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2.98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讀後感1

早就聽說過薛瑞萍這個名字,只是一直沒看過她的書。寒假的一天,纔跟別人借了這本書。翻開首頁,“作者簡介”只有短短的六行,卻讓我在此停留了許久,因爲這句:“任小學語文老師、班主任至今”!一個聲名遠揚的教育專家,居然甘於這天下最小的主任之位,真的是“與衆不同”喔。一時間不禁生出幾分敬意。

也正因爲她是我們平凡教師中的一員,正因爲她的實在,使得我們模仿她,不會東施效顰;借鑑她,也會有章可循。《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讓我走近她,接觸了薛瑞萍這位灑脫不俗的老師。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了她的語文素養。她對教育獨到的見解,她對事業的執著和敬業都帶給了我很多的啓示。

我佩服她開闊睿智的視野,不管是班級管理還是教育教學,再棘手的事到她那也不難了。她講了處理班上孩子說髒話的事:他給學生講:假如有人送給你一件禮物,你不接受,禮物在哪?還在那個人手裏,假如有人罵你,你不接,會怎樣?孩子們很聰明,他們說:“他在罵自己”。薛老師順着孩子的話,把它編成順口溜:別人罵你你不接,他麼他麼罵自己。就這樣一遍一遍在班上傳開了,效果可想而知。這就是智慧,不用氣,不用怒,不用辯,不用苦口婆心的說,只是一句短短的順口溜就迎刃而解了

書中薛老師的真誠、智慧吸引了我,我更欣賞薛老師的讀書觀。“曾經滄海難爲水,除非經典不是書。”“一個教師不愛讀書,如同不愛學生一樣。”“作爲普通教師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揣摩名師背後漫長的修行。”薛老師侃侃而談的言語中折射出的是她對讀書,對語文教學的深刻感悟。

因爲是個語文老師的緣故——直奔第二輯“語文,美麗的生命之旅”,如此,就讀到了《兩地書:語文不光是課》,這是薛瑞萍與網友的交談,於是,就被這樣幾句話給震住了:“站在臺上,我就是語文”。“白紙黑字,這就是語文”。“讀書,寫作,對話,思考。這就是語文”,接二連三地被這樣的語言擊中。“能這樣擲地有聲地‘梆梆梆’甩出這幾個字的語文老師還能有誰?”薛瑞萍的網友馬玲如此肯定地說。

薛瑞萍曾經說過,有些名師不過是城市裏的盆景,而有些普通老師卻是實實在在的山野中的大樹。

我想,這個敢說真話,敢做實事的――薛瑞萍,完完全全就是這樣一棵山野中的大樹。

書,是津津有味地看完了,這篇“讀後感”是痛痛快快地寫完了,但願“完”了之後,自己能儘自己所能,拉近與這棵“山野中的大樹”之間的差距,從閱讀開始……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讀後感2

假期,我們教研組佈置了讀書筆記《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薛秀萍老師的作品,通過閱讀,我的心被震撼了,同樣是小學教師,薛瑞萍老師居然做得如此優秀!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分了三部分:“教育,對成長的迷戀”:講了薛老師在班主任方面,在處理學生之間的小矛盾方面的睿智和思考“。語文,美麗的生命之旅”講的是薛老師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和她的快意閱讀以及她引導學生高品位的閱讀。“書籍,一片豐沃的原野”則是她的讀書心得。

品讀這本書,給我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個真實的薛老師,一個善於思考的薛老師,一個博覽羣書的薛老師。

最欣賞薛老師的讀書觀。薛老師在汲取古今中外教育理論精華之時,勤于思考,慎思躬行,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她侃侃而談的言語中折射出的是她對讀書,對語文教學的深刻感悟。如:讀《論語》“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感悟孔子本着成人之美的善良用意和對世道兇險的深刻了解,不厭其煩地告誡弟子,要學會自我保護,要記住安全第一;又如讀到《世說新語》“謝公在東山畜妓,簡文曰:‘安石必出,既與人同樂,亦不得不與人同憂。’感悟到審時度勢,進退有節。既善享受,又能盡己所能地服務社會,成就一代偉業———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腹有詩書氣自華,纔到高處重也輕。可見,書,對人的影響有多大!一個人,是離不開書的,一個老師,更是離不開書的。薛老師的心靈開出如此真誠、美麗的花朵,正是她讀過許多書的結果,她把讀書看作一項樂趣、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她讀得持之以恆,讀得深刻。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條千古名訓,和周總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告誡,在今天更有着的實際意義,讀書必須和思考、動筆結合起來,纔會有更大的收穫。她的博友說得好:無招勝有招。這招,就是平常讀寫思的積澱。

