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大綱

本文已影響 3.2W人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1

我在網上看了一篇叫《二十四孝》的文章,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讓我深受感動。其中,有一則是“臥冰求鯉”,這則小故事在令我感動的同時也讓我受益匪淺。

這則小故事講的是古代一位叫王祥的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但是,當父母生病時,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馬上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的母親使他失去父愛,王祥都能在父母生病時,衣不解帶地侍候,還在冬天用自己的體溫來把冰融化,捉鯉魚給繼母吃。真是令我感動極了。

古代的人們如此孝順。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在構造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是,事實好像有點不盡人意,歷史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爲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他們認爲只有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卻不體諒,不理解父母對自己所付出的辛勞,更不用提要他們孝敬父母了。他們可否想過母親十月懷胎的痛苦和父母親把他們從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人們的唾罵和拋棄。

父母給我們的愛是無私的,父母默默地爲我們操勞。如果你夠細心,就會發現父母臉上多了一條條皺紋,頭上多了一絲絲銀髮。父母在我們的成長路上精心的養育並教育我們,卻不求回報,父母對我們的愛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是幫媽媽做做家務,給爸爸捶捶背,把好吃的留給父母吃,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此外,我們更要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長大以後好好報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

“孝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就像這則故事中的王祥那樣,我一定好好孝敬父母。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2

寒假通過老師的推薦,我看了《孝經·二十四孝》這一本書,並從中學到了許多道理。孝,自古以來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優良傳統,它一代又一代得傳承着,迄今爲止,依舊被人們所重視。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個都沒有孝心的人,是沒有道德的。孝,是一切品質中最爲基本的一個,但是卻又是最爲重要,很多人也並沒有做好的。孝,是一個人一生的作業,無論你是萬人之上的富豪,還是流浪街頭的乞丐,你都要孝敬父母,感謝父母。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將我們養育長大、教育我們,所以,孝敬父母是我們天經地義的。一個孝順的皇帝,對百姓也能施仁政;一個不孝順的皇帝,再興旺的國家也會滅亡。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最基本的就是從是否孝敬父母看出。

現在的年輕人變得越來越“繁忙”,經常早出晚歸、遊蕩他鄉,哪怕好不容易有時間陪父母,也總是厭煩地辭掉,寧願去陪朋友一起發呆,也不寧願回家看看愈發憔悴的父母。

近日有一檔十分火熱的綜藝節目《旋風孝子》幾位明星和他們的父親或者母親一起度過六天五夜,用自己的行動彌補失去的孝行,其中所有的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太忙,並沒有時間。這也引發了各大網絡的關注:孝,是否被我們說得太過於轟轟烈烈,而忘記了自己的本質?父母並不在乎你的官銜職位,而是想要讓你多陪陪她,就像你小時候他們陪你一樣。盡孝並不是一兩天就可以了,而是要每天都堅持,爲父母做好每件點滴小事,讓他們感受你那顆最誠摯的心就足以。

從現在開始盡孝吧!我想我們都不希望有後悔的那一天。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3

在假期裏我閱讀了《二十四孝》這本書,書裏的每個故事都讓我潸然淚下。讀完後,我對“孝”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十四孝》顧名思義,二十四個孝順長輩的故事。其中,有孝感動天的五帝之一舜;不辭辛勞百里負米的仲由;全然不顧生命危險鹿乳奉親的郯子;不畏嚴寒臥冰求鯉的王祥……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求鯉臥冰的王祥,這樣寒冷的天氣,他究竟是怎麼抵禦嚴寒的呢?那就是愛!

這些孝順長輩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盡全力實現長輩的願望,那我想問,長輩們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有人說會是享受兒女的一次洗腳過程;有人說會是一次與老伴一起刻骨銘心的旅行;還有人說會是看着一臺嶄新的電視機……而我會說是你與家人永久的陪伴。

剛纔,我看了一部簡短的動畫片。一位花甲老奶奶每天朝思暮想,從旭日東昇到夕陽西下,只爲在有生之年與兒女重逢。瑰麗的太陽冉冉升起,彩霞像縷縷金絲浮游中天。在那熠熠生輝的陽光下,她彷彿看見兒女們帶着孩子迴歸家鄉的景象。老奶奶剛要上前迎接,兒女們消失得無影無蹤。明鏡般的月亮懸掛在天空,把銀色的光輝譜寫的大地上。繁星點點,老奶奶望洋興嘆:“忙吧!我等你們。”浩如瀚海的星空中,突然跳出一顆星星,來到老奶奶身旁,“你還好嗎?”老奶奶凝視着它,“這不是老伴嗎?”老奶奶自言自語,看着這熟悉的面孔,老奶奶感覺有了依靠,開始對它傾訴衷腸。一份份牽掛化成一滴滴淚水,溼潤了奶奶的眼眶,滴進了她的胸膛。那天,老奶奶扛不住了,在人間仍留着對兒女的期盼。

