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青銅葵花》有感範文1300字

本文已影響 1.92W人 

《青銅葵花》文章的結構安排上都存在着苦難、美、詩意三者結合的表現,讓讀者在思想和精神上產生共鳴。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讀《青銅葵花》有感範文1300字

  讀《青銅葵花》有感1

當我放下《青銅葵花》這本書時,它帶給了我深深的沉思,令人久久不能平靜。《青銅葵花》無疑是另一種聲音,它是對苦難與痛苦的描述,也是對苦難與痛苦的詮釋,更是那個年代的人們面對苦難與痛苦作出的一種選擇!

在那個特定的年代裏苦難是無可避免的。主人公青銅與葵花經歷了種種磨難:自身身體的不幸受難,親人的悲慘去世,好友的無奈離開,就連兒童最基本的上學權利也要分個先後。三月的蝗蟲更是把整塊大麥地的糧食一掃而光,像給麥田剃了個頭,地上的農作物也被吃了個精光,這幾乎是一場劫難。

面對苦難作出的抉擇,往往因人而異:有人可能被直接壓垮,或憤世嫉俗或一蹶不振;有人可能選擇逃避現實,或龜縮一邊,或閉門消沉;當然也有人勇敢正視,或頑強站立,或越挫越強。

面對啞巴的殘酷現實,青銅仍“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像正常人一樣堅持學習;面對父親的蒙難,葵花終於頑強地挺了過來;面對貧窮與苦難,青銅和葵花互幫互助,快樂成長。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雖然也聽到東南亞的海嘯吞沒了無數燦爛的生命,將繁榮的東南亞摧殘得一片狼藉;雖然也看到阿爾卑斯雪山的突然崩塌,吞沒了無數家庭的歡聲笑語;特別是汶川大地震降臨時,我們親眼目睹了多少親人瞬間失去了他們美好的家園。

但有時,我們總覺得那些災難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當災難真正降臨時,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些什麼。現在,當我們看到人們面對種種災難所作出的種種選擇時,我們恍然大悟:雖然自然界的各種災害可以毀壞我們美好的家園,但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快樂而堅強的心,就永遠摧毀不了我們對生活的追求!

中國近代思想家梁啓超說:“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之最高學校。” 《青銅葵花》正是這樣一本闡述苦難、闡述如何面對苦難、磨鍊人格的書。而現在的我們缺少的正是對苦難的瞭解和認識,不明白苦是什麼滋味,不清楚到底什麼纔是真正的難!想想自己,有時候一次失敗,甚至是一次小小的挫折,就說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可是與青銅葵花相比,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寧、幸福的環境下,我們是何等的幸運!我們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苦難,只有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才能懂得苦難的真正含義。

去年,面對冰凍三尺的雪災,我們選擇了堅強和自救;面對慘不忍睹的地震,我們選擇了鎮靜和團結。今年8月的“莫拉克”颱風,又造成了福建、浙江等5省1103。4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449。6千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97。2億元。面對肆無忌憚的颱風災害,我們仍然堅定地選擇了頑強的抗洪和賑災,沖垮的道路重新暢通了,沖塌的設施重新完善了,沖毀的家園開始重建了!

在這次颱風影響中,我們的臺灣同胞受災尤爲嚴重,據統計到8月25日下午6時爲止,莫拉克颱風造成全臺共461人死亡、192人失蹤。面對冷酷無情的颱風,我們還選擇了親情和無私。大陸捐贈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臺灣;賑災義演和募捐活動,一場接着一場;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一隻只心連臺灣受災同胞的紅色捐款箱……不久,一間間嶄新的活動板房豎起來了,一座座溫暖的橋樑架在了兩岸同胞的心裏!

