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常用(14篇)

本文已影響 3.14W人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常用(14篇)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

很早以前就聽說過《窗邊的小豆豆》很好看,最近爸爸給我買了這本書,我便終於有機會來目睹它的真容。

書中講的是小豆豆在一年級的時候被退學後來到了巴學園,從一個遭人藐視的壞孩子成爲一個人人都能接受的小豆豆。給小豆豆奠定了一生的'基礎。

讀完這本書,我如癡如醉,不知“今夕是何年”了。巴學園——一所不可思議的學校。全校只有五十人,但教育方法別出心裁。上課,學生喜歡那科就寫那科;散步,讓學生開闊視野;運動會,以蔬菜爲獎勵,讓學生體驗收穫勝利的樂趣;活動,培養學生膽大心細。這所有的一切要歸功於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他是巴學園的創始人,是一個熱愛孩子,培養孩子的能手,他的那雙神奇的大腦,可以把孩子討厭的事物變成新奇的花樣,比如把最普通不過的盒飯變成“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這都源於他那熱愛孩子,熱愛生活的心。

這本書,告訴我要互助互愛,要勇於創造,要快樂面對生活,更要熱愛生活,熱愛自我。這是這本書告訴我的。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2

偶一日,翻到了姐姐書案上的一本書,粉紅的封面,卡通的造型,吸引了我這個不愛看書的孩子的眼球。於是,把它當成了一本可供消遣的書瞄了起來。可越看多我越覺得從書中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找到很多像我一樣不被老師看好,不被父母表揚的同學的身影。書中書外竟有那麼多的相似之處。對於這本書,我更加喜歡了。有時候多麼希望能走進“巴學園”。

心願一:多希望有開放式的學校

就象魯迅在文中說的“我只看見院子裏四角的天空。”學校裏高高的圍牆阻隔了我們與外界的一切聯繫,看不見春天裏郊外野花的爭鬧,聽不見溪水流過鵝卵石的聲響,聞不到空氣裏秋的味道。我們只能在灰色的四角的教室裏想象着外面的一切。而“巴學園”矮矮的綠色的樹成了學校獨特的大門,它不會因爲學生的遲到而關閉,不會讓這些在老師眼裏是問題生的我們包括小豆豆望而卻步。電車教室新穎別緻的設計更符合我們這些孩子的心理。因爲它不會制約我們的行動,電車教室可以像旅行一樣輕鬆地帶着我們去學習。在巴學園裏,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按孩子們的喜好而決定上什麼;孩子們可以在大廳的`地上畫畫,可以光着身子在泳池裏游泳,可以帶着毛毯來大廳露營,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樹。在這樣的學校裏學習能不快樂嗎?

心願二:多希望有一個小林校長

當我看到當小豆豆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說“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看到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看到他會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生理有缺陷的孩子時。我被他徹底的征服了。如果是我們的老師那該多好啊!他不會阻止孩子們做一些危險的事情,他也不會要求孩子們刻意的去做什麼事情,他總是努力的尋找一些可以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和願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導他們。在小林校長眼裏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可愛,一樣聰明的。如果有一個這樣的校長或老師,那我們也不用帶着刺生活了,真的很羨慕小豆豆的人生了。

心願三:多希望有春遊的日子

當我們坐在教室裏聽老師枯燥的講解文言文,分析文章內涵的時候,我又想起了”巴學園”豐富的課堂生活了,旅遊、游泳、露營大冒險等等,生活就是他們的教材,自然就是他們的教室。當我們也要求外出野炊,春遊的時候,多希望回覆我們的不是那一句:“你們出去是要教育局批准的,到時候你們的安全誰來負責?”外面美麗精彩的世界有多吸引人知道嗎?

我也是一個和小豆豆一樣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在老師眼裏問題百出的學生,只是從字眼裏摳出我內心的渴望。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3

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我真捨不得合上書,總想看看書中的小豆豆是怎麼調皮搗蛋的,再聽聽小林校長對小豆豆說:“你真是個好孩子。”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小女孩是怎樣變好的,書中描述了一個特殊的學校——巴學園和一位與衆不同的好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在小林校長的`指導下,很多讓人頭疼的孩子漸漸變得乖巧、可愛了。

小林校長很溫和,不管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他都不會嚴厲地批評他(她),而是告訴他(她)以後不能這樣做了。還記得有一次,小豆豆把心愛的錢包掉進廁所了,她還把便池裏的東西全部挖出來,被小林校長看見了,他只是微微一笑,然後提醒她說:“記得要放回去哦!”

