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3.31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15篇)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1

教學目的:

1、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嘗試自主性填唱。

2、結合生活經驗創編歌詞“畫xx”,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3、激發幼兒熱愛地球的情感。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難點:

能熟練的演唱歌曲並嘗試自主性填唱。

結合生活經驗創編歌詞“畫xx”,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教學準備:

水彩筆、白紙若干,熟悉歌詞內容,教學碟片一張,鋼琴一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做端,準備上課。

2、教師談話,調動幼兒學習經驗,複習兒歌《畫地球》

3、發聲練習

1=C-D 4/4

1 2 3 2 1 5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2

目標

1、理解並掌握詩歌內容,並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體驗媽媽對自己的愛,並知道長大後該怎麼回報媽媽。

3、根據詩歌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創編。

準備:

錄音(媽媽講述照顧孩子的故事)

過程:

1、聽錄音媽媽講故事。

一位媽媽講述從懷孕到出生,以及孩子生病時如何照顧孩子的故事。

提問: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麼感受?

2、學習詩歌《媽媽的愛》

師:有一位詩人根據天下所有媽媽和孩子的故事創作了一首詩歌,名字叫《媽媽的愛》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教師配樂有感情的朗誦一遍詩歌,提問詩歌內容:詩歌的名字叫什麼?詩歌主要說了些什麼?從哪兒看出媽媽的愛來的?

爲什麼說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遮雨的傘、滴落的淚?責備的目光?

3、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1)理解並記住詩歌內容,結合圖示進行朗誦。

(2)配樂朗誦,感受詩句與音樂之間優美抒情的旋律。

4、啓發幼兒討論平時媽媽還爲你做了什麼?怎樣照顧你的?

幼兒結合自己的事例創編詩歌,體會有媽媽的關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5、讓幼兒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如:親口對媽媽說一聲"謝謝,我愛你媽媽",爲媽媽做一件小事等。

附:詩歌《媽媽的愛》

1、有一個很熱很熱的夜晚,我從夢中醒來,媽媽正給我扇着扇子,汗水卻溼透了她的衣裳。啊!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

2、有一個很涼很涼的雨天,媽媽到學校接我,一把傘遮在我的頭頂,雨水卻打在媽媽的身上。啊,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

3、有一回我病了,媽媽抱我去醫院。摸着我很燙很燙的額頭,媽媽着急地哭了。啊,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

4、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對媽媽又說了謊,媽媽的批評叫我臉紅,我不敢擡頭看她的眼睛。啊,媽媽的愛是責備的目光。

5、一次老師叫用"最"字造句,我說:"我最愛媽媽。"媽媽告訴我:"最該愛的是祖國,祖國是我們所有人的媽媽。"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3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我班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重點圍繞"入學願望""學習興趣""學習與生活習慣"三個方面來設計與組織內容,以期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能力以及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等。

在平日的活動中,幼兒有時會問"老師,我們下週周幾演出""老師,我們的故事會幾號開"等,這表明幼兒有倒計時的意識,並樂意爲某天某事做準備,期待着這一天的到來,這是有任務意識的體現。因此,我抓住這一切人口設計、組織了"倒計時"這一活動,引導幼兒理解倒計時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學會計算倒計時,並激發幼兒對於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同時,希望幼兒以後在對特殊日子的等待中做好準備,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養成做事的計劃性、目的性。

活動目標:

1.理解倒計時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嘗試計算倒計時,瞭解"倒計時"的含義。

3. 在尋找節日的過程中,產生對某個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5. 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黑板兩塊,一塊黑板張貼"生活中的倒計時"版面,另一塊黑板的一面呈現幼兒說的各種用到倒計時的圖片,另一面呈現幼兒計算的倒計時牌。

2.有關"倒計時"的課件(如新聞聯播、春節聯歡晚會、交通信號燈、微波爐、火箭發射等的錄像),有關倒計時的圖片。

3.大日曆圖一張,節日小圖片若干,記號筆、固體膠、小日曆、操作牌人手一份。

4.建議家長帶領幼兒瞭解生活中的倒計時現象。

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倒計時"1.倒計時遊戲入場。

師:我們來玩個找位子的遊戲,老師說"54321",看誰能又快又輕地找到位子坐好。

師:你們真厲害,速度很快。我們再玩個遊戲,老師說一個數字,請你們倒着數,行嗎?

師:8。

幼:7、6、5、4、3、2、1。

師:10。

幼:9、8、7、6、5、4、3、2、1。

師:倒數難不倒你們。

2.觀看"春晚倒計時"視頻,感受倒計時的作用和人們的喜悅之情。

師: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看看人們是怎麼數數的。(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觀看。)師:他們是怎麼數的?爲什麼春節聯歡晚會時要倒着數?

師:你剛剛和主持人一起倒數的時候是什麼心情啊?

