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巨流河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3.09W人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巨流河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巨流河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巨流河讀後感 篇1

邦媛教授的回憶錄《巨流河》是一本很精彩的書。

我感到有以下優點。

一是內容厚重。作者80高齡寫成此書。一生經歷了諸多重大的歷史變遷。從抗日戰爭,到內戰,到臺灣和大陸從對抗到對話的各個時期,都以一個知識女性的獨特視角記錄了親歷親聞。有很多獨家的歷史細節,十分珍貴。

二是作者既有很好的國學根底,又有很高的英文修養,全書既是嚴謹的史筆,又是優雅的散文。現在國內出版的回憶錄也很多,對歷史抱有嚴謹態度者已是上品,兼具美文品質者十分罕見。而一般大陸作家的回憶錄雖有文采,但有歷史感者極少。

三是若干內容給人以現實啓迪。在現代化進程中,臺灣比大陸快一拍。在許多方面,可以說臺灣的昨天是大陸的今天,臺灣的今天是大陸的明天。

且舉一例:齊邦媛在1970年代在國立編譯館供職,主持新編臺灣中學國文教科書。臺灣原來和大陸相似,在黨化教育的大環境下,語文教科書以意識形態爲主導,孫中山的文章比重很大,別的選文也着眼於政治需要,差不多成了政治教科書,學生十分反感。齊邦媛借重一批開明教授的支持,改變了這個格局,讓語文迴歸語文。這有點像前些年錢理羣他們組織編寫《新語文讀本》,向官方版陳舊的語文教科書發起挑戰。所不同的是,齊邦媛獲得了成功。而錢理羣的《讀本》至今處在邊緣地位。上海的新編中學歷史教科書,企圖告別階級鬥爭史觀,採用文明史觀,因幾位史學界左爺告狀,乾脆被官方封殺。而臺灣教科書改革,雖有守舊勢力責難,經歷陣痛,畢竟成功。從這個意義上看,大陸今天某些方面,還沒有達臺灣70年代的水平。

巨流河讀後感 篇2

雖然號稱喜歡讀書,從高中以來卻很少讀傳記、小說一類的書刊,偏見地以爲這些都是無營養的文體,作者意圖調動讀者一些虛假的感情體驗,因此偏愛如心理、美容類書籍,並因其所具有的知識性美其名曰爲“工具書”。

《巨流河》之前不久讀了《江城》,覺得老外這本書寫得淺顯而可愛(也可能是語言的關係,總覺得科班出生的作者無論是語言或是思想都應該展現更深層次),但是從一個不那麼深邃的外來人的角度反映了我們這個國家在某個時代的隱痛。

如果《江城》所描述的痛楚只是如刀尖劃過皮膚,那讀《巨流河》所感受到的哀傷則是如心上捱了一記黯然銷魂掌般一陣劇痛過後仍延綿日久。《巨流河》 書本末尾的評論很精準,齊老師用極其低迴的方式處理那些原本戲劇化十足的大情節。我從中讀出,她這種低調的文字來源於她低調的處世方式,來源於清潔端正的家教與自持。她的文字,甚合我的脾胃。正因爲如此,我把中國這段我一向不以爲然的歷史讀進去了,它不再是教科書上的幾頁死硬文字,而是幻化成了活脫脫的場景刻在了我的腦海裏。我的情感也隨之宣泄,當學生不得已開始輾轉求學時,我哭;當難民慌不擇路逃命而未能時,我哭;當張大飛爲國殉難大愛卻無言時,我哭的淚不能止。上一次從書裏獲得如此這般的感動還是高中時期讀《平凡的世界》。

《巨流河》應該是一本史詩級的鄰家讀物,源於齊老師看似平凡,()卻有着不凡的身世。感謝她能翻滾並倖存於歷史的洪流裏並以自己的獨特視角見證和記錄這一切,讓在無憂無慮中長大的後人得以寧靜地端坐,僅通過她的文字,就能恐懼着她所恐懼的,愛她所愛的,感受着她所感受的那麼真實的一切。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私有的,是歸屬於同一個羣體的。在個人修養未夠的時候,我只是以一箇中華炎黃子孫的視角去看待並認同文化,所以《千隻鶴》、《百年孤獨》、《簡愛》這樣的文字並不能讓獲得有入世外桃源般的心潮澎湃, 《巨流河》卻大大的可以。

好書果然能做到餘音繞樑,三日而不止。好多天了,我都止不住思考:人到底應該怎樣活着?得出的答案是:時代雖不同,人的靈魂卻應該有着相同的安撫方式,簡單、寧靜、樸素地生活一定還是方向正確。如今,齊老師那張純淨的臉龐總會時不時在眼前浮現,她和她在書中所認同的那些具有 清潔人格的時代英雄 (齊世英、朱光潛等),漸已成爲我心中珍重的榜樣。

《巨流河》之後,難再有此類傳記文學能給予我相同震撼!

