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多年父子成兄弟》有感

本文已影響 1.48W人 

導語:《多年父子成兄弟》作者記述了父親與自己,自己與兒子之間那種親近、溫馨、平等的關係,文章提出了許多頗具教益的觀點,對於招待人們如何“做父親”,如何處理好家庭父子關係提供了良好的借鑑。語言生動、簡練,體現了“短篇高手”汪曾祺先生一貫的幽默風趣風格。

讀《多年父子成兄弟》有感

兩個人勾肩搭背地走來,高一點的,是父親;矮一點的,是兒子。

這也就是汪曾祺所說的“父子成兄弟”了,父子之間如兄弟般相處,沒有一點兒隔閡,“沒大沒小”。

而要想形成這樣的父子關係,有一項前提,就是父子二人要喜歡做同一件事。一般來說,這件事,也就是玩了。

我一直認爲,一個好父親首先就要會玩。不管是放風箏、打雪仗、捏泥巴、過家家,還是現代化的電腦、遊戲機,都可以成爲父親與兒子之間溝通的橋樑。尤其是現在實行獨生子女之後,孩子沒有了兄弟姐妹,父親這個玩伴也變得愈發重要,對於兒子來說,擁有一個同樣愛玩兒的父親,也意味着當遇到大反派——母親的阻撓時,也能有一個同伴抵擋一陣(雖然不太可靠),不至於孤軍作戰,腹背受敵。

在兒子的學習方面,父親既然成爲兄弟,就應該儘量放寬要求,給兒子一個寬鬆的環境,但又不能完全不管。要關心,而不強求。

在日常生活中,父親要充分尊重兒子,以理解爲主。兒子有了錯誤,要給兒子好的建議,並幫助兒子改正,而不是上來第一反應就是打罵。

父子成了兄弟,最高興的是兒子,因爲他們不必受嚴父的管教,反而多了一個玩伴;而父親也能在與兒子的玩耍中找到快樂,這樣讓人高興的事,何樂而不爲呢?

父子兼兄弟,令人嚮往。

我們知道,汪曾祺是師從沈從文、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中國現當代非常優秀的作家,在小說、散文、戲劇、書畫和民俗方面均有頗深的研究和獨特的理解。他特別注重語言的內在美,善於在疏放中透出凝重、平淡中顯現奇崛、情韻靈動淡遠而極富地域特色。他的小說被稱爲詩化小說,而《受戒》等作品早被譯成多國文字廣泛流傳,在國內外均產生了深遠影響。

汪曾祺之所以能取得諸多方面的成就,除了他自身的天賦與勤奮,還有一個原因恐怕也是不能忽略的,就是他有一個非常開明的優秀的與衆不同的父親。這位父親對他的影響實在太大,他們的父子關係也實在獨特之極,實在不可多見。《多年父子成兄弟》一文,寫的就是老小兩對父子一種獨特的大解人頤的關係,這種關係的本質便是相互之間的平等、尊重、理解、包容和友善,而老小兩對父子的關係又是一脈相承的。

作者通過前三節的文字爲我們刻畫了一個鮮明獨特的父親形象。這一位父親形象可親可近可愛,身上有着吸引孩子的無窮魅力,這種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而父親對孩子的平等、尊重、理解、包容和友善的態度,消弭了成人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距離。這種感情使得父親的形象格外親切,它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了極好的推動作用。這無疑是做爲父親的最大成功。

作者的父親是個畫家,會製作圖章,會擺弄各種樂器,會做冥衣,會製作各種各樣的孩子玩品——風箏、玩燈、鏤空玻璃的能養小小昆蟲的精緻的小橋小亭八角水晶球、草扎的紡織娘重瓣荷花燈小西瓜做的燭燈……

從這些方面不難看出,這位父親愛好極爲廣泛,趣味極爲高雅,情調極爲浪漫,生活極富詩意,心手極爲靈巧,極富藝術的稟賦和才情。他喜歡養花,也喜歡養小昆蟲,也喜歡和孩子們一起玩。這樣的一個人一定是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他對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都抱有敬畏之心,熱切地善待它們,尊重與愛惜所有的生命,無論這生命是強壯威猛還是柔弱卑微。

他永遠開朗樂觀地面對生活,心態平和,富有童心,拿出很多的時間來陪孩子,帶着他們一起找尋生命的種種樂趣。

他爲病逝的妻子製作冥衣,做得十分精巧,可以分得出小麥穗、羊羔,灰鼠、狐肷,品種繁多,四季皆有。不難看出,製作冥衣時他有多虔誠有多用心。因爲這表達的是,他對妻子那種經歷了時間洗滌沉澱下來的最爲質樸也最爲動人的'情感。他完全按着妻子生前的喜好來製作冥衣,不難看出他對妻子的寵愛、嬌摜,那裏面凝聚着他對妻子的深沉的愛戀、無盡的思念、細心的呵護和至真的疼惜。他希望妻子在另一個世界裏,也仍然溫暖、幸福和如意。