在生活中,我也有這樣的老師。記得有一次,我們在上體育課,我的同桌鄭可,他被另一位同學一不小心把頭弄到了,傷了很大一個口子,老師很着急,連忙把他帶到醫務室並給鄭可家長打電話,家長把鄭可帶去了醫院,可過了一會兒,老師還是不放心,又給鄭可的家長打電話問鄭可的情況,直到老師聽到鄭可已經沒事後才放心。

爸爸媽媽更是對我無限的寬容,有一次,我考試只考了85分,剛開始我怕爸爸會罵我,可我回到家,把試卷小心地遞給了爸爸,我不敢看爸爸,可我卻聽到爸爸說:“別怕,我們來分析一下……”

合上《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記住了:“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我想:生活中的我得到了老師、父母這麼多的關心、愛護和鼓勵,我一定會在他們的關愛下自由自在地“飛翔”!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4

冬日的雪花,飄落。拿起桌上的筆,輕輕搖曳着。恍惚間,一陣刺骨寒風颳過,隨之,梅花那驕傲的身軀上掉落下了幾片花瓣,正飄落在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扉頁上,

也落下了淡淡的清香。

風,吹過;花,落下。我那纖細的手指在書本間翻動着,東京女孩小豆豆因爲打擾整個班級的學生上學,被退學了,可她才一年級!一列真正的`電車,一個做夢般的“電車教室”,此時,電車的玻璃窗反映着清晨的陽光,閃閃發亮。小豆豆的眼睛不由的一亮,臉頰上也發出快樂的光彩。然後,小豆豆便進了巴學園,開啓了新的學習道路,可是好景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了,糧食士兵都越來越少,大家都在恐慌之中......

我現在雖然沒有像小豆豆那樣在一個充滿硝煙的戰爭年代中,但我的故事就如同沙灘上那顆最閃耀的貝殼一般,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因爲妹妹還只是個呱呱墜地的嬰兒,所以媽媽便把希望寄託在了我的身上,興趣班已經把我堵的水泄不通,語、數、英、科、跳舞、練習。而我也不負她的衆望,在班裏名列前茅,既是興趣班,又何來興趣之說?一次數學測驗我只考了82分,呆若木雞,這一剎那間,我弱小的心靈就像被一把利箭“嗖”地穿過,那一剎那,我的五臟六腑都隨之崩塌,我多想這是一場夢,可無奈,放學的鈴聲響起,沉重的腳步,走在放學的路上,這一次我的頭頂烏雲密佈,原來十分鐘就走到家的路,這次我竟走了半個小時還沒走到,彷彿它能被我走穿一樣。

突然媽媽斥責聲把我帶回了現實,我擡頭一看,望見了媽媽猙獰的表情,頓時,我便耷拉着腦袋,像打了霜的茄子,蔫了。媽媽一看到我這個樣子,就知道我一定沒有考好。過了一會兒,媽媽遞給我一封信,我小心翼翼的打開:親愛的寶貝,你成績好,聽話,媽媽覺得都是值得的。可是你現在上課都不用心,媽媽真的好傷心,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幫你,媽媽知道你現在也懂事了,雖然嘴上不說,我也看得出你的傷心,但你要找到問題的所在,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已經五年級啦,再不努力真的來不及了,寶貝,媽媽也知道自己的脾氣有時候不太好,對你大吼大叫,讓我們一起改正自己的缺點,互相監督對方,讓我們一起加油。

看到這封信,我哭了。

筆,搖曳;花,落下......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5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小主人公,是一般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卻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裏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孩子們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我決定了長大做一個售票員!而直到昨天,小豆豆的志向還是一定要做間諜!怎麼辦呢?那我做一個化裝成售票員的.間諜,或者都不做了,做一個在街頭宣傳的藝人”多麼可愛跳脫的想法啊!讀到這裏,會心一笑。但有人會覺得,這都是什麼不上道的志向啊。更多的父母總習慣於替自己的孩子打點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維套用在他們身上,殊不知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孩子真的有用嗎?孩子難道不應該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嗎?孩子誠然要學會適應社會,但適應難道就意味着個性的泯滅嗎?

