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彙總六篇

本文已影響 1.79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彙總六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背景:

健康安全的成長對幼兒來說最重要,保護牙齒是生活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有些家長認爲孩子吃糖及零食並不會太大程度的影響健康,所以對保護孩子的牙齒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我們班上有些孩子都已患有齲齒。爲了愛護他們的健康,就要讓孩子們瞭解刷牙的重要性。(最後我運用了一首刷牙歌結尾,希望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快樂,喜歡並樂意刷牙!覺得刷牙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二、活動內容:

白牙與黑牙

三、活動目標

1.瞭解養成刷牙習慣的重要性。

2.知道刷牙的時機。

四、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活動難點:瞭解刷牙的時機.

五、活動準備:

1.製作好的白牙與黑牙的圖卡,及時貼(笑臉寶寶)6個。

2.刷牙歌的磁帶,教材用書掛圖,小魔棒,小鏡子(每個幼兒各1面).

六、活動過程:

〔1〕師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白牙還是黑牙啊?”

幼兒可以舉手自由發言。

師說:老師手裏拿了幾個笑臉寶寶,如果你喜歡白牙,就把你自己手中的笑臉寶寶送給白牙,貼在它的臉上;如果你喜歡黑牙,就把你自己手中的笑臉寶寶送給黑牙,貼在它的臉上,好不好?(請坐的端正的小朋友,分發給幾個幼兒)

(2)師分別詢問幼兒:“你爲什麼喜歡白牙(黑牙)呢?”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師說明:小朋友都比較喜歡白牙,是不是?那我們的牙齒呢?是不是也和白牙一樣潔白漂亮呢?

(4)師出示小魔棒。

師說:“老師要用手裏的小魔棒給每個小朋友變一樣東西出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麼東西?”

“那請小朋友用手矇住自己的小眼睛,把它變出來好不好?”(提醒幼兒不許偷看,否則就不靈了哦!)

(5)配合生活老師悄悄的把小鏡子分發給幼兒,放在幼兒相對應的地上。

(6)待放好之後,再配合小魔棒:“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請幼兒輕輕地睜開眼睛,看到自己的地上,並詢問幼兒:“小魔棒給小朋友變出來一樣什麼東西呀?”

(7)師說明:給每個小朋友變出了不同形狀的小魔鏡,真漂亮!(每個幼兒一面,提醒幼兒不拿別人的,)

小魔鏡是幹什麼的呢?”(請小朋友輕輕的把它拾起來,並放在自己的腿上.)

(8)師:“如果你的牙齒是健康的,那你的小魔鏡就會告訴你的牙齒是白色的;

如果你的牙齒生病了,那你的小魔鏡就會告訴你的牙齒是黑色的。

我們一起閉上眼睛,數1,2,3,照照自己的牙齒,好不好?”

(9)師問幼兒:“看看自己的牙齒是白白的,還是黑黑的?”

牙齒黑了會怎麼樣呀?”

(10)待照完鏡子以後(把鏡子整齊的收起來)

(11)剛纔小朋友在魔鏡裏照了自己的牙齒,那誰覺得自己的牙齒是白白的呀?請舉手老師剛纔發現有幾個小朋友的牙齒黑黑的,(請牙黑的小朋友上臺來),一起來觀察,並問幼兒:“這個小朋友的牙齒怎麼樣啊?喜不喜歡他的牙齒啊?”(簡單說明牙齒變黑的原因)

(12)師講述要愛護好,保護好自己的牙齒,別讓它生病了,引出最好的方法就是刷牙。

(13)師問:“可是我們什麼時候刷呢?(幼兒舉手回答)

(14)師出示教材掛圖,跟老師一起看看圖上的熊寶寶是什麼時候刷牙的?”(一副一副的講述;最後小結:吃飯後,睡覺前,起牀後都要刷牙。)

(15)師示範刷牙的動作(一顆一顆慢慢認真的刷,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要刷乾淨!)

(16)師:“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刷刷牙,清潔清潔我們的牙齒,讓我們的牙齒變的白白的,更健康,好不好?”

