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通用17篇)

本文已影響 3.2W人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通用17篇)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

特意從書城買回來《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開始只是懷着淡然的心態翻開此書,因爲以前看過太多隻是套話空談的理論,沒有什麼實踐經驗的紙上談兵,或者不適合一個普通教師—我的教育方法,離之太遠,讀來索然無味。

當我閱讀不到一半時,我的心情就像蜜蜂發現花叢,久旱的禾苗遇到甘霖一樣感到快樂!我細細品嚐,認真領會,心裏緊張而快樂着。因爲裏面有很多鮮新的、實在的、自己想到而沒有重視的或者與自己有強烈共鳴的教育學生的方法,宛如一彎清泉和着一絲絲涼風沁入我的心靈讓我無法平靜。假如說我現在處於綠洲,他則把我帶到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讓我欣賞到了前所未有的美景。

教育對象各有不同,教育方法千姿百態,作爲班主任,一般都從實踐中總結摸索,並積澱出好的方法,再用愛心、恆心努力經營,工作自然是有條不紊。倘若再加上名師指點,那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常常質疑,爲什麼有時學生與你情投意合,有時卻木然相對;爲什麼有時學生信心十足,有時卻萎靡不振。我從李老師這裏找到了答案,是他告訴了我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的對錯,是他提醒了我要對孩子傾注所有的愛心,是他給了我轉化後進生的祕方。

本書通篇貫穿一個思想—師愛,要當好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離不開愛心。教育孩子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是與學生建立信賴的過程,是人格魅力影響的過程,如果只是用浮躁、生硬的態度永遠喚不回師生之間真誠的溝通。李鎮西說“優秀的班主任,應該具備童心、愛心和責任心:童心使我們能夠和孩子融爲一體,愛心使我們能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蘇霍姆林斯基),而責任心則能使我們站在人生和時代的高度,着眼於兒童的未來於社會的未來培養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大作家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纔可以教育孩子。”所以說教育是愛的事業。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自信:工作18年,班主任也當了上十年,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裏,我的感覺一直處於良好狀態。特別是每年暑假總有學生來看我,並且從他們的言談中流露出對我的喜愛,我的心中無不盪漾着喜悅,並且很多學生都是我的網上好友,經常與我聊天,說着心裏話,我的驕傲與幸福感往往在此時格外強烈,這是教育的收穫,這是師生情的體現。自己很有童心,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愛靜靜思考怎樣教好一個學生,怎樣讓班集體凝心聚力,並且在如何讓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上下功夫,平時放下架子,跟學生一起跳橡皮筋,和他們開玩笑,甚至扮鬼臉,對學生的關愛也無處不在,比如,生日的時候,我會給他們送上小小的禮物,並加上甜甜的祝福;每週都會對優秀的學生和進步的學生進行獎勵。孩子們很樂意跟我相處,很多孩子都願做我的知心朋友。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先進事蹟後,我深感自己還只是井底之蛙,看似光鮮的外表裏面卻包裹着很多不足,比如他提出的“教師要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教師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寬容,永遠不要對學生揮起你的拳頭……”

我的愛大部分給了優秀學生,平時對後進生比較淡漠甚至有點厭棄;另外對犯錯誤的同學缺少寬容之心,氣急時也少不了粗暴的行爲;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不能持之以恆等等。

我明白學生需要我們的關愛,後進生更需要要我們的關注,他們是班級的弱勢羣體,他們本來就有強烈的自卑感,認爲自己什麼都不行,有那麼一點點智慧,都深深地隱藏着,生怕一顯示出來就會招來同學們的笑話,再說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一點智慧會不會獲得成功,假若失敗,不會更加打擊自己嗎?所以很多後進生的內心有強烈的渴望卻很矛盾,在要展示個人智慧時只能選擇沉默,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自己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聽衆、觀衆,只能充當欣賞別人的配角,沒有自己的見解與方法,只有唯命是從,所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幫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成爲活潑上進的健康幼苗,我們責無旁貸。

那麼,到底如何有效地轉化後進生呢?一直成了我糾結的問題,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如飢似渴的搜捕着,非常好,我找到了。李老師清楚地表達着他對後進生轉化的觀點,首先必須對後進生進行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的自信心,然後發揮集體輿論,對他們進行鼓勵、表揚、幫助;另外還要允許反覆,降低要求等等。我的心裏明澈見底,李老師的觀點與我的觀點不謀而合,並且平時我也經常用。但問題出在哪裏?爲什麼多年來轉化後進生沒有什麼成效,細細想來是沒有真正進入狀態,只是形而上學,真正細緻入微的工作做到了嗎?真正的持之以恆做到了嗎?真正的愛心付出了嗎?沒有,有時連自己都沒有信心,彙報工作只能是喊口號了。這也難怪,比如說,班上的某某同學成績差,思想落後,寫起字來像掃帚掃地,抽屜裏一團糟,學習習慣不好,犯起錯誤來更是層出不窮,身上還散發出一股怪味,能做到不厭棄他都難。

