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彙總八篇

本文已影響 1.82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彙總八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汽車的名稱、外形特徵和用途,能說出自己喜歡的汽車。

2.認識汽車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其作用,激發兒探索汽車的興趣。

3.感受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對環境的污染,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汽車模型。

3.“汽車開來了”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以遊戲“我是某某車”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對汽車的興趣。請幼兒兩手握拳做開車狀,扮演小司機,並說說自己喜歡的車。如:滴滴滴,我是大卡車,我的汽車開來了。

2.教師播放“汽車開來了”音樂,引導幼兒瞭解汽車的特徵和用途。

(1)請幼兒結合課件,分別說說公共汽車、出租車等常見汽車的特徵和用途。

(2)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汽車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如:車身、車輪、車窗、方向盤、發動機、排氣筒、雨刮器、後備箱等汽車組成部分和它們各自的作用。

3.請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汽車的外形特徵及用途。

4.觀看大氣污染保護環境宣傳動畫,請幼兒說一說“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對環境的污染。”

(1)你都做過什麼汽車?去過哪裏?如果沒有汽車會怎樣?

(2)引導幼兒討論: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不好的影響。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減少這些壞的影響。

(3)佈置小任務,請小朋友回家把今天學到的東西教給你的爸爸媽媽。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年齡:

4歲~6歲幼兒15人

時間長度:

約30分鐘左右(視情況取捨)

活動環境:

室內

活動準備:

1.白色布若干塊,規格約120cm×80cm和2cm×3cm的木條(也可用竹竿)各16根。取長短兩種木條各兩根紮成一個近似於“十”字的架子(如圖所示),再將布的四角繫於木條的四端。尋一安全空間將此架子從中間懸吊起來,使之可以任意搖晃。

2.大小玻璃珠子若干分別置於幾個小水桶中,在桶中加入水粉顏料(或丙烯顏料),並加適當的水攪拌均勻待用。

3.小漏勺(每個桶中各放一把),小塑料盤若干(每個桶邊各放置一些)。

4.在活動空間旁邊另置一個裝了小半桶水的水桶,以供收集被大家用過的珠子。

5.懸掛或晾曬“作品”的地方及方法事先要選擇好,才方便及時給每個架子更換畫布。

靈感來源:童年的記憶——自家做豆腐。

教育可行性分析:幫助幼兒擴大經驗範圍是藝術教育中,甚至一般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項原則。擴大經驗範圍意味着我們以兒童個人的程度爲基準,對兒童思想、情感和感受力通過活動予以啓發。尋找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也是啓發創造力的開端。

活動過程:

1.組對。

由幼兒自由組對,或者老師根據幼兒個體發展的快慢不同而調配成對。

2.規則宣講。

(1)兩人一組,每一次用漏勺在桶裏取一勺珠子倒入塑料盤裏拿回來,再將盤裏的珠子倒入架子上的布里。

(2)兩人各執架子的一端搖晃架子。待珠子上的顏色搖盡後再用盤子將珠子舀出來倒入旁邊的大水桶裏。

(3)之後,纔可再去取別的顏料桶裏的珠子。

(4)直到畫布上被滾滿了彩色的線纔可以更換畫布。

3.活動開始。

4.交流與欣賞。

在本過程中可帶領幼兒參觀他們的被展示出來的“傑作”,回顧搖晃成畫的過程,交流心得與體會。

5.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溫馨提示:

1.在此活動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幼兒的一舉一動,嚴防某些孩子將珠子誤吞入口中。

2.桶中的顏料應調得稠一些,太乾或太稀都不方便珠子上掛滿顏料。

3.水粉顏料容易清洗,但留在布上的色彩幹後不飽和。丙烯顏料弄到衣服上不易清洗,但色彩飽和。無論選擇何種顏料,都要告訴孩子們不可弄到臉上。

4.須在活動開始前給每個孩子穿好罩衣。並告誡幼兒不可大力胡亂搖晃架子,以防撞傷同伴。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班裏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幼兒,平日裏,家裏的老人還要忙農活,對於孩子的管教,他們的想法都是教到老師手裏教就好了,所以很多孩子平日裏都還沒養成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亂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嚴重性。