師(小結):剛纔我們玩的遊戲、看的春節聯歡晚會都是倒着數時間的,叫倒計時。

3.說說生活中見過的"倒計時"。

師:你在哪裏也看見過倒計時?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幼兒說到的各種用到倒計時的場景圖片。)師(小結):看來生活中有很多時候要用到倒計時。

4.觀看"紅綠燈倒計時"和"火箭發射倒計時"視頻,說說其作用並通過模擬體會倒計時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1)觀看"紅綠燈倒計時"視頻。

師:紅綠燈是怎樣倒計時的?

師:沒有這個倒計時會怎麼樣?

師:是啊,有倒計時我們就知道還有多少時間可以過馬路,這樣才安全。還有,它告訴我們過馬路時要走得快一點,但不能奔跑。

師(教師繼續播放視頻至倒計時5秒):紅綠燈倒計時還剩5秒時能不能走?

師:時間不多了,只有抓緊時間快快走。當然,最安全的辦法是等下一個綠燈再走,我們出行要注意安全。

師(小結):紅綠燈的倒計時主要是提醒人們過馬路一定要看紅綠燈,安全出行。

(2)觀看"火箭發射倒計時"視頻。

師:火箭發射的時候是怎麼數的?我們來看一看。

師:火箭發射的時候,最大是從多少開始數的?

師:你們看得真仔細,考慮得很周到,這個倒計時與前面紅綠燈的倒計時的方式有些不一樣。

師:火箭發射爲什麼要倒計時?

師(小結):火箭發射倒計時可讓科學家更充分地做好準備,也讓宇航員做好最後的準備。

師:我們也來做火箭升空吧。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火箭在倒計時後做"升空"動作。)師(小結):生活中處處有倒計時,有的提醒我們注意安全,有的讓我們做好準備。

二、學習計算倒計時

1.瞭解5月份的節日和大家期盼的日子。

師:其實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節日和期盼的日子也可以用倒計時來計算。我們來看看,5月份有哪些節日和我們期盼的日子。

(教師出示5月份的月曆,帶領幼兒瞭解5月份的衆多節日。)師:5月1日是什麼節?星期幾?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

師:5月4日是青年節,是青年人的節日。5月14日是什麼節?星期幾?

師: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今年正好是5月14日。

2.爲勞動節計算倒計時,共同討論、學習計算倒計時的方法。

師:日曆上有這麼多節日,我們選一個節日來做個倒計時牌吧。勞動節快到了,勞動人民肯定很期待,我們就做勞動節的倒計時牌吧。今天距離勞動節還有幾天?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受老師、保育員工作的辛苦及對小朋友的關愛。

2、分享、交流自己的調查結果,懂得傾聽同伴的發言並適時進行補充。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老師、保育員工作的辛苦及對小朋友的關愛

2、難點:分享、交流自己的調查結果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美工》。

2、與班級內的保育員協調,告知活動意圖,邀請其參加此次活動。

3、幼兒已經進行過對老師及保育員工作的調查,完成記錄。

4、老師、保育員的部分工作視頻,如老師晚上備課、冒雨家訪;保育員在幼兒園入園前搞衛生等(主要錄下幼兒觀察不到的工作內容)。

5、彩色即時貼,剪成五角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介紹並歡迎自己班級中的老師、保育員阿姨參加活動。

小朋友已經結束了調查,現在我們班級中的老師和阿姨等着你們說一說一天當中,他們都做了那些工作。

二、共同交流各個時間段中的調查結果,感受老師、阿姨的工作對小朋友的好處。

1、說說一天當中,我們三位老師分別做了哪些事情?做這些事情對小朋友有什麼好處?

2、按時間段請幼兒彙報自己的調查結果,引導其他幼兒傾聽,並及時進行補充。

3、幼兒每說一項工作,教師就及時寫在即時貼上,貼在該老師或者保育員阿姨的身上。感受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等都離不開老師、阿姨的辛勤工作。同時,通過貼五角星,讓幼兒對老師、阿姨一天要做那麼多的事情有直觀的數量感受。

三、感受老師、阿姨工作的辛苦及對小朋友的關愛。

1、觀看老師、阿姨身上的“工作”,原來她們一天中就要做那麼多的事情,是很辛苦的。

2、老師和阿姨對大家說說心裏話。

四、活動延伸、討論:我們長大了,我們可以爲老師和阿姨分擔哪些工作?如何分擔?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感受老師、阿姨工作的辛苦,對幼兒社會性情感有良好的教育作用。這是在感受老師、保育員工作的辛苦的基礎上建立的難點,作爲大班幼兒,他們有能力去獨自調查、分析,並表述自己的調查結果。但每個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在交流活動中,教師因適時給予指導。通過調查的內容的反饋交流,讓幼兒逐步回憶了老師、阿姨的工作內容,體會了她們的工作不易。

