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合集8篇

本文已影響 3.88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合集8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在操作中認識2的分解與組合。

2.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 製做玩具滅火器兩個。

2. 與幼兒數量相同的多類玩具,每類兩個。

3. 小黑板、數字卡2數字卡1 多個。

活動過程

1. 出示玩具滅火器,向幼兒提問:

這是什麼工具,什麼會人使用它?

共有幾個玩具滅火器,並請幼兒找出相應的數字卡 2。

2. 認識 2 的分解。把兩個玩具滅火器分給兩名幼兒,向幼兒提問每人手中有幾個玩具滅火器,並讓兩位幼兒分別取 1 個數字卡 1 ,引導幼兒明白兩個滅火器分給兩個小朋友就是每人 1 個,也就是 2 這個數可以分成 1 和 1 。老師在黑板上貼出 2 的組成形式(即 2 分爲 1 和 1)。

3. 認識 2 的組合。請兩位幼兒把玩具滅火器和數字卡還給老師,引導幼兒明白兩個小朋友的滅火器合起來又成了兩個滅火器,1 和1 合起來就是 2 ,老師在黑板上貼出 2 的組合方式(即 1 和 1 合成 2 )。

4. 請幼兒說出剛纔的過程,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 2 的分解與組合。

5. 給每個幼兒發兩個玩具和相應的數字卡 2、1,讓幼兒操作 2 的'分解與組合,老師進行指導。

活動評價:

1.理解 2 的分解與組合。

2.能利用玩具進行 2 的分解與組合操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感知2的分解組成,掌握2的1種分法,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活動圍繞着教師分花進行,每個教師都分到1朵花,在第一次給教師分花並記錄的過程中,找出了“2”的一種分法,並告訴幼兒分解符號。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節中我會多給予關注。兩位老師把花貼到黑板上,並演示和的過程,在第二次給記錄和花的過程中,掌握了有序的進行記錄“2”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花的結果。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有趣的排序”中班數學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排序,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嘗試和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2、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活動準備:

排序材料:積木、動物小人、雪花片

課件(有關排序圖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項鍊、毛巾、水果等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活動

提問:1、活動室和原來有什麼不同(板凳是兩種顏色的)

2、再看看我們今天排的隊伍和原來排隊一樣嗎?哪裏不一樣?(排的是一隊,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3、手指遊戲:《合攏放開》

今天,張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排序》,什麼是排序呢?(把物體按照一定的規律排排隊。就像剛纔小朋友的隊伍,小板凳的隊伍還有手指遊戲中的合攏放開、小手指爬這些都是排序)排序有好多種方法,看看他們是怎樣排的。

二、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A、根據課件,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B、提供材料,引導幼兒一起嘗試排序。

C、觀察圖片,說出解決方法。(排序的方法可真多,我們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種類等特徵來排隊。下面我們看看這些排序,有問題嗎?)

D、欣賞了解更多種排序方法,鞏固對排序的認識。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許多種排序的規律,剛纔圖片裏小朋友操作的材料老師也帶來了,小朋友想試一試嗎?

四、課後延伸活動

1、操作活動,爲幼兒提供多種排序材料供幼兒練習;

2、手工活動《美麗的項鍊》(用手工紙條粘合、串聯的方法

中班數學:有趣的幾何圖形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並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二、通過情景遊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並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慾望。

活動準備:

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徵。

2、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麼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

5、遊戲:按標記舉“石頭”。

二、鋪石頭:

1、“大家撿了那麼多漂亮的石頭,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

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裏。

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麼辦?”

4、幼兒再次操作。

5、發現問題:“老師發現這裏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請個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

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

三、踩石頭:

1、“路鋪平了,們來玩踩石頭的遊戲!”

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並說說踩的是什麼形狀、顏色的“石頭”。

2、遊戲重複2~3次。

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裏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操作。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並列出圖表。

中班數學《有趣的數字》

設計意圖:

1、數字對幼兒來說是枯燥的,爲了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我設計這堂以遊

2、戲爲主的課,並通過對實物的觀察,讓幼兒瞭解數字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以激發幼兒在生活中觀察數字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發現生活中的數字,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3.運用數字進行遊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兩行五列表格一張,藏有數字的表格一張。

2.數字排列圖若干.

3.數字連線畫、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猜想數字,激發興趣

1.出示空表格,讓幼兒數數有幾個格子。(10個)

“小朋友你們喜歡捉迷藏嗎?喜歡。今天有幾個數字寶寶要和我們捉迷藏,你們想不想玩?(想)”

2.出示藏有數字的表格

“你們看每個格子裏都躲着一個不同的數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給找出來,誰來找一找。”

3.老師引導幼兒逐一尋找藏着的數字.

