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紅樓夢》有感【合集】

本文已影響 1.55W人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紅樓夢》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紅樓夢》有感【合集】

讀《紅樓夢》有感1

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

翻開這部厚重的《紅樓夢》,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寶黛之間的戚轉哀婉的愛情,還是賈府從榮到衰的過程,更是整個封建社會慢慢衰亡的歷程。

不同的人看這部著作總有不同的想法,對於裏面的每個人物也都有着褒貶不一的看法,沒有哪個人是完美的,是毫無缺陷的,正是這樣,才顯得人物更加的豐滿,整部作品也更加的真實。我曾討厭過黛玉的'脆弱和敏感,遇到什麼事情總是先落淚,她錙銖必較,她對於寶釵有着嫉妒,她嫉妒她的八面玲瓏,嫉妒她與寶玉的“金玉之說”。但我同樣也發現黛玉身上與他人不同的地方,當其他人都勸寶玉用功讀書專心仕途時,只有黛玉理解寶玉,認爲那是世俗的累贅;當寶玉捱打時,每個人雖體現出對他的關切,但唯有黛玉是真真的關切着他這個人,而並非其他人所帶有着對於地位,對於對自身的考量。黛玉寄人籬下的生活也是造成她小心翼翼,敏感脆弱的原因,在這個充滿利益的賈府中,又有多少人是真心爲她考慮的呢,即使有着賈母的疼愛,但是到了關鍵時刻,賈母心中也只有她的孫子,最終造成了寶黛二人間的悽慘結局。

要說這《紅樓夢》寶黛二人的愛情,就不得不提寶釵。作爲賈母心中最合適的孫媳婦人選,寶釵無疑是優秀的,她既會講話,也待人大方,她有着封建女子所要求的端莊,顧家。她會勸寶玉用功學習,她也會打點生意,幫助自己的母親管家,但她終究是封建社會制度的受害者,對於婚姻她完全沒有自主權,明明知道寶黛相戀,卻也最終嫁給寶玉爲妻,促成了三個人的愛情悲劇。

一部紅樓,看盡人間情事,所有的無可奈何唯有一爭纔能有出路。

讀《紅樓夢》有感2

《紅樓夢》看似含淚的書畫,實則包羅萬象。有人說很無聊,但也不過是百年佳作。恐怕光有愛是不夠的。它對細節的描述,對人物的刻畫,對環境的概括,都烙印在每一個讀者的腦海裏。

這個多年來一直奢侈的家庭最終還是結束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黛玉,更不能忘記寶玉。“一個是袁朗元仙,一個是美玉無瑕。如果說沒有什麼奇怪的緣分,這輩子還會再遇到他。如果說有一種奇怪的緣分,我們的煩惱怎麼可能最終消失?一個是白忙活,一個是白着急。一個是水裏的月亮,一個是鏡子裏的花。想想你的眼睛裏能有多少淚水,你怎麼能忍受秋天流到冬天的盡頭,春天流到夏天!”我這輩子爲他流淚,最後,因爲他的抑鬱症而死。敢愛敢恨,可是世人的眼光。他也是,爲她癡狂,最後剃了她的頭髮出家,放棄了她一生的`心痛。祝來世,有情人終成眷屬!其實我最愛鳳姐。她雖然轟轟烈烈,但也瀟灑。“機關太聰明瞭,算叫命!死之前,我的心碎了,死了之後,我空虛了。有錢比有錢好,但最好有一個。這是一種浪費,是一顆半條命的心;彼此喜歡,這是一個漫長的夜夢。突然之間,好像一棟樓要塌了,又好像一盞燈要滅了。耶!一種喜悅和悲傷。嘆天下難定!”有無數的器官,交織着悲喜。快樂,悲傷,命運,永遠。

其實《紅樓夢》是反映封建社會的微型小說。它深刻地描繪了一幅中國封建社會關係的畫面,描繪了各種階級、政治集團、各種倫理道德和矛盾。是封建社會的集中反應,是對當時社會的批判。我佩服曹雪芹的精神。這部小說似乎也是曹雪芹的自傳。他的坎坷人生就像一本小說。小說中反映了各種無奈和憤慨。

