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合集9篇

本文已影響 2.52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合集9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陀螺的構造,引導幼兒觀察陀螺轉動起來是怎樣的。

2、引發幼兒對探索科學活動的興趣,能嘗試說出自己的發現。

3、幼兒在瞭解陀螺構造的基礎上自制陀螺,鍛鍊幼兒的動腦、動手的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製作陀螺的方法。

教學難點:找出圓的中心點。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陀螺若干個;

2、各種紙片、彩筆、剪刀、圓形瓶蓋(供畫圓用)、短尺、小木棒、火柴棍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導入活動,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教師:這是什麼玩具?(出示陀螺)你們玩過什麼樣的陀螺?

幼兒爭着說自己玩過的陀螺。

(玩過木陀螺 、玩過鐵陀螺 、玩過塑料陀螺和紙陀螺)

二、基本環節

1、幼兒分組玩轉陀螺,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陀螺的構造以及轉動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2、引導幼兒討論:陀螺是用一個紙片和一根小木棒製作成的,塗上顏色的陀螺轉動起來後變成了一圈圈色環,很漂亮!

3、幼兒動手製作陀螺(向幼兒介紹材料,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幼兒展示作品,玩自己製作的陀螺。(幼兒玩,教師細心觀察)

幼兒甲:咦,我的陀螺怎麼轉不起來?

幼兒乙:我的怎麼歪歪斜斜轉幾下就倒了?

幼兒丙:我的剛做好的時候就能轉,現在有不能轉了?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做的陀螺與老師帶來的陀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教師與幼兒共同尋找原因、修改:製作陀螺的紙片太薄;圓孔不在紙片中心;小木棒轉軸太長……。)

三、結束環節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四、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們都懂得了怎樣製作陀螺。下面請小朋友再去用其他材料製作陀螺,想一想怎樣才能使陀螺轉得又穩又快,並選出轉動得時間最長的.一個準備參加幼兒園組織的轉陀螺比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孩子們開動腦筋,自己的發現創造,他們很感興趣。在活動中,幼兒纔是真正的活動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輔助者。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學會製作陀螺,而且在以後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也會通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以及與同伴交流等方法來解決問題。

小百科:陀螺指的是繞一個支點高速轉動的剛體。陀螺是中國民間最早的娛樂工具之一,也作陀羅,閩南語稱作“幹樂”,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區分上午、下午,並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上午我在幹什麼,下午我在幹什麼?

活動準備:紅、綠各一個小房子

幼兒一日生活圖片

幼兒一日生活的課件

活動重、難點:區分上、下午,並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

1、大胖子睡了,二胖子睡了,高個子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公雞喔喔叫,太陽出來了,大胖子醒了,二胖子醒了,高個子醒了,你醒了,我醒了,大家都醒了。

2、公雞喔喔叫,太陽出來了,是什麼時候?(白天)

二、談話導入

1、白天小朋友幹什麼?(上幼兒園)

2、上了幼兒園先幹什麼?(上課)

3、上完課了,我們坐的有些累了,我們要去幹什麼呢?(做早操)

4、做完操了,我們要幹什麼去了?(回教室)

5、這時候,我們覺得口渴了,要幹什麼呀?(喝水、看電視)

6、看完電視了,宋佳老師和大家一起幹什麼呢?(唱歌、跳舞)

7、這是,我們覺得肚子餓了,要幹什麼去呀?(吃飯)

8、吃完飯了,我們要幹什麼了?(睡覺)

9、睡醒後我們又幹什麼呢?(喝水、吃午點、滑滑梯、滾皮球)

10、玩的有些累了,我們去哪兒呀?(教室)

11、回教室幹什麼呢?(洗手、洗臉、喝水)

12、這個時候呀,你看誰來了?(爸爸、媽媽)

13、爸爸、媽媽接小朋友回家了,你跟老師說什麼呀?(再見)

二、觀看小朋友一日活動照片

1、小朋友在幼兒園一天的活動,老師把它變在電視機裏邊了,你們想不想看呀?(想)

2、出示PPT,介紹幼兒在園活動情況,並用完整的話說

三、變魔術

1、小朋友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帶來了什麼?(大大的房子)

什麼顏色的呀?(紅色的,綠色的)

2、小朋友在幼兒園又是做操,又是滑滑梯,有這麼多的事,現在呢?老師把它從電視裏變出來,信不信呀?

