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2.72W人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1

今天,我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講了:解放前的西雙版納,傣族的最高領主叫召片領,他曾經有一支威風凜凜的象兵。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

1943年日本侵略,象兵用長鼻劈敵,用象蹄踩敵,一大羣象,排山倒海般的撲向敵人。鬼子在打洛江裏扔下了七十多具屍體,我方八十多頭戰象全都中彈倒地。

召片領帶領大家在打洛江邊挖了一個長寬各二十多米巨坑,把陣亡的戰象隆重埋葬了,就在人們臺運屍體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一頭公象還活着,人們用八匹馬拉的大車,把它運回村子。它是唯一一頭倖存的戰象,名叫嗄羧。好心腸的人們治好了它的傷,把它養了起來,它的一條前腿沒有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來顛顛倒到。本來就很稀疏的象毛幾乎都掉光了。皮膚皺的像個脫水的絲瓜。

嗄羧愈發衰老了,食量越來越小,皮膚鬆弛,身體萎縮,就像一隻脫水的檸檬。有一天嗄羧的神智突然間清醒過來,鼻子指了指小閣樓,想要拿象鞍。它安上象鞍,走到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莊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在讀完《最後一頭戰象》整本書後,讓我感受到,嘎羧是一頭“懷舊”的戰象,它身上也有着人類的情感。它無法割捨戰爭時光,無法忘記戰友們。嘎羧是一頭“純潔”的戰象,在它的心裏,沒有對功名戰績的驕傲自豪,而是對並肩作戰的戰友的慈愛,和它久久渴望的和平與安寧。嘎羧是一頭“忠誠”的戰象,臨死時它重披象鞍,希望自己是最後一頭戰象,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當我讀到課文中的這句話,“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從中我讀懂了象鞍上記載着凝重的歷史!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2

暑假期間,我看完了《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讓我感受至深。在這之前我並不是一個愛看書的小女孩。最近,看完了《最後一頭戰象》之後,我感動不已,所把我感動的是一頭普普通通的大象是這麼的簡單。在這裏,我感受到了大象的不捨,大象的苦惱,還有對它身邊每一件事情的情感。

西雙版納的戰鬥中,犧牲了全部大象,唯有一頭名叫嘎羧的公象還活着,它是一頭即將步入墳墓的戰象,奮力披掛當年在戰場上拼搏的象鞍。跋山涉水趕到百象冢,亞於曾經與自己浴血奮戰的夥伴們葬在一起。精明的獵手覬覦百家冢裏幾百根價值連城的象牙,一路悄悄尾隨在嘎羧的身後。蒼茫的月色中,老戰象用盡生命的所有力量,與同伴會合,與這片曾經灑滿熱血的土地會合。這就是文章的大概,這隻戰象的生命旅程。

看着書本里的故事,我深深沉浸在對戰象嘎羧的崇敬之中。它僅僅只是一頭普普通通的大象,但它的血肉是有靈魂的,令人敬佩的。這頭大象,曾在戰場上倖存,但是現在卻又在自己的園中等待着死亡。也許,嘎羧是非常懷念這裏的,它和它的主人共同生活了十幾年,但是現在,說一聲再見又何談容易。雖然說大象不是人沒有情感,但沒有情感的鳥媽媽又爲何爲了小鳥拼命的找食物?沒有情感的熊媽媽爲何守護自己的孩子,哪怕自己犧牲都要保護熊寶寶,讓它不受一點傷害?這就是愛,這就是情感。

雖然戰象嘎羧死去了,但它們的行動卻振動了我們的心靈,留在了我們的心裏。“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它曾經並肩作戰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這句話使我熱淚盈眶,象競有如此靈性!我們雖然體會不到它的心,到底有多痛,但是我們能體會到它的那種永恆的友誼。

此時,痛苦、憐憫、敬佩、感動等種種複雜而凌亂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最後一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迴盪。

大自然裏的萬事萬物都是有靈性的,包括一花一草、一樹一木,也包括這隻戰象。希望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過程中,多用真誠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這樣才能讓別人永遠的記住自己,記住美好生活。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3

說起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象,我們想到的詞彙通常是:蒲扇耳朵、短尾巴、高大有力,但有些笨拙,雖然很溫順,也很可愛,但在人們心目中卻很少感受到它們的尊嚴和情感。讀了《最後一頭戰象》以後,讓我感受到了它們對人類的情感,對戰友的思念,以及文中戰象維護自己尊嚴的態度。