讀《紅樓夢》有感3

《紅樓夢》的作者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爲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鬚眉的閏閣佳人們的人生百態,展現了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故事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爲背景,也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爲主線,展現了當代社會的世態風貌。可以說《紅樓夢》是當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在《中國大百科書》中說道“《紅樓夢》的價值怎麼估計都不爲過”。還有在《大英百科》中提到“《紅樓夢》的價值等於一整個歐洲,是一部天書。”《紅樓夢》也被我國列入四大名著之首。

《紅樓夢》有很多章節,而我最喜歡也最難以忘記的是兩章節內容是:林黛玉病死,賈家衰落,賈寶玉考中進士到最後看破紅塵落髮爲僧,和其他兩個和尚一起飛昇、成仙。在我看完這兩章節內容後,發現我淚水已經悄悄落下,讓我感到賈寶玉和林黛玉相愛卻不能相守,和所愛的人陰陽兩隔的情景,也讓我感到當時社會的陋習。

讀《紅樓夢》有感4

在《紅樓夢》中,劉姥姥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總共也就出現了兩三回,但就是這麼一個普通的劉姥姥卻讓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劉姥姥第一次出現,便是因爲家中無錢過冬,便想去榮國府攀攀舊親要點錢財來,她遲鈍卻又精明,知道叫板兒去開口要錢比較好點,只可惜板兒經歷尚淺,只顧着吃東西,把身上揹負的責任忘得一乾二淨,幸虧榮國府有的是錢財,便給了她三十兩銀子,哄得劉姥姥屁顛屁顛的'回家去了。

劉姥姥雖愛財,卻又有一顆感恩的心。她見自己用了榮國府的便送了些瓜果蔬菜給賈母等人,並且用她那機智幽默具有農村特色的語言逗笑了賈母,之後不免要有些賞賜。

劉姥姥愛財但不貪財,並且有一顆善心 。當賈府破落,鳳姐將死之時,劉姥姥仍沒有嫌棄他們,而是繼續爲他們充當喜劇角色,鳳姐請求劉姥姥爲她祈福,並且把手上的金鐲給了她做祈福的錢,但劉姥姥並不收下,而是真心實意的準備幫鳳姐祈福,只可惜紅顏命薄,劉姥姥還未幫鳳姐祈福,她就先歸西了。其實當初劉姥姥就是收下鳳姐的鐲子,又有幾人知道呢!由此可見,劉姥姥雖愛財,但不貪財。

一個質樸卻又步伐精明,愛財卻又不貪財的劉姥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紅樓夢》有感5

秋已盡,風輕過,日猶長。書卷歷歷重翻,淺吟、低唱:一個是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究竟誰是誰的劫?

《紅樓夢》一書揭露與批判了衆多:社會重用男才,封建制度的加深。使曹雪芹對於社會愈加失望,看破了世事的灑脫與傷感。書中的一個個人物,一件件事,一個個轉折點,讓整本小說充滿了壓抑感。對於紅樓夢有許多感想,但作爲俗人的我關心一切的俗事——寶黛之情。

有一個觀點:重新再讀一遍你所讀過的書,需要勇氣。或許,你將推翻自己之前的所有論點。對於經典文化的膚淺的閱讀,生活閱歷的不足,文化底蘊的不夠深厚。有一個至今想來都可笑的觀點:相愛的人一定會在一起,他們之間的結局一定會幸福圓滿。當時的自己沒有分析複雜的社會背景家族關係,錯中複雜的家庭關係等等一切諸多的原因。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這是黛玉在三十八回之時所寫。世人皆用不同的花來形容黛玉,但是我認爲黛玉自己筆下的菊花更可以體現她自身的一切。詠菊之人,愛菊之人,感菊之人,又何其之多呢?陶淵明墨下柳體的菊也與高傲的她不正一樣嗎?一樣的淡泊疏野,一樣的孤標傲世。世人皆評她“心胸狹窄”可是有誰明白她背後的深情。多少次驚鴻一夢,多少個日夜夢囈,多少個春秋的無奈。夢中的那個男子是黛玉見過最有少年氣的人,在她心中是那種看春風不喜,看夏蟬不煩,看秋風不老,看冬雪不嘆,看滿身富貴懶察覺的少年。但是,一切的'一切,制度、習俗、本性讓他們越走越遠。黛玉的生性多疑,但是他們之間相處的時間之少。讓本是一顆心的每個人,生出了兩顆心。她該用什麼來宣泄一切?宣泄她對於那個少年如涓涓流水般的愛意?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背後的痛,背後無限的愛與悲涼。讓人不經心痛這樣的女子。他的孤傲脫俗有誰懂,有誰憐。她對於愛情的求而不得:葬花,葬花,葬的恐怕還有在這個封建社會被扼殺的愛吧。“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悽悽慘慘,慘慘悽悽。太過於執着,反而成了一種夢魘。奈何不過世事:苦珠魂歸離恨天。她的最後一句話是“寶玉,你好……”