3、依次出示幼兒一日活動圖片

4、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上午小朋友上幼兒園

上午小朋友在上課

上午小朋友在做操

5、老師呀,告訴你一個祕密,睡午覺以前叫上午(把上午兩字貼在紅色的房子上),那睡午覺以後叫什麼呀?(下午)

6、上午小朋友做了好多事情,下午,我們做什麼了?

下午小朋友在玩皮球

下午小朋友在滑滑梯

下午爸爸媽媽接小朋友回家

7、總結

剛纔,我們說了睡午覺以前是上午,睡午覺起來是下午。小朋友說說,現在是上午還是下午?爲什麼呢?

四、送圖片

每位幼兒一張圖片(上午或下午圖),先觀察,再說一說,圖片上的幼兒在什麼時候幹什麼?(大生的告訴爸爸媽媽,說對的小朋友把圖片送給爸爸媽媽)

活動反思:

作爲新手的我,在教學方面沒有太多的經驗,我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以下是我的幾點認識:

一、充分了解託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認識上午、下午的經驗

託班幼兒的孩子,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帶領幼兒回憶一天的生活情況,上午小朋友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上午小朋友跟老師一起跳舞……;下午小朋友滑滑梯、下午爸爸媽媽姐小朋友回家……學生有一些瞭解,這就是本課的一個知識基礎。

二、幫助幼兒構建知識框架

(1)學生的`生活經驗一般是感性的、點滴的,老師需要通過一節課把這些點滴有條理有層次地串聯起來,爲學生構建起知識的框架。在這節課中,我以幼兒的一日生活爲主,抓住幼兒感興趣的圖片,讓幼兒在圖文並茂的結合下,認識上午小朋友在幼兒園幹了什麼,同時,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

(2)在逐步、具體的構建知識框架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幼兒認識下午。通過幼兒對上午的認識,大部分幼兒掌握了其特點,在表達下午小朋友將幹什麼時,不用教師提醒就可以較完整的說出,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讓學生充分體驗“生活數學”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把點滴生活經驗變成系統數學知識目的在於使其更好地運用到生活中去,以幼兒的一日生活爲主,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聯繫生活實際,讓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出自己上、下午在幼兒園分別幹了什麼。

時間概念的初步建立,這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活動中教師說出一個內容,請幼兒說一說是上午還是下午,但是籠統的描述孩子不好接受,感覺到區分上午與下午對於孩子來說有些難度,不能夠很好的進行區分,雖然告訴孩子們在睡午覺之前是屬於上午,睡醒覺之後是下午,但部分幼兒不能夠準確的說出來,所以活動中調整的活動形式,教師出示各種一日生活圖片,請幼兒爲圖片區分上午與下午,這樣孩子能夠較容易的分出上下午。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顏色變化的興趣。

2.幼兒通過操作,知道兩種顏色配色後會發生變化,並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塗有紅、黃、藍顏色的小手掌;魔術箱;紅、黃、藍顏色的水:裝有紅、黃、藍顏料的瓶蓋。

活動過程:

一、遊戲:《碰一碰》,讓幼兒初步感知兩種顏色碰在一起會發生變化

1.幼兒隨音樂《碰一碰》進入活動室。

師:咦,小朋友,你們的小椅子上都放的什麼呀?看一看你的小手掌上都有什麼顏色?(紅色、黃色、藍色)

請幼兒自由回答並提問。如:你在哪裏見過紅顏色的東西?鼓勵幼兒關注周圍生活中有顏色的東西。(以此形式再提問黃色、藍色)

2.開始遊戲

請小朋友隨音樂《碰一碰》找一個跟自己手掌顏色不一樣的好朋友來碰一碰,並提問:“小朋友,你的小手掌顏色有什麼變化?(變色了)。讓小朋友隨音樂再找一個跟自己顏色不一樣的朋友碰一碰,再次感知兩種顏色碰在一起會發生變化。

二、魔術表演,瞭解紅、黃、藍三種顏色兩兩配色後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今天,老師不僅給小朋友帶來了好玩的遊戲,還給小朋友準備了神奇的魔術呢!小朋友要瞪大眼睛,看看魔術到底是怎麼樣神奇的呢?

