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優秀】

本文已影響 1.22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優秀】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

暑假裏,我閱讀了很多課外書。其中,《愛的教育》這本書裏的每個小故事讓我記憶猶新,我反覆閱讀了好幾遍,也和爸爸媽媽探討“愛”是什麼?

《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小說,講述了小學四年級男孩安利柯在學校內外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書中還有安利柯的父母爲他寫的`勸誡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朗讀的感人肺腑、引人深思的“每月故事”。書中描寫了許多平凡而善良的小人物:賣碳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老師……以及他們平凡的日常生活。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懂得了很多。我知道我們要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祖國、關心他人、同情弱小。通過和我爸爸媽媽的探討,我對“愛”這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媽媽告訴我,“愛”分很多種,有對祖國的熱愛,有善良的母愛,有對同學的關愛,對學習的喜愛,對物品的珍愛。主人利柯是個積極樂觀、向上、樂於助人的好孩子,他的父母、姐姐、老師、同學都非常關心他的學習和生活,教導他如何做人。安利柯的生活充滿着愛。我們也要有一顆純真、善良、充滿愛的心。我們更要學會感恩,感恩生養我的父母,感恩給予我知識的老師,感恩幫助過我的同學。

我最喜歡這本教育我們的書,讓我感受到愛,也讓我又前進了一步。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2

今年暑假,我懷着崇敬的心境,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深深地被小說中的一個個平凡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思想品質而感動。這本小說沒有任何的豪情壯語,也沒有任何虛僞的說教,卻經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述,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故事資料是這樣的,一個貧窮的意大利青年,從小就被賣到戲班子,受盡了欺辱。一次,戲班子到西班牙,他趁機逃了出來。在意大利領事的幫忙下,他登上了開往意大利的船隻,與一羣來自世界各國的達官貴人同坐在二等艙中。船上的乘客們瞭解了他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他,紛紛給了他一點錢。正在他慶幸有了這些錢就能夠吃一頓飽飯時,他聽到了那些給他錢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國意大利,於是那個小男孩就毅然地把這些錢憤怒的扔了出來,並高吼到:“我不要說我們國家壞話的人的東西!”讀到那裏,我不禁爲這個小男孩寧可捱餓,也要維護自我祖國尊嚴的行爲而拍手叫好。

我由此想到不少這樣的愛國者。南宋名將岳飛,他少年時就立志“精忠報國”,爲了祖國爲了人民,他忍辱負重,含冤而死;邊防叔叔,爲了領土的完整,不怕流血,犧牲,趕走了入侵我國邊境的侵略者;多少體育運動健兒,爲了讓五星紅旗能高高飄揚在賽場的上空,忍者傷痛,奮力拼搏……他們的愛國熱情激勵着無數國人奮發向上。

我們從小就應當以他們爲榜樣,樹立愛祖國的思想。愛祖國,平時應體此刻愛人民,愛團體,關心同學,愛護公物。愛祖國就必須要爲祖國而奮鬥,是自我具有爲祖國建設服務的本領,將來也像他們一樣,要爲祖國增光添彩。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3

《愛的教育》,這本書一直吸引着我,吸引我的,似乎不是文學的價值,而是那一個個溫暖的愛,比如父子之愛、師生之愛、同學之愛……

首先,《愛的教育》這個題目讓我思考:愛究竟是什麼呀?是每一個人身邊都有的嗎?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嗎?這一連串的問題一直困擾在我的腦海中,等我慢慢地去解答。

讀書的過程,讓我慢慢地揭開了那一個一個的謎底。其實,愛,它就像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的空氣一樣,每一天都在我們的.身邊,只是常常被我們忽略。比如老師的愛,老師在我們犯錯誤的時候,常常批評我們,教育我們。愛是最簡單的,而最簡單的愛常常容易被我們忽略。愛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平凡之中見真情。

在《愛的教育》當中,那一羣活潑開朗的同學之間,也產生了一個個愛的故事。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有的生活在富有之家------但無論是身體不好,還是家庭情況不好,他們都是一羣快樂的少年,快樂生活,互相幫助,一直生活在愛的懷抱中。他們的愛,是那溫馨的友誼而創造的,他們的愛,是那偉大的團結而創造的。

在《愛的教育》中,那一個個美妙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愛國。祖國,那是讓我們成長的地方;祖國,是一個讓我們去愛的地方。愛,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說的,但有些人總是沒有發現到,沒有做到。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真正感悟到了愛是存在的,每一個人身邊都是有的。它還讓我明白了: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4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著作。這本書裏處處洋溢着令人感動的愛。讓我的感受很深。

