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三字經讀後感15篇

本文已影響 2.64W人 

三字經讀後感15篇

三字經讀後感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字經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字經讀後感1

暑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叫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三字經》通俗易懂,是自宋朝以來歷代對兒童的啓蒙讀物,一直廣爲流傳。

這本書裏講了許多經典的歷史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早年喪父,家境十分貧寒,只能住在破房子裏,居住的房子正好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學着哭喪,孟母很着急,就搬家到了市集。但旁邊有個肉鋪,小孟子又學着剁肉,孟母更着急了,就又搬家到了學校附近,這次他受到了學習氛圍的薰染,變得彬彬有禮。這讓我知道了良好的學習環境的重要性。

另一個給我印象很深的故事是:黃香溫習。東漢時有一個叫黃香的人,他母親早故,和父親相依爲命,家裏很窮。夏天,由於火辣辣的太陽照射的緣故,晚上的溫度很高,他擔心父親睡不着,就把枕頭扇涼快了;寒冬臘月,天寒地凍,他就先睡下,溫暖了枕頭和席子,讓父親能夠安寢。這個故事讓我感悟到做小輩的應該對長輩孝順,並努力付諸於實踐當中。

三字經還講了從伏羲到元朝的歷史間發生的很多故事,我非常喜歡,每一個故事都是那麼發人深思,建議小朋友都來讀一讀這本書哦。你一定會有很多的收穫。

好書伴我成長,看了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是開卷有益呀!

三字經讀後感2

今天我被《一本低碳生活三字經》的書吸引注了,這本書主要向人們講述了地球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健康生活家園。閱讀此書後我從中瞭解到,這些年來因爲極端氣候變化引發的各種不同的重大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促使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給人類發出了警告的信息。目前各種溫室氣體排放已經成爲危害地球生態平衡重要關鍵因數之一,在此背景下,低碳生活日益成爲全球人類關注的熱點話題,逐漸演變成一種新的社會時尚和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三字經》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在介紹低碳生活的理念與知識,涵蓋了日常生活,交往的各個領域,並以日常事例、趣聞逸事、歷史典故、先哲事蹟、重要文獻等,把科學性、思想性、實踐相結合,積極向人們倡導低碳文明健康生活的重要,教育人們如何從各方面實際性進行低碳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

這本書使我增長了很多健康生活知識,並且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自然環境,是要靠我們自己去做好環保。不是口頭上說,而是要從最基本的飲食、衣着、起居等日常生活做起,不是一個人就可以了,而是要靠每個人的努力。我會自我做起,做好自我的低碳健康生活,爲保護我們生活的地球自然環境而盡一份力,成爲一名時尚的低碳生活小使者。

三字經讀後感3

我記得在幼兒園時,就搖頭晃腦地背過《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那時候我根本不解其意,只是爲了得到媽媽或爸爸的一個吻;只是爲了得到老師的一句讚揚;只是爲了得到同學們震耳欲聾般的掌聲……

漸漸地,《三字經》中的圖畫,我已經看膩了。一次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書店,突然,遠處傳來的一陣洪亮的讀書聲吸引了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這樣,我拿着《三字經》的碟片,興高采烈地回家了。我漸漸從書本和碟片,以及老師的講解中,悟出了道理,所以,這個假期我又認真地再讀了這本書。

令我記憶猶新的是“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這兩句。我從書上看到《三字經》是宋朝的王應麟寫的。這句話的含義是:蠶吐絲是供人們做衣料的,蜜蜂採蜜可以釀製蜂蜜,供人們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不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去學習文化知識,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還不如小動物。我瞭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後十分慚愧,連蠶和小蜜蜂都能爲人類做貢獻,而我們這個時代的小學生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根本不懂得勤儉節約,將來怎麼能爲祖國盡一份力呢?