通過貼五角星,讓幼兒對老師、阿姨一天要做那麼多的事情有直觀的數量感受。這個社會活動就是請幼兒關注周圍身邊人的工作,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身邊有效資源的利用,本次活動以“老師和阿姨”作爲幼兒的調查對象,

在調查活動中,幼兒瞭解了老師、阿姨一日工作的內容,在集體談話交流中,幼兒通過調查的內容的反饋,逐步回憶了老師、阿姨的工作內容,體會了她們的工作不易。活動的不足,因爲獨自的調查活動,開展得比較少,幼兒的相關經驗不足,應在活動開展前豐富幼兒此類經驗。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們充分了解了老師、保育老師的不同的工作性質和不同的工作內容,知道了作爲老師和保育老師工作的辛苦,並通過自己的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老師們的尊敬和感謝。

本次教學活動不可能在一個課時完成,可在相對集中的一段時間內進行,可引導幼兒在討論做什麼、如何去做的基礎上去實踐並將自己的實踐內容記錄下來,在晨間談話的時候可任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師也可以創設一個牆面,上面展示老師工作時的各種各樣的照片,幼兒可以把想對老師說的話張貼起來,可根據需要,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5

主要領域:

遊戲

活動目標:

1、能正確發出N,L,兩個音。

2、學會遊戲的規則。

3、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0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發出N,L,兩個音。

難點:學會遊戲的規則

活動準備:

1、果奶,鮮奶,酸奶,鈣奶空瓶若干;小籃子3-5只。

2、幼兒對各種奶類具有一定的生活的經驗。

活動玩法:

1、教師出示裝有果奶,酸奶,鈣奶等瓶子的小籃子,向幼兒介紹遊戲名稱《送牛奶》

2、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小朋友,來來來,我給妞妞送牛奶,鮮奶,酸奶和鈣奶。味道香來營養好。”重點發準“來,妞妞,牛奶”等字音。

3、請一幼兒手拿籃子送牛奶,邊走邊念兒歌,唸完後站在某一幼兒面前,然後將籃子也交給他。交換位置後,遊戲繼續進行。

4。開展遊戲2-3輪後,教師發出指令“妞妞來了”,幼兒將籃子裏的奶瓶送給妞妞,並大聲說:“妞妞,這是你的奶。”妞妞說:“謝謝你!”然後在籃子裏再裝進奶瓶,遊戲重新開始。

5。當送牛奶的幼兒唸完兒歌時,必須站在某一幼兒前,將籃子交給他,然後交換位置。

6。在聽指令“妞妞來了”後纔將奶瓶取出給妞妞。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於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本文擴展閱讀: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被譽爲“白色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牛奶顧名思義是從雌性奶牛身上所擠出來的。在不同國家,牛奶也分有不同的等級。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6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鯽魚的結構特徵、色彩以及魚鱗的形狀、排列方式,能表現出魚的基本特徵。

2.嘗試用水筆線描畫的方式大膽表現。體驗用銀色表現出魚的光澤帶來的美感,感受繪畫的樂趣。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黑色水粉紙、銀色水筆、鯽魚、範例圖片1套。

2.經驗準備:在班級自然角投放鯽魚,幼兒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認識鯽魚,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1.認識鯽魚的基本外形特徵。

師:我們班養了鯽魚,小朋友都見過魚,魚是什麼樣子的?

出示圖片1並小結:魚有頭、身體、尾巴三部分,頭上有眼睛,身體上有魚鰭。

2.觀察魚鰭的形狀師:魚靠什麼在水裏遊呢?魚鰭長在哪裏?是什麼形狀的?

引導幼兒觀察魚有背鰭、胸鰭、腹鰭、尾鰭,並且形狀也各不相同。

二、觀察魚鱗的色彩、形狀和排列方式,學習魚鱗的畫法魚是什麼顏色的?身體表面長着什麼(魚鱗)?

1.師:讓我們仔細看看魚鱗的樣子。(出示圖片2。)小結:魚鱗像個圓形,一片一片的,亮閃閃的。

2.師:魚鱗一片一片怎樣排列的呢?(出示圖片3。)

3.學習畫魚鱗:教師畫出第一排魚鱗,請幼兒畫出第二排魚鱗。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師:今天我們用這種銀色的水筆畫畫,可以畫出亮閃閃的魚鱗。

2.教師出示圖片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添畫。

師:水裏還會有其他各種各樣的魚,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圖片4、5、6、7。)我們還可以添畫些什麼(石頭、水草、貝殼、珊瑚等)?

