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城南舊事》讀後感集錦13篇

本文已影響 1.98W人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城南舊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城南舊事》讀後感集錦13篇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1

“從記事開始,童年就成了我的美妙回憶。”這是女作家林海音說過的。城南舊事是她的著作,在這本書中林海音被稱爲小英子,她寫了許多童年發生過的事,用一個稚嫩的孩子的思想,爲我們講述了一件件有趣又含有深刻哲理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寫了《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爸爸的花兒落了》、《驢打滾》和《冬陽、趕集、駱駝隊》這一系列故事。小英子等一個個形象鮮明的人物躍然紙上,讓我記憶猶新。

小英子樂於助人,讓我十分敬佩。不時,我的腦海裏浮現出書中這樣一段場景:我撩開妞兒那狗尾似的辮子,認真的盯着那顆黑色的斑點,忽然我想到秀珍家弄丟了的小櫃子,我幾乎要暈倒。牛兒把臉轉過來,貼緊了我的臉,呀!英子好可憐,你怎麼這麼熱。我扶着妞兒站起身,鎮定的說,今晚惠安館門口見,我帶你找你的親媽。這段寫的是英子着涼後發燒,還要堅持帶妞兒尋找親爹親媽,她樂於助人,即使在生病時也不例外。讀完這段,我感慨萬千,英子竟然這麼善良,她純潔的心靈感化了我:爲了同伴獻身,沒有顧及自己,因爲小英子的世界裏,所有人都是善良的。

她用純潔的心靈看待哪怕是竊者。小英子玩球時無意發現了草叢中的那個人,因此並不認爲那是一個壞人,而是爲他幫助弟弟的事情而感動。後來當他被捕時,因此又困惑了;當他終於在畢業典禮時看見了小偷的弟弟時,才明白了一切。我閉上眼,彷彿看見了英子那個純真的心靈,我被她兒童獨有的純潔打動了。她的純潔,像朵花一般傾吐芬芳;她的'善良,像燈光一樣溫暖着人們的心靈;她的童真,像小草一樣生機盎然。

時光很快就過去了,英子成長了。就在她快畢業的時候,父親病倒了,這對年紀尚小的英子來說是晴天霹靂,她過早的承擔了一切。在父親去世時英子沒有哭,她是真的不傷心嗎?不?她是在思考將來的一切,未來的她將要承擔多大的苦難。她在那一瞬間成長了,她擁有的鎮定和成熟都是我們無法體會到的。我合上書細細品味了一番,作者以一個純真孩童的視角看世界,在兒童的眼中沒有貴與賤,任何靈魂都是平等的。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裏面的主角都是離英子而去。是啊,成長永遠伴隨着離別,而離別,何嘗不是另一種出發和成長呢?英子的純真童年是快樂的,是有韻味的,正因爲有了童年,纔多出一份最難忘的年華。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且杜甫也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是我一向對名著不感興趣。

可《城南舊事》卻不同,淡淡的文字,敘述了“我”認識了惠安館裏面的瘋子秀貞和她的女兒小桂子妞兒。書中講述了小桂子不見了,妞兒一直在找她真正的母親,後來我才知道妞兒就是丟失的小桂子,最後小桂子被秀貞帶走了。英子後來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爲了自己的弟弟能夠上學,就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無法判斷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了,英子知道宋媽的兒子兩年前跳河淹死,女兒又被丈夫賣了,心裏十分傷心。她不明白爲什麼宋媽要丟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後別人。最後,英子的爸爸因病去世,宋媽被他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着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我最喜歡《城南舊事》的惠安館了。“我”認識了瘋子秀貞和妞兒。秀貞的女兒小桂子不見了,我擔心極了,最後“我”發現妞兒和小桂子很像,就在夜裏“我”拉着妞兒進了惠安館,最後我才知道妞兒就是小桂子。我喜歡這段是因爲這段寫了林海音很善良,幫妞兒趕跑了欺負她的人,還幫她找到了母親,還送給他們很多東西,所以我喜歡這段。