2、讓幼兒學會講究衛生,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

3、鼓勵幼兒平時要講究衛生,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亂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嚴重性

2.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情境圖片6張

【活動過程】

一、 看圖講述

教師把圖片拿在手上,一邊講述,一邊輪換圖片(教師:“小朋友,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你們聽了,把看到的,聽到的,告訴老師故事裏面都有誰,他們在做什麼,誰做錯了,誰又做對了。小明喜歡邊走邊吃香蕉,吃完後將香蕉皮朝地上扔;小紅喜歡拿着可樂邊走邊喝,喝完後將可樂罐朝地上扔;小芳流鼻涕用紙巾擦,擦完後把紙巾扔進垃圾箱裏。)

二、看圖判斷

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說一說:誰對誰錯(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片的故事裏有誰呢?他們在幹什麼?誰做對了,誰又做錯了呢?爲什麼?)

三、看圖比較

教師講述亂扔垃圾影響健康的危害,並把圖片貼置於相應亂扔垃圾的圖片下。提問小朋友知道亂扔垃圾會給別人的健康帶來了什麼危害了嗎?

四、教師與小朋友交流

教師:“小朋友,你們平時應該怎麼做呢?能不能隨地亂扔垃圾?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呢?還有,平時去到別人家做客能不能隨意呢?

【教學反思】

使幼兒瞭解亂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嚴重性是幼兒必要學習的基本常識,此活動設計能讓幼兒學會講究衛生,不亂扔垃圾,知道應該扔到指定的垃圾箱裏。經過本節課,幼兒學會了如何正確地處理垃圾,不亂扔,吐痰應該用紙巾。課堂教學環節進行順利,但也存在缺陷,教師語速稍快了點,幼兒無法很快地回答問題,預期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建議自己的教學語速放慢點,這樣更能把課上得完整。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夠知道幫助他人,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願意給他人帶來快樂。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故事"微笑"ppt、哭和笑的表情圖、白色圓形紙片、彩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表情圖片,說出自己的感受。

1.你看到了什麼? 看到他後你想到了什麼? 爲什麼? 你喜歡哪- 一張表情?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看到圖片後想到的事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

2.請幼兒說出爲什麼喜歡這些表情,或是爲什麼不喜歡這些表情。

一一可以針對"微笑"的表情請幼兒進行充分的表達。

二、出示故事ppt 引導幼兒觀看圖片,瞭解故事內容。

一一提問: 小蝸牛爲什麼很着急呢?

1.小鳥、大象和小兔子他們爲朋友做了什麼? 朋友感到怎麼樣?

2.想一下小蝸牛能爲朋友做哪些事情呢?

3.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象,並說出來。

E、欣賞故事,感知微笑也是可以幫助他人的。

一一教師利用ppt 進行故事的欣賞。

1.小蝸牛做了什麼讓朋友感到高興的事情?

2.爲什麼小蝸牛想把微笑送給朋友?

3.它是怎樣把微笑送給大家的? 小朋友們喜歡微笑嗎?

4.大家爲什麼認爲蝸牛了不起呢?

三、支持幼兒談論對小蝸牛的看法,啓發幼兒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一你喜歡小蝸牛嗎? 爲什麼?