朱脣似啓,也許她的話還有許多。但寶玉從此再也聽不真切。少女眼中的傾世桃花,口中的珠譏妙語,剎那之間,停止與永恆。心心之間,念念之遠。夢迴深處,是否會脫口而出:我願與君絕。

讀《紅樓夢》有感6

四大名著想必是孺婦皆知,四部佳作各有千秋,而我卻認爲,《紅樓夢》最爲引人注目。她不似《水滸》,寫草莽英雄、江湖豪傑之事,行俠仗義、報仇雪恨之心;也不似《三國》,寫雄主名王、謀臣勇將之事,攻城略地、縱橫捭闔之心;更不似《西遊記》那樣,寫求取佛經、歷盡磨難之事,斬妖除魔、伸張正義之心。她猶如一個“新新人類”,竟是描述了一羣少男少女,特別是以妙齡少女爲核心所展開的故事畫卷,讓人眼前爲之一亮。

封建社會是沒有人權的,特別是在末期,更是不把人當人看,而女性的地位,根本就不存在。歷史上,在戰況危急之時,圍城之中,沒有糧食,便將城中的女人全捉來吃,這樣的事情多次出現在史書上,還不是野史,而是輝煌的正史!而就在這樣的社會,就出現了這樣一本書,書中的女性,個個聰明美麗,有自己的想法主見,有自己特殊的`行止見識,好像現今“女強人”的先祖,並且,還有一個七尺男兒說出了“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怎能不謂之是石破天驚的大事!

再來看看寫出這本看似“叛逆”的書的作者,他就是“曹雪芹”。書中的取材,大多都是來源於他年少時的笑聲與淚水。我曾經看過一段文字,曹雪芹的寫作目的就是要“使閨閣昭傳”,讓天下後世人知道“閨閣中歷歷有人,萬不可泯滅其也”。他也曾說“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鬚眉,誠不若比裙釵;我實愧則有,悔又無益,大無可如何之日也”。聽,這不正是當初寶玉在那些女子前,自慚形穢,以“濁玉”自稱的原型麼?不難看出,賈寶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兼“進化級”了。

寶玉,如同是封建社會孕育出的“新人”胚胎,顯然與那個社會是格格不入的。開始時,這個問題就顯露出來,在他年幼抓週時,一把就抓個脂粉釵環,讓賈政當機立斷,他將來不過是個酒色之徒,從此對寶玉只有蔑視與不屑。而寶玉,從小,就與丫鬟姐妹們“混”在一起,玩的不亦樂乎,更是鑑證“酒色之徒”這個稱謂。他除了對賈母和王夫人等的親人之愛,對身邊的每一位女子都喜歡着,尊敬着,舉止也親密無間,但沒有半分逾越。也難怪,魯迅也稱之“暱而敬之,恐拂其意,愛博而心勞,而憂患亦日甚矣”。