《城南舊事》講林海音在北京的生活和痛苦。那時的生活比我們現在的生活差遠了,我們能吃飽穿暖,而且我們還能學到許多東西,所以我們更加珍惜我們現在的讀書時光啊!有句名言說:“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大家一定要記牢啊!記得有一次,我一個人在家,雖然只有我一個人,但是媽媽出去的時候,已經把我要用的東西準備得非常齊全了,能讓我吃飽穿暖,也能讓我玩得開心,但是我沒有真惜我的'讀時光。我有時慢悠悠地做作業,沒認真寫,有時做着做着覺得無聊就去看電視了。我在家有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沒有認真學習。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現在的生活比書中描寫的生活好多了,那時老北京沒有電腦,電視也是黑白的,比現在的生活差多了,如果我們還不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那是多麼丟臉的事啊!記住“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然你會後悔的。

看《城南舊事》,心頭總會漾起一絲絲溫暖,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喜歡這本《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3

童年,是曾經的天真可愛,是美好記憶的開始,也是人生旅程的起點;童年,是美夢中的純真,是純真中的幻想,是一輩子也抹不去的記憶。林海音寫這本《城南舊事》,也是她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和不捨情懷。

《城南舊事》以淡淡的文字,悠悠地敘述着一個個平凡樸實的故事,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北京。影片中的主角英子,生活在北京城南四合院內一戶溫馨的.大家庭中,英子有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過着屬於她自己的童年生活。打開《城南舊事》,一頁頁翻看,一個個故事也呈現在我眼前:緩緩走過的駱駝隊,英子的童年,英子的朋友“妞”,英子喜歡的“秀貞”,草叢裏的小偷,家裏的傭人“宋媽”,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一幅幅童年的畫面,一件件童年的往事,英子的童年就像一個個裝着童年酸甜苦辣的百味瓶。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英子和宋媽分別的淒涼景象:英子坐在洋車上,不停地回頭望着騎着小毛驢的宋媽,直到宋媽的背影消失在盡頭。這幅畫面好像真的出現在我面前,我看見了路旁的楓葉,聽見了英子的哭泣,感到了心碎的悲痛。

合上書本,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城南舊事》帶給我太多太多的感受。小小的英子,那麼的天真可愛,本應該過着無憂無慮的童年,卻要像大人們那樣去思考。父親的去世,讓一個12歲的孩子撐起了半個家,不僅要哄弟弟妹妹們開心,還要照顧媽媽。思考,讓英子瞬間變成了大人,也讓她的快樂童年背上了沉重的擔子。

回想我們自己的童年生活,誰不比英子小時候過得開心?我們既不用操心家務,也不用爲快樂發愁,以自己爲中心,卻從來沒有想過別人的感受。我們小時候沒有遇到過的事,英子遇到了;我們小時候沒有經歷過的事,英子經歷了。老子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英子這麼早就遇見了這些事,在日後抗打擊、抗挫折能力肯定比一般人要強,她必定變得更樂觀、更堅強!也許英子會感激自己童年裏經歷過的種種挫折,讓她變成生活中的真正的“強者”。

童年,就像一個百味瓶,裏面裝着酸甜苦辣,各種味道;童年,又像一個萬花筒,綻放着無數耀眼美麗的光芒。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段獨一無二而的過程,都是一段美好值得珍藏的記憶。也許在你人生的道路上,它只是一個鋪墊,也許在你成功時,會回頭感謝自己的童年。童年的回憶,誰都無法抹去,誰都不曾忘卻,那就把它藏在心間,視爲最珍貴的寶貝。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4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爲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全書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是她的代表作。

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裏,住着英子溫暖和睦的一家。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裏。經常癡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來大學生回了老家,再也沒回來。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不料被火車壓死。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爲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後來,被趕出家門的蘭姨娘來到英子家,英子發現爸爸對蘭姨娘的味道不對,英子很傷心,想了一個辦法,把蘭姨娘介紹給德先叔,使他們倆相愛,最後他們一起乘馬車走了,爸爸很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裏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裏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爲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宋媽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隨着爸爸的離開,真正地體會到了自己的責任,真正的長大了。

小英子作爲一個主要人物出現在文章中,當她發現大人們的良好願望與現實之間存在着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就愈發顯得孱弱。纏繞在文章中那種無往不復的悲劇輪迴也就更加令人觸目和深省。

