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精選12篇)

本文已影響 1.71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精選12篇)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1

(一)、出示麪粉,猜猜玩玩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神奇的東西,(出示透明盒裝的麪粉)請你猜猜這是什麼?

2、教師:究竟是什麼?在你們的桌上也有這樣一份神奇的東西,請你去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

3、幼兒初次嘗試操作。

4、教師揭曉答案:原來這白乎乎的、細細的.、像雪花一樣的東西叫麪粉呀!

(二)、知道麪粉的來源和用途

1、教師:你們知道麪粉是哪來的嗎?它可以用來做什麼呢?你只要聽完一首有趣的兒歌就知道了!(音樂《大饅頭》)

2、教師:原來麪粉是小麥磨出來的,它除了可以做出大大的饅頭,還可以用來做什麼呢?

3、(欣賞麪粉製品圖片)教師:看,老師還從網上找到了很多用麪粉做成的美味點心呢!(幼兒欣賞)

(三)、操作“和麪”

1、教師:看,這是麪粉,這是水,現在它們兩個要來做好朋友咯~(教師示範和麪)教師:麪粉和水兩個好朋友親親熱熱在一起,揉呀揉呀,變成了什麼?(麪糰)教師:我看好多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來試一試了,那好吧,給你們一個機會也去嘗試一下,注意加水的時候要慢慢的噢,不然就會搞砸啦!

2、幼兒親自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教師:軟軟的麪糰揉好了,小廚師們,剛纔我們不是已經欣賞了很多用麪粉做成的美味小點心麼,那我們快來也用這軟軟的麪糰做一些特別的小點心吧!

4、幼兒嘗試用麪糰做出各式點心。

(四)、擀麪

1、教師:剛纔小廚師們可真厲害,黃老師也迫不及待地想來試試手藝了,誒,我今天想給大家展示的是“手擀麪”,知道什麼是手擀麪嗎?(介紹手擀麪的含義:用擀麪杖擀出來的面就叫手擀麪)

2、教師:手擀麪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仔細瞧好了!(出示擀麪杖和已擀好的麪餅介紹一下,教師示範操作)

(五)、品嚐

1、教師:我們請阿姨把擀好的麪條送到我們的食堂阿姨那兒,請他們幫忙煮一鍋美味的手擀麪給我們嚐嚐,怎麼樣?

2、教師:請小朋友們閉上小眼睛,從十開始倒數,當數第一時,美味的手擀麪就會出現咯!(師幼倒數)

3、教師:美味的手擀麪來啦,大家快嘗一嘗吧!(人手一碗手擀麪品嚐)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2

活動目標

1、通過做做、玩玩的活動,初步感知麪粉的特性。

2、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體驗揉麪團的樂趣。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麪食圖片、《大饅頭》音樂,裝有各種小點心的流動小商店

2、麪粉、水、盤子、抹布、小勺、水杯、一次性桌布。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初步感知麪粉

1、教師:小朋友好,今天我們的流動小商店來到了中三班,那小朋友仔細觀察商店裏放着什麼?你認識這些糕點嗎?它們都用什麼原料做的?

2、教師:對的,是麪粉,小朋友真聰明,那麪粉是什麼樣的呢?請你去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幼兒通過看、聞、摸的方式感知麪粉的外部特徵:白色、無味、輕輕的會粘在身上手上。)

3、教師小結:麪粉是白色,沒有味道、粉狀的、輕。

(二)、知道麪粉的來源和特性

1、教師:你們知道麪粉是哪來的嗎?你只要聽完一首有趣的兒歌就知道了!(音樂《大饅頭》)

2、教師:原來麪粉是小麥磨出來的,剛剛小朋友看了我們的小商店裏有很多好吃的糕點都是麪粉做的`,那請你想想還有哪些好吃的東西是用麪粉做出來的呢?(幼兒自由回答,如:麪條、饅頭、花捲、包子等,然後欣賞麪粉製品圖片)

3、教師小結:好吃的東西是用麪糰做成的。

(三)、嘗試和麪,探索乾麪粉變麪糰的方法。

1、師:怎麼樣把麪粉變成麪糰呢?(加水)

2、鼓勵幼兒猜想:一勺麪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麪糰呢?

