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推薦)《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73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

寒假裏,我閱讀了“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作品《最後一頭戰象》,故事中描寫的戰象嗄羧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嗄羧是1943年在西雙版納的打洛江畔與日寇的血戰中倖存的唯一的戰象,作者見到它時,它在村民的尊敬和照顧下,已經優哉遊哉的生活到五十多歲了。然而在它預感到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時,竟像戰士一樣,要求人們把它當年戰鬥時佩戴的象鞍披掛上,然後繞着村子戀戀不捨地走了三圈,向人們告別,村民們也都流着淚來爲嗄羧送行。看到這裏,我也不禁爲嗄羧和村民之間那深厚的情誼所感動的潸然淚下。

嗄羧上了路,送行的人羣漸漸散去,可作者卻被大象的飼養者波農丁蠱惑着,採取卑鄙的跟蹤手段,想跟着嗄羧找到象羣的墓地——象冢,挖出象牙而大發其財。人類的`貪婪是多麼的可恥和可恨啊!

而嗄羧對此一無所知,它只是虔誠地來到了26年前的戰場,在夕陽中緬懷往事,我像作者一樣對嗄羧肅然起敬,它雖然是被人類稱之爲獸類,卻具有很多稱之爲人的人所沒有的高尚情懷。最後嗄羧向當年埋葬八十多頭戰象的百象冢走去,並用鋒利的象牙在象冢旁不斷挖洞,直到第二天黎明,嗄羧才永久的安息了。它生前這一系列的舉動讓我感到十分震驚,原來經歷過生死考驗的它,仍忘記不了這個百象冢,並將自己深深埋進了洞裏,與曾經並肩作戰的同伴們永遠的長眠於此,這是何等崇高的友誼啊!

作者和波農丁望着戰象嗄羧高貴的遺體,感到了自己靈魂的猥瑣,放棄了發財的打算,一起動手,把土坑掩埋好。讀到這時,手心裏一直攥着一把汗的我終於鬆了一口氣,爲嗄羧感到慶幸,也爲人性在真情的感召下的幡然悔悟而感到欣慰。

嗄羧只是一頭大象,但它的重情重誼,它的高尚的行爲和情感,讓我感動不已,大象的友情比人類的友情是不是更加深刻、真摯和長久呢?難道不是嗎?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2

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篇文章,令我回味無窮大象,在我的印象裏就是一種龐大,憨厚的動物,可就是這麼一種動物,竟然會有如此深的情感,它們的情比人類的情更真切長久。

這篇文章記敘了抗日戰爭中唯一一頭倖存下來的大象嘎羧,被好心人帶回了村莊生活,自己知道生命將要結束,就再次地將象鞍佩戴上,來到了和戰友們一同作戰過的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着光榮犧牲的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把自己莊嚴地埋了的故事。文章把嘎羧善良而又忠誠的高尚情懷描寫的淋漓盡致。

大象不僅僅是作戰的工具,它們也跟人一樣,也會有感情。這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會死亡,可是嘎羧選擇死亡的方式卻讓我震驚不已。它在感覺到自己將要死亡的時候,沒有選擇回到祖先留給它的神祕的象冢去,而是重新披上象鞍,獨自走向埋着自己戰友的'“百象冢”,長眠在戰友旁,與它們永遠不分離。多麼善良,多麼忠誠的大象啊!

嘎羧心裏在乎的,不是對功名的追求,也不是對自己戰跡的驕傲自豪,而是和他並肩作戰的戰友們。所以,我們要珍惜一切來之不易的東西,不要輕易地將它們忽視。

嘎羧似乎比我們要早意識到這一點,因此,這二十六年來,它才一直保持着純潔的心靈。

嘎羧站在岩石上,他也許是在呼喚着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告訴戰友們,自己對他們的深深思念,也許在告訴戰友們,它也將來陪伴它們……這麼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就只是一頭大象而已嗎?不,這不僅僅只是一頭大象,這是一位讓人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大英雄!

我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嘎羧的一幕一幕浮現在我的腦海裏。象的友情爲什麼比人類的友情更打動人?它們的友情竟然有這般力量!

