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城南舊事》有感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 2.67W人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城南舊事》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城南舊事》有感彙編15篇

讀《城南舊事》有感1

她是一個開朗可愛的小女孩,有着一雙水靈靈的眼睛,眼神裏帶着幾分俏皮,每當犯錯誤的時候,那張小巧玲瓏的嘴就朝着媽媽眯眯地笑着。她是誰呢?她就是《城南舊事》的主人公——我最最喜歡的小英子。

還記得她在冬陽下,站在駱駝面前,看着駱駝們咀嚼着草料,上下牙交錯着磨着,竟然地也學着像駱駝那樣,噴着熱氣,咀嚼了起來。英子是那樣的可愛,我喜歡英子,因爲我也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孩子。

記得小的時候,我非常喜歡小白兔,真希望自己也變成一隻小白兔。有一次我學着小白兔啃胡蘿蔔,看着小白兔的牙齒一動一動,也一下一下地啃着胡蘿蔔,啃着啃着,我便覺得胡蘿蔔皮是那樣的難吃。

英子是一個善良的`人,還記得那個被誤以爲是“瘋子”的秀貞的女人嗎?在大人眼裏,秀貞是一個“大瘋子”,不能靠近。而在小英子眼裏,秀貞就像是自己的好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玩過家家”。在小英子的心目中,生活是美好的,也是新奇的。

喜歡小英子,因爲我從小英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其實做好事一點都不難,難的是天天做好事。在生活中我也經常做好事。課餘時間,我參加了第九世界組織的公益活動,幫助殘疾人把他們親手製作的工藝品拿到西湖文化廣場義賣,通過義賣把義賣善款捐給了沒有生活來源的殘疾人們。

從英子身上,我還看到了她的堅強,她認真做事的優秀品質。很小的時候,爸爸就教誨她,“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英子她牢牢的記住了爸爸的話,結果英子真的代表了全體學生上臺領獎。她做到了,因爲她始終如一的堅持着,這難道不是一種堅強嗎?和小英子生活的那個年代相比,我們的童年幸福多了,每天有那麼多有趣的課外書看,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多看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童年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好好的珍惜自己的童年。而一本《城南舊事》,它帶給我的快樂,給予我的啓發,讓我難以忘懷,更加珍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讀《城南舊事》有感2

我從小到大讀過很多書,最喜歡的就是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這本書以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作者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書中的每個故事都親切感人,令我思緒起伏,感慨萬千。

全書由英子一個人引起,以英子純潔的眼睛觀察着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了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從英子的視角旁觀着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像惠安館的瘋子秀貞,約英子看海的小偷,騎在毛驢上的奶媽,最終離她而去的父親,她憑着微妙的記憶,將年幼時圍繞她發生的生活就是記錄下來。

不得不承認,讀《城南舊事》時,我的內心是沉重的,那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時代;善良的女子被深愛的人拋棄,讓人同情憐憫的人被世俗的眼光鄙夷,原本正直的青年被迫向生活屈服,深沉的母愛因爲生存而面臨痛苦的.選擇,年僅13歲的孩子因爲家庭變故挑起生活的重擔,然而,傷感的心頭有時又會涌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爲失散六年的母女竟又重逢,因爲一個被生活壓彎了腰的青年竟然和一個天真的小姑娘許下“我們看海去”的美麗約定,因爲所謂“門不當戶不對”的兩個年輕人在那個年代最終走在一起,因爲爸爸對英子說過的話“不要怕,無論多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這樣的純淨美好,這樣的溫厚醇和,這一切一切讓我感動不已,心潮涌動。

《城南舊事》使我回想起我的童年,使我更加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這本書也給了我許多的人生啓示,它教給我面對弱者時要有同情心,面對困難時要有責任心,面對挫折時要堅強勇敢,面對親情友情時要懂得感恩回報,《城南舊事》使我長大了許多,成熟了許多,這本書定會成爲我人生永久的回憶。

