱要》的指導思想。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叢身邊的事物開始的選材原則。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刷子,引發了孩子們的興趣。教師因勢利導地引導幼兒發現,有利於他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感受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孩子們在與同伴的交流互動中主動建構了新的知識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在圍繞主題活動“幼兒園是我家”的實施過程中,一次和孩子們在園內觀察散步時發現在幼兒園的草地邊上、小池塘旁、大型玩具下有各種各樣的垃圾——糖紙、吃剩下的包裝袋、香菸頭等,孩子們對此現象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這裏垃圾怎麼會這麼多?”“這些垃圾都是哪裏來的?”於是,我結合主題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圖片,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2、初步激發“我是幼兒園小主人”的意識。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整潔的操場、教室等

提問:這是什麼地方?你喜歡嗎?爲什麼?(心情舒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幼兒討論圖片內容。

師小結:這些地方都很乾淨,看了以後心裏很舒服,給了我們美的享受。

2、出示圖片:有垃圾的操場、教室等

提問:這裏都是什麼?怎麼會有這麼多垃圾的?

你看了,覺得怎麼樣?(看見了難受、玩得不開心…...)

師小結:這些地方都堆滿了垃圾,太髒了,看見了很難受,玩遊戲也玩的不開心,不喜歡這裏。

3、問: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幼兒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 (把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筒裏。 做不亂扔垃圾的標記,掛在各處。 看見亂仍垃圾的行爲及時提醒、勸止——)

師:我們這些小主人真棒,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使我們的幼兒園更加整潔,更加美麗。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把表達與表現有機的進行整合,爲孩子們創設了條件,使孩子們成爲學習的主人,樹立了以“兒童發展爲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們自己發現的問題交由孩子們自己解決,大家各抒己見,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表達表現自己的認識,讓孩子與老師,孩子與孩子,孩子與環境發生互動,互相學習,互相感染,真正發揮了幼兒學習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得到了提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會根據班級區域活動的需要選擇2~3個區域。

2、嘗試在小組內分工,並共同爲某一個區域指定規則。

重點難點:學會制定活動區的規則,並製作簡單的標誌表示。

解決難點方法: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豐富各個區角的材料,鼓勵家長參與到規定的制定和標誌的製作。

活動準備:

1、建築區,生活區,美工區等照片。

2、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1. 以談話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我們的活動室美嗎?你們最喜歡在我們的活動室哪些地方玩呢?小結:我們的活動室有許多內容豐富的活動區,有的在活動室裏,有的在活動室外,在這些活動區裏怎麼樣才能讓我們每一個人玩的既開心又能學到本領呢?

2. 討論爲那些活動區制定規則。

我們要在活動區活動得好,應該怎麼辦?有那些區域需要制定規則?爲什麼?“在繪畫區我們應該制定什麼樣的規則?”“在圖書閱讀區我們又應該怎樣做呢?”

3. 我們怎樣爲區域制定規則並分工合作。

(1) 我們怎麼樣爲活動區制定規則呢?

(2) 幼兒選擇喜歡的區域,自然分成3~4組。

(3) 幼兒分組討論,分工繪畫。畫好後將標誌貼在相應活動合適的地方。

4. 交流反饋:

1)分組介紹自己組制定的規則。

2)討論:這些規則制定得是不是合理。

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爲各個活動區制定了規則並製作了標誌,如果大家都同意,我們就可以把這些標誌貼到區域裏去了。有了這些規則和標誌,我們在活動 區就可以玩得開心又有秩序了。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教案【2】

幼兒園大班活動區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夠明確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職責,並能監守崗位;

2、能夠使用禮貌用語,較安靜地遊戲。

活動內容:

娃娃家、醫院、理髮店、菜場、銀行、公共汽車、超市

活動過程:

一、引導語

小朋友,今天我們又要來玩娃娃家了,你們高不高興啊?上次我們在玩娃娃家的遊戲的時候啊,李子恆小朋友玩得可棒拉,他啊,本來是娃娃家的爺爺,可是後來他看到醫院的醫生不夠了,那是因爲醫院的小朋友跑掉了,所以他就自己到了醫院,幫助病人看病。