3.幼兒作畫,圖片欣賞自動播放,教師巡迴指導。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展示全班幼兒作品,共同欣賞,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出自己最喜歡的魚。

活動反思:

1、學生在製作過程中,我始終強調學生要注意安全,比如手工鋸十分鋒利,錘子使用不好就會傷到手。在注意安全的同時還要講究效率,在鋸切和釘瓶蓋時用的時間要稍微長一點,其它地方學生都可以較順利的完成。

2、在製作過程中,個別學生反映做刨柄時畫線弧度掌握不好,畫的線不夠圓滑,鋸切時手工鋸也不太好使。我便巧妙運用啓發式,對照屏幕師生探討分段鋸切的方法,並進行示範指導。這樣,不但化解了學生的製作難點,同時也輕鬆地解決了教學難點。

3、在教學生製作魚鱗刨的過程中,我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爲主體,注意面向全體學生,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通過親自嘗試做魚鱗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整體素質都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和鍛鍊,並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摸、量、滾、比等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提高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3、產生探索的興趣,發展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關於球體與圓柱體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出謎語,請幼兒猜。

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哪邊挨地都會滾。(圓球)

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並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二、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並說說發現了什麼。

三、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着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四、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

五、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生的現象。

六、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七、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裏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活動結束】

觀看球體與圓柱體的錄像。

教學反思

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慾望也特別強,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其實已接觸很多球體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但對幼兒來說,他們很難完全用幾何角度來理解立體圖形,往往把平面幾何圖形和立體相混淆,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親身經歷探究,實驗和操作感知球體的特徵,獲取有關球體的科學經驗。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大班幼兒探究慾望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因此,爲了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展的需要。我確定活動上述目標。

從設計這次活動,到實踐這次活動,讓我對教材的設計有了更透徹的瞭解,在科學領域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今後我會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進優秀教師的課堂,多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進。

課後通過反思,我發現有以下幾點不足:

1、在利用準備的材料探索圓與球體的區別時,我的目的是讓幼兒能夠自己想辦法來區別二者,但是,在教學時,我卻疏忽了。直接讓幼兒用滾、看、摸的辦法來區別。因而,對幼兒學習方法的培養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動中,能放手讓幼兒自己想辦法,這樣既發展了幼兒思維能力又能達到活動目的。

2、在指名讓幼兒說說圓與球體的區別時,我過於急噪,沒有給幼兒充分的發言時間,沒有顧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動感受,給幼兒語言的組織及發展的空間太小。

3、爲給幼兒創設一種輕鬆的學習環境,我準備了很多的活動材料,但各種材料沒有最大可能的發揮出作用來。比如:在讓幼兒通過摸、看、滾來區別圓與球體的區別時,有一部分幼兒只是做到了看和滾,摸的很少,尤其是我準備了小的`乒乓球,用拳頭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體的特徵,我沒能及時的提醒幼兒。

4、在讓幼兒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球體物品時,目的是讓幼兒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在生活中,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培養幼兒動腦、動口、觀察、比較等能力。這一環節給孩子的時間不夠,過於急噪。

5、我發現部分幼兒參與活動不夠積極,只能跟着老師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動,缺乏創造性。另外,還有一些幼兒操作速度過於慢。

在幼兒經歷了探索、發現→感知、體驗→發展的全過程中,作爲教師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兒的學習活動中我們的角色定位應是組織者、點拔者,我們更應關注幼兒的學習過程和評價,才能促使幼兒獲得一次又一次新的發現,充分地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8

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以紙棍爲道具的體育活動,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2、練習膝蓋不着地爬行,增強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能和同伴合作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一根自制的紙棒(用舊報紙做成);佈置好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準備部分:幼兒每人手持一根紙棒,做棍棒操。

導語:小朋友當小孫悟空,老師當猴王,請猴兒們一起操練起來。

2、基本部分:

①幼兒自由探索紙棍的各種玩法。

"孫悟空最大的本領是什麼?小朋友用金箍棒能夠變出多少種玩法?"教師巡迴觀察,發現幼兒不同的玩法,並啓發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共同分享。

②老師引導幼兒在分享同伴經驗的基礎上,練習膝蓋不着地爬行。

A、請幼兒學學孫悟空爬山的動作。

B、教師示範:把紙棍接成一條直線,手腳着地"騎"在紙棍上爬行。

C、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規範爬行動作。

D、幼兒分組進行遊戲,要求"以速度最快,膝蓋不着地者爲勝"。

③競賽遊戲:《摘桃子》

A、教師引導:"小孫悟空的肚子餓了,我們去摘桃子吃。可是在路上有很多障礙,我們要爬過草地、跨過小河,看誰不怕困難最先摘到桃子!"

B、教師講解玩法:幼兒站成一隊,第一個幼兒首先膝蓋不着地爬過草地,然後助跑跨跳跨過小河,最後"摘"到桃子跑回來,拍一下第二個幼兒的手,第二個幼兒接着出發,依次進行。

C、幼兒分組比賽,給獲勝的幼兒發桃子表示鼓勵。

3、結束部分:聽《白龍馬》的音樂,利用棍棒,在教師的引導下做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反思1.

