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數學教育教學類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2.16W人 

(一)

數學教育教學類讀後感

最近我拜讀了《數學教學的激情與智慧》這本書。看完之後,讓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學的意義不僅僅是爲了傳道、授業、解惑,做爲一名老師,這本書對我的啓發非常大,通過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教學是需要激情與智慧並存的,根據書中舉的許多教學的案例,我也試着教學生,效果相當好,尤其是互動的部分,充分調動了孩子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智慧。因此我將我的感受做如下概論:

一、讓學生動,激發創新興趣

興趣是創新的源泉、思維的動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抓住學生們好動、好奇、求知慾強的心理特徵,加以適當地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動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實際生活情景之中,讓我們的數學問題具有生命力。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書中運用的通過講精彩故事、故佈疑陣、運用幽默等。“教學是一門藝術”,我們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和條件,創造出適合學生思想實際、緊緊圍繞教學中心而又富有感染力的問題情境。

2、寓教學內容於遊戲之中。在遊戲中學生們的興趣濃、情緒高、思維活、反應快,讓他們在動中學,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如本書中《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課例與評析》中,採用了“拼圖遊戲”“摺紙遊戲”來加強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辨認能力。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對這些圖形的特徵進行比較的過程。既有獨立思考的快樂,也有合作學習的愉快,真是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生命美。

3、根據數學教具直觀性的特點,引發學生好奇、喚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數學教具的直觀印象,常常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有助於他們理解、掌握有關知識。

二、讓學生想,培養創新思維

牛頓有句名言: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發現和發明。數學史上的“費馬猜想”、“歐拉猜想”、“非歐幾何”等,不知曾激發了多少數學家的創新熱情!在生命化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應對學生的大膽猜想給予鼓勵,學會賞識,愛護學生的獨特思考。要知道,學生猜想的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形成這種意識與習慣的過程,而這一過程也恰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過程。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的同時,也讓學生學會聯想。聯想是創新思維的翅膀,讓學生學會從已有的知識入手,採用由此及彼、化生爲熱、化繁爲簡、化整爲零、化部分爲整體的思維方法。把一個未知的問題轉化到已知的問題。聯想是從一個數學問題到另一個數學問題的心理活動,即尋找一個我們熟悉的相似問題或者找到與題目接近的原理、方法,變通運用這些知識,從而使問題獲解的過程。學生們通過聯想——轉化——解決的學習過程,既培養了創新思維,又深刻地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成功之美、成功之樂。

三、讓學生“炫”,增強創新意識

學生們都愛表現,希望在學習上能得到別人的關注、肯定、讚賞,但苦於沒有這樣的機會,於是,我們就可以多創造一些機會來讓他們“炫”起來。讓學生們“炫”,炫出他們獨具個性的風采,讓他們在“炫”的體驗中增強創新意識,加深對數學之美的感受。

要放手讓學生“炫”。教師要解放思想,相信我們的學生,他們的潛能是令人難以估量的。如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已出題,編題考考其他同學,其他同學有疑問的或不懂的還可以舉手向“小老師”請教,學生們在出題、答題中既肯定了自己,又得到了同伴的讚賞,他們就會學得更加積極主動,樂此不疲;同時在出題、答題的過程中,他們也鞏固了知識本身的內容,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對數學這一門學科的生命意義之所在也就更有自己的心得。

通過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面旗幟,要讓生命教育落實在學校生活之中,落實在課堂之中,就需要創造生命化的課堂、生命化的校園。在教學中老師要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爲學生創設一個民主的、開放的課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