李老師又給我下了一場及時雨。他認爲,“轉化”永遠是相對的。需要包括家庭、社會、學校的各種力量,還有他自己上進心和毅力,等等。但是即使調動了所有的力量也不一定能轉化好後進生。當然,對於有責任心的教師來說,我們永遠也不會因這種“相對”而放棄或哪怕有一絲一毫地放鬆我們對這些孩子的責任與努力。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得失。

吮吸着李老師的筆墨,我不斷反思,於是決定下個學期,班工作的開展擺在首位的就是走進弱勢羣體。首先必須細緻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最薄弱的地方,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還要創建一個後進生進步的牆壁板塊。多花時間跟他們一起做遊戲,跟他們聊生活,聊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希望,覺得自己並沒有被老師和同學遺忘,並且多對他們的學習進行一對一地指導,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當他們有某個方面的進步時,積極鼓勵表揚,並由小老師給他們貼星,還讓他們談談感受,說說想法。實在沒有進步的也不強求,鼓勵他們朝一定的目標奮鬥便是。這樣把他們單列出來進行獎勵與督促,他們會感覺自己被重視,心靈深處一定會產生感激與震撼,無形中會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氛圍。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要堅信道路漫長而曲折,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賽跑,我們一定要心平氣和,眼光柔和,這種春風化雨般的教育將會讓他們倍感親切與信賴,他們纔會發自內心折服於我們的教育,纔會努力的做最好的自己。

總而言之,擁有愛心、耐心和恆心,纔是轉化後進生的靈丹妙藥,這就讓我更加堅定了教育需要愛的信念,更加堅定了我轉化後進生的決心。

這本書是很好的精神糧食,我覺得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方法得到了有力的補充,有了鮮明的方向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作爲一名教師還是要多閱讀,多爭取源頭活水,把別人的智慧轉化爲自己的智慧,這何嘗不是一種智慧的選擇?集思廣益,這又何嘗不是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是李老師三十年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他如一盞指路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方向。我一定要把這些智慧的種子撒播在我的班級,讓他們在學生中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起來。“守得雲開見月明”,相信我們正確的教育與引導會換來孩子們健康成長和一輩子的受用。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2

前段時間,我有幸品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覺得心中涌動着一種不可名狀的情愫,越讀我的心越是無法平靜:上班沒幾年,卻年年都是班主任,以前代課出於校長的信任也把班主任這個職務交給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我覺得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當然,這本書給我的心靈帶來的最大震撼就是本書的核心——師愛。作者以他的關愛、民主和尊重,讓他的學生都感覺到度過了最幸福的一段學習時光,正是他,從一個更高的層次詮釋了“師愛”含義。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深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正是李老師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寬容”……

關愛學生,需要調動學習的興趣。現在的學生要求高,難伺候。如果哪個老師還那麼古板的“填鴨式”教學,學生早就不買帳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學習李老師的優秀做法,積極開發學生潛力,週一到週五開設“課前五分鐘”,內容有古詩背誦、名人名言、成語介紹和才藝展示等;除了平日的作文訓練,我讓學生寫週記;還有爲了增加學生閱讀量,我抽出兩節課,一節讀課外書,一節彙報心得。

關愛學生,需要放下老師的架子。李鎮西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要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李老師在處理學生犯錯誤時,常常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換位思考。以“愛自己孩子”的最高境界,走進學生的心田,不以老師的姿態高高在上,漸漸就會成爲學生生活中的朋友。我知道:“親其師而信其道”,做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瞭解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會主動去幫助他們;當他們有了煩惱時,能用心靈去傾聽。於是我經常和學生談心,有時給他們寫信,還和他們打乒乓球,和小網迷在網上聊天探討問題……慢慢的,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愛又是相互作用的,老師愛學生,學生纔會愛老師,對老師傾訴煩惱。

關愛學生,需要批評的藝術。批評也是一種關心、愛護學生的教育手段。作爲老師,經常要面對做錯事的學生,劈頭蓋臉地對學生進行指責,這樣,未必能收到應有的效果。李老師說得多好啊,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是感情的堆砌,而是要有科學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因爲我們面對的是性格各異的人,我們就不能以一種固定不變的方式去教育學生。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給予慰藉或激勵,不做傷害學生自尊心的事。聰明但調皮的朱開放上課說話了,我及時拋給他一個問題讓他回答,他馬上能心領神會我的批評;內向又貪玩的張振輝沒完成作業,我給他寫一封小信,看到我的良苦用心他會及時補上作業還給我回信;基礎特別差的焦恆志呢,我經常在一切能表揚和鼓勵的時候提到他,慢慢也等到他的進步了……

