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一年級讀《一紙故城,半卷摯愛》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3.01W人 

近日,偶讀《工人日報》中的一篇題爲《一紙故城,半卷摯愛》的文章,作者洋洋千言便將戲曲大家齊如山先生記憶中故鄉老北平的故事娓娓道來,品讀起來,頗讓人有種穿越百年時空,身臨其境之感,齊如山先生關於故鄉的認識深刻翔實,而我,也有我的看法。

一年級讀《一紙故城,半卷摯愛》有感

對於故土的追尋,是中國曆代文人筆下不厭其煩的永恆話題,不論是齊如山、老舍們記憶中的鐘樓古巷,城牆衚衕,金瓦琉璃,還是朱自清、茅盾們筆下江南水鄉似的青瓦白牆,木柵花窗,小橋流水;不論是北方的滄桑厚重和壯麗雄渾,還是南方的小家碧玉,鍾靈毓秀。其實,中國人在描繪故鄉風情之時大抵是在尋覓一種關於記憶中家的的歸屬感,這其中滋味百味雜陳,或是平易清淺,或是百般無奈,或是疏離無援,更或是痛徹心扉,但不論這個中滋味爲何,都終究逃不過"思念"二字……

是啊,怎能不思念呢?我們這個國家,歷史之悠久,國土之遼闊,歷經苦難之艱辛都難以想象,特殊年代的動盪,造就了太多那時代背景下個人的辛酸歷程,自1840年英中戰爭以來,我們的那些一部部有關國家被侵略的名族屈辱史,投射到彼時許許多多的中國人身上,就是一段段辛酸無奈的個人漂泊史,無奈的中國文人拿起手中的筆抒發出他們內心中對故土的那想得而不可得的思念,於是,便出現了許多諸如此類的.地域形象:朱自清、俞平伯筆下的秦淮河;魯迅筆下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張愛玲筆下的上海;余光中筆下的故鄉……以及此次讀到《工人日報》上《一紙故城,半卷摯愛》一文中齊如山筆下的老北平,這些有關家鄉和故土或雋永,或清淺,或疏離,或苦悶,或悲憤的故事無不是發生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國破則家離,這是個淒涼卻亙古不變的真理。

百年後的今天,中國民主富強,和平安定,經濟騰飛,社會得到長足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快速提升,新一屆的國家的領導人提出了關於復興中華的偉大中國夢的要求,此時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底氣使曾經那些國破家離的故事不再發生,舊時文人筆下的破碎山河早已成爲記憶,歷史也將不再重演,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成長起來的我,一個離開家鄉,異地工作的新一代中國人,再也無須擔心故鄉太遠,歸鄉太難,再也無須擔心戰爭的動亂阻隔了回家的路,再也無須擔心許久未見的家人是否還記得自己的模樣。不論我們是在海峽的這邊還是那邊;也不論我們是在地球的東邊還是西邊。我們再也不須跋山涉水,再也不須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的去思念,去牽掛……只要我們願意,一張機票,甚至只要一部手機便可以立刻拉近我們與親人之間的距離。萬里之隔,朝發夕至已然成爲現實。這是社會主義新時代給予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最實實在在的幸福。

我作爲一個從山西來到鄭州工作的年輕人,此時在我的認知中,今日之中國,"故鄉"二字已突破了舊時文人筆下那出生之時的一畝三分地的地域侷限。

我堅信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哪裏需要我們,哪裏就是我們想象中,那可愛的故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