讀《城南舊事》有感3

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就像在冬日的黃昏品一杯清茶,感受着茶的韻味,感受着茶的濃濃淡淡,冷冷暖暖。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本書,每個人的童年都有着不一樣的故事,但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有着與英子一樣的純真與快樂。看《城南舊事》,小英子的純真與善良、快樂與悲傷感染着我,我的心靈之門被輕輕叩響,記憶的長線拉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小時候,我經常出洋相。上一年級時,我向老師請假解手,老師說下課的時候做哪樣去了。我悄悄蹲下。過後,老師說要去嗯去嘛,同桌說屙都屙嘍。同學們都笑得直不起了腰……

小時候,我做過許多幼稚的事情。小朋友不跟我玩,我生氣地蹲在大樹下,不理睬他們……小時候,我剃過光頭;小時候,我愛臭美……

小時候的事,五彩斑斕,是一個個彩色的夢;小時候的事,天真爛漫,想起來,忍俊不禁;小時候的事,道不盡,也說不完,只能成爲回憶;小時候的事,像煙,像霧,漸漸地淡了,散了,留下的是無限的惆悵。

如今,河,依舊是那條河。歷盡歲月滄桑,它如一位老人,被堆積的淤泥埋到了咽喉。站在橋上,再也看不到孩子們光着屁股在水裏盡情嬉戲;再也聽不到笑聲、水聲融爲一體的天籟之音。那美好快樂的情景永遠不會再來了。

如今,樹,還是那棵樹。當年,父輩們種下的樹,已經長成參天大樹了,我需擡頭仰視它,才能見它整個面容。歲歲年年,年年歲歲,幾多花開花落見證了歲月的輪迴。

如今,家,還是那個家。這個家裏,曾經到處充滿着孩子們童稚的笑聲和玩鬧聲,年輕的父母親,忙裏忙外,不亦悅乎。

童年走遠了,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了。冬日的黃昏,我手捧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便不由得沉浸在對童年往事的回憶中。正如林海音那樣,成年後的她,學駱駝咀嚼的事情再也不會發生了。我呢,又何嘗不是這樣?當一件件童年往事像河水一樣緩緩地淌過心靈,永遠地成爲過去,我的心裏便留下一抹深深的懷念、淡淡的哀傷。

或許人的童年都是相通的,讀《城南舊事》,我總能被英子的純真善良所打動,也總能從英子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可有時候,當我看到孩子們一個人一遍又一遍摩挲着他的遙控車自言自語時,我不免又感覺當代孩子的童年顯得那麼蒼白。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在衆多玩具的簇擁下,在各種各樣特長的支撐下,看似幸福無比,其實正是這種過分的呵護,使他們失去了許多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正是這各種各樣的玩具使他們失去了與最有靈氣的人交流的機會;正是這各種各樣的特長班,剝奪了他們自由嬉戲的空間。我也常常想,我們的家長,我們的老師,是不是應該保衛孩子的童年,把童年還給孩子?

我希望所有的孩子也一起讀讀這本書,讀讀《城南舊事》,讀讀英子的童年,讓童年的純真與快樂輕輕趟過他們的心靈。

讀《城南舊事》有感4

《城南舊事》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全書生動得記敘了林海音小時候住在北京城南與小夥伴生活的故事。

這本書不愧是一本名著,它以林海音小時候英子的角度反映了北京城南當時的社會情況。它就像一盞明亮的.路燈,照亮了我通往人生的道路;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的心門;它就像一個路標,使我迷茫的心找到了方向。

在書中,年紀還小的英子遇到了許多人。冬陽童年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子秀貞,英子的小夥伴妞兒,漂亮愛笑的蘭姨娘,父親好友德先叔,還有朝夕相處的宋媽等,每個人都給我印象深刻。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惠安館的秀貞。每個人都認爲她是瘋子,其實她也令人憐憫。當英子偷偷來到惠安館,與秀貞交往時,我還擔心秀貞會不會欺負英子,爲英子捏了把汗。當我知道英子最親密的小夥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小桂子時,心中不禁一陣震撼——母女終於重逢了!英子還把貴重的鑽石表盒金手鐲送給秀貞,我大爲感動。

小小年紀的英子卻十分懂事,令人們十分敬佩。我們的同年雖然無憂無慮,卻沒有英子般豐富多彩。只有讓別人快樂,自己纔會更快樂。這樣纔是真正的、沒有遺憾的同年!