而且他看病的方法與別人不一樣,他用的是氣功,今天,我要在來看一看,小朋友是不是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工作,並且能夠把工作做到下班,還有,我們在做遊戲的時候是不是要安靜一點啊,這樣,在醫院裏面看病和休息的人就能很好的休息了。

二、幼兒遊戲

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娃娃家,扮演客人的角色和娃娃家的媽媽一起將娃娃家整理乾淨。

普遍指導各個服務場所能應用禮貌用語:

教師觀察:

1、觀察幼兒是否能夠先搬好椅子和桌子,再去拿玩具。

2、觀察幼兒是否能夠自己解決一些遇到的小問題。

3、觀察幼兒是否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監守好自己的崗位,不在教室中間奔跑。

4、觀察幼兒遊戲的聲音是否比較安靜。

三、教師評價

1、讓個別幼兒介紹今天自己的新發現;並給予肯定和鼓勵。

2、對今天在遊戲中能夠監守自己崗位、並能使用禮貌用語的幼兒予以表揚。

3、對於全班幼兒在遊戲中能夠放低音量地進行遊戲給予表揚,並告訴幼兒在下次遊戲中也要看他們的表現。

記者採訪――大班活動區活動設計(何義英)

目標:能回答成人的提問,學習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

準備:醫院增添溫度計,表演區增添少數民族服裝(新疆服裝),美工區增添花生殼等廢舊材料,點心店增添餡子,銀行的材料不變。用紙板做記者證,紙盒做相機,積塑插攝像機,酸奶瓶做話筒。請幾名外班老師扮演記者。

過程與指導:

1、以“記者採訪”的口吻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並讓幼兒以熱烈的掌聲歡迎記者的到來。

2、介紹各活動區材料,提出活動要求:熱情主動地接受記者的採訪,大膽回答記者的提問。

3、幼兒自願選擇活動區參加活動。重點指導醫院的小醫生耐心爲病人診斷病情;表演區的小演員穿上新疆服裝表演舞蹈;點心店的廚師用麪粉和餡子做包子,餃子等點心;美工區的小朋友用花生殼粘貼小動物;銀行的營業員認真清點鈔票。提醒幼兒對顧客要熱情有禮貌。

4、記者深入各個活動區去訪問、照像、攝像。重點採訪幼兒參與活動區的興趣,在活動中的願望和要求以及顧客的評價等等。

5、以報道採訪情況的形式總結活動,並收拾整理活動材料。

6、全體幼兒、老師和記者合影留念。

建議:

1、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使用真的攝像機,並將採訪的情況通過電視放給幼兒觀看。

2、此活動還可與娃娃家、幼兒園、商店等區域同時開展,引導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和孩子,幼兒園的老師和朋友輪流到點心店去進餐,到醫院去看病,到銀行去取錢,到表演區去看錶演等。可引導美工區的幼兒將製作好的小動物送到商店去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傾聽他人的發言,積極參與討論並表達個人見解。

2、初步瞭解蛀牙的成因及危害,知道正確刷牙的方法。

準備

1、"健康寶貝":《我會刷牙》。

2、掛圖:《健康寶貝》。

3、事先在家長的協助下完成學習單:《我的刷牙記錄表》。

4、活動2中的班級牙齒統計海報。

5、兒童牙刷、漱口杯、牙膏、牙菌斑顯示劑。

過程

一、聊一聊有關蛀牙的經驗。

1、出示班級牙齒統計海報,和幼兒一起閱讀。

2、說一說有幾顆蛀牙?

3、蛀了的牙齒是什麼模樣?

4、蛀牙痛嗎?

5、爲什麼會有蛀牙?

6、牙齒蛀了該怎麼辦?

二、分享刷牙的經驗與感受(根據學習單的記錄)。

1、每天什麼時候刷牙?

2、是自己刷牙還是大人幫忙刷牙?

3、用什麼口味、顏色的牙膏?

4、牙刷刷在牙齒上時會發出什麼聲音?

5、嘴巴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6、牙膏的泡泡在口中又有什麼感覺?