教師準備三個瓶子,裏面分別裝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水,每個瓶子裏插上兩根帶有開關的塑料管。音樂響起,教師進行魔術表演。表演完後提問幼兒:“瓶子裏的水有什麼變化?(變小了)到哪去了呢?(流到魚缸裏了、不見了等等)有的`小朋友說是流到魚缸裏去的。瓶子裏裝的是紅色、黃色、藍色的水,爲什麼魚缸裏卻沒有紅色、黃色、藍色的水呢?魚缸裏現在是什麼顏色?這是怎麼回事呢?此過程讓幼兒各抒己見。

“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個魔術的祕密吧。(教師拉開簾子)哦,原來水是順着管子流到下面魚缸裏去的,看一看每個魚缸裏都有幾根管子,管子裏有什麼顏色?”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並能說出:紅色碰上黃色就會變出橙色,紅色碰上藍色就會變出紫色,藍色碰上黃色就會變出綠色。

三、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兩種顏色配色後神奇的變化

“剛纔這個魔術不僅老師能變出來,小朋友也可以變出來,小魔術師們,你們試試吧!”

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水。瓶子裏有一種顏色,請小朋友找一個相同顏色的即時貼貼在瓶子的身上,記住它就是瓶子裏現在水的顏色。還有的顏色藏在瓶蓋裏,請小朋友找一個跟自己瓶子裏顏色不一樣的瓶蓋蓋上去,擰擰緊。

此時,教師爲幼兒準備了三張桌子,第一張桌子上放有瓶子裏是紅顏色的水,並配有黃色和藍色標誌的瓶蓋;第二張桌子上放有瓶子裏是黃顏色的水,並配有藍色和紅色標誌的瓶蓋;第三張桌子上放有瓶子裏是藍顏色的水,並配有黃色和紅色標誌的瓶蓋。

小朋友,快到老師這裏來!我們的魔術表演馬上就要開始了。變魔術要有神奇的咒語呀,跟老師一起唸咒語吧:“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讓我們一起來變魔術吧。

播放音樂,幼兒隨音樂晃動瓶子裏的水,讓兩種顏色碰在一起。小魔術師們快看,你手裏的水變成了什麼顏色?是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通過提問,鞏固哪兩種顏色碰在一起分別會變成橙、紫、綠三種顏色。

四、幼兒噴色,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魔術師們可真厲害,變出了這麼多漂亮的顏色!小朋友,看,這裏有什麼?(大樹、小草)大樹和小草都是什麼顏色的呢?(綠色)以同樣的形式出示南瓜、桔子、葡萄等。現在就讓我們用手中的顏料來給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幼兒進行噴色活動,體驗顏色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五、結束部分

顏色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的樂趣,讓我們到外面去尋找更多有顏色的東西吧。幼兒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影子的顏色、形狀,獲得有關影子的具體經驗。

2.對探索影子的活動產生興趣,提高細緻的觀察力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實驗材料:一個美麗的布娃娃。

2.幼兒已獲初步經驗,玩過踩影子的遊戲。

3.時間安排:有陽光的日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幼兒對影子的探索興趣。

1.教師:你們認爲人有影子嗎?你的影子在哪裏?你的影子是什麼樣的'?請你把它畫下來。

(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影子的特徵。

1.教師:你的影子是什麼樣的呢?

2.分組實驗:教師引導幼兒在陽光下做各種動作,觀察影子的顏色和形狀變化。

3.藉助布娃娃玩具,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教師:美麗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教師:布娃娃舉起雙手,她的影子怎麼變化了?

(三)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教師:你和你的影子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四)繪畫記錄,請幼兒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畫下來。

1.教師提醒幼兒思考怎樣畫出自己的身體和影子。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是哪個?