對於孩子們,他親近、友善、理解、包容,讓自己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內心,真正的融入到孩子們的世界。兒子作文好,他總是將孩子的作文到處拿給人看,引爲自豪。兒子數學不好,他也不責怪,只要及格就行,並不苛求。兒子十幾歲學會了抽菸喝酒,他也不以爲是沾染了惡習。自己喝酒時,還總是給兒子倒上一杯,抽菸時,又總是先遞給兒子一根,還先爲兒子點火。兒子十七歲開始了早戀,在家寫情書,他做父親的沒有大驚小怪,相反,卻在旁邊爲他瞎出主意。這樣的父子,哪還會有隔膜,哪還會有代溝?他總是用自己智慧靈巧的雙手和熱切呵護的愛心,爲孩子們營造出神異快樂的童話世界,他給孩子們帶來的永遠是水晶一樣靈動明淨的琉璃世界。

文章的前兩節,寫的只是作者父親的事情,並未涉及父與子兩方面。這並非與文題相悖,也並非與其它內容沒有關聯。正因爲父親敬畏所有的生命,纔不會苛求自己的孩子,纔會平等的對待孩子,纔會理解尊重包容孩子,纔會順應孩子的天性,給他們健康自由的發展以無限的空間,給他們鋪開一條陽光之路,讓他們從容走向健康,走向成熟。只有這樣的父親纔會跟孩子建立親密無間的感情,才能被孩子認同和接受,纔會爲孩子們所喜歡。

這就不難看出,文章開頭兩節文字,看上去好像和文題沒有關係,實質上卻很好的刻畫了父親的形象,揭示了父子如兄弟的感情基礎,爲後文寫父子情如兄弟的內容做好鋪墊。

這一種父子關係,顯然對作者的人生態度和創作成就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成就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頗爲人們喜歡的汪曾祺。不難看出,中外讀者掀起了解讀和研究汪曾祺的熱潮,絕不是偶然的。

當今時代,父母與子女關係緊張的不在少數,爲什麼會這樣,恐怕更多的還是少了平等與尊重,少了理解和包容,也少了友善與珍愛。從汪氏父子的這種平等尊重理解包容友善的關係裏,我們應該好好的深思自己反省自己,從此出發,重新認識和定位自己和父母子女的關係,也重新認識和處理好自己與親友同事夥伴的關係。

最近這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多年父子成兄弟》,裏面講的是一個父親具有童心,而他有一句名言就是:多年父子成兄弟,我對着篇文章有很大的感觸。

這篇文章讓我有了很多話想表達出來,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而我的父親和這篇文章裏的父親截然不同。我的父親不是特別具有和孩子玩的童心,而文章裏的父親很隨和,也很愛畫畫,而他也從不指點孩子,他也不強求他孩子的成績 ,作者初戀的時候,給情人寫情書,父親也在旁邊出主意。作者十幾歲就會喝酒抽菸,他父親喝他也喝,他父親抽菸他也抽,別人看到這種現象一定覺得怪,這是因爲一句話:多年父子成兄弟。而這種現象我很羨慕,我是多麼希望我也能和自己的父親談談自己的心事,我也和父親討論他以前的經驗,把他所有的本領交給我,我和父親的感情像他們一樣,我就很滿足了。

文章裏的父親很隨和,很少發脾氣,但是我的父親動不動就會發脾氣,有時還很兇呢,我是多麼想自己的父親像作者的父親一樣,春天,他帶着我到田裏放風箏,放的是我們自己的蝴蝶風箏,而且還會給我做南瓜燈,我可以提着它照路,別人一定會羨慕我有一個這樣好的父親,你說誰不會羨慕呢?要是我的話我一定羨慕。我更羨慕的是作者的父親對作者成績很關心,但他也不勉強作者,作者數學不好,他父親也不責怪,只要及格就行了,我也想要有一個這樣好的父親。

文章裏的父親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他還會擺弄各種樂器:琵琶、胡琴無一不通。他覺得樂器裏的胡琴最難,看似簡單其實很難。他養過蟋蟀、金鈴子、花。並且能做皮衣。我讀到這兒的時候,竟沒想到他這樣細心,而且他對待子女從無疾言厲色。我希望能和自己的父親多溝通感情,能和父親分擔一些事情,他做的事情可以讓我幫助他解決,可以把我當成作者一樣,我有了什麼難題,他就幫我出主意。我們就像這樣互幫互助。

我覺得作爲一個父親應該儘量保持一點童心,也應該多和兒女溝通,對於兒女也應該多多瞭解。對於我們的現在,和我們的將來,都應該由我們自己來設計,我們要用自己理想的模式來塑造自己,我覺得“多年父子成兄弟”這句話說得沒錯,這句話不僅突出了他們對於對方的事情瞭如指掌,互相幫助。這種感情是誰也破壞不了的。我希望所有的父母和自己的子女都要互相瞭解,互相幫助,就要像“多年父子成兄弟”這句話一樣,相處得很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