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熱門)

本文已影響 1.84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熱門)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

【教材分析】

在玩玩具的時候,我發現幼兒只認識少數的兵器。《綱要》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用感官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去看去聽去摸一摸,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設計這節課就是想讓孩子們瞭解到更多的兵器。通過自己選擇最喜歡的兵器,調動了幼兒學習積極性!

【活動目標

1、瞭解中國古代和現代的主要兵器。

2、感受兵器的造型美。

【活動難點】製作“我喜歡的兵器”。

【活動重點】認識中國古代和現代的兵器。

【活動準備】

1、各類兵器圖片、模型。

2、幼兒收集各種兵器的圖書或模型,建立“兵器博物館”。

3、各種紙質材料、彩色電線、軟管、剪刀、顏料。

4、幼兒用書第5冊第29-32頁。

5、掛圖《中國古代兵器》和《現代兵器》。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起幼兒興趣。

出示圖片《木蘭拿弓箭》,幼兒觀察,提問:

“你們看花木蘭拿的兵器是什麼?(弓箭、刀……)木蘭使用的弓箭是什麼樣的'?怎麼用?你還知道哪些古代兵器?(劍、刀、弓箭……)

二、欣賞現代兵器圖片或模型。

1、幼兒觀察其他小朋友收集的各種兵器的圖片或模型,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兵器。

“我們已經瞭解了古代時候的兵器,現在我們來了解現代的兵器。你們今天也帶來了很多兵器。先請你們自己介紹一下自己帶來的兵器,說出它的名稱和用途。

2、教師出示現代兵器圖片,講解兵器的名稱和用途。

三、製作“我喜歡的兵器”。

1、引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我們剛纔認識了很多的兵器,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兵器爲什麼有那麼多種?究竟哪一種最厲害?你想做哪一種兵器?

2、教師提供多種材料,幼兒討論製作方法。

3、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製作“我喜歡的兵器,如:刀、槍、劍、大炮、坦克、飛機、戰艦等。

活動延伸:將幼兒作品佈置成“兵器展覽會”,供幼兒欣賞。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知道廚師的職業裝扮和工作內容。

能用畫筆描繪廚師及其製作的食物。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廚師”圖片;“廚師的工作”組圖。

材料準備:畫筆、畫紙。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廚師”,引導幼兒討論廚師的職業形象。

——圖片中的人是誰?

——廚師是做什麼的?

——廚師的工作服是什麼樣子的?

——爲什麼廚師的頭上要戴一頂高高的帽子呢?

小結:廚師是烹煮各種美味佳餚的人。廚師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戴着高高的廚師帽在廚房裏工作。佩戴廚師帽是爲了防止做菜時頭髮和頭屑掉進菜裏,保證菜的衛生。

出示組圖“廚師的工作”,引導幼兒看圖說話,增加對廚師職業的瞭解。

1.出示組圖“廚師的工作-1”,引導幼兒瞭解廚師的工作內容。

——廚師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小結:廚師的工作包括洗菜、切菜、炒菜、燉湯、做麪點、做蛋糕等等。

2.出示組圖“廚師的工作-2”,引導幼兒瞭解廚師工作的辛苦。

——你覺得廚師的工作輕鬆嗎?

——廚師的工作有哪些辛苦的地方?(切菜時可能會傷到手、長時間站立做菜、忍受夏天廚房裏的高溫等)

發放繪畫材料,鼓勵幼兒畫出心目中的廚師。

——廚師的巧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美味佳餚,如果你是個小廚師,你想做什麼好吃的呢?

——請你在紙上畫出小小廚師和他製作的美味食物吧!

組織幼兒分享作品,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評論。

——你畫的小廚師在做什麼菜呢?

——你覺得哪個小朋友畫的廚師做的菜最好吃?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3

活動背景:

現在越來越多的新聞上報導某某地方又着火了,損失慘重,或有人員傷亡。孩子們來到幼兒園也會相互說着他們在電視上的所見所聞。安全教育無所不在,這不正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嗎?因此,展開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幾種常見的滅火方法,初步瞭解簡單的消防知識。

2、教育幼兒不玩火,避免發生火災。

活動準備:

1、蠟燭2根,打火機一個,水、沙子、溼布、扇子等。

2、有關滅火的錄像。

3、人手一份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在着火的時候,幾個小朋友採取的不同的滅火方法)。

活動過程:

1、遊戲:滅蠟燭

教師出示蠟燭,點燃。

“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把蠟燭熄滅呢?”

幼兒想出辦法後,教師提供備有的材料,請幼兒到前面試一下,教師小結。

2、討論

“出現了火情,該怎麼辦?”“現在天氣乾燥,如果出現火情,我們小朋友該怎麼辦呢?”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滅火的辦法。

小結;剛纔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不錯,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可以用水潑滅火、用溼布撲滅火、用沙子滅火、用滅火器滅火……但小朋友要記住,如果出現大火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撥打119電話。

3、請幼兒看錄像。

“前幾天,有個地方着火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出的辦法和我們想出的辦法一樣不一樣?”

