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伊頓公學的教育》有感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72W人 

伊頓公學,坐落於距倫敦20英里的溫莎小鎮,以"精英搖籃"、"紳士化"聞名世界。這裏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出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同時也是英國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是英國最著名的貴族中學。

讀《伊頓公學的教育》有感範文

伊頓公學的教育非常成功,與"責任、個性、使命感"的特點是分不開的。而這些對於中國的素質教育是一個很好的啓示。

一、培養責任心

責任心是一個人的生命纖繩。一個人有了責任心,纔會把自己的生命與別人的生命聯繫起,纔會產生自我價值感。一個沒有責任心的和價值感的人,因爲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會中的地位與重要性,便會感到迷惘,失去創造的動力,容易爲其他一些物質性的輕浮的食物所吸引,沉溺其中,平庸一生。

中國式獨生子女現象造就了大量的以自我爲中心的孩子,這些孩子走向社會,也會造成諸多的不良影響。無論是星二代官二代的李天一,還是昆明市區的飆車黨,都是對社會自私以及無責任心的體現。

作爲家長,要隨時建議孩子去幫助身邊的親人,通過幫助別人一點一滴的小事,讓孩子找到責任和價值,樹立起責任心。而對孩子的建議,不能通過居高臨下的訓導,而是通過對孩子獨立人格的'尊重,平等的交流與談心促成。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要指導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如果孩子沒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父母忍不住自己接受把事情完成,而不是要求孩子重做或繼續做,孩子就不知道如何負責任。無論孩子把事情做的怎麼樣,只要盡力了,父母都要讚美和鼓勵,陪伴孩子一起解決沒有做好的問題,讓孩子養成負責任的習慣。家長一定要注意的是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不要給予幫助孩子。

中國式家長有一個普遍存在的意識,那就是認爲"好好學習,不用幹活",這絕對是錯誤的。家長需要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並承擔一部分家務勞動。孩子是家庭的意願,對其他家庭成員是負有責任的,應該再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分擔家庭的負擔。一個沒有責任感和價值感的孩子,可能在無聊的閒談中、無病呻吟的歌曲中、浪費時間的肥皂劇中消耗了遠遠多於做家務的時間,對學習更加不利。

二、快樂教學

教育應當符合學生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從簡單到複雜、從不準確到準確、從具體到抽象。應當提倡快樂和興趣教育,反對無視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方式。痛苦的功使人感到討厭,而愉快的功會使知識吸引人,填鴨式的教學,在過早的架設眼鏡於學生鼻樑之上的同時,也在逐漸的消磨了孩子的學習興趣。無視孩子快樂與否的教育是不道德的,一個家庭,應該給予孩子快樂的力量,孩子不管遇到什麼不快樂的事情,只要回到家中,就應該得到快樂。家庭和睦是培養孩子快樂性格的一個主要因素。這也是爲什麼絕大多數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其一生都很難快樂的重要原因。

家長最好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然而我們的家長最喜歡做的恰恰就是這個。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不注意就挫傷了孩子的自尊,而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引起別人的注意,孩子既願意得到父母的表揚,也願意忍受父母的批評,最不希望自己被父母忽視。

三、禮儀修爲與德行教育

禮儀的培養可以美化人生,使孩子掌握基本的行爲準則可以使其成爲名符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養的現代明人。家長在其中的榜樣力量不可忽視。曾經我們小區有若干小孩玩滑滑梯,有個女孩子霸佔在滑梯入口不肯下,另一個男孩的父親以一種粗暴的方式解決該事,即抱着自己的小孩強行在女孩的背後推,男孩的腳不時的踢打在女孩的背上,最終女孩哭着跑開了,男孩則勝利的玩起了滑梯。女孩縱然不對,但家長的粗暴行爲則連一個小孩子都不如,此種榜樣對禮儀修爲所起到的負面影響不可估量。

禮儀不良有兩種表現,一種是羞怯忸怩,另一種是傲慢自大。伊頓公學認爲,要避免這兩種情形,就要謹守這條原則:不要輕視自己,也不要輕視別人。

中國的家庭教育大多重智輕德,這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伊頓公學認爲:知識只能幫助孩子提高得到認識,要想讓孩子做一個真正有德行的人,是必須進行情感培養、意志培養和行爲訓練的,否則就會執行脫節,說一套,做一套。

培養良好的德行,首先要使孩子說話絕對真實,其次勤懇是孩子必須從小養成的好習慣,另外自制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品德,當然,勇敢和堅忍是必備的美德,最後自尊心事一個人品德的基礎,若失去了自尊心,一個人的品德就會瓦解。

四、追求幸福

在伊頓公學,有一門功叫幸福,這門功,不僅是讓孩子從各個角度評述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幸福感。

真正的幸福不是你送個玩具或給孩子買最新的動畫片,幸福很簡單,也有着深刻的內容。它能培養孩子的精神、與世界融合的感受將是一生受用的財富。

幸福的孩子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徵,包括自信、樂觀、有控制世界的感覺。一旦掌握了好的方法,孩子的這種特性就能很容易被髮掘出。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幸福,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教會孩子體驗快樂,理解幸福。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要讓孩子抽出時間放鬆下。在體驗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幫助孩子尋找快樂,感受幸福;在與孩子共同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在與孩子共同品味生活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形成樣子紅持續的快樂心態。

體會生命過程中的每一份快樂,這纔是我們要給予孩子的完整的教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