建議: 教師在提問中要引導幼兒運用語言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

如: 因爲小蝸牛笑的甜,兩一個微笑的表情。因爲小蝸牛願意幫助人,畫一隻手錶示。

四、微笑快遞,願意給他人帶來快樂。

一一引導幼兒把自己微笑畫在紙上,製作兩張,一張留給自己一張用快遞遊戲的方式郵寄個他人,把微笑傳遞給他人。

活動延伸:

藝術區: 引導幼兒製作班級的標誌或小組標記。

圖書區: 製作微笑大書,把大家畫好的笑容都進行裝訂,進行翻看和講述。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同情別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關心和幫助。

2.瞭解給病人送溫暖的方式。

準備:故事、及圖片。

活動與指導:

1.看圖聽教師講故事《小鳥和牽牛花》。(故事見附錄)

2.提問:

(1)故事叫什麼名字?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鳥生病時心裏怎麼想?它對風仙花、小草說了什麼?小草和鳳仙花又是怎麼做的?

(3)爲什麼小鳥哭了?如果你生病時,沒人看你、陪你玩,你會不會難過?

(4)誰給小鳥送來了溫暖?牽牛花是怎樣關心生病的小鳥的?它的關心有什麼用處?

3.請幼兒聯想自己說一說生病時的心情和痛苦的經歷,渴望得到哪些關懷,是誰給予了關懷,自己的心裏怎樣想。

4.啓發: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關心愛護和幫助會感覺很幸福、溫暖。如果,小朋友、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病時,我們該怎樣讓他們也感到溫暖呢?我們應該說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

5.小結並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付諸行動。

附故事:

小鳥和牽牛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樹上,搭着一個鳥窩,裏面住着一隻小鳥。

小鳥每天飛到大樹下邊來,跟小花、小草一塊玩,在草地上捉蟲吃。

有一天,小鳥生病了。它孤單單地躲在窩裏,心裏很悶。小鳥想:“跟大樹下面的花兒、草兒玩玩多好!”可是它飛不下去了,只好慢慢地從窩裏伸出頭來,對大樹下邊的鳳仙花說: “鳳仙花姐姐,我生病了,不能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兒好嗎?”鳳仙花聽了,紅着臉兒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又對大樹下面的小草說:“小草弟弟,我生病了,不能飛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好嗎?”

小草聽了,搖了搖頭,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看着鳳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來跟它玩,嘆了口氣慢慢地把頭縮回去,躺在窩裏哭起來了。

大樹下面的牽牛花聽見了,就繞着大樹用力往上爬。牽牛花爬呀,爬呀,爬到了鳥窩旁。

這時,小鳥已經睡着了。

牽牛花想讓小鳥知道朋友來看它,就輕輕的吹起它的小喇叭來:“嗒滴嗒滴,嗒嗒滴嗒……”一會兒,小鳥醒了,它睜開眼一看,咦?牽牛花站在旁邊吹喇叭呢。小鳥心裏一高興,病就好多了。牽牛花看見小鳥的病好多了,就大聲吹起喇叭來:“嗒嗒滴滴嗒,滴滴嗒嗒嗒……”

小鳥隨着喇叭的聲音在樹枝上高興地跳起舞來了。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感受升國旗時的莊嚴氣氛和對國旗的敬重;

2、 理解五星紅旗的象徵意義;

3、 升旗時能保持正確的姿勢。

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見過國旗,觀看過幼兒園的升旗儀式,幼兒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五星紅旗;

2、 物質材料準備:《紅旗飄飄》及《國歌》音樂,各國國旗人手一個,國旗飄飄ppt,天安門升旗儀式視頻。

活動過程:

(幼兒手持國旗隨着《紅旗飄飄》的音樂進場。)

一 觀察不同國旗。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什麼呢?有幾面國旗呢?你最喜歡哪一面國旗?爲什麼?

二 認識五星紅旗,理解國旗的象徵意義。

1、 讓幼兒認識五星紅旗,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國旗。

(1) 出示ppt,觀察五星紅旗。

教師:在這些國旗裏,哪一面是中國國旗?它是什麼樣子的?這面國旗是什麼顏色的?上面有什麼?國旗上的五角星是一樣大的嗎?它們是怎麼排列的呢?五顆星星排列在國旗的哪個角上?五星紅旗是哪個國家的?我們中國的國旗叫什麼?