我不禁深深感嘆:動物都有如此高尚的情懷,我們人類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有更深的感悟呢??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3

今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學習了課文《最後一頭戰象》。 課文講的是1943年西雙版納的戰象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戰,結果只有一頭戰象存活,這頭戰象叫做嘎羧。二十多年過去了,嘎羧已有五十多歲,它預感到自己的死期快到了,便披上象鞍,告別村莊,來到曾經浴血搏殺的戰場,在同伴們的百象冢旁將自己埋葬了。讀了這篇課文,我沉思了很久。 嘎羧臨死前還要披上自己的象鞍,體現了它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念與回味。也表達出一頭戰象沉積在心中那深沉的感情,令我感概萬分。 而嘎羧臨死前,村裏的男女老少都來爲他送行。每個人泣不成聲,還給嘎羧系紗巾、綁黑布。從中可以感受到人們對戰象嘎羧已經有了難以割捨的感情,人們無法忘記他在戰場上立下的汗馬功勞。所以聽說嘎羧要走時,大家都極度悲傷,因爲他們把嘎羧當成了英雄。 嘎羧走時,並沒有急着埋葬自己,而是來到打洛江畔,凝望着清波盪漾的江面。他一定又想起了二十六年前和同伴一起作戰的情景。他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吼叫,似乎在呼喚着同伴們的名字...... 大象一般臨死前都會到自己的象冢,而嘎羧沒有,它和曾經並肩作戰的同伴躺在了一起。看到這,我心潮騰涌。這樣的深情,這僅僅只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佩的英雄! 嘎羧走了。從垂暮時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戰甲的英武,從重臨舊地到安葬自己,我漸漸讀懂了嘎羧的心。他忘不了這片曾經撒過熱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經並肩作戰的夥伴。這是一頭戰象的善良和忠誠!它雖然是一頭象,卻具有高尚的情懷。這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值得我們深深思索啊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4

勤於學習才能樂於施教。每當我們看到一本好書的時候,內心總是會忍不住記錄內心的啓發和感想,那些從著作中所冥思震撼人心的話語,那些從著作中所觸摸感動靈魂的文字,我們都能通讀後感傳遞出來。

我原以爲,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夥伴,只是普通的動物。不過,在讀了這本書後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着人類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爲深深的感動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夥伴,但它只是動物。不過,在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後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着人類的情感。

課文講述了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灘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它來到埋葬自己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莊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這是一頭“懷舊”的戰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輩輩留下的象冢長眠的,但它沒有。我想它一定是無法割捨戰爭時光,無法忘記戰友們。它告訴我們歷史不能重演,而歷史也不能忘記。

這是一頭“純潔”的戰象。嘎羧的心裏,不是對功名的渴望,不是對自己戰績的驕傲自豪,而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是慈愛的波農丁,是善良的鄉親們,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與安寧。的確,沒有什麼可以做到永恆,但是,我們必須要守護自己最珍惜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心靈的淨土。嘎羧比我們更早懂得這一點,因此,它二十六年來一直懷有純潔的心。在它那爲所有人動容的壯舉面前,我們都是那麼渺小。

這也是一頭“忠誠”的戰象。“忠誠”是因爲它臨死時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後一頭戰象,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當我讀到課文中的這句話,“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從中我讀懂了象鞍上記載着凝重的歷史,記載着嘎羧的忠誠,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

讀了這篇課文,令人回味無窮,促人深省,動物居然有如此的高尚情懷,我真是佩服!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5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悲壯,感人的動物小說《最後一頭戰象》。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在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頭戰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將至,便再次披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他挖了一個坑,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嘎羧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裏去,而是和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天下的每一個生靈終究都會死去,嘎羧也是一樣,在與村寨裏的一切,告別的時候,嘎羧的心裏該是多麼難捨難分啊!畢竟它要告別自己的.家,自己的親人,以及那美麗的花兒,爲它唱歌的鳥兒,那舒適的象房。它的心裏可能在想;啊,老朋友,咱們就要分別了,這一別,我們將永遠見不到了,但是我會祝福你們。嘎羧走了,風哭了,哭的樹葉也爲之動容,我也爲此動容,爲此感動。一頭戰象與人們的感情是如此的美好,他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我們對動物付出一份情,動物將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回報我們,即使不那麼明顯,也不要以爲自己的感情付諸東流。嘎羧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死去了,再吃什麼也無濟於事,還不如給人們留下。