3、教師現場試驗,尋找出合適的水和麪粉的比例,如一勺麪粉加一杯水等。

提出操作要求:將麪粉倒入盤中,用手指挖成井狀,在“井”中慢慢倒入水,一定要按照比例操作。

要及時揉捏面。

和好的麪糰要既能成團,又不粘手。

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潔。

(四)、中華小廚師

1、許多好吃的東西都是用麪糰做成的,都是廚師叔叔阿姨們發明的,今天我們也來當個中華小廚師,來發明好吃的東西好嗎?

2、你想把麪糰變成什麼呢?幼兒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五)、展示作品,結束活動。

現在請小朋友把做好的小點心送到我們的小商店吧,用微波爐加熱熟就可以吃了。麪粉是一種很有營養的糧食,它可以幫助小朋友長出好身體,小朋友可以常吃。同時,麪粉是農民伯伯很辛苦種出來的,小朋友不能浪費。

活動反思:

從小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科學活動能力,培養愛觀察、善思考、勇探究、樂合作、勤表達等良好習慣,對其日後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3

(一)出示麪粉,猜猜玩玩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神奇的東西,(出示透明盒裝的麪粉)請你猜猜這是什麼?

2、師:究竟是什麼?在你們的桌上也有這樣一份神奇的東西,請你去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

3、幼兒初次嘗試操作。

4、教師揭曉答案:原來這白乎乎的、細細的、像雪花一樣的東西叫麪粉呀!

(二)知道麪粉的來源和用途

1、師:你們知道麪粉是哪來的嗎?它可以用來做什麼呢?你只要聽完一首有趣的兒歌就知道了!(音樂《大饅頭》)

2、師:原來麪粉是小麥磨出來的,它除了可以做出大大的饅頭,還可以用來做什麼呢?

3、(欣賞麪粉製品圖片)師:看,老師還從網上找到了很多用麪粉做成的美味點心呢!(幼兒欣賞)

(三)操作“和麪”

1、師:看,這是麪粉,這是水,現在它們兩個要來做好朋友咯~(教師示範和麪)教師:麪粉和水兩個好朋友親親熱熱在一起,揉呀揉呀,變成了什麼?(麪糰)

師:我看好多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來試一試了,那好吧,給你們一個機會也去嘗試一下,注意加水的時候要慢慢的噢,不然就會搞砸啦!

2、幼兒親自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師:軟軟的`麪糰揉好了,小廚師們,剛纔我們不是已經欣賞了很多用麪粉做成的美味小點心麼,那我們快來也用這軟軟的麪糰做一些特別的小點心吧!

4、幼兒嘗試用麪糰做出各式點心。

(四)擀麪

1、師:剛纔小廚師們可真厲害,黃老師也迫不及待地想來試試手藝了,誒,我今天想給大家展示的是“手擀麪”,知道什麼是手擀麪嗎?(介紹手擀麪的含義:用擀麪杖擀出來的面就叫手擀麪)

2、師:手擀麪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仔細瞧好了!(出示擀麪杖和已擀好的麪餅介紹一下,教師示範操作)

(五)品嚐

1、師:我們請阿姨把擀好的麪條送到我們的食堂阿姨那兒,請他們幫忙煮一鍋美味的手擀麪給我們嚐嚐,怎麼樣?

2、師:請小朋友們閉上小眼睛,從十開始倒數,當數第一時,美味的手擀麪就會出現咯!(師幼倒數)

3、師:美味的手擀麪來啦,大家快嘗一嘗吧!(人手一碗手擀麪品嚐)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4

一、認識面粉

1.看一看,摸一摸。

師:看,這是什麼?什麼顏色?摸起來什麼感覺?

小結:麪粉是白色的,摸起來滑滑的、細細的、輕輕的粉狀物體。

2.麪粉哪裏來?

師:麪粉是什麼東西做成的?

小結:我們一般說的麪粉都是指小麥粉,如果有特別指出,如玉米粉,是用玉米磨成的;再如糯米粉,是用糯米磨成的。

3.認識小麥。

出示小麥圖片,老師介紹麥穗有像針一樣的麥芒,麥穗上的麥粒整齊的排列着,小麥未成熟時呈綠色,初夏成熟時呈金黃色。

二、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麪粉

1.談論:哪些食物是用麪粉做的?

