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

本文已影響 1.48W人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

  《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1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撰寫的一部關於她和先生錢鍾書以及女兒錢媛的家庭回憶錄。全書分三個部分,以“我們倆都老了”、“我們仨失散了”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貫穿一體,描繪了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幾十年相愛相守的生活圖景,從中也展示出一個知識分子對於人生哲學的獨特感悟與釋讀。

“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夢”

開篇,就有一個“長達萬里的夢”。“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鍾書不知到哪裏去了。”“鍾書只安慰我說: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面對至親的離去,楊絳先生以一個“萬里長夢”,記錄了這段生命之痛。

楊絳先生夢中的古驛道、客棧和小船與現實奔波的路途、家和醫院相對應,夢境與女兒錢媛、先生錢鍾書的病情對應。一個生病的人,如果預知自己快要到走到生命的盡頭,那麼,最後這一段日子,對於病人自己和他的家人來說,曾經的生活愈是溫馨,死別之際則愈是悲壯。

“她叫的一聲娘,比往常更溫軟親熱。”“我想去看把爸爸,可是我腰痛得不能碗,不能走動,只能站着。”“她又提醒我說,媽媽,你不要走出後門。”這是一個女兒對生命的不捨,更是對父親的記掛,對母親的放不下。

“絳,好好裏(好生過)。”“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着那個小點。我問自己,山上的石頭,是不是一個個女人變成的‘望夫石’。”這是夫妻間的離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你要我好生過,我只願化成“望夫石”守望你。人生多少悲歡事,盡在平淡不言中。

是的,我不否認,這一篇章的文字,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和我的家人的那一段時間。我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跨越生與死的鴻溝,給予生活微笑,給我們全家人希望和亮光。我的父親堅忍樂觀,他忍受病痛不說,我看着心疼,常常心疼得淚流滿面。我常常會夢到我的父親,在夢中,我從來都是又擔心又開心,擔心你的身體變化情況,開心你還在我的身邊。有一次,我夢見在地裏,我隱約看到了你,於是我跑過去找你,果然是你,你正在用機器出玉米粒(夢裏面的玉米有甘蔗那麼長),你說:“你看,這是我買的,雖然我現在幹不了重活,這個還是可以做的。”我趕緊仔細看看你的臉,發現雖然能看得出來你是病人,但臉色還不錯,我也就放心了。我怕你累着了,連忙說你休息休息,我來弄,結果發現你已經弄完了,你笑着說:“哈哈,我都弄完了,我身體還是很好的。”有一次,我夢到我回到家裏,直接去了你的房間,你坐起來跟我說:“你看,我越來越好了呀!”你還指導我給家裏換電燈泡。有一次,我夢到我喊你吃飯,你像往常一樣在看電視,聽到我喊你,你立刻開心的蹦跳着答到:“來嘍,吃飯嘍!”有一次,我夢到我給你燉銀耳湯,你說:“嗯,好好吃。”我好開心,問你要不要再多吃一點,你笑着說:“不能吃太多,能把這吃完就很好了。”

“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

我想,即使沒有讀過《我們仨》的讀者,大概也聽說過錢楊二人爲學術界令人欣羨的模範夫妻,錢鍾書評楊絳爲“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楊絳評錢媛爲“我生平傑作”。那麼這個家庭的幸福之道是什麼呢?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這份與世無爭、相愛相守令人動容,這也正是純樸家庭的幸福之道。碰到困難,家人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遇到快樂,家人一起分享,快樂也會加倍。幸福的家庭都透着相同的味道,即夫妻恩愛和美,兒女活潑孝順,一家人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任它是現世安穩還是亂世飄搖,都堅信此生沒有生離、唯有死別。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通過楊絳先生的描述,我們可見從錢楊二人結婚留學開始,到“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一家人幾十年的風雨歷程,既有大風大浪,又有緩緩細流,但是不論是喜是悲,“我們仨”都能從中發現樂趣。我想起普希金的詩歌來,覺得也十分契合:“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須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向着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爲親切的懷念。”