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寫舊北京社會風貌的小說《城南舊事》,它曾被搬上電影銀幕而受到廣大觀衆的喜愛。影片通過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寫了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她所描述的那個“大時代的小故事”,不再是以痛心疾首的懺悔意識來追憶,而是以一種豁達從容的祥和心態來體味。所以影片中許多的生活細節都洋溢着一種深深的眷戀之情,都保存了一份難得的溫馨:像學校的陣陣鐘聲和孩子們的陣陣歌聲,還有那轆轤井,那水車,以及在烈日下吐着舌頭的狗和那條幽靜而蟬聲如雨的小巷……經過他們的藝術渲染和昇華便有了生命。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5

細讀《城南舊事》,便能體會到上個世紀的北平市井味兒和那個時代的古色古香,但那股深沉而無私的父愛,更令我感慨萬千。

很多書中用大量華麗的詞藻來讚揚父愛,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悟透華麗的文字之下隱藏的父愛。我曾經也只對“偉大的父愛”一知半解,直到遇見《城南舊事》才全部悟透。

雨季的北平亦是寒冷,不少青年與老人都難以起牀,更別提年幼的英子了。當小英子在溫暖的被窩裏苦苦哀求父親不去上學時,嚴厲的父親卻毫不留情,操起雞毛撣子將賴牀的英子痛打一頓,狼狽的英子不得不抽泣着去學校。

看到這兒,我不禁眼眶溼潤,英子還是個小孩子,偶爾賴牀不想去學校也是在常理之中,英子父親怎麼忍心對年幼的英子下手呢?我忍住氣憤看了下去,令人驚訝的是英子到學校後,卻發現父親竟然跟到了學校。原來,英子的父親是懷着愧疚與擔心來安慰英子的。雖不覺言表,但濃濃的愛意卻融在了父親的一舉一動中。

我的眼淚不知不覺中涌出了眼眶,我被父親那段深沉的愛意感動了!雖然父親深沉的愛嚴厲、苛刻,但是那卻是父親埋藏在心底深處最炙熱的父愛啊!在寒冷的冰天雪地中,是他不懼風寒,送我平安到校,在漫漫長夜中,是他不顧睏意,爲我完成心願,在一個個日子裏,是他給予我歡樂與笑容,他,就是我的父親。

父親對我們的愛永遠都是那麼深沉、那麼溫暖。兒時,天真爛漫的我,固執的相信真的'會有聖誕老人給孩子們送禮物,在平安夜我興沖沖地寫下了滿懷期許的願望。聖誕節當天的早上醒來,我興奮的發現了擺在牀頭的禮物,興高采烈地向父母展示我收到的禮物。但等我長大後,才明白其實哪有什麼聖誕老人,所謂的聖誕老人其實是父親,而令我歡呼雀躍的聖誕禮物,卻是“聖誕老人”在聖誕節的夜晚頂着風雪從商店裏買回來的,那個聖誕節讓我永遠忘不了。

父愛如山這句話讓無數子女爲之動容,而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他的分量,父愛,是把所有的痛苦留給自己。

父親對我們的愛永遠都是那麼深沉、那麼溫暖。兒時,天真爛漫的我,固執的相信真的會有聖誕老人給孩子們送禮物,在平安夜我興沖沖地寫下了滿懷期許的願望。聖誕節當天的早上醒來,我興奮的發現了擺在牀頭的禮物,興高采烈地向父母展示我收到的禮物。但等我長大後,才明白其實哪有什麼聖誕老人,所謂的聖誕老人其實是父親,而令我歡呼雀躍的聖誕禮物,卻是“聖誕老人”在聖誕節的夜晚頂着風雪從商店裏買回來的,那個聖誕節讓我永遠忘不了。

父愛如山這句話讓無數子女爲之動容,而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他的分量,父愛,是把所有的痛苦留給自己。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6

別林斯基說過: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冰心奶奶也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不錯,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了空氣一樣,無法生活!