嘎羧非常難過,因爲它離開了自己的朋友們。接着,它又來到了當年他和同伴們浴血搏殺的戰場。這裏有一段塵封的記憶。嘎羧來到這裏,眼睛裏淚光閃閃,不由得吼叫了幾聲。因爲他的許多同伴都死在這裏。一頭大象,確切的說是一頭戰象,他怎麼能經受得住這雙重打擊呢?動物也有自己的愛憎,自己的情懷,自己的智慧。

嘎羧,一頭戰象,曾經爲保衛自己的家園而負傷。這是一位英雄,一位讓人可歌可泣的戰鬥英雄。它爲我們譜寫了一首美麗的歌。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6

勇敢,是在困難之前勇敢的前進;是在碧波盪漾的海面之上乘風破浪;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獲得最終的勝利。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最後一頭戰象》讓我明白了勇敢的奧祕。

戰象,它們在敵人的攻擊之下毫不退縮,它們前赴後繼,爲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們如同一位位敢死隊隊員,向着敵人的防禦塔發起勇敢的衝擊。它們揮舞着長鼻子,如同一根根鞭子,把敵人卷落於馬下。

我讀到這裏,心裏思潮起伏,我們在學習之中不也正是需要這份勇敢。在一道道聰明題之中,我們也應該如同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勇敢地把自己的答案寫上去,並仔細地驗證。

最後一頭戰象活了下來,它的大象戰友在敵人猛烈的回擊之中倒了,雖然戰象最後取得了勝利,但如同長途跋涉後的鳥兒一般,元氣大傷。最後一頭戰象永不放棄,又努力地建設起家園,勇敢地挑起了扛木頭……的任務!戰象的這種勇敢精神深深地感動着我。

在我的.心中,對戰象又多了一份尊敬,在它們的勇敢之下,我如同一個無力的嬰兒,羞愧之至。想到在家幹家務,我也推三阻四,不肯接受,而戰象卻毫不猶豫地挑起了建設家園的重任,真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過了幾年以後,戰象老了,它背起那副已鏽跡斑斑的戰甲,毅然來到被象血染紅的土地上,用象牙掘了一個坑,與戰友死在了一起。

讀到這裏,我不禁潸然淚下,這不是一種普通的勇敢,戰象到最後也與戰友們同生共死,共患難,真讓我佩服。

看完整本書,向窗外望去,和煦的春風撫摸着我的臉頰。在這個早晨,我瞭解到了勇敢之中不同的奧祕,連窗外那隻色彩斑斕的鳥兒也唱着優美的歌,彷彿在慶祝我懂得了勇敢真正的奧祕!啊!這真是一個美好的早晨!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7

大象很聰明,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有着威武雄壯的身軀,性格多數情況下是溫順的,偶爾也會暴躁。原本對大象喜愛的我,在讀過了《最後一頭戰象》之後,對大象有了新的認識,原來動物身上也具有和人類同樣的情感。

這是一個悲壯又發人深省的動物故事。講述的是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戰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着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分悄悄地把自己掩埋。

讀完這本書,我被嘎羧的精神所震撼,它不被英雄的光環籠罩,不爲自己的戰績驕傲,信守忠誠和責任,珍視戰友之間的友誼,放棄對功名的渴望,它心裏執着地眷戀着那片戰場,還有自己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們。那份濃濃的戰友情不由得令人肅然起敬,那股壯烈的氣概涌在心頭久久不能散去。這是一頭多麼有靈性的象,它放棄了安逸的象冢,它無法忘記戰爭的殘酷,無法割捨浴血奮戰的'戰友。它用盡自己最後的一絲力量來陪伴戰友,並呼籲和平。

嘎羧是一頭懷舊的象,擁有着高尚的情懷。它是大家心目中永遠的英雄,它的所作所爲譜成了一曲美妙的樂章,由衷地感嘆戰象的凝重與輝煌。我被這純潔美好的情感感動着,它告訴我做人的道理,動物都能如此珍視友誼,信守忠誠,更何況是我們人呢?我們更要有信仰,更要珍惜朋友間的情誼。