看完錄像,提問:“他們想到了哪些辦法?”“哪些辦法是我們沒想到的?”(開窗,捂着嘴、鼻跑出煙火區)。

小結:火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開窗,用水、沙子、溼棉被、滅火器等滅火,火很大的時候,我們撥打119電話,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煙火區,學會保護自己。

4、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看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幾個小朋友在着火的時候採取的不同的辦法,每幅圖的左下方有一個圓圈,你認爲辦法好的就在圓圈內打上“?”號。

討論: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小朋友想一想,爺爺、奶奶生爐子的時候,用扇子輕輕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來滅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別的辦法。

5、怎樣避免火災?

“一旦發生了火災,對我們的危害特別大,房子沒有了,人也受傷了。那我們平時怎樣做才能避免火災呢?”

幼兒討論回答。

小結:小朋友說的都很好,但是光我們知道還不行,還要讓別人都知道。那我們現在就到外面去,告訴別的小朋友,好嗎?

活動延伸:

戶外遊戲“勇敢的消防隊員”

目的:訓練幼兒在墊上滾動、爬行和往返跑的能力。

準備:體操墊、紅布

玩法:教師發出指令,排頭幼兒迅速跑到墊子前,從有紅布的地方爬行或滾過去,表示避開煙或滾滅火源,然後爬起來,繞過墊子,跑到隊伍前拍一下第二位幼兒的手。被拍的幼兒迅速起跑,重複前一名幼兒的`動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幼兒實際生活中有過多次體驗的事情——着火爲主題,對幼兒進行滅火、防火教育,帶有普遍性與典型性。讓幼兒帶着問題“着火了,怎麼辦”,邊思邊做,從而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到“火災”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從教育活動過程來看,教師的目標意識強,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每一個提問都緊扣“着火了怎麼辦”這一中心。一開始,教師在做完“滅蠟燭”遊戲後,馬上轉入引導幼兒討論“出現了火情怎麼辦?”充分激發幼兒想出各種滅火的辦法。當幼兒看完錄像後,發現自己想出的辦法還有不足後,從而爲“怎樣避免火災”問題的深入進行埋下了伏筆,使幼兒知道火災給國家、集體造成的損失,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增強了防火、滅火的意識。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4

幼兒即將進入大班,小朋友間表現出來的友好——在幼兒園他們一起玩,在家常常通電話——讓老師感動。爲了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擴大交友的範圍,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爲了發展中班幼兒的交往意識和交往能力,我選擇了“好朋友”的系列活動:從關注身邊的親人做起,以“三·八”節爲切入點,請媽媽們進課堂,讓媽媽成爲孩子們最好的朋友;創設了心情預報站,引導幼兒不光自己高高興興來幼兒園,同時,學習關注別人的心情,關注因病沒有來園的幼兒,給他們打電話等。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表達,嘗試爲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事、物找關聯。

2、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合作競賽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瞭解幼兒生活經驗,掌握幼兒在尋找事物關係方面的情況(觀察、談話。)

2、“好朋友”幻燈片,卡片若干(冰箱、青蛙、人、電話、車、筆等14種)。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複習兒歌《誰和誰好》

2、提問:兒歌裏誰和誰是好朋友?爲什麼?

3、啓發、引導幼兒說出兒歌中的三個好朋友,按照兒歌的內容,幫助找到好朋友的理由。

二、遊戲活動

1、爲大樹找朋友

看幻燈片

(1)出示教師預設的五個朋友,請小朋友幫助找到它們是好朋友的理由。當幼兒找到適合的理由時,神奇的大樹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作爲獎勵幼兒的禮物。

提問:它是大樹的好朋友嗎?是好朋友的理由是什麼?

引導幼兒爲大樹尋找不同類型的朋友,並能夠說出成爲好朋友的理由。同時以花爲獎勵,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營造遊戲的.氛圍。

(2)請幼兒爲大樹找出五個好朋友,並說出理由。當幼兒找到適合的理由時,神奇的大樹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作爲獎勵幼兒的禮物。

提問:還有誰是大樹的好朋友?理由是什麼?

