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中華經典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1.06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華經典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華經典讀後感範文

中華經典讀後感範文1

讀了《中華經典誦讀》,我深受啓發,它像一個無聲的長者,教會了我許多道理。

對我感觸最深的是"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它的意思是:三軍的統帥可以取代之,一個人的志向不能改變。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樹立志向是多麼重要!正如我在《史記》中所看到的,陳勝吳廣因爲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志向,所以發動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留下了千秋功業。回頭反思我自己,我平時在學習過程總是稀裏糊塗,得過且過,從來沒有一個長遠的志向,我不知道自己要向誰學習,要趕上誰,將來我要考什麼樣的高中。媽媽常常說這孩子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開竅呀?今天,孔子的話似乎震動了我,是呀,沒有志向就沒有動力,以後學習中我也要給自己定一個志向:那就是爭取在本學期達到班級中等水平。我要爭取每次多考幾分,爭取多進步幾名,這樣我纔會有學習的動力。以前,我對自己沒有目標,於是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沒有了動力,我自然就沒有了成績

"子曰:'之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句話告訴我,作爲學生,首先應該追求真理的遠大志向,據守道德,以仁愛之心爲歸宿,然後學習技藝,掌握專業知識。我們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有了志向,纔會有努力的力量。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之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我講讓這些話長記在心,讓它們激勵我、督促我。

《中華經典誦讀》還告訴了我做人要守禮儀,守誠信,要自強不息,樂於向別人學習等等。

我平時也沒有禮貌,大人們總是教育我,可我,總是不聽他們的話,有時還會和他們吵架,我太任性了,爸爸和媽媽是爲我好,我卻不好好聽他們的話,不好好學習,還和他們吵架,太不應該了!看了這本書,我才明白,爸爸和媽媽,之所以會囉嗦,是因爲他們關心我,我還這樣,真是太不因該了,以後我一定會聽他們的話,再也不和他們吵架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知道了學習要勤學多思。我也要學習不懂就問的精神,學習生活中,我有不懂的題目我不問,不懂就不懂了,隨他去,就這麼稀裏糊塗地過了,我怕問老師和同學,怕麻煩,怕動腦,。看了這本書,我才明白,一直這樣,日積月累,不懂的題更多了,直接導致我成績下滑嚴重,到最後考試,這不會那也不會,最後考得很差。在家裏,我也要多多問家長,但我太懶了,懶得問、懶得想,最終使我成績慘不忍睹。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一定要牢牢記住這句話。

子曰:"古之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告訴我說到就要做到,這是一個人的信用。我有時,會不誠實,爲了自己的利益,去騙人或做出一些不誠實的事來獲取個人的利益,看了這本書後,我對自己的過失感到十分的後悔莫及,我不該做那種事情。

《中華經典誦讀》歷經千百年讓人百讀不厭,我將把這本書當成我的一位老師,因爲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相信這本書的幫助下我能夠努力在新的學期能有一個很大的一個進步!

中華經典讀後感範文2

這個假期我讀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羅貫中,爲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

《三國演義》由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末期開始描寫,至西晉初期國家重歸統一結束,以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形成演變,矛盾鬥爭爲主線,最後由晉統一全國,國家重歸統一。

《三國演義》共寫了四百多個人物,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劉備,讀後感《中華經典閱讀讀後感》。劉備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族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

諡號昭烈帝。劉備爲人寬厚,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輔佐,在諸葛亮的輔佐下,拿到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劉備手下虎將如雲鮮爲人知的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這都是他的寬厚所致。劉備一生跌宕起伏,時而飛黃騰達,但不久就有開始顛沛流離,但他不氣不餒,依然心懷光復漢朝的夢想。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但偉人也有也有錯誤,劉備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去攻打孫權,那是劉備因爲二弟關羽的死而痛不欲生,決心攻打吳國,結果被吳國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自己也落個白帝城託孤的慘狀。也爲蜀漢滅亡埋下了伏筆。

中華經典讀後感範文3

自古寫離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不勝數,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一絕》:“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古人對離別之情的描述盡在字裏行間流露無遺。而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異國他鄉還是不忘我們中華的經典詩詞,創作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思鄉詩詞。其中,我最喜歡的一首就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詩作,記得第一次接觸到這首詩作是在小學的時候看中央電視臺的詩歌朗誦大賽一名學生朗誦的,伴隨着悠揚的背景音樂,朗誦者具有磁性的有沒嗓音讓我從此對這首詩作“一見鍾情”。那時候更加註意到的只是詩作中的建築美,也就是詩歌的結構以及對仗的工整。於意境,于思想,於詩魂都沒有很深的理解。

舉例子來說,第一節,便三次用了“輕輕的”,這個形容詞,顯得節奏輕快、旋律柔和,帶着細微的彈跳性,彷彿是詩人用腳尖着地走路的聲音,給人無限的遐想,使我們彷彿感受到詩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蕩去;最後一節以三個“悄悄的”與首闕迴環對應。瀟灑地來,又瀟灑地走。揮一揮衣袖,抖落的是什麼?已毋須贅言。既然在康橋涅槃過一次,又何必帶走一片雲彩呢?──首尾迴環呼應、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體之美。與此同時,給人回味無窮的感覺。

《再別康橋》作爲新詩的代表之一,還有兩個不得不說的就是詩作的音樂美和繪畫美。之所以說音樂美,是因爲詩歌那抑揚頓挫,錯落有致的詩行再加上十分具有畫面感的字詞,讓人覺得無論是看着抑或是朗誦,都是一手蕩氣迴腸的悠揚樂曲。之所以說繪畫美,是因爲詩歌給讀者描繪的康橋是那麼的夢幻。就算是沒去過劍橋,但是還是可以感受到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等平常物象,而選取雲彩等自然景物,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的一種新詩的清新感和畫面感。