“只有波濤洶涌的大海,才能創造出沙灘的光潔與柔軟;只有狂風暴雨,才能洗滌世間的污泥與濁水;只有一望無際的森林,才能創造出大地的翠綠與嬌美。”《青銅葵花》這本書讓我們學會了感受並正視痛苦,還讓我們學會了尊敬並釋放痛苦。快樂固然重要,是我們一生孜孜以求的 ,但痛苦也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說,正是因爲有了痛苦,我們才更加珍惜快樂、幸福的生活。

  讀《青銅葵花》有感2

《青銅葵花》這本書我已經讀了不下四遍了,《青銅葵花》這本書的讀後感我也寫過不下三次了,可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觸,不同的體驗,不同的想法,這也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青銅葵花》這本書是曹文軒的一本純美小說,故事的主人公是青銅和葵花,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一個在鄉下,一個在城市。一個在大麥地,一個在幹校。葵花三歲時沒有了媽媽,七歲時爸爸跌入河裏,從此一去不返。青銅呢?一場大火讓他失去了說話的能力。就是這樣兩個惹人憐愛的孩子,因爲一個特別的機緣,相遇了,成爲了兄妹相稱的家人。

在他們沒有成爲家人時,葵花是孤獨的,是一隻鳥擁有萬里天空而卻看不見另外任何一隻鳥的孤獨。青銅也是孤獨的,那是一隻鳥獨自擁有天空的孤獨,一條魚獨自擁有大河的孤獨,一匹馬獨自擁有草原的孤獨。我想從一開始,我就認爲他們是兄妹了吧,這樣相同的悲慘命運,這樣相像的性格,都是如此聰慧惹人憐,都是如此的孤獨,都是如此……

這本書雖然沒有色彩的渲染,但是它卻一次又一次讓我淚流滿面。每一個短小的故事都讓我爲之落淚,它是那樣感人,它也是那樣充滿魔力,它讓我不由自主的爲之沉醉,慢慢得讓我進入了書中的每一個情節,甚至讓我連微小的一點點細節都不肯放過。它帶我看過了大麥地一年四季的美景,也帶我看過了青銅葵花經歷過得每一次困難災難,每一次感人肺腑的親人間的至親至愛的付出。青銅爲葵花的付出,不是口頭隨意地承諾的,也不是物質所能代替的,那是發自內心的最美好最無私的,從爲了讓葵花上學而耍的小小把戲到每日不厭煩的接送葵花上學;從爲了讓葵花照相而不顧嚴寒賣掉了自己腳上的最後一雙蘆花鞋到爲了能讓葵花在夜晚寫作業而去捉螢火蟲做了十盞南瓜燈;從爲了讓葵花能看見馬戲而累到差點暈倒到爲了讓葵花在文藝匯演上更漂亮而做的冰項鍊;從……直到最後失聲多年的青銅叫出的第一句話還是“葵——花”。我被震撼了,親情的愛在這本書裏可謂是表現的淋漓盡致啊!這種愛是溫暖的,美妙的,偉大的,包容的,寬廣的,這種愛是震撼人心的,是感人肺腑的,是驚天動地的同時它也是讓我熱淚盈眶的。

《青銅葵花》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道理,其中一個便是作者所說的“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纔可能是一個強者。”這句話給了我莫大的啓示,痛苦絕不是現在的我們纔會擁有的,它也不是作業的多少,考學的難簡這麼膚淺的東西。它不僅是生活上的煎熬困苦,它還是精神上的孤獨無助。如同《青銅葵花》中鬧蝗災之後的場景,到處一片淒涼,荒蕪,哪裏都是乾乾淨淨的,哪裏都是光禿禿的,人們數着一顆一顆的米過日子,到最後野菜都被刨光了,一個個人餓得骨嶙峋……我想這纔是真正的痛苦啊!這纔是真正的困難啊!如此艱辛,如此坎坷,如此讓人心酸,如此……

我在之前讀到過羅曼·羅蘭的一段文字:

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快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這兩位是姊妹,而且都是聖者。她們鍛鍊人類開展偉大的心魄。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凡能體味她們的,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我想《青銅葵花》要告訴我們的也就是這個意思了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