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閱讀三國演義後有感

本文已影響 3.19W人 

  一讀三國演義有感

觀察玉的斷面,雖有棱角但不傷人。教孩子要像玉一般做人做事有原則,但不會傷害他人,內方外圓,善修己行。

閱讀三國演義後有感

同時,一個好老師在施教的時候,也要如同審玉一般,靜心觀察每一個學生,長養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幫助克服他們自身的瑕疵,孔老夫子就是這樣因材施教的典範。在《論語》中記載,子路問孔子:「請問夫子,聽到一個道理,馬上就去做嗎?」孔子說:「有父親兄長在,你怎麼可以聽了就做呢?」可當冉求也問同樣的問題時,孔子的答覆是:「聽了馬上就去做,不必請示父親和兄長。」子路、冉求的問題相同,孔子的回答卻不同,引起了另一個學生公西華的疑惑,他就向老師請教爲什麼。孔子對公西華說:「冉求的性格比較抑退,所以要對他加以引導推進。而子路性格比較急躁,一辦事就想兼辦兩人的事,所以要抑退他。」

因此,父母師長要善於觀察學生的特點。例如敏銳的學生反應快,卻往往流於輕率,要教他們持重含蓄;對遲鈍些的學生,要啓發他的自信,補上他的不足;懦弱的,多鼓勵他嘗試,使他勇敢起來;剛強好勝的,拓展他成人之美、與人爲善的心量。《禮記·學記》中還提出:教育的藝術,在於老師的態度溫和,對學生引導而不牽強,使學生容易親近;勉勵而不壓制,使學生全面發展;啓發而不徑直表達,給學生以思考和體悟的空間。

在琢玉的時候,用的是水和金剛砂。這二者正是爲師者的很好寫照。水就像老師的心,善利所有的學生。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曾說過:「有二種人不會嫉妒你的成就,他們就是父母和老師」。金剛砂比玉要堅密,就意味着爲師者應有更高的「學爲人師,行爲師範」的德能,用自己的身教,真正感動啓發帶動好學生,所以說老師要不斷深入經典、義理,在人品上紮紮實實地落實,在道德修養上提升自己,才能達到正己化人的教學成效。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上所施,下所效」的教之真意。

  二讀三國演義有感

玉的紋理非常細潤,治玉時需要加倍的細心。順着玉石的紋理去琢磨、雕刻,就不會破壞它天然的質地。如果逆着它的紋理,玉石就會被損壞。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琢玉不能用刀刻,而是用水和金剛砂,經過鍘、鏨、衝、壓、勾、順等工序,最後再細緻地把它磨光,才能得到一件光彩奪目的藝術品。由此可見,琢玉,是匠心獨運而又十分謹嚴的技藝。

教育和琢玉是非常相似的過程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孩子都是待琢的璞玉。在琢玉之初,要非常小心謹慎地審玉,開玉。以免破壞玉體,保留它天成的潤潔美麗。教育之初,也是如此。真正賢明的父母和老師,在孩子心性非常純潔的時候,要注意避免孩子受到不正確思維言論和行爲的影響,免得他們幼小的心靈被染污。給予他們的應是長養善心、善念、善行的教育。

老師懷着開琢美玉的心境,用無比的愛心和耐心,來引導和啓發學生,使之能展現出天性中的真善美慧。教誨他們,待人處事以仁愛存心,培養溫良敦厚的性情。

引導他們,透徹地學習實踐義理,言行一致,如玉般不虛僞,不矯飾,表裏如一。

教孩子學習玉一般純潔溫厚的品格,則在與任何人相處時,都能做出值得人們稱頌效仿的事,形成「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的廣遠智慧。

