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推薦】我與地壇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68W人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與地壇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我與地壇讀後感

我與地壇讀後感1

終於看完了,全書總基調還是很樂觀的,前面描寫母親的時候,感觸頗多,母親總是在無私奉獻着,爲你操勞,爲你好,等你明白一切,希望給她展望你的成就的時候,卻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一代代的輪迴,一代代的積澱,母親也在一步步的影響着史鐵生先生。

中間的.好運設計頗是有趣,設想一個極爲完美之人,最後發現一通假設之後,反而會讓人感覺生命毫無意義,然後再來爲人生勾勒苦難,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性格,最終,也會形成不一樣的我們。這也是一種做事的態度,切勿找一些沒有難度的事情去做,那樣的話,沒有挑戰,沒有意義,終會感覺無聊,正是因爲其中的過程的紛繁複雜。纔會讓我們能夠有成就感。

後來看到一段段的抒情描寫,開始還看不太懂,春天,肉體,靈魂,秋天,一系列的詞語,隱含的有些深奧,直到快至結尾,說起自己登門探訪,然而不受待見,才知道這是愛情的結束,不過後來進行了解,幸得希米能夠陪伴餘生,給他精神的慰藉,讓我感覺好受了許多。

小時候的那些事情,玩味十足,文革,帶來了太大的傷痕,不過也因此鑄就了一批深刻的文人。

而看到最後一部分,感覺心裏莫名的開心,大家都來幫助他,幫他全國各處跑,還出國參加會議。感覺史先生有這麼一羣朋友,足矣。

我與地壇讀後感2

記得在上初中時就學過這篇文章,那時也不怎麼理解史老師,今天又再一次讀這篇文章,讓我看到了兩點:母愛與生命。

小時母親經常嘮叨,總是讓我們感到很是厭煩,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嘍,呵呵——人經常犯的錯誤,等到暫時失去或永遠失去時才明白過來,這也許是史老師寫這篇文章的其中的一個目的吧,上了大學,背井離鄉,才真正的體會到什麼是思念,爲何母親無微不至的愛是所有人文學者都歌頌的,確實,母愛的偉大豈止是三言兩語能表達的出來的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愧疚及主人公對母親的思念從文章中不難體會。

當身體的殘疾及難以跨越的心理障礙交集在一起時,我想我們確實難以體會主人公的痛楚,但是母親的愛,母親的去世,當這一切都相繼發生並且發生後,明白就接着而來了,就如我開始說的那樣,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曾經多少人探索過這個問題?數不過來了,這個問題確實也難以說清,但是我想不管生命以怎樣的姿態存在,我們都不應該輕視它的存在不是嗎?這也許就是主人公寫這篇文章的另一個目的所在了吧。

我與地壇讀後感3

暑假裏,讀大學的表哥借給我一本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讓我度過了一個充滿了感動的暑假。史鐵生是一位堅強的殘疾作家,然而在他背後有位更偉大的母親卻很少有人明白。不經意間,眼前總會浮現出這樣一組鏡頭:史鐵生狠命地捶打自我兩條失去知覺的腿,對他的母親吼:“我活着有什麼勁!”母親撲過去抓住史的手,忍住哭聲說:“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包含了做母親的對兒子多少深情,哭出了多少對生命的無奈,又說出了多少母親的堅強!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在一個秋天永遠離開了史鐵生,彌留之際牽掛的依舊是”我那有病的兒子……“隱隱約約地,有一種痛自心底浮起。我想那個傷感的秋,已經存活在史鐵生心中,植根在成長的足跡裏了。

我常常一遍遍想象史鐵生母親生前對兒子的`不捨與眷念,一遍遍想起我那體弱多病的堅強的母親,是她每日起牀時的咳嗽叫醒了太陽,是她每一天燃起的油燈送走了月亮……母愛是那樣飽滿、豐潤,而又是那樣的瑣碎,婆婆媽媽。母愛的感覺就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嚐,回味無窮。當秋日悄悄的來臨時,母親,請注意身體,女兒在心裏爲你祈禱,如果你感受得到,那滿樹的紅葉就是我對您的愛和牽掛。