當然《紅樓夢》是女性的頌歌,其中女子多得眼花繚亂。她們,匯聚在大觀園中,就像個小小的女兒國。這些女孩兒,都容貌俊秀,渾身散發着青春的純潔氣息。她們雖說是大家閨秀,卻不似自古以來的女兒一般:在家中,對父母唯命是從,出家後,以“三從四德”爲畢生目標。她們有自己的主見思想。書中有兩個重要人。一是林黛玉,二是薛寶釵。命運將她們倆與寶玉緊緊相連。面對黛玉,寶玉是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因爲,黛玉懂得他這個“新新人類”的思想,兩人同枕一個枕頭,躺在牀上說着悄悄話,對男女有別之類的世俗視而不見,顯然是兩個趣味相同的人兒。而對寶釵,寶玉是相敬相愛,但心裏總有隔膜,寶釵處事是圓滑的,比黛玉得人心多了,可正是她對任何人都那樣溫和,就越發讓人無法走向她的內心。可賈母她們也發覺寶釵是當妻子的最佳人選,畢竟黛玉那溫順下隱藏的叛逆讓長輩們不安,正是如此,故事終於走向了最後……

讀《紅樓夢》有感7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爲了什麼。是爲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

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說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着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說到這,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

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

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

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爲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

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還有要說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說着什麼"蘭桂齊芳"。

讀《紅樓夢》有感8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人人皆知,書中的人物林戴玉、賈寶玉也是家喻戶曉,因爲人們對這本書太熟悉了,所以這本書在大衆中也就形成了固有的形象,加之研究的學者衆多,又把它解剖的支離破散,歸納的系統有序,每一個細節都能推究出個一二三來,所以書中內容似乎已經變得透明、唾手可得。但對於普通的個體讀者,讀《紅樓夢》就像讀其他書一樣,對味口了才願意看。

第一次讀《紅樓夢》時,完全是衝着它的名號去的,當時還在上學,對書中描寫的諸多景物及人物事件,如同嚼蠟,但還是硬着頭皮把它讀完了,若問收穫,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能把它耐着性子從頭到尾看一遍,當時更喜歡看現代小說,與生活更貼近,接受起來比較容易。

第二次讀《紅樓夢》時,是因爲讀外國人寫的書,寫作的風格迥異,後來讀膩煩了,想換換口味,看看中國人自己寫的書,於是乎又想到了《紅樓夢》,這次讀了幾頁,覺得有些韻味,值得品味,而且節奏較慢,故事情節娓娓道來,不緊不慢,像是一個修煉千年的道士,心中自有定數,也像極了中國的繁瑣禮節,按照規矩來,不可着急越禮。但後來讀到後面的章節,有些堅持不住了,越讀越無味,都是些婆婆媽媽的事情,又不忍放棄,最後還是掙扎着讀完了,因爲書的內容太多,讀完之後,仍是一頭霧水,被書中的'人物攪得暈頭轉向。

有人讀書是很認真的,會事前瞭解一些人物線索,然後再讀,而我是個懶惰的讀者,摸過書來,二話不說就從頭讀起來,進去的快,出來的也快,粗粗的過一遍,分不清人物層次,只是對書中的感興趣的地方,仔細的看看,其他的也不管不顧了。即便是讀了幾遍的《紅樓夢》,還是看完就忘,只記得裏面的人物衆多、三六九等,各色人物俱全,各種事件層出不窮,均是些日常小事,‘婦人之口舌是非、各種人情往來、弄在一處作詩弄詞’,從小處着手,略略引出些大人物、大事情,但也只是稍稍帶過,多是褒獎之詞,寫的非常謹慎。這本書在細小處下足了功夫‘主子招妻納妾、下人勾心鬥角挑撥事非、姑娘們作詩詞附風雅、慶生過壽看大’,再寫寫外圍的窮苦人家如何過活,諸多種種。圍繞着榮寧二府展開密如網的描寫,觀遍世間百態,雖然是細小事物,但仔細的推敲,寫的是當時的民生百姓與達官貴人的生活常態,以榮華富貴爲描寫的主線,映襯了普通百姓的艱苦生活。

但富貴一時,不可能一世,終究曲終人散,方夢醒,作爲生活在富貴窩中的主子,怎經得起人生大起大茖,大悲大喜,最終在紅塵中顛沛流離,循入空門。讀書像控掘寶藏一樣,找到一本好書難,找到一本自己喜歡的好書更難,找到了,讀一遍不開竅,讀二遍還懵懂,讀三遍才體會些許滋味,再多讀幾遍,就像考古學家,小心翼翼的發現些古董,甚至還閃閃發光,引人無限遐想,書中所講與心中所想能夠結合在一起,才覺得值得。