巨流河讀後感 篇3

上學期,劉老師給我們講了一本名叫《巨流河》中的一段故事,我聽得如醉如癡,放學便把這本書買回家了。剛看了兩三頁,就投入進去了,有時竟忘記了吃飯。僅7天時間便讀完這本書了。

《巨流河》這本書是齊邦媛女士寫的。描述了當時國家和日本對戰,勝利後國共又開始對戰的情景。寫得淋漓盡致。在這期間,又講述了去樂山上大學時,先念的哲學系,後又因爲朱光潛老師的引導下,轉成了外文系。在當時的社會下,朱光潛老師可是名滿天下的學者。當我讀到這時,不禁羨慕起齊邦媛女士了,羨慕她竟有這樣一位老師。而且她的身邊還不止一位名師,還有許多名師在她身邊。俗話說;“人在什麼環境中成長,日後必定成爲那樣的人。”雖說齊邦媛女士那代人在日本佔領東北後,流亡到了關內,又向後方逃難,在西南讀書,抗戰勝利後又打內戰,但又因爲許多名師在她身邊,她成績很好,還受到了很大的啓發。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從南京逃到漢口在車上的畫面,有人掉進河裏,摔倒了卻沒有人去扶。我想,也許因爲死亡的逼迫,大家選擇了顧自己。

有時候,我在邊讀《巨流河》這本書時,還在想一個問題,如果當時郭鬆齡成功度過巨流河,倒張作霖成功,是否東北能夠及早現代化,也是否能夠避九八一,現實的發生呢?是否就沒有其他國家援助中國對抗日本呢,是否打敗日本後國共不內抗呢?但後來,我想,如果歷史上沒有日本和中國這場戰爭,也許,中國還處在腐敗的社會裏,中國也就不會從此站起來。唉,歷史總是非常神祕,使人難以揣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讀完這本書,我也有深深的感受,那就是,珍惜時光,多讀好書。齊邦媛女士既然都能在戰爭時代裏那麼用功的讀書,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做不到呢?

巨流河讀後感 篇4

《巨流河》一書以河爲名,講的也是作者家中兩代人在戰爭年代飄零流落,從位於遼寧的《巨流河》,落到臺灣的啞口海的故事。

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上個世紀的事情似乎離我們很近,但又有一種抹不掉的陌生感。聽作者把那個特殊年代的那些事、那些人、那種情誼一一道來,方覺歷史書中那些輕巧的小字背後,藏着多麼厚重的故事。全書很大篇幅離不開“教育”二字。作者從他父親志在興辦中國教育寫起,到她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所接觸的老師,再到長大後在臺灣的教書經歷。

教書本算個普普通通的事情,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裏,卻有了特殊的意義。厚重的歷史責任感,壓在他們的心頭,這樣的一羣熱血青年,希望以教育興國。教育的魅力便在於此吧:把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愛、自己的家國情懷,潛移默化的傳給學生。雖然師生終有分別一日,但學生卻是帶着老師的思想理念和人生態度在向前走去。我一直記得自己的初中物理老師的一句話:“人生的路上,可以轉彎,不能回頭。”起初,我不明白爲何爲轉彎、何爲回頭。現在只覺得,昂頭邁步向前進時多了幾分果敢無畏。