如今,社會人才逐漸增多,被公司調到其他城市、國家工作、深造也是家常便飯。與此同時,中國還正在面臨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因此空巢老人的數量也是數不勝數。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們,你們有沒有想過?錢沒了可以再掙,而父母沒了是不能償還的。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遠在他鄉的兒女們,乘新年來臨之際,回家看看家人,盡一份孝吧!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4

這個故事發生在元朝,故事的主人公叫李忠。李忠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和母親相依爲命。母親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擔負起家庭的重擔,不但外出耕田勞作還回家紡紗織衣、打理家務、教育子女。母親的堅韌意志和勤勞的生活作風爲李忠樹立了一個模範榜樣,讓他從小就懂得理解母親,並用幼小的身軀爲母親分擔家事、照顧母親。他時時處處都念着母親的辛勞和需要,把家中最好的一切都奉獻給母親,還想盡辦法替母親分憂解愁。李忠的孝心感動了鄉親們,他們不但常常伸出援助之手, 還 紛紛以李忠爲榜樣來教育自己的子女。

自然災害時刻存在着,公元1303年的一天,李忠家所在一帶發生了猛烈的大地震,頃刻之間房屋倒塌,被壓死的.村民不計其數。突然被震飛的山頭徑直衝向李忠家,千鈞一髮之際,奇蹟發生了:飛散的山頭突然分做兩支,從兩側繞過李忠家的房屋,一直到五十步以外才又合攏在一起。李忠的家就這樣被保全了。

這真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孝子至誠的孝心行爲是順應天意的善行,連老天都照顧。孝愛是天地生靈萬物和諧的根本,父母愛孕育兒女孝,兒女孝又彰顯父母愛。

孝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是兒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從古至今,以孝感動鄰里、感動天地的例子數不勝數。可是直到今天還有很多兒女結婚後對父母不管不問,或者說在經濟如此發達的今天這種不孝的行爲反而增多了。這到底是爲什麼呢?物質得到了極大滿足而孝行卻缺失?究根結底就是大多數人認爲孝就是讓父母吃好喝好穿好,滿足物質需求就可以了,殊不知父母的精神世界是很匱乏的。父母們用盡一生的心力和體力爲兒女創造最好的條件,可以說讓兒女生活好就是父母們不懈努力奮鬥的目標。可是當兒女漸漸長大工作結婚生子後,父母們最大的目標也隨之消失,突然的閒暇讓父母無所適從,精神世界倍感空虛。所以這時兒女的一聲問候、幾句貼心的話、給父母做的一頓可口的飯菜都是慰藉父母的有效方法。記得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歌詞中有這樣兩句話:常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爲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常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錘錘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爲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問個平平安安。幾句話道出天下父母內心中最真實的想法。

另一方面父母也要理解兒女不能常回家看看,繁忙的工作、多變的人際關係、推不掉的酒桌應酬、子女的課後輔導……每天好多忙也忙不完的事,有時要忙到半夜,拖着疲倦的身體終於可以睡覺了,還沒睡醒鬧錶就在滴滴作響了。好不容易閒暇下來的週末又要送子女去輔導班,會朋友等……我覺得《常回家看看》是很多上班族兒女共同的心聲,也相信這些上班族兒女會安排好自己的空閒時間常回家看看,盡一份兒女的孝心。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5

《二十四孝》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名字怎麼那麼奇怪呀?這引起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

我讀了這本書後,深受感動,因爲這裏面有二十四位孝子,他們都非常的孝敬父母,有幾位孝子的後母經常打罵他們,但是他們卻毫無怨言,每當父母生病需要他們時,他們就會重新回到父母身邊,細心地照顧他們,使他們身體健康。可是,當他們的父母病好以後,父母還是會動手打他們,打罵便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還有一位孝子,隨父親到別人家去做客,別人家的主人見到這位孝子乖巧聽話,很惹人喜愛,就叫家裏的僕人,拿出上好的橘子來招待這位孝子。