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雖然沒有激烈的戰爭,但卻有殘酷的殺戮,有的不法分子爲了個人利益,殘忍地殺害大象,販賣象牙,看到一隻只慘死的大象,我的心很痛很痛。我想對大家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請大家珍愛我們的大象“朋友”,給這位忠誠的朋友一個溫暖的家!也請大家都來珍愛所有的動物,因爲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們的世界因爲有了動物而更加精彩!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8

合上沈石溪寫的《最後一頭戰象》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一閉上眼,嗄羧那永遠閉不攏的象嘴,一長一短的象腳,皺的像脫水絲瓜的皮膚,無一例外的出現在我眼前,蒼老的嗄羧在村寨裏倍受尊敬和照顧,只因爲它是戰象,至於它的戰績,這可要從幾十年前說起了。

要說幾十年前,嗄羧也是一頭叱詫風雲的戰象,馱着抗日健兒,冒着槍林彈雨,衝向日寇,侵略者嚇得鬼哭狼嚎,丟盔棄甲。但英勇的戰象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中嗄羧是幸運的,它活了下來,在它年老之際死神向它招手之時,它沒有選擇自己家族的象冢,而選擇了曾經與自己共患難的戰象夥伴的埋葬地,與它們永久的守護着這塊土地。

大象嗄羧的高尚情懷令我敬佩。在它生命的最後時刻,它沒有對救了它的小村寨視而不見,反而用自己的方式與它告別。而現在的高等生物人,卻沒有大象嗄羧這種高尚情懷。大象嗄羧由始至終都有着一種幫助別人的心態,可現在有一些人沒有這種心態,都是一種索取的`自私心態,其實有一個實例:以前有一個大巴車沒油了,而加油站也沒多遠了,車上的導遊告訴大家,下車大家一起把車子推到加油站去,可是車上的人們都不動,幾乎每個人心裏都是一個想法:好不容易有一個位子,一下車再上來就沒地方坐了,乾脆不下車而且肯定會有人下去幫忙的,我不用擔心。也有幾個想下的,但看大家都不動,自己也不下了。於是這輛車就一直在那裏停着,誰也不願意下去推一下車,一直過了4個小時,終於有人沉不住氣了,第一個下車推了起來,沒過一會兒,其他人也陸續下了車一起把車推到了加油站。其實,如果大家一開始就推車,大家可能早已到達了目的地,所以,大家都要永遠保持着一種無私奉獻、關心他人的心態,我們這個世界就會更加溫馨,更加美好!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9

最後,它躺下了,躺在了埋葬着戰友的百象冢裏,躺在了與它並肩作戰的同伴之中。我似乎聽到了它激越悲壯的吼聲,我似乎看到了它炯炯有神的眼睛……

它叫嘎羧,身份特殊,是最後一頭戰象,年輕時由於戰爭而受傷,落下了殘疾,被好心腸的村民所收養。由於它是功臣,生活的十分悠閒,成天東家討一串香蕉,西家喝一筒竹水,日子優哉遊哉。隨着歲月的流逝,嘎羧日漸衰老,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終於,他預感到了自己的死期,這頭即將步入墳墓的戰象,奮力披掛上當年的象鞍,在送行人們的一片哭泣聲中,跋山涉水趕往百象冢,要和自己曾經浴血奮戰的夥伴們埋葬在一起。蒼茫暮色中,老戰象用盡生命中最後的力量與同伴們匯合,與這片曾經撒滿熱血的土地會合。

爲戰而生,爲戰而埋。它記住了自己的身份——戰象。帶着心中執着的信仰,老戰象毅然決然的.選擇,感動你我。

動物有情,人又何嘗不是呢?那些人啊,事啊,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

《烈火英雄》中,那些逆行者——消防戰士,不顧熊熊烈火,衝進爆炸的油庫之中。我的眼淚,“刷”的流了下來。“爲你平安,我們勇往直前!”擁有堅定信仰的他們,彷彿是擁有翅膀的雄鷹,展翅高飛;擁有堅定信仰的他們,又彷彿擁有了一本樂譜,彈奏着自身的價值。在這一次救災中,英雄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勇於犧牲,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在危急時刻,如果沒有那生死之交、患難與共的戰友情,如果沒有爲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救援工作還會開展的如此順利嗎?那句“爲你平安”,永遠迴盪。