啓發幼兒思考,說出好朋友的理由,進一步爲幼兒提供思維空間,擴大好朋友的範圍。

第一個遊戲結束時,幼兒爲大樹找到了十個不同的朋友。神奇的大樹要獎勵幼兒十朵美麗的花,最後大樹真的開出了10朵漂亮的花。

(3)請幼兒爲自己鼓勁,提升幼兒的自信,同時鼓勵愛動腦筋的小朋友。

2、找朋友

(1)交待遊戲名稱――“找朋友”;成遊戲隊形;爲自己隊起名字。

引發幼兒遊戲的慾望,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2)提出遊戲規則

A、幼兒迅速找到兩張好朋友卡片;

B、說出是好朋友的理由;

C、對方同意,即可爲自己隊得到兩張卡片。

3、遊戲進行

A、幼兒按照規則輪流遊戲。幼兒分成兩隊比賽,參加比賽的隊員要找出成爲好朋友的兩張卡片,並說出它們成爲好朋友的理由;對方的隊員同意你的說法,就可以爲自己隊得到兩張卡片。最後得卡片數多的隊贏。

B、遊戲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開動腦筋,說出自己的理由。

幼兒即將進入大班,小朋友間表現出來的友好——在幼兒園他們一起玩,在家常常通電話——讓老師感動。爲了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擴大交友的範圍,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5

設計理念

蝴蝶本來是世界上到處都可以看得到的小生靈,它有數不清的種類和形形色色的形態,可是由於空氣的污染,城市化的發展,森林、湖泊的退化,這種美麗的小昆蟲在鋼筋水泥的大城市幾乎就看不到,小朋友可能會在畫冊上、動物園裏、展覽館裏看得到蝴蝶,通過這堂課,讓小朋友認識美麗的蝴蝶,於是想到了開展關於蝴蝶的的主題活動。使孩子們充分地享受美的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學習大自然的生物的多樣性,瞭解蝴蝶的時候習性,啓發培養細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從小樹立探索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愛護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活動準備

PPT,錄像、蝴蝶、蝴蝶的蛹圖片數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舞蹈《美麗的蝴蝶》,引出課題。

老師伴隨音樂聲,給幼兒表演舞蹈。

師:小朋友知道這是什麼舞蹈嗎?

幼:這是蝴蝶的舞蹈。

二、出示蝴蝶的圖片,錄像等。

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啊?

幼:這是蝴蝶。

師:小朋友們看見過蝴蝶嗎?

幼1:看見過,在動物園裏。

幼2:看見過,在畫冊上。

幼3:看見過,在看展覽,是蝴蝶標本,不是活的蝴蝶。

幼4:看見過,在動畫片裏面。

師:老師在小的時候,看到過很多美麗的蝴蝶,因爲那個時候,我們的天空還很藍,空氣還很清新,我們在野外,在樹叢裏,在草地上,在湖邊,都看到過好多蝴蝶。

幼:老師,那爲什麼我們現在沒有在外面看到過蝴蝶呢?

師:因爲蝴蝶在它媽媽肚子裏之前,蝴蝶媽媽要吐絲在一片樹葉上,樹葉上就會有一個蛹,蝴蝶寶寶在蛹裏面睡醒了以後,纔可以從蛹裏面出來。樹葉就是它的搖籃。

三、播放或展示蝴蝶破蛹成蝶的錄像或圖片。

師:蝴蝶寶寶就像一隻蠶一樣,要趴在樹葉上睡覺啊,吃飯啊,它要吃樹葉,可是我們人類要殺蟲,噴灑了很多殺蟲劑,於是有很多蝴蝶寶寶吃了有殺蟲劑的葉子,就死了,等不到變成美麗的蝴蝶啦!

有一些蝴蝶寶寶雖然逃過一劫,長成了蝴蝶,但他們也要吃飯啊,他們有些是吸花蜜,有些是吸樹葉汁水,還有些是吃小小的昆蟲。晚上,他們還要在樹葉上睡覺。總之他們離不開樹木、花朵,但我們人類有些人喜歡砍樹,喜歡把一片大草地開墾出來蓋房子,沒有了花草樹木,蝴蝶寶寶的.家和食物就沒有了,蝴蝶寶寶沒有吃的,沒有住的,所以他們也就飛走了!

四、互動討論

師: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美麗的蝴蝶原來是這樣生活的,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喜歡新鮮的空氣,喜歡美麗的環境,那我們應該怎麼樣來愛護這些美麗的蝴蝶呢?

幼:我們要保護環境。

師:回答的很對啊,但是我們要怎麼樣保護環境呢,我們還小,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幼兒回答要在教師的啓發下完成)

幼1:不要隨地亂丟垃圾。

幼2:不要浪費水。

幼3:不要浪費電。

幼4:吃飯要吃乾淨,不要浪費食物。

師:小朋友們都回答的很好啊,我們的空氣好了,花草樹木多了,蝴蝶纔會有可愛的家。那我們要告訴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們也要用實際行動愛護環境,這樣我們的地球大家庭,就會有好多好多美麗的蝴蝶。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

活動目標

1.嘗試修補破損的圖書。

2.學習愛護圖書的方法,產生愛護圖書的意識。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重點與難點

重點:嘗試修補破損的圖書。

難點:學習愛護圖書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收集班級圖書角破損的圖書。

2.膠水、雙面膠、剪刀、透明膠、訂書機、彩筆、白紙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發現圖書“生病”了。

(1)教師提問:圖書角里的圖書怎麼不見了?(原來它們生病了)

(2)教師:圖書怎麼會生病呢?生了什麼病?