接下來,我們來略略窺見一下“我們仨”的“樂趣”。

錢楊二人在牛津留學的那一段生活,二人稱外出散步爲“探險”,在微小的事物中也能尋得趣味。我想起沈復也有說過: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有趣”是用心去感受。二人初次自理伙食是“冒險”,“兩人都不會做飯,廚房的廚具也不夠,肉得用剪刀剪,扁豆他們也認不得。雖然條件不如人意,但是“玩着學做飯,很開心”,“鍾書吃得飽了,也很開心”。特別其中一段寫楊先生剪蝦:我剛剪得一刀,活蝦在我手裏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蝦,逃出廚房,又走回來。鍾書問我怎麼了。我說:“蝦,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後咱們不吃了吧!”我覺得好不生動形象,楊先生實在善良可愛。我想,內心充滿愛的人,大抵更能發現趣味吧。

後來有了圓圓,就是完整的“我們仨”。圓圓是一個愛讀書又體貼的“帶三分呆氣,像鍾書”的女兒。圓圓有很多天真可愛的金句:“爸爸這許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兒。”“自然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Baby noeat”“Baby ye seat”。“鍾書是近視眼,但耳朵特聰,阿媛耳聰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時候,我們就觀察其他桌上的吃客。我們吃館子是連着看戲的。”見過世態炎涼之後,我們“常把日常的感受當做美酒般淺斟低酌,細細品嚐。這種滋味值得品嚐,因爲憂患孕育智慧。我們把所見所聞,剖析琢磨,讀通許多人,許多事,長了不少學問。”

我覺得我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家庭,我的父親母親沒有到“與世無爭”的境界,但是他們具有“不拘小節”的豁達。我的父親喜歡哼着小歌,聲音又大,所以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他總是樂呵呵的,主動給別人打招呼,主動幫助別人,尤其對孤苦的老人格外憐憫,常常有人念他的好。我的母親對鄰里友善,與妯娌間的關係也很好,常常有人向她傾訴,希望她能做調解人。我讀大學之前,我們家人幾乎每天都是在一起的,有一次,爸爸和親戚出去玩了兩天,回來後說:“感覺出去了好久,還是家裏好。”我和弟弟讀大學後,我們倆在家的時間就少很多了,我覺得一家人還是近一點比較好。

最後,以楊絳先生的一句話結束:“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2

讀書時旁邊放一本筆記本,讀讀寫寫是我的習慣,寫的內容大多是原文摘抄、隨心感想、全書讀後觀。而一口氣讀完《我們仨》我一個字沒抄,一個字沒寫。不是沒有東西可以抄,如果真要抄,那就只想把整本都抄了,因爲楊絳先生本就惜字如金的寫作風格,句句是精華。也不是沒有感想可以寫,是每讀幾個字或一段乃至全篇,都有不同感想,推翻重疊,從點到面、環環相扣、前呼後應,不敢看到中間忽然斷開去集思疾書,怕自己再也追續不上她文采的美妙和精湛的構思。

全書分爲三大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用一個夢引入,闡述我們老了,老得那麼不知所措,老得那麼深情款款。

