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三年級學生讀《弟子規》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98W人 

三年級學生讀《弟子規》有感1

今年寒假,爸爸帶我去新華書店,看到了一本特別的書——《弟子規》,這本書是清代康熙時期山西絳州人李秀所作。我讀了第一篇“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回想我以前所做的事,感受頗深。

三年級學生讀《弟子規》有感

“首孝弟”——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

009年 月 日上午 ,小琴姐姐給我聽寫生字,我的態度不端正,一邊寫字一邊玩耍,內心不願讓小琴姐姐爲我聽寫,覺得她的成績差沒本事管我,姐姐見我不認真,批評了我,我不但不接受她的批評反而與她頂撞,甚至還動手打了她。我太不尊重姐姐了!

“次謹信”——做事謹慎,爲人真誠,講究信用。

009年 月 日中午 , 鄧 老師怕我學習落後,特意放棄休息時間給我補課——我生病做手術耽誤了兩個多月的學習課程,我吃了午飯到學校,把書包放在教室裏就夥起同學玩, 鄧 老師等了很久,都不見我出現在她面前,她不知我怎麼了,就到處找我,結果仍然不見我的蹤影。我爲了玩,辜負了老師對我的信任,讓把我當兒子來愛的老師很傷心!

“有餘力,則學文。”——要勤學苦練。

009年 月 0日下午 ,因學校放假我在家做作業,,爸爸、媽媽上班了,我迫不急待地玩起了電腦,還把電腦弄壞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轉眼就沒了,我一道題都沒有做,當外公和爸爸問起時我欺騙他們說做完了。我滿腦子都是遊戲,不愛學習,還欺騙家長,太過分了!

《弟子規》是古時候要求小朋友要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博愛衆生、勤學苦練的行爲規範。隨着時代的變化、社會在進步,我們現在更應該發揚這種傳統美德。

三年級學生讀《弟子規》有感2

《弟子規》的內容,是聖人對學生的訓斥,讀了它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教敬還有不滿。

《弟子規》告訴了我們不僅要孝敬父母,還要尊重老師,如《弟子規》裏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有的人甚至因爲自己的爸爸媽媽催自己搞複習,從而覺得討厭,卻不知道父母是爲了他們好,還有的人被老師批評或是責備了,很憎恨老師,上課開小差,卻不知道老師的良苦用心啊!

《弟子規》中的'“規”是規範的意思,還寫道做人要懂得誠實,感恩,《弟子規》還有一句“凡出言、信爲先;詐與妄、奚可焉。”說的就是既然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凡事從口裏說出來的話,一定要以守信爲基礎。

說到感恩,父母、朋友、老師爲我們付出了這麼多,我們也是應該好好回報下了,在家裏,哪怕幫爸爸媽媽整理家務,在朋友身邊,遇到困難時,幫助他們一起解決,在學校的走廊上,如果碰到了老師就說聲:“老師好!”在課堂老師爲我們在黑板上寫了那麼多粉筆字,浪費了那麼多的口水,說聲:“老師,您辛苦了。”這些都是感恩,讓我們一起去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親人,感恩傳授我們知識的人,感恩曾經與我們一起拼搏奮鬥的人,感恩那些曾批評我們的人吧!

《弟子規》讓我懂得了不少深刻的道理,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按照弟子規的條件去做好每一件事,社會將會是快樂的社會,世界將會是和諧的世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