什麼是一個好老師呢?記得我們在新生研討課上激烈的討論過這個問題,在閱讀此書時又產生了不一樣的感慨。在戰亂年代,有人選擇參軍報國,有人選擇學醫報國,有人用文章報國。而他們,則勵志用教書育人的方式報效祖國。當我讀到他們晚上因爲日軍轟炸而在田野中四處尋找庇護之所,而第二天早上卻要繼續上課、考試時,心裏是動容的。時代不同,環境也不同了,在現代化的教室中教書似乎並沒有在時刻準備逃亡的田間教書顯得那麼偉大了嗎?在我看來,不在於時空境地之不同,而在於教育者的心境之不同、目的之不同。什麼樣的老師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好老師?以前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總是搜腸刮肚,把自己自上學以來所喜歡的老師列出,總結他們的優點、所長。現在看來,是自己的眼光狹隘了。把老師當成一種職業,養家餬口,無可厚非。但若是能把老師這個職業當成一種責任,爲祖國的未來培養人才,又是一種境界。

讀此書時,幾度爲外戰爭之無情、人民之流離,還有那田野中孩子們的讀書聲溼了眼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羨慕極了,雖然時刻會有生命危險,但那種“苟不自強,奚以圖存”的純粹的信念是多麼珍貴啊!愛國情懷的共鳴,使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復。只恨自己沒能生在那個時代,共赴國難。然而新的時代,新的國家,新的愛國主義,有新的內涵。境遇不同,目的相同,國家大義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

國家有需要老師就該有動力,國家需要人才,老師就應該努力爲國家培養人才,這樣方算得上是位好老師了。

巨流河讀後感 篇5

作者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留德歸來後進入張作霖部隊,作爲軍隊維新派,《巨流河》一役功敗垂成是其終身之憾,渡不過的《巨流河》像現實中的嚴寒,將軍隊革新思想困凍於此,也是東北漸至全中國近代苦難的開端。從東北的《巨流河》到臺灣的啞口海,是從北到南的地理位置變遷,是作者八十餘年的人生軌跡,更是對中國從軍閥割據到抗日戰爭再到橫跨兩岸的關於時代變遷的記述。

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帶着讀者重讀她的人生,留學歸來、滿腔熱血報效國家的父親,溫和而持家有道的母親,唱着《松花江上》的東北流亡學子,憤而求學、報效祖國的人們,滿懷激情的愛國人士,形形色色的人物是歷史長河中的微不足道的小小水滴,卻又組成了驚濤駭浪讓人閱而往返。

作爲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女兒,作者童年正處於軍閥時期,因家庭的關係親身經歷了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因家庭背景,其生活雖不富足,卻也享受到了當時大多數人不能擁有的教育、醫療和生活。書的前半部分大都是國內混戰及抗日時期作者的親身經歷,從一個普通的社會中層人士的角度來了解當時歷史,這也是很獨特的吸引我讀下去的一點;後半部分都是作者在臺灣的個人工作建樹及生活。個人認爲,書中最可看的是前半部分,其中作者對自己少女時期初戀的回憶,懵懂又青澀的愛情在國內戰亂的背景下顯得尤爲珍貴。

巨流河讀後感 篇6

《巨流河》中的兩代人,是惆悵的。惆悵,與其說是個人和感懷,不如說是那個時代的總體情緒投射。家國世變,政權崩離,英靈殉國,文化浩劫,刻骨銘心的傷痛過後,只剩揮之不去的惆悵。

一代人如齊世英先生一樣,一生沒有個人恩怨,只有不共戴天的國仇——多少人年幼時看到自己父親的頭顱被掛在城門上。年少時的英志與才華隨着四起的戰火被一點一點消磨下去,壯懷與理念全部烙入了骨血,終而流血至死。這一代人的惆悵,來源於眼睜睜地看着故土被侵略者的鐵蹄踏得面目全非,又少有人能看着支離破碎的山河恢復原樣。

另一代人,如齊邦媛先生,於紛飛的戰火中長大,經歷過種種動盪,最終漂洋過海,渡到了海峽的另一端。從漂泊到落地生根,由大陸到臺灣,紮根重生。但無論何時何地,家國喪亂的影子總是揮之不去。如齊邦媛先生自述:“童年起耳聞、目見、身歷種種歷史上的悲壯場景,許多畫面烙印心中,後半世所有平靜歲月的經驗,都無法將它們自心中抹去。”

《巨流河》,也是一本惆悵的書。書中曾寫到:“爸爸給我買的是來回雙程票,但我竟將埋骨臺灣。”