(2)遊戲:國旗知識搶答

小結:這面由五顆星星組成的紅旗就叫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國旗。

2、 理解國旗的象徵意義。

(1) 討論在哪裏見過國旗。

提問:你在什麼地方見過五星紅旗?爲什麼這麼多地方都有我們的五星紅旗嗎?

(2) 看ppt運動員、宇航員衣服上的國旗標誌,知道國旗代表中國人。

教師:除了小朋友說的地方,還有哪些地方有五星紅旗呢?(運動員)你看到五星紅旗了嗎?在什麼地方?爲什麼有五星紅旗呢?(因爲這些運動員都是中國人,代表中國參加比賽?爲什麼衣服上有五星紅旗的標誌?(我們的五星紅旗掛的最高,是冠軍,第一名。這是誰呀 (楊利偉)他是哪個國家的?你怎麼知道的?我們是哪個國家的人?我們都是中國人,中國人可厲害了?

(3)看軍艦、飛機、等上的國旗,這些都是我們中國製造。

小結:這麼多地方都有五星紅旗說明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中國真棒!

(4)看ppt圖片,進一步瞭解國旗代表中國,要捍衛中國的領土。

教師:這是哪裏?你們知道是哪個國家的嗎?(中國的)但是有一個國家日本想把這個島搶過去,你們同意嗎?那我們應該在上插上我們的五星紅旗,看,插上去了,現在島是中國的,我們一起大聲說“島是中國的”!

3、 感受升國旗時的莊嚴氣氛和對國旗的敬重。

(1)觀看升旗儀式,感受莊嚴氣氛。

在我們的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上每天都會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我們來看一段錄像,看看是誰在升旗?是怎麼升旗的?旁邊的觀衆是怎樣看升旗儀式的?

小結:觀看升旗儀式時要立正,不講話,眼睛看着國旗。

(2)播放視頻,全體起立進行升旗儀式。

教師:現在我們也來一次升旗儀式,參加升旗儀式時要立正,不講話,眼睛看着國旗。現在請全體起立,升國旗,行注目禮,唱國歌。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新環境,瞭解班裏的新夥伴。

2、知道自己升中班了,萌發做中班及朋友的自豪感。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將活動室衛生打掃好,整班級物品。

活動建議:

1、認識新朋友

(1)老師自我介紹

(2)請新來的小朋友一一自我介紹,大家鼓掌歡迎他(介紹自己的姓名、年齡)

(3)介紹完畢之後,給孩子十分鐘自由交流時間,互相說說自己在假期裏幹什麼有趣的事,新朋友互相熟悉一下。

2、認識新班級

(1)帶領幼兒熟悉班裏環境,介紹喝水區、休息室、廁所的位置,看一看活動室裏玩具,圖書擺放在哪裏。

(2)請幼兒說一說新的活動室與原來上的幼兒園活動室有什麼不同,說一說新的活動室那些地方漂亮,那些地方不喜歡。

3、我們是中班小朋友了

(1)小朋友,現在開始,我們都是中班小朋友了,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和原來有什麼不一樣了?(長高了、能吃了、勇敢了……)老師與幼兒交流討論之後小結:我們長大了,現在是中班小朋友了,是小班孩子的哥哥姐姐了,有更多朋友了。

(2)現在成中班小朋友了,以後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例:同伴相處方面:互相幫助、不打架。

生活自理:自己穿衣、吃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習方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活動反思:

1、積累前期經驗是促使本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

在本次活動開展之前,通過與幼兒交流中我發現幼兒對家裏各個房間的名稱並不瞭解,對各個房間的作用也不熟悉。因此我請家長配合,讓幼兒回家仔細觀察自己家裏有哪些房間,這些房間有什麼用及房間裏擺放了哪些傢俱等。豐富了這些經驗之後,再讓幼兒說說自己家裏有些什麼時,就能娓娓道來。