2.老師出示圖片,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三、麪粉如何變食物

1.提問:麪粉如何變成這些可以吃的食物呢?

2.和麪團,教師示範如何和麪團。

3.幼兒動手操作,試一試把麪粉變成麪糰,進一步感受麪粉的粘性。

四、爲什麼要吃麪食

常吃麪食有三大好處:

1.面中含有抗癌物質。

2.麪食能夠養心氣。

3.健脾養胃。

五、哪些麪食不能多吃

油條、麻花等油炸食品不宜多吃。

活動反思與意見

麪粉對於孩子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在生活中常常吃到麪食,但是對於麪粉本身來說很多孩子還是不認識。在導入環節,大部分的'孩子對於出示的麪粉不是很確定。在揉麪團的環節中,孩子非常感興趣,由於老師之前控制好水量,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成功將麪粉揉成團。在區別健康的麪食時,很多孩子都知道不能多食油炸食品。

本活動旨在認識面粉以及它與人們的關係,瞭解麪粉對人體健康的好處,在動手中學習和麪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養愛吃麪食的習慣及進食禮儀,初步學習辨別健康的麪食食品,產生對周圍生活的關心以及對自身健康的重視。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麪粉的特性,感知麪粉加了水再用雙手揉捏後會變成麪糰的變化。

2、能通過觀察、探索等方法認識面粉特性。

3、有好奇心和探究熱情,並樂於表達交流。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大饅頭》兒歌。

教具:麪粉製品圖片展示PPT。乾麪粉若干、水、水杯各一份。

學具:人手一份乾麪粉,每桌一盆水、水杯人手一個。

其他準備:每桌一塊一次性桌布鋪好,課前請幼兒洗淨雙手,擦手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麪粉的特性。

1、讓幼兒觀察:你們看盤子裏有什麼?

2、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用眼睛看一看,麪粉長得什麼樣子?用手捏一捏,說一說麪粉又是什麼樣子?

3、在幼兒表達基礎上,引導幼兒小結:麪粉是白色的、細細的'、軟軟的,沒有氣味。

二、感知麪糰的特性。

1、提出問題:麪粉如何變成麪糰?

2、自主探索:幼兒嘗試往麪粉里加一次水,並揉和,說說麪粉發生了什麼變化?

3、小結並記錄:麪粉加水後揉和會變成像橡皮泥一樣的麪糰。

4、討論交流:大家做出來的麪糰摸起來一樣嘛?爲什麼?

5、小結並記錄:加入的水多,揉成的麪糰軟。加入的水少,揉成的麪糰硬。

三、延伸活動

你想把麪糰變成什麼樣?我們一起來變一變,好嗎?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地運用多種感官,認識面粉。

2、通過觀察實物和圖片,使幼兒認識生活中的麪食,感受麪食的豐富多樣。

3、讓幼兒樂於參加活動,感受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實物和圖片,使幼兒認識生活中的麪食,感受麪食的豐富多樣。

教學難點:

引導幼兒大膽地運用多種感官,認識面粉。

活動準備:

乾麪粉,盤子、圖片、實物(麪條、饅頭、燒餅、麪包)、彩泥

教學方法:

講解法、觀察法、情境導入法、遊戲法

活動過程:

1、以遊戲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出麪粉)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巴拉巴拉小魔仙麪食店今天開業了,咱們一起去看看都有什麼好吃的吧!”“瞧:有什麼呀?”(出示麪食店)

“巴拉巴拉小魔仙店裏有這麼多好吃的,她想考考你們,這麼多好吃的都是用什麼做成的呢?”(麪粉)

“這些好吃的都離不開面粉,想不想認識它?(想)“小朋友可要睜大眼睛看看麪粉寶寶到底長的是什麼樣子的?”(出示透明盒裏裝的麪粉)

2、引導幼兒利用感官、認識面粉。(麪粉如何變成麪糰)

巴拉巴拉小魔仙說:“小朋友們,真聰明呀!”她還想考考小朋友:“這乾乾的、白白的麪粉怎麼變成各種各樣的美食呀!”讓我們一起開動腦筋想一想,哦,加點水、扮扮粉、捏一捏、揉一揉,最後變出了一個大面團。

