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千秋太史公》有感

本文已影響 2.81W人 

太史公自序是《史記》的自序,也是最後一個部分,大概由一下幾個部分構成,一是敘述了司馬氏一族的淵源,二是概括了自身前半生的經歷及寫《史記》的目的和艱難過程,三是對《史記》各篇所作之序。全文結構分明,言真意切,耐人深思。

讀《千秋太史公》有感

讀完此文,我的最大印象和最大的感觸是感受到司馬遷完成《史記》的不容易:

首先,《史記》內容繁雜,規模宏大,全書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司馬遷花費幾十年的時間來完成這樣一部宏偉作品,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而且沒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和史學功底也是不行的,從這點上看,司馬遷一定是個文筆較好、熟讀歷史、有足夠耐心和毅力的人,我想這一點應該是所有已經完成或者想完成史學着作者所必需具備的素質,算是司馬遷這類史學家的共同點了。

其次,司馬遷與別人不同的是,他是在及其困難和失落的情況下完成的《史記》,原文中有“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幽於縲紲。”都知道在李陵被俘之後,司馬遷因爲其求情而受宮刑,一種對身體和心靈都是巨大羞辱的刑罰,我想很多人寧願選擇死也不會忍受這種痛苦的,對於身處逆境者來說死是最好的解脫方式,但是司馬遷爲了完成父親的囑託,身處逆境卻忍辱負重,在宮刑之後毅然完成這部偉大的着作。從這點來看,司馬遷是個孝順、具有極強責任感的人,同時他也是個勇敢克服困難,具有百折不撓品質的精神大師。雖然歷史上也有不少對歷史有所作爲的太監,比如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他改進造紙術本身的目的並不是爲了去推進社會,而是爭權奪利,進行政治鬥爭。司馬遷寫《史記》的目的很明確,就爲完成對父親臨終前承諾“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

再次,從本文最後一個部分,即各序中可以看出《史記》記述人物之廣泛。在本紀中,既有者的事例也有敗寇者的身影,如西楚霸王項羽,他不算真正王朝的國君,但是司馬遷把他列爲本紀,有褒有貶,也是對這位悲劇英雄的憐惜,但是他畢竟是當朝建立者劉邦的死敵,所以批評大於了讚美。世家中,既有正宗王者,也有農民起義的領袖,如陳涉,也有外戚世家,列傳中涉及的人物就更加廣泛了,有肱骨之臣,有文有武,有擅長醫術的扁鵲,有酷吏,有刺客,有饞臣……說明司馬遷觀察細緻,留心百態。

另外,司馬遷作爲人臣者,有其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一是作爲漢代史官,明顯對當朝歷史刻畫更加詳細,如十二本紀中,五帝至秦朝,都是以一個朝代作爲一個本紀,而從漢高祖開始,則是每個帝王一個本紀,有古略今祥的嫌疑,不太像在寫史。二是在人治社會裏,作爲統治者的代言人,司馬遷明顯有維護正統統治的痕跡,比如上段提到的項羽,又如漢初三傑,韓信因爲有謀反跡象而只能被列爲列傳,遜於張良和蕭何的世家,雖然韓信後被貶爲淮陰侯,但是同樣爲絳侯的周勃就被列在了世家,是因爲有後來的周勃安劉。吳王劉濞因爲發起七國之亂也被列在了列傳,同時樑孝王雖然恃寵生嬌,但是因爲他在七國之亂中堅持抵抗叛亂者,於是他就很明顯的依然在世家裏。另外呂后稱制的八年,雖然重呂輕劉,但實際是穩定了漢初的統治秩序,繼續高祖的無爲政策,爲後世“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應該來說在《呂后本紀》裏 ,是應該功大於過的,而司馬遷僅以“殺隱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禍”來評價,顯然有失公允。這些都可以看出,作爲史官,司馬遷還沒有完全拋開宗族和階級的侷限來公平公正的記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