語文課上學到過一篇節選自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的文章,非常吸引我,所以就去書店找了這本書進行閱讀,其中的情節非常感人……

故事以英子的童年爲引線,主要述說了三個人物:秀貞是一位非常善良、可愛的姑娘。因爲與一名大學生自由相愛,生下了一個女兒——小桂子。因爲在舊社會父母是不同意自由戀愛的,覺得很丟人,所以秀貞的父母趕走了大學生,將小桂子扔到了城牆根下。就這樣秀貞成了“瘋子”,到處找自己的孩子。舊社會的人真可憐,不能自由相愛,連自己的孩子也保護不了。

第二個主人公是一位厚嘴脣的年輕人,他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但是他沒有工作,因爲要供自己的弟弟上學,不得不被迫偷東西,而他的弟弟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這是他最大的欣慰。在舊社會窮人想找一份工作困難重重,許多人因爲生活所迫,去偷去搶去乞討,這是爲了生存不得已而爲之,令人唏噓。

第三個主人公就是英子的`奶媽宋媽,宋媽因爲自己家裏太窮,所以生完孩子的她只好到英子家當了奶媽,而自己的兩個孩子只能由丈夫來照顧。宋媽的丈夫是一個整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人。在宋媽走後,整日喝酒,無心照顧孩子,以致自己的兒子因爲跑出去玩,掉進河裏淹死了;而剛生下不久的女兒在宋媽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他賣了。這樣沒責任心的人根本不配做父親,真爲宋媽難受。

《城南舊事》以英子童年時的所見所聞,串起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給我呈現了舊社會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個做夢的年齡。回憶童年代表着經歷滄桑後的人對純真的懷念。花兒謝了還會開;草兒枯了還會長;太陽下山了還會升起來,但是童年卻是一去無影無蹤。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童年。

從《城南舊事》聯想到現在的生活,真讓我覺得新舊社會兩重天。現在人們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精神很自由。比如:我爸爸、媽媽就是自由戀愛的,他們以前是同學,工作後戀愛和結婚生下我,我們的生活是無比的幸福、快樂啊!而且,現在社會在不斷髮展,基本上只要努力,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工作崗位,掙錢養家餬口是不成問題的。現在的孩子也是越來越幸福了,我們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就如同一塊寶,疼愛的人很多,父母更是疼愛有加,儘量給自己的孩子創造良好的條件去學習。如果父母失業了,政府也會供孩子讀書。社會在不斷進步,不斷和諧!

書是知識的海洋,經典的書更是海洋中的寶藏。讓我們一起“走近經典”,一起感受書給我們帶來的樂趣,一起感受現代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7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傳唱了近百年的歌曲,用憂傷、哀怨的曲調,長亭、古道、芳草、夕陽幾個場景,爲我們勾勒出一副經典的離別景像。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們低吟淺唱,一次次述說着肝腸寸斷的離別之情……

《城南舊事》就是這樣一本書。它講述了主人公英子童年成長的故事。英子的成長是一條不斷離別的道路,曲折而充滿誘惑,憂傷而幾多幸福。在她身邊發生了許多看似平凡又極不平常的故事,經歷了許多從陌生到熟悉又不斷離別的各種人物。這一件件事情,一個個人物都在英子懵懵懂懂中悄然離別,暮然回首時,英子便隨着時光的穿梭長大了。

英子很小的時候就隨着父母離開家鄉,來到陌生的北京城,住在惠安館邊上。她結識到北京後最初的朋友——秀貞和妞兒。因爲英子的.善良和細膩,使得秀貞和妞兒母女相認。在與秀貞和妞兒離別時,英子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秀貞對女兒的愛讓人感動,同時英子也感受到了離別的傷痛。

英子分不清“海與天”,也分不清“好人與壞人”,她卻與素不相識的“厚嘴脣男人”立下了約定:“我們去看海。”因爲英子感受到了他的善良。對於他弟弟,他是一位無私的哥哥;對於那些失主,他又是一位羞愧的小偷。英子無法區分他是好人、壞人,但他表現出來的善良卻牽動了英子的心。畢業會上第一次聽到“長亭外,古道邊……”這首歌,與後來看到“厚嘴脣男人”被抓,英子體會了離別的無奈。

