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走向海洋的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走向海洋的讀後感1

提起海洋,我之前只是略知一二。自二十一世紀以來,海洋已成爲人類第二個聚寶盆,它包含的豐富資源,使人類歎爲觀止。本學期,我認真拜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有了很多新的收穫。

走向海洋的讀後感

從書中,我瞭解到,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它哺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物種;海洋,是一個巨大的寶庫,那裏有數不盡的財富和能源,爲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幫助。

就拿海底富饒的油氣田來講吧,英國本來是一個石油貧乏國,可是在1980年,英國從海底取得石油161萬桶,搖身一變竟成了一個石油輸出國。再者,長時間以來,外界一向稱中國爲貧油國,由於中國海洋根本不具有儲油條件。然而,中國人民不甘心這樣一個大國竟會是貧油國,通過不懈探索和實踐證明,中國的南海、東海和北海都包含着豐富的油氣田。隨着科技的奔騰,進進21世紀,中國海上鑽井事業已向深海發展。中國與日本***爭端、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南海爭端,一方面是爲了維護國家的主權,也有很重要一方面的緣由是爲了能源,由於在那片海底包含着極其豐富的油氣田。

你看,就憑石油怎樣不能說海洋不是一個聚寶盆呢?另外海洋中還有自然氣、可燃冰……海洋裏的資源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解決了一系列世界能源危機。

目前,由於世界人口衆多,陸地上食品快匱乏了,而海洋,此時成了我們的大糧倉。例如南極磷蝦,每年產量將近1億噸,只需捕撈幾百萬噸,就大大超出了當今世界上的海產品產量總和。海洋中還有許很多多的食品質源,可供人類今後的開發和利用。

掩卷尋思,龐大的數字,令我大開眼界,不過,海洋中固然包含着豐富的資源,但由於再生週期太長,所以無序開發的話,終究會有枯竭的一天。假如人類再像對待陸地那樣,對海洋造成傷害,破壞海洋生態平衡,人類還能到那裏尋覓資源?月球?火星?且不說現在還未有如此高明的科學技術,即使有了居住在太空星球上的條件,那人類的劣根性不消除,搬家早晚還是必定的。看,如今,人類又開始了對海洋的破壞:圍海造田、將有毒物排進海洋……種種劣跡,讓人扼腕嘆息!我想向人類大聲疾呼:善待海洋、有序開發,讓這個聚寶盆長遠地爲人類服務!

走向海洋的讀後感2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文化歷史的根源,是蒼茫蔚藍的藍色寶庫。

——題記

我未曾見過大海,各種書籍、雜誌都對他賦予無盡的讚美,總勾起我無盡的嚮往;我未曾見過大海,因此,我可以在我小小的世界裏幻想着大大的海洋,那蔚藍色的波濤在我腦海中澎湃;我未曾見過大海,但讀了這本書,我卻那麼深刻的愛上了它。

面對他,在你認爲天大的事都如過往雲煙,那麼微不足道。他的勢力如此廣大,地球表面總面積約爲5、1億平方千米,海洋就把3、61億平方千米通通納入自己手中,正所謂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不僅爲人類提供航運、水產和豐富的礦藏,還蘊藏着巨大的能量。

海洋蘊含着巨大的財富,人類無節制的開採地球上的資源,終於把眼光放到了海洋上,真的,那麼遼闊的.海洋,蘊藏的財富,定是無法可想。例如石油,由於人類經濟、生活的現代化,對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在當代,石油在能源中發揮第一位的作用。但是,由於比較容易開採的陸地上的一些大油田,有的業已告罄,有的瀕於枯竭。爲此,近20~30年來,世界上不少國家正在花大力氣來發展海洋石油工業。探測結果表明,世界石油資源儲量爲10,000億噸,可開採量約3000億噸,其中海底儲量爲1300億噸。

隨着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一個開發海洋的新時代己經來臨。在開發海洋中,人們將更有效地從海洋中取得更多財富。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籌劃建立或已經建立了海底田園和海底牧場,人們正在從過去單純的海洋捕撈時代,逐漸過渡到未來的“耕海”時代。在不遠的將來,人們在海底田園和海底牧場中,將比在陸地上的農牧場中工作得更出色、更有效,因爲同面積的單位產量,海洋養殖的產量要比陸地種植高出100倍。人們將大量養殖海藻和海草等,供應陸地上的牛、豬、羊等作飼料,從而獲得更多的蛋白質、世界海底田園的總產量不久將會從目前的20xx萬噸躍增到5000萬噸,大量的海藻、海草等也將由水下聯合收割機來割取,然後由鋼索吊裝到船上。

面海,或清透無雜的,或混濁穢敗的,或任遙望無垠的,或由圍堤桎梏的……海,以它萬千的形態、顏色、性情,類比了我們人類的一千零一種的孤獨和守望。

可是,儘管海洋蘊含如此巨大的寶藏,當我們消耗完了地球上的資源,纔去開發揮霍他,那是多麼可悲啊。到那時,請認真傾聽那洶涌的波濤,那是大海在哭泣。

走向海洋的讀後感3

讀了這本讚美歌頌海洋的書,我對藍色海洋充滿了好奇。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最初的生命是誕生在海洋裏的,可以說,如果沒有海洋,地球上就不會出現生命。全世界的海洋又被分成"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中有很多藍色的寶藏:海洋是個大藥房、海洋蘊含巨大的清潔能源、海底分佈富饒的油氣田。海洋不但儲存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也沉睡着數以萬記的沉船中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和珍貴歷史文物。我國除了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國土,還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中國的海洋有四大海,它們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更好地開發海洋,讓海洋爲人類造福。開發海洋的同時,我們也要保護好海洋,不要它受到人類的破壞。