幾乎每個幼兒都有異想天開的童年時光,但頑皮和淘氣一直是我們的教育想要“糾正”的問題。從我們的小時候開始就被動接受了許多個版本的“成長故事”,而這些故事的最大共性也就是:統統都是大人們憑藉自己的理解和設計而藉助於故事的外殼表面意圖灌輸給幼兒的成熟理念。成長真正的循序漸進的微妙過程是被忽略的,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所有可貴的天真特質也都是被漫不經心的遺失和隨意處置的。現實生活中,沒有多少幼兒能像小豆豆一樣遵從自己的個性長大,所以“小豆豆”在成長的話題上便顯現出了她獨有的意義。而我們能做的,只是關注幼兒的個性化差異,歸還他們個性化的教育。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第五條中也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化地發展。”這裏體現了教育要面向全體,其根本就是要面向每一個不同的個體因材施教。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6

《窗邊的小豆豆》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天真無邪、無拘無束,充滿好奇心,而又調皮的小女孩。後來她被退學了,轉到一所新的學校,而遇到了一個與衆不同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從此改變了小豆豆的人生。

小林校長是一個愛孩子,瞭解孩子的人,他還喜歡鼓勵、讚賞孩子們,因此,小豆豆很喜歡他,並在小林校長的鼓勵下,慢慢發生了變化。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他們獨一無二,性格各異,卻都那麼天真無邪。作爲家長,我們要用心地陪伴他們健康成長,擁有“陪蝸牛散步”的耐心,相信孩子,靜待花開。每個孩子在不同的生長階段,他的`需求和特點是不同的,我們要根據他的發展適時地對他的不良思想行爲進行引導,對優秀的思想行爲給予鼓勵。

善於學會與孩子溝通,“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體會他內心的心理感受,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父母只是孩子的守護者,引導者,而非擁有者。父母應該幫助他們長大,走向成熟。

用心陪伴,守望成長,相信孩子,靜待花開!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7

昨天,我沒讀過《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這時,如果你讓我選擇,我定會情不自禁地說:“我就是雲——自由自在;我就是風——乘風破浪;我就是海——容納百川……”我有太多太多的選擇,只要對我有用。

今天,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這時,如果你讓我選擇,我定會毫不猶豫地說:“我就是小豆豆——擁有美好的童年;我就是小林校長——呵護好動的學生;我就是媽媽——慈祥和善……”我愛上了太多的人物,因爲讓我學會了許多道理與品質

我羨慕小豆豆,她被原來的學校退學之後,來到了快樂自由的巴學園。在巴學園,她們的教室不像我們的教室是房子,她們教室竟然是電車教室。她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有人想做科學試驗,就弄得滿教室都是泡泡。她們游泳的時候都不穿游泳衣,赤膊下水。她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同學坐,彼此之間沒有攀比,只有團結友愛。小豆豆能幫助比自己大的殘疾男人阿泰爬上了樹,實現了約定。更有意思的是,她們學校的校歌竟然只有一句:“巴學園,巴——學——園——”。巴學園簡直就是孩子們的樂園。

我更羨慕小豆豆,碰上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小林校長。小林校長對學生的教育實在讓人敬佩,他會聽小豆豆長達四個小時的對話,只爲小豆豆能快樂地表達自己。他能爲腿部有殘疾的孩子辦一場特別的運動會,只讓他樹立信心。讀到這裏,我的心裏也多了一份寬容和善良,記得假期裏合唱培訓,一位隊友打碎了我心愛的'茶杯,這可是媽媽送給我的禮物,伴隨我整整三年了。看着心愛的茶杯粉身碎骨,我的心很痛。可是看到呆若木雞的隊友,我的心痛馬上消失了,微笑着說:“沒事,你的手手沒有受傷。”隊友很感激,擺擺手。這是我第一次讓步,想不到,寬容別人,自己也快樂。

我還羨慕小豆豆,還有一位慈祥的媽媽,讓她少走了許多的彎路。

其實我也擁有小豆豆的所有的快樂,因爲我可以選擇。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8

同學們,你在電車的車廂裏上過課嗎?你有想上什麼課就上什麼課的經歷嗎?你有裝扮成“妖魔鬼怪”練膽量的體驗嗎?……這新奇有趣的學習生活就來自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中所描繪的巴學園。