用夢與現實、夢與夢的夢裏來詮釋我們仨失散了,來回得絲毫沒有痕跡,這種欲揚先仰的手法無不道出了堪稱一絕的寫作功底。一字一句無不透露着一個家(天下之大,家庭成員有倆、有仨、有亖等的組合)的愛。從“當場拿獲”引出一場父女(錢老先生與女兒錢瑗)的嬉鬧,看出錢鍾書先生的愛女如命和生性“搗亂、笨拙”。從錢老先生的妻----楊絳先生,接起一通不知道哪裏來的電話,叫鍾書先生去不知道哪裏開會,第二天有車來接。她還絮叨着老先生很久沒人叫去開會了,能不能自己代他去,錢瑗也說。埋下一個懸念。讓我思索,他要去向哪裏,他最後又去了哪裏?我想看完這第二部分,總歸給我一個明詞明句,解釋這懸念。第二天,她送他上了車,她稱不知明的車,她後悔自己連車也沒看清就送錢老先生上了那車,自己只能在家焦急地等待,朦朧中娓娓道出一生的深情和坐立不安。一生不善入廚的她,後悔自己的欠缺,回憶裏,關於這種欠缺鍾老先生和女兒錢瑗卻也從不曾嫌棄過她一字半句。相反的,也總吃光她做的飯菜。而後長大的錢瑗想着年邁的父母能多吃點,學習看烹飪書,爲着他們做各式的菜,看着他們吃下去又道一句“謝謝”,有多少人,會因爲年老的父母,吃下一口飯菜而滿心感謝的?

在焦急中回憶裏穿行的楊絳先生,等來了在學校下班回來的女兒錢瑗,接了一個電話,爸爸說了地址,一個叫不上名字,也說不明路線的地方,女兒帶着她去,坐了很久的車,到了那個地方,她重複:還好接電話的是錢瑗,是呀,還好是她。兒女是父母前行路上的柺杖。道出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不是目送,而是隨行。下了車,那條很長很長的古驛道和碎石路,那個進古驛道前必須經過的客棧,那個客棧交費處“不知道的事情,別問!”的禁令,那條靠在岸邊的船,船上有張牀躺着錢老先生,上船前必需路過的跳板,沒有艄公艄婆的船艙等等,一詞一句都是伏筆,沒有一樣不是懸念。楊絳先生她不說那是醫院(哪裏來的電話),她不說那是治療(開會)。那不是夢(故事以夢爲背景)。她知道,她心裏什麼都知道。她不希望那是醫院的來電,她希望那真的只是一個會,一個可以找人代之去開的會,如若真的是病,她肯定也曾想過,她可以代替他去。

起初有錢瑗陪同,錢瑗在驛站、家裏、學校、自己家四邊跑,看顧自己的父親、回三里河的家、兼顧工作、自己的夫家,這些像小石子一樣的生活瑣碎,在一個母親的夢裏被圈點被提及,正因爲她是她的母親呀,爲母者且知之。

人生在夢裏被壓縮成了一段縮影,後來錢瑗也生病了,楊絳先生就走進了夢中夢,她夢得很辛苦,就如同一個人走在一條艱險陡峭的山路上一樣,感覺疲憊和心碎。她從客棧途徑長長的古驛道,到船上陪着錢老先生;一面走去女兒的醫院,時而回去他們三個人的家---三里河,而後又去女兒的婆家----西石槽,她在她的夢中牽腸着她的夫,夢中的夢牽腸着她的女,就好像現實生活一樣,我們總是這樣掛念着親人,深知疲憊卻也不負。夢裏夢迴和錢老先生說着女兒的情況。錢老先生也從不問“你是怎麼知道的?”,他就是躺在船裏(醫院)的牀上,時而發燒,時而清醒,時而睡意……

錢瑗的離開,楊絳先生用錢老的話說了四句“叫她回去”

第一句:“叫阿圓回去。”阿圓笑眯眯地說:“我已經好了,我的病完全好了,爸爸……”

第二句:鍾書仍對我(楊絳)說:“叫阿圓回去,回家去。”我一手摟着阿圓,一面笑說:“我叫她回三里河去看家。”我心想夢是反的,阿圓回來了,可以陪我來來往往看望爸爸了。

第三句:錢老先生說:“回到她自己家裏去。”楊回“嗯,回西石槽去,和他們熱鬧熱鬧。”

第四句:“西石槽究竟也不是她的家。叫她回到她自己家裏去。”