讀《城南舊事》有感5

最近,班級發了一本書,名叫《城南舊事》。讀了題目,我立馬對他產生了好感。

《城南舊事》,多麼樸實溫馨的名字呀。書中通過英子的雙眼,描述了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的老北京故事。《惠安館》傳奇裏講了主人公英子瞞着大人偷偷認識了惠安館裏面瘋子秀貞。秀貞告訴她,她的娃兒小桂子不見了。於是英子便幫他尋找着。可找是找着了,是她的.小夥伴妞兒,秀珍卻把妞兒無情的帶走了。

我非常喜歡《城南舊事》的作者林海音在書中的一句名言:每一個進步,都靠自己的力量,我以受人憐憫爲恥。是啊,每一個進步都要靠自己的力量。我原以爲賺錢很容易,以爲來料加工做商標很輕鬆就可以賺錢,我就開始拿好幾把來做。後來我才發現做商標也挺不容易的,坐了三天三夜才賺到十幾塊錢。看來做什麼都要有勞苦,纔有成果。每一個進步,都靠自己的力量,我以受人憐憫爲恥。每次遇上困難,耳邊總會回想起這句話。

讀《城南舊事》有感6

你有沒有認真觀察過陽光在早上8點經過窗簾和窗戶之間的縫隙時房間裏那些歡呼雀躍的灰塵?你有沒有爲一隻僅僅養過數日就死去的暖黃色的小雞仔而痛哭流涕?你有沒有每天準時打開電視機守着5點半的大風車動畫?

讀完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在我5歲時,父親第一次送我去上幼兒園的那天早上,我坐在那輛黑色的二八自行車的後座,不知道是去上學的我那時還手舞足蹈的很是快樂,直到父親把我的手遞給老師然後轉身離開的那一刻起,我纔開始感到難過,我掙脫掉被老師禁錮了的雙手,朝着父親離去的背影狂奔而去,我看見眼淚從四面八方涌過來,將我吞沒。我還看見,炎炎夏日的午後,你坐在教室裏,頭頂的電扇有節奏的轉動聲和講臺上老師的.講課聲共同演奏出一支名爲“催眠”的曲子,同學們聽的昏昏欲睡,搖頭晃腦,於是老師倉促的結束掉演奏說“請打瞌睡的同學自己起來站一會兒就不會困了”。

關於童年的回憶,像正在放映的幕布電影,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現開來。童年於我們而言是什麼呢?我想童年應該是心底的一條永不幹涸的涓涓溪流,它滋潤着成年以後每一天的我。我們經歷腥風血雨時,它總會用它那汩汩作響的曲調來喚醒我們那顆柔軟而細膩的心。童年於林海音而言,是一本由5篇故事組成的《城南舊事》,爲了讓童年能在心裏永存,她寫下這本小說,與讀者們一起分享她一些緬懷童年的心情。林先生的父親去世時,她年僅十三歲,作爲家中的長女,她開始擔負起她不該擔負的責任,努力渡過人生中的每一道難關,每一個進步,都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在小說中最後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裏她講述了,爸爸病倒之後自己獨自參加小學畢業典禮,回到家中,還來不及把畢業證書給家人看,便接到父親在醫院過世的消息,林先生的童年也因此嘎然而止。或許,成長就是一場漫長的離別,書中的所有主角最終都離“我”而去,直到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跟隨着作者的腳步,告別昨日的陰霾,告別膽小與懦弱。