巴學園的教育是與衆不同的:教室設在電車上,司機的座位是黑板,小朋友想坐哪裏就坐哪裏,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巴學園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午餐可以品嚐“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下午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裏支起帳篷露營。巴學園的師生是和諧平等的:小林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就聽她講了四個多小時的話,還一點也不嫌她煩。他總是對小豆豆說:“你真是個好孩子。”哪怕是小豆豆犯錯的時候,鼓勵小豆豆做得更好。

我心中的巴學園,就是能給孩子們充分尊重和自由的地方,是能讓孩子們快樂學習知識的地方。今年暑假,我參加了谷裏書院的親子夏令營,我找到了心中的巴學園。谷裏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可以讓孩子們親近自然,盡情玩耍。晨曦在山間跑步,課間在小溪裏撈魚蝦,夜晚還可以看流星雨……

谷裏的老師和藹可親,谷主張祖慶老師是特級教師,他帶我們閱讀《神奇飛書》。這是一個神奇的故事。張老師時而讓我們朗讀,時而讓我們表演。長長的故事,讀起來一點兒都不枯燥。最好玩的是,他居然讓同學們表演“振翼飛行”。同學們一個個化身飛書,紛紛熱情地邀請莫里斯先生:“先生先生快來讀我吧,我是《安徒生童話》,讀我您可以忘記煩惱”;“先生先生,快來看我吧,我是《中國上下五千年》,讀我,你可以瞭解中國歷史……”“先生,先生”同學們張開雙臂,像一本本書展翅翱翔,教室變成了圖書館。故事講完了。

本以爲要下課了,沒想到張老師竟然讓我們再次去發現《神奇飛書》的神奇之處。隨着老師的指引,我們發現了色彩的祕密,發現了細節的祕密,發現了這是一個“永遠講不完的故事,發現了反覆出現的句子的祕密。張祖慶老師,就像個神奇的魔術師,帶我們見證了繪本《神奇飛書》的神奇魅力。

說完了魔術師張老師,幽默大師老賴該登場了!賴老師的作文課特別生動,他誇張的表情和動作,逗得我們捧腹大笑,點燃了我們寫作的.熱情。還有教我們觀察細節攝影的章老師,讓我們親子寫詩擁抱的袁老師,爲了保護學生自己膝蓋摔成“大桃子”的董老師。谷裏書院的每一位老師,都真誠關愛每一個學生。在結營儀式上,好多同學和家長都忍不住哭了,捨不得這裏的環境,更捨不得這裏的老師們。

這就是我心中的巴學園,一個充滿快樂、充滿溫暖的地方。在谷裏書院,我遇到了像小林校長那樣關愛孩子的好老師們,遇到了像巴學園那樣有趣好玩的學習環境,還遇到了來自各地的有趣小夥伴們。真希望在“巴學園”一直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9

《窗邊的小豆豆》寫的是黑柳徹子(也是小豆豆)小時候在巴學園裏快樂成長的經歷。

小豆豆太調皮,所以一年級退學了。媽媽只好讓小豆豆到巴學園上課。巴學園是一所與衆不同的學校。它的門是用大樹做的,教室則是用廢棄的電車車廂做的,課的順序是可以隨意安排……小豆豆在巴學園裏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快樂生活,幸福成長。

學校的創建者——小林先生,對孩子特別關心。當小豆豆第一次來到巴學園時,他十分耐心地聽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的話。而且中途他還會問“然後呢”,這表示小林先生對孩子十分有耐心。小林先生特地爲身材矮小的.男孩舉辦了一次運動會。有一項比賽的規則是上下樓梯只能一階階的跑,結果當然是腿短的男孩獲勝了。然後給他獎品,讓他不再自卑。由此可見,校長十分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屑一顧,因爲當時我在想世界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學校呢?可是越往下看,我的不屑一顧慢慢地變成了嚮往,我向往有那樣的學校,我向往有那樣的老師,我向往有那樣的校長。

我衷心地希望,中國所有的學校能像巴學園那樣自由快樂,所有的校長能像小林先生那樣善解人意。我希望我的童年能像黑柳徹子的童年那樣快樂。窗邊的小豆豆在線閱讀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0

人生快事,莫如讀書,它能讓我們知天地,曉人生。《窗邊的小豆豆》就是一本很奇特的書,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代表作,也是作者親身經歷的的事。故事雖然很短暫,但她卻給我們展現了一種迥然不同的童年。