七 、活動結束:

讓幼兒和師一起隨音樂<<刷牙歌>>動起來!體會刷牙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師:“孩子們,看看我們的牙齒刷乾淨了嗎?”(師帶領幼兒照鏡子看看自己的'牙齒)

活動達成效果:

在這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比較生動,自由的活動氛圍(自主發言、幼兒之間共同探討)。

小班的幼兒對新鮮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看到新奇的事物會主動接近,探索其中的奧祕。所以,我始終以幼兒爲主體,在一開始,我出示了一副形象生動的牙齒(白牙與黑牙)讓他們認識牙齒,引起了幼兒的興趣,然後運用“小魔棒變鏡子”的遊戲,讓幼兒共同觀察牙齒,瞭解牙齒,激發了他們積極想要探索的*望,幼兒在整個過程中,瞭解了刷牙的重要性,最後我以一首刷牙歌結束了活動,讓幼兒感受刷牙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不僅快樂的接受知識,也在活動中獲得了新的體驗與成功。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要求小朋友知道多吃零食會影響一日三餐的進食量,妨礙身體吸收全面的營養,影響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掛圖;

2、一些零食的包裝袋,果奶瓶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分別出示一些零食的包裝袋,果奶瓶等,與幼兒談話,讓幼兒說出這些東西都是裝零食的,並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吃哪些零食。

2、組織幼兒討論:多吃零食有什麼不好。

3、看圖片,回答問題。

(1)明明在家裏喜歡吃什麼?

(2)到了吃飯的時候,明明想不想吃飯?爲什麼?

(3)睡覺的時間到了,明明覺得怎樣了?

(4)明明長得高不高?結不結實?

(5)醫生給明明體檢時,對明明說了些什麼?

4、教師總結:

讓幼兒知道多吃零食也是挑食、偏食的表現,這會影響我們身體生長和健康。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根據小班幼兒好奇好動、什麼事都想親自探究、操作的特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科學、藝術、語言等有機地整合起來,爲幼兒創設自由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探索、操作中構建知識經驗。通過創設情境、探索操作、遊戲等形式,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同伴間合作、交流的快樂,從而讓幼兒獲得自信,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樂於助人的同情心與愛心。

2.增進幼兒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幼兒合作、表達、交流的能力。

3.瞭解腳的外形特徵、作用,進行保護腳的安全教育。

活動重點:

瞭解腳各部分的名稱。

活動難點:

用手製作腳印

活動準備:

彩珠、鵝卵石、報紙、音樂磁帶、水粉色、小盆、筐子、繪畫紙、大中小三幅腳印圖。

活動方法:

遊戲法、探索法、演示法

活動時間: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成長的腳印)

出示小中大三幅腳印圖。提問:請小朋友猜猜看這是誰的腳印?

二、探索用腳丫撿、撕東西

自由探索操作,瞭解腳丫的特徵

⑴、動一動小腳。

錄音機裏傳來一段輕快的音樂,我和孩子們一起隨着音樂念着兒歌動起了小腳:雙手撐住地,兩腿放輕鬆;小腳腕兒,你在哪兒?請你出來轉一轉;左三圈兒,點點頭,右三圈兒,點點頭,左搖右搖點點頭;一前一後真有趣,前前後後點點頭;腳趾娃娃快快來,一起和我跳跳舞,一二三四……八二三四。活動完了小腳,在老師的建議下,孩子們一起脫掉了襪子。

⑵、數一數小腳。

孩子們把襪子脫掉以後,興奮極了,一個個摸起了小腳。我便故意大聲地邊點腳丫邊數數:“1、2、3、4、5,呀!我有五個腳趾。”孩子們被我這麼一說也紛紛數起來。我便讓他們互相數數,並提醒他們,要慢慢點、慢慢數,點一個腳趾數一個數,(因爲小班孩子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還不太強)。

⑶、撓一撓小腳。

“孩子們,我們剛纔數小腳,知道了每隻腳都有五個腳趾,現在我們來撓一撓自己的腳,再撓一撓旁邊小朋友的腳,看看有什麼感覺。”

⑷、聞一聞小腳。

撓了大約三四分鐘後,我穩定了孩子們的情緒,然後提議“孩子們我們來聞一聞小腳有什麼味道”,再想一想“有的小朋友的腳爲什麼有味?用什麼辦法讓我們的腳千乾淨淨,舒舒服服”?(要天天認真洗腳,天天換襪子,還要換鞋子,這樣我們的腳就不會有難聞的味道了)

2、瞭解小腳的特徵

⑴、提問:這裏都有什麼呀?(彩珠、報紙)

①提出要求:用腳丫把它們撿起來,把報紙撕碎。

②讓幼兒相互商量撿、撕的辦法,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探索操作,教師觀察並指導幼兒。

⑵、交流探索過程。

①提問: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撿的?用腳丫的什麼地方撿的?(引導幼兒大膽交流)

②幼兒說到哪個部位,教師就引導幼兒認識哪個部位。(腳趾、腳面、腳掌、腳心、腳跟)

腳趾動起來像什麼?腳面弓一弓像什麼?腳跟碰一碰像在幹什麼?師生間相互撓撓腳心,踮踮腳跟。

三、用遊戲、表演的方法鞏固腳丫的外形特徵

1.遊戲:指小腳。教師說哪個部位小朋友指哪個部位,看誰指得快又

對。

2.集體活動。朗誦並表演兒歌:

腳趾腳趾,點點頭,彎彎腰,

腳面腳面,弓一弓,像小橋,

腳心腳心,左撓撓,右撓撓,

腳跟腳跟,踮一踮,問個好。

四、集體探討腳丫的作用

1.提問:腳都會幹什麼?讓幼兒用動作表示出來。

2.師生共跳《腳丫舞》,體驗快樂。

五、探討如何保護腳丫

1.(出示腳丫寶寶)提問:怎樣保護腳丫?如果沒有腳會怎麼樣?