這本書的小主人公是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安利柯。這本書是以日記的形式展現在讀者面前,每月都有一個故事,稱作每月故事。它主要講了安利柯從新學年開始一直到一學年的結束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洛貝諦捨身救人,卡隆的高尚品德……但最令我感動的還是恩里科的媽媽。當她的孩子生病後,她無微不至的關懷着自己的孩子,她可以置自己的尊嚴於不顧,上街乞討,甚至連自己的命都要搭進去了,也不在乎。

恩里科的媽媽是偉大的,我的媽媽也是偉大的。昔日,幼稚的我不理解媽媽的苦衷,不理解“打是親,罵是愛”的真正含義,當母親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時,還要爲我生氣,那誰還受得了呀!小時候,爸爸去出差了,媽媽每天都要爲了我忙來忙去,她那麼忙,還會抽出時間來檢查我的作業,爲了上第二天的課,媽媽每天晚上都要備課,晚上到了十二點鐘時也還沒有睡覺,早上到了十點多才有時間吃早餐,媽媽是多麼的忙碌啊!也可見,媽媽是多麼的愛我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每個人都感受過母愛,哪怕一點點。我想:媽媽是上帝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是誰把我們帶到人世?是誰把我們撫養成人?又是誰給我們不厭其煩地講述人生哲理?是母親。她無私地爲我們奉獻自己的一生而不圖一絲回報。當我完全感悟了這本書時,我才明白了原來自己體會到的母愛是那麼浮淺。

沒有什麼愛能比母愛更加偉大,母愛是大公無私的、母愛是不求回報的、母愛是奉獻到老的、母愛是無怨無悔的、母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和衡量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5

今年暑假,我懷着崇敬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小說《愛的教育》,深深地被小說中的一個個平凡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故事打動了。

我覺得恩里科是個聽話的孩子,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善良、可愛、勇敢。在他生活中有許多真心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纔可以健康成長,也可以從中獲得友誼。

我最喜歡的人是二年級的學生羅貝蒂,他爲了保護一年級的小學生朱利奧,自己躲閃不及,被馬車壓碎了腳骨,從此以後只能靠柺杖行走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幫助同學是有的`,但像他這樣了奮不顧身保護別人而犧牲自己的同學,我們就不一定有幸遇到了。看到這一個故事,令我想到了報紙上的一則報道: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奶奶倒在人行道上。20分鐘裏,竟沒有一個路人上前攙扶。等到120急救車趕到時,老太太已經去世大約20分鐘了。同樣是兩個值得去幫助的人,但是遇到的結果卻完全不同,一個得到了別人捨命相救,一個去世了很久才被人發現。這些路人跟捨身救人的羅貝蒂簡直是差之千里。

正是因爲恩里科身邊有這麼多善良的夥伴,他纔可以明白:愛,無處不在。我覺得這本書很有意義,讓我體會到什麼是同學之間無法摧毀的友誼,什麼是師生之間無微不至的關懷,什麼是父母無止境的愛!我知道了有真、善、美的人,一定是世界上生活最美好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6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著作。這本書裏處處洋溢着令人感動的愛。讓我的感受很深。

這本書的小主人公是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安利柯。這本書是以日記的形式展此刻讀者面前,每月都有一個故事,稱作每月故事。它主要講了安利柯從新學年開始一向到一學年的結束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洛貝諦捨身救人,卡隆的高尚品德……但最令我感動的還是恩里科的媽媽。當她的孩子生病後,她無微不至的關懷着自我的孩子,她能夠置自我的尊嚴於不顧,上街乞討,甚至連自我的命都要搭進去了,也不在乎。

恩里科的媽媽是偉大的,我的媽媽也是偉大的。昔日,幼稚的我不理解媽媽的苦衷,不理解“打是親,罵是愛”的真正含義,當母親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時,還要爲我生氣,那誰還受得了呀!小時候,爸爸去出差了,媽媽每一天都要爲了我忙來忙去,她那麼忙,還會抽出時間來檢查我的作業,爲了上第二天的課,媽媽每一天晚上都要備課,晚上到了十二點鐘時也還沒有睡覺,早上到了十點多才有時間吃早餐,媽媽是多麼的忙碌啊!也可見,媽媽是多麼的愛我啊!

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媽媽,每個人都感受過母愛,哪怕一點點。我想:媽媽是上帝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是誰把我們帶到人世?是誰把我們撫養成人?又是誰給我們不厭其煩地講述人生哲理?是母親。她無私地爲我們奉獻自我的一生而不圖一絲回報。當我完全感悟了這本書時,我才明白了原先自我體會到的母愛是那麼浮淺。

沒有什麼愛能比母愛更加偉大,母愛是大公無私的、母愛是不求回報的、母愛是奉獻到老的、母愛是無怨無悔的、母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和衡量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7

讀着《愛的教育》,我思緒萬千;合上《愛的教育》,我心潮起伏。書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彷彿正站在我的眼前,時時感動着我,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有時,我自己彷彿也成爲了其中的一員,看看他們,想想自己,我感到自愧不如。