關愛學生,需要公平的對待學生。一個班級總會有優等生,當然也會有後進生。對於優等生我們往往都是寵愛有佳,而對後進生卻缺少關注。其實,後進生纔是班級的弱勢羣體,他們得不到肯定就不能很好的樹立自信,時間長了思想上容易偏激、產生自卑的心理、更容易心理扭曲,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我們應該給予後進生更真誠的愛,幫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不以分數論英雄,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校獲得重視、獲得幸福感。後進生的轉化纔是班級管理的重點,也是值得我們所有老師去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課題。

另外,這本書中最使我感動和反思的是第六輯:《在寫作中成長》。李老師教給我們養成寫隨筆的習慣。想想自己教學3年,除了有幾張榮譽證書外,還爲自己留下了什麼?課堂上真正閃爍着靈感火花的精彩片斷寫下來了嗎?和學生間發生的曾經感動着自己、感動學生的事情記下來了嗎?其實每個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教師都有很多值得記憶,值得研究的東西。他的價值勝過任何榮譽稱號,勝過任何的讚譽。他是一種可以使人豐富和充實的東西,是一個做教師的一生的財富。

現在當我敲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才感到一種無與倫比的愉悅,感到一種久違了的充實。我現在才頓悟可能就只有文字纔可以幫助自己記錄下和學生曾經走過的日子,曾經的感動,曾經的精彩和心靈的觸動。在靜靜的夜晚,聽着敲擊鍵盤的聲音,一顆激動的心在跳躍,思想的火花在不斷閃現,這真是種享受。

“愛”是人類的永恆話題,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我要用一顆善良的愛心,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孩子,讓家長放心,讓孩子快樂,用愛伴着孩子們的成長。有了李老師的人生引導,我前進路上如同有一盞明燈照耀。

愛美是人的天性,教育已經成爲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愛爲生命化妝,做最好的班主任,我時刻準備着!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3

我一直認爲,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在一定意義上說,讀書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學校。教師的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纔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教師讀書當然不僅是爲了學生。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暑假期間讀了李鎮西老師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感受頗深。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26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教育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的闡述了他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家長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實踐。從這本書中讓我深深體會到要構建和諧師生關係非常重要而且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待班上的後進生,更要給他們多一些的愛。要經常找他們談心,多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地給予表揚,督促他們不斷前進。

2、給學生以尊重。尊重比熱愛更爲重要。因爲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爲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爲此,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意願、隱私權等等,採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學生,賞識學生。

3、做學生的朋友,走進孩子內心

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不僅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等給予關心,而且要具體體現在實際行動上,我就讓學生寫《老師我想對你說》,把平時不敢當面跟老師說的話通過寫的形式告訴老師,讓老師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想法,使得學生更能感受到教師的親切與平易近人。

小學生儘管年齡小,但他們也是感覺敏銳、有獨立想法的個體。教師的爲人、責任心和愛心、學識和教學能力水平、對學生的態度等,都會在平日的言行舉止中傳達給學生。教師付出的愛心和奉獻,會得到學生的真情回報。

4、讓學生當主人。知識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這就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

5、改變自己。師生關係是對立統一的,教師處於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運動變化中起着主導作用。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關鍵在於教師。作爲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很多教師就是因爲這點讓他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都會獲得學生的一片歡呼。其次,應該做好角色的轉換。在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再是獨奏者而應是伴奏者,舞臺的中心應該是學生,教師的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學生的監督者。

總之,看了這本書,爲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以後的教育工作中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給學生更多的關愛。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4

去年,我作爲班主任代表,去鄭州學習全國優秀班主任論壇。到那以後,我看見賣很多關於班主任的書籍,最醒目的就是李鎮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本書,我大概看了一下,就愛不釋手的買了回來,結果我就在晚上熬夜用心的看。看着看着我就把結合我的事例記下來。有人感覺這位主任的工作是既煩瑣又累人,但也有人將做這份工作當成了“嗜好”,即使是做校長還要擔任三個班的副班主任,他就是——李鎮西。捧着他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跟着他去尋找做班主任的幸福。作爲一名年輕班主任的我,也許還不能做最好的自己,但我願尋着李鎮西老師的腳步,做更好的自己,做一名更好的班主任。

