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我是貓》閱讀感想(通用13篇)

本文已影響 1.83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是貓》閱讀感想,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貓》閱讀感想(通用13篇)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1

《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日漱石早期的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作。在譯者的話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對於夏目漱石的作品,魯迅先生認爲:“夏目的著作以想象豐富、文辭精美見稱。……輕快灑脫,富於機智,是明治文壇上的新江戶藝術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而魯迅的《狂人日記》與《我是貓》在語言風格上的相似性,也早就有人關注了。確實,初識這本書,被吸引的是書的題目。細細讀下來,確是如此!

本文的主人公是貓,並且以貓的視角來看人類世界。這隻貓剛生出來的時候,因爲長得醜,被人唾棄,撿了一條命,後被人稱“苦沙彌”的初級英語老師收養,自此開始了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某日因爲喝醉落入了水缸中,被淹死了。

讀了這本書,我想:自負的人一直以爲自己了不起,因爲覺得人類擁有最發達、最聰明的腦袋,可殊不知,在那些小貓、小狗看來,人也不過如此,沒有絕頂智慧,沒有高尚品質,有時甚至連他們也不如,但我們又能說什麼呢?我喜歡貓的那種閒適和自然,即使是在它死的時候,它喝了酒之後暈乎乎的掉到了水缸裏,它掙扎,費盡了全身力氣也無濟於事,於是它選擇了放棄。雖然現在看來有些惋惜,但實際上這也是明智之舉,放棄掙扎的念頭,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死亡。

其實對於現實生活何嘗不是這樣呢?有時候,我們應該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身邊的事物,多一些自然,少一份拘束,多一分快樂,少一分憂愁。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2

《我是貓》作者是夏目漱石,他家裏養了一隻貓,名字叫小黑。作者就是從這隻貓的視角而寫成的這部小說。《我是貓》這部小說也是夏目漱石的成名作。

夏目漱石被日本文學界譽爲“千年文學篇第一人”,他的頭像以前可是被印在壹仟日元面值上的!這本書就從他們家養的小黑貓爲原型,換了個角度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

我最喜歡的片段就是貓吃主人吃剩下的年糕了。貓慢慢地進了廚房,然後咬到了一塊年糕,很是美味。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貓的牙齒竟然卡進了年糕裏,無論怎麼用力都拔不出來。這時,女僕和小孩都來了。看見了這一幕,紛紛覺得十分有趣,小孩嘲笑這個貓在跳滑稽的舞蹈,好心的女僕則上前幫貓拔掉年糕。但是卻一不小心,雖然幫助貓的牙齒脫離了年糕,但是隨之兩顆牙齒也跟着沒了。唉,這裏我不由心疼這隻貓,也不忍抱怨那個女僕,真是太不愛惜小動物了。

再想一想我們自己,也有虐待欺負小動物的現象發生。就比如我們經常去看的馬戲團,表面上動物們光鮮亮麗,但其實背後,動物們常常要受到捱餓抽打。或者象牙被做成筷子、鱷魚皮被做成包包、鯊魚的魚翅被做成美味的佳餚……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我們一定要保護小動物們,和他們和諧共處!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3

《我是貓》是日本文學大師夏目漱石的代表作,通過貓的視角展開敘述,作爲貓的“我”爲第一視角展開,被稱爲“苦沙彌”的初級英文老師收養,從此開始了觀察、品評人類的生活。生活中,“我”將主人和他的一幫朋友梅亭、水島寒月等的話盡收耳中。

以下是作爲一隻貓的評論:

無論是主人、寒月還是迷亭,他們都是和平時期的普通老闆姓,儘管他們裝模作樣,像絲瓜一樣隨風飄蕩。但他們本質既功利又貪婪。在他們平時的談話中,暴露了明爭暗鬥的心理。進一步說,他們與平常謾罵的凡胎俗骨是一丘之貉。這些事情,在我們貓看來,真是可悲至極。作爲一隻貓的“我”,可以輕輕鬆鬆看透人類的一些本質的思想,對人類的弱點有着精細的研究。雖有一些滑稽,但抨擊了當時的社會風氣。