自六歲離開家鄉,之後的十七年輾轉各地,在偶然的機會下赴臺灣,未料就此定居超過六十年。此後的幾十年,再也不能迴歸,只有站在啞口海邊,悵望千秋一灑淚。像一艘回不了家的船,在海浪間望着回不去的土地。從東北到臺灣,從六年到六十年,一個是魂牽夢縈的原籍,一個是安身立命的所在,這兩個地方所產生的微妙的歷史互動,和所蘊含的巨大歷史憂傷,即是全書惆悵的核心。

然而,單純的.惆悵是不能長久存留的。只有以平靜作結的惆悵,才爲永恆。齊世英、張大飛、朱光潛、錢穆,這四位對齊邦媛先生影響最深的人,各有各的惆悵,也各有各的平靜。於亂世之中保持自己的尊嚴與人格。雖同“榮華富貴”沾不上邊,卻一個個活得清白、高貴,近乎神格。

就像,深感一生應盡之事已盡的齊世英先生,最終迴歸了平靜,坐在牀旁藤椅上溘然長逝。就像,意識到死亡終爲自己的宿命的張大飛,平靜落筆自己的訣別信,而後赴死。“如同一朵曇花,在最黑暗的夜裏綻放,迅速闔上,落地。那般燦爛潔淨,那般無以言說的高貴。”就像,獨坐在青石板上的朱光潛先生,平靜地凝望着來來往往的人,在即將熄滅生命之火的歲月裏,將一代宗師無言的暗示吹進晚輩們的心中。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就像,帶着對歷史的溫情與敬意的錢穆先生,於自己的紅葉階段,幾經風雨,終而平靜地落下。那歷史的傷痕,家庭遷徙,風雨臺灣,汪洋閎肆又深情綿密,氣勢磅礴又淡如平靜。

那血淚苦難的二十世紀,終而“一切歸於永恆的平靜。”惆悵與平靜的交織照亮歷史,縱使“浪淘盡”,也不廢江河萬古流。江河不廢,萬古巨流。

巨流河讀後感 篇7

歷史是由誰創造的?是人民。——這一不容置疑的定論是教科書明確告訴我們的。在這樣的唯物觀下,歷史是災難和抗爭、血腥和殘酷的代名詞,宏大敘事、非此即彼、冷酷無情是它的特性。至於歷史車輪下的一個個人,是不被關注的,也是不需書寫的。這幾日,讀着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才令我感受到真實的歷史存在於個體,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巨流河》敘述了齊先生坎坷一生的經歷以及他所見所遇的人們的不同遭遇,寫的雖是個人的歷史,但卻讓人看到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從巨流河到啞口海,整整一個世紀的歲月,齊先生以她一個女性特有的溫情和敬意述說着這段苦多歡少、顛沛流離的生命史:幼年離家、戰亂求學、定居臺灣……而這些恰恰是在多數的歷史書中所不能讀到的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

更值得一讀的是,齊先生在自述的過程中竭力迴避着政治的影響,而始終以一箇中立者的角度看待過往的一切。東北是齊先生的故鄉,也是她一輩子夢牽縈繞的地方。正因爲這樣一份感情,無論是淪陷時的東北,還是勝利後的東北,她所見所聞的“事實”就有了一種更深的理解和感觸,是我們所不知的,也是我們不曾想到的。

齊先生是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在她的身上有着堅毅、獨立、擔當的優秀品質。不僅僅在她,她身邊的人都有着這些品質和修養。她的父親齊世英——她用的筆墨最多,也是她最敬重的一個人,留德歸來投身於追求民主、自由的事業,一直到被迫退出政治舞臺,甚至到他離開人世,都不曾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像齊先生說的:他的腰板始終挺直不彎。還有那個給她帶來一生無限思念的張大飛,用他青春的身軀和熱血實現了他以身殉國的豪言壯語。還有那些在戰亂時期,她所看到的老師和同學,如張伯苓、孟志孫、朱光潛、錢穆……多少人和事,在齊先生娓娓道來中透着一股股陳年的酒香味,那是怎樣的一個時代,那是怎樣的一批人?