2.教育幼兒同情、幫助殘疾人,培養幼兒的愛心

六、印腳丫,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悅

你們想不想像老師一樣,把自己的腳丫也印下來呢?今天我們就來印腳丫。教師教給幼兒用手印製腳丫的方法。然後幼兒印製,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活動延伸:

印下幼兒的足跡,明年再來看腳丫是不是長大了一些,並祝願小朋友快樂健康地成長。請幼兒繼續探索小腳丫的其它祕密。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幼兒很願意參與,因爲活動的對象來自於認識主體的自身,這對小班幼兒來講無疑是件很神祕而又充滿情趣的事情,全體幼兒始終興趣盎然地投入活動。但幼兒對小腳丫的興趣還很濃,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探索,我想今後要爲孩子創造條件,讓他們繼續探索下去。但仍存在不足之處,幼兒在動手製作小腳印時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在指導時要注意因人而異。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於在集體面前用動作來表現生活中洗澡的過程。

2、體驗與同伴一起模仿洗澡所帶來的快樂。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體驗遊戲的快樂。

重點:樂意模仿洗澡的過程。

難點:大膽的用動作來表現洗澡的過程。

活動準備:

錄音機,洗澡歌的磁帶,沐浴露瓶一個,玩具小狗一隻。

活動過程:

1、複習律動《刷牙、洗臉、梳頭》,導入活動。

師:我們一起來刷牙、洗臉、梳頭好嗎?

我們刷牙、洗臉洗好了,現在我們來洗澡,好嗎?

師:爸爸媽媽平時在家給小朋友洗澡,是怎樣洗的呢?

2、引導幼兒講述並模仿洗澡的過程。

師請個別幼兒講述並模仿動作,師引導幼兒一起跟做。

3、幼兒跟着音樂和老師一起洗澡一遍。(動作有所變化)

4、剛纔我們洗澡時,忘記了塗沐浴露,我們用沐浴露再洗一次,好嗎?

5、以遊戲化的口吻,請小動物來檢查幼兒是否洗乾淨了,適當的提出小手、肚皮等地方沒有洗乾淨,要求重心再洗一次。動作變換。

小結:小朋友洗澡洗的真乾淨,現在,我們和小狗一起來跳舞,好嗎?

 活動結束:

放《晚安》的音樂,幼兒和小動物一起跳舞。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爲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並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小百科: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爲宜。洗的次數也不宜太多,因爲次數太多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羣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等症,皮膚的抵抗力也會因此而減弱,反而容易得病。洗澡分淋浴和盆浴以及缸浴。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綱要》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小班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平時生活中常會把手指放入嘴巴、啃指甲、玩刀子、剪子等,需要成人及時引導。“小手這麼能幹,我們怎麼保護小手呢?“自然引入本環節: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

2、喜愛自己的小手,喜歡做小手的遊戲。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手影遊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今天老師要變魔術給小朋友看,請大家睜大眼睛看大屏幕,是什麼小動物來了?”

2、“聰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老師是用什麼變出小動物來的?”引導幼兒說“手”,激發幼兒認識手的興趣。

【設計意圖】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以變魔術引入活動,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發孩子的興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孩子對小手的興趣,爲下一個環節認識小手做好了鋪墊。

二、觀察講述,認識小手。

1、“你的小手在哪裏?數一數你有幾隻手?”“我們都有兩隻手,兩隻手是一樣大的,所以我們也可以叫它們爲一雙手。”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手,並介紹手指名稱給幼兒認識。

“瞧!我們的每隻小手都有五根手指頭,他們兄弟姐妹五個住在一起。粗粗壯壯、個子最矮的是大哥,叫大拇指;長得最瘦小的是小妞妞,叫小拇指;個子最高的是三姐姐,叫中指;我們經常用來指一指是食指;哦,對了,還有一個小弟弟,叫無名指。這是我們的手心,這是我們的手背。”