我能成爲雲層之上,那隻追求信仰的鳥兒嗎?我不斷追問自己。成長時期的我,總認爲離這詞太遠太遠。媽媽告訴我,其實信仰就在身邊。信仰“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的蜜蜂,我便會付出;信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石竹,我便會堅韌……

我似乎懂了。有一天,我也會成爲這一頭戰象,或是悲壯,或是激昂,帶着我的信仰,奔向我的戰場。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0

說起象,大家一定會說:“大象又蠢又笨。”但看了著名的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寫的《最後一頭戰象》後,改變了我對大象的看法。

解放前的西雙版納,傣族的最高領主叫召片領,他曾擁有一支威風凜凜的象兵。一九四三年,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戰鬥結束後,大家把陣亡的戰象埋葬了,還立了一塊碑:百象冢。人們意外地發現有一頭公象還活着,名叫嘎羧。村民治好了它的傷,把它養了起來。作者到曼廣弄寨插隊落戶時,嘎羧已經50多歲了,他自知生命期限已到,再次佩上象鞍,告別寨子,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着戰友們的`“百象冢”挖了一個坑,把自己掩埋起來了。

讀着讀着……我的熱淚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我被深深地感動了!特別是最後一句話:“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這句話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靈感,它可能覺得,它當時跟同伴一起作戰,多麼勇猛,它是有幸被救,要不然,它也將葬身與此。然而,同伴犧牲了,它有幸獲救了。它此刻又回想起了那場殘忍的鬥爭;它可能也覺得,要跟同伴做個伴,不讓它們想念它。我們不能到它心裏看個明白。但我們能體會到,他那種跟同伴永恆的友誼。此時,我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痛苦、憐憫、敬佩、感動、激動等種種複雜而凌亂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迴盪。象的友情爲什麼比人類的友情更打動人?它們的友情爲什麼有如此力量?

嘎羧雖然是一頭戰象,卻具有很多人所沒有的高尚情懷——重情重義。象,它們的友誼有如此力量;象,它們的情比人的情更深刻,更真切,更長久!看了這篇文章,我們還能說嗄羧是頭象嗎?不,它是個讓人敬佩的、行爲高尚的、重情重義的大英雄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1

上學期,老師在課堂上無意中提到了一套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因爲我特別喜歡動物,我就迫不及待地讓媽媽幫我買了下來。這些動物小說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最後一頭戰象》是我這套小說裏最先看完的一本!

讀了這本書後,我知道了不光是天下的父母會不顧一切地愛護自己的孩子,就連動物也是這樣。在給大象拔刺的那個故事裡:有一隻牛犢大的小象的腿受傷了,小象的父母爲了讓小象早點好起來,減輕腿疼,便想到路上劫持一個路人來替小象看看傷。但如果誰因爲替小象來看病時,弄痛了小象,公象和母象就會採取最強的措施來對付你。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好幸福,好想親一下爸爸媽媽。在自己的家裡,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爸爸媽媽!

讀了憤怒的象羣這篇故事,讓我懂得了:象羣也是一個整體,如果有人傷害了其中的一隻象,象羣就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來報復我們。故事裡的巖溫扁爲了滿足自己小小的願望,去殺害和自己村寨和睦相處的友好“鄰居”初中作文大全是《最後一頭戰象》,文中講述了在戰爭中唯一倖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將至,便重披象鞍,憑弔戰場,最後,在曾經埋葬戰友的地方挖了個坑,莊重地將自己掩埋。我想,它一定是無法割捨戰爭時光,無法忘記戰友們,它告訴我的是歷史不能重演,當然也不能忘記。

嘎羧是一頭善良的大象,它心中埋藏着的一定不是對功名的渴望,也不是對自己的戰績感到自豪,而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是慈祥的波農丁,是善良的鄉親們,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與安寧。沒錯,沒有什麼可以做到永恆,但是,我們必須要守護自己最珍惜的東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心靈的淨土。