時間不斷在我們心中注入諸如“工作、結婚、育兒”之類的詞彙。可如果可以的話,請給心騰出一點空間,安放好自己的“童年”,讓它在你心底開出一枝七彩的花。這樣,在以後每個困苦的時刻,這枝永不凋零的花就會賜予你無限的勇氣,你聽,它正在說“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讀《城南舊事》有感7

作者林海音用筆描述了自己的童年,所以纔有了現在的《城南舊事》這本書。英子初到北京,人不生,地不熟。但他在七歲到13歲的時候,結交了很多朋友。但在英子的世界,所有人都是純真的。英子剛認識瘋子的時候,英子就幫她們母女相認,這就體現了英子熱情善良品質。這也是他朋友多的理由。

除了瘋子秀貞,英子還結交了漂亮愛笑蘭姨娘,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小佳子思德叔,小偷等朋友,其中英子還當了一次紅娘,把德先叔和蘭姨娘說到了一起,湊成了一對,讀着書想到她們每個人的.畫面,感覺像一副非常淳樸的鄉下生活的圖畫。

同樣,在開心的同時也是悲慘的,英子在一個美好的十五歲,她的父親走了。隨着父親的離開,她變成了一個肩負重任的大姑娘了,從此這個大姑娘的童年的消失了,讓她成了一個有責任有擔當小大人。照顧弟弟妹妹,還要幫助大人,

讀了這本書裏的悲悲喜喜,快快樂樂,都在這本書裏展現的淋漓盡致。這本書看完讓我體驗了生活中的悲歡離合。

讀《城南舊事》有感8

我又一次翻開了這本《城南舊事》,雖然它的扉頁已微微泛黃,但細細品味其中,仍能感到一個純潔可愛的英子躍然紙上,仍看見眼前這條衚衕的古老和神祕……

《城南舊事》講述了一位名叫英子的六歲小女孩,在北京的衚衕裏經歷的許許多多的事,並逐漸成長的故事。其中,最令我難忘的還是《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故事。故事講述了英子在參加完畢業典禮後,看見爸爸的花兒落了,自己慈愛的父親也去世了,於是,她儼然成爲了家中的小大人,再也不會是孩子了。

想到這裏,我不禁感慨萬千——童年的磨礪,使這個曾經無知的小女孩,漸漸地成爲了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懂事並且堅強的孩子了。而我們,在感慨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爲呢?我們,擁有一個非常美好的、幸福的家庭,可是,我們從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不明白人世間的苦難,悲歡離合。不完美的生活,造就了千千萬萬性格不同的人,但他們即便是如此,也逐漸學會了如何頑強地生活,如何成爲一個有擔當的人。

不僅如此,作者還通過塑造了宋媽,妞兒、秀貞等人物,用童年的幼稚眼光去看待這個醜惡的世界。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真正所謂美好的事物。在英子的描繪中,有迫於生活的重壓,不得不去做小偷的人,也有與孩子生離死別,卻無處傾訴的人;更有苦苦等待曾經愛情給予她的承諾,卻患得相思病,與女兒被火車軋死的人……作者不僅僅要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悲慘、複雜。也要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它有苦難,有艱辛,卻也有快樂,有美好。你永遠不能預料它的出現,卻可以去直面它、戰勝它,或是回味它……

掩上書本,我的思潮起伏,我眼前又出現了那一條古老而神祕的衚衕,一直蔓延到天邊……

讀《城南舊事》有感9

童年就像一個萬花筒那般五彩繽紛,但是當萬花筒的光芒消失的那一刻,我們就會發現自己長大了,童年也結束了。

出身於日本大阪的林海音在5歲那年隨着父母遷居到北京,她的童年也就在上個世紀的老北京度過。那裏的一物一景也深深的烙印在心中,也由此寫下了著名代表作——《城南舊事》。裏面的故事,讓我的情緒忽高忽低:惠安館的秀貞,愛笑的蘭姨娘,患有肺病去世的父親……