以剛正不阿,威武不屈的英雄事蹟感染孩子。成就他們寧損身命,終不爲劣的玉般的勇氣。

  三讀三國演義有感

中國人對玉,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說文解字》中提到:「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之方也。」玉那溫潤的質地和光澤,緻密而透明的紋理,清揚悠遠的聲音,寧折不屈、潔淨平和的特性,都與君子的德行相應。古代的讀書人把玉作爲修養和品德的標準,「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貞觀政要》中說:「玉雖有美質,在於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無別。」的確,一塊未經精心雕琢的璞玉,和碎石瓦礫堆在一起,是看不出什麼差別的。《三字經》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一塊美玉,如果不去雕琢它,只不過是一塊璞玉,從表面看,

和普通的石頭一樣。只有經過了能工巧匠的琢磨,去瑕存瑜,才能成爲一件有用的美器,顯現本有的美質;而一個人,不管天資如何聰明,不經過良師的教誨和自身的努力學習,也難以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

古代的《琢玉圖》,展示出玉器的雕琢過程,要經過審玉、開玉、磨?、上花、打鑽、打眼等十幾道工序。在切、磋、琢、磨之前,雕玉工匠還要反覆地觀察玉石,努力發現其中蘊藏的天然美感,然後才能開始量料取材、因材施藝。因爲玉料一旦切開就不能重來,所以要慎之又慎。

  四讀三國演義有感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爲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禪,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爲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嫺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爲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爲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正中年時。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五讀三國演義有感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三國演義>>的書,感悟很深.

首先,我對那些引起歷史動盪的奸雄恨之入骨!董卓,利用手中的兵權,當上了太師,廢掉了少帝,立陳留王當上了獻帝.最後還是王允獻連環計除掉了董卓.還有呂布,一介勇夫,背信棄義."黃巾之亂"是隨丁原.伐董卓時又跟了董卓,最後自立成國,死在曹操白門樓下.他們兩人都是罪有應得.

其次,我對那些英年早世的英雄感到悲哀.關羽,三國大將,最後中了呂蒙之計,使自己敗走麥城.周喻,東吳大將,因爲嫉妒諸葛亮的才華,被諸葛亮三氣到死.諸葛亮稱臥龍時戰死棉竹城.龐統稱鳳雛,但還是被亂箭射死了.唉,這些英雄死的真可惜!

我對三國大將十分佩服我佩服趙雲在曹操百萬大軍中七進七出.

我十分喜愛這一本書.

  六讀三國演義有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三國鼎立的年代,許多英雄拋頭顱,灑熱血。趙雲、關羽、劉備、諸葛亮等。他們爲了心中的目標,努力地學習、奮鬥、拼搏,爲的就是那心中無愧的選擇!

趙雲,這位五虎將軍在長板戰亂的時候,他爲什麼要拼死保護劉備的妻兒老小?爲什麼他在長板坡肯把馬讓給劉備的夫人?因爲他心中有他那無愧的選擇,他最終把精神轉化爲一種動力——從曹操八十三萬軍中衝了出來,這不禁讓人回憶起那首高亢激昂,鏗鏘有力的詩:血染爭袍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要常山趙子龍!

糜夫人在當陽板坡中,身受重傷,趙雲找到她時,她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趙雲三番五次請她上馬,她卻覺得自己是個累贅,爲了不連累阿斗和趙雲,爲了讓趙雲順利衝出包圍圈,她毅然投井身亡。戰將全憑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將一死存劉嗣,勇決還虧女丈夫!

典韋,他是曹操的貼身將領,率領虎衛軍,爲了保護曹操,他不惜捨去性命,他手無寸鐵,身無片甲的保護曹操,人們都說曹操是亂世梟雄,可爲什麼這麼值得典韋保護呢?因爲他選擇了曹操,就要爲曹操效力,他認爲爲曹操付出生命是應該的,這難道不是從心靈上做出的正確的選擇嗎?這是他心靈深處的大義,是爲國奮鬥而義無返顧的大義。

請讓我們從內心,從心靈上做出正確的選擇吧!

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從古人心靈深處的選擇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大義所在。是心靈的選擇讓他們至今閃耀着奪目的光芒。

捨棄自私,選擇高尚,捨棄奸詐,選擇誠信,捨棄小我,而完成大我這纔是人們從心靈從靈魂上的大無畏的問心無愧的選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