3.教師和幼兒討論:影子在身體的什麼位置?

活動評析:

中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徵的觀察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尋找、探索發現影子的奧祕,激發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科學教育活動是在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展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玩影子是幼兒最感興趣的遊戲,教師緊緊抓住幼兒這一特徵設計了本次活動,以玩手影爲導入,在循序漸進深入,影子是怎樣產生的——影子的舞蹈——進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奧祕——到戶外尋找影子,結束本次活動。從而讓幼兒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活動中,教師提供大量的圖片等操作材料,並分層次逐步投入,鼓勵幼兒想辦法,讓這些材料跳起舞來,這種與材料互動的學習方法,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探索慾望,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了探索式教學法,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願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培養幼兒探索科學實踐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養成從小就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提倡幼兒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並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

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設計玩影子的遊戲,並教幾種手影,如孔雀、小鳥、狐狸、小狗更手影。(用應集燈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燈光中間,射到牆上的各種形態的影子,讓幼兒自由操作感受到樂趣。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願望激發出來。) 向幼兒提問:爲什麼會產生影子呢?(通過幼兒自由發言,體現幼兒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原則,引出本次課題。)併爲他們提供手電筒和一些立體物體,請幼兒用手電筒往物體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麼不同,關掉手電,觀察還有沒有影子,並提問影子是怎樣產生的。通過實驗觀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產生的影子有什麼不同,並小結初,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了光線產生了影子,讓幼兒發現光照方向與投影的關係。

本次活動通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自己動腦解決問題,並通過交流討論是幼兒感知,光線位置變化,影子也隨之變化的現象,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從中獲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從10以內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感知數之間的內在規律。

2.提高對數字的敏感性,體驗數字的重要和有趣。

3.積極參加探索活動,鍛鍊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動畫課件:旅遊車,號牌爲12345;開汽車的音樂;紅綠燈倒計時10~1;電梯上行,樓層顯示1~10;電梯下行,樓層顯示10~6、6~1;6樓獎品區;若干輛沒有車牌號的車停在停車場。

2.分別標有1~10數字的紅色和黑色車票,標有1~10數字的山洞、跳圈、梅花樁、草地等,操作板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直接導入,引起幼兒活動興趣師:今天,吳老師帶你們去遊樂城玩,高興嗎?

二、觀察車牌號、車票,感知、學習順數師:這是我們要乘坐的旅遊車,車牌號是多少?

師:坐車要憑票,吳老師早就準備好了車票,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號碼。

出示1~10紅色車票,引導幼兒觀察和數數。

小結:剛纔我們是從小的數開始數,後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1,這種從小到大的數數方法叫順數。

出示1~10黑色車票,引導幼兒觀察和數數。提問:這種從小到大的數數方法叫什麼?(順數)幼兒上車,入座。

三、旅途中遇紅燈,感知、學習倒數幼兒隨着開汽車的音樂模仿開汽車。

第一次遇紅燈。

師:前面有紅綠燈,現在是什麼燈亮?紅燈亮了能過去嗎?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亮,停一停。顯示器上還有數字計時,一起來看看、數數(引導幼兒觀察並數數10~1)。

小結:剛纔我們從大的數開始數,後面的數都比前面的數少l,這種從大到小的'數數方法叫倒數。

師:綠燈亮了,我們繼續向前行(幼兒隨着開汽車的音樂繼續模仿開汽車)。

第二次遇紅燈。

師:前面又有一個紅綠燈,是什麼燈亮?能過去嗎?還要等多久?我們一起來倒數(引導幼兒觀察並數數1O~1)。

師:綠燈亮了,我們再繼續向前行。

四、玩遊樂城,進一步練習順數和倒數1.乘電梯上樓,練習l~10順數。

師:遊樂城到了。先上10樓的遊樂城玩吧!怎樣才能更快上到10樓呢?

幼兒模仿坐電梯,教師提醒幼兒站穩、扶好,電梯要上行了。同時,引導幼兒觀察電梯的樓層顯示,並數數1~10。

師:10樓到了,我們安全地下電梯去玩嘍!