蘭姨娘的命運十分悲慘,她的前半生被別人操控着。可命運終究要自己去控制,幸福究竟要靠自己爭取。在英子的幫助下,蘭姨娘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向了幸福的彼岸。又一次的離別,讓英子無比的惆悵。然而父親的離去讓英子刻骨銘心,因爲這一次是生離死別。那一瞬間,英子長大了,經歷了一次又一次離別的洗禮,英子讀懂了人生。

我和英子差不多同齡,小小年紀的我也曾經經歷過生離死別。在我讀一年級時,愛我的外婆就去世了。那天,我跟着媽媽去外婆家,看見外婆就這麼靜靜地躺在那,眼睛卻是睜開的。我想,她是想見我最後一面吧,可是這願望竟也沒有實現。外婆靜靜地躺着,我默默地站着,腦海一片空白……“多情自古傷離別”,與自己最親的人從此天各一方,這種感覺,又是我這樣一個小孩子怎麼可以體會盡的!

不記得從哪本書上看過,你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終究會成爲過客。同學們畢業後會各奔東西,朋友們會紛紛離去。當你長大後,會離開自己的父母,去追求自己的人生,而父母終究也會有老去離開的那一天。每個人都是這樣,在離別中長大,在離別中讀懂人生……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8

一杯純正的水能讓人們感到清爽,一本好看的書能觸動人們的心靈。假日裏我讀了一本書城南舊事,使我深深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和難忘。

這本書講述了小英子在北京城南時童年的歡樂時光。小英子住在這條衚衕裏認識了許多朋友,他們都是英子成長中重要的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教給了她很多道理。

我特別讚賞英子的助人爲樂,她可不像我這麼內向,我總是不敢主動去幫助別人,及時付出自己的愛心。而英子卻不是這樣,她總是主動去幫助別人。當她時常跑去惠安館看望瘋女人秀貞時,我總替她擔心,擔心秀貞會傷害她。而英子卻不這麼想,一如既往。當她知道自己的小夥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時,又盡全力去使她們重逢,更是將自己的鑽石表和生日禮物送給她們,讓她們去找思康叔。

英子面對生活的堅強、樂觀也深深地打動了我。當她的父親去世後,她表現得十分鎮定。因爲她知道自己是家裏最大的孩子,必須積極地面對一切,她彷彿一下子長大了,學會了分擔,學會了獨立。這就像一個轉折點,我們一定要在困難面前學會堅強,學會微笑。

我們現在漸漸長大,不能再向父母撒嬌,不能凡事都讓父母幫助,不能一遇到挫敗就哭泣……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改變的。總有一天,我們也要走向朝氣蓬勃的青春年華,也許在一瞬間,就會發現自己該長大了。在成長的過程中應該像英子一樣保有一顆美好的心靈,盡全力幫助別人。在面對生活的挫折時,始終有堅強的毅力戰勝困難。今天我們在大人的眼中還不懂事,還未成熟。但我們就像入秋的橘子,終會從又酸又苦到又大又甜。

讀了這本書,我感覺童年像在放電影一樣,一幕幕在我的心頭回放,回放着英子,也回放着自己。我突然覺得童年過得好快,從我們還是幼兒的時候。想到這裏,我更有點懷念幼兒園時的情景。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回憶童年有許多像夢一樣的故事:東陽下的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裏的厚嘴脣小偷,漂亮愛笑的蘭婕娘,井邊的小夥伴妞兒,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和因病去世的父親。讀完城南舊事,我的眼淚流了下來,我體會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每一種感覺我都不會忘記,就如同自己經歷了一般。

我已經五年級了,即將告別我的童年了,城南舊事如苦澀中的一絲香甜,把我的童年拉了回來。花兒謝了明年還能再開,曲子沒聽夠可以重聽,但是童年是不能反覆的,它只能一去而不還……

