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朗讀者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2.34W人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朗讀者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朗讀者讀後感範文

  朗讀者讀後感1

讀《朗讀者》的時候,是去年9月底。

德國人是很嚴謹的,他們的文字不華麗,不賣弄,筆觸冷靜而莊重,真實而簡單。北大出身的錢定平先生更是把《朗讀者》譯得相當貼近中國讀者:大氣、正式,而又不失溫婉的美感。

小說寫的是一位少年(米夏)與一個成年女性(漢娜)之間縱貫一生的愛情。

米夏在15歲時遇到漢娜,他的情慾與愛慾都從她那裏得到了滿足。他是她的朗讀者,每次見面,他都要爲她朗誦華彩的篇章,他們都要用清水沐浴,然後行魚水之歡。他們相約出遊,他們一起看戲,他們也吵架。米夏慢慢長大,開始結交同齡女孩。後來忽然有一天,漢娜走了,從米夏的生活中突然消失了,沒有留下任何音訊。

兩人再見面,是在法庭之上——米夏是法院實習生,而漢娜,曾經是納粹。由於自己的祕密(她不識字)與強烈的自尊心(她不希望任何人知道她不識字),她放棄了升職機會而去做了一名納粹看守。同樣由於這個祕密,在審訊時造成了衆人對漢娜的誤會。米夏憑着對漢娜的瞭解發現了她的祕密,他在救她與維護她尊嚴之間徘徊了很久,但最終選擇了沉默,漢娜被判終生監禁。

一段時間後,米夏開始給獄中的漢娜寄朗讀的磁帶,而漢娜竟然慢慢學會了讀寫,經常寫些字條給米夏敘述日常生活,在我看來這就像一個小女孩一般可愛,在自尊與愛人之間,她選擇過,也離開過,但她還愛,她想讓他知道自己的一切,狀態也好,心情也罷,無論她是20歲、30歲,還是50歲。是啊,女人愛你的時候,你就是她的全部,在她那裏沒有其它任何東西能和你相提並論。但是,米夏從未回過字條或者信,只是一次次地寄出磁帶。這期間,米夏結婚又離婚,作爲男人應該經歷的似乎都經歷了。

有一天監獄長打電話給米夏,漢娜刑期將滿,而米夏是唯一與漢娜聯繫的人,請他接漢娜出獄。米夏爲漢娜今後的生活作了安排,然後去見了漢娜。原先健壯美麗的漢娜已顯老態,米夏不由顯露出失望。其實,這可以理解,現實的漢娜與米夏記憶裏的那個不一樣了,以前的漢娜有着迷人的芳香與誘人的汗珠,現在只剩下老女人的體臭。他們的愛,永遠有那麼一種距離:米夏15歲時,是女人與男人、成人與少年間的心理距離;米夏30歲時,是犯人與公民、監獄與社會的時空距離;米夏45歲時,是一種由害怕產生的距離,似乎只有在某種距離外才是真實可信的,因爲他們都知道,他們之間的愛承載不了那麼多,他們都有最後的一點幻想,米夏幻想着重逢漢娜時仍有年少時的那般衝動,漢娜幻想着重逢米夏時彼此能有歲月過去後的看破紅塵。可惜,可惜,可惜,米夏流露出了失望,漢娜吊死在那個即將出獄的黎明。

是啊,漢娜有什麼繼續生活下去的理由呢!一切都要結束了,就在那個黎明,她將要出獄,她再也不會收到朗讀磁帶,她再也不會得到那種由距離產生的最真實的關心,她心中僅存的一絲溫柔已經消散,僅存的一絲希望已經死去。她死了,上吊死了,死在那個黎明,就要出獄的那個黎明。

還有什麼比這更可悲,更讓人慾哭無淚呢?!有些希望,並不該有。有些愛,註定不能。

我相信,並且覺得所有人都該相信,米夏愛,漢娜也知道米夏愛,只是,真的只是,真的真的只是,他們不能愛。漢娜死後,米夏儘自己可能做了一些事。後記說這是他一生的懺悔。而我覺得,不,這不叫懺悔,而是延續。把一件應該做一輩子的事做完,而且,也許,這是最好的方式。試想,如果漢娜出獄了,接下來將開始的新生活,對她,對米夏,有什麼意義嗎?這是他們的愛的延續,並不因爲一方的離開愛就不存在,相反,在他們之間,這樣的愛,這樣的不能,纔是最最最感動,最最最讓人一次又一次默默無語凝神沉思的。

  朗讀者讀後感2

法國《世界報》文學主編克利斯托夫·施扎納茨在書後評論中寫道:不管我問哪個讀過《朗讀者》的人,他們都說“我把它一夜讀完”。我相信,這本書是作者的親身經歷,至少,他經歷過類似的事情。我也相信,每個讀完這本書的人所沉浸的思考也不盡相同,這部小說承載了太多,愛與性,愛與被愛,愛與背叛,愛與社會,愛與死亡,愛與生命。留給我們的不只是感動,還有令人無比安靜的思考。

