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推薦《追風箏的人》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3.76W人 

《追風箏的人》講述了阿富汗少爺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桑的故事。作者講述故事的方式並不華麗,他只是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描寫了一個家庭的悲劇。以下是小編爲您帶來的《追風箏的人》讀後感,歡迎閱讀!

推薦《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一】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

—— 題記

我時常幻想自己能夠預知未來,這樣,有一天我面對未來的那些突然變化,就會更從容,面對陳年往事也會更慷慨。但,我平庸,如大多數人一樣忙碌於瑣碎繁雜的生活,糾結於匆匆逝去的時光。既然無法預知未來,便開始依賴回憶,甚至企圖用瑣碎的過去拼湊一個未來。餘華說"回憶過去,無異於再活一次".可有些回憶很美好,有些回憶讓人顯得很無知,有些回憶慢慢泛黃,有些回憶彷彿就在昨天,有些故事也總是從兒時的回憶展開。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令阿米爾感到自責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成年後的阿爾米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爲了贖罪,阿爾米再度踏上闊別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爲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卻發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爲了找回"再次成爲好人的路"阿爾米決定救出哈桑的孩子。在被拳頭捶打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善良,看到了勇敢,看到了曾經的那份真,看到了"再次成爲好人的路".

魯迅先生說:"悲劇, 就是將人生中有價值的東西摧毀給別人看。"人生,總是在後悔傷害別人中度過,那麼,人生就有反省。我堅信,反省會讓自己更強大,反省會讓人與人的關係更和諧,反省會變荊棘爲坦途,化山窮水復爲柳暗花明。青年時的那次追風箏阿米爾的自私、怯懦上海路哈桑,喪失了自己對待友情時最美好最純真的心。但時光的飛逝,歲月的淘洗終不能減輕他心中的那份愧疚,在不斷的反省中,他終於得到了救贖,找到了自己曾失去的美好。《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說:"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都避免不了犯錯誤。如果做不到反省,只會讓自己錯上加錯,愈陷愈深。反省,是自己的品格高尚。古代的廉頗處處與自己的同事藺相如爲難。當廉頗聽說藺相如對敵狠對友寬的肺腑之言後,反省自己,最終悔悟,於是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二人終成好友。因爲廉頗的反省,讓他的品性得到了昇華。反省,讓人與人的關係更加和諧,高爾基說:"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承認錯誤,將會成爲你與他人關係的調和劑".

作者將人性的真實刻畫的淋漓盡致,比如傷害別人時的快意和猶豫疑慮;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機時的慌亂無措;愛情乍到時的浮躁不安;失去親人的悲傷孤獨;應當承擔責任時的自私推諉,以及時常涌現心頭的自責、自卑和贖罪的衝動……故事的結局並不完美,也許有些許苦澀與酸楚,但人生就是這樣,犯錯,錯過,再用一生來挽回。

經過了漫長的努力與期待,我們終於邁入了大學的殿堂。滿意與否,我們都必須坦然接受,那是我們親手埋下的種子所結出的果,都說大學是一個大染缸,會在不經意間將我們染成或是或否的模樣。成長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那是長大的必經之路,就是跪着也得走完,處在大人不大人,孩子不孩子的尷尬年齡,我們在親情、友情、愛情中迷惘彷徨,天上的風箏,隨風而動,心中的風箏,沉澱而美麗,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但請在追逐的途中:勿忘初衷,不失本心。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二】

這是經朋友介紹看的電影,故事補償,卻讓人深有感觸。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兩個孩子——12歲的埃米爾和他家傭人的兒子哈桑,他們是感情很深厚的好朋友。由於都對風箏有難以抑制的喜愛,他們參加了風箏大賽,但埃米爾因爲父親對哈桑的過多肯定和讚揚以及對自己的冷淡,而心生嫉妒感到不平,希望通過這次的風箏大賽來獲得父親的'認同。談們最終贏得了比賽,課就在哈桑爲埃米爾追回他們贏來的風箏時,遇到了一羣同齡小孩的暴打。埃米爾眼睜睜地看着哈桑被欺辱,卻始終沒有勇氣向前去救他,爲此,他一直爲自己的懦弱感到自卑慚愧。爲了內心不備受煎熬,埃米爾無限哈桑偷了他的手錶,讓父親趕走哈桑父子。明治莫須有,哈桑還是承認了,因爲他當埃米爾是兄弟。哈桑的離開讓兩人的友誼從此中斷,隨後埃米爾一名美國,帶着纏繞自己一生的負罪感。

2000年。已經是致命作家的埃米爾再次回到了他的故鄉,那個殘忍的暴權制度統治下、充滿危機的阿富汗。可此時的哈桑已經離開了人世,只剩下他的兒子。最終,埃米爾決定面對自己的心魔,勇敢地邁出走向救贖之路的第一步。他把哈桑的兒子從塔利的手裏救了出來,並帶他會美國過上了新的生活。他正是長久以來困擾自己的那些祕密,一切都重新步入正軌,埃米爾也找回了那個被遺失在過去的自我。

這是一部關於友情的電影,也是一部講述請求寬恕的勇氣的電影。影片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是哈桑對埃米爾說的話:“爲你,千千萬萬遍。”當時的他們只有12歲,哈桑便能爲了埃米爾,爲了兄弟,忍受下別人對他的傷害,忍受下埃米爾對他的傷害,那是怎樣的胸懷,那是怎樣的情感,讓哈桑如此堅守這份兄弟情。影片的最後,當埃米爾再次拿起風箏時,他也對哈桑的兒子喊出了同樣地一句話“爲你,千千萬萬遍”他最終仍是沒有忘記這個陪伴他童年成長的好朋友,他勇敢地承認了自己的懦弱,並擁有了請求寬恕的勇氣。這份友誼深深地感動了我,哈桑的善良、真誠、大度,他一直在用自己的生命保護着埃米爾,只是,他到死時也不知道,埃米爾是他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原來一切的事情都在命運的安排下不期而遇,他們倆的默契親密也是有原因的。

影片中父親這個角色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對哈桑和埃米爾的愛,他因階級偏見而讓自己的兒子成爲傭人的兒子,但卻儘量讓他擁有和埃米爾一樣歡樂的童年。當他們到美國之後,便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但他仍會在兒子的畢業典禮上盛裝出席,在他生病時,卻還心繫祖國,心繫兒子的幸福,從中能看出他很愛他的兒子。

面對人性中的懦弱、說謊、膽怯、虛僞、嫉妒,其中,最難過面對的就是你自己。因此有了不顧一切的追尋和救贖,愛,也是人性,是覺醒,是面對,更是感動。爲你,千千萬萬遍。這是追風箏的人帶給我最大的震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