記得有一次,我遇見一個伸手向我乞討的小孩子,我竟然冷漠地在他面前走過。記得有一次,我遇見一個伸手向我乞討的小孩子,我竟然冷漠地在他面前走過。和卡羅內一比,我感到自己是多麼殘忍,多麼渺小呀!雖然我上前掏盡所有的零錢給他,也挽回不了他那殘酷的`生活現實,但至少可以給他灰冷的前途送上一絲溫暖吧。在處理與同學的關係上,我有時也會因爲小事而與他們吵架。其實,在世界上,處處播撒着愛的花粉。就拿這一次四川發生里氏8.0級大地震來說,從人們知道這個噩耗的那一刻起,援助之手就源源不斷地伸向災區。俄羅斯、日本等國也向四川派去了救援隊、醫療隊。人們紛紛向地震災區的人們捐款捐物,希望幫助他們早日重建家園;學生們也把買玩具、吃零食的錢省下來,捐給災區的小朋友們,希望他們能在日住上樓房,早日重返教室。這就是愛,毫不吝嗇金錢,毫無保留地奉獻愛心。

中國的大文豪孔子曾說過:“仁者愛人。”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美好的愛心。朋友們,讓我們學學卡羅內、洛貝諦他們吧,多獻出一點愛,用愛的鑰匙,去打開人們的心扉,那麼陽光將照耀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8

寒假裏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內容是以一個四年級孩子的口吻和眼光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

故事裏有正直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勤奮好學的斯代地、舍已救人的羅伯特、勤勞刻苦的可萊諦、有着堅韌性格的耐利、還有孝順的朱利奧和波列科西等等人物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的眼前。在這些故事裏我看到了積極、樂觀、光明和愛。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印象比較深的很多,其中有一篇是《玩具火車》,它講的是卡隆和波列科西到安利柯家玩,波列科西很喜歡安利柯的小火車,那是安利柯的父親送給安利柯的禮物,但是他看到波列科西那麼喜歡他的小火車,他最終決定了把小火車送給了波列科西。這是一個小故事,但是讓小朋友能把自己喜歡的玩具送給別人卻並不那麼容易,明理就沒有這樣的習慣,現在的都只有一個孩子,在一般情況下孩子要的都會給,但是卻極少讓孩子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送給別人,孩子就沒有這樣的`習慣,反倒是他不想吃了,不想要了就會遞給我,最近跟他說“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目前還沒看到效果,不過習慣的養成是個長期的過程,要改掉這個習慣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努力。

我想讓他多看這本《愛的教育》,希望他能從這些小朋友身上看到自己的缺點,並且能學習別人的優點,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9

一開始,我爲了應付作業,極不情願的翻開了《愛的教育》。書中似乎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拉扯着我,讓我拿起了就不想放下。真的是一開始是它來找我,到之後就是我來找它了。

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描述着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書中處處散發着愛的氣息,有同學之間的友愛,有親子之間的母愛父愛,也有師生之間的關愛。這本書把愛表現的淋漓盡致,一些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在作者的筆下,添上了愛的`翅膀,讓人感動,讓人深思。

書中不一樣背景的孩子演繹着不一樣的故事。強壯的卡羅納誠實可靠,伸張正義;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助人爲樂;炮兵上尉的兒子羅伯蒂捨己爲人;教師爲了學生日夜操勞、無私奉獻……

書中父母的信教導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人。父母的信中說的雖然都是一些極其平常的小事,卻常常讓我深思……

精彩的每月故事,催人淚下。其中費羅倫薩的小抄寫員爲了家人,幾個月沒有睡好覺,半夜起來幫爸爸抄寫紙條,導致白天無精打采,受盡了委屈和責罵,忍聲吐氣,默默的奉獻着;還有那倫巴第的小哨兵爲了祖國,不畏艱險,在勘查時,壯烈犧牲……

讀完整本書後,彷彿這些事都剛剛在我身上發生過一樣,我的心理解了一次深刻的“愛”的洗禮。我如夢初醒,原先愛一向伴我左右。因爲愛無形無影,看不見,摸不着,所以那些來自平凡的愛,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我要讓所有人的心裏都燃起愛的烈焰,讓愛在每個人的心裏傳遞,塑造一個充滿愛的完美家園!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0