2.在走走、跳跳、鑽鑽、爬爬中,幼兒練習從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

①引導幼兒完整地觀察場地,練習順數和倒數。

師:遊樂城有這麼多好玩的,都編了號碼,看!這是山洞。上面的號碼是多少?(1~10)這是跳圈,號碼是多少?(10~1)這是……②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玩,進一步感知數之間的內在規律。

師:孩子們!你們可以自由選擇玩,但要注意安全,互相謙讓哦!玩的時候看看你從哪個數開始,經過了哪些數。去選擇你們喜歡的東西玩玩、數數吧!

③交流玩法。

師:遊樂城休息時間到了,請小朋友到休息區休息一會兒。

師:玩得開心嗎?剛纔你玩了什麼?從哪個數開始的?經過了哪些數?

④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選擇從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

師:除了從1~10順數和從10~1倒數這兩種玩法,我們還可以從哪個數開始玩?你們自由選擇玩吧,不過請記住,這次玩的要求是從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

幼兒再次到休息區休息,教師小結。

3.乘電梯下樓,練習10-6的倒數。

①播放課件: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是遊樂城10週年慶典,6樓正在進行"有獎問答"活動,歡迎大家積極參加。

師:孩子們,6樓還有"有獎問答"活動呢!我們趕快坐電梯到6樓去。大家扶好、站穩,電梯下行了(倒數10~6)。

②擴展經驗:順數和倒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師:孩子們坐下,"有獎問答"就要開始了。

提問:生活中什麼時候要用到順數或倒數?

幼兒先討論再回答,教師播放相應的課件。回答對了可以得到一份獎品。

提問:生活中還有什麼時候要用到順數或倒數,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

4.乘電梯下樓,練習6~1倒數。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坐電梯下樓回家了(倒數6~1)。

五、設計車牌號,迸一步練習從lO以內任意數開始的順數或倒數師:這裏有很多車,都沒有車牌號,要請小朋友來幫忙設計車牌號,號碼必須是順數的5個數或倒數的5個數。你想設計什麼號碼?自己先想想,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

1.發下操作板,幼兒設計車牌號。

2.請幼兒將自己設計的車牌號說給同伴聽。

3.結束活動。師:車牌號設計好了,我們一起開車回家嘍。(幼兒隨音樂模仿開汽車出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探索感知相同的物體、在相同的坡面,不同的坡度上的滾動速度。

2、嘗試用記錄表的方式表現實驗的結果,初步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資源準備教師演示包:(1)實物:能滾動的物體,高矮不一的斜坡兩個。(2)記錄活動表格

(一)幼兒資源包:(1)實物(各種能滾動的物體,高矮不一的`斜坡兩個。)(2)記錄活動表格

(二)親子活動包:(1)提供三種不同的斜坡:(高的斜坡、矮的斜坡、帶絨布的斜坡)(3)記錄活動表格

(三)自行準備:(1)課桌。(2)示頻儀、電源插座。(3)黑板。

2、經驗準備教師:需要了解斜坡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幼兒:幼兒收集各種能滾動的物體,會填寫簡單的表格。

3、環境準備在科學區準備各種各樣的能滾動的物體和高矮不同的斜坡。

科學詞彙斜坡:

就是一個斜的面。

方法詞彙觀察:

觀察滾動的物體在相同的坡面不同的坡度上快慢。

操作:在活動中讓幼兒把能滾動的物體在不同坡度的坡面上滾動。

記錄:記錄不同高度的坡度物體滾的快慢。

活動建議

1、導入活動實物導入:讓幼兒觀察斜坡,說說斜坡像什麼?