舉一個例子。主人、寒月、迷亭一起討論學說、哲學,寒月說: “培根講過:” ‘從大自然的力量,才能戰勝大自然。’今日的人類鬥爭,就是遵循培根格言的結果,這一點和相撲的柔術一樣,巧妙利用對方的力量來消滅對方。還有水利發電,藉着水利,才能發電······”談着談着,他們就談到金田老闆的老婆因鼻子而亡,他因造孽而死,嚇人因探祕而斃,小姐嘛,沒見過無從說起,大概會亡於吃、喝、穿吧。

從這些種種的談話可以看出他們的庸俗,同時看出他們雖然表面上談着哲學大道理,彰顯着他們的學問,實際上顯示出他們的虛僞以及精神世界的空虛。他們對自己的愚昧無知渾然不覺,卻又擺出一副高傲的面孔。

站在貓的角度,作爲貓的“我”生活在人類瑣碎的生活中,卻悟出一些道理,例如:所有動物,先知先覺;臨危之際,可成就平常不能之事,此乃天佑也;所有的安樂都來自於困苦等等。這些道理雖然都很普通,沒有那麼高深莫測,但貼近生活,不是空虛之談,會淺淺的對我們有些頓悟。對於現實生活,我們應該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周邊的事物。多一些自然,少一份拘束;多一份快樂,少一份憂愁。有時候我們之所以失敗,只是我們被自己束縛罷了。

人類不應該爲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擺出什麼都會的樣子,不應該活在愚昧無知而不自知。生活中,我們往往不是害怕失敗本身,而是害怕失敗後,朋友會怎麼看待我們。我們在意他人的目光,在意他人的意見,從而忽略了我們本身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也反映我們生活的一個現象:“內卷”:我們在意別人在做什麼。如果每個人都專注自己的生活,我想,無論誰卷,都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雖然不能簡單地判定“內卷”是對是錯,但我覺得這是可以改變的,也是可以調整的,就像我們不會去欣賞寒月他們的無稽之談,而是會喜歡貓的那種閒適和自然。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4

今日,我看完了一本十分精彩的日本名作《我是貓》,它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它是夏目漱石的處女作。

收中的主人公不是人而是一個窮教師家的貓,這隻貓在夏目漱石的筆下變成了一個善於思索、有見識、富於正義感的貓,可是到了最終也沒學會抓老鼠的貓。

大概資料是一隻可憐又可愛的小貓,被一個書童玩過了以後,又弄傷了,無家可歸,十分幸運的是被一個“好心人”給留了下來,可是,小貓被主人家的人又打又罵,有的時候還得餓肚子,它的窩就是一個破紙箱,到了冬天又冷又餓,十分的可憐。那個時代有錢的人十分少,沒錢的人很多,有的時候人都吃不飽,生活都沒有保障,別說一隻貓了,更是可憐,有的時候二、三天都吃不上飯。最終,它爲了喝水一不細心滑到了水缸裏淹死了。

我讀了這本書後思緒萬千:在那個黑色的時代,那人吃人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就連一隻小貓的生命也無法保障。

如果它生長在此刻的我們中國,必須會被好心的人帶回家,天天餵它吃好吃的貓糧,各種各樣的口味都有,還會有溫暖的小窩,冬曖夏涼。看電視上的報道,有一個老奶奶每一天去餵養在她的房子周圍的流浪的貓和狗,此刻有愛心的人越來越多了。如果它生活在我們的社會,它必須是幸福的都不想離開。

這篇文章也表達出了20世紀初的日本的黑暗時代,人們的生活是多麼的困苦,我們此刻的生活條件實在是太好了,吃的有營養,穿的又暖和又漂亮,還有寬敞的教室,精緻的書籍供我們來學習,我們實在是太幸福了,我們要珍惜此刻的生活,好好學習,爲國家貢獻我們的力量。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5

作者以貓眼寫人類社會,使小說得以撇開必須的社會成見,以其充滿離奇的想象,鞭撻和嘲諷當時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小貓寄居的房屋裏住着一個奇怪的主人,他喜歡拿着一堆晦澀難懂的書籍假裝欣賞;嘗試過詩歌、繪畫等高雅藝術卻失敗;社交面極窄,左鄰右里的關係都處理不好;作爲英語初級教師也普普通通;他的性格固執、暴躁,卻也有讀書人的迂腐、怯懦。苦沙彌深受胃病所擾,與妻兒子女的關係不慍不火,由於身居陋室而又自命不凡,所以被街坊稱爲“本世紀難得一見的怪人”。