這位孝子便吃了起來,可是他吃着好像想到了什麼。

該回家了,這位孝子和父親告別那,家的主人橘子從這位孝子的壞裏摔到地上,那個主人問他什麼,着位孝子說是帶給她母親吃的,那位主人誇他孝敬父母,長大一定會有出息的。

書中描述孩童時期的故事到有8個,佔了三分之一,如閔子謙、蔡順、楊香。細讀之後,有幾點很不可思議。“扇枕溫衾”中的黃香,幼年時便酷夏時爲父母扇涼枕蓆;寒冬時用身體爲父親溫暖被褥;“行用供母”的江革,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

首先對他們的舉動我只有佩服、感動、尊敬。

老萊子的“戲綵娛親”。老萊子70多歲了仍還是裝“萌”逗父母高興,這點後世有很多人包括魯迅認爲“驕作”,實不可取,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道家的“道法自然”這一說法。

不必在乎外界,自求內心。唐伯虎的“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可能是得此傳承。

當下,中國正快步進入老年社會,“孝”將會越來越提到。每當心中對孝都會有不同的認識,“二十四孝”是古人留給我們不同的認識,“二十四孝”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典籍,是學?還是駁?都無妨。

孝敬父母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讓我們爲我們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吧!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6

最近,我讀了《二十四孝》,有戲綵娛親的老萊子,有鹿乳奉親的燕子,蘆衣順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動的是戲綵娛親的老萊子。

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爲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他總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給父母。他七十歲還不覺得自我老,還經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開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來的時候不留意摔了一跤,水全都灑了,他不想讓他的父母悲哀,便靈機一動,扮成小孩子一樣倒在地下玩撥浪鼓,二老看見了還以爲他又向前此一樣玩,因此二老大笑。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思緒萬千,知道古代人都那麼孝順,咱們現代人就更就應孝順父母了。這使我我想起了一個詞“百善孝當先”。只有好好做人,發奮領悟,做力所能及的事,纔是孝順。此時我想到了,我有沒有像老萊子一樣孝順父母?有沒有讓父母開心?

這使我想起了春節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母親和我在家。突然,母親的肚子疼了起來,母親叫我拿藥來,但是藥竟沒了,只能我親自下去買藥。這麼黑的天,身手不見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爲了母親,我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出門便一路小跑到了藥店,往家走的時候,我累得不行了。這時,我腦子裏浮現出一個身影,那是母親,他肯定爲我買藥的時候也一路小跑。此刻,正好讓我有一次表現的機會,因此我的步伐加快了,最後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經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藥母親說:“有兒子真好。”我開心地說:“還是有用的。”

我堅信,我以後會向二十四孝裏的孝子好好領悟,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7

最近,我看了《二十四孝故事》,這裏面敘述了二十四個感人的孝心故事,其中,我喜歡《孝感動天》這則小故事。

這篇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古代的五帝之一,舜。他從小家境貧窮,卻生來就孝順。他的父親脾氣古怪,繼母又性情變化無常,同你異母的弟弟象也很不懂事。他們多次去陷害舜,可舜卻毫無嫉恨,總是以德報怨。

舜的孝心感動了上天,於是舜耕田種地時,大象跑來替他耕犁,小鳥也飛來爲他播種。堯舜聽說了舜的事蹟後不僅讓自己的九個兒子拜舜爲師,還把自己的二個心愛的女兒嫁給了他,最後又把天下禪讓給了舜。

看完後,我被舜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向舜學習,在家中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在學校裏做一個尊敬師長,團結友愛的好學生。