嘎羧也是一頭忠誠的大象,忠誠是因爲它臨死時重披象鞍,它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

這本書讓我回味無窮,引人深省,動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有更深的感悟和表現呢?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2

今天,我讀到沈石溪的《最後一頭戰象》,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爲,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工具‘’,不過是一種普通的生物,因爲它既沒有大熊貓的可愛與珍貴,也沒有老虎的兇猛和傲氣,不過,讀了這本書後,我明白了——動物照樣擁有感情,而且比人們的友誼更純潔,更長久。書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爲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最後一頭戰象》講述了一九六九年的一個春天,沈石溪到西雙版納的一個寨子插隊時,見到了曾與日口寇作戰的"最後一頭戰象"——已經五十多歲的大象嘎羧。沈石溪很快和它成了好朋友。一轉眼,兩年過去了,忽然,在一個平平常常的早晨,嘎羧突然變得非常精神起來,它向養象人波農丁要來一個廢棄的'象鞍,它用鼻子撫摸着象鞍,眼裏噙着淚,許久,它便告別並離開了寨子,它想獨自去迎接死亡。沈石溪與波農丁想借此去象冢,找到象牙,發一筆橫財,於是,他倆便偷偷摸摸地跟着嘎羧,但是,嘎羧並沒有去祖先遺留下來的象冢,而是去了幾十年前作戰的地方——那裏埋着八十多頭在抗戰中死去的戰象,那些都是與嘎羧感情最深的戰友,親人。嘎羧在那裏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它靜靜地躺在了坑中,和它的戰友們永遠聚在了一起。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最打動人心的是最後一句:"它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它曾經並肩作戰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象竟有這樣的靈感!我們雖然不能完全讀懂嘎羧的內心,但我們能體會到,從嘎羧身上發自內心的永恆友誼。此時,同情,敬佩,感動等心情交織在一起,我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是啊!這永恆的、純真的友誼怎是三言兩語可以表達出來的呢?

這頭戰象,他生,要和戰友生在一起:他死,要和戰友死在一起。它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3

午後的陽光散散地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合上手中的書,靠在椅背上,微微眯起雙眼,回憶每一字每一句。

印象最深的不是那隻垂暮的老英雄大象——嘎羧,而是那頭竭盡全力保護孩子的棕熊。

我暫且還原這一部分的內容,讓我們共同分享:一隻小棕熊崽被一位動物學家救了以後,和動物學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並且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小麗麗”。當母棕熊歷經千辛萬苦找到小麗麗時,小麗麗卻忘了媽媽,不願和它回去。母棕熊強行將小麗麗帶走,可是小麗麗又想方設法逃回了動物學家的身邊,因此母棕熊把動物學家當成了破壞它們母子感情的敵人,總會找機會攻擊他。最後的最後,母棕熊爲了保護小麗麗而身受重傷,它不顧個人安危,拖着自己裂開的腹部找到動物學家,並把小麗麗託付給動物學家後,才放心地閉上眼睛。

作爲母親的母熊是那麼的呵護自己的'孩子,它寧肯遍體鱗傷也不願小熊崽受到傷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想方設法地保護自己的孩子。母愛何其偉大,母愛,催人淚下!

我想,我們的母親也不就是那頭母熊嗎?是她在我們背後默默地支持;是她忍受着我們對她的抱怨;是她事無鉅細的料理着我們的生活;這世間唯有她——無怨無悔。

猶記得風雨交加的夜晚,我的媽媽深一腳淺一腳的趟過雨水揹我上醫院;猶記得每晚的作業時間,陪在我身邊耐心輔導的總是她;猶記得那年鞭炮炸開之際,將我擋在身後的瞬間……漸漸地,淚眼氤氳中,我竟然感覺書中的母棕熊和媽媽疊加在一起了。

“叮”,是碗勺相碰的聲響,驚醒了發愣中的我,該是母親在廚房忙碌,又是在爲我不厭其煩地熬製祛咳的川貝檸檬膏吧!