(3)出示破損的'圖書,請幼兒觀察。

(4)幼兒自由討論。

2.爲圖書“治病”。

(1)教師:請小朋友來做小醫生,我們一起爲圖書治病。

(2)教師出示膠水、雙面膠、剪刀、透明膠、訂書機、彩筆、白紙等,讓幼兒熟悉修補材料,瞭解使用方法。

(3)請幼兒根據圖書破損的位置、程度等,想出如何修補的方法。

(4)師幼共同修補圖書。

3.圖書“笑”了。

(1)展示修補好的圖書,請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互相參觀評價,並說說怎樣愛護圖書。

(2)學習愛護圖書的方法。

請個別幼兒示範取書、看書的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他們對待書的方法對不對?

教師演示正確的方法:取書時動作要輕,不能硬扯,避免圖書撕壞;看書時將書鋪平放在桌上或雙腿上,翻書時動作也要輕,不要將書頁弄皺或留下摺痕,也不要將書或書頁捲成筒狀;放書時將書輕輕合上,輕輕放在書架。這樣圖書就不會生病了,就會笑了。

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取、看、放書。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修補家中破損的圖書。

2.鼓勵幼兒在閱讀區閱讀圖書時,養成整齊擺放、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處理一些突發事件,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並學會撥打報急電話。

2、教育幼兒不玩火,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重點:

學會保護自己,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

活動難點:

會正確撥打報急電話。

活動準備:

教學vcd、電話機一部、突發事件圖片(着火、迷路、急病)電話號碼卡片:119、110、120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vcd

(一),引起幼兒的興趣。

(一天,小明獨自在家,忽然有人來敲門,透過窗子,他看到一個陌生人,小明沒開門,這時,陌生人開始撬小明家的門。)

(1)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明該怎麼辦呢?”

幼兒討論後請個別幼兒回答。

“下面我們來看小明是怎麼做的。”(撥打110)

(2)學習撥打報警電話——“110”

出示電話機,請個別幼兒上來撥打。

教師示範講解撥打報警電話:先拿起聽筒,撥號碼110,聽到嘟嘟的幾聲長音,表示電話通了,對方接了電話以後,向對方講清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

2、幼兒觀看vcd

(二),引導幼兒學習撥打急救電話——“120”

“小玲和奶奶在家正看着電視,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玲急得哭了起來。”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玲該怎麼辦?”(請小朋友動腦筋幫小玲想辦法。)

幼兒討論後請個別幼兒回答。

“我們來看小玲是怎麼做的.。”(打電話給爸爸)

讓小朋友想一想最快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打急救電話。

教幼兒學打急救電話“120”。

3、觀看vcd

(三),引導幼兒學習撥打火警電話——“119”

“小強一個人在家時,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燒到了牀單上。”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強該怎麼辦?”

幼兒討論後請個別幼兒回答。

“我們來看看小強是怎麼做的?”(小強拿小杯子裝了水去滅火)

“你們覺得他這樣做對不對?他應該怎麼做?”(撥打119)

教師小結:在撥打電話之前,首先要記住你所要撥打的電話號碼,電話接通後,就可以和對方通話了,別忘了告訴消防隊的叔叔什麼地方着火了。

4、遊戲:“該打什麼電話”

出示第一幅圖畫,一個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簾燒着了。

“這個時候,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消防隊叔叔報警)

出示第二幅圖畫,有一個人騎車摔倒在地,這時他已經昏迷不醒了。

“該打什麼電話呢?”(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急救中心報警)

出示第三幅圖畫,有一位小朋友在街上迷路了。

“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個別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警察叔叔報警)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小尾巴”的真正含義。

2、通過表演及學做不同的事情,理解幫助爸爸做事情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3、通過表演活動,感受做事情的快樂,樂意參與各種勞動。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共同建構故事內容。

教師和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共同建構故事。

1、教師講故事至:“好吧!我就來當一次你們的小尾巴”時問:你們猜猜小尾巴是什麼呢?

2、教師講故事至:“用長刷子刷起牆來”時問:你們猜小豬會做什麼呢?

3、教師講故事至:“修修枝葉”時問:你們猜猜小豬會做什麼呢?

4、教師講至:“想在院子裏歇一歇”時問:你們猜小豬會做些什麼呢?

5、教師繼續講故事到結束。

二、幼兒理解“小尾巴”的含義。

1、你知道小尾巴是什麼意思嗎?