4.幼兒完整地讀數字兩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給數字排隊

1.讓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字。

“小朋友這10個數字中誰最大,誰最小?(9最大,0最小)”

2.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小到大排序

“小朋友我們來給數字排排隊,要求從小到大排,誰來排一排?”

3.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大到小排

“剛纔小朋友真能幹,把數字從小到大排隊,現在誰能它倒過來排一排?”

4.讓小朋友想想還有什麼不同的排法

“小朋友你們還想到什麼排法嗎?”老師出示幾張排列圖標,問幼兒像什麼?

三:在日常生活中數字的用處

1.讓小朋友找出平時接觸的數字

“小朋友你們平時在家裏或其它位子看到過,用到過這些數字嗎?誰來講一件。”

2.老師出示相關的數字實物

“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什麼?上面有數字嗎?你知道這些數字有什麼用嗎?”小朋友逐一回答後老師總結(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時間的`,比如說鬧鐘上的數字,日曆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位子的,比如說小朋友在幼兒園茶杯擺放的位子,書目錄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數量多少的,比如說藥瓶上的數字,飲料上的數字.)

四、玩一玩,體驗數字的有趣

1.如果老師把數字用一種畫畫的方式畫下來,會發生什麼情況

2.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麼東西?(小雞)找找小雞身上有數字嗎?看3又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找一找(冰淇淋)我們再來看一個,這次數字娃娃多起來了,小朋友仔細找找。

3.用數字來畫畫竟然能畫出這麼多好玩的東西,看,這幅圖上畫的是什麼?。

4.老師也用這些數字寶寶畫了一幅畫,不過,我每個數字只用了一次。

5老師剛剛給小朋友看了這麼多由數字畫出來的畫,你們喜歡吧?

6.小朋友們下課後你們自己也動手用這些有趣的數字寶寶來畫一幅畫好嗎?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將6以內的物體按數量歸類,並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2、繼續學習正確目測6以內的數羣。

3、樂意主動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分類底版,6以內的實物卡片,相應數量的數卡

2、學具:超市售貨員(分類底版,6以內的各種實物卡片,相應數(點)卡等),給一樣多的發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實物操作卡,雪花片),一樣多的放一起(6以內不同排列形式的實物卡片)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瞭解遊戲玩法。

(1)出示分層式分類底版,各種球類實物卡。

教師:超市裏有許多的球,讓我們看看有哪些球呢?它們各是幾個?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數數,並能說一說自己數的方法。

(2)師幼共同討論整理“分層貨架”的規則:一樣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兒示範分球,師幼共同讀一讀,檢查分得對不對。

(4)出示3—5的數卡,教師:誰願意來幫助球兒們找到運貨的小推車呢?幼兒討論得出:每層貨架上放的球兒數量是幾,就擺上數字幾的卡片,把數卡放在每層貨架的最後空格處。

2、小組操作活動。

(1)介紹各組活動(有重點的介紹“超市售貨員”的規則)

(2)小組活動與規則。

第一、二組:超市售貨員(能將6以內的等量實物放在一起,併爲各底版空格處擺上相應的數(點)卡)

第三、四組:給一樣多的發花(能用目測的方法進行6以內實物的等量判斷)

第五、六組:一樣多的放一起(能用目測接數的方法快速辨認實物卡上的數量)

(3)教師重點觀察指導“超市售貨員”的活動。

3、活動評價。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大小、排列的疏密與數量的關係。

2.學習用數字記錄操作結果,樂意表達自己的操作發現。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用紙板剪成的大小不同的餅乾若干,2只大小不同的熊圖片大小不同的'圓形模型人手2個,印泥若干,記錄單和筆人手一份,白紙每人2張餅乾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餅乾

1.故事情境引入主題。熊媽媽有兩個熊寶寶,(出示圖片)一隻叫大熊,一隻叫小熊,它們最喜歡吃媽媽做的餅乾。看,這些餅乾有什麼不一樣?(有大有小)

2.看看大餅乾有幾塊?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小餅乾有幾塊?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二、做餅乾

(一)幼兒第一次嘗試操作:感知物體數量的多少與物體排列疏密的關係

1.熊寶寶們吃了還想吃,熊媽媽請我們小朋友幫忙再做一些餅乾好嗎?