教師,是齊先生從事的最主要的職業,也是她一生的志業。她教過中學,後來一直在大學教書,無論在哪裏,她自己追求學業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而且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她仍然不放棄。如此這般刻苦努力的精神,桃李滿天下自不必說,更是造就了她的學術成就,把臺灣文學推向了世界。在她的職業生涯中,有一段歷史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她在編譯館擔任教材編寫的任務時期。她不威強權,爲青少年能健康成長,組織學者專家編撰了各科教材。在書中尤其提到了國文課的教材(有新舊對比的表格),改革的力度可以說是大刀闊斧,大幅度的砍掉了政治性質的文章,取代的都是文學性很強的名篇,這樣的革新在當時的環境中是需要有超人的勇氣和歷史的擔負。

齊先生,一個羸弱的女子,走的卻是一條艱難曲折的人生之路。然而她依然是幸運的,雖然她的青春年華是在逃亡、顛簸之中度過,但她的後半輩子還是能在相對穩定的環境裏追尋着她的學術理想,也因此使她與彼岸的同學、老師有了不一樣的生命軌跡和人生感悟。《巨流河》寫的雖是齊先生自述的個人歷史,卻也是那一代知識分子共同的歷史,而且它又是那樣的真實和親切,這應該就是歷史的溫情和敬意吧!

巨流河讀後感 篇8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大文豪托爾斯泰的這句名言,至今迴響耳邊。家庭的不幸,更是個人的悲劇,而在千年之間,人世的悲喜劇交叉上演,“你方唱罷我登潮,好不熱鬧。

面對宇宙億萬年的滄桑變化,人類文明其實只不過是歷史中的一瞬。多少離合,多少聚散,多少掙扎,多少恩怨,都在這一瞬之間閃過,未留下片語唏噓。我們在渺小的空間與剎那的時間裏,爲了利益而爭相殺戮,爲了虛榮而放棄尊嚴。與大自然的波瀾壯闊相較下,人世的狹隘和侷限被曝光殆荊

就在這歷史洪流的循環往復中,人性光輝的星點閃爍,在後代看來,最是難得和動人。齊邦媛先生走過大半生,她的人生跌宕,不僅反映大時代下卑微生命的艱辛,也令我們對中國殘酷的近代歷史感到憐憫和哀慟。

齊邦媛是齊世英之女,地地道道的東北人。而時代對他們的捉弄,讓齊家在東北三省都沒有容身之地,從逃軍閥的難,到逃日本的難,再逃共產黨的難,落腳東南孤島,了此一生。家鄉一詞,從他們心中苦澀的回憶,經歷大半個中國的顛沛流離,最終消逝,變得麻木。在齊邦媛隨全家逃難的半生中,生活的漂泊,親人的哀嘆,愛情的凋零, 友情的瞬變, 都與這個國家和社會的遭遇緊緊相連,成了歷史的犧牲品。

我坐在車中,望着香港繁華都市的霓虹初上,眼前閃過一幅幅書中描繪的畫面,它近在咫尺,近到我感覺這不僅僅是乾枯的歷史文字,而是用筆寫出的現實與人生。它活在我們心裏,我們活在它的當中。

這些天所見所聞,都不順心。這一切變故雖在預料之中,但當它們撲面而來,還是讓人眉頭緊鎖。但與齊先生一輩子的滄桑比,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有時我真想轉過身,離開是非之地,背對着世界,拒絕它的虛僞、它的骯髒、它的沉重、它的無望。可是有時我又不得不對它美好的一面抱有一絲憧憬。生命可貴,不僅因爲它的有限,也因爲它可以承載世間的許多歡樂和悲涼。

當我們在已知的世界中,奔波又掙扎,幾十年後暮然回首,會發現塵埃早已落定,一生的價值在年年歲歲中蹉跎耗荊 含淚讀畢《巨流河》,掩卷長嘆一聲,猶如洗卻了俗情,世態炎涼,已看得一清二楚。我收拾好行囊,穿過熙熙攘攘的人流,奔向前途,鼓起勇氣去面對這個我寧願背對的世界。

巨流河讀後感 篇9

在校長竭力推薦下抽空讀了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爲作者的命途多舛而感嘆,也爲她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奮鬥而感動。

巨流河就是遼河,家在北方。作者在幾十年的人生中經常回憶起這條河,想到那個風雲詭譎的年代,倘若郭鬆齡將軍那晚成功跨越遼河,拿下了瀋陽,她的一生可能就此改變,千萬東北同胞的可能也不會流離失所遠走他鄉,中華大地的苦難歲月可能不會如此艱苦而漫長,中國近現代史就是另一個面貌。只是遼河邊的那一晚,一點點遲疑,一點點懷疑,一點點陰差陽錯,錯失了良機,功虧一簣,令人唏噓。