記得在我小時候,脾氣太壞,經常肆無忌憚的與爺爺奶奶頂嘴,時常不尊敬他們、孝順他們,又談何而來是個乖孩子呢。有一次,姐姐在幫我曬被子,而我卻因爲找不到心愛的涼鞋,而對奶奶發起火來,心想,肯定又是奶奶當寶貝一樣“藏”起來了,每次都這樣,不經過我的同意就私自拿走我的東西,討厭死了。過一會兒後,奶奶放下手中的活,幫我找到了涼鞋,我穿上了,可嘴裏卻還在不情願的嘟囔着,煩人。我對奶奶向來都是這麼的不尊敬,也不孝順,直到我長大後,才真正懂得了什麼叫親情;什麼叫敬;什麼叫孝順;什麼叫奶奶對我的愛。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媽媽曾經與我講過,百善孝爲先,所以,作爲一箇中華民族的子孫,《二十四孝》是我們必定要看的。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一個孝順的人,向《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學習,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記憶中的“戲綵娛親”,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爲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爲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董永的“賣身葬父”更是從小熟知。他家境貧寒,年少喪母,與父親相依爲命,靠耕田及做傭工養家。父親體弱多病,董永多方求醫,診治無效身亡。父親死後,因家中無錢,董永願賣身葬父。傳說,董永前往主人家的路上,在一棵大槐樹下,遇見一位美貌女子,願爲董永妻,並幫董永贖身。這樣,兩人就一起到了主人家中。主人要他們織三百匹絹,作爲贖身之資。董永的妻子十天把絹織完,而且絹色上佳,驚得主人目瞪口呆。當兩人再度回到那棵槐樹前時,妻子一席話,解開了董永的心中謎團。她說,自己是天上織女星下凡,是董永孝行感天,她才嫁給董永,渡過難關。

他們都有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即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而這裏面恰恰包括了孝。

那麼孝是什麼呢?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孝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理論思想之一。孝是一個會意字。意思是說小孩饞着張張鬍鬚的老人。以前,總以爲孝就是對父母物質上的供應;後來,懵懵懂懂之間,明白了還要精神上的供應,讓父母開心;現在,懂得了要做一個清正的人,讓父母放心。

歲月的流逝會讓你明白,你所理解的尊親敬老的含義。最基本的便是奉養父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再深一點是尊敬父母;不給父母精神上的負擔,兄弟姐妹之前互助友愛……

尊親敬老,從一點一滴做起。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9

中國人通常說:“百善孝爲先。”意思是說,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的,它是做人的根本。這個寒假,我閱讀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故事——《二十四孝》,更加了解了這句古話的深刻含義。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還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爲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主要故事有《百里負米》《臥冰求鯉》《涌泉躍鯉》等,我最記憶猶新的就是《涌泉躍鯉》了,我給大家講講吧。

姜詩夫婦知道婆婆喜喝長江水,愛吃魚。但長江離他們家有六七里路遠,一次因風大,妻子龐氏接水許久不回,姜詩懷疑她怠慢婆婆,便把她逐出家門,龐氏沒有走遠,她在鄰居家晝夜辛勤織布,把掙到的錢託人送給婆婆,後來婆婆知道後,便把龐氏接回來,上天感動,涌進了一口長江水,每天都有兩條鯉魚躍出,夫妻兩人再也不用去江邊了。

這個盡孝故事看完後,我非常感動,因爲姜詩和龐氏兩人每天都要來回走十三四里遠,可是他們都沒有怨言。龐氏就算被逐出家門也會吃苦掙錢孝敬婆婆。我也很自責,別人想盡辦法孝順自己的家人,現在的我卻還不知道該怎樣孝順家人。自從看完這個故事後,我就知道了不應該在家裏發脾氣,讓家人失望,應該爲家人着想,懂得孝心。有一天放學回家,我看見一個老人幫孫子揹着一個書包,說:“快回去做作業!”那個孩子不理睬,在旁邊放鞭炮,老人皺着眉,嘆了口氣。看到這,我覺得那個孩子即使很想玩,也要先把學習搞定,他也不能不理老人,讓老人失望。如果你能帶給家人快樂,讓他們生活幸福,也相當於是盡了自己的孝心。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也是最基本的做人原則。一個人如果不孝順,他更不會熱愛自然,熱愛祖國,也成就不了什麼大事業。所以,只要你懂得孝,就會有回報。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10

孝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它都指引着我國人民的思想和價值取向。讓咱們從中得到領悟和思考。然而古代和現代還有很大差距,並不是沒一個故事都讓咱們追捧和領悟,咱們要懂得從中篩選,知道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百事孝爲先”的道德思想,始終根植在無數人民的內心深處。“親嘗湯藥”中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百里負米”中仲由自我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扼虎救父”中楊香爲救父親,全然不顧自我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最後放下父親跑掉等等這些無不體現着他們內心深處的孝感,讓咱們從中去領悟如何關心、侍奉和感恩父母。(甜蜜愛情簽名)