貓兒正是在對主人家爲數不多的訪客的觀察和主人如何處理與外界的衝突中構成了對社會的看法。理所當然,苦沙彌所交往的都是些知識分子同學:喜愛胡謅八扯但又有必須文學素養的迷亭先生;文質彬彬,癡情藝術卻糾纏於戀愛的理學士水島寒月;話語中帶有出家人的迷幻與飄逸,但卻過分關注自己的八角獨仙:和主人一樣,他們都是在人格中充滿矛盾的讀書人。

放在明治維新的大背景中看,小說反映了在世風日下、人人追名逐利的社會中知識分子的無奈與彷徨。當時日本人的價值觀正經受着西方的衝擊:一方面,追求學問還是追求名利的問題考驗着他們;另一方面,社會上富人的種種現象又刺激和嘲諷着他們。於是,他們各自構成了各自的獨特性格:主人鄙視實業家,在自己的空間裏固執地過着自己的生活;迷亭先生在不斷地與他人胡扯聊天中得到解脫;寒月想娶實業家金田先生的女兒,但終究未能如願;獨仙先生似乎深得東方哲學觀的深邃,要求自己以“消極”的方式修養心靈。

如果聯繫夏目漱石先生的個人經歷來看,這幾個在大變革環境中艱難度日的文人何似他本身呢也許書中諸位的性格正是反映了夏目漱石內心微妙的各個方面吧。他本人幼年不幸被生父拋棄,正像小貓一出生就煢煢獨立一樣;而晚年死於胃潰瘍,就如小說中女主人說苦沙彌“終將死於胃病”;而對東方人生觀的理解與嚮往,他又與獨仙先生有幾番神似。

“必須的社會意識反映着必須的社會存在”。在經受西方思想的洗禮中,總有些敏銳的心靈憂慮着他們眼前所見到的,惋惜着他們背後所失去的。夏目漱石先生的早逝是我們的不幸,但他所遺留下來的文學瑰寶,卻爲一代又一代人所誦讀、讚賞。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6

這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先生於1905年發表的作品。

小說從一隻貓對視角出發,小說從一一隻貓的視角出發,以窮學究苦沙彌家爲舞臺,登場的有把信口開河耍弄人作爲唯一樂趣的迷亭,學識淵博卻癡迷於古怪研究的寒月,看似看破紅塵卻也 貪生怕死的獨仙。這些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道古論今,將當時日本明治社會的新鮮事討論個遍,穿插鄰居資本家金田嫁女的故事,用貓君的毒舌,嘲笑了當時知識分子空虛的精神生活,批判了金錢萬能的社會。

這部小說屬於寫生文,注重生活場景和對話的描寫,開篇常常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出的卻是一一些放諸當今社會依然不過時的深刻話題。小說構思奇巧,描寫誇張,文筆幽默犀利,讀來既妙趣橫生,又能發人深省,被譽爲日本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豐碑。

在發表觀點時藉助一趣事而不是總是直敘,是作品的又一看點。如貓被年糕粘住嘴巴那段描述,風趣從容地展示了所謂的四條真理:難得的機緣,會使所有的動物敢於幹出他們並非情願的事來,是在說人遇到誘惑時總是情不自禁;所有的動物,都能本能地預測到吉凶禍福,是說人會本能地意識到危機;臨危之際,平時做不到的事,這時也能做到,這是說危險能夠激發人的本能,發揮超過平時不能發揮的能量;一切安樂,無不來至困苦,是指人不經歷苦難,不會感到什麼是幸福。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7

最近看了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貓》

《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這部作品寫於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鵑》雜誌上連載,後編成上、中、下三冊出版。

夏目漱石爲發泄多年鬱憤而寫成的長篇小說《我是貓》,淋漓盡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日本中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生活,尖銳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開化”的資本主義社會。這部作品是以一位窮教師家的貓爲主人公,以這隻被擬人化的貓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心理。這是一隻善於思索、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但至死也沒有學會捕捉老鼠的貓。