讓我最深刻的就是《惠安館》:英子的媽媽和宋媽從來不允許英子去惠安館附近玩耍,每次經過門口也會不由自主的加快腳步:因爲裏面有一個“瘋子”。可是英子還是常常揹着她們,去找“瘋子”秀貞,也漸漸地與秀貞成了好朋友,也明白了其實她不是真正的瘋子,而是想念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小桂子。英子也在詢問中發現自己最好的玩伴“妞兒”竟然就是小桂子的時候,不由大吃一驚。就這樣,秀貞與小桂子母女團聚。

故事中的人物都是英子最要好的朋友或者親人,但隨着事情的變化,他們都以各種原因與英子告別,甚至是永別。現在的`我們正處於在最美好的童年時光中,童年就像一個嶄新的瓶子,但經歷了許多的春夏秋冬之後,瓶子裏的回憶,會隨着,漫長的歲月;隨着往前走的腳步。漸漸地消逝了,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童年就是人生邁出的第一個腳印,其中埋藏着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我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珍惜這個用金錢換不來的寶貴童年,珍惜這童年中的一分一秒,不要留下遺憾。這段美好、純真的童年時光,記住了兒時玩耍的夥伴;記住了充滿歡笑聲,充滿友情的校園;記住了童年時你我的約定。我也即將要結束童年了,我開始留戀其以前做的事情,一切的一切彷彿都是那麼的美好,那麼的和諧,那麼的寧靜,那麼的快樂,令人嚮往……

讀《城南舊事》有感10

《城南舊事》這本書,敘說着一個叫英子的女孩的童年。我讀完這本書第一個感想就是:有趣,作者寫作的方法的不同之處就是作者並沒有像其他作者一樣剛開始就表明主人公的名字和家庭環境,而是慢慢的隨着事情的發展才說到。

故事是從一九二三年開始的,英子從一個天真、可愛、活潑的七歲小女孩到一個聰明、能幹、成熟的小大人,在英子成長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趣事和苦惱。影子經常給她不喜歡的人取外號,英子小時候,她媽媽的奶不夠,所以就請了一個奶媽,這個奶媽叫宋媽,英子的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是宋媽喂的奶,宋媽的丈夫沒出息,從來都不幹事整天閒着,所以英子就很討厭他,英子發現宋媽的丈夫的牙齒很黃,就給他取個外號叫“黃板兒牙”。還有一次,英子要進小學,可是要被小學錄取要會數目,英子吃飯的時候媽媽問她:“你來數給我聽聽。”英子就數起來:“一、二、三……二十、二十一……”英子的'媽媽說:“不是二十,你聽我年啊。二俗、二俗錄一、二俗錄二、二俗錄三……”像這類有趣的事有很多。我的小烏龜可帥了,小小的腦袋,尖尖的鼻子,大大的嘴巴,脖子忽長忽短,四隻小腿不停地在水裏蹬來蹬去,背上揹着一個鍋蓋似的龜殼,只要一碰它,它的頭會立刻縮回殼裏。我的烏龜特別有趣,一天早晨,我給小烏龜餵食,它迫不及待地咬住食物,不一會兒,就把食物吃了個精光。中午它懶洋洋地伸出四條腿趴在魚缸裏曬太陽。

英子他們那個時候的童年樂趣是踢皮球、玩過家家、養寵物……而我們的童年比他們的童年比他們好多了,可以踢足球、打籃球、玩電腦、PSP……

我的童年是多麼美好,多麼幸福啊!