從今天的感悟開始,我要以各名人的經驗激勵自己,讓自己的生命從此以書相伴,讓自己的教學用書來武裝!想必,讀書,會讓教學變得美好;讀書,亦會讓生命從此精彩!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醇”,面對今後的教學,我必將以高度的敬業精神來踐行“認真是我們的實力,愛心是工作的動力”,一如既往地敬畏工作,敬畏職業,讓自己的生命價值在自己所熱愛的職業中得到最大的發揮。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讀後感3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讀後感《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這本書給我帶來如此多的愉悅和幸福,我連着讀了兩遍,還是不忍釋手,《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讀後感。作者薛瑞萍彷彿就是年齡稍長於我的同事,在每一頁裏與我侃侃而談。我爲她的真誠和樸素而感動,爲她對班級管理和語文教學的率性和駕馭之力而慨嘆,更爲她的博覽羣書和語言功底而深深折服。我初以爲書名有點矯情,近年來讀的教育隨筆中就有一些屬於這種風格。但是,這本書的開篇《不說愛》像一陣清風剎那間吹走了我的疑慮——“現在我發現,我連盡職都談不上,我之所以努力,是因爲除了教書,別的什麼也不會。這一行再幹不好,就只有喝西北風了,而且,我是那麼貪婪地想得到尊敬。

所以,我的敬業,骨子裏透着自私呢。”這可看作一句大實話,也可看作自嘲,其中滿含着真誠和自信,一下子拉近了和讀者的距離,引導我饒有興趣地讀下去。薛老師的真誠在字裏行間處處洋溢着。她不掩飾對借讀生曾懷有偏見,但當借讀生趙亮轉學後,她又進行自責式的反思:“我對他笑得太少……從今以後,無論是誰,只要進到我的教室,喊我一聲‘老師’,就是我的孩子。”她的教師觀有點不符合傳統,她說:“我痛下決心,決不把工作帶回家。……身爲教師,最反感的就是‘春蠶’、‘紅燭’之類的比喻,不是因爲它的濫俗,而是因爲在它的背後,隱含着對教師的深刻愚弄。”她的話不卑不亢,不忸怩作態,可謂字字珠璣!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如果一個老師缺少了“真”,又怎能教出“真人”呢?所以在她的課堂裏,纔有學生與她毫無顧忌地爭辯。這種民主的學習氛圍不是刻意爲之的,而是早已成了師生之間學習和生活的方式。

作爲班主任的薛老師除了智慧,還有狡黠與可愛。當調皮的張源帶電子寵物被同學揭發時,張源也揭發大多數人同樣帶有電子寵物。一場轟轟烈烈的“清剿”風暴似乎正在醞釀。此時,爲了讓衆多雙眼睛不再盯着張源,薛老師巧妙地給他指出了兩條路。“無論如何,學生不能成爲管理的工具。保護他,教給他做人處世之道,這纔是我們班主任的職責……”我相信,薛老師已不僅是把班主任作爲一種工作,她對學生的大愛隱含在她的一切教育活動中,只是她“不說愛”而已。對於學生的告狀,薛老師認爲“煩”,可又不能少,因爲可藉此瞭解班級的狀況。爲此,她引導小胖墩兒不告狀,又引導學生學會告狀。擁有玩魔方一樣管理智慧的老師,怎能不受學生的愛戴呢?

作爲她的同行,我是深深仰慕。“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薛老師有自己的思想,不唯教材教參,“絕不上違背理性的課,哪怕是爲了獲獎”。她反感有的名師用同一種教案到處上同樣的課。於是,她在3個地方上一篇課文,竟拿出3種不同的教案。她帶領學生“大量地、高品位地讀,自由地、誠實地抒寫,勇敢地、大膽地思考”;她堅信並執行自己的語文學習之道;她的課堂掌聲不斷,笑語連連,如園丁揮動鋤頭,“要怎麼掘,便怎麼掘”。她動情地說:“如果給我豐厚的收入和足夠高的職位,我還會要求更多的東西。然而,只要他們是愛我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有誰能懷疑這種滿懷喜悅的赤誠呢?敲下這些文字,我的心頭仍然洋溢着春風拂面般的喜悅。作爲一名教師,我當仰視薛瑞萍。她創造性地賦予教育生活以幸福,我何嘗不想設身體驗呢?因爲追隨她,就是追隨語文。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讀後感4