我與地壇讀後感4

這是一本真正安靜的書:安靜的文字,安靜的敘述,安靜的嘆息。作者用那字裏行間細膩的筆調讓一幅幅畫面展現在大家眼前。就在《我與地壇》這篇文章中,我彷彿真的看到了朱漆斑駁的地壇大門,只是不知大門開關時是否也會似尋常老樓大門般尖銳卻不刺耳地“吱”一聲;看到樹幹上留下的蟬蛻在風中搖搖欲墜,只是不知它還要負隅頑抗多久纔會落下;看到在園中優雅穿行的女工程師、無奈而寂寞的長跑家,以及那落了一地的,顏色鮮豔卻已失去活力的`小燈籠 ……

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這篇《我與地壇》,他告訴了我,生命還在繼續——你來了,來到這個世界並能夠擁有生命,你可以哀嘆、可以憤懣、可以抗爭,生命還在繼續。正如文中所說:“先別去死,再試着活一活。”也許這一活,便活出了精彩也不一定。枯葉落下,到明年依舊能綠得閃亮;夕陽西下,到了明天依舊耀眼燦爛。生命就是這樣不斷輪迴,無窮無盡。萬物喧囂過後終歸於寂,然而在萬籟俱靜之時,又會突然的響起一陣驚雷,激起世界的再次喧囂 …… 周而復始,無窮無盡。我想,在作者在漆黑之夜獨坐祭壇時兀自傳來的破響天際的嗩吶聲就應該是生命的迴響了吧,它是生命的召喚,也是作者自己內心對生命的吶喊。

我與地壇讀後感5

《我與地壇》,其中的陳述方式多半人認爲是傷感,低沉的,但是仔細品味一下正如他所說“我常以爲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爲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爲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爲是衆生度化了佛祖”。所以我常以爲是他寫作基調突出了他面對人生堅韌不拔試一試的態度。他輕輕的講述自己在病痛籠罩之下那種被陰霾侵蝕的心境,一次又一次對待母親惡劣態度讓他自己形成很深的內疚。

揮之不去的`,便在內心中疊加,積累,像荒廢的地壇,沒人打理,雜亂不堪。所以地壇彷彿和他當時的人生同呼吸共命運。去那兒的人誰也不知道曾經也沒人關心將來,只有當下,彼此遇見,相互生疏。他就坐在那兒看書,發呆,其他三兩人走路,乘涼,練功,都自然的發生着。一切都自然的發生,只因爲自己失去了功能性的雙腿?人生不該如此荒廢,任何人都一樣。既然選擇重新站起來,第一步就要保持站着的姿勢。

那個要爲自己爭光,要給母親爭氣的男人,和現在處於低潮期的你我一樣,心裏捱着一種力量,就慢慢的續積能量。

不是失去了雙腿就不能前行,只要心在路上,就能繼續走。

我與地壇讀後感6

"一個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潭死水,是一塊沒有肥力的沙漠。”讀了《我與地壇》,我能感受到史鐵生以殘疾之軀渡過充實人生,其中飽了他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親情的感嘆。文章洋溢着作者心靈深處的精感。

當年那不懂事的行爲也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一“曾有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待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的在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她幾次的背影。她的視力不好,眼睛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再老看她,過—會兒我再擡頭她就又看到她緩緩離去的背影。”

當作者的'母親去世之後,他才幡然醒悟,母親對他的愛多麼深厚,他後悔自己—次次地假裝沒看見母親,任憑母親一遍遍地尋找。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等到失去了再來後悔。

<<我與地壇>>中母愛的偉大,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們一起走進這聖潔、無私的愛。

我與地壇讀後感7

苦難給予人的不僅僅是痛苦,對於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來說,苦難有時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具有獨特的價值。

幾乎每個人都會受到挫折,因爲對意義的尋求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一定相信或至少說服自己,厄運終究過去;迎接自己的又是另一種幸福生活。即使一個人處在最惡劣的境遇中,他仍然擁有一種不可剝奪的精神,既可以選擇承受苦難的方式,這就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以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生命的苦難,轉悲爲喜。