孝的傳遞者源於咱們每一個人。在現代社會,咱們就應領悟瞭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咱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們或許不好求咱們給予他們什麼,只是期望咱們將來過的比他們好,他們處處爲咱們着想,時刻爲咱們擔憂,唯恐自我做的不周,這就是父母—咱們最可愛的人。因此在咱們沒有潛質的時候,咱們應懂得爲父母分憂,讓他們爲咱們放心,而在咱們有潛質給予的時候,咱們不能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咱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或許並不在乎這些,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他們在一齊是他們很愉悅的時光。因此,工作在外咱們要常回家看看。

孝指引着咱們行善。對待每一個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讓咱們的周圍充滿溫馨。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充滿了爾虞我詐,事事都得提防,讓很多人感覺很累,當你給出一個微笑的時候,別人會認爲你是假慈善,或認爲你不懷好意,有什麼不軌的目的。幹嘛要想那麼多呢?此刻真是就應重新溫習咱們古代文化的時候了。

領悟如何孝奉父母,領悟在咱們的生活中善意的對待每一個人,這是21世紀的咱們每個人都就應懂得的,還有待咱們去繼續發揚。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11

最近,我讀了《二十四孝》,有戲綵娛親的老萊子,有鹿乳奉親的燕子,蘆衣順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動的是戲綵娛親的老萊子。

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爲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他總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給父母。他七十歲還不覺得自己老,還經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開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來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灑了,他不想讓他的父母傷心,便靈機一動,扮成小孩子一樣倒在地下玩撥浪鼓,二老看見了還以爲他又向前此一樣玩,所以二老大笑。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思緒萬千,知道古代人都那麼孝順,我們現代人就更應該孝順父母了。這使我我想起了一個詞“百善孝當先”。只有好好做人,努力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纔是孝順。此時我想到了,我有沒有像老萊子一樣孝順父母?有沒有讓父母開心?

這使我想起了春節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媽媽和我在家。突然,媽媽的肚子疼了起來,媽媽叫我拿藥來,可是藥竟沒了,只能我親自下去買藥。這麼黑的天,身手不見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爲了媽媽,我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出門便一路小跑到了藥店,往家走的時候,我累得不行了。這時,我腦子裏浮現出一個身影,那是媽媽,他肯定爲我買藥的時候也一路小跑。現在,正好讓我有一次表現的機會,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終於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經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藥媽媽說:“有兒子真好。”我開心地說:“還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後會向二十四孝裏的孝子好好學習,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12

大家都說“百善孝爲先”,這麼多善舉當中孝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大家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樣盡孝心的嗎?這個暑假我讀了二十四孝的故事,讓我給大家講個臥冰求鯉的故事吧: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因爲小的時候失去了母親,後來繼母朱氏對他很不慈愛,還常常在王祥父親面前搬弄是非,父親漸漸對兒子也冷淡了。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王祥不計前嫌,爲了能得到鯉魚,赤身臥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到鯉魚,正在他禱告的時候,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突然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他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供奉給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八鄉傳爲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大家看,王祥不僅有一顆純潔的孝心,我覺得他還有寬宏大度的品質,他的繼母居心不良對他心存厭惡,還藉着父親百般刁難他,而王祥不管繼母怎樣,總是孝敬她,尊敬她,爲了繼母的愛好歷經千辛萬苦。雖然故事的結尾沒有寫到繼母,但我想繼母一定被王祥的孝心感動了。

除了這個故事,二十四孝裏還有忠孝雙全的沈雲英、打虎救父的楊香、棄官奉親的潘岳、賣身葬父的董永、都能給我們帶來感動。

讀完二十四孝,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我突然覺得滿足。因爲我們現在不愁吃,不愁穿,一直在長輩的愛中成長。有什麼事都可以由家長代勞,我們有什麼需要他們總是儘量滿足,身體不舒服或受到打擊,前來關係的也是他們,指導學習,糾正錯誤的還是他們。長輩給予我們太多的愛,我們應該孝順他們,不用像古人那麼極端,泡一杯茶、捶一捶背、洗次腳、或是使成績提高往往就是孝順長輩的最好方法。

讓我們懷着一顆孝心孝敬長輩吧!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13

捧着魯迅先生那本朝花夕拾,翻了好一會兒,半天沒憋出一句話來。雖說作者是中國現代文壇當之無愧的巨匠,但我總覺得他的文筆太過深沉晦澀。也許是我的覺悟低了些吧,連思想也有些不同的,就像那篇二十四孝圖。