看到這個書名,我就深深地佩服這位老師。她該有多熱愛教育事業,才能說出這樣的話。帶着對薛老師的敬意,我開始慢慢品味這本書,它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對成長的迷戀;第二部分,語文,美麗的生命之旅;第三部分,書籍,一片豐沃的原野。作者以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案例,結合優美流暢的文筆,把對教育滿懷感情,樂於思考,執著追求事業的教師形象凸顯出來。

“盡職盡責”是薛老師的職業宣言,這短短的四個字,沒有富麗堂皇的字眼,沒有誇大其詞的造句,沒有空頭支票式的標語。我認爲薛老師說得對,我們是平凡人,平凡的我們能夠做到盡職盡責就問心無愧了;平凡的我們能夠做到盡職盡責已經是很不錯了。

其中還有這樣一段話:“假如給我豐厚的收入,以及足夠高的職位,我還會要求更多的東西。然而只要他們是愛我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足足了。”對於這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假如給她豐厚的收入,她不會拒絕;假如給她足夠高的職位,她也有能力承擔,但即使這樣,她仍然不會滿足。可是,假如沒有那些假如,只要給她一個班,一幫能夠愛她的學生,她就心滿足足了。原來,薛老師並不是一個對生活沒有奢求的人,只是這些奢求她並不屑於去追求,她需要的是一個班,一羣熱愛她的孩子,她便滿足,可見薛老師是何等的愛她的教育事業,是何等的愛她的學生,愛她的班級。

薛老師的觀點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她對讀書的重視。“曾經滄海難爲水,除非經典不是書。”“一個教師不愛讀書,如同不愛學生一樣。”“作爲普通教師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揣摩名師背後漫長的修行。”是啊,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用薛老師的話說:一天不看書,人的心裏將會感覺空蕩蕩的,人也隨之變得浮躁起來。是啊,很多時候,也有薛老師這樣的感覺,只是沒有薛老師這樣持之以恆的精力與耐心。往往計劃得很好,常常不能實施到底。從我來報到的時候就帶着《筆譯實務》《新概念英語4》,想着在下班的時候看一看,給自己充充電,可就翻看了幾頁。每次都以看英文電影也能學習來搪塞自己,縱容自己的懶惰結果是連英文電影也很少看了。想想名人就比我們多了這份執着和刻苦。哪天我也有這份執着和刻苦,那我就一定會與衆不同了。

我也看到了:作爲一個教師,我們必須通過多讀書豐富底蘊。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非常大的影響,在潛移默化的改變着學生。所以,我們要做學生的教師,學生模擬的對象,讓學生從我們身上學到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生適用的好習慣。同時,也要慢慢地引導,鼓勵學生多讀書,讓他們自覺接受文學的薰陶。薛老師的經驗告訴我,課外閱讀的步伐一旦邁開,學生將漸行漸遠。而且,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他的健康成長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比如我班的李雨宸同學,這個孩子一直很穩。和她媽媽溝通了解到,家長就很愛讀書,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書也是愛不釋手。李雨宸每到考試的時候,都會跟她媽媽說,如果考得好,可不可以給她買本書。這樣酷愛看書的學生,學習能不好嗎?

此外,讀書還可以使人明白深刻的道理。正如薛老師所說,“經了很多事,讀了很多書,我終於明白:既不要在意社會的苛求和讚許,刻意把自己往聖賢方向折磨;也不要徘徊歧路,滿心委屈,覺得世人都虧待了自己,真不想幹,大可跳出”圈子“另謀發展,沒人會阻攔;要做就踏踏實實地做,因爲這是我的謀生之道,衣食所在,人不該對自己的”飯碗“漫不經心。如果碰巧幹成事業,幹出樂趣,那是我的福氣。當我想通這一點時,樂趣也就真的來了。學校老師的工作不是常人想象得那樣輕鬆,不親自幹是不會知道其中的辛苦,開學第一週我真的.有放棄的想法,但轉念一想,我經歷了兩年的求職,走到今天這一步怎麼還能心猿意馬,徘徊歧路?我知道自己的性格適合做老師,而且我也怕商業上的勾心鬥角。所以,學校是我最理想的工作場所。有時間覺得它不夠理想,那是因爲我工作上不太熟練,遇到點小困難而已,怎麼能打退堂鼓?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自己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合上書,最美麗的教師宣言仍縈繞在我耳旁:”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我也默默對自己說:”安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讀後感5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這本書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封面的設計頗符合“看雲”的個人風格,淡淡的綠,淺得幾乎看不到綠色,只是那乳白中透着那麼一層朦朧的綠,也沒有圖片,只有幾個大字“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薛瑞萍著”,清簡的感覺甚是怡然。