3、遊戲:變魔術

引導幼兒瞭解生活中常見的麪粉製品並出示圖片

剛纔呀,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現在呀,巴拉巴拉小魔仙想讓小朋友閉上眼睛,看看她給小朋友還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東西是什麼?(一根魔法棒)

師:巴拉巴拉小魔仙說這根魔法棒什麼都不怕,有了它就可以讓麪粉寶寶變出更多的好吃的,你們想不想看看?(巴拉巴拉變)

(1)變成不同的形狀:圓圓的饅頭、長長的'麪條、扁扁的燒餅、三角形的麪包

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魔法棒的厲害呢?請小朋友到前面拿上魔仙棒給麪粉寶寶變身吧,並說出他們的名稱。

(2)變成不同的顏色:黃黃的麪包、黑黑的蛋糕、花花綠綠的比薩、白白的饅頭

(3)變出不同的味道:甜甜的月餅、辣辣的麪條、鹹鹹的油酥餅、酸酸的肉醬面

教師小結:巴拉巴拉小魔仙的魔仙棒真神奇呀,可以將麪粉寶寶變出這麼多好吃的食物,小朋友們,你們想讓麪粉寶寶變成什麼呀。魔仙姐姐想採訪一下你們。

4、學做小廚師:魔仙姐姐給每一位小魔仙準備了一份麪糰,請你用你的小手捏一捏、揉一揉、團一團、壓一壓,做一份你最愛吃的麪食吧。

5、結束活動:展示作品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7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初步感知麪粉的特性。

2、嘗試探索用水和麪粉揉麪團的過程,培養幼兒的探索慾望。

3、瞭解一些常見的麪粉製品,知道要珍惜食品。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膽探究和實驗。

5、願意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7、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麪粉製品》。

2、實物麪粉、臉盆、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

各種麪粉製作的食品,激發興趣。“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你知道都是用什麼東西來製作的嗎?”(引出麪粉)

二、初步感知麪粉的特性

幼兒通過看、摸、聞的方式感知麪粉的外部特徵:白色、無味、輕輕的會粘在身上手上

三、瞭解麪粉製品的'加工程序引出用麪粉和水揉成麪糰。

四、幼兒動手探索用水和麪粉揉成麪糰。

1、幼兒自由探索操作

2、總結正確的方法,觀看錄像:揉麪團

3、幼兒再次操作

五、小廚師

“你想把麪糰變成什麼樣的點心呢?”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六、展示作品,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麪粉是一種可塑性較,探索性較的物品,具有較操作性和探索性。中班幼兒喜歡操作,喜歡自己動手,並且經常在點心店裏用橡皮泥製作許多點心,所以我設計了關於麪粉的主題活動。活動前豐富量好吃的麪粉製品的食物,奠定此次活動的基礎。本次活動中量的操作機會、探索機會,滿足了幼兒極的探索慾望。並且在操作的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及發散性思維。教師讓幼兒通過具體的操作,感知麪粉的內部特性。幼兒動腦筋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使麪粉變成麪糰。在活動中教師注重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從無目的地操作,到點出重點如何加水操作,加以指導,其中基本由幼兒主動發現,主動解答,極的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此環節探索性較,幼兒興趣極高。麪糰的可塑性給予幼兒極空間的想象,但是由於時間關係,孩子們不得不停止操作,教師只好請孩子們將麪糰帶回家再進行創作了。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8

設計思路

近來我發現我班幼兒對於麪點比較喜歡,但對於麪粉卻一無所知。麪粉是一種可塑性較大,探索性較大的物品,具有較大操作性和探索性。中班幼兒喜歡操作,喜歡自己動手,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幼兒的身邊取材,我這次活動的選材就來源於生活,所以我設計了關於麪粉的活動。

教學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我們青豆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我確立了包含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目標:

1.通過玩玩、說說、做做的活動,初步感知麪粉外部及內部的特性及各種類型的麪粉製品。

2.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鞏固捏、團、搓、壓等技能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3.激發幼兒喜歡吃麪粉製品,及愛惜糧食的情感。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5.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初步感知麪粉外部及各種類型的麪粉製品。