2.教師示範用模具印製餅乾,並講述印製餅乾的要求。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麪皮和模具,選一個模具在鋪平的麪皮上面印壓餅乾。印的時候每個餅乾不重疊,不交叉,要確保餅乾是完整的。看看你能做出幾塊餅乾,並將數量用數字記錄紙上的格子裏。

3.組織討論:爲什麼印出的餅乾會不一樣多?引導幼兒比較兩名幼兒印製的餅乾。

4.師小結:同樣大的麪皮,用同樣大的模具印餅乾,餅乾排列緊,數量多;餅乾排列疏,餅乾少。

(二)、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感知物體數量的多少與物體大小的關係

1.大熊喜歡吃大餅乾,小熊喜歡吃小餅乾,請你們再幫忙做一些大餅乾和小餅乾好嗎?

2.教師示範用模具印製餅乾,並講述印製餅乾的要求。

師:先用一個大模具在鋪平的麪皮上面印壓大餅乾。印的時候每個餅乾不重疊,不交叉,排列整齊,還要確保餅乾是完整的看看你能做出幾塊大餅乾,並將數量寫在記錄紙上大餅乾後面的格子裏。好了以後把麪皮反過來,換一個小模具用同樣方法印製小餅乾,並將數量記錄在小餅乾後面的格子裏。

3.組織討論:印出來的大餅乾和小餅乾一樣多嗎?爲什麼印出的餅乾會不一樣多?

4.師小結:同樣大的麪皮,餅乾小,數量多;餅乾小大,數量少。

三、吃餅乾

1.師:"熊媽媽爲了感謝我們小朋友幫助她,特意拿了些餅乾讓我們品嚐呢!"

2.幼兒吃餅乾,體驗幫助別人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①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字,並且能夠很快辨認6以內的數字組合(物體)

②積極參與集體教學活動,喜歡上數學活動課。

活動重點以實物代替單調的“數字”,活學活用。

活動難點能夠快速反應6以內的數字將數字活化。

活動準備1—6數字圖片、六個實物標示的大圓圈。

活動過程

 一、數數複習,自然導入

通過複習1—50的數字,自然過度到本次教學活動,數數字對於中班的小朋友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大難題了,他們已經能夠很流暢的數出1—50的.數字,有的甚至能數更多。

師:寶貝們真棒!已經學會了數這麼多的數字啦!今天呀我們有六個數字寶寶要和我們做遊戲,他們是哪些寶寶呢?

(通過數字寶寶這一遊戲直接過度到下一環節)

二、數字找朋友

師:小朋友看清楚嘍,左邊呢有數量不等的棒棒糖,右邊是數字寶寶,哪些數字呢?我們來數一數……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呢?左邊有一根棒棒糖,那麼我們就把這根棒棒棒和右邊的數字“1”連起來,好朋友,要手拉手對不對!

這個簡單的遊戲幫助幼兒初步建立實物與“數字”的關係。

 三、你大我小比一比

這一環節的實物並不是單一的品種,大小不同,直觀上並不能很快判斷數量多少,必須經過一一的數出來

寶貝們這裏有好多好玩的東西,我們來給它們比一比誰多誰少

這個遊戲設定是不僅僅是教會孩子們進行數的比較,更是對數數的進一步訓練。

四、遊戲大比拼

在遊戲室事先準備好六個大圓圈,並且都有數字標示(物體表示的1—6)教師隨機喊出一個數字,小朋友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跑進該數字代表的圓圈裏

這一遊戲幫助孩子們快速反應數字,訓練數字敏感度。

 五、“畫”數字

這屬於拓展延伸,仍然是要求幼兒用實物代替數字,在白紙上畫好1—6。

幫助孩子加深理解!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7以內數與數之間多1的關係。

2、複習對數字外形及意義的理解。

3、能較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教具:分類板,雙色數字卡,單獨的小動物卡片若干學具: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複習認讀數字分別出示紅色數字1-5,請幼兒讀一讀,說一說它像什麼?它可以表示什麼呢?

二、小動物變魔術1、教師請幼兒將數字按數序排一排,出示小動物卡片,請幼兒給每張數卡下面放相同數量的小動物。引導幼兒說一說:數字×可以表示×只小羊。

2、教師:小動物要給我們變個魔術。教師將數字1翻一面,翻成藍色的數字2。引導幼兒發現數字顏色變了,數字也變了。

3、教師:數字1變成了幾?它的下面應該是幾隻小動物?引導幼兒思考並示範如何將小動物的數量與變過後數字相等,師幼共同講述:1添上1個就變成了2……4、再用同上的方法操作數字2,熟悉活動玩法。

三、小組操作活動

1、小動物變魔術。先在分類盒中插上紅顏色的數字,然後按數字放小動物。放好以後,把數字翻過來,變成藍顏色的數字,小動物數量也變得和數字一樣多,邊玩邊講一講。初步感知7以內數與數之間多1的關係。