讓我們好好擁有快樂的童年,珍惜童年的時光吧!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9

五年級時,我讀了一本書——《城南舊事》。書中的那一幕幕情景至今仍在我的腦海中勾勒着,讓我久久難以忘懷……這本書,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快樂、幸福、悲傷、離別、無助。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全書透過小女孩英子稚嫩、弱小的雙眸,講述了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文章中的主人公英子,聰明善良。她有一個好朋友,叫秀貞,別人都認爲秀貞是瘋子,沒人跟她講話,唯獨英子對她表示了友善,並和她成了朋友。爲了幫助妞兒和秀貞尋找她們的親人,英子偷偷拿出了媽媽的金鐲子幫助秀貞。還有那個蹲在大槐樹底下的男人,他爲了供弟弟完成學業,供養母親,自己冒着危險去做賊,在別人眼裏他是一個小偷,但在英子看來,他可不是壞人,反而和他成了朋友。這些在別人眼中的壞人,在英子那裏卻成了朋友,這不是她善良本性的使然又是什麼呢?英子常說自己分不清好人壞人,其實她是用自己的標準在衡量着世間的.人。故事裏還有一個人,就是藍姨娘,她雖然可愛,還討英子的喜歡,但當英子發現蘭姨娘竟和爸爸手拉手,而挺着大肚子的媽媽正在竈臺邊炒菜時,她心裏難過,爲媽媽打抱不平,可又不知如何表達,最終,聰明的英子通過牽線搭橋,促成了蘭姨娘和德先叔的婚事,這一切爸爸卻被蒙在了鼓裏……讀到這裏,我不能不佩服英子,小小年紀居然這麼有智慧,真是個小機靈鬼呀!此後,我再也忘不了那個撲閃着大眼睛的小姑娘——英子!

父親中年早逝後,28歲的母親做了寡婦,英子爲母親痛心,愛她的母親沒有迴天津,儘自己一切所能不讓孩子們吃苦,英子彷彿在一日之間長大成人。我不由得想起了媽媽對我的愛與呵護。與英子相比,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她的童年之路卻跌跌撞撞。沉浸着淡淡哀愁的童年,因爲她的的純真、無邪,一切又是那麼的真實、純樸。她會用善心對待每一個人,不管是好人、壞人,在她看來,每個人都是相同的,這種難得的想法、美妙的意境使人不忍心打破。

這本書中的一個個人物,形象鮮活、真實,再加上作者那樸實的、詩意的語言,使我不自覺地被他們深深吸引,爲他們哭,爲他們笑。透過他們,我瞭解了那個時代生活在各個階層,尤其是社會底層的貧苦人民的生活狀況。它就像一面小小的鏡子,照出了20世紀北京城南,乃至整個中國的社會現狀……

《城南舊事》,一本你不可錯過的書!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10

十一長假後的上班第一天,坐在座位上,翻看了下上次寫總結的時間,已經是9月初了,之間間隔了一個月之久,雖然期間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上,筆也沒有輟棄,但心裏總有種不一樣的滋味。再次敲打那副鍵盤寫下過往一個月的收穫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想到了這段時間自己閱讀的兩本書,一本是《野性的呼喚》,一本就是《城南舊事》。《野性的呼喚》的讀後感已經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道,雖然那只是自己在出差的途中看到書的一半的時候有感而發的創作,也算是想法的及時流動了。對比於今天的《城南舊事》的讀後感,不得不說實在不可以算做及時之作,距讀完這本書已經有些時日,中間回到企業,想在晚上的時候寫下的,但是由於身體實在需要休息,就擱置了;到了十一,也想寫下自己的感想,但是由於妻子一直嘔吐,非常難受,要時時的照顧,也就被一再的放下,直到今天,雖然身體還是非常疲乏,但是剛纔的浴池中舒舒服服的泡了一個澡,也就舒服了很多。再看看那本書,已經早已被我擱置在十一期間買的一個書架上了,只是時不時進屋,會看到她默默地佇立在書架上的身影。

前面囉嗦了一大堆,關於《城南舊事》這本書沒有寫什麼東西,但是,那澡池子卻不得不引起注意,孰不知這可是北方的一種經典生活方式啊,雖然在《城南舊事》中,林先生並沒有着筆。