2、不追求統一的房間分配。

活動中我先請孩子們辨別立體圖中四個房間分別是什麼,有幼兒對各個房間的分配有不同的想法,我沒有否定他們的想法,一心追求心中預設的答案,而是鼓勵他們說出適宜的理由,讓幼兒自主確定心中對各個房間的分配,把幼兒推在前面。

3、及時將個體經驗進行推廣。

在操作前我請幼兒看了我粘貼傢俱的方法,提醒孩子們“今天的傢俱都是能站起來的。”接着孩子們開始操作了。有的孩子把一把椅子、桌子、沙發、電腦應該放在客廳裏的傢俱都先撕了下來,然後一手拿着膠水,一手拿一樣傢俱,拿一樣,貼一樣,不一會兒客廳都貼好了。有的孩子是撕下一樣傢俱,再選擇應該放的房間,再拿膠水貼,速度就很慢。最後在交流時,我請孩子們說了自己的方法,孩子們都肯定了前面的方法好。

對於中班孩子來說“粘貼”的技巧基本都能達到,但是如何又快又好是值得幼兒思考的。活動中我發現了兩種不同的操作方式,及時和幼兒一起分享,將個體經驗進行推廣,對幼兒下次的活動來說是有很大幫助的,讓他們懂得了方便、省時的方法。

小百科:家,現代漢語常用字、 一級字,讀作jiā,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內、住所。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必須遵守的交通規則,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瞭解標誌的作用和特徵,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媒體的動畫課件:紅紅闖紅燈

2、實現拼接好的違反交通規則的錄像

3、幻燈片:去秋遊的場景佈置

活動過程:

1、邊觀看動畫課件邊討論:

(1)媽媽帶紅紅去紅綠燈旁的84廣場玩,84廣場真漂亮,紅紅看到花叢中有一隻漂亮的蜻蜓。就去捉蜻蜓玩。蜻蜓飛到了馬路對面,紅紅一路追過去,馬路上駛過一輛車,紅紅差點被車撞上。

(2)爲什麼紅紅差點被車撞上?

教師小結:紅紅離開媽媽在馬路上追蜻蜓,不遵守交通規則,差點被車撞上,這樣太危險了。

(3)組織幼兒討論:如果你是紅紅,你會怎麼辦?

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不管什麼情況我們都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能在馬路上追逐、玩耍,不亂闖紅綠燈。

2、看錄像,進一步瞭解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1)、提問:小朋友真了不起,都知道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那你們還知道哪些交通規則呢?如果不遵守這些交通規則會怎麼樣呢?

播放錄像,讓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你們真棒,說的又對又快。圖中有一些人的行爲不對,比如:在火車道上玩耍、在馬路上開快車、追尾,在居住區鳴喇叭、在禁止駕駛的地方駕駛等。小朋友都知道了不遵守這些交通規則的危害性,有什麼好辦法提醒人們避免這樣的危險呢?

3、看幻燈片,引導幼兒認識有關的交通標誌。

教師出示各種交通標誌的圖片,請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試着說出這些分別是什麼標誌,分別代表着什麼意思教師:剛纔小朋友說出了這些標誌的意義,那到底說的對不對呢?老師來告訴你吧!(教師仔細講解每個交通標誌的名稱及意義)

4、遊戲——我指你說:教師指出標誌圖片,讓幼兒說出標誌名稱及含義,以讓幼兒鞏固複習。

5、情景模擬遊戲"秋遊去"。

(1)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認識標記,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教師:前面有兩種路,行人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師:行人應該注意什麼?(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教師扮交警)教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麼走?(找到斑馬線,看交警手勢看紅綠燈)

場景三:天橋教師:這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走?(走天橋要靠邊右邊一個跟着一個走,不能推也不能擠。)

(2)順利到達目的地

延伸活動:

戶外活動和中小班小朋友玩交通遊戲。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爲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