本書除了自序以外,另分爲三輯:

第一輯——教育,對成長的迷戀

第二輯——語文,美麗的生命之旅

第三輯——書籍,一片豐沃的原野

讀第一輯——教育,對成長的迷戀。

以《不說愛》開篇,寫下“鍾南山不說愛”、“護士不說愛”、“蘇格拉底不說愛”,最後寫了自己“我不說愛。”看雲說:“從前不說(愛),是因爲它已氾濫,廉價甚於泡沫,肉麻直逼瓊瑤。出於自尊,我羞於學習。”其實,看雲“不說愛”,她對學生卻不錯,只是,她把那些當作是職責、義務而已。實際上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就是職責和義務,何必整天把愛掛在嘴邊。接下去的文章就是看雲一個個“不說愛”和學生間的小故事,如“一個學生的分量”、借讀生趙亮”等,這些故事如同一顆顆閃亮的珍珠串在一起,每一顆都深深地打動人心。

讀第二輯——語文,美麗的生命之旅

看雲因語文而生,因語文而秀雅。語文,確實是她美麗的生命之旅。在這一輯裏,看雲記錄下了語文課堂、語文生活的點點滴滴。當讀到這一輯的第5篇《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我恍然大悟:原來,可愛的看雲這本書清新雅緻的題目源自於此。在這篇文章裏,她告訴我們她“每天都要‘發聲讀’一小時左右。”她告訴我們她“上課肯定要帶上‘讀本’,一兩週更換讀本……總有學生跟着買跟着換。”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呀!這種現象被看雲稱之爲薰陶。是啊,在這個年紀的學生,最會受到老師的影響,如果這個老師還是他們喜歡的老師的話,那麼,不自覺地,老師的言行與舉動將是學生潛移默化最好的薰陶的榜樣呢!

看雲老師還會讀書給孩子們聽,讀的是泰戈爾《情人的禮物》:“如果我擁有天空和空中所有的繁星,以及世界和世上無窮的財富,我還會要求更多的東西;然而,只要她是屬於我的,給我地球上最小的一角,我就滿足了。”

孩子們陶醉了,看雲又讀了一遍,並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如果給我豐厚的收入,以及足夠高的職位,我還會要求更多的東西;然而,只要他們是愛我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孩子們,老師熱愛生活。老師當你們是生活送我的——情人的禮物。”

原來這纔是看雲書題真正的由來——讀《情人的禮物》一段話有所思。

讀第三輯——書籍,一片豐沃的土壤

看雲讀《論語》,讀出了孔子的“老天真”。她說真實的夫子情懷在:“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第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先進第十一》)。”看雲稱孔子“一生飽經滄桑,其赤子之心不改。天真而誠實。”知孔子者,看雲,因爲他們都是師者,所以智慧的她跨越千年懂得了天真的他。她不但讀《論語》,還讀《世說新語》、《詩經》、《孟子》……,難怪乎看雲有如此深厚紮實的古文功底,難怪看雲的文字清簡,思想深刻至極?

看雲是個博覽羣書之人,她厚古也不薄今,酷愛中國古典文化,也深深喜歡着外國文化。不信,你看她的這幾篇文章——《輝煌的小冊子——〈水母與蝸牛〉札記》、《你該讀一讀〈細胞生命的禮讚〉》、《狄金森呀狄金森》等。一起走進她的《狄金森呀狄金森》,看一看她筆下的狄金森,她心中的狄金森吧!“生活使我心醉神迷,因爲生活中有狄金森的歌。”

好書耐得千回讀,經典是值得用一生的時間去品味的!果然沒有錯。這本《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