2、你們願意做小尾巴嗎?

3、你們在家裏會幫爸爸媽媽做什麼樣的事情呢?

三、教師與幼兒邊講述邊表演動作。

1、教師與幼兒共同講述故事,邊用動作學做不同的事情。

2、幼兒學做不同的事情。

3、玩遊戲:說說做做。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蛋和蛋製品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什麼蛋是什麼小動物生的。

2.在認識蛋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製作蛋沙拉的過程中形成文明的好習慣,享受生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每位幼兒家長聯繫好,請他們幫忙從雞蛋、鴨蛋、鴿子蛋和鵪鶉蛋中任選一種蛋帶一隻來園。

2.幼兒人手一隻盆子、一隻碗和一隻勺。

3.教師自己也準備一些各種蛋特別是鴿子蛋和鵪鶉蛋。

4.準備一些毛巾及做蛋沙拉用的熟的切成小快的土豆和白煮蛋,一瓶沙拉醬。

5.一隻明爐、鏟子、油、鹽、味精、料酒等調味品,抹布若干塊。

活動過程:

一.挑蛋。

師:今天老師爲你們帶來了很多的蛋,請你們挑一隻你喜歡的蛋,然後說說你挑了一個什麼蛋?它是誰生的.?

幼:我挑的是雞蛋是雞媽媽生的……

二.摸蛋。

1.師:現在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你的蛋和別人的蛋有什麼相同的和不同的?

幼:我的蛋比他的大。我的蛋比他的顏色深。

2.師: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蛋你見過那些?

教師總結:小朋友帶來的各種各樣的蛋。他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同,但他們摸上去都是很光滑的。

三.認識蛋清和蛋黃。

1.師:你們知道這些光滑的蛋殼裏到底藏了些什麼東西呢?我們打開來看一看就知道了。

2.教師介紹磕蛋的方法和應注意的方面。並提醒幼兒要注意衛生。

3.幼兒動手磕蛋,教師在旁協作指導。

4.幼兒個別回答。

教師總結:不管什麼蛋,裏面都有黃顏色的叫蛋黃,透明的粘糊糊的叫蛋清。蛋清煮熟了之後才叫蛋白。

四.教師現場煮蛋。

1.師:今天老師來爲小朋友們做一道好吃的蛋做的菜好嗎?

幼:好。

2.教師邊炒蛋邊提問:

1)師:小朋友你們吃過那些菜是用蛋做的?

幼:番茄炒蛋、荷包蛋、番茄蛋湯。

2)師:蛋除了可以做好吃的菜之外還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點心呢!你知道那些點心裏有蛋嗎?

幼:蛋糕、蛋卷、蛋黃派。

延伸活動:製作蛋沙拉。

1.師:我們一起來學做好吃的蛋沙拉,並開一個“蛋的party”吧!

2.師:介紹製作蛋沙拉的方法,和應注意的方面。

3.師:好,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去參加“蛋的party”吧!(舞會音樂響起)幼兒自己動手製作沙拉。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9

預設目標:

1、通過收集、交流、分享相關的資料,激發幼兒表現與表達的慾望。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周圍的人,發現他們的了不起地方,產生敬佩的情感。發現自己的長處,樹立自信心。

活動準備:

1、圍繞主題活動“了不起的人”,收集相關資料。

2、幼兒的畫稿、老師的畫稿、收集的物品、紙、筆等。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 遊戲

我們上個星期去了消防隊看看找找消防員了不起的地方,你們找到了嗎?他們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今天我們就來玩個遊戲,只要你們說出消防員了不起的事,這裏的`星星就會變。

二、介紹身邊了不起的人

1、消防員叔叔很了不起的,他們爲了保護我們的安全每天都在刻苦訓練本領,而且哪裏有困難有危險,他們就去哪裏幫助。

2、我聽張楨琦說他的媽媽也很了不起,他也很佩服自己的媽媽。還聽其他小朋友也說了他們認識的誰誰誰也很了不起的,我可想聽聽他們的故事啦,你們想嗎?

3、幼兒之間相互交流自己想要介紹的身邊的了不起的人物,並且有實物的介紹,讓幼兒有直觀的認識,從而產生敬佩的感情。

4、原來我們身邊有那麼多的了不起的人,有些人不像有名的人那樣大家都知道他們,但是他們在各自的工作中都很努力的,我們都覺得他們是了不起的人啊。

5、今天我們這裏就有許多的客人老師,說不定他們中也有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事,你們去問問他們好嗎?