房門被靜靜推開,碗裏的汁液像是流動的琥珀,暖暖地直入人心。“寶寶,看書累了吧,喝杯水吧,入口不苦!”看着笑意盈盈推門進來的媽媽,我輕輕的說:“媽媽,謝謝你!”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4

在《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當中,寫了關於象、豬和熊的故事。在象的故事中,除了憤怒的象羣以外,其他的都是《給大象拔刺》裏面的故事。

野豬王黑旋風是隻勇敢的野豬,在它的心裏沒有退卻這個詞。即使它受了重傷,也不會放棄。只要它還剩一口氣,也要跟對方拼命到底!黑旋風愛上了沈石溪鄰居家的一隻花母豬,村民們對它很不友好。它領導全村子的家豬,在村子裏搗亂,讓沈石溪受苦。村民們聯合起來,挖了洞,決定把野豬王與花母豬困在裏面,這樣,它們失去了首領,其他的'豬就會回到村子裏去了。野豬王知道了他們的計劃,除了花母豬之外,就把其他的豬趕了回去。野豬們不想回家,野豬王不得不運用武力,用嘴巴鉤破了兩隻公野豬的皮。村民們都興奮極了,但卻沒有見到野豬王和花母豬,我猜,它們倆已經走到遙遠的地方了吧!

熊,是一種報復性很強的動物,特別是母熊。沈石溪與強巴發現了一隻小熊。小熊在沈石溪的懷裏睜開了眼睛,沈石溪爲它取名爲“小麗麗”。當母熊來找它的孩子的時候,卻沒找着。它沿着氣味走,走到了強巴家。一次又一次,母熊冒着生命危險來抱“小麗麗”。“小麗麗”一次又一次地幫助沈石溪。

有一次,母熊又來找沈石溪。但這次母熊是過來把它的孩子交給他保管。原來,母熊受了致命傷,快奄奄一息了。當它把“小麗麗”交給沈石溪時,它便死了。雖說熊膽與熊掌很值錢,但沈石溪絕對不會撿它的便宜。因爲,這是隻充滿母愛的母熊!

我覺得,這是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我以後,要多看沈石溪的書。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5

這本書裏,講述了作者與象﹑豬和熊之間的生活。作者和這幾種動物生活時,總有那麼幾處讓人回味無窮的話語,和那讓人感到溫暖的表現。但是,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那憨厚老實﹑愛子心切的——熊。

那一天,作者和他的朋友們出去狩獵,在回來的路上,他們意外地在一棵樹的樹腰上發現了一隻出生還沒滿四十天的小熊,他們收養了它,並起名爲“麗麗”。然而,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夜晚,小麗麗的媽媽——母熊出現了!作者爲了不打擾母熊和孩子之間的生活,決定把小麗麗還給母熊。

兩個月後的一天,當作者他們都要忘記這件事時,突然,小麗麗又悄悄地從母熊邊跑回作者的家了!作者百感交集,又害怕母熊又來找他,又對小麗麗突然出現而感到激動。但是,好景不長,那一天夜晚,母熊又來了。他憤怒的吼叫着,作者給他蜂蜜,他不吃,反而來破壞作者家的圍欄。沒辦法,只能再把小麗麗還給母熊了。

又過了好久,這一次,母熊又來找作者了,但這次是要把小麗麗永遠託付給作者。原來,他她在保護小麗麗時,受了重傷,沒辦法再照顧小麗麗了。作者向她“發誓”,一定照顧好小麗麗,之後,母熊安詳的閉上了雙眼。

看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地震災區裏那些偉大的母親。他們都把孩子當成最重要的來保護。哪怕讓自己死去。有的.母親甚至用自己的身軀來頂起房樑,爲自己的孩子打開一條救生通道。這隻母熊也是這樣,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護自己的孩子。這種品質我們人都可能做不到,而熊都能做出這種抉擇,是不是會感到羞恥呢?

我想問那些濫殺熊類的人,看了這篇故事,你還忍心在捕殺這些有偉大情懷的熊嗎?如果還要捕殺,那你將受到良心和世人的譴責!所以我們不能再捕殺熊了,讓這種可愛的生靈永遠留在地球,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