2、問題引導讓幼兒說說小球等一些可以滾動的東西放在斜坡上,輕輕地把手鬆開,它們會怎麼樣;再出示另一個斜坡,請幼兒觀察比較兩個斜坡有什麼不同;如果把兩個一樣的玩具分別放在高矮不同的斜坡上同時滑下來,誰會跑的快一些。

3、幼兒作業先猜想,並將猜想的結果用"√"表示在"我猜想"這一欄裏。

我猜想哪個滾的快先讓幼兒想一想,猜一猜物體從哪個斜坡上滾下來快,然後讓幼兒自己去試一試,然後把自己把自己觀察的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最後利用滾的快現象,進行滑坡比賽。

4、過程關注。

在幼兒進行比賽時,教師要關注幼兒是否選擇兩個一樣的物體;操作時是否同時放手;提醒幼兒滑坡比賽時是否用相同的斜坡。

5、教師小結。

這次遊戲活動讓我們知道了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斜坡,知道了不同的斜坡,物體從上面滾下來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這個斜坡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多的幫助。如搬運工人從上面往下面搬東西時就可以用這個斜披幫忙,可以減少很多的力氣。

6、活動延伸

(1)區域延伸在科學區提供多種滾動的物體:感知不同的物體在相同高度的滑坡上滾動的快慢,並記錄於下表。

(2)家庭親子活動延伸提供能滾動的物體;不同的斜坡(坡度高、坡度矮、坡度上有絨布)。與父母一起觀察比較同種物體在三種不同坡度的斜坡上滾動的快慢。並作記錄。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由於幼兒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對顏色特別感興趣,經常問老師是否要上美術繪畫課。因此我選用這個主題《多彩的顏色》,讓幼兒感知顏色的變化,並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顏色的微妙變化,從而理解兒歌內容。

2、學習看圖譜,完整的念兒歌。

3、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水

2、一次性透明杯數個

3、紅、黃、藍色、桔子、茄子、葉子、車子的圖片

4、圖譜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們,平時你們畫畫的時候,用什麼東西給畫塗上顏色的?

幼:用蠟筆。顏料

師:小朋友真聰明,其實顏料是一樣很神奇的東西。爲什麼說顏料很神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 教師進行調色操作,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一>幼兒分句學習兒歌

1、 紅色、黃色的混合

師:小張老師這有兩杯有顏色的水,看看都是什麼顏色的?

幼:紅色的,黃色的。

師:小朋友們來猜猜紅色黃色手拉手會變成什麼顏色的?

(幼兒討論,請個別幼兒來猜)

師:我們來看看他說的對不對。(教師動手操作)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什麼顏色?

幼:橙色。

師:真棒!原來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橙色的。那我們用橙色可以畫什麼呢?(請個別幼兒回答)

師:小張老師覺得用橙色畫桔子最漂亮。

師:現在小張老師要把它們編成一句好聽的話,我們一起來聽聽。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橙色畫桔子。(教師邊講邊出示紅色、黃色、橙色、桔子的圖片) 2、紅色、藍色混合

師:這杯水又是什麼顏色呢?

幼:紅色、藍色。

師:猜猜紅色藍色手拉手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請個別幼兒來回答)

師:我們來看看哪位小朋友說的對。(教師動手操作)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什麼顏色?

幼:紫色。

師:原來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紫色。那我們可以用紫色來畫什麼呢?

(請個別幼兒回答)

師:紫色可以畫那麼多東西吖,小張老師覺得用紫色畫茄子最漂亮。

師:老師也把它們編成一句好聽的話,我們一起來聽聽。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教師邊講邊出示紅色、藍色、紫色、茄子的圖片) 3、黃色、藍色混合

師:這又是什麼顏色的呢?

幼:黃色、藍色。

師:猜猜黃色藍色手拉手會變成什麼顏色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園實地探尋螞蟻、觀察螞蟻,對螞蟻的生活環境、蟻穴感興趣。

2.感受尋找螞蟻、觀察螞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找到一處螞蟻較多的地方,準備好一點餅乾。

2.幼兒用書第3冊第4~-6頁。

3.螞蟻生活環境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螞蟻在哪裏?

1.我們的自然角里有一位新朋友小螞蟻,你們知道螞蟻生活在哪裏嗎?

2.螞蟻到底生活在哪裏呢?今天,我們一起去幼兒園的空地上,找一找螞蟻的家吧!