三、教師自制畫冊

我認爲我自己也有了不起的地方,你們知道我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嗎?我把我自己了不起的事情畫下來了,我會……,哦,還有,我做了十年老師了,這些啊都是我的學生們,有好多好多的,他們有的已經是中學生了啊。我還會燒好吃的東西呢,我們家的人都愛吃,誇我很能幹的,今天我也帶來了,想給你們嚐嚐呢。

四、延伸活動

你們有誰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地嗎?你的好朋友中有了不起的嗎?把自己的了不起畫下來。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0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及其產生原因,認識各種垃圾箱。

2、用畫實物、寫數字等形式記錄幼兒園、家庭一週中產生的垃圾名稱及數量。

3、瞭解垃圾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產生保護環境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班內用的垃圾統計表一張,家庭用的垃圾統計表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幼兒園裏的垃圾箱,初步認識垃圾及其產生原因。

教師提出問題:垃圾箱裏有什麼?什麼叫垃圾?你還在什麼地方看見過垃圾?垃圾都是從哪裏來的?豐富詞彙:生活垃圾。

2、猜想:我們一天會製造多少垃圾?

教師提問:垃圾是我們人類在生活中製造的沒有用的廢物,猜猜我們一天會製造多少垃圾?

3、統計:我們製造的垃圾。

出示垃圾統計表,教師講解垃圾統計表的用法:用畫畫的形式將自己在一日活動中製造的垃圾名稱及數量記錄在垃圾統計表裏。

4、活動延伸:統計家庭中製造的垃圾。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設計家庭用的垃圾統計表,家長協助幼兒用畫實物、寫數字等形式記錄家庭一週中產生的垃圾名稱及數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我們的祖國真大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我們的祖國真大

目標:

1、通過遊戲及看錄象感知祖國真大及各地氣候不同。

2、感知詩歌的.趣味性,學習用圖標記誦詩歌。

準備:

中國地圖一幅。

過程:

1、出示中國地圖引起幼兒興趣。

2、會議天氣預報,感知在同一天祖國各地氣溫和氣候的不同。

(1)教師播放“天氣預報”錄象。

(2)提問:爲什麼北方(如哈爾濱)和南方(如海口)的氣候、氣溫不一樣?

(3)小結:我們的國家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時間裏氣候不一樣,北方很冷,南方很溫暖。

3、學習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

(1)欣賞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你覺得詩歌有趣嗎?什麼地方有趣?

(3)幼兒回憶詩歌內容,教師將有關圖片逐一貼在地圖相應的位置上,如雪花、鮮花、滑雪、游泳及吃西瓜的孩子。

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

我們的祖國真大我們的祖國真大

北方,有冬爺爺的家,十月就飄大雪花。

我們的祖國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開鮮花。

啊!偉大的祖國媽媽,

東南西北中的孩子,

在同一個時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圍着火爐吃西瓜。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

設計意圖;

夏季天氣炎熱,孩了們在學習夏天的時候.聯想到可以用游泳、吃冰棒、吃西瓜、喝飲料等方式讓自己涼快起來。其中西瓜是大家熟知、喜愛的水果。我設計“西瓜”的主題,是深入開展季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在—定的經驗積累基礎上,進行想象、理解。激發幼兒的創造熱情;引導幼兒相互學習;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提高數學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的:

1、鼓勵幼兒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中體驗快樂。

2、學習圓形的二、四等分的方法。培養大膽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情景表演道具、頭飾等。

2、購買西瓜的錄像帶、電視機、幼兒填寫的調查表。

3、顏料、排筆、白紙、紙西瓜(每人一張)、剪刀。

4、各品種西瓜若干、紙杯若干。

教學過程:

1、幼兒觀看情景表演:“西遊記”片段,激發幼兒興趣。並幫助表演人物想出把西瓜搬走的方法。

2、幼兒動手操作,學習二、四等分的方法(對摺、撕、剪均可)。

3、觀看錄像帶,回顧分西瓜的過程。談談自己的感受,並介紹填寫調查的表格。分享學習經驗。

4、介紹自己帶來的西瓜,鞏固其特徵及用途。與同伴一起品嚐西瓜的美味。

5、搬運西瓜。自由選擇活動區活動。

活動延伸:

1、開設表演區域,學習“西遊記”的片段。激發幼兒繼續探索、表演的慾望。

2、開設計算區域,鞏固分類、點數和二、四等分的操作。

3、開展體育活動“運西瓜”。

4、玩角色遊戲“賣西瓜”,通過模仿成人的活動,豐富幼兒的社會經驗,提高相互合作的能力。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搓、剪、貼的來表現自己眼中的柳條、迎春花和桃花等。

2、體驗與同伴合作設計、裝飾門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組織觀察認識迎春花和發芽的柳條,瞭解它們的外形特徵。

組織幼兒學會用皺紋紙搓樹條,並且每人先搓好一條。

綠色及黃色的皺紋紙、剪刀、膠水等。

教師做好迎春花門簾範例,《春天在哪裏》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 請幼兒回憶說出柳條和迎春花是什麼樣子的?它們的顏色與形狀有什麼不一樣?