小豆豆媽媽是偉大的。因爲搗蛋,鑽籬笆把衣服劃成條,可媽媽並沒有斥責她,而是給予她溫暖的包容和呵護。怕被學校退學後影響小豆豆的情緒,而選擇隱瞞,使她在巴學園裏可以繼續綻放天性,優點得以繼續發揚。當小豆豆告訴媽媽學校晚上要露營,或者要到九品佛寺院試“膽量”時,出於信任媽媽沒有阻止,只是告訴小豆豆別丟了手電筒,正是因爲有了這樣一位懂孩子的媽媽,調皮的豆豆屢次犯錯誤的時候,她能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待這件事,而不是一昧地去責備和打罵孩子。這給正在成長中的小豆豆減輕了心理負擔,小豆豆能以以輕鬆、積極的心態繼續前行。

小林校長對學生的尊重和獨特的教育方式觸動了我。第一次見面,小林校長用四個小時聽小豆豆說那些毫無條理,一頭霧水的理論,讓小豆豆體會到自己被尊重了。看到豆豆爲了找出掉到糞池裏的錢包而挖出一地糞的時候,只是說“記得把它放回原位”;對於做錯事的小豆豆,小林校長的處理方式是從來不打罵,只是說“請爲這件事道歉”;“你真是個好孩子”正面鼓勵小豆豆,給予孩子極大地自信,使孩子更勇敢的展現自己,成爲學校裏最熱情,最有活力的孩子。

巴學園是獨特的。大門是兩棵樹,教室是電車,午餐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教學方式也是與衆不同的,沒有固定的課程表,尊重孩子的意願選擇課程,提高孩子的興趣。在突然決定的游泳課上,爲了不讓沒帶泳衣的孩子擔心,讓孩子都脫光了去游泳池游泳,一些小兒麻痹症的孩子在玩耍中不再因爲自己的身體自卑,在運動會上設置特別運動項目,讓殘疾孩子獲得第一名並誠懇告訴孩子“你也可以”。把學生當成大人那樣尊重,去細心的顧慮他們的感受。

在書中,無論是媽媽還是小林校長、或者巴學園這個學校,它們信任孩子,即使孩子調皮;它們鼓勵孩子,即使孩子被定位“問題孩子”;他們尊重孩子,即使他們還是孩子,正是這些尊重、鼓勵、信任、理解、包容成就了小豆豆今天五彩繽紛的人生。我愛看《窗邊的'小豆豆》因爲我也是幸運的,我也有一個理解我的媽媽,關愛我的老師,可愛的學校,我也會有一個絢麗多彩的未來!

宋玉平老師點評:

人生快事,莫如讀書,讀書能讓我們知天地,曉人生。小作者通過閱讀《窗邊的小豆豆》瞭解到小豆豆別樣的成長經歷,認識了一所充滿無限快樂自由的巴學園,羨慕小豆豆能進入這樣一所與衆不同的、令人嚮往的學校學習,羨慕她在巴學園裏能遇到這麼多可愛、有趣的事情!

“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小林宗作老師如是說。作爲一名教師,要關愛孩子們,探索符合小學生心理髮展規律的教育模式,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中除了教育和管理之外更應該多些“等高、等距、等愛”的寬容和耐心,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1

沉浸在巴學園這所特殊教育的學校氛圍中,總是會聯想到現在的教育環境,是不是我們的孩子也能接受到這樣的待遇呢?

女兒看完的第一個問題是:“媽媽,真的有這樣的學校嗎?”我想,像巴學園這樣的學校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實際的吧?在目前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很多學校和老師的教育理念被埋沒,根本得不到實施。從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要是目前的學校和老師能借鑑一下巴學園的教育理念,讓孩子接受自然的`教育,多給孩子一點點肯定和表揚,保護好孩子們的好奇心,或許能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明天。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2

那些都是童年時候的舊事了吧?已經被我淡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窗邊的小豆豆》帶着我看別人的童年時悄悄地提醒了我。她是日本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還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她有一部膾炙人口的兒童小說在世界範圍廣爲流傳。她叫黑柳徹子——衆人口中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原因很真實,書中描述的事情都是徹子親身經歷的事情。裏面寫了小豆豆從一年級被退學後,去巴學園上學的故事,海的味道、山的味道、電車教室、一生的心願……通過這些事情講述小豆豆是如何從一個一般人眼裏奇怪的女孩成長爲讓大家都能接受的女生。