3、遊戲鞏固:大拇指大拇指敬個禮,食指食指彎彎腰,中指中指點點,無名指無名指頂一頂,小拇指小拇指勾一勾,手心手心碰碰,手背手背搓搓,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真可愛。

【設計意圖】教育不能通過灌輸來進行,必須通過幼兒自己的活動來進行。通過觀察、比較、遊戲等形式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每人都有一雙手,有手心手背手指頭,每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遊戲能引發幼兒的興趣,而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拉拉鉤的遊戲和手指寶寶遊戲,就使幼兒在開心和快樂中複習了手指名稱,鞏固了學習的知識點。

4、兒歌:《手指謠》

三、營造情景,體驗手的用處。

1、“小手可是我們的心肝寶貝,它會做很多事情。瞧,老師爲小朋友們準備了好多材料,小朋友選擇其中的一個,然後看一看我們的小手可以用他們幹什麼?”引導幼兒講述:“我的小手會……”

【設計意圖】

由於小班幼兒的經驗缺乏又喜歡模仿,容易在經驗分享中產生人云亦云的現象,如在討論小手會幹什麼時,一個幼兒說我的小手會刷牙,其他的幼兒也會跟着說會刷牙,幼兒的思路打不開,就不能較好地完成教育目標。所以我爲幼兒準備了不同的玩具,通過幼兒的實踐操作,拓展幼兒的經驗,再通過教師適時的引導,幼兒的思路就會打開,經驗就能較好的分享,知道手會玩很多的玩具,會做許多的事情,並能嘗試着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能夠有效的化解難點,突破重點。

2、教師總結,情感延伸:“我們的小手真靈巧,現在我們長大了,會用小手做很多事情了,對嗎?那我們今後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能做到嗎?”

【設計意圖】

在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的同時,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四、拓展經驗,學會保護手的本領“小手的本領可真大,能爲我們做很多事情,所以一定要注意保護小手。我們該怎樣做?”幼兒講述。

師小結:不要用刀子或剪刀;不吸吮手指,不啃指甲;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小手乾淨美觀;冬天給小手抹上護手油,戴上手套,以免皴裂或凍傷等

五、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通過本活動,幼兒體驗到了玩手指的樂趣,也懂得了許多的玩法,但由於玩手指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探究時不是特別的積極與主動。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嘗試用紙板玩各種遊戲。

2、能肢體協調的做動作。

活動準備:

紙板若干,《健康歌》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設置情境,遊戲導入: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把紙板放到背上,一起學小烏龜走路,到草地上玩玩吧!(指導幼兒將紙板放到背上,隨音樂學烏龜爬,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紙板操師:小朋友草地到了,把紙板拿下來,我們一起運動一下吧!(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動作)

2、藏貓貓師:小朋友,運動一下開心嗎?下面,我們用紙板玩個藏貓貓遊戲:我的小腳藏起來啦,我的腿不見啦,快把小屁股藏起來……哎呀,我看不見小朋友啦!偷偷瞧一瞧……

3、探索活動

(1)自由練習師:小朋友,紙板好玩嗎?除了做操、藏貓貓,紙板還可以怎樣玩呀?小朋友想一想、自己玩一玩試試!(幼兒隨音樂自由玩紙板,教師巡迴指導)

(2)經驗交流師:小朋友玩累了,坐在紙板上休息一會兒。小朋友,你剛纔是怎樣玩的?誰來玩一下給大家看看?(請幼兒分別展示,教師予以肯定,並引導幼兒進行練習)如:頭頂紙板練習平衡走;將紙板放在地上,跨跳過去;在紙板上跳當跳跳牀;當方向盤開汽車;一隻腳踏在紙板上玩滑板車等。

三、集體練習

1、開火車師:小朋友,我們一起開着火車去旅遊吧?好,快排好隊,坐上火車,出發!(幼兒坐在紙板上、帶動紙板向前移動)

2、過小河師:小朋友快下車,前面有條河擋住了我們,怎麼辦?你們看,河裏有很多大石頭,我們從石頭上跳過去怎麼樣?小朋友要注意安全,一個跟着一個跳,不能推、不能擠!

3、躲雨師:我們過河啦,我們勝利啦!哎呀,下雨啦,快拿雨傘躲雨啦,(拿起紙板舉起來當雨傘,跑到邊上)。

四、結束部分

放鬆活動:雨停啦,我們又可以到草地上玩啦!剛纔躲雨跑得太快了,我們休息一下(在紙板上坐下),聽音樂蹬蹬腳、敲敲腿、伸伸懶腰、相互捶捶背等。

師:時間不早啦,我們該回家了,把紙板放到背上,學小烏龜走路,回家嘍!

五、活動延伸

在平時的活動中,繼續引導幼兒用紙板探索出更多的玩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