引發幼兒製作花門簾的興趣,瞭解做花門簾的材料和方法。

(1)用語言或範例激發幼兒的製作興趣。

(2)出示已經搓好的柳條和操作材料引導幼兒討論:怎樣用我們的材料讓這些枝條開花發芽?

(3)請幼兒觀察製作材料,師幼共同討論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紅色的'皺紋紙可以做桃花,綠色的皺紋紙可以做柳條等,可以用撕、剪、扭等方法。

幼兒在背景音樂的伴奏下自由選擇材料進行製作,也可以合作完成。教師提醒幼兒細心,粘貼時注意距離間隔和方向。

活動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基本掌握了搓,剪、貼的手上細小動作,認識了柳條、迎春花的特徵,但有些幼兒不能把動作做的很細緻,迎春花剪得不太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3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能從故事中瞭解美麗春天的代表景物。

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能夠分角色進行表演。

學會領略春天的美麗,大膽表現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活動準備:

《春天在哪裏》的錄音磁帶關於故事的掛圖。

視頻《春天到》

活動過程:

導課:小朋友們,今天老師來幼兒園的路上聞到了淡淡的花香,看到了嫩綠的'柳條,你們看到沒?現在是什麼季節?誰能告訴老師?~~哦!有的小朋友說春天來了,真棒!可是有好多小動物還不知道這個好消息呢,來我們看看誰還不知道?怎麼來通知他們呢?

給幼兒展示第一張掛圖,提問:小朋友看到了什麼?他們都在幹什麼?你們想知道小動物們都在忙些什麼嗎?那小朋友可要仔細聽老師的故事嘍!

完整講一遍《春天的電話》,讓幼兒感受理解童話故事。然後出示後面的畫圖。提問:小熊醒來後發現了哪些春天的變化?它想到要做什麼?小松鼠又發現了什麼?做了什麼?利用掛圖引導幼兒分別說出誰給誰打了電話,對夥伴說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學着說故事中的對話,說出春天的特徵,簡單複述故事。

提示:恩~,老師的故事講完了,不知道小朋友們有沒有注意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啊,小動物們的電話號碼都是有5個數字組成的,咱們一塊數一數好不好?

活動評析:

通過這節課幼兒基本能複述故事,講給其他人聽,並且瞭解了春天到來之後的一些特徵,只是有個別孩子不能完整表達。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4

活動目標

1.瞭解常見的家鄉土特產,嘗試給土特產分類。

2.知道家鄉物產很豐富,產生作爲山東人的自豪感。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幼兒參觀農貿市場或超市,幫助幼兒填寫調查表一份,協助收集實物特產。

2.各地土特產圖片,如:樂陵小棗、煙臺蘋果、肥城桃子、萊陽梨、章丘大蔥、濰坊風箏、菏澤牡丹等(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活動過程

1.瞭解家鄉的土特產,引導幼兒觀察收集的土特產實物,瞭解各地土特產的名稱及外形特徵。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是土特產嗎?你認識哪些土特產?你知道我們的家鄉都有哪些土特產?你最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小結:土特產指一個地區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如農產品(水果、蔬菜)、紡織品(衣服、布料)、工藝品(風箏、泥塑等)。

2.知道山東的土特產很豐富,感受土特產的不同,嘗試對土特產進行分類並記錄。

(1)觀察分享幼兒的'土特產調查表,說說土特產都有哪幾類。

(2)出示各種土特產圖片,鼓勵幼兒有序地將特產按照顏色、名稱、作用、食用方法等標準分類擺放,並嘗試記錄。

(3)相互交流自己的收穫,說說自己是怎樣分類擺放的,理由是什麼,如:分類標準是水果、蔬菜、糧食,或吃的、用的、玩的等。

3.欣賞兒歌誇家鄉,進一步瞭解各地土特產。

活動延伸:

特產自主品嚐會,請幼兒品嚐、欣賞土特產,初步感受特產的不同。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開放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尋找和介紹家鄉的特產、讚美家鄉的特產、推銷家鄉的特產等活動,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有關的特產知識,充分讓孩子感受到了家鄉的美麗與富饒。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爲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5

設計意圖:

1、由於吃果凍而卡住氣管造成孩子窒息死亡的案例特別多。

2、每到週一時,有的孩子會經常性的鬧肚子。

3、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喜歡把一些小硬片、碎紙等東西放入口中。

4、進餐時,有的幼兒愛說話,瘋鬧,嘴裏含着飯就去玩了。

5、有的幼兒不生病也硬纏着父母帶藥到幼兒園。

6、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差。

活動目標:

1、通過真實的案例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動準備:

真實案例《卡在喉嚨裏的五角星》;課件《進餐時》、《肚子爲什麼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乾淨的;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說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

活動過程:

一、真實案例《卡在氣管裏的五角星》(用講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訴幼兒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教師講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天,5歲的龍龍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時喘不氣來,晚上也睡不好覺。爸爸媽媽趕快帶他到醫院去檢查,結果做很多的檢查才判斷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療了一個周,病情有所好轉,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後,龍龍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覺,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難受了。爸爸媽媽擔心死了。着急的父母又搭車來到了離家很遠的醫院,最後經過一位有經驗的老醫生的檢查,這位醫生從他喉嚨的側面取出了一個大大的鐵製的五角星。醫生說這個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檢查很難發現,幸虧爸爸媽媽及時來到了這裏,要不會有生命危險的。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龍龍的病終於好了。醫生告訴龍龍說:“以後,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險的東西放入口中。”

講述完後提問:

1、這個故事的名稱叫什麼?

2、龍龍的身體好受嗎?

3、一開始,醫生檢查出五角星了嗎?爲什麼?

4、龍龍的爸爸、媽媽心裏怎樣?

5、最後,醫生從他氣管裏取出了什麼?爲什麼會這樣?

6、醫生對龍龍說了什麼?

7、你還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小結: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的心裏和龍龍的爸爸、媽媽一樣着急,龍龍怎麼能把那麼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虧醫生爺爺的高招技術救了龍龍。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隨便往嘴裏亂放東西。

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

1、課件《進餐時》

內容: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裏含着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後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說話,瘋鬧,飯寶寶就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裏,會因爲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飯喝水時,一定要安靜,不能說笑,打鬧。

2、課件《肚子爲什麼疼》

內容: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鼕鼕回家,鼕鼕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鼕鼕買了兩根。鼕鼕馬上吃了。鼕鼕回到家,看見籃子裏盛着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鼕鼕,等洗乾淨了再吃。”“我不怕髒”鼕鼕吃了很多。夜裏,不知爲什麼鼕鼕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觀看後討論:

小朋友,鼕鼕的肚子爲什麼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觀看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乾淨的食物。

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說一說,這些東西爲什麼不能吃?

小結:大街上的燒烤的東西特別不衛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乾淨。買食物一定要有質量安全標誌,保制期內的食物。一些腐爛變質,老鼠、蒼蠅叮咬過的假冒、劣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會食物中毒的。

3、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內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媽媽買來了一條大鯉魚。做了一道好吃的蔥油鯉魚。明明聞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來,媽媽說:“明明,彆着急,把魚刺弄乾淨了在吃,但明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嚨裏卡住了魚刺,明明難受得哭起來了。媽媽一邊安慰明明,一邊帶他到醫院後,醫生阿姨幫他把魚刺取出來了。

提問:

(1)明明應怎樣吃魚?

(2)魚刺卡在喉嚨裏該怎麼辦?

小結:小朋友吃魚時,一定要仔細把魚刺弄乾淨再吃,一旦魚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爲越哭,魚刺就陷得越深,應趕快告訴媽媽或老師,帶你到醫院去治療。

三、遊戲判斷對錯

1、上幼兒園時,沒有生病的小紅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

小結:不生病時,不能隨便吃藥,否則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爸爸、媽媽的藥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後果非常嚴重。

2、鄰居的小哥哥給了小妹妹一個很小的果凍吃。

小結:小朋友聽過有很多小孩由於吃果凍而卡住喉嚨裏喘不氣來而死亡的'事情嗎?果凍我們小朋友儘量不吃,即使要吃時,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特別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小的果凍。

3、夏天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

小結: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但也儘量少吃雪糕,因爲雪糕太涼容易讓胃寶寶難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裏玩。

小結:玻璃球是危險物品,千萬不要放在嘴裏玩,容易出危險。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把小筐裏認爲做得不正確的圖片挑出來,並說一說爲什麼。

例如:小朋友一邊走一喝水,容易嗆到。

2、師巡迴觀察幼兒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活動延伸:

1、把活動後的圖片張貼在四周,幼兒隨時觀看。

2、每天嚴把幼兒入園這一關,認真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問。不讓幼兒帶任何東西入園。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當中。

3、午睡上牀前,逐一檢查每個幼兒手裏,兜裏是否有異物。

4、與家長配合,共同教育幼兒少吃冷飲,果凍,不往嘴裏亂放東西。

5、一日生活中,教師一定要認真觀察,隨機教育。每時每刻繃緊安全這根弦。

6、隨機教給幼兒解決突發事件的方法。

活動分析:

1、通過真實的案例,教師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踊躍。

2、用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爲題材,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圖片《不能吃的食物》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

4、遊戲《判斷對錯》我採用分組比賽的方法來組織的,設計濃厚,非常投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