讀《紅樓夢》有感9

俗話說得好,“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其意白見。但礙於《水滸》、《三國》等從牙牙學語起就閱讀,再讀已無多大意義。無奈之中,捧起那“石頭”硬啃起來,倒別有一番“胭脂”味。下有幾條真(天真)知拙(笨拙)見,以供茶餘飯後消遣。

首先,我覺得這本書並不只是單單一本愛情小說所能概括。作者爲寫此書,寒窗幾十載,對醫藥、園林、建築、書畫、詩詞、烹調、服飾、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整部書對研究探討青朝風俗民情很有幫助,它彷彿是當時生活的小百科,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怪不得至今還有許多紅學家專門研究此寶。此書所現之人情世故,官場是非,在今天都屢見不鮮內涵之深,可真謂看一遍兩遍不少,讀十遍八遍不多。對於我精讀此書是對吾之文學素養起鞏固、提高,以致於昇華之用,大有相見恨晚之情。

其次,這也是一部悲劇,我細讀一些中外文學名著,大凡流傳下來的,幾乎無一例外全是悲劇。從卡西莫多到寶玉,從羊脂球到阿Q,以致於今日泰坦尼克中的傑克和露絲,都是悲劇人物。正義戰勝邪惡只能在動畫片中存在,沒有哪朝哪代的讚歌流傳下來。特別是中國的《水滸》、《三國》、《紅樓》都遵循着開業艱難後,強勁攀升,接着平穩走勢,最後直線下跌的原則。

這又恰與工商管理碩士MBA教程中所描述的一般產品發展規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生的規律又彷彿與此緊密相連。一種文明當其躍上頂峯就必將走向衰亡。的確,照現在的環境發展,人類終究有個盡頭,難道這是宇宙亙古不變的定理嗎?難道這是繼柏拉圖哲學中“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一定”理論之後,又一種新模式。待以後有時間再細細思考此問題,作箇中國的蘇格拉低。

第三,我以爲程偉元、高鶚的續寫不成功。雖基本符合上面的曲線原則,沒有生搬硬套強加於前文之嫌,但終究是焊接產物。他倆根據原作的暗示,追蹤前80回的情節,完成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悲劇,安排了其他一系列人物的命運結局,使《紅樓夢》成了一部完整的書,從而推動了《紅》在社會的傳播,擴大了它的影響。

可是,後40回寫了寶玉中舉和家業復興,違背曹雪芹的原旨;在人物描寫和情節構思方面有一些歪曲和庸俗的筆墨,和曹雪芹的原著有很大距離,近來又有人寫了後40回,竭力鼓吹完美,但再怎麼樣也只能阿里基斯追烏龜,紅樓夢的後40回將是一個永遠的迷。

第四,也就是《紅樓夢》鮮明的人物形象。就拿王熙鳳這個給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來說,她“模樣又極標緻,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目光四射,手腕靈活日理萬機,指揮若定。寧國府秦可卿的喪事,特意邀請她去主持操辦,她一去就看出寧國府的五大弊端,並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頓措施。王熙鳳威重令行,旁若無人,形成“脂粉鬚眉齊卻步,更無一個是能人”的局面。

這位王夫人的內侄女爭強好勝、追慕虛榮,具有很強的權勢欲。賈府這位年輕俊俏,素有“鳳辣子”之稱的女當家伶牙俐齒,處處討賈母、王夫人的歡喜,曲意奉承,插科打渾,無所不至。總之,王熙鳳是一個集漂亮、聰明。能幹、貪婪、狠毒於一身的複雜形象。

作者還按照生活的邏輯,表現人物,闡發主題的需要,對衆多的輔助人物作了精心的安排,使每個輔助人物不但具有自身的意義,而且能體現出多方面的意義和作用來。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就是這方面的一個範例。