這四段回家,不知道別人讀的時候是什麼心情。而我連貫上文,差點淚溼襟衫。我看見期盼,父母的期盼,盼着女兒的身體健康;我看見擔心,兒女的擔心,回望,形成父與女心靈上的攙扶;我看見求之不能的傷痛,他們希望孩子回到他們仨的家去,可是孩子回不去了。她的女兒不僅是他們的女兒,亦是別人家的親人。那種生命平安帶去的慰藉是親人都該被分享的。楊絳先生沒有忘記,她不僅有他們仨,錢瑗也有錢瑗的“他們倆或仨或亖”。楊絳先生說“夢是反的”,她多希望夢是反的,她的女兒不必“被回家”。不會有那樣完完全全的苦和痛,苦到眼裏流不出淚,卻好似心肝掉出去的痛,卻沒有一字一句的哀與號。那些細小的痛像小石頭,用精準的目測將它們放入水滴下面,讓時間去醞釀滴水穿石的奇蹟,以爲是奇蹟,不想它們連成了一串“菩提石珠”世世代代念着生命的輪迴和情感的傳承。

她女兒走了,先於他們走了,回來走在古驛道上,看見古道遠處的舟已不見了,那個上船前必需路過的跳板被人拿走,拿走跳板的人經過她的身旁,她急切的問了一句:你們是什麼人,這是船上的`東西?心口一驚,她犯忌了。想起那個“別問”的警令。錢老的舟已遠行。一葉孤舟漂走了,也帶走了楊絳先生的家。

生命的淡泊從視眼前的“家”爲“寄居”開始,這個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終了前的近20年時間懷念“他們仨”,造就了《我們仨》的最後一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道出了人生的瑣碎------如撿石子,像前文提到“錢老先生愛收集石子”一樣,呼之欲出的埋筆令人難以忘懷,終其一生瑣碎而令人念想。

不得不說的是---附錄,有錢瑗的親筆信,錢老先生的回信,楊絳先生的親筆,它們在訴說一個家的愛之濃烈。一位父親的愛,連夜起身寫回信給女兒;一對父母的愛與殤,從引接女兒的到來到送走她,收着她兒時的紙條,經歷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動盪,足行大半個地球,這些紙條都還在。好似襁褓未乾,雨又下了的惆悵。襁褓幹了,女又大了的不覺。自己老了,女先走了的傷感;一個兒女的愛,女兒病逝前留下的《我們仨》可以看出,我們每個人對“我們仨”的理解都不一樣,卻也相輔相成,流露濃濃的愛;一位不完美妻子的愛,平淡中娓娓道出自己的不足和先生的進步。一個丈夫的愛……令我讀完了還意猶未盡,看來“讀書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穫”真是不假。伴着楊絳先生走到了耄耋之年都不足以形容的百年人生,定不是我這區區篇幅的讀後觀能祥盡敘述的。如有再次閱讀的時間,定會一再復讀。

  《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3

《我們仨》的作者是楊絳,對於她,我只知道是錢鍾書的夫人,對於錢鍾書,只讀過他的《圍城》,感嘆書寫的實在精妙,那些比喻見解看的也過癮,除此,坦率地講,知之甚少。寒假裏,極其偶然的機會,讀到了《我們仨》,第一次走進楊絳先生(大家都這樣稱呼)的文字世界,也第一次被其樸素的文字後面厚重而深沉的感情深深地震動。書中有多處,看的時候惹我落淚……