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造就的命運造就的,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分配和承擔的方式,在苦難中默默的忍受命運的`重壓,正如史鐵生的母親,他自己的不幸累計在母親那裏,而母親卻用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爲所愛的人承受一切苦難,爲所愛的人獻出一切,堅定地活下去。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母親對兒子的愛,讓作者明白了面對苦難應該怎樣活下去。

快樂在細微處萌生,我想這世界上並不乏美好,只是我們那雙本應發現美的眼睛閉上了,是太累了或不想睜開了,那麼沉下心來讀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吧!不言放棄,笑對人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8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代表作品,這篇文章有着作者對死亡的剖析,最終得出“死亡只是一個必將到來的節日,那麼就安心來迎接”的結論;有着對親情的謳歌,爲母愛的無私奉獻而讚美,因爲母愛喚醒了他沉睡的心;有着對生命的嚮往:那一個永遠無法得到榮譽的長跑女孩,那一對從中年相伴直至步入老年的夫妻,那一個對妹妹無比愛護的哥哥……一個個在地壇的故事是如此的美好與純真讓人嚮往。

對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開頭史鐵生在地壇孤寂的思考死的事情,和他的沒落與悲憤。是啊,一個人在青春的大好年華中折斷雙腿,只可以在輪椅上生活,這對一個有理想有夢想的人是多大的打擊呢!但是在細細的思考中,他明白了很多。在母親的關注下,他在一次次用心靈與死神的搏鬥中,他放棄了死亡與沒落,向着文壇進發,成功的成爲一名作者。

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於這僅有的'一次,我想我們應該好好把握。誠然,人生難免有許多坎坷,但這不應成爲逃避生活的理由,與其悲傷痛苦,草率結束自己的生命,不如將它看作是生活賜予我們磨練自己的機會。正是一次次的挫折,才讓這個世界充滿樂趣。沒有故事的世界是呆板的,所以,我認爲,挫折即成長,《我與地壇》一書,正是對挫折與成長的詮釋。

我與地壇讀後感9

我與史鐵生先生共同走進了地壇,它剝蝕的琉璃,淡褪的硃紅,坍圮的高牆和散落的玉砌雕欄絲毫沒有遮住地壇的光輝,地壇露出了它的本質:老柏樹愈見蒼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蕩。地壇洗盡了鉛華,顯出樸質與簡約。於是,一個失意的'人就搖着輪椅進入了一個廢棄的園子。

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從蜂兒、螞蟻、瓢蟲、露水中我彷彿嗅到了生命的氣息,纖細弱小的身體卻蘊藏着無盡的生機。我想,人生也如同這園子一般,可以貧困遇挫但不能屈服。一個人若是被命運擊垮了,那麼他豈不是連這些細小的生物都不如?

史鐵生先生在園子裏思考着死與怎樣活的問題。最後他終於想通了: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而我們生存,就要實現我們的價值,把個體有限的生命融入到豐富的世界去。

母親對史鐵生先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和激勵。可以說,園子是用自己的胸懷包容着 一個鮮活靈動的繽紛的世界,不僅讓史鐵生先生感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都能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都有存在的理由,也讓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作爲個體,生命是有限的;但從人類和宇宙的整體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恆的。我常常想支撐着史鐵生先生以殘疾的身軀活下去的力量是什麼,感恩,感恩母親,感恩生命也許是最好的答案。《我與地壇》表現的對生命的理解,值得我們有一輩子的時間去思考。

我與地壇讀後感10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極具哲思的散文集,一讀之下,給我帶來了深刻的人生反思,從史鐵生的身上可以看到一個殘疾人勵志後改變自己命運的歷程,其中也有對親情的思念和給我們帶來的啓發,那就是我們對親情的可貴往往並不是理解的很透徹,因爲我們沒有經過一些人生中的磨難。

在史鐵生二十一歲那一年,他的雙腿因爲病魔而成爲了殘疾,這給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讓他無法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現實。之後的史鐵生變得焦慮和頹廢,因爲他找不到工作,生活無法自理,而母親始終在莫莫的照顧着他,鼓勵着他,但由於這種殘酷的現實讓他變得心志消沉,也無法理解母親的發自內心的關愛。在母親的長期陪伴和鼓勵下,他長期呆在地壇,逐漸的,他從地壇的'風雨四百年曆史中看到了頑強,也對自己的人生有所思考,於是開始勵志,決定在文學領域做出點兒成績來,經過了許多年的勤奮努力,他功成名就,成爲了一位知名的文學家,可他的母親已經不在人世,正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在就是這種情景,母親沒有能夠看到兒子成功的一天,史鐵生表示遺憾。