小說圍繞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風波,有力地揭露了資產階級,批判了社會拜金主義風氣。金田老爺是“窮兇極惡,又貪又狠”的大資本家,擁有大量的財產。他的“堂皇富麗的公館”,與苦沙彌的“暗黑的洞窟”恰成鮮明對比。他發財致富的“祕訣”是“要精通三缺”,即缺義理、缺人情、缺廉恥。“把鼻子、眼睛都盯在鈔票上”,“只要能賺錢,什麼事也幹得出來”,把金錢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金田依仗自己的財勢,成爲社會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財大氣粗,仗勢壓人。主人公苦沙彌安貧、正直,教書十年與他素不相識,只是慢待了他的老婆,他便興師動衆三番四次進行打擊,致使苦沙彌的身心受到嚴重摧殘。買通的落雲館的頑童搞得苦沙彌坐臥不寧,他卻得意洋洋地說:“……這個傢伙……不久將來,總會投降的呢。”一副奸詐、兇狠可憎的面目暴露無遺了。所以,連“貓”也覺得金田是“最壞的人類”。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8

《我是貓》是一本很好的書,它以犀利的筆鋒,強烈的諷刺了日本當時的腐敗社會,讀者只要細細品讀,一定可以品出作者寄託在這本書上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感,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本書到底好在哪裏吧,請仔細看。

本文的主人公是貓。是以貓的視角來看人類世界的。剛生出來的時候因爲長得太醜,被人唾棄,撿得一命,後被被人稱爲“苦沙彌”的初級英文老師收養,自此開始了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某日因爲好奇,落入了酒缸中,被淹死了。

文章站在貓的角度上,俯視日本社會的風尚,粗暴、邪惡似乎已經成爲了日本的代名詞。但是,作者一人是絕對不能改變日本的,所以,作者把這種思想寄託在這本書上,希望日本看到它,可以改邪歸正,與別的國家可以友好相處,這是作者最大的希望,可惜這個夢想還是沒能讓日本改變,我們感到十分惋惜。

在《我是貓》中出現了很多角色,這些角色大部分都與當時日本的社會風氣驚人的相似,都是貪婪的化身,雖然有一些人相對來說比較善良,但是貪婪、無知、強暴還是這些人的特色。

《我是貓》筆調詼諧,乍看上去像一篇笑話,再細細品讀,發現它是一把利劍,刺得我們心痛。

這就是《我是貓》,希望大家也來感受它的滋味吧,別的就不多說了。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9

《我是貓》是一部敘事非常平緩的小說,它的敘事節奏讓我想起曹雪芹的《紅樓夢》。如果你喜歡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我想你也會喜歡這部小說。如果你喜歡《指環王》而又對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無感,很可能會看不下去這部小說,會覺得它枯燥、絮叨。還有一種,如果你喜歡黑澤明的電影,喜歡在小說等藝術作品中尋找深刻,獲得靈魂的洗滌昇華,我覺得,也會看不下去這部小說。

這部小說以第一視覺與全知視覺交錯進行敘述,迷亭、寒月、獨仙等人物逐一登門拜訪男主人家,並與之談論,或談時政,或談社會,或談文學典故,最後來一個大團聚,並以貓的溺死收尾。小說中沒有吸引人的情節,沒有深刻的人性揭露,但有對社會、對人性的批評,如“展望當今世界那些所謂‘大有作爲’的人士,除了撒謊騙人,暗下毒手殘害人,虛張聲勢嚇唬人,以及設下圈套陷害人之外,似乎沒什麼其他能耐了。連中學裏的那些少年們也照貓畫虎,錯誤地以爲不這樣就吃不開,只有揚揚得意地幹那種本應臉紅的勾當,才稱得上是未來的紳士。這哪裏是什麼‘有能耐的人’,簡直是一幫無賴。”如此這般夾雜着作者觀點的直白批評,在小說中也不止一處,然而並不多,更多時候,小說都在平淡地“拉家常”。

有人問李健:“什麼是好的音樂?”李健回答說:“能夠感動你的音樂就是好的音樂。”我覺得小說也可以這樣子看待,不過還有一種小說就是能夠讓你覺得,小說居然還能夠這樣寫。讓你感覺佩服的小說,也是好小說。比如《我是貓》這部小說,它沒有感動我,但讓我非常敬佩。據柄谷行人所說,夏目漱石是一位反對西化,主張復古的小說家。而他的這種主張在《我是貓》中有明顯的表達如“西方文明也許是積極的、進取的,但實際上是那些一生都不知足的人們創造出來的文明。相比之下,日本文明並不通過改變外界事物來求得滿足。日本和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日本文明是在‘不許從根本改變周圍環境’這一前提下發展起來的。”除此之外,他還在小說中大量引用日本的俳句、能劇等傳統文化元素,甚至也引用不少中國的古典詩詞,使得整部小說極具日本特色與東方情懷。