《三字經》就像一個老師,教導着我們,爲我們鋪設人生的道路,讓我們成爲有用的人,只有讀了,纔會知道它的意思,如果沒有讀,就快去讀讀吧! (輔導教師:曹新傑)

三字經讀後感4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人人都讀書,如果方法不對,就會讀不懂,越讀越糊塗。要有方式方法的讀書,才能理解快書中的意思,從中有所收穫。歐陽修發明了“計字日誦”讀書法。每天定量計字,積少成多,學到了大量的知識。

在我的學習中,就有一些好的方法,讓我事半功倍。比如呂老師教我們在寫作文之前,先做思維導圖,捋清思路再寫作文就很容易了。首先要確定寫作的主題,之後要圍繞這個主題分成幾個部分,再對這幾個部分詳細的描寫。對一個部分詳細描寫時,還要做幾級細分,用什麼樣的詞語,用什麼樣的修辭方法,更能把這部分寫的生動形象。就這樣,從寫作主題分支到詞語,一級一級,構成了一個框架,注入血液,填上皮膚,一篇生動形象的作文展現在我們眼前。

這種學習方法讓我的思路更加清晰,使我能更快更好的寫出文章,提高了我的習作水平。作者:吳朋霖

三字經讀後感5

我讀完《三字經》這本書後,我知道了我們小學生要多讀課外書,這樣我們懂得的知識就更多了。

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後,我受到的啓發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美好的。做人要勤學苦練,腳踏實地,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書中有一段對我的教育很大:“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這句話的意思是;凡是勤學鑽研的人,學問嬉戲,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後學者應該謹慎又謹慎啊!努力學習,成爲一個有學問的人。讀完這段話後,我懂得了,不能天天遊山玩水,這樣就會害了自己的前途,只有好好學習、努力學習才能成爲一個有學問的人。

還有一段,對我的教育很深:“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意思是:蠶能吐絲結繭,織成絲帛;蜂能釀蜜供人食用。人生在世,倘若不用功學習,荒廢了功課,那麼連小小的昆蟲也不如啊!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勤學苦練,像蠶和蜜蜂那樣做個有用的人。

三字經讀後感6

讀《三字經》後感《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啓蒙讀物,它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最近我認真地讀了這本書。“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被這種簡潔精湛的哲學雋語所吸引:“孟母擇鄰”,“黃香溫席”.“孔融讓梨”>......我被一個個寓意深遠的故事所感動。我特別喜歡“讀孟母擇鄰”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他就常常模仿那些辦喪事的人哭泣。孟母就把家遷到了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邊,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了良好的環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小學生尤爲一塊璞玉,不經雕琢,怎麼能成在器?我們應立鴻鵠之志,該苦學習,勇攀高峯,長在要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還有“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講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紂王朝的殘暴統治,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周朝是我國曆代王朝中最長久的朝代。讀了《三字經》後,我對這段歷史印象更深了。《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如果你還沒讀過,建議你去讀一讀,它一定給你帶來很大的收穫。

三字經讀後感7

寒假裏,老師佈置了背誦《三字經》的作業,剛開始背誦時我覺得特別的難,而且特別枯燥乏味。媽媽告訴我,不要着急背誦,先把每句話的意思弄明白,再讀一讀後面相應的小故事。慢慢的,我喜歡上了《三字經》,它竟然像魔法一樣特別的吸引我。

《三字經》簡潔明瞭,每句只有三個字,卻蘊藏着中國千百年來璀璨的歷史文化,從歷史故事到古今聖賢,從美德故事到人生哲理,寓意深刻,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三字經》中有太多經典的小故事值得我們去學習,像孔融讓梨,黃香溫席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古人好學的故事。“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它的意思是路溫舒小時候家境貧寒,放羊時就割沼澤中的蒲草編成“簡”,抄寫從別人那裏借來的《尚書》。另一個叫公孫弘的人,也因爲買不起書,就在竹林間削竹簡抄寫《春秋》。他們都因爲貧窮買不起書,但是都懂得不能荒廢學業,一直勤奮苦讀着。讀到這時,我就想到了我自己,我現在的教室寬敞明亮,我的老師和藹可親,我有漂亮的課本和豐富的課外書,我有這麼優越的條件,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三字經》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它啓迪着我做人的道理,指引着我學習的方向,它是我最好的朋友!