讀了《我與地壇》這本書,從史鐵生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人勵志的經歷,他雖然殘疾,但身殘志不殘,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爲了一個文化名人,這種勵志典範值得我們學習,因爲我們都是身體健全和健康的人。

史鐵生對母親的回憶和後悔,讓我們看到了親情的可貴,希望人間不要在出現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窘境,爲健在的父母盡一份孝心。

我與地壇讀後感11

這幾天天氣很晴朗,但是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總感覺天灰濛濛的。又讀到賣貨郎、長跑運動員,又感覺雲中的太陽倔強地發放出光芒。這篇散文充滿了生命的厚重感,讓人讀來沉重而又充滿思考。

這篇散文講述了作者在地壇的所見所聞,語言樸實無華卻又內涵乾坤。園子里老夫婦、青年、中年女工程師,還有弱智女孩,都給作者的生活態度帶來了很大影響,也讓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活着,好嗎?

我覺得,既然我們選擇了生,那麼就要“好好兒活”,不說一定要出人頭地,起碼也要活得有尊嚴,儘量出彩。不要天天自暴自棄,那樣比死還要難看!也不要對生活憤憤不平,怨天尤人,當你抱怨鞋子舊,不好看時,憤憤不平時,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腳的人,卻正堅強的活着。

每個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甘瓜苦蒂,金無足赤”,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不足,那隻會讓你獲得越來越不好。

最後我想把《稻香中》中歌詞作爲結束語:“對這個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往前走,爲什麼人要這麼的脆弱墮落;請你打開電視看看,多少人爲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們是不是該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

我與地壇讀後感12

說實話,讀過汪曾祺散文的輕逸瀟灑,讀過梭羅散文的自然空廓,讀過林清玄散文的空靈明澈,卻從未讀過史鐵生那般的痛苦中尋求解脫的掙扎。那麼痛,又那麼輕,像生命一樣。痛苦中,輕盈彷彿就在那求死的一念之間。輕盈裏,卻藏滿了屬於生命的那一份沉甸甸的重量,重到肩背被壓彎,重到靈魂都要破碎,重到親手將它擡起的那刻世界都在爲你而歡呼和嗟嘆。

“我常覺得這中間有着宿命的味道:彷彿這古園就是爲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地壇裏有作者對生命的全部思考。平凡人匆匆路過這荒蕪的園子,四百年的時光,卻未曾讓這園子衰敗。我想正是這匆匆過客們的生命印記賦予這座人類文明的產物能夠歷久彌新的生命力。這裏來過一對中年夫妻,園子看着他們由中年步入晚年,見證歲月流逝。這裏來過一對兄妹,感情那麼深厚,卻抵不過一句命運,將愛變得那麼難那麼難,揹負着世人的指指點點,哥哥將癡傻的妹妹抱起,抱起血脈裏鼓動的親情,抱起生命裏那一份沉重。這裏來過一對母子,那是四年來好多好多個太陽落下的日子,母親滿懷焦灼地尋找着自己的兒子,找到了便在樹影下看兩眼然後轉身離去,找不到便仍然獨自憂心和害怕,而她的兒子正看着日影爲殘缺不全的身軀而疼痛不已,他們的目光追隨着不知誰的背影,殊不知是生命中的陰影籠罩着他們。

在這裏,在地壇,在這樣一個荒蕪卻沒有衰敗的'園子裏,命運的齒輪推着平凡的人們向前再向前。

宿命的味道那麼濃烈,讓每個人都透不過氣來。

史鐵生在地壇裏絮絮寫下那些痛苦的心情,那些掙扎的歷程,似乎滿滿都是陰霾。可光明依然從黑暗的夾縫中透過,刺痛人們的雙眼。

“先別死,再活着試試看”

“看來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來上帝又一次對了。”