劉姥姥的一進大觀園安排在小說的.第六回,當時情節尚未充分展開,作者借劉姥姥這一輔助人物,從社會最底層這樣一個視角,來寫賈府的顯赫氣派。通過劉姥姥這樣一個鄉下的窮老婆子的眼睛,寫出了鳳姐的虛驕、矜持。劉姥姥第二次進入大觀園的時候,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人之間的關係正處在微妙的階段,賈府在表面上正處於繁花似錦的時期。

作者將劉姥姥和賈母這樣兩個地位懸殊的老太太作了巧妙的對比。賈母趁此機會極大的滿足了自己的優越感;劉姥姥則爲了討得一些封賞,心甘情願的出乖露醜,充當老爺太太、少爺小姐的笑料。劉姥姥第三次進大觀園時,賈府大勢已去,劉姥姥救了巧姐。這樣,劉姥姥無意中成了賈府盛極而衰的見證人。

最後,還是說說它的藝術成就,魯迅曾經指出:“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魯迅所謂的“都打破了”指的是“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和以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紅樓夢》沒有把人物寫某種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沒有把人物當作說教的工具。

作者以細膩的筆墨展現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生動性、豐富性和複雜性。《紅樓夢》打破了傳統小說的單線結構。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關係爲中心線索,同時展開貴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寫。在緊緊抓住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戀愛、婚姻悲劇的同時,展開廣闊的社會環境描寫,從而寫出了產生這一悲劇的社會根源。

其實,關於紅樓夢中可論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我纔剛究出些皮毛而已。譬如今年《讀者》第七期的丫鬟問題,還值得再好好深挖,但礙於自己閱歷淺薄,知識貧乏,無奈只得就此擱筆。再不贅述,還恭請學姐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循循善誘,多多指教,吳達自當感激不盡。

讀《紅樓夢》有感10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這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開篇詞與結尾詞。說來也是可悲,一本紅樓夢,盡顯人間的心酸。

紅樓夢中真的是一部人間“奇”書。

說它奇,也非是,說它俗,也不然。這本書把人世間的庸俗與理想世界的奇幻相結合,奇中有俗,俗中有奇。曹老把這兩者很完美的給攪和在了一起。卻又找不着破綻。

他究竟是從那個地方入手來把這兩者混合的呢?說來很簡單:夢。

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飲了仙茶“千紅一窟”(千紅一哭)喝了仙酒“萬豔同杯”(萬豔同悲)。還聽了仙曲《紅樓夢》。一曲紅樓,暗示了賈府與十二金釵的結局。只有看完全書再返回此章一讀,方懂曹老一片苦心。每讀到這裏,我都不禁感嘆,人生的結局真的不是世人所能預料的。

而夢醒之後,賈寶玉還是那個賈寶玉,那個任性的少年。並沒有因爲一夢改變自己。此處又從夢中的奇轉爲現實的俗。

另外,很多的夢是託夢。秦可卿託夢鳳姐要小心“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晴雯託夢賈寶玉說她要死了等等。

其實,除了寫出來的夢,還有一些隱藏着的夢。螃蟹宴、海棠社、桃花社,多麼美好的生活!結果到了紅樓夢末期,林黛玉枉凝眉,淚盡而逝;薛寶釵終身誤,孤身至終。王熙鳳聰明誤,機關算盡。十二金釵,沒有人有好下場。

人生一世,離開後不終是一無所有嗎?人離世後,終究和來到這個世界那時候一樣,什麼都帶不走。一切,純潔如初。

虛幻一世,夢醒之時,萬物皆空。只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讀紅樓夢有感9

中國古代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紅樓夢》,以賦爲中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婚戀悲劇爲主線,講述了金靈四大名門賈、王、石、薛從鼎盛到衰落的故事。用大觀園的瑣事還原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展現了路盡頭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它以其曲折晦澀的表現手法、蒼涼深沉的情感風格和濃厚崇高的思想背景,在中國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會畫面、建築石材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達到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峯,被譽爲“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在我看來,《紅樓夢》最值得學習的是詩。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苑夜擬菊花題》,大家都用白海棠作詩,他們的.詩一首比一首好,特別是林黛玉的那句“偷梨核三分白,借梅花魂。”我覺得這個“偷”和“借”用的很好。還有薛寶釵的那句話,‘白天好好打理好容貌,蓋好門,手裏拿着骨灰盒裝滿青苔盆。”“惜貌蓋天”讓人覺得白海棠賢惠端莊。還有《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第38回,大家唱的菊花詩也很精彩。其中瀟湘之侄《詠菊》“雲末寫霜,舌香月。“特別漂亮。作者能寫詩就夠好了,能根據各種角色的各種性格寫詩就更好了。他的詩那麼美,那麼有內涵,真的很神奇!值得學習。