《城南舊事》這本書可以說是林先生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在她的筆下,我也分明看到了那北方的舊巷子,那孩子們圍繞玩耍的水井,那四合院,那鄰里鄉親間淳樸的感情。當然,對於這本書,如果讀者沒有曾經接觸那樣的生活狀態,也許完全體會不來;無妨,建議看看《活着》這部電影,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活着》的一草一物,都會閃現在我對於文字構思的景象中。

《城南舊事》的內容不再多說,說說,我讀這本書想到了什麼。首先,我想,林先生的童年往事可以成爲一本書,那麼對於我這樣生活在80末90初的人,尤其是在鄉村長大的人,童年也是豐富多彩,是不是也可以慢慢地碼出一本像樣的書呢,哪怕是一本回憶錄,一本送給自己的回憶錄,於是,我也開始謀劃起這樣一件事,暫且叫這本書的書名《慢慢走回大山》。再說,林先生寫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是在臺灣了,這裏字裏行間流露的終究是對於家鄉的思念,正巧看了下《戰狼》,“這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被美國曆史以來最慘烈的槍擊案所震撼;因此不得不說,當有一個國家在你的背後,尤其是中國這樣一個講究儒家思想、愛好和平的國家在你的背後,中國的人民會是多麼的踏實和舒心,祖國永遠是我們的靠山,無論我們身在異鄉還是在哪裏。

最後,權以這篇讀後感期待《慢慢走回大山》的問世。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11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林海音抱着對童真的熱愛與對現實的期待,寫下了心血之作――《城南舊事》。

林海音五歲隨父母來到了北京城南胡同裏生活,一住就是25年。《城南舊事》所記述的便是這25年中的瑣憶。在書中,“英子”(林海音)與惠安館“瘋子”秀貞、常遭毒打的妞兒、草垛裏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宋媽、因肺病而逝世的爸爸度過了富有戲劇性的童年生活。

秀貞常倚着惠安館的門牆,對過路的小孩子總是投以燦爛的笑顏,只爲了懷念幼年走失的小桂子。生活對秀貞從不心慈手軟,她卻在苦痛與悲傷中學會溫柔對待世界,用憐惜回憶着傷疤。

“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唸着: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正當英子滿心歡喜地領過小學畢業文憑,摯愛的爸爸卻再也抵擋不住病魔的侵蝕。隨着石榴、夾竹桃的葉子片片垂落,爸爸的呼吸漸漸微弱,意識漸漸模糊,最終,他帶着對英子深沉的父愛與對生活的留戀,向世間告別。至親的人永遠離開,仍是孩童的英子如何面對這跌宕起伏的人生?她再也看不見父親慈祥的微笑,再也聽不見父親深切的教導,再也觸摸不到父親溫熱的手掌。英子也曾墜入谷底,撕心裂肺地苦苦求救,祈禱這只是生活的一個遊戲,一場夢境。但現實總是無情,神靈永遠都看不到人間的苦難。在悲痛中,英子還是重拾了對生活的勇氣。因爲她明白,如果生活不能總讓自己熱愛,那就讓自己主動熱愛生活,感恩生活帶給她的磨練與傷痛。正是有這樣的.信念與心態,英子蛻變成了獨當一面的“小大人”。

英子的童年有歡笑也有淚水。正如我們的孩童時期,有糾結也有笑語。

我們總是抱怨作業多,擡頭與埋頭所見的都是“語數英”;我們還埋怨老師嚴厲,呼喊着要尋求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我們何曾記得那一句句深刻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殊不知,讀書,是獲取智慧成本最低的方法。更何況,小學的課業較之漫長的人生之途,它根本算不上一道“障礙”。放眼未來,我們的學習生涯還很長,以後的知識未必容易消化。故此,我們應該向英子學習,積極樂觀地去面對生活給予的挑戰。等到我們老去,再回首,身後定是一片花海芬芳。

合上書,房間裏似乎瀰漫着淡淡幽香。我依舊沉浸在城南那些舊事,彷佛英子正坐在我的對面,寫着她的故事,不時告訴我:“趁着年輕,趁着純真,你要發奮學習,發奮讀書,文字是有溫度和力量的,只要多讀書,你的內心才足夠強大……!”我心裏默唸道:向英子學習,朝着理想進發!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12