夏目漱石的這部小說,即便放到當時的日本,其淵博的文化水平也是少有人寫得出來的,故而能夠一鳴驚人。《我是貓》是夏目漱石的成名作,他寫出來時才三十多歲,《心》則是他後期的傑作。《心》是很現代的作品,講求深刻性,探究人的心。這樣的作品固然好,但似乎進入了現代社會,這樣的作品有點氾濫,而像《我是貓》這種作品則極少見。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10

最近我看到了一本有趣的書,名字叫《我是貓》,作者是日本的夏目漱石。這本書很有趣。作者是通過貓的視角來寫的,整本書可以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詩來形容。人活在世界上心中摻雜着太多感情,辦事時容易混進私人感情,誰對誰錯,用感情判斷。而貓不是,它們沒有私人感情,貓看事情是從動物的角度看的,對任何事物瞭解得十分透徹,誰對誰錯一目瞭然。

《我是貓》這本書也是對知識分子做了批判。因爲作者自己是屬於知識分子的一員,他深知知識分子都有什麼缺點,他們大家做在家裏作學問,不喜歡拋頭露面。每天只是說得很激烈,讓人很沸騰,但是他們沒有一點實際行動去改變這亂世。這本書分別寫了我主人的弟子寒月先生和主人的好友迷亭先生,寒月經常來找主人發牢騷,不管主人願聽不願聽他都是等自己說夠了才離開,迷亭是一位美學家,而且特別能胡攪蠻纏,即使被人拆穿,也能胡編下去。

本書寫的雖有些誇張,卻揭露了日本20世紀初的基本社會狀態。

《我是貓》告訴了我們那時社會的腐朽,人們都爲了追求利益而損壞友情,也顯示出知識分子的無所事事,遊手好閒,同時流露出作者心中的苦悶。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11

1871年,日本開始史上最大刀闊斧的改革,明治維新,經濟大步發展的同時,社會問題日益突出各種矛盾日益尖銳,36年後的1905年,時年38歲的夏目漱石以《我是貓》一舉成名,獲得廣厚讚譽,更是被認爲豎起了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豐碑,在日本,享有“國民作家”的美譽。

主人說:“在無意中摸人家的想法這就是密探。在不知不覺之中引出人家的話來,揣摩人家的想法,這就是密探。使用一大堆恐嚇的語言,強迫人家聽從,這就是密探。”應該說,這個程度上,“密探”代表了現代人之間的疏離與隔膜。

接着主人說了他認爲的密探產生的原因:“現代人的密探傾向,原因全在於個人的自覺心過分的強烈。”並且,他進一步解釋了他所說的“自覺心”:“現今人的所謂自覺心,可以書哦是過分懂得自己與他人之間有一條截然的利害鴻溝。而這種自覺心,隨着文明的進展,一天比一天變得敏銳,從而到了最後,連舉手投足都變得不能按自然行事。走進有鏡子的房間,每次在鏡子前通過都要照一下鏡子,每一個瞬間都不能忘掉自己。睡夢中想的是我,醒來想的還是我,這個我到處不離身,結果人的言行只能是小裏小氣,只能把自己舒服得緊緊的,只能感覺人世是痛苦的。在這點上,當代人都成了密探式的人,竊賊式的人。密探乾的是不讓人發覺,偷偷摸摸儘量給自己找便宜的勾當,自然非有強烈的自覺心不可。竊賊也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被發現,所以也勢必非有強烈的自覺心不可。現今的人,睡覺也好醒來也好,總在盤算怎麼樣對自己有利,自覺心和密探、竊賊一樣強烈。在二十四小時中總是心神不寧,總在偷偷摸摸地行動,在走向墳墓之前一刻也不得安寧,這就是現代人的心態。”且不談他說的現代人的狀態是不是完全正確,起碼有一點先生說對了,這種源自西方的個體的思想哲學,的確是消極、悲觀的。(這裏的消極、悲觀,應該遵從哲學語境,與價值判斷無關,僅表明一種趨向。)