走向海洋的讀後感4

在茫茫的大海中,人類未解開的謎數不勝數。在人類認識的海洋生物無憂無慮的生活在這浩瀚的大海之中,但這也意味着它們離死亡接近一步。

在這本書中,讓我記憶猶新的就屬第五章:保護家園了。

本來奇妙美麗的大海在人類的自私·污染下已滿是“傷痕”。生活在家中的許多生物們也跟隨着死神去了另一個時空,還有的也是奄奄一息。兇手是誰?看過這本書的同志可能會說是化工廢水。錯!兇手是我們人類,那些化工廢水都是我們人類製造出來的。我常常會想:要是我們沒有那種自私的心態,或許,那些生物們也不會這麼早離開人世,而是在水中快樂的嬉戲。

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呢《快樂大本營》曾播出過一則短片:“人類捕捉到了一條非常稀有,一般地方是看不到的鯊魚。它們把鯊魚的魚翅活生生的給切了,接着,管它死活,直接一扔,扔向了海洋。頓時,鮮紅的血立即染紅了藍幽幽的大海。慢慢的,鯊魚沉到了海底的一塊石頭上,它掙扎着·跳動着,慢慢的,悄然離去。”我哭了。爲什麼,我們人類這麼殘忍,這麼自私?我知道,鯊魚的翅可以賺大錢,但不至於爲了錢而去傷害了一條稀有的鯊魚吧!不要等到世界最後一隻動物變成人類的眼淚時才後悔,這正如俗話說的:“別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印度教手稿中說的好:“何謂有道德的行爲,就是絕不殘害生命,因爲殺生是所有罪惡的根源。”殘害動物的人算是有道德的嗎?不,那是一種罪惡。是給我們人類臉上抹黑……有位回教先知說:不要是你的胃成爲動物的墳場。什麼意思?你果你有一顆愛動物的心,你就應該明白的。

地球只有一個,同樣,海洋也只有一個。保護海洋就是等於保護人類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全世界的人一起保護海洋生物與陸地動物,一起保護我們的家園和地球!

走向海洋的讀後感5

XX年1月1日,龍年伊始。北京天安門廣場西側大街又添一處新景,蓋起了中華世紀壇。按照中國古代的意思,壇是用於祭祀或者誓師大典的神聖地方。據報道,壇的廣場用960塊黃色花崗岩鋪砌,象徵着960萬平方千米國土面積,還有兩縷流水,代表長江、黃河。然而,耐人尋味的是,一位海軍將軍站出來,說這個石頭臺子落下了關鍵的磚瓦,光惦記960萬平方千米了,華夏300萬平方千米的藍色國土呢?人民海軍用生命打拼出來的海洋疆域呢?然而,這樣的聲音並沒有引起注意。

XX年3月14日《新憲法修訂案》出臺,在這部國家基本大法裏有關海洋資源和藍色國土的內容依然是一片空白。然而,人們對此早已麻木。有關方面曾經過對北京、瀋陽、大連等地10所中小學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幾乎100%的學生都把960萬平方千米作國土面積來回答。甚至有的高校竟然98%的大學生不知道中國還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嗚呼哀哉!追究其根源,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版的小學課本里就這樣印着: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千米……XX年7月《中國青年報》以“南海諸島丟失誰之過”爲題報道,在南京市石門坎地區聯華連銷超市出售的“愛我中華”中國地圖益智兒童拼圖玩具上竟然漏標了中國南海諸島。結果是,多米諾效應產生,電視臺在出現中國版圖時,採用現代複印技術,“吱嚓”,拷貝下這張“權威地圖”。真應該教民衆看一看同樣享有主權的其他國家是怎麼做的。在美國的地圖上,確鑿地印着海洋國土橫跨大西洋和印度洋,最遠距離本土海岸線超過10000千米。連日本,小學課本里這樣寫道:“我們沒有土地,沒有資源,只有陽光、空氣和海洋。”整個日本面積不到38萬平方千米,但在孩子們心中,卻有着45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海洋是陸地的10倍。1987年,大和民族爲了搶救一個即將消失的小島,歷時3年,耗資300億日元。這個叫做衝之身的珊瑚礁上並無人居住,漲潮時露出水面的面積只有0、3平方米,他們這樣一擲千金,貌似慷慨,實際上經過一番精明的計劃,《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以後,只要這0、3平方米還漂浮在海面上,日本就獲得43萬平方千米的專屬經濟區。

1994年12月,第49屆聯合國大會上宣佈1998年爲“國際海洋年”。隨後,世界教科文組織通過了將“海洋,人類的共同遺產”作爲“國際海洋年”主題,將每年7月18日定爲世界海洋日。1998年5月,首屆國際海洋博覽會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會上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海洋,未來的財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