《紅樓夢》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積累了很多好的詞彙和句子,瞭解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生活。

讀《紅樓夢》有感11

在這個假期,我讀了許許多多的課外書,如:《水滸傳》、《伊索寓言》、《西遊記》、《紅樓夢》。可讓我感觸最深的一本書是《紅樓夢》。《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偉大文學家曹雪芹所著。他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爲中心,生動地描述了清朝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

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露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榮國府,漸漸與“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薛寶釵,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並遁入空門的.故事。林黛玉的悲慘命運實在讓人感到惋惜,但最讓人憎恨的卻是當時的封建傳統觀念。

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無不彰顯出人物的特點。黛玉的聰明清秀、才華橫溢、性格孤僻、心思敏捷;寶釵的美麗嫺雅,處事圓潤等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們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充滿着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

讀了《紅樓夢》這本書後,我感嘆世事的無常和人生的無奈。

讀《紅樓夢》有感12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的一番話令人辛酸,卻也顯出他與衆不同之處。或許正因爲他的不同,《紅樓夢》才取得巨大的藝術成就,又或許是別的原因,但《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所產生的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

早已忘記當初爲何執起這本書,但它無窮的藝術魅力確實不斷吸引着我。

有人說《紅樓夢》是讀不盡的,誠然,每讀一遍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從原先的人生有限,天地無情的痛苦和無奈到留戀美好的人生而又對人生美中不足的哀婉與感嘆再到對人生乃至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還有深深的眷戀之情。

讀《紅樓夢》有感13

大觀園中最素潔的地方非蘅蕪院莫屬了。院中無多餘的花草,只有從西域而來的種種香草;院內也不過是雪白一片,最亮的也只有那土陶瓶裏的幾朵野菊。她本爲一小姑娘,卻有着與生俱來的穩重。她是香的,亦是癡的。

薛寶釵她有着令寶玉看呆,令黛玉不及白皙皮膚。她也很美,只是她得美少了些黛玉的俏皮,多了些她獨有的冷漠。她與香有着莫名的緣分,她生病時有冷香丸爲她帶來的冷香,她住的院子裏有獨特的香料。寶釵她的.香,不同於那些胭脂俗粉,她是一種奪冠羣芳卻又令人感到冷漠的香。她所抽的花名,是牡丹。而她也被衆人稱爲如牡丹般雍容大氣的寶姐姐。只要有這位寶姐姐在,諸位大觀園中的姊妹亦都信服於她。只因爲,她從不會拒絕任何人的請求,無論那個人是長輩,還是丫鬟,或是一直把她當眼中釘的林黛玉。

薛寶釵筆名“蘅蕪君”,而她也能被稱爲一名真正的“女君子”。她有着君子的才華,一個“東風捲的均勻”使人誇讚;一首螃蟹詩,讓黛玉燒詩,令寶玉撕詩!她有着君子的氣度,知道湘雲拮据,替她承辦螃蟹宴;得知邢岫煙當掉了衣服,又用自己的錢,將她的衣服贖回……幾乎大觀園中的所有人都有過寶釵的恩惠,如此之氣度,《紅樓》中也只有她一人。她有着君子的智慧,鳳姐生病期間,她的妙招不知掙了多少銀子;黛玉說錯話時,她也只等人少時方教育她……她的智慧,讓黛玉敬重,也讓衆人信服!她擁有一顆八面玲瓏晶瑩心,讓人不得不被她征服。

而她終究也被金玉良緣所迫害,只能獨守空閨。她可以與那些小姐一樣抽泣,只可惜她是一朵博學敬重的牡丹,她就算再難過也必須將苦咽在肚中。她的一片癡心,卻被寶玉所踐踏。她太可憐了,因爲她沒有一個真正懂她的知己!