主人的朋友獨仙就說:“以往的人教人們忘掉自己,現在的人教人不要忘了自己,這完全不同。二十四小時中充滿了自己意識。正因爲如此,二十四小時中沒有一刻是太平的。一般人認爲隨着文明的發達,殺伐之氣沒有了,人與人的交際也穩當得多了,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自覺心這樣強烈怎麼會穩當呢。這和相撲的力士,在比賽場地中互相揪住對方擺出不同的架勢沒什麼兩樣嘛。在旁人看來以爲這是極平穩的,而角力雙方的本人不正是暗中使用極大的力量嗎?”

當然,這都是在生時產生的意識形態分野,寒月對此提出了一個與東方忘我哲學相悖的觀點:“生下來的時刻,誰也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生下來了,可死的時候,看起來誰都感到難受。”連西方的學者都不諱言,西方的哲學是以滿足低級的人類物慾需求爲中心,而東方的哲學是“我們能想見的更加高等的哲學”(只是當今東方哲學系統化研究仍然落後於西方),但我們也都會面對這個悖論,再高等,也有面對低等的時候。孰是孰非,就留給大家自己判斷了。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12

不知不覺,書走進了我的生活,我走進了書的世界:我津津有味地欣賞着嫦娥奔月的美麗神話,若有所思地品味着“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捧起書本,整個世界似乎變樣了,所有的事物都那麼生機盎然,都是如此新奇。

前段時間,我拜讀了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長篇小說《我是貓》,一羣知識分子只能像怨婦般哀嘆世道,卻毫無所爲,心中不禁倍感無奈。

作者當時生活在二十世紀初的日本中小資產階級,所以整本書都在用“貓”詼諧幽默的語氣揭露那時資產主義社會的不良風氣。現在的我當然不生活在二十世紀初的日本,更不會理解那時作者真正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不過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倒是有一點自己的想法。

《我是貓》這本小說一方面,尋找個性,呼喚自由,自己意識和市場觀念形成大潮;另一方面,固有的價值觀、文化觀與風尚習俗,包容着陳腐與優異,在抗議中沉沒,在沉沒中掙扎……作者正是在社會現實面前產生了厭世情結,他的生厭和悲觀使他成爲了時代精神文明的最深刻的揭發者與批判者,促使他使用“貓”的嘲諷和評斷,用其辛辣的語言來抨擊人類、抨擊社會。

不知,貓公的觀察與評斷,對於我們現在的社會來說,是否同樣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呢?正如譯者所說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得任人評說了。”

貓的主人若沙彌,迂腐的代言人,思想保守。他雖然極其渴望改革,渴望新世界,但卻看不透社會,落得個貧窮的書生生活。更爲人不恥的是,“文人清高”的特質,深深刻入他的血液之中,嘴裏吐出的都是聖賢之道,心裏想的卻卑微不堪,猶如市井之徒的雞肚腸子。文人的虛榮心總讓他擺出一副自鳴得意的樣子,少許的知識讓他蔑視平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瑣碎。一心想修煉成賢,卻是十足的俗人。號着“文人”的名,也不過是要與妻子論柴米油鹽的俗人,偶爾還要嘲弄伴侶的無知來襯托讀書人的高尚,卻從不爲自身脫離現實而知恥。甚至連山藥材料也不曉得幾分錢,仍只顧躲在書房底下,擺弄紙墨。

寒月,埋頭實幹的老實人,活着似乎不明爲何。他不懂男女之事,不解世道之理,連爲之爭取苦幹的博士稱號也不知緣由。書呆子,說的就是他。寒月就是一根導線,引出金田老爺,引出我們生活的社會,引生出夏目漱石對金錢至上的憤恨!