難點是:嘗試用加水的方法把麪粉變成麪糰感知麪粉內部粘的特性。

爲了有效地突破重點和難點,我還採用了一定的方法,如讓幼兒觀察、嘗試、探索,在實際操作中解決問題,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等。活動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教師不光要與孩子平等地參與活動,更應該具備對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觀察、研究和指導的技能,同時順應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採取相應的適宜的教法與學法,我將在活動過程中具體爲大家介紹一下。

總之,目標的定位遵循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注重科學教育內容的趣味性、方法的靈活性、手段的多樣性,以遊戲操作爲基本活動方式,寓教於樂,動靜交替.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麪粉、水、盤子、抹布(人手一份)、各類點心若干佈置在流動小商店

經驗準備:活動前豐富大量好吃的麪粉製品的食物,奠定此次活動的基礎。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活動內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提了以下一些問題:流動小商店來了,商店裏放着什麼?你認識這些糕點嗎?它們都用什麼原料做的?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法引出活動的主題麪粉。

(二)初步感知麪粉外特性,活動的重點在這一環節中,我給予幼兒一定的探索機會,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去初步感知麪粉的外部特性,主要採用獨立探究法 :新的科學教育觀強調讓孩子獨立探究,通過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在本次活動中,我放手讓幼兒獨立去嘗試、探索,事先不做示範,不直接告訴他們結果如何,而是讓孩子感到他們有新發現,自己得到結果和找到答案,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幼兒通過看、摸、聞的方式感知麪粉的外部特徵:白色、無味、會粘在身上手上,再通過實驗法與米粒比較感知麪粉輕的特點。

(三)瞭解麪粉粘的內部特性 這一環節是活動的難點,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這個環節我安排了孩子們自由探索和操作。充足的材料保證了每個孩子都有探索操作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幼兒動腦筋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使麪粉變成麪糰。在設計中教師注重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從無目的地操作,到點出重點加水操作,加以指導,其中基本由幼兒主動發現,主動解答,極大的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教師隨機地進一步感知麪粉粘的特性。此環節探索性較大,幼兒興趣極高。在討論有哪些好吃的食品是用麪粉做出來的這一環節中我利用幼兒已有的經驗來感知各類麪粉製品的同時也進行了愛惜糧食的教育,目標三在這一小環節中得到落實。

(四)學做小廚師這一環節中麪糰的可塑性給予幼兒極大空間的想象,發散性思維,再度讓幼兒表現展示的機會,把自己的想象付諸於行動,把想象的內容展現出來。此環節讓幼兒產生極大的成功感,體驗到活動的樂趣所在。目標二在這一環節中得以落實。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9

活動內容:

麪粉是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食物,但這只是孩子與它的間接的接觸。我們的幼兒對它到底瞭解多少呢?於是我把麪粉深入到了教學活動中,和我的孩子們一起來分享麪粉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

爲幼兒創設寬鬆自由活動環境,提供多樣的操作材料,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運用多用方法辨別出真正的麪粉並做出記錄。

活動目標:

1、在“真假面粉”活動中,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的關心與熱愛,並從中體驗到探索的快樂。

2、在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時,讓幼兒形成較強的觀察力及初步的對比分析能力。

3、通過探索實踐,讓幼兒在四種白色粉狀物中辨別出面粉。

活動準備:

百寶箱 、麪粉、澱粉、糯米粉、水、鹽、饅頭、花捲、水餃皮、餛沌皮、電飯鍋、記錄表、筆

活動建議:

一、導入:

通過遊戲“百寶箱”出示饅頭、花捲、水餃皮、餛沌皮引起幼兒對活動興趣。並提問幼兒:饅頭、花捲、水餃皮都是用什麼做成的?