在巴學園中,一切都與其他學校截然不同:教室是電車教室,在電車教室裏沒有固定的座位,也沒有固定的'科目,想上什麼課就上什麼課,只要把任務完成就行了,在上午任務完成後,下午可以出校散步。在巴學園裏,男生、女生與身體上有障礙的學生都一樣,沒有任何區別,沒有歧視,沒有嘲笑。在巴學園裏,大家像朋友一樣,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大家就像朋友一樣,沒有人特別害怕老師的。這一切都因爲一位令人敬佩的偉大的校長——小林宗作,一位能聽小豆豆講四個小時話的小林校長。

說心裏話,我是羨慕小豆豆的,她碰到了一個叫小林宗作的校長,也有一個寬厚仁慈的媽媽,巴學園最妙之處是教導學生尊重別人,尊重自己。也就是現在我們所提倡的“愛人,愛己”小林校長真正地實現了這一點。

這本書不僅讓我記住了“巴學園”,記住了小林校長,也記住了一個慈祥的媽媽,讀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3

我認爲,童年是純真而又難忘的。

童年是放飛在高遠天空中的紙鳶,自由自在;

童年是小巷深處吟唱的歌謠,充滿快樂;

童年是澄澈透明的小溪,叮咚作響……

童年的我愛看書,一拿起書就什麼事也忘記了,是個地地道道的小書迷,尤其愛看《窗邊的小豆豆》。書中主要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故事。

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輝煌的基礎。

讀着讀着,我就想到我自己。記得去年暑假的一天,每到下午,媽媽都會給我們家的小烏龜喂糧換水,當然,那天也不例外。

我看媽媽在忙,我就對媽媽主動請纓來做這些貌似很簡單的活。我在給小烏龜喂完糧後,我想,天氣這麼熱,要不我給它洗個澡吧。

於是,我把小烏龜連盆移到水池裏,把水倒去,我提着它在水龍頭下衝澡,小烏龜把頭給縮進去了。於是,我用手把它的.腦袋給拎出來。

突然,它咬了我的手指,好疼,嚇得我把它扔水池裏。我哭着對媽媽說:“媽媽,烏龜咬我!”

後來,媽媽告訴我,我這麼做不僅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到小烏龜。媽媽問我,你還提烏龜腦袋嗎?我看着烏龜說:“我以後再也不提烏龜腦袋了!”

無論你是誰,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從不懂到懂,從陌生到熟悉,從頑皮到聽話,每個人都要經歷。

童年是美好的、純真的,就像歌中所唱:快樂童年,童年無忌,童年讓人回味無窮……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4

《窗邊的小豆豆》是我在暑假讀的文學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日本最偉大的女性——黑柳徹子,其實這本書的主角小豆豆是她自己的化身,一個因淘氣,一年級就退學的孩子。每個人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小豆豆退學後來到了小林宗作掌管的巴學園內就讀,小林總做老師是個會認真聽孩子講話的老師,十分特別,所以這個學校也十分特別:上什麼課可以自己選擇;吃飯可以大聲講話……學校還會在暑假舉行各種奇奇怪怪的活動:在學校大堂露營;在校園裏走進大自然……豐富多彩。總之,當我看完這本書時,就立刻愛上了這所學校——巴學園,這所與衆不同,充滿快樂的學校。

在巴學園裏,童年是一幅畫,畫中有許多五彩的顏色,有紅色是快樂,有灰色是沮喪,用藍色是自由,有黃色是鼓勵,多麼美麗的一副童年之畫啊!在巴學園裏,童年是一首歌,歌裏有靈動的音符,有do是問好歌,有rui是進餐歌,mi是散步歌,有fa是再見歌,多麼動聽的一組童年之歌啊!在巴學園裏,到處都有童年的`足跡,到處都可以學到知識,學會做人,小豆豆也在這兒慢慢蛻變。

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老師是個充滿童趣的人,他之所以建立巴學院是想在孩子們身上找回自己已逝去的童年快樂時光。這位老師爲孩子們付出了許多,到最後巴學園被燒燬時他哭得十分傷心,自己畢生的心血就這樣沒了,但他發誓自己一定會再次建立一所巴學園,看,這樣的校長多值得敬佩啊!

童年=巴學園,夢的萌發點,在這裏,所有不可能都會變成可能。

巴學園,令人嚮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