文人抱怨工資太低,無法維持生計;商人抱怨文人無用,無法創造“財富”。這種抱怨產生的結果恰恰出乎意料之外,文人拋棄了尊嚴,攀圖商人的財產;商人在攀圖着文人的地位,一除無知庸俗的惡稱。就這樣,金錢估摸了生活的全部,很多事情都變得在意料之外,卻仍在情理之中。

迷亭,好一個逍遙客。他沒有隱士般的孤傲,把朋友與商人們的交會當做一齣戲劇。他是百般無聊的看客,期待着一場鬧劇來娛樂生活。他跟貓本是同體,局外人就是他該站的位置,可惜的是他畢竟是人,永不能成爲一隻貓,他終究是文人堆裏的一員。

念着念着,我不禁想起北大實行推薦制一事。這件事在教育工作者中,引來了罵聲一片。宛如書中的三人,對於社會盡是怒罵,爲的是不能改變周圍,束手無策呀!可是,有一道理是明確的,不能改革周圍,但可以改革自己,只有改革自己纔有可能改變周圍。憂心制度的不公正,爲何不改變教育工作本身呢?爲何不以身立行,培養思想獨立的學生,讓學生的思想改變引發自下而上的變革?一羣工作者咒罵這鍋湯不好喝,卻還要硬着頭皮一飲而盡,拉肚子了也不能怪人啊!早知如此,便再添上點作料,再下鍋煮煮。與其罵中國教育體系的不合理,也請老師們先把孩子們的素質教育搞上去。只有當新秀的思想不被腐朽,才能避免他日的社會不陳腐呀!

其實不管處在哪個時期、哪個國家,人們的做事方法和思想都差不多,現代社會也有很多像書中人物一樣迂腐、軟弱、勢力、唯利是圖的人。人性是有弱點的,人類本來就自私,爲了自己的利益什麼都幹得出來,這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本書的作者也曾經說過:“比起嘲笑他們,我更嘲笑我自己。”我想他在批判文中人物的同時也在深深地批判着自己。

既然人類本來就是這樣,我想我們應該努力去改變,去剋制自己,而不是去避免,去欺騙自己。我們不可能成爲小說、漫畫中那樣完美的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至少不要像文中的人物一樣被金錢和勢力矇蔽了雙眼。

我明白長大以後有很多事都是出於無奈,可能必須要自私一點,會與自己希望的偏差一些,但我希望我能夠守住底線,長大以後也能夠活得真正的快樂。也許我以後真的會變得和書中的人物一樣,但至少我現在還是很快樂的。

多一點關心,多一點理解,對於他人,是生命的復甦。最後,我極力推薦大家去閱讀這本小說。

擡眼,輕撫桌邊書卷,陰霾散去後的月光毫不吝嗇的傾瀉於天地之間,“真”的種子在心中播種,“善”的大樹從此生根發芽,“美”的花蕾枝頭開放。空氣中竟多了些許幽香芬芳。

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裏,夾雜着桂花的香味兒,山影也更真了,山兒不動,水兒微響。

朵朵白雲飄悠,片片綠葉映出繁星滿天的喜悅,微風輕輕,一縷一縷的香,從窗外票進來,在薄薄的空氣裏浮動。

《我是貓》閱讀感想 篇13

《我是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小貓在吃年糕中,發現了三條真理的有趣故事。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生動有趣。學完了這篇課文,我感受頗深。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夏目漱石,是一位日本作家。作者用幽默而辛辣的筆觸,刻畫了一隻貓在偷吃年糕時的各種心態,並說出貓發現的三條真理。表達了作者對當時人情冷漠的不滿和憤恨,並對弱者給予了極大的同情。

學完這篇課文,我想:這隻貓吃年糕時的擔憂不正是我們在準備嘗試一件事時心裏的真實記錄和體現嗎?被年糕“粘”後的尷尬不也正是人們遇到難題時的心情嗎?“我大抵也算見識過人類缺乏同情心的各種行徑,但從來沒有像此時此刻這樣恨在心頭。”想想現在,各種缺乏同情心和愛心的事屢見不鮮:老人摔倒後行人沒有一個幹幫忙,好心人幫了忙卻被冤枉了;廣州的“小悅悅”事件,司機與行人對人命的漠視;高鐵事故中有關方面的淡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感觸。我們爲什麼不能擁有一顆同情之心,一顆感恩之心?每個人面對他人的困難都來伸出一隻手,以衆人的舉手之勞幫助他人形成萬鈞之力。

讓我們互相尊重,去關愛身邊的每一位同學,每一個人。讓我們的社會的各個角落灑滿愛的陽光,充滿彼此信任的空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