抗日戰爭時期,爲了抗擊日軍侵略美麗的西雙版納,八十頭勇敢的戰象在傣族人民的帶領下,經歷了一場浴血奮戰,嘎羧成了那場戰役唯一活下來的戰象。幾十年以來,嘎羧一直忍受着戰爭給它帶來的痛苦:脖子歪得厲害,象嘴永遠都閉不攏,前腿也沒有完全治好……,雖然又老又難看,但因爲它是戰象,它是功臣,得到人們的尊敬和照顧。而在生命的最後一息,嘎羧這頭最後的戰象,帶着充滿榮譽的象鞍,走向了在翠竹掩映中的象冢。

這篇文章通過一頭戰象的故事,描繪了一頭重情義的大象,放棄種族爲它設好的象冢,走進當年埋葬戰死隊友的象冢中,和當年並肩作戰的勇猛象兵們長眠在一起,體現了它對戰友的思念之情。同時也通過對作者與波農丁一開始的貪婪,到最後被嘎羧的行爲所感動,而放棄拿走象冢裏的象牙這一過程的描寫,進一步宣揚了嘎羧細膩的情感和尊嚴,也形成了人類的貪婪和動物的純真之間鮮明的對比。

我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那是個初冬的下午,我坐在天井裏奶奶的藤椅上,地上不時蹲着一些不怕冷的小麻雀,用手拍一拍它也不會飛走,我一邊呼出白氣,一邊在想:“弄一隻小麻雀來怎麼樣?還可以當寵物養呢!”想着,想着,我以雷電般的速度抓住了一隻灰色與黃色相間的鳥兒,扒拉一下這隻小麻雀的羽毛,纔不管它在我手中瘋狂地掙扎,不管怎樣,從此以後它就是我的寵物啦!把玩了一會兒,就一把把它塞進臨時的籠子裏。

夜悄悄地染黑了杭州的天空,皎潔的月光射在無人的街道上,我躺在溫暖的被窩裏,一覺睡得格外香甜。我還夢見我的鳥兒在藍天中翱翔,當我打個口哨,鳥兒就飛到我的手中,我夢見鳥兒和我成爲好朋友,我夢見鳥兒唱着快樂的歌曲,我夢見……

第二天,我準時地來給小鳥送飼料,當我來到籠子前的時候,我倒吸了一口冷氣,我的小麻雀死了!我傷心極了,我問我的夥伴:“爲什麼我的鳥會死呢?”他這樣回答:“因爲它不忍心有這樣的下場!”

夥伴的回答讓我百思不解,雖然我也努力探尋更合理的答案,但始終沒有找到。隨着時間的推移,悲傷的事情被漸漸拋到了腦後,爲這事流過的眼淚,也漸漸被記憶風乾了。直到我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篇文章,又喚起我對那隻小麻雀的記憶,同時也明白了小鳥去世的原因。

當鳥被關進籠子裏的時候,它知道自己變成了囚徒,爲了自己的尊嚴,他寧願死,也不在籠子裏生活一天;當鳥被關進籠子裏的時候,它認爲這是一種恥辱,它要爲了尊嚴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爲了金錢,失去自己的尊嚴,有的人爲了名譽和地位不擇手段。對比戰象,這些人應該感到羞恥。《最後一頭戰象》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讓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情感和尊嚴的重要。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4

今天,我去了堂弟家,但他去上興趣班了,我閒得無聊,見桌上有一本《最後一頭戰象》,就看了起來。

我原以爲,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夥伴,只是普通的動物。不過,在讀了這本書後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着人類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爲深深的感動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最後一頭戰象》講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雙版納的一個寨子插隊時,見到了曾經與日寇作戰的最後一頭戰象——已經五十多歲的大象嘎羧。沈石溪與它成了好朋友。兩年後的一個早晨,嘎羧突然非常精神起來,它向養象人波農丁要回一直廢棄的象鞍,讓沈石溪和波農丁幫它裝上。在和寨子告別後,嘎羧獨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農丁悄悄地跟在後面,嘎羧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幾十年前作戰的地方——那裏埋了八十多頭當年在抗戰中死去的戰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它靜靜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戰友們永遠地聚在一起。

讀過這本書後,不管別人的感受如何,我覺得很感人,熱淚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我被打動得很深,特別是最後一句話:“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這句話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靈感,它都知道忠誠和責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我們雖然不能到它心裏看個明白,但我們能體會到,它那種跟同伴永恆的友誼。此時,痛苦、憐憫、敬佩、感動等種種複雜而凌亂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不停地迴盪着……