我抓住幼兒喜歡孫悟空的心理,活潑好動,愛表現自己的特點,創設了這樣一個健康遊戲,通過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遇到小河、草地、山洞這些障礙時想辦法等環節,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又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並且還擴散了幼兒的思維培養了想象力。

反思2.

活動中我能夠生動的扮演齊天大勝的角色,充分利用室內環境佈置,使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並且都能勇敢的獨立的完成遊戲,從而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

反思3.

在遊戲開始時,設計讓幼兒練習爬、鑽、跳,走平衡等技能動作的環節,糾正過後沒有給幼兒多加練習的時間,這一點很關鍵,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及時改正,應先讓幼兒在第一環節熱身時就練習一次,然後再進行遊戲,遊戲中若出現問題應及時糾正,並再次進行個別嘗試。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積極認真的領會綱要,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來指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多自我反思,爭取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一個新臺階。

小百科:桃,薔薇科、桃屬植物。是一種果實作爲水果的落葉小喬木,花可以觀賞,果實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感受與教師、家長、同伴共同慶祝佳節的快樂,萌發愛老師、父母、同伴的情感。

2、樂於交往與分享,能積極、主動、大膽地表達與表現。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請家長幫助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共同收集有關資料。開展觀察月亮變化的記錄活動。

2、物質準備:與幼兒共同制定慶祝中秋節親子活動的計劃、確定佈置方案後,共同準備佈置活動會場所需要的材料,月餅及分享食物等。活動前幼兒通過張貼海報、製作邀請函的形式,邀請父母來園參加慶祝活動。

活動過程:

1、慶典活動(幼兒主持活動):

(1)、幼兒交流觀察月亮邊哈的情況,進一步感知月亮變化的奧祕。

(2)、請家長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3)、開展親子活動:師、幼、家長共同表演自己編排的節目。

2、團團圓圓過中秋,賞月、分享活動。

3、結束:舉辦化裝舞會。(扮演自己喜歡的形象並跳邀請舞)

活動反思:

今天是中秋節,手機中的短信從昨天開始便不斷地閃現着,有同事、有學生,更多的是朋友的問候。雖然有許多明顯是從網上下載的,但此時,心中還是裝滿了溫暖的感覺。因爲忙碌,有的好朋友,已經許久沒有聯絡了。此刻,一聲問候,表明心中的牽記:老友,我沒有忘記你哦!

真的挺感謝中秋節的假期,和家人在一起,纔有了節日的感覺。雖然沒有看到月亮,但在飯桌上吃着傳統的芋艿、鴨子,品嚐着月餅,其樂融融的,家的感覺真切而幸福。

都說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但真正的傳統文化的精髓,也許只有在此時,纔會潛移默化地滋生髮芽吧,地地道道的,只有中國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韻味。

此時,心中有一輪圓月,正掛在當空向着我們微笑呢!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概括出蠶豆和豌豆植株的不同點。

2、能用語言和記錄表達自己的觀察與發現,初步瞭解兩種植物的相同點。

3、積極與同伴交流,感受觀察探究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孩子收穫的蠶豆和豌豆植株蠶豆生長PPT幼兒記錄單(幼兒園PPT課件製作)

【活動過程】

1.觀察蠶豆,感知蠶豆的特徵。

師:蠶豆是什麼樣的?我們仔細看一看,還可以摸一摸,和好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2.觀察比較蠶豆和豌豆,感知它們的不同。

(1)幼兒自主觀察比較蠶豆和豌豆的不同點。

師:蠶豆和豌豆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仔細的看一看,比一比。

(2)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3)幼兒有序的觀察並記錄。

(4)師生交流並共同小結。

3.打開蠶豆莢和豌豆莢,進一步瞭解它們的特徵。

4.觀看PPT,瞭解感受蠶豆和豌豆的生長過程。(幼兒教育)

【活動反思】

結合大班幼兒發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標和要求,我們通過認一認、聞一聞、比一比等各種感知覺讓幼兒全面認識各種豆子。我們還增加新鮮的蠶豆、豌豆請幼兒剝豆,讓幼兒體驗豆子的各種特點,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欣賞彩虹七種色彩搭配的和諧美。

2.瞭解彩虹的色彩,嘗試按照彩虹的色彩排序繪製彩虹,並添加相關的背景。

3.能大膽選擇鮮豔的色彩表現絢麗的彩虹。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欣賞過彩虹

2.材料準備①教師用材料:掛圖"彩虹姑娘"②幼兒用材料:《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3~4頁;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指導語:你喜歡彩虹嗎?它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欣賞兒歌《彩虹橋》(見活動資源)指導語:你們在哪裏見過美麗的彩虹橋?你覺得彩虹橋美在什麼地方?兒歌中的彩虹橋有幾種顏色?