卡夫卡說:“書必須是鑿破我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這本書就是這樣。

看了曹文軒教授對《朗讀者》的推薦,於是,迅速找來了這本書。

拿到這本書,就想一口氣讀完,正如書的結尾所說,“每個讀者都會一夜把它讀完”,我亦是在最快的速度讀完的。

《朗讀者》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讓我或者讓我們匪夷所思的故事。15歲的中學生米夏偶然認識了36歲的漢娜,他們成了一對很特別的情人。他和她差不多每天約會,每天他們都會沐浴、朗讀。他們一起騎車出去郊遊,住旅館的時候以母子的名義登記。但是,他們之間的矛盾也日趨嚴重,他們在一次大吵又和好之後,漢娜不辭而別了。兩人再度重逢時,米夏已是大學生了,在法庭當實習生,漢娜作爲曾經的納粹戰犯成爲被告。漢娜在被審的時候,爲了隱瞞自己不識字這個祕密,從而接受了其他戰犯的“污衊”,從而被判終身監禁。米夏知道真相後,想替漢娜說明真相,但是經過艱難的抉擇,最終選擇了緘默。米夏在離婚後,他繼續爲漢娜朗讀,寄去了錄音帶。漢娜在獄中通過錄音帶艱難地學習文字,並給米夏寫了一些小紙條,但是從未回信。當漢娜即將被釋放,米夏接到典獄長的電話,他不得不去看望漢娜,併爲漢娜找到了房子和工作。當米夏去接漢娜出獄時,漢娜已經自殺了。

正如曹文軒教授所說的那樣,這本小說的語言非常嚴謹,非常嚴肅,但是讀之卻不覺得沉悶。讀過這部小說,讓我聯想到了三個詞——自尊,經歷和朗讀。

可以這樣說,漢娜的一生都在捍衛自己的自尊。

她最初是西門子公司的職員,當她要被提升的時候,她爲了掩飾自己不識字,從而選擇了去當兵在集中營做守衛。人說,一步錯,步步錯,正因漢娜這一個錯誤的決定,才造成了她悲劇的一生。納粹時代結束後,她就揹負着沉重的十字架,爲自己曾經的錯誤層層“隱藏”自己,因此她不停地更換居住地,因此,不管她多愛米夏,但是,她始終未將自己全部交給米夏。在米夏的心裏,她是個謎一樣的女人。

一個36歲的女人,沒有家,沒有親人,不敢愛,不能愛,她只能到處漂泊,過着不穩定的日子。其目的既是爲了隱藏她當納粹看守的歷史,也是爲了掩飾她不識字的祕密。

漢娜將自己不識字當成了人生中的最大的恥辱,爲此她願意付出所有的代價,哪怕是愛情、自由或者是生命。和米夏不辭而別,不僅是因爲他們之間的矛盾,更是爲了保守住這個祕密。漢娜被其他被告污衊是她“主謀”,是她執筆寫了當時的決策的時候,她爲了不在法庭讓衆人知道她是個不會讀寫的文盲,她承擔了所有的罪責,雖然她知道承認了罪責的後果。

漢娜選擇了“隱瞞”和“藏匿”來捍衛自己的自尊。我想,她捍衛自己的自尊是沒有錯的,但是,漢娜選擇了錯的方式。在她年輕的時候,在她風華正茂的時候,在她邂逅米夏之後,都有無數次的機會可以讓她學會讀寫,但是她沒有好好把握。

每個人都是有自尊的,而且都是極力捍衛的。我們是不是可以從漢娜的身上得到某種啓示。因爲我們也總是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捍衛自己的自尊,只是我們沒有漢娜那麼偏激,也沒有造成那麼嚴重的後果。但是,我們和漢娜所犯的錯誤是一樣的。爲了維護自己看得非常重要的自尊,採取各種不同的方式,從而失去了人生中許多美好的東西。其實,捍衛自尊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大,這樣不用自己費心地維護也有了尊嚴。

  朗讀者讀後感3

其次,我還有一點小感悟,那就是一個人的成長經歷對他的一生來說都是影響巨大的。米夏因爲在那個夏天認識了一位成熟的女人,並相愛,從而改變了他的一生。

米夏從此變得漠然,麻木,不再相信感情。但是,15歲的米夏是何等的活力四射充滿幻想啊!他會在難得的假期裏爲了見漢娜在凌晨4點起牀去搭電車;他會爲了攢夠遠足的路費而賣掉心愛的郵票;他會放棄和父母旅遊的機會,只是爲了每天和漢娜見面;他會爲了漢娜而努力學習,補上落下的功課……當我看着那一幕幕細節描寫的時候,我往往會忘了漢娜和米夏之間的年齡差異,甚至會忘了米夏還是個懵懂的少年,我只是爲他們之間的感情而感動。