象,它們的友情有如此力量;象,讓我萬萬沒想到的,它們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動人,更長久。

大自然真的是既神奇又偉大,讓我知道可以從大象身上學習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善待這些大自然送給我們的朋友。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大自然的安排,拋去貪婪的想法,共同保護我們在大自然中的朋友。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5

我非常喜歡作家沈石溪寫的小說,最近又讀了他寫的《最後一頭戰象》一書,全書就像一塊磁石,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書中寫到了象、豬、熊的一些生活習性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一些故事,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讓我對自然界的動物有一次的深刻的瞭解。

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不僅我們人類會愛子心切,就連動物也不例外。比如《給大象拔刺》一文:小象的右前腿受了傷,公象和母象因爲愛子心切,見到路上劫持了個人來替小象看病。因爲小象傷的很重,在治療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些疼痛,可公象和母象卻爲此非常不滿意,嚴厲的懲罰了,救助小象的人。從這章故事中我體會到了公象和母象對小象濃烈的父愛和母愛。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生活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濃濃的愛的包圍裏。可是有時卻不知道珍惜,稍有不滿意便對家長髮脾氣,想想真是慚愧。

從《象冢》這個故事裏,我又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則--能力促進成功,想想我們自己的生活原來這樣的。只有這樣,將來纔能有立足之地。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頭戰象》一文,故事中,講述了在戰爭中現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量將至。

這本書的故事還有好多,給我的感觸和認識也是顱多的,相信你,讀了之後也會情不自禁的喜歡上那裏面衆多的動物朋友們的。沒有讀過此書的朋友們,有時間也去讀一讀吧!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6

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一傳十,十傳百,村子裏的男、女、老、少無一不知。在嘎羧臨走的那一天,所有的人都來了,都來爲它送行。村民們不停地抽泣,村長老了,一步一步地走上前,他那蹣跚的腳步真令人心酸,老村長哭着用他那微微顫抖的雙手將一條潔白的紗巾輕輕地給嘎羧圍上,它的眼神裏充滿了依依不捨……

此時,嘎羧站在嫩綠的草地上,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它對着天空吼叫着,吼得那般悲壯。“嗷——嗷——”的聲音驚天動地,頃刻間發出撕心裂肺的幾聲吼叫,震耳欲聾,驚天動地,這叫聲彷彿震得山崩地裂,河流爲它停止;冰山也不再融化;風車也不在旋轉……它的'頭高高的昂起,兩顆長長的象牙朝上,長鼻也直豎起來,彷彿在說老村長啊!是你領導村民們照顧我了這麼多年,從不叫我搬運東西,我感謝您!如今,我要走了我永遠不會忘記您和村裏的人們的。嘎羧開始上路了,有的村民摸摸嘎羧的腿說“嘎羧呀!千萬別忘記我們呀!”說着那位村民的眼角上流下了兩行熱淚……嘎羧該走了它什麼也不吃就只喝了一點兒水。

天邊的殘陽火紅一片,照射着大地,嘎羧邁着沉重的腳步,“咚咚咚”象蹄發出聲響,心想我的同伴同死神一齊召喚我了……對不起了,我的祖祖輩輩,對我而言,波農丁和村民們是我的“家人”,同伴們就是我的兄弟,村寨就是我的第二個家,我要與我的兄弟們同臥一個“百象冢”。它一步又一步,一圈又一圈,村民們緊跟在嘎羧身後,始終捨不得離開一步。一圈,兩圈,三圈,嘎羧要去象冢了。人們心裏明白不能再跟着嘎羧了。可總捨不得,嘎羧也捨不得。嘎羧一步三回頭,村民們站在原地泣不成聲,目送着嘎羧離開了……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7

在這個寒假裏,讀完了沈石溪寫的《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真心被那些勇敢、聰明、莊嚴、無所畏懼、可歌可泣的動物們敬佩。不過在這本書中,最讓我值得思考的,莫過於《野豬囚犯》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在林中的一個奇遇:一羣野豬成了一隻老虎的囚犯,老虎像獄卒一樣看管着囚犯一樣的野豬,出現機會,野豬們卻不逃跑,而在它們遇到一隻想要搶奪野豬的一隻金錢豹時,旁觀的作者突發奇想,揭開了野豬爲何不逃跑的謎團——這羣野豬認爲跟在老虎身邊,雖然同樣被吃,但死亡率明顯降低,種族的生存才更重要。