讀《城南舊事》有感11

最近重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小時候也看過,只記得裏面的故事,其中的道理不明白,這次重讀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城南舊事》是作者林海音對童年往事的回憶用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的世界,講述了送別秀貞和妞兒,送別那個爲了供弟弟讀書當了小偷的人,送別蘭姨娘,送別宋媽,送別爸爸,送別自己的童年,然後小女孩長大了。

印象最深的是《我們看海去》裏面的一段對話,小偷問英子:“你說我是好人?還是壞人?”英子說;“我不懂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人太多了,很難分,你分得清海與天嗎?我分不出海與天。”小時候看見這段話時覺得你都是小偷了,爲什麼還要問英子自己是好人還是壞人,很不明白。英子說:“分不清天和海”天和海怎麼可能分不清,天那麼高,海在地上,相隔那麼遠,好人和壞人,自小父母和老師就告訴我們有好人和壞人,又怎能分不清。

長大了在看這段話,你會明白這是一段長大的人與兒童的對話,長大的人他對生活充滿悔恨和無奈,他在偷盜的同時承受着巨大精神折磨,所以他才問單純善良的英子我是好人還是壞人,英子給不了他想要的答案,但英子在與他幾次接觸後,直覺告訴英子,他可能不是一個壞人,天真的英子還和他成了好朋友,約定一起去看海。

孩子分不出天與海,好人和壞人,長大了的人也不一定是能分清哪裏是海,哪裏是天的.,好人與壞人有時候也不一定分得清,在母親和弟弟眼裏小偷是好兒子和好哥哥,因爲爲了能讓母親生活,能讓弟弟上學,生活所迫才當了小偷,在被偷盜的人眼裏他是壞人,因爲他拿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給別人造成了損失。對於社會來說小偷是犯了錯誤的人,長大了做錯事就要接受懲罰,不能爲你犯下的錯找藉口,生活的無奈、壓力、種種的不順每個長大的人都在承受,所以最後小偷被警察帶走,英子很難過。因爲這個社會的黑暗還沒在她童稚、純真、善良的心靈上投下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這首歌是英子唱了五年的驪歌,但在她畢業典禮上同學們唱給他們的送別,英子哭了,小時候不理解畢業了爲什麼要哭,小學畢業了應該高興啊,可以去新的學校,見新的老師,認識新的朋友。長大後才明白那時候最想逃離的地方,是現在最想念的地方,可再也回不去了,那一年分別說後說的“再見”到了現在也未曾再見……生了重病的父親讓她去歷練,她害怕,父親變告訴她:“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讓英子意識到自己長大了,書的最後一頁,最後一句是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個小孩子,看到這句話我流淚了,現在多希望我還是不懂這句話,可是經歷過了就會懂,因爲你已經長大了。

我們的童年也許不一樣,但要長大一定都要經歷過無奈、送別,願所有的孩子們都慢一點長大,慢一點懂得長大後連哭都不敢帶聲音,成年人的崩潰,都是悄無聲息的。告別了童年,就長大了。

讀《城南舊事》有感12

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之後,童年那一幕幕難以忘懷的場景,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城南舊事》這部自傳體小說,深受大家的喜愛。是兒童讀本,又是大人回味着童年樂趣的書。

一邊讀着《城南舊事》,彷彿我自己也走進了英子的童年世界,彷彿看到了“瘋子”秀貞;看到了宋媽對我笑……

英子隨着父母,來到北京城南的一座四合院裏,殘陽,頹垣,駝鈴,都那麼新奇,還留有一份溫馨。讀《城南舊事》,我的心裏也會泛起一絲溫暖因爲小說並不想表達什麼,只是純粹的想把童年記錄下來。一幅幅的`場景描繪了老北京城的風貌,顯得純淨淡泊。

英子的快樂很簡單,守着她心中的駱駝,在屋檐下學着駱駝咀嚼的樣子,在冬陽下,駱駝去了又來,來了又去。可是童年卻一去不復返了。

英子的善良漸漸感染了我,也啓迪了我,人心暖,伸出的手也會是溫暖。比如說,大家都不喜歡惠安館門前的“瘋子”秀貞,不願意靠近她,可英子卻和她成爲了好朋友,她是多麼善良啊!