米夏的衝動與熱情在在漢娜的不辭而別之後發生了改變。米夏從此變了,甚至發展他對自己的感情生活都無法正確把握。正如大火餘生的那個女作家所說的那樣,他肯定有過短暫的婚姻,有一個寄宿制的孩子。作者是不是借女作家的話告訴我們,其實某種經歷已經註定了他以後的人生。

這又讓我想起了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故事《孟母三遷》,爲了孩子的成長,孟母三次搬家,只是爲了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其實這也爲了讓孩子經歷該經歷的,遠離不該經歷的。

雖說,經歷是最寶貴的財富,但是有些經歷卻是不經歷爲好。如果米夏在15歲的時候,並沒有生病,並不缺少親人對他心靈無微不至的'關照的話,也許,他不會結識漢娜,不會有以後的生活,雖說他的人生中少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是也許會幸福許多。

前幾天,聽說我曾經的一個學生,今年只有18歲,但是已經結婚生子,現在正在談論離婚事宜。這又是一個不幸的女孩子。她自己曾經也是被母親拋棄,由父親帶大的孩子。她自己的悲劇又將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經歷註定什麼樣的人生,這也許就是宿命。我想,我們做父母的還是應該給孩子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讓他們經歷他們該經歷的,享受屬於他們的美好的未來。

朗讀,在書中被描寫得很美,甚至有極致的美。電影《朗讀者》中的朗讀細節也拍攝得很美。在他們約會的時候,他們唯一的思想交流就是朗讀,我認爲其實他們沒有其他的交流。

但是,朗讀讓他們倆都發生了改變。米夏的朗讀讓漢娜爲之讚歎,米夏就在肯定和讚賞中獲得了信心,他從一個學業平平的孩子成了優秀生。漢娜從朗讀中也獲得了心靈的平靜,她變得柔和而安靜,這是一個成熟女人最吸引人的魅力。

漢娜入獄了,但是米夏並沒有忘記漢娜,雖然他爲愛過漢娜而慚愧而自責,雖然他不敢見漢娜,雖然他希望漢娜從此遠離他的生活。因此,他選擇了爲漢娜繼續朗讀。他的錄音帶給漢娜帶去了生的希望,也給她的生活賦予了新的意義。甚至,漢娜藉助錄音帶學會了基本的讀寫。米夏爲漢娜讀了很多很多的名著,送去了一摞摞的錄音帶。我認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米夏並不是爲漢娜而讀,他也是爲自己而讀。在朗讀的時候,能忘卻世間的紛擾煩雜,忘卻人生的悲苦淒涼,忘卻心靈煩惱憂傷,能讓人沉浸在一種美好純淨的氛圍裏,獲得心靈的平靜和祥和,甚至朗讀“超越了喧囂,超越了生死”。一個終日懺悔和糾結的米夏只能依靠朗讀來讓自己獲得平和和安生。

我想,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將引導我們的孩子學會朗讀,朗讀不僅僅是爲了解讀文本,不僅僅是爲了表演,不僅僅是爲了課堂教學的需要。我們要教會我們的孩子將朗讀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通過朗讀去體會人性的美好和生活的快樂,通過朗讀去豐盈自己的人生去獲得更幸福的人生。朗讀,不再是形式,而是作爲人的一種需要!

《朗讀者》是一本讓人手不釋卷的書,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朗讀者讀後感4

早些年在電影頻道看到電影《朗讀者》的推介,對之揮毫潑墨,讚譽有加。加之又是巨星凱特—溫絲萊特出演女主角,令我對之興趣大增。於是抱着崇敬的心態看完電影。在享受視覺盛宴之後,內心卻頓覺僵化了。那種把人性解剖之後毫無保留的暴露出來促使人反觀自省的深刻內涵,讓我深深陷入迷惘與沉思,並難以自拔。

爲了解開迷惘,更深地理解《朗讀者》的深刻內涵,我把同名原著好好研讀了一遍,卻纔發現《朗讀者》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一生懺悔!

《朗讀者》的情節並不複雜。講述的是主人公米夏十五歲時愛上了一個三十六歲的女子漢娜,他們在一起時只會做三件事:朗讀、洗澡及肉體歡愉;一天漢娜突然失蹤,杳無音信;多年後米夏已是一名學法律的大學生,在一次法庭的審判中兩人重逢,然而此時漢娜卻坐在被告席上,因爲二戰時她曾是納粹集中營的一名看守;十八年後,漢娜在獲准出獄前上吊自殺,期間米夏經常爲漢娜朗讀文學作品並錄成磁帶寄給她;由漢娜的死,米夏也展開了對自己的審判。但其內涵卻超出情節本身,正如曹文軒在序中所言:"在這裏,只有嚴肅的主題,嚴肅的思考和嚴肅的語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