或許接受命運是我們的必然選擇,或許接受苦難也是我們的必然選擇。來人間走一趟,就是將酸甜苦辣鹹都嚐遍。

史鐵生將所有苦難寫成命運對他的修煉,其間有萬千苦楚,他卻掙扎着學會安然接受,然後再將平淡日子裏的思考寫成文字,爲這個紛擾的世界留下一點哲思,留下一點痕跡,然後再如一滴水匯入大海一般,消失在這廣袤的世間。

這其中我最愛那篇《好運設計》。作者用一整篇文章去塑造一個完美的人生。一個人生來榮華富貴、身體健康、天賦異稟,直到成人都順風順水。似乎他應該是最滿足於現狀最滿足於自己的一個人。但我們不禁要想,一個人若事事如意事事順遂,從未遇到苦難,也從未遇到挫折,那他究竟因何成材?即便他已成材,志得意滿無所求之人,又如何擁有進取心再往前衝往前跑向前看?又怎麼會有進一步的成就。似乎人生總要有苦難。可是擁有諸多苦難的人生又怎能算作“走了好運”?那麼“好運設計”似乎又變成了一紙空文?

“所以你不能失去距離,不能沒有新的企盼和追求,你一時失去了距離便一時沒有了路途,一時沒有了企盼和追求便一時失去了興致和活力,那樣我們勢必要前功盡棄,那道陰影必會不失時機地又用無聊、用乏味、用膩煩和麻木來糾纏你,來噁心你”

然而作者告訴我們,要有“距離”。萬事萬物,都不可過滿,始終保持一段與“夢想”的“距離”。距離產生追尋,距離讓我們渴望靠近,渴望讓我們勇敢地去奮鬥,奮鬥不息讓我們的人生擁有非凡的意義。

在這樣一個風起雲涌的時代裏,我們揹負着希望、壓力、挫折、苦難、比拼、榮譽……

生活就像一個巨大的泥淖,讓我們失去掙扎的力氣,甘心沉淪。然而《我與地壇》告訴我們,苦難不可避免,正是因爲苦難,所以我們擁有了與夢想的“距離”,也擁有了追逐與改變的勇氣。

我與地壇讀後感13

爲什麼在真正失去後纔會懂的母親的辛勞?爲什麼不抓住當時的美好?爲什麼在無法挽回後纔會嘗試思考?作者史鐵生已經告訴我們,他的痛悔,他的自責,難道我們要重蹈覆轍?我的答案是“不”。

剛開始,作者認爲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但事實相反,他很幸福,他有一個愛他、會照顧他、時時刻刻關心他的母親。而他的母親,是活的最苦的`母親,兒子雙腿癱瘓,情緒低落,脾氣暴躁,自己心裏不好受,但是爲了兒子,她撐起了整個家。可是,當時的作者全然不知。這裏讓我看的有些心酸,覺的作者實在是太不懂事了,一點也不理解母親,還跟她唱反調。但是仔細想想,現在的我們與當時的作者不都一樣嗎,一點也不瞭解母親的良苦用心。一次次的爭吵,一次次的傷害了母親的心,但母親還是與從前那樣對待你、愛護你、關心你。母親的無私、包容令人欽佩,那我們的自私、一意孤行呢?

母親永遠的走了,再也不回來了,這才引發了作者的思考,漸漸懂的了母親的辛勞。可現在,一切都已經追悔莫及,只是痛悔,只是自責,留下的只是空空的牀,空空的房······

所以,我們一定要抓住現在的美好。我們要珍惜母愛,回報母愛!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我與地壇讀後感14

看了《我與地壇》會更加覺得那些自怨自艾的作家,那些標榜隱祕孤獨的作品,是多麼無趣、蒼白甚至醜陋。

《我與地壇》這一篇,講母親的那一段看的我屢屢溼了眼睛。還記得前段時間我媽問我你以後想生幾個小孩,我說我纔不生呢,養兒一百歲,操心九十九。她聽到這笑了,說你在哪聽得這句話呀。現在這個年代的我們,當生孩子可以自由選擇的時候,人難免自私覺得孩子是個牽累,兒童時期擔心不聽話,少年時期擔心太叛逆,青年時期擔心離太遠,成人之後擔心一去不回,當我現在終於有這樣的思考的'時候,我才明白,當年那樣不加猶豫的生下孩子的母親們,是多麼的英勇,像一個戰士,準備着這一生的戰鬥,儘管那些年的母親在生下孩子時並沒有這麼多的想法與顧慮,也沒有過多的去想這些是意味着怎樣的責任與義務,可是當這一切來臨時,我們並沒有看到很多人感到害怕或逃跑,仍然是那麼無畏的去面對去接受,而最讓人覺得可貴的是做這些的時候,她們的心情是幸福且珍惜的。