二、探索發現

1.引導幼兒欣賞掛圖"彩虹姑娘"。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認識組成彩虹的七種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

指導語:彩虹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它有哪些顏色?

2.出示油畫棒,引導幼兒交流討論彩虹的繪畫方法。

指導要點:按照紅、橙、黃、綠、青、藍、紫的顏色順序塗畫,先畫一種顏色接着畫另一種顏色。注意每種顏色之間要靠近一些。

指導語:這裏有許多漂亮的顏色,讓我們念念兒歌再畫出美麗的彩虹吧!

3.引導幼兒欣賞《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3頁"藝術角"中的幼兒作品,感受不同的背景襯托。

指導語:畫中的彩虹都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你還希望彩虹出現在哪裏?

三、創作表現

1.請幼兒翻開《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4頁,鼓勵幼兒在"創意牆"中進行創作。

指導語:我們來一起念念兒歌,畫一畫彩虹姑娘,並添畫上你喜歡的背景。

2.提醒幼兒換顏色的時候要將油畫棒放回原位,使用時保持桌面和畫面的整潔。

3.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提供幫助。

四、欣賞評議1.請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彩虹姑娘"。

2.教師從幼兒創作過程中的表現及完成的作品兩方面作出評價,同時鼓勵和表揚繪畫常規好的幼兒。

五、結束活動

師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這篇課文充滿了想象力,由於考慮到了有些同學沒有見過彩虹的情況,我在這篇課文導入採用了動畫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瞭解了彩虹的形成,我也注重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大膽發揮想象。通過自己分析課文,讓學生相互交流,想到什麼就說出來,西邊雨,在交流中拓展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同時也讓學生在雷雨季節多留心觀察,學會欣賞美,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大膽與人交流,然後通過摘蘋果,撈月亮的遊戲,認識生字和詞語,同時採用開火車,小組讀,齊讀等方式檢查學生識字效果珍貴,在齊讀,指名讀的時候,學生都能將字音讀準,並能流利正確地讀出課文內容,只有個別差生無法存在不熟悉的情況,但課下我也進行了專門輔導。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12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

2、在猜測中,學習推理、提問的方法。

活動準備

立體圖形的盒子(正方體、長方體[有兩個正方形]、長方體[全部是長方形]三棱柱),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小禮物若干,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幾何圖形找朋友》

1、複習幾何圖形名稱

2、遊戲《幾何圖形找朋友》

玩法:一個立體圖形找一個平面圖形做朋友,它們之間要有關係。找到朋友放在墊子上回到座位上。

●第一次遊戲

----提問:誰和誰是好朋友,它們有什麼關係?

●第二次遊戲

---提問:一個立體圖形只能有一個平面圖形做朋友嗎?

:這些幾何圖形中,有的立體圖形可以找到一個平面圖形做朋友,有的立體圖形可以找到兩個平面圖形做朋友。

二、遊戲《猜禮物》

玩法:禮物藏在幾個盒子中的某一個裏,不能走上來看,不能用手觸摸。但是你可以問我問題,我只能回答你“是或者不是”。猜對了禮物就歸你。

規則:

1、不能上來看,也不能摸盒子,只能問問題。

2、我只能回答你“是或者不是”

●第一、二次遊戲:教師藏禮物

----提問:可以怎麼問呢?(引導幼兒問:禮物是藏在XXX的盒子裏嗎?)

●第三、四次遊戲

師:這次請一個小朋友來藏,誰願意來猜?

-----提問:哪一個肯定不是的?

:立體圖形的罐子上面有平面圖形,只要問問上面有什麼平面圖形,就能夠猜到禮物藏在那個罐子裏。

●延伸:今天我們試着在三(四)個罐子中間猜糖果藏在哪?我還有一些禮物,如果藏在更多的罐子裏,你能夠用今天的方法猜出它藏在哪裏嗎?

教師通過“猜禮物”這樣一個遊戲設計,主要將目標定位在圖形的認知上。我們知道大班幼兒對於大多數平面圖形或立體圖形基本上都是能夠認知和說出圖形名稱的,是不是兒童能夠叫得出這個幾何圖形的名稱就表明兒童對這個圖形的特徵就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呢?老師們,讓我們帶着以下兩個問題,一起來探討吧!

拋問:

1、你認爲教師要幫助兒童對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關係,加強認知重點應關注什麼?

2、如果第二環節,不用“猜禮物”的提問方式表徵圖形之間的關係,還可以採用怎樣的活動形式進一步體驗圖形之間的關係?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理解7以內序數的含義,會從左往右、從右往左、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的不同方向說出物體的排序結果。

2.積極參與排序活動,能大膽表述排序的結果。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PPT課件等。

活動過程

1.導入:今天有幾個小動物要去公園玩,我們看看都有誰來了?他們排的隊伍整齊嗎?排在第一的是誰?排在第二的是誰?排在第七的是誰?