幼兒:“麪粉”

教師依次出示麪粉、澱粉、糯米粉、鹽供幼兒猜想四種白色粉狀物品哪一種是真正的.麪粉。

二、 展開:

幼兒的操作記錄分兩部分:

1)猜想記錄:要求幼兒只用眼觀察憑藉以往的知識經驗判斷誰是真麪粉並做猜想記錄(四樣猜想物品分別用數字作爲各自標誌。1、麪粉、2、澱粉、3、糯米粉、4、鹽)

2)驗證真假並做記錄(在這裏我挑選麪粉、澱粉、糯米粉、鹽四樣食物是因爲它們

1、在外觀上比較接近可供幼兒探索

2、即使幼兒用品嚐的方法來驗證真正的麪粉也是很安全的。

3)可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索交流)

驗證後的記錄:

三、 師幼交流驗證結果:(教師在黑板上做出真麪粉統計記錄總人數36人)

在交流中幼兒各自說出了驗證方法他們有的通過鼻子聞、有的通過嘴巴嘗、有的用水來驗證麪粉的真假方法多多,興奮無比。通過驗證幼兒知道了4號盤的是鹽因爲它鹹是用嘴嚐出來的;2號不是因爲見到水就不見了,有的幼兒說出了這是澱粉,教師給予了鼓勵;1號和3號的識別教師和幼兒做成了餃子皮放入電鍋裏煮一煮,出鍋之後3號變的發粘幼兒很快判斷出這不是麪粉,則判斷出真正的麪粉是1號。

結束:師幼一起歸納總結麪粉的特點,對幼兒在活動時的表現做出了評價,並強調安全教育。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和老師的允許是不能隨便品嚐不認識的事物的。

活動自評:

根據《綱要》精神,我在活動中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情感教育、讓他們在寬鬆自由的探究氛圍中,展開幼兒的思維,讓他們盡情探索,而我在活動中早以成爲他們活動中的朋友,傾聽者的角色。《真假面粉》活動中,幼兒說的多,操作多,精力非常集中,並體會到了成功了快樂。通過操作幼兒也瞭解到了很多常識如:鹽是鹹的、澱粉遇見水就會融化、糯米糰煮熟後是粘的,真正體現出“玩中學”的思想。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10

活動名稱:

嘗試活動——趣識面粉

活動目標:

1、通過玩玩、說說、做做的活動,初步感知麪粉的特性。

2、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初步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活動準備:

麪粉、水、盤子、抹布(人手一份)牙籤若干

麪粉娃娃一個、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初步感知麪粉

咦!這些是什麼呀?我們一起看看、摸摸、猜猜這是什麼?(幼兒通過看、摸、聞的方式感知麪粉的'外部特徵:白色、無味、輕輕的會粘在身上手上)

教師小結:麪粉是白色,沒有味道、粉狀的、輕。

二、瞭解麪粉的特性

1、麪粉可以做什麼呢?(麪包、饅頭等麪粉製品)

2、那麼,你們知道用麪粉做麪包、饅頭等這些東西時先該做什麼呢?教師小結:先應該和麪團的。

3、怎麼樣把麪粉變成麪糰呢?請小朋友動腦筋、動動手,試一試把麪粉變成麪糰。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並進一步讓幼兒感受麪粉粘的特性。

小結:白白的麪粉加了水後是很粘的,多捏捏就會變成麪糰。

三、中華小廚師

1、許多好吃的東西都是用麪糰做成的,都是廚師叔叔阿姨們發明的,今天我們也來當個中華小廚師,來發明好吃的東西好嗎?

2、你想把麪糰變成什麼呢?

幼兒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展示作品,結束活動。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11

設計意圖:

前段時間由於我班剛開展了嘗試活動《圓溜溜的雞蛋真可愛》,帶幼兒認識雞蛋後,進行雞蛋的多種方法烹飪(煎、煮、炸、炒),幼兒對這種生活嘗試活動非常感興趣;近來我發現我班幼兒對於麪點比較喜歡,但對於麪粉卻一無所知。麪粉是一種可塑性較大,探索性較大的物品,具有較大操作性和探索性。中班幼兒喜歡操作,喜歡自己動手,並且做一些能吃的東西就更爲愉快,特意設計了“好玩的麪粉”科學活動。本次活動中大量幼兒操作機會、探索機會,滿足了幼兒極大的探索慾望;並且在操作的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及發散性思維。通過此活動教幼兒學會運用各種科學探究的方法,積累學習的.經驗,嘗試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激發動手操作的興趣,培養初步創造性思維。