2、變成一樣多。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畫面,認讀數字,數一數物體的'數量,鼓勵幼兒想辦法把物體數量變成和數字一樣多。

四、活動評價請幼兒展示操作,介紹活動過程,強調幼兒講述:1添上1個變成2……瞭解操作新活動的幼兒人數,鼓勵沒有操作新活動的幼兒有時間到數學區角再去嘗試。表揚在活動中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

重點:複習對數字外形及意義的理解。

難點:初步感知7以內數與數之間多1的關係。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繼續學習並運用10以內加法的運算。

2、發展觀察力,運算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導入歌謠:我來問,你來答。

師:一隻小鳥天上飛,兩隻小鳥後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幾隻鳥兒飛?

幼:一共三隻鳥兒飛。

師:兩隻蝴蝶空中飛,三隻蝴蝶後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幾隻蝶兒飛?

幼:一共五隻蝶兒飛。

師:三條小魚水中游,兩條小魚後面遊,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幾條魚兒遊?

幼:一共五條魚兒遊

二、複習“+”

師:在加法計算中我們要用到一個符號,叫什麼呢?

幼:加號,等於號。

師:(出示“+”)“+”表示加起來,合起來的意思,它出現在哪裏就表示要把它兩邊的兩個數加起來。

三、幼兒觀看多媒體學習看圖列算式。

1.師:天上飛來了3只蝴蝶,又飛來了4只蝴蝶,問天上一共有幾隻蝴蝶?

幼:7只蝴蝶。

師:算式怎麼列呢?先飛來的三隻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

幼:用數字3表示.

師:後飛來的4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幼:用數字4表示。

師:那合起來一共有幾隻蝴蝶我們要用到什麼符號呢?幼:加號。

師:3+4=?幼:7.

師:這道題我們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兒觀看多媒體並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師:聽音樂取學具。

2.師“打開棋子盒,取出藍色的數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順序擺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數字10的後面。取出藍色的帶“+”

的那柱棋子把“+和=”擺在第9行數字9的後面。剩下的棋子送回棋子盒。

3.師: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來了4只小猴,問草地上一共有幾隻小猴?這個算式怎麼列呢?

幼:2+4=6

師:(出示多媒體)2表示的是什麼,4表示的是什麼6表示的是什麼?

幼:2表示先來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後面來的4只小猴,6表示合起來一共有6只小猴。

4.師:天空中飛來了2架飛機,又飛來了3架飛機,問一共有幾架飛機?

請小朋友取出紅色的帶飛機圖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的左下角紅柱子上,開始操作。

(等幼兒擺好後,看多媒體進行驗證)

師:一起說一說列的算式。

幼:2+3=5

5.師:水中有4條魚,又游來3條魚,問一共有幾條魚?請幼兒在洞洞板上直接擺出算式。並請一名幼兒來前面擺算式,然後集體驗證。

6.(沒有圖,老師讀題,讓幼兒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師:草地上有5只小雞在吃蟲,又來了3只小雞,問一共有幾隻小雞?請幼兒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五、請幼兒自己創編應用題並口頭列算式。

六、聽音樂收學具。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熟練掌握6以內數的計算。

2、培養幼兒的口算能力。

3、培養幼兒書寫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掛圖、題卡。

【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看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小動物們準備出去郊遊。他們來到小河邊,河水很急,它們過不去,這時長頸鹿伯伯說;回答出問題我就讓它們過去6+1=、2+2=/4+1=.

母雞大嬸還想考一考小朋友們,一隻母雞用數字來表示,生:一隻母雞用數字“1”表示一隻公雞用數字幾來表示,生:一隻公雞用數字“1”來表示,那現在一共有幾隻雞用加法還是減法?生:加法。這時母雞大嬸又叫來了兩隻小雞用數字幾來表示?生;用數字“2”來表示。問:一共有多少隻小雞/我們來用加法來計算,1+1+2=4.

剛纔我們小朋友是數出來的',現在老師就告訴你們計算方法,看1和1相加等於2用頭兩個數相加的結果再加上第三個數得出的結果就是這道題的結果。

池塘裏有2只小鴨我們用數字2來表示,又游來2只小鴨也用數字2來表示有游來2只小鴨也用數字2來表示想在一共有多少隻小鴨?列出算式2+2+2=6

【活動延伸】

聰明的寶寶填一填:2+2+2= 2+1+1= 2+2+2= 1+1+3=

【活動結束】

遊戲:放風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