三字經讀後感8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是說:玉石不經過打磨或雕刻就不能成爲有用或有價值的器具。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懂得做人的道理。這句話出自《三字經》。

《三字經》是南宋著名學者王應麟編撰的,同《論語》、《道德經》一樣,都是中華國學啓蒙教育叢書,它是我的良書益友。裏面有“孟母三遷”,有“孔融讓梨”,有“女媧補天”,有“開天闢地”等很多精彩的神話故事和歷史典故。對我教育意義最大的是“孟母三遷”和“孔融讓梨”這兩個故事。“孟母三遷”這個典故說的是孟母爲了讓孟子專心致致的學習,三次搬家,看到孟子不好好學習,剪斷了織布機上的布,這個故事不但讓我懂得了學習環境對學習有很大的影響,還讓我懂得了學習要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孔融讓梨”

這個故事說的是孔融四歲時就知道了把大梨送給哥哥,把小梨留給自己,讓我懂得了尊敬長輩和尊敬兄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人應該懂得的道理。

《三字經》句句押韻,讀來琅琅上口,便於我們記誦。從問世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三字經》是我們中國的國粹,它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流傳海外,爲我們中國人爭了光,我們爲中國驕傲,爲《三字經》驕傲。

三字經讀後感9

自宋朝開始,《三字經》已有七百多年曆史,大約一千一百多個字,已算得上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極易成誦。其內容,包括我國的傳統教育,農業、地理、天文以及道德,還有一些民間傳說等受到歷代世人們所傳承。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講的是西漢人路溫舒用蒲草編成席子用來抄書;公孫弘自己製作竹簡用來抄書。他們的生活都很貧苦,沒有錢來買書,但是自己卻能做到勤奮自勉、刻苦學習。“頭懸樑,錐刺股。彼不練,自勤奮。”講的是漢代時期的孫敬爲了防止自己讀書時打瞌睡,把頭髮吊在了房樑上;戰國時的蘇秦讀書犯困的時候,就會用錐子來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學習時,懶惰便是最大的敵人,好學之心,便可使你在學習之路上所向無敵。

你望天上繁星點點,一顆星星有它不同的意義,獨一無二,可能它們的形狀會相同,可每顆星星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不是嗎?正如《三字經》一般,每一句,都代表了不同的含義,代表了不同的道理,彰顯了我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學好《三字經》,不僅能在學習上給予自己莫大的幫助,更是對古人們智慧結晶的尊重。

三字經讀後感10

說起三字經,那但是我們中國的文化瑰寶。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

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通俗地把它理解爲: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大,但是,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差別會越來越大。

在這本書中,我懂得了對於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專”而受到老師的教誨,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超過了他的老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爲什麼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己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爲什麼不用心一點兒呢?

也懂得了做人的.準則,古人發奮圖強的故事,中國悠久的歷史,許許多多我們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和接觸的知識,比如,我讀了《三字經》中講歷史的部分,清楚得明白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

這就是三字經,是一本歷史悠久的書;引領我們走向真確方向的書。

三字經讀後感11

疫情期間,我在家讀了一本感興趣的書——《三字經》,看了一遍又一遍。這本書上講述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有數百句,它精闢地用文字總結概括了做人的道理,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更加透徹地瞭解了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本書真告訴了我不少知識。

《三字經》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是它言簡意賅,簡潔明瞭,能讓我們的心靈受到滋潤。我讀《三字經》後,覺得它對我幫助很大,它不僅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理,明白瞭如何做人,還讓我開闊了視野,領略到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來的悠久文化。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了。孔融雖然只有4歲,但是卻懂得謙讓,將大梨讓給更年幼的孩子,要是換作是生活中的孩子,準會吵吵嚷嚷地要吃大梨。但是孔融卻很謙遜,比一般的孩子要懂事得多。作爲福彩的一員,我們有何理由不去學習孔融的謙遜禮讓?