舉例子來說,詩的第二節在音樂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滿弓奏出的歡樂的曲子;

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象漣漪般盪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着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而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這樣就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讓人似乎身臨其境卻又能在腦海中無限遐想。柳樹倒映在康河裏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麗的新娘。這波光裏的豔影,在水中盪漾,也在詩人的心頭盪漾。景中見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愈來愈明的意境,愈來愈濃的離別之情,在最後一句話得到了最真實的體現,既有不捨但更多的是表現自己的心境:即使再多麼的不捨,但是還是要分開,還是要離別,但是寧可自己離開但思念還是會留下。

古語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中華經典的詩詞並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表述自己的想法,要在不斷的品讀不斷的拓寬中不斷的領悟其中的思想、道理、靈魂。只要人人都用心細緻的誦讀我們中華的精粹,我想我們中華經典一定是可以發揚光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爲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於我們來說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願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豔持得更久。

閱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爲,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中華經典讀後感範文4

有一天,我隨手翻開《中華經典誦讀》中的一頁,幾行《三字經》映入眼簾:“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覺得這一段話寫得很好,它肯定對我們的學習大有好處,於是我又仔細看了看這段話的大意。哦,原來講的這幾件事呀:西漢時路溫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閱讀。公孫弘講《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們兩人都很窮,買不起書,但還不忘勤奮學習。晉朝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髮栓在屋樑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他們不用別人督促而自覺勤奮苦讀!我被他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再想想自己,真是自愧不如呀!媽媽給我許多課外書,我很少如飢似渴地去讀,買的很多學習資料,我也很少主動去做,總是讓大人督促我,而且我上課時還有時走神……,這時我又想起我們班的很多同學也有我這樣的毛病,如果他們讀過這段《三字經》,他們肯定會悔過自新的!

萬萬沒想到第二天,這段《三字經》就真派上了用場!現在想起這事來,我還真自豪!

那天早上我去收我們組的作業,又遇到了“作業釘子戶”小浩。我提高了聲音問他“作業呢”?他很不耐煩的說:“沒做,行了吧?”我一聽這話,“噌”地一下火氣就上來了!我忽然想起昨天背的《三字經》,壓住肚裏的火氣,苦口婆心的勸他:“《三字經》——你讀過吧?那裏面有很多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呢!我給你背一段關於學習的‘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像路溫舒.公孫弘.孫敬等人不用別人督促就能自覺刻苦學習,你卻還要老師和組長天天跟在你屁股後面要作業!你真不害臊啊!反正是爲自己學習的,自個兒思量着辦吧!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難道你想像蘇泉那樣上了年紀才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讀書嗎?我們現在這麼小,更應該把握大好時光,勤奮學習!更何況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那麼好,國家爲我們提供了免費的教科書,老師們是那麼認真的教給我們知識,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你回家好好讀讀《三字經》吧!”他聽了這番話紅着臉,低下了頭!

第二天,他果然按時交上了作業,一個題也沒有錯,原來潦潦草草的字變得工工整整。我高興地鼓勵他說:“就得這樣堅持下去!到期末,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他照我的話去做了,每天都能按時交作業,期末考試,他的學習成績有了大大的提高!他還得了“優秀少先隊員”的獎狀呢!我看到他這一系列可喜的變化,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有些人學習不好並不是因爲笨,而是他不肯學。如果每個人都按照《三字經》上的這幾句話去做,那每個人的成績都會提高很多,將來也一定會爲國家作貢獻的!

中華經典讀後感範文5

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中國是詩的國度,是詩的故鄉。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唐詩,是我們民族的傳家寶!在我還沒上學時,媽媽就教我讀唐詩。

在唐詩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少歷史,也找到了無數的樂趣,認識了許多揚名中外的詩人。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詩膾炙人口,百讀不厭。可我更迷戀宋代詩人陸游。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他十二歲能詩賦文,生前有“小李白”之稱,是南宋一代詩壇領袖,在中國文學史上崇高的地位。他的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只因爲他的詩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着他的愛國激情,因此,在衆多的詩人當中,我尤爲敬佩他!他不畏強權,主張整頓朝綱的精神,我自愧不如。一首充滿悲憤的《關山月》,深切地體現了陸游的憂國憂民,那博大的胸襟讓我不禁涕然淚下。“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絃。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髮。笛裏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金人入侵,強佔國土,可這些富家子弟卻緊閉大門,在家裏享福享樂,棄黎民百姓於不顧,讓他們背井離鄉!那些打仗用的弓也都生鏽得短了弦,這怎能不叫人氣憤,怎能不叫人心酸?我讀着讀着,兩行熱淚不禁從眼眶中滾了下來。我爲這些膽小鬼,賣國賊感到氣憤,爲老百姓感到不平,爲自己感到後悔。作爲新世紀的少年,我卻不像陸游那般憂國憂民,關心國家大事。平時什麼新聞呀,報紙呀,我從不光顧。受我青睞的只是那些趕時髦的流行歌曲,什麼超級女生,“狀元360”,我是常掛嘴邊。爸爸常勸我說:“孩子,你也長大,該關心關心國家大事了,該看看新聞了。你可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呀!”我呢,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有時,老師佈置收集新聞,我也是被動地隨意摘抄一些……這是多麼不應該呀!讀了陸游的詩,我懂得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從今天開始,我要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噢!古詩,謝謝你。你讓我知道了我自己自身的不足,也讓我知道了該怎樣去糾正,怎樣去學習。

古詩,我們的傳家寶,你真是一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的傳家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