我們仨:錢鍾書,楊絳,錢瑗。

簡單的文字,全書只有三章: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在回憶錄的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簡短的開篇一章中,楊絳這樣寫道:“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夢。我和鍾書一同散步,說說笑笑,走到了不知什麼地方。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暮,蒼蒼茫茫中,忽然鍾書不見了。我四顧尋找,不見他的影蹤。我喊他,沒人應。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裏,鍾書不知到哪裏去了。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地喊。喊聲落在曠野裏,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依稀彷彿的音響。徹底的寂靜,給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悽。往前看去,是一層深似一層的昏暗。我腳下是一條沙土路,旁邊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寬廣。向後看去,好像是連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煙的去處,但不見燈光,想必相離很遠了……”末句又說:“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於是,從夢開始的獨屬於“我們仨”的回憶就此拉開了序幕。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作者以最後幾年我們仨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爲主線,以“古驛道”上的聚散展開來寫,字裏行間滿是令人斷腸的痛。通篇中作者沒有呼天搶地痛哭的場面,沒有細緻入微對“痛”的描寫,但正是那種含蓄節制的痛,卻能直擊人心裏最柔軟的部分,是一種刺入靈魂的痛。這一部分,楊絳用時而夢幻時而真實的手法,將一幕幕往事交織在一起,遲暮之年的夫婦倆在老病相催之際,用真摯的愛相互支撐着度日,直讓人心裏一陣陣發緊,令人扼腕嘆息。讀着文字,一幅幅令人動容的畫面浮現眼前,比如清冷的古驛道上,“我”來來回回穿梭於客棧與寓所之間,步履蹣跚、一腳一腳走進又走出萬里長夢。當女兒阿媛住院一年無效不幸去世的部分,小說中是這樣寫的:“她鮮花般的笑容還在我眼前,她溫軟親熱的一聲‘娘’還在我耳邊,但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沒有了。”“……我心上蓋滿了一隻只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一齊流下淚來。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直涌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啪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讀這樣的文字,感同身受,淚流心傷。白髮人送黑髮人,從此生死兩隔,刻骨之痛!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追敘“我們仨”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回憶“我們仨”相互溫暖着共同走過的一幕幕之前,作者向我們道出了“家”的含義,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學者家庭的悲歡離合,看到了他們在面臨種種困境與苦難時依然保持着與日月同輝的人格魅力——

“三里河寓所,曾經是我的家,因爲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但是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爲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爲是我們仨。

“我們仨”其實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或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樣罷了。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是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家是什麼?家在哪裏?也許,誠如楊絳所言,家只是生命中一個必經的客棧而已。它不是歸途。歸途是一條通往沒有終點的遠方的路。儘管沒有確切答案,我還是在楊絳的筆下,讀出了“家”的存在意義。一個傾注了愛的家,不僅僅是一個可供安身的棲所,而是歷經聚散離合,始終牽繫於心的一份情;是日日夜夜跋山涉水依然走不出的一個萬里長夢,是夢裏夢外心心相印始終不渝的曠世之愛……

書的末尾這樣寫道: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的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個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我”尋覓的歸途在哪裏?‘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這一聲問,這一聲嘆,如敲窗的夜雨,不斷敲打着我的心。我依稀看到九十二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在經歷了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等生命的種種際遇,飽嘗了人世間的悲喜浮沉之後,是在怎樣一種蝕骨的思念中,以最樸素也最真摯的文字寫下了“我們仨”的瑣細點滴。

讀完《我們仨》,我想,一本書的流行,不在於它辭藻之華麗,不在於它情節之曲折,只要有情,有真情,那就夠了。

  《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4

按說大篇幅的傳記式敘述應挺無聊的,可是我卻讀上了癮,出門時想着,工作時惦着,連做飯時也念着。第一天讀時,天氣陰着,似乎要下雨,卻下不來,我剛讀了一點點,就忍不住看最後的附錄,父女、母女間的書信,不知道哪個地方觸動了我,眼淚嘩嘩地流。今天全書讀完又看了一遍附錄及文中精彩處,沒有眼淚,只有感慨。天卻綿綿地下了一天的雨。