《三字經》最後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們去深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勤奮努力地學習,一定會獲得成功,而天天玩樂、懶惰是沒有益處的。我們要引以爲戒,應該勉勵自己努力去學習。這可以說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它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可虛度歲月,蹉跎光陰。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明天呢?懶惰是我們學習中最大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戰勝它,並要持之以恆,不斷的超越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三字經讀後感12

我喜歡中國經典讀物——三字經,這本讀物不論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都讓我受益匪淺。它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三字經是中國傳統的兒童經典讀物。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什麼是美醜,什麼是對錯,什麼是仁、義、禮、智、信;讓我知道了許多人生哲理,知道了應該珍惜時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字經中“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講的是西漢人路溫舒用蒲草編成席子用來抄書 ;公孫弘自己製作竹簡用來抄書。他們的生活很清貧沒錢買書,但是卻知道勤奮自勉、刻苦學習。“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講的是漢代的孫敬爲了防止讀書時打瞌睡,把頭髮吊在房樑上;戰國時的蘇秦讀書睏倦時,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他們雖然沒有父母、老師的督促、教訓卻能自覺的刻苦讀書。

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後,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學習條件非常優越,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但是我們還不好好學習,整天就知道玩電腦,一想到什麼事情就等明天,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明天呢?想想古人,他們雖然條件艱苦,但是仍然堅持學習,和我們相比,我們難道不慚愧嗎?懶惰是我們學習中最大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戰勝它,並持之以恆,不斷的超越自己,我們要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效祖國。讓三字經在學習上,不斷地鞭策自己,讓我們離成功更進一步!

三字經讀後感13

《古人讀書的方法》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人人可以讀書,但讀書要得法,應該學習古人的讀書方法。歐陽修根據自己的需要,選了十部書,總字數爲455865個字,自己規定每天讀300個字。讀完後,又規定每天背誦150個字。這樣,他總共用了十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每日定量計字,同樣能學到知識。

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知道了讀書方法的重要性。呂老師嚴格要求我們背課文、三字經、古詩文以及成語接龍等,提高了我們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讓我們能出口成章。古人說的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這學期,爸爸給我做了一個新的作息時間表:早上,洗漱完畢後,我大聲朗讀課文、三字經等;晚上,認真完成家庭作業後,我要複習今天所做的練習、預習明天所講的內容。背誦三字經和古詩詞時,對於不懂的字詞句子,通過查找資料明白其中的含義。這些好的學習方法,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在以後的學習中,我還要進一步調整,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字經讀後感14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蒙學著作,它短小的篇幅蘊含着豐富深刻的道理,它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三字經》例舉了大量的典故故事,闡述了許多人生的哲理,內涵豐富在道德歷史文化等方面讓我們受益匪淺。

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段話的意思是小黃香從小就孝敬父母,給父親溫被窩使我們每個孝順父母的人必須效仿實行的。

我們中華民族是古老的禮儀之邦,父母辛辛苦苦撫養我們長大,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報答父母的恩情。

以前我在孝敬父母方面做的很不夠好,吃的東西只顧自己吃,不給父母嚐嚐味,見到好玩的東西就要媽媽給我買,也不管媽媽在外掙錢很難,無論颳風下雨父母都接送我去上學,我以爲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記得有一天,媽媽在家打掃除,從上午忙到中午,媽媽擦窗戶又掃地,我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餓了媽媽給我做蛋炒飯,我說:“沒有菜,不吃。”媽媽說:“今天我太忙,你就將就一下。”我非要媽媽上街買菜,媽媽只好上街去買烤鴨。我津津有味的吃烤鴨,而媽媽卻累的吃不下,我也不問媽媽餓不餓。

讀了《三字經》後,我深受教育。我比小黃香年長,卻沒他懂事,孝順,真慚愧。

“誰言寸草心,報的三寸輝.”我們以後要像小黃香學習,做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經讀後感15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

媽媽在廬山買了一套書給我。這套書的總稱是《中國古典文庫》,裏面有《三字經》、《增廣賢文》和《百家姓》。其中我最喜歡《三字經》。

《三字經》裏我最喜歡這一句三字經: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一定會事業有成;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爲的。年輕人應該經常用這兩句話告誡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

一讀這句話,我就想起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問:“老奶奶,你磨鐵杵做什麼呀?”老奶奶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問:“這麼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老奶奶說:“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會磨成針。”李白聽了,後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的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後來成爲了大詩人。

三字經的每一個,每一行字,都在講述着一個個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那樣,意思就是不能浪費時間,要珍惜每一分鐘,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萬”的意思,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恆心、有耐心,一步一步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