其實,孩子的眼睛更爲明澈,孩子的視覺更爲坦誠,那一幕幕無法重來的“城南舊事”在這部自傳體小說裏永存下來。

讀《城南舊事》有感13

童年是多麼美好。暑假裏,在夥伴們的歡聲笑語中,我不禁想起了林海音那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她的多部作品被選入中小學課本,成爲中小學生的'必讀書目。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惠安館》了,六歲的英子調皮貪玩,與賣唱的小女孩兒妞兒和瘋女人秀珍成了好朋友,可是誰曾想妞兒竟然是秀珍失散多年的女兒,我被這樣驚險刺激的故事吸引着,又爲妞兒的可憐身世不禁潸然淚下。

小英子是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角色了,她是真善美的化身,她雖然調皮貪玩,卻有着一份正義和勇敢。她珍視友誼,崇尚親情,樂於助人。在家庭遭遇變故之後,她也慢慢長大了。她這樣美好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小英子的童年多姿多彩,我真是十分羨慕!我經常和父母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拌嘴,不好好珍惜美好的生活,和英子相比我真是慚愧至極。

真希望時間停住,讓我和小英子一起感受那緩緩而過的駱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流失的歲月……

讀《城南舊事》有感14

一滴凊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本好書,可以淨化一個美好的心靈。在我內心的深處,曾經有這樣一本書,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陽。這本書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寫的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

看了《城南舊事》,我彷彿看到了二十年代的老北京,看到了老北京的那個小衚衕,看到了冬陽下的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裏的厚嘴脣小偷,漂亮愛笑的蘭姨娘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她們都與英子生活過,但卻在歲月的流逝中悄然離去,消失不見了。

一段關於老北京的事實,那時的地主耀武揚威,經常欺負那些窮老百姓,現在我們是幫也幫不上忙啊!心裏只能乾着急。

如今,我們的祖國漸漸強大,大家都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而《城南舊事》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去看這個雜亂的社會,對那些複雜的人和事,她有着特別的理解和看法。她有分不清的事,比如分不清海和天,她覺得太陽是從碧藍的大海上升起來的,但它也是從蔚藍的天空中升起來的。她的身上有種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有顆助人爲樂的心。有一次,她爲了讓別人一家團聚,竟然把媽媽的手鐲拿去給他們做盤纏。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語:“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因爲,我們現在就是一棵小樹苗,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挫折,從中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就能長高一節。所以,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不能向挫折認輸,要勇敢地站起來,像我們現在的學生,如果某一次考試考砸了,不要害怕未來,要更加努力地讀書。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要好好讀書,就能進步!努力吧,同學們,讓自己的讀書之路更有價值吧!

讀《城南舊事》有感15

童年,每一個人都有,但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經歷,有悲歡離合,有流連忘返,有酸甜苦辣。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以自己的童年來寫,在裏面有作者獨一無二的童年,有形形色色的人物:秀貞、妞兒、“賊”、蘭姨娘。他們都無一例外:離開了作者。可以說作者的童年是悲慘的'。

令我最難忘的還是《我們看海去》這一章節。一天,她遇上了一個男人,作者便和他做朋友。作者曾告訴他:“我的夢想是去看海”,那個男人,也就是“賊”說,他只想讓自己的弟弟好好讀書。“賊”爲了供弟弟讀書以盜竊爲生,因爲作者還小也就當他爲好朋友。可好景不長,“賊”被警察抓住了,作者再也沒見過他。我真希望那個“賊”能實現他的夢想,一定會的吧……

《爸爸的花兒落了》,當“我”小學畢業時,“我”愛的父親也離“我”而去。這一章節並不是那麼傷感,但也不是不傷感。“我”決定扛起家庭的重擔,這多麼殘酷。

林海音在一次次分離中成長,在世俗的人情冷暖都能挺過。我相信,你也能對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