二、螞蟻的足跡。

1.實地觀察螞蟻。

這附近有許許多多的螞蟻,現在請小明友和白己的同伴一起來找一找小螞蟻,看一看小螞蟻住在哪裏。老師這裏有一些餅乾屑,等下請小明友們分組找一塊空地,教在空地上。過一會兒,你就能發現螞蟻,並跟蹤到它們的家在哪裏了。

2.幼兒分組自由觀察,教師巡迴指導。

3.提醒幼兒愛護小螞蟻,不要踩到小螞蟻。

三、我的螞蟻朋友。

1.回到教室,討論觀察結果

2.剛纔我們小朋友都發現螞蟻的家了嗎?它們的.家到底在哪裏?

3.分組上前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

4.教師小結:原來,小螞蟻喜歡在地下挖洞築巢,它們的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蟻穴。它們通常把家安在比較乾燥的土壤中,我們可以在樹根、草叢、石頭縫等地方找到它們的家。

四、螞蟻的家園。

1.觀察幼兒用書,進一步認識地下螞蟻王國。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6頁,說說蟻穴的內部形狀,又如有許多的小房間,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每個“房間”的不同用途。

2.小螞蟻在家裏到底是怎麼生活的呢?這一個個的小“房間”分別是幹什麼用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答案,下一次我們來分享答案,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 在指導幼兒觀察自然角時,我發現了一個現象:許多小朋友把那些裝有各種豆子的瓶子拿着搖晃,發出各種響聲,有的小朋友拿的瓶子裏面的豆子較少,因此瓶子發出的聲音較大,而有的卻因爲瓶子裏裝滿了花生髮不出聲音。有個小朋友急着跑過來問我:“老師,爲什麼他的瓶子會響,我的卻不會?”新《綱要》指出:要以問題引領幼兒進行探索,作爲教師的我們要爲幼兒探索和經驗的建構提供適宜的支持性引導。我沒有直接回答幼兒的問題,而把問題拋給孩子,讓幼兒回家通過各種方式尋找答案,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探究物體與聲音之間的關係。

活動重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主要引導幼兒探究瓶中豆子的多、少、軟、硬、大、小與所發出聲音大小的關係。運用比較的方法,讓幼兒比較豆子的大小、軟硬、多和少在瓶中產生的聲音大小的關係,使幼兒明白物體與聲音之間的關係。

活動目標:

1、在學習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大;根據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2、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在操作中發現問題、獲取經驗。

3、積極參與交流,樂於把探究各種各樣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各種瓶子,花生、綠豆、黃豆、紅棗、米、湯匙、紙張、盤子等。

知識準備:

1、幼兒對所提供的農作物已認識,能說出名稱。

2、請家長與幼兒查閱資料或與幼兒一起做實驗。

活動過程:

1、以問題“豆子裝在瓶子裏,爲什麼有的會響,有的不會呢?有的聲音較大,有的聲音較小呢?”引入,請幼兒談談自己回家尋找的答案。

(由於是幼兒自己提出的問題,所以許多幼兒回家後都很積極的尋找答案,有的'問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實驗。當然,老師在其中是起着穿針引線的作用,把今天的發現讓父母做一個瞭解,以便父母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大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發現。

2、向幼兒介紹各種操作材料,請幼兒進行操作,驗證幼兒的答案。

① 介紹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感知豆子的軟硬、大小。

② 根據幼兒提出的方法,請幼兒選擇一種豆子進行操作。

師: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③ 重點在幼兒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指導幼兒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軟硬、大小、多少在瓶中產生聲音的大小的關係。

(在操作的過程中,有的幼兒又有了新的問題的提出:怎樣才能更好地豆子裝到瓶子裏,而不讓豆子掉下來呢?)

3、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把自己裝好的瓶子與同伴進行交流,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瓶子,試試對方的瓶子,並能把自己實驗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4、①得出結論: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大;根據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②針對操作過程中幼兒發現的問題—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裏,豆子才容易掉下來呢?引導幼兒提出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

5、請幼兒利用手中的瓶子與教師一起隨音樂起舞。

6、活動延伸: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