我多想再讓幾隻蝴蝶飛過,那樣她就能再多“快樂的美”一刻了!

讀《紅樓夢》有感14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並不懂得它引申的含義。因此,對《紅樓夢》這本書也並不感興趣。但當我無聊時,再次捧起這本書,卻被這本書中的情節深深吸引了。

《紅樓夢》這本書主要介紹了林黛玉悲涼的一生,使人不禁感到淒涼。書中的主人公林黛玉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而男主人公賈寶玉也是一個癡情的人。書中的人物形象鮮明,任性灑脫的'史湘雲,心狠手辣的“鳳姐”王熙鳳,多才多藝的惜春……每一處的細節描寫都把人物性格體現得淋漓盡致,其中,焚坑葬花更是把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緒發揮到了極致。

當我讀到黛玉拾起花瓣,並將它們放在一個挖好的坑裏埋起來時,我彷彿感受到了她此時淒涼、悲傷的心情。而這落花,可能便是她當時悲涼心境的真實寫照吧。我也曾爲湘雲醉枕芍藥花瓣,在石板上睡着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過。隨着情節的跌宕起伏,我的心情也忽上忽下,搖擺不定。

以前,我認爲《紅樓夢》這本書很無趣,但現在,我才懂得這本書中隱藏的深刻含義,明白了作者對當時清政府腐敗的不滿與厭惡。也許,正是因爲當時清政府的腐敗,才能使曹雪芹寫下這本世界名著——《紅樓夢》吧。在這本書中,林黛玉這個人物也寄予了作者當初淒涼的心情和心中的憤恨,不是嗎?

通過閱讀《紅樓夢》,我明白了做人要做一個善良而堅強的人,如果人人都像林黛玉那樣弱不禁風,多愁善感,那是不行的。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與困難,我們應該學會堅強。

讀《紅樓夢》有感15

《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比較高峯。書中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慘愛情故事和榮國府寧國府的興敗爲線索。本書的描寫非常細緻,可見本書作者曹雪芹批閱十載的心血。其中有關於林黛玉的`細節描寫,讓我深深地明白了,黛玉寄人籬下生活的不易和謹慎。就以她初至寧國府時的描寫爲例,“他近日所見的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恐被人恥笑了他去。”從這一小段的描寫可見林黛玉的謹慎、自尊,也正是因爲這些,林黛玉在寧國府纔會那般小心,恐被人恥笑了去。卻因爲她本身的性子與此格格不入,所以她纔會過得那麼艱難,比較後有了黛玉葬花這一情節,也奠定了她死於屋中的悲慘結局。

又說賈寶玉,雖是出身富貴。受盡了寵愛,卻終是落了一個出家爲僧的結局。比較終與相愛的人陰陽兩隔,不得再見,也是可憐。悲痛到了極點。看破紅塵,出了家,可能也是他比較好的結局吧。回憶起他初見林黛玉的風流瀟灑,不禁有些許傷感,曾頭戴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着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着五彩絲傳,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那是多少女子心目中的意中人?被多少女子當成心中的硃砂?卻被情所困,被那殘酷的封建所摧殘,比較終爲僧,不知引發了多少多情讀者的傷感。有多少人因爲他的愛情不如意,家道中落而傷心落淚。

讀完一整本《紅樓夢》,心中感觸頗深。不禁發問“問世間情爲何物?”回答爲“直教人生死相許。”但是我認爲生死相許並不痛苦,比較爲痛苦,比較讓人承受不了的是生死離分,陰陽兩隔,死者或許是解脫者,生者纔是比較傷神的人,而賈寶玉偏偏活着,忍受着日日思人之苦,同時也承受着家族的壓力,可謂到了一定的極限了,不禁讓我心疼,曾經玉面翩翩的公子,竟落魄至此,心酸不已,久久不能回神,依舊沉在傷神之中,或許這便是《紅樓夢》的魅力所在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