“百善孝爲先”是古人的基本道德思想,二十四孝圖本是一本宣揚儒家“孝”的觀念的兒童傳統讀物。而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就寫在於“反對白話文”的潮流爭鋒相對之時。作者以激奮起筆,貫穿了辛辣的諷刺,痛斥了封建孝道的虛僞,表達了他的愛憎之情。

並不是否定魯迅的觀點。的確,新中國是需要像他這樣敢說敢做的人才,也的確很渴望一個去打擊封建殘酷的聲音。然而,對於他所言的觀點我卻意見相左。

不得不承認的是,二十四孝的確有着一些像“哭竹生筍”“臥冰求鯉”等匪夷所思的接近神話的故事。也有一些極端一味的如“老萊娛親”“郭巨埋兒”。你可以稱之爲荒誕,但它只是僅僅起到警示後人的作用,目的還是好的。試問難道真的有人去學着文中那般臥在冰上,求着鯉魚的到來?有真的有白髮老爺在故作軒狀嗎?

古代不受孝道的極爲少見,也算是屈指可數。倒是在如今的社會不孝兒女諸多。父母含辛茹苦的拉扯長大,成人後卻對父母不屑一顧,冷嘲熱諷的比比皆是。子不嫌母醜,子不嫌家貧,我想現代人也逐漸喪失了這種傳統了吧!

孝並不像魯迅所言的那番“難到了幾十幾百倍”。父母累了送上一杯熱騰騰的暖茶,看見你把家裏打掃的乾乾淨淨,看見成績單上那喜人的成績。我想知一切都足以讓父母舒展眉頭的了。可惜,有人連這一點小事也做不到,讓雙親頭上的白髮添了一根又一根。

二十四孝沒有錯,它的最終母的只是希望後人更加孝順,更爲懂事。儒家思想的確在某一方面迫害了人,但我們不可以完全否定,只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發現它優秀的一面。因此原諒二十四孝吧!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14

我從來不曾對外祖母抱有任何好感,準確地說,我討厭她。

不知爲何,我可以對任何人做出容忍,但唯獨她不行。

我知道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也看過不少書,“扇枕溫食”的故事我也知道。但直到讀了《二十四孝故事》,至今才懂得何爲孝。

我愛我的母親,但我討厭我的外祖母。爲此我和母親發生過不少的爭執。愛在父親和母親中間,或許過多地,我會選擇母親。因爲兒時,或許母親陪伴我的時間更多。

我曾在母親面前大訴我對外祖母的痛恨之處,母親並非不爲所動,但也無可奈何。我也並非不知道,讓她在外祖母和我中間做選擇,是很難的。雖然母親一次次地選擇了外祖母。

又一次,我和外祖母鬧翻了。又一次,我讓母親傷心了。

那一天,我在外祖母家,外祖母不知爲何,從哪兒聽來了我曾在她背後如何如何討厭她的話。她又擺出了她那副仁義無辜的樣子。我怒火中燒,破門而出,拿起電話,大聲對母親吼道:“媽媽,你快回來,我們馬上返回城裏!”外祖母也聽到了,她默默地走了。

然而讓我意外的是,母親並沒有生氣,平靜地說:“我知道你不喜歡外祖母,我是你的母親,她,同時也是我的母親,你愛你的母親,我也愛我的母親。”

我頓悟,“母親”一詞並非我的母親一個人的責任,同樣,我的外祖母也有。我孝順母親,那便要先孝順母親的母親。我從來都不知道,我和外祖母的關係,不僅僅是一個稱呼,而是血濃於水的親情。

“孝”的意義何在,我想起了《二十四孝故事》裏提起的,孝不僅僅是對於父母,而我們最先考慮的應是他們的父母。

因爲,像我一樣,母親也曾在外祖母的懷抱裏牙牙學語。

像我一樣,母親也曾依偎着外祖母。

像我一樣,母親也愛着外祖母。

我頓悟,我明白了,孝是尊重,孝是行動。母親,我一定會把孝運用到外祖母身上,我會好好愛她,像愛你一樣。

時間悄然煮成一壺沸騰似你的清茶,芬芳依舊,愛依舊,孝依舊。

二十四孝讀後感600字15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僞和殘酷。作品着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搞笑”,“以不情爲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髮指。

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爲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之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能夠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罈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爲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爲求神爲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爲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爲父母去殺人的。爲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因此之後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爲“愚孝。“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噁心。

孝是就應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