這篇文章十分值得我們思考,假如,我們是其中一隻野豬,抱着一時的安全,氣球下一個被吃的不是自己,這種想法固然不對,人生就應該去拼搏;而如果就羣體而言呢,每一頭野豬爲了種族的安全,選擇了這一條道路,與其每天都會有兩三個同伴犧牲,不如跟着老虎,既減少種族的滅亡率,又不至於整天提心吊膽,這畢竟是一條可選的道路。

動物們都是以護種羣爲先的,如果讓我們選擇,必定會爲難,畢竟我們是充滿高智商的人類,個人和羣體,你會選哪個?安逸的生活與拼搏的人生,你又會選哪個?也許這就是殘酷的人生,生存的挑戰。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8

課文講述了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灘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它來到埋葬自己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莊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這是一頭“懷舊”的戰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輩輩留下的象冢長眠的,但它沒有.我想它一定是無法割捨戰爭時光,無法忘記戰友們。它告訴我們歷史不能重演,而歷史也不能忘記。

這是一頭“純潔”的戰象。嘎羧的心裏,不是對功名的渴望,不是對自己戰績的驕傲自豪,而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是慈愛的波農丁,是善良的鄉親們,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與安寧.的確,沒有什麼可以做到永恆,但是,我們必須要守護自己最珍惜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心靈的淨土.嘎羧比我們更早懂得這一點,因此,它二十六年來一直懷有純潔的心.在它那爲所有人動容的壯舉面前,我們都是那麼渺小.

這也是一頭 “忠誠”的戰象。“忠誠”是因爲它臨死時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後一頭戰象,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當我讀到課文中的這句話,“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從中我讀懂了象鞍上記載着凝重的歷史,記載着嘎羧的忠誠,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

讀了這篇課文,令人回味無窮,促人深省,動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有更深的感悟呢?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9

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夥伴,但它只是動物。但是,在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後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着人類的情感。

課文講述了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灘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它來到埋葬自己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莊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這是一頭“懷舊”的戰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輩輩留下的象冢長眠的,但它沒有.我想它必須是無法割捨戰爭時光,無法忘記戰友們。它告訴我們歷史不能重演,而歷史也不能忘記。

這是一頭“純潔”的戰象。嘎羧的心裏,不是對功名的渴望,不是對自己戰績的驕傲自豪,而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是慈愛的波農丁,是善良的鄉親們,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與安寧.的確,沒有什麼能夠做到永恆,但是,我們務必要守護自己最珍惜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心靈的淨土.嘎羧比我們更早懂得這一點,因此,它二十六年來一向懷有純潔的心.在它那爲所有人動容的壯舉面前,我們都是那麼渺小.

這也是一頭“忠誠”的戰象。“忠誠”是因爲它臨死時重披象鞍,它期望自己是最後一頭戰象,期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當我讀到課文中的這句話,“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從中我讀懂了象鞍上記載着凝重的歷史,記載着嘎羧的忠誠,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

讀了這篇課文,令人回味無窮,促人深省,動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就應有更深。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範文10

這是沈石溪一部動物小說,最初吸引我的是這本書的題目,可是讀完後,我發現書中的故事更吸引我。

這些故事中最吸引我的是“黑熊舞蹈家”,講的是一頭叫“阿寶”的黑熊,本是陽光馬戲團最棒的黑熊演員,一次爲外事人員的表演中,它與另一隻黑熊配角“圓球”的命運發生了變化,主角的位置被“圓球”取代了,“阿寶”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重歸舞臺。

這篇故事寫得環環相扣,讀起來津津有味,引人入勝。它告訴我不管是人還是動物,性格都很關鍵,往往性格溫和,善良的會受到更多的喜歡;不管人還是動物,都有很強的自尊心,都渴望被尊重和認可;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不喜歡被強迫做不喜歡的事,都喜歡自由。

通過讀《最後一頭戰象》,我被戰象嘎羧深深地感動了,它至死不忘自己的使命,始終忠誠於自己職責。

讀“棕熊的故事”時,我被棕熊母親捨身救子的行爲感動了,就像文中說的一句話:“只有母親纔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把生的希望留給子女,把死的痛苦留給自己”。這就是母愛,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母愛都一樣是最偉大的。

這本動物小說告訴我們,動物是有感情的,人類應該善待動物,尊重動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