2.遊戲——小動物回家,引導幼兒給小動物安排房間,初步認識7以內的序數。

(1)出示7只小動物的卡片,引導幼兒點數,並說一說:有幾隻小動物?它們是誰?

(2)教師變換不同的方向,引導幼兒將小動物送回家,並說出小動物的排列次序。

3.讓孩子排小火車,從不同的方向說小朋友的次序。

4.鞏固:遊戲——玩椅子。

遊戲規則:7個小椅子擺成一排,請幼兒上前面閉上眼睛轉一圈。找到椅子坐下來,睜開眼睛看一看,自己做的是第幾把椅子?是從哪邊數的?

5.活動延伸。

在小朋友們排小火車的時候,數一數自己從右往左、從左往右、從前到後、從後到前排在第幾。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對幼兒來說總體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參與性也比較高。但是不足的是平時幼兒接觸這樣的操作機會比較少,在實際操作起來遇到了較多的困難。

大班下學期科學教案《小動物回家》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14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

2、初步學會剪褲型的基本技能,嘗試用不同的線條,圖案裝飾牛仔褲。

3、發揮想象力、創造力,體驗自制牛仔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牛仔褲的範例,裝飾迥異的牛仔褲模特,水彩筆,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邀請穿着牛仔褲的小朋友上臺表演,請其他小朋友發現着裝上的共同點。

2、簡單介紹牛仔褲的來歷,出示牛仔褲的範例,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

3、根據觀察到的模特身上不一樣的牛仔褲,引導幼兒找出牛仔褲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相同點:牛仔褲都有褲袢、前襟、和插袋,多數牛仔褲的縫邊有明線。

(2)不同點:褲子的大小、分佈在褲子不同的部位的圖案。

4、示範講解制作方法。

(1)剪褲型:將長方形紙的長邊對摺,從短邊到摺疊邊剪下一塊細細的三角形,展開就是一條褲子形狀。

(2)用記號筆裝飾褲子的褲袢、明線。

(3)用水彩筆流淌出的線條、圖案裝飾自己喜歡的牛仔褲類型。

5、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6、展示作品。

7、活動延伸:

牛仔褲專賣店,進行商品買賣的遊戲。

教師悟語:

“六一”活動有大班幼兒表演的模特大賽。節奏鮮明的音樂,再配上小朋友們時尚前衛的臺步和經過老師指點後的亮相動作,在場的老師和幼兒都被這樣的表演吸引住了。平時的自由活動中,孩子們也喜歡利用雪花片等材料相互裝扮。愛美,發現美,創造美,展示美是每個孩子心中都已經生根的種子,老師們總是期待通過自己的努力,創設這樣或那樣的活動給這樣的種子發芽,成長的機會。

看着班級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穿着不同樣式的牛仔褲,我想,如果鼓勵孩子們,讓他們有做一名與衆不同的設計師的願望,用自己的雙手去設計、製作自己喜歡的服裝,既能滿足孩子們的審美願望,又能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動手、動腦的能力。這就是一個機會!

根據本班幼兒的個體差異,我設計了“風靡世界的牛仔褲”這一活動。因爲對服裝的設計缺少認識和了解,在設計、製作服裝時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農村幼兒園材料匱乏,班額大是現實,到底用什麼材料,怎樣設計,服裝的設計需要注意的環節等,這些都是老師需要考慮的問題。選擇爲幼兒準備一張空白紙當做布料來設計製作,既簡單實用又給孩子發揮想象和創造的空間。而從許多小朋友穿着的牛仔褲開始學習,就地取材的同時又可以資源共享。孩子們在欣賞參考穿着不同樣式牛仔褲的“模特”後,對牛仔褲有了一個具體的感性經驗,再通過老師的具體指導,簡述牛仔褲的來歷,瞭解到一般的牛仔褲會有其相同點和不同點:(1)相同點:牛仔褲都有褲袢、前襟、和插袋,多數牛仔褲的縫邊有明線。(2)不同點:褲子的大小、分佈在褲子不同的部位的圖案。讓幼兒對牛仔褲的設計制在有了一個基本的思路後可以進行個性創造的任意發揮。

因爲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所以孩子們熱情高漲,參與度很高。

活動中,孩子們製作時都非常投入,基本上都能獨立完成設計、製作,這說明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是很不錯的。雖然有的小朋友們最後設計出來的作品還不夠漂亮,但那是他們自己精心設計和努力付出後的勞動成果,而且是獨一無二的的“牛仔褲”,所以我們依然能夠分享到他們臉上洋溢着的那份幸福、快樂和自豪!