書分三部分。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然後是附錄(書信及瑗爲爸爸畫的像)。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僅兩頁,楊曾做了一個夢,夢中與錢突然失散,惶惶中總想找到他,卻等不來,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這一部又分三節,第一節,走上古驛道;第二節,古驛道上相聚;第三節,古驛道上相失。我讀這部分時,我也跟隨楊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說它是夢,可是好多情節卻那麼真切。我迷惑了。我想這古驛道上的來來回回是楊的心裏歷程,在古驛道上她送走了她最摯愛的丈夫和女兒。當人面臨巨大打擊時,特別是一個垂暮老人,送走她一生依戀並敬仰的丈夫和哄着她護着她愛着她的心上肉女兒時,這內心歷程可想而知。上傳唱着她是如何堅強,如何一個人舉辦了什麼什麼重要學術會等斐然成績,其實她也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一個只想仨人相守平常過一生的女人。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章節用了將近一百頁,篇幅最長。講述從一九三五年七月,他們夫婦結了婚到英國牛津求學開始,直到一九九八年歲末錢去世,這期間發生的生活敘述。

"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爲是我們仨。"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我們住入新居的第一個早晨,‘拙手笨腳’的鐘書大顯身手。我入睡晚,早上還不肯醒。他一人做好早餐,用一隻牀上用餐的小桌把早餐直端到我的牀前。我便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來享用了。他煮了‘五分鐘蛋’,烤了麪包,熱了牛奶,做了又濃又香的紅茶。""我從沒吃過這麼香的早飯!"

"我們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裏,除了家有女傭照管一日三餐的時期,除了鍾書有病的時候,這一頓早飯總是鍾書做給我吃。每晨一大茶甌的牛奶紅茶也成了他畢生戒不掉的嗜好。"

"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

"鍾書只求做好了本職工作,能偷工夫讀他的書。他工作效率高,能偷下很多時間,這是他最珍惜的。"

"鍾書住進城去,不囑咐我照管阿瑗,卻囑咐阿瑗好好照管媽媽,阿瑗很負責地答應了。""阿瑗那麼個小不點兒,我有她陪着,就像鍾書陪着我一樣,走過小橋,一點也不覺害怕。"

"上隨便什麼館子,他(鍾書)總能點到好菜。他能選擇。選擇是一項特殊的本領,一眼看到全部,又從中選出最好的。他和女兒在這方面都擅長:到書店能買到好書,學術會上能評選出好文章,到綢布莊能選出好衣料。"

"吃館子不僅僅吃飯吃菜,還有一項別人所想不到的娛樂。鍾書是近視眼,但耳朵特聰。阿瑗耳聰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時候,我們在觀察其他桌上的吃客。我聽到的只是他們的一言半語,也不經心。鍾書和阿瑗都能聽到全文。我就能從他們連續的評論裏,邊聽邊看眼前的戲和故事。""我們吃館子是連着看戲的。我們三人在一起,總有無窮的趣味。"

"這段時期,鍾書和我各隨代表團出國訪問過幾次。鍾書每和我分離,必詳盡地記下所見所聞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後,我曾出國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詳盡地記下家中瑣碎還加上阿瑗的評語附識。這種瑣瑣碎碎的事,我們稱爲‘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我們偶然出門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帶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時搬出來觀賞玩弄。"

"我們兩人每天在起居室靜靜地各據一書桌,靜靜地讀書工作。我們工作之餘,就在附近各處‘探險’(不是真探險,我也解釋不好,就是一種小興致吧,看此書纔會明白),或在院子裏來回散步。"

"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阿瑗常說:‘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是媽媽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變爲最大的。"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我很想追隨楊絳的記述,把她在國外的兩次搬家,在牛津從老金家搬到高級住宅區,再搬到巴黎;回國後,住在上海搬家的種種,以及建國後住在北京的種種搬家,最終莫名地(不知是誰幫他們的幫,給的房子)住入三里河寓所,這些搬家過程中的生活波瀾給勾勒出來,但我最終放棄了。楊絳已經把她的生活勾勒成一本書了,我再簡化,恐怕就失去中其中的味道。生活的紋理不是幾句話能講清的,非讀此書不可亂揣也。

這本書是楊絳的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所想,不是小說,可我卻有上癮的感覺。它不深奧,也不哲理化,卻處處有情味。生活有苦悶有波折,但有書有愛,一切都可過去。家是哪裏?家是有愛人有孩子的地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