我一向對名著不太感興趣,往往是看了半截便將其冷落在旁。《城南舊事》不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涌現。 日記

《城南舊事》中滿含着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着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這部作品由五個篇章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全文由一個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純潔的眼睛來看在北平生活的點滴,記載着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旁觀着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憑着她微妙的記憶,將年幼時圍繞她發生的生活舊事記錄下來。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裏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爲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裏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着“小偷”的故事;她愛着自己的奶媽,望着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這本書的每一篇到結尾,主角似乎總是離開英子,像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我們看海去那個小偷,奶媽,最後連她的爸爸也離她而去了,當時她才小學畢業呢!看着無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爲本書畫上句點。

雖然《城南舊事》看後叫人心酸落淚,可是它的每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着溫馨的親情和友愛。雖然每個故事的結尾,裏面的主角都是離作者而去,可是作者透過正面的描寫和反面的烘托,把每個人物的樣子寫得淋漓盡致,性格表露無遺,即使閉上眼睛,他們的影子還盈盈浮現眼前:井邊的.小夥伴,椿樹衚衕的瘋女人,藏在草堆裏的偷兒,斜着嘴笑的蘭姨娘,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騎着小驢回老家的宋媽,加上聰明伶俐的英子,組成了作者的寫作世界,在這世界裏,帶着人間溫暖的風吹遍了每個角落,吹醒了讀者和平的心靈,這是一本散發着芬芳的書,更是一本開卷有益的書,它能使人從中領略到很多人生道理。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爲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爲她不刻意表達什幺,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紹它自己。那樣的不緊不慢,溫厚淳和,那樣的安靜祥和,彌久恆馨,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之心。

《城南舊事》讀後感 篇13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這本書是從一個六歲小女孩——英子的眼光出發,通過“惠安館的瘋子”、“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個故事,用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城南舊事》既表現了作者的思鄉情懷,又表現了舊時代女性的悲慘命運。

這本作品並沒有刻意的表達什麼,只是一幅場景,一幅場景的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他自己。那樣的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新,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之心。

我最喜歡文中的主角——英子,她是一個善良、天真、富有同情心、機智又狡黠的小姑娘。小英子並沒有因爲秀貞的瘋而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害怕她,而是和秀貞成了好朋友,並用自己的方式幫助秀貞和妞兒母女相認,並偷了媽媽的'金鐲子給她們做盤纏,體現了她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12歲時英子失去了爸爸,沒有爸爸的感覺是多麼痛苦,我們是無法體會到的,人的一生命運多舛,讓人哀憐!

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妞兒,她的媽媽就是瘋女秀貞,但是她一生下來就被秀貞的媽媽——妞兒的姥姥給扔了,後來被妞兒的養父抱了去,養她到大點,就教妞兒唱戲,然後讓妞兒站在天橋上唱,唱完後就給人家要錢,如果人家不給,她的養父就打她,打得體無完膚!看看我們,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奶奶寵着、姥姥慣着,要什麼給什麼,更不用說捱打了,看看妞兒,再看看我們,覺得妞兒真可憐!

書中用一些小事反映當時人的思想。如文中的宋媽,她在得知兒子小栓子被淹死,女兒丫頭子被送人時,決定找回丫頭子,說:“如果不是小栓子死了,丫頭子我也不要了。”體現了宋媽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以前這種思想很深,不過現在好了,這種思想已經幾乎滅絕,令人很高興。

書裏還描寫了蘭姨娘、小偷等多個具有豐富個性特徵的人物,個性鮮活,使人難忘。

這本書的寫作方法很好,不管是在語言、人物形象還是故事內容都體現出它的京味特徵,爲我們展現了北京的地域特色,如:北京人、北京話、北京的風土習俗等等。這篇文章用詞準確、感情真摯、構思巧妙、並且描寫生動,大量運用伏筆、比喻等修辭手法,令人讀完後回味無窮。

《城南舊事》絕不僅僅是一本回憶錄,還是名篇佳作,以它獨特的寫作視角,洗滌人的自私心,讓人受到教育,讓我感受到她的沉醉其中,正如那首文中出現的詩一樣讓我着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