各種愛各種不同,每個人的愛都有不一樣的含義,今年暑假我讀了本《愛的教育》,有很深的感觸。

《愛的教育》是一個叫安利柯的小學生的日記,但他寫出了人間最樸實,最平常,最感人的真情,讓我對愛有了更深的理解。書中有安利柯的許多同學,有助人爲樂的卡隆,有學習優秀的代洛西,無賴的.弗蘭諦,可憐的貝諦……其中,我歸喜歡的是助人爲樂,保護弱者的卡隆,因爲卡隆樂於助人,不求回報,我們要學習卡隆不求回報,樂於助人,保護弱者地精神。生活中,有許多人十分可憐無助,像有困難的同學,爲了孩子乞討的母親,他們是多麼的痛苦,我以後要多多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就給人一句安慰,一塊錢,別人也會萬分感激你。我不由地想起文聖孔子地一句名言:愛人者人人愛之,敬人者人人敬之。這句話是多麼地有道理呀!我還喜歡卡隆地行爲,我對他十分敬佩。書中有一段關於卡隆地故事:弗蘭諦欺侮克洛西,笑話他地母親駝背,克洛西忍無可忍,飛起墨水瓶砸向弗蘭諦,沒想到打中了老師。老師生氣地問誰幹地,卡隆竟然站起來爲克洛西頂錯。多麼高尚地行爲!一般我們犯錯,都是不肯承認。而他捨己爲人,爲克洛西頂錯,這是常人所做不到地。所以我喜歡卡隆。

從這本《愛的教育》中,我悟到了真愛,有愛之人必定是有情之人,無論對誰,都獻出一點你的關懷,世界會更美好。這是我讀《愛的教育》最大的體會。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1

在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小學生的日記,其中還有他的家人給他的信。所有內容都告訴我們,要心中充滿愛,做一個有禮貌、懂禮儀、講文明、懂得感恩的人。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心懷感激,報以微笑,當他也遇到困難時,真誠地去幫助他。

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感謝父母,是他們養育了我們,爲我們遮擋一切風雨,保護着稚嫩的我們,是我們健康成長。父母爲了我們,操碎了心,。我們有一點點不舒服,他們都會關心地問,深怕我們有任何閃失。父母,使我們第一個要感謝的人。

我們還應該感謝老師。老師每天爲我們辛勤的教書,講解知識,卻無怨無悔;老師每天在一方講臺上,默默耕耘,卻不求回報。老師爲了我們,耗盡心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如果沒有老師,就沒有我們滿分的成績;如果沒有老師,我們就不會懂得這麼多知識。老師那麼平凡,卻又那麼偉大。我們也要感謝老師。

……

身邊還有許多需要我們去感謝的人,感恩別人並不難,別人勞累時,給他一張椅子;別人傷心時,好心地安慰他;別人摔倒時,主動去扶起……我們要知恩圖報,而不是忘恩負義,心中充滿愛,懂得感恩,世界就會更美好!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2

讀完【愛的教育】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愛。

【愛的教育】雖然文字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讓人感動不已。其中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故事中馬爾科萬里尋母的故事。因爲父母欠債,馬爾科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人保持聯絡。可自從媽媽上次說身體有些不舒服後,就和家人失去了聯絡。家人用盡了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也變得冷清了。馬爾科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途中,他經歷了各種艱難險阻,嚐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他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母親。

馬爾科的出現使母親體會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媽媽終於好起來了......讀到這裏,我不禁對馬爾科的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爾科差不多的`年齡,卻顯得那樣無知,那樣渺小。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媽媽有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讓我不滿意,我就把火撒在媽媽身上。可媽媽卻從來沒有抱怨,永遠都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原來,愛就是如此簡單,愛就藏在每一個角落,就看你有沒有發現它,有沒有把它找出來,給予別人而已。

其實生活中處處充滿愛,只要我們善於發現身邊的愛,就會發現原來愛一直在身邊,比如:親人間的關愛,朋友間的友愛,甚至陌生人之間的愛......

同學們,請你們懷着一顆聖潔友愛的心。投入需要幫助的人,讓人人也獻出一點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3

長假裏,老師介紹我們閱讀一本名爲《愛的教育》的書,原以爲它和其他的童話書、故事書一樣,只是一些好玩、逗趣的故事而已。但看過以後才知道,這不是一本普通的書,而是一個意大利三年級小學生恩里科十個月中所寫的日記,講述了他一年的成長經歷。書中簡潔流暢的文字,寓意深刻、充滿溫情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在《愛的教育》中,作者通過一個溫馨的字眼兒“愛”把所有的故事巧妙地貫穿起來,給我們描述了人世間種種愛的形式:純真的同學之誼;溫馨的親子之愛;濃濃的師生之情;對祖國的誠摯的愛。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感人肺腑,發人深思。最觸動我的.是小主人公恩里科的父親寫給他的一封信——《感恩》。在信裏,父親告訴恩里科,老師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尊敬老師、愛戴老師。即使老師有時態度不好,甚至有時還會犯錯,也要一如既往地尊敬老師。

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恩里科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愛的教育》,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茫茫書海,好書難求。讀一本好書能夠盪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感悟很多道理。但願像《愛的教育》這樣的好書越來越多,但願看到這類好書的讀者越多越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