最後將設計製作好的“牛仔褲”放到活動區,進行商品買賣的延伸活動,既增加了孩子活動的趣味性,又增強了孩子的成就感。雖然在進行商品買賣時,孩子們在價格的討論上有些不合情理,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童話社會,老師除了羨慕外更多的是與孩子們一起快樂情緒的分享。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案15

一、課題:

大班語言:太陽,我喜歡你(幼教、大班下學期)

二、教材簡解

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雲,風霜雨露,日出日落……大自然爲人類提供了生存的條件,爲人類創造了美好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的大自然中,對於種種自然現象,都讓幼兒感到新奇。

"太陽"是孩子們所熟悉的,有關太陽的知識確是比較抽象的。在這節語言活動《太陽,我喜歡你》活動中,我們從"太陽"這個角度,帶着孩子一起去感觸大自然的神奇,傾聽大自然的語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體驗大自然的魅力,激發他們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懂得我們的生活與太陽息息相關,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智慧的種子。

三、目標預設

1、能用語言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2、根據已有的經驗創編句型,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萌發對太陽的興趣,激發幼兒探索、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語言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難點:根據已有的經驗創編句型,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設計理念

本次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從自身出發,對"太陽"進行最初的感知和探索。從而感受大自然變化與太陽之間的聯繫,激發幼兒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的情感。

爲幼兒提供體驗和想象空間的同時,爲其創設更爲廣闊的自由表現和表達空間,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自然現象的認識,從而讓孩子瞭解這些自然現象與人類的關係。

六、設計思路

對於種種自然現象,我們如果採用書面的形式去反饋給孩子,孩子不易於接受,但一旦改成圖片的形式,孩子在童趣盎然中自然中感觸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激發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因爲這一切教育都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孩子越小,就越應該從幼兒的興趣入手。

探索型主題活動"大自然的語言"就是圍繞幼兒自身的興趣開展的,在活動中他們的問題縈繞不斷,層出不窮,更通過主動收集資料、回憶經驗、爭辯談論總結,調動起他們的各種感官,使他們的思維更敏銳,激發起了他們主動了解大自然奧祕的慾望。這一內容的選擇,遵照綱要有關條例,我認爲既適合幼兒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

七、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師:一位老公公,面孔紅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時來上工。猜猜是什麼?

師:孩子們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太陽就天天伴隨着我們的成長,瞧!誰在哪裏?

師:看到了它你想到了什麼?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讓幼兒在活動剛開始就親身感受太陽給我們自身帶來的美好和溫暖,爲下面的教學的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看圖講述

師: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邊落下。太陽行走在天上,它看見的東西最多,它聽說的故事最多,它知道的事情也最多。太陽這麼見多識廣,那他它都看見些什麼,聽見些什麼,知道些什麼呢?

1、觀看圖片:太陽放出了溫暖,使一切變得美好的。

2、用語言講述圖片的內容。

在觀看圖片的基礎上,嘗試運用句式:太陽,太陽,我喜歡你,你……

運用圖片欣賞幫助孩子更深一步的理解有關太陽帶來的自然現象。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究因性和啓發性提問,比如:"圖片中誰在說話?說了什麼話?爲什麼說白雲飄得高高,明天準是晴天?爲什麼說螞蟻往高處搬家,出門要帶雨傘?樹樁上一道道圈圈說明什麼?"在這段欣賞的過程中根據圖片的內容,孩子學習的特點,用說、聽、看、想多通道的參與讓幼兒理解內容,感受圖片中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

接下來,利用句式描述圖片內容。考慮到孩子對句子結構難於理解掌握的基礎上,我仔細揣摩,在設計詩圖片時刻意作了以下安排:

把大自然的景象(河面上的冰、小草、花兒。)歸爲一行,看到這些自然景象所想到的結論(融化、變綠、開放……)安排在第二行,而總結性的語言(嘩啦啦地流淌、一天一天長高長大、越來越美……)安排在第三行。

讓每個孩子都能通過這種圖片的設計,一目瞭然地理解句式結構特點,讓孩子真正理解了大自然和太陽之間的因果關係。從而把活動的重難點在這裏突破。

三、創編

師:孩子們除了圖片上的,你還知道太陽改變了哪些?和你的同伴分享一下。

啓發孩子根據原有結構,嘗試替換自然現象仿編詩歌,鼓勵孩子互相交流。

因爲在交流中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講述自己看到或瞭解到的生活經驗,說明自己對自然現象的理解,還能反駁他人的觀點。能力強的可能會回答的別具一格,能力弱的在交流中也能得到啓發和幫助。在孩子們交流生活經驗後我打算安排他們觀看一組大自然現象的圖片,創編示範引導可以進一步加深孩子們對自然現象的探索,使孩子們能大膽地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進行仿編,讓他們的生活經驗實現遷移,真正做到學習爲生活所用,爲生活服務。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