7、刷完牙後口腔的感覺是怎樣呢?

三、一起來刷牙。

1、請幼兒拿出牙刷,比一比自己刷牙的姿勢。

2、閱讀"健康寶貝"《我會刷牙》的畫面,提醒幼兒正確的刷牙方式。

3、老師念刷牙的兒歌,幼兒邊聽邊做動作(牙刷、漱口杯、牙膏)。

4、仔細觀察幼兒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確,悉心指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一些小動物的過冬方式,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幼兒對小動物的感情,並懂得關心愛護小動物。

3、教育幼兒不怕寒冷,堅持鍛鍊身體。

活動準備:

1、動物過冬課件。

2、磁帶:《動物怎樣過冬》、《健康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小動物怎樣過冬》做動作

1、導入;“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感覺怎麼樣?”(冬天,天氣很冷)。

2、小朋友,冬天來到了,你知道人們是怎樣過冬的嗎?(引導幼兒討論穿上棉衣、棉褲、棉鞋、戴上棉帽等過冬),寒冷的冬天到了,你看我們已經穿上了厚厚的棉襖、棉鞋、棉褲、你、戴了帽子、手套和圍巾,(除了穿棉襖、戴帽子、手套你知道還可以怎麼取暖呢?開空調、取暖氣、爐子、多鍛鍊身體等)

3、小朋友,你們想過沒有,小動物不會穿衣服,那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

引導幼兒大膽發言……

二、請小朋友欣賞故事

小朋友請欣賞故事,看着這裏的小動物怎麼過冬,小朋友仔細聽,聽完老師有問題提問。

觀看課件《小動物怎樣過冬》

1)故事裏都是有哪些小動物?——青蛙、蜜蜂、燕子

2)它們在一起商量什麼事情?——商量怎樣過冬的事情

3)請小朋友們說一說故事中的幾種小動物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的。燕子怎樣過冬?蜜蜂怎樣過冬?青蛙怎樣過冬?——燕子飛到南方去、青蛙吃的飽飽的叫冬眠、蜜蜂儲存食物

三、說出還有哪些動物和它們的過冬方式不一樣。教師可根據需要設計如下問題,

如:冬眠的動物還有哪一些?加厚皮毛的動物還有哪些?遷徒的動物還有哪些?儲存糧食的動物有哪些?讓卵過冬的動物有哪些?

四、再次讓幼兒觀看課件

動物過冬的方式:冬眠:蛇、青蛙、烏龜;遷移的動物:大雁、燕子;加厚皮毛:兔子、鹿狐狸、麻雀、烏鴉;儲存食物:松鼠、蜜蜂、螞蟻;讓卵過冬:螳螂、蝗蟲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很多動物小客人,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們都是誰好嗎?

這些小動物要來考一考小朋友,看一下你們知道他們是怎樣過冬的?(播放課件)

總結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

教師小結:動物都有自己的過冬方式有冬眠、貯存食物、遷徙、加厚身上的皮毛、讓卵過冬它們用這些方法過冬是爲了適應冬天寒冷的環境,保護自己。

五、瞭解多種動物的過冬方式,萌發關愛動物的美好情感。

小朋友們我們瞭解了這麼多小動物的過冬方式,我們來評選一下“動物過冬方式之最”好麼?

六、請幼兒評選“動物過冬方式之最”。

(1)最懶的過冬方式——冬眠:蛇、青蛙、烏龜等。

(2)最勇敢的過冬方式——遷移大雁、燕子等。

(3)最聰明的過冬方式——加厚皮毛或羽毛:兔子、鹿、狐狸、麻雀、烏鴉等。

(4)最勤勞的過冬方式——儲存食物:松鼠、蜜蜂、螞蟻等。

(5)最有愛心的過冬方式——讓卵過冬:螳螂、蝗蟲等。

(6)最該捱打的過冬方式——躲在安全的地方過冬:蚊子和蒼蠅等。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愛護保護動物,保護自己的身體,冬天到了,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在冬天裏更好更健康呢?——多鍛鍊身體,帶幼兒做律動——《健康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