2、通過看看、摸摸、說說、做做、嚐嚐等活動,初步感知麪粉的特性。學習用麪粉來製作自己喜歡的東西。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麪粉、水、盤子、抹布(人手一份)牙籤若干、圍裙、手套、帽子;用麪粉做好的各種點心人手一份;和好的麪糰一個;歌曲《大饅頭》。

知識經驗準備:

1、學會唱歌曲《大饅頭》。

2、饅頭是麪粉做出來,麪粉是小麥磨出來,小麥是農民伯伯種出來。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歌曲《大饅頭》

二、激發興趣

1、出示用麪粉做的各種點心引導觀察,啓發他們初步認識面粉,提問幼兒:

1)小朋友看看這裏有些什麼?你吃過嗎?

2)誰能告訴大家它們是用什麼做的嗎?(麪粉)

2、出示麪粉,引導幼兒感知麪粉。提問:請小朋友來看看、摸摸麪粉是什麼樣?(幼兒通過看、摸的方式感知麪粉的外部特徵:白色、無味、粉狀的、輕輕的摸會粘在手上。)

(1)小朋友再看這是什麼?(麪糰)再摸摸麪糰跟麪粉有什麼不一樣?麪糰怎樣做出來?

(2)誰知道怎樣把麪粉變成麪糰?

(3)小結:出示圖—————麪粉+水+力氣=麪糰

三、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下面我們進行小廚師和麪比賽,請小朋友動腦筋、動動手,試一試把麪粉變成麪糰。(鼓勵幼兒請客人一起幫忙)

要求:面要和得均勻,音樂停了以後就要停止和麪,然後用溼毛巾擦乾淨手後把你做的點心裝到盤子裏放到展示臺來。

四、交流與分享:

1、展示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

2、觀看錄像:用麪粉製作點心的過程。

五、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我們做好麪糰了,那怎麼樣才能變成好吃的點心?(蒸熟)

師:那我們一起那到廚房去請廚師幫我們蒸熟,然後送給你最喜歡的人,讓他們輕手嚐嚐你們的手藝。

延伸活動:感恩教育(請幼兒把蒸熟的點心親自送給自己最喜歡的人)。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神奇的麪粉 12

目標:

1、能區分米粉和麪粉,知道它們分別是由米和小麥磨出來的。

2、知道米粉和麪粉能做出各種不同的人們愛吃的食物。

準備:

1、課前讓幼兒向家長了解米粉和麪粉可以做成什麼點心。

2、幾種麪粉和米粉做的點心,一把大米,一把小麥。

3、幼兒洗乾淨手,每組一盤米粉和麪粉。

過程:

1、出示元宵,引發早點用料的問題。

這是什麼,吃過嗎?它是用什麼做出來的,你還吃過哪些早點,它是用什麼做出來的?(米粉與麪粉等)

2、引導幼兒區分米粉與麪粉。

(1)瞭解米粉與麪粉是由不同的原料磨出來的。

請小朋友說說米粉是用什麼做出來的,麪粉又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出示大米與小麥,幫助幼兒瞭解米粉是由大米磨出來的,麪粉是由小麥磨出來的)

(2)感知兩種粉的不同。

請小朋友看看、摸摸、聞聞這裏的兩種粉,說說這兩種粉有什麼不同。(摸摸,用手捏一捏,搓一搓,看看,鼻子聞聞)

猜猜哪一種是米粉,哪一種是麪粉?

小結:米粉比麪粉粗一些,更白一些,聞起來還有一點香味;麪粉摸上去有點滑,很細膩,沒有米粉白,也沒有香味。

3、瞭解米粉和麪粉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用它們能做出不同的食品。

(1)米粉除了用來做元宵,還可以做出什麼好吃的東西?麪粉又能做出什麼好吃的.?(米粉能做出元宵、米糕、年糕、嬰兒米粉、糯米餅等;麪粉能做出燒餅、油條、大餅、饅頭、包子、花捲等)

(2)出示已準備好的幾種食物,幫助幼兒瞭解米粉、麪粉的作用。

4、擴展幼兒的知識經驗。

請幼兒說說除了米粉和麪粉做成的點心,你還見過哪些點心,它們是用什麼粉做出來的。(藕粉、綠豆沙、紅豆沙、玉米粉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