由於出生在特殊的家庭,許多歷史的風雲際會、人物的音容笑貌,或與作者正面碰撞,或者擦肩而過。作者描摹他們人生、內心,使之從幽暗的歷史中走出來,成爲獨立的人物。父親齊世英自不必說,張大飛的故事也感動了很多人,朱光潛、錢穆的描述足以成爲他們的精彩別傳。對於有些歷史人物的點評,雖寥寥數語,但也一語中的又別開生面。

作者一生經歷無數大小坎坷,尤其是抗戰八年和戰後剛入臺灣的艱難歲月中,她不懈的追求、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無怨無悔的人生承受力,都是感染和啓示後來者的精神財富。在轟炸下過日子,作者感嘆:“每一天太陽照樣升起,但陽光下,存活是多麼奢侈的事。”抗戰最艱苦時,學校準備轉移,老師是這樣教育學生的:“我們已經艱辛地撐了八年,絕沒有放棄的一天,大家都要盡各人的力。

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後一日,絃歌不輟。”作者說:“這之後六十年,走過千山萬水……人生沒有絕路,任何情況之下,‘絃歌不輟’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不論多大的風雨,這種心定就讓人多了三分堅毅,齊邦媛說:“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倖存者的生命力卻愈磨愈強,即使只有十七八歲,也磨出強烈的不服輸精神,也要發出怒吼。”這不是說教,是現實的磨練,也是苦難的饋贈,作者和一批知識分子克服種種困難,爲臺灣的文化、教育、社會現代化付出大半生心血,這其中並非都是一帆風順,但有一種精神,它就能支持着一個人和一個社會穿過陰霾的歲月,走向陽光燦爛的日子。

巨流河讀後感 篇10

讀《巨流河》,我彷彿看到了那個戰火紛亂的年代;讀《巨流河》,我彷彿也置身於動盪而激烈的社會,爲自己將來何去何從而感到憂愁;讀《巨流河》,我彷彿聽到了一聲聲遙遠壯闊的呼喚……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數百萬人殉國,數千萬人流離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齊邦媛在那場戰爭中長大成人,親眼看見“掛在城牆上的人頭”“灑滿石灰的房間”幼年曾獨自在西山療養院,目睹了一條條生命走到盡頭。後來,齊邦媛上中學了,更是辛苦。日本轟炸機忙忙碌碌,中國大地上投下一顆顆炸彈,連有月亮的夜晚都不會間歇,學生們一路向南方撤退,路上傷亡之人不計其數。讀到這裏,我心中涌起了濃濃的悲哀,爲祖國所受的屈辱,也可憐當時的學生,他們與我們都一樣,都是普通的中學生,但抗戰時期,學生們“不知明天是否還活着”的感覺是當今我們無法體會到的。

除了敵機轟炸,學校自身條件也是非常艱苦的,學生們男女分開住一間大宿舍,冬天水是結冰的,氣溫很低,他們用厚厚的棉被裹住自己;夏天,蚊子,臭蟲,跳蚤滿地都是,他們只能一邊躲避蟲子的襲擊,一邊學習,仰頭便能看到從燈繩上順勢而下的臭蟲。在這種條件下,幾乎每個人都十分認真地學習,比起今天成爲嬌嫩小花的我們,那麼他們是不是太困難了?而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努力地學習,因爲若我們虛度光陰,豈不辜負了這麼好的條件。

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曾評價過巨流河: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書中,齊邦媛從小開始便經歷種種挫折,但書中,她的語氣平穩緩和,卻透露出一種對生活的希冀。她那胸有大志的父親,牧草中哭泣的母親,公而忘私的先生,含淚朗誦雪萊和濟慈的朱光潛,那盛開鐵石芍藥的故鄉,那波濤滾滾的巨流河,都給人帶來一種壯闊波瀾的感情,如此沉重的史詩,她卻能寫得如此雲淡風輕,展現文學的驚人之美。

如今社會的發展是我們漸漸遺忘了昔日的鮮血,重讀這份歷史,不是生氣,不是哭泣,應該從這之中吸取教訓,爲中國的不斷壯大提供幫助。

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