深情還需淺述,或許他因爲是殘疾人常需靜養有大把的光陰來思考人生的節奏,而我們健康人,反而因爲工作的忙碌活的不明不白,感謝史鐵生,給啓發我以不同的角度觀察生活體味人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15

《我與地壇》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淒涼和滄桑。它在無形之中,濃縮了人世種種無常,有一種縮命的味道。史鐵生身處荒蕪的古園,即地壇。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許多思索似乎是多餘的,因爲"一個人出生了,從他開始泣哭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會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目"。但人總歸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無論上天註定了什麼樣的結果,無論上天給予了什麼樣的歸宿,既然已給予了生存,就必須思索如何生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總染着無奈的色彩,有人老別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這或許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許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說。

母親最偉大,同時也最痛苦,尤其是作爲一個被"命運擊昏了頭"的兒子的母親。她面對一個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的兒子,她總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兒子最終的幸福。甚至,爲了自己的兒子能在心靈上有一份寬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靈上的"痛苦"與"驚恐"。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天底下的母親最明白。偉大是一種無私的愛無私的承受。可,造化總在弄人,人世的無奈正在此。在史鐵生第一次獲獎的日子裏,在希望能給母親一個安慰的日子裏,他是多麼希望母親還活着,用自己的成績給她一個小小的安慰,那怕是讓她有一個微笑,但是她卻熬不住了,人世艱難,事與人違。

多少的日子裏,四季的風,四季的雨,從沒有停過。無論春夏秋冬,總有些淒涼之意。春夜有淅淅瀝瀝的雨,夏日有黃昏入暮的斜陽,秋夜有紛紛凋零的落葉,而冬天則有漫無邊際的大雪。

但是無論怎樣,只能獨自慢慢地品味,慢慢地感受。苦也好,酸也好,隨它去吧,人生就是這樣。

眼前,落日的黃昏,永恆與變遷的對比,()使愛情更無常了些。夕陽下攜手同行的老人,也不知道曾經有過多少的日日夜夜,度過多少的風風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種素樸的,風雨無阻的真情,不會隨時光流逝,但時光卻把人從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無奈,友誼無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離去。而其中總有些味兒,奈人尋覓,或許是甜的,或許是苦的。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時光的流逝中,有些隨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閒適;有些消散,如鳥兒不知何去何從。總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陰如飛的日子裏,給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靜的安逸。或許更好。

人生總逃不過無奈,歲月飛逝,孩提時代的無憂無慮一去不復返,面臨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無謂的哀號,永不如無言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因爲無言的背後,有一個人世的'無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沒有人把這個世界想個明白。

在這個世界上,人生好像一齣戲,各有各的角色。然而,扮演何種角色,"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

人世"有時候是輕鬆快樂的,有時候是沉鬱苦悶的,有時候優哉遊哉,有時候惶惶落寞,有時候平靜自信,有時候又軟弱又迷茫",他的話不難令人想到叔本華的悲劇哲學,所謂人生是一個悲劇,更何況無常。然而,人生的悲劇卻是美的,因爲,人總是面對它,並且給自己生的勇氣,給自己思索的空間,所以纔有活着是爲了什麼,爲了什麼而活着的遐想。

人生的事不能一一說盡,所以人生的關鍵還是用心靈品味人生的美。

死亡是崇高的美,降臨則是新生的美。而人生是從降臨之時就走向了死亡,或許有一天"跑出來玩得太久了,便想起了它",或許不必想,自然而然,該來的總會來。

命運的神祕、深奧,時常以無常的形式讓人感到困惑迷茫。然而,命運卻也潔白如水,時常感到一切本如是,不必多想,自尋煩惱,遠不如漫步夕陽下來的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