一、捧着一顆愛心做這班主任。

讀着李老師的這本書,從頭到尾一直都被他那博大的愛心深深地感動着。在《愛心:對孩子的依戀之情》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話:“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愛學生,其實有一個很簡潔的辦法,就是問問自己:我是不是依戀學生?或者說我是不是常常在週末或節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學生?千萬別小看這種思念,蘇霍姆林斯基說:‘對孩子的依戀之情——這是教育修養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

當對學生的愛已成爲一種依戀之情,這又將是一種多麼深的情感呢?“依戀”——那是對自己的親人才會有的感覺呀!哦,明白了!班級對於我們班主任來說,就好比是自己的孩子,誰能不愛自己的孩子呢?誰能不依戀他們呢?!當我們以這樣一種心境去看待班上的孩子時,那麼他們犯下的錯誤都已不值得去計較,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都能讓我們感到驕傲,所謂的優生差生也都能一視同仁,再多的辛苦與付出都變得甘之如飴。

二、扛上一份責任心做這班主任。

一直覺得教育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我們做多做少,做到怎麼樣個程度,的確沒有一個規定的硬性指標,全憑自己的良心。當看到李老師寫的《責任心:爲共和國培養公民》一文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同時對“責任心”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既是班主任在日常點點滴滴的工作中,認真細緻和絕不敷衍地做每一件事,更是着眼於未來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和行爲習慣。”這責任心就是要讓班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要讓班裏的每個孩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更要讓我們的教育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去考慮。

三、提煉一顆慧心做這班主任。

任何一樣工作要做得好,光靠埋頭苦幹是行不通的,要學會巧幹。而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門藝術,需要用我們教師的智慧來做好它。那這智慧又從何而來呢?首先,學習有經驗者的班級管理方法是一條快而有效的途徑。李老師在書中也教給了我們許多。例如:《走進心靈的藝術》,短短几節,卻讓人深受啓發:走進孩子的心靈,僅僅靠“真誠”是遠遠不夠的,還得講究語言技巧;對於偶發事件也可以挖掘出一些教育因素,使之“化險爲夷”等。其次,如何具備這份智慧更重要的一條途徑是勤於閱讀與寫作。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知,不斷地反思積累,才能使自己的內在更充實,處事時也便多了一份機智。

四、懷着一絲耐心做這班主任。

班主任的一些常規工作已是非常忙碌,再加上要抓好班級中的成績(要培養優等生、轉化後進生),往往就讓人變得不再心平氣和,於是這個時候就要我們班主任多一絲耐心和等待。看到李老師對班上學生的真誠與耐心,讓我折服了。在《凌飛:從頹唐走向優秀》這個例子中,我看到的是李老師對凌飛的不放棄,幫這個剛進高一時還談不上多麼優秀,相反還有些消極頹廢的學生最終走向了優秀。這中間的過程是漫長的,甚至還讓人感到失望過,但李老師一直都沒有放棄,而是懷着耐心與執着跟他談心、給他機會、爲他寫日記、和他書信交流……直到他走向優秀。其實班上的後進生也一樣,要轉化他們可能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就能成功的,有的甚至要一個月一學期一年,我們只有本着耐心與執着,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五、保留一顆童心做這班主任。

李老師在書中說到:“我們必須會變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語)……雖然隨着歲月的流逝,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在年齡上與學生拉開距離,但我們應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諧一致,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儘可能讓自己具有兒童般的情感,兒童般的興趣,兒童般的思維,兒童般的純真。”只有站在和孩子的同一個高度上,同一個角度上,我們才能真正地瞭解他們,教育好他們。古人又云:“親其師而信其道。”童心能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心靈的距離。讓我們懷着一顆童心,和孩子們和諧共處吧!

總之,只要我們以愛心爲前提,以責任心爲動力,以慧心爲手段,在日常點點滴滴的工作中充分和諧地運用童心和耐心,相信我們的班主任之路會越走越好,越走越幸福!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5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家鄉,並且每個人都會愛自己的家鄉,都希望自己的家鄉變得很美麗,很繁榮。

我的家鄉------延邊是個美麗富饒的城市,作爲家鄉的一員,我要盡己所能,爲了家鄉美好的明天貢獻一份小小的力量。

做班主任的,總感覺自己有很多的欠缺,卻不知道如何去彌補。今夏認真研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解決了我很多的困惑。起初我是抱着完成學校的任務的態度去看的,可當我閱讀以後,爲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作爲一個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着我!捧讀《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與李鎮西進行心靈的對話,真是如春風拂面,愜意非常。

書中第一章就寫到:尋找班主任的幸福感,尋找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登過三尺講臺的人都知道班主任苦,班主任累,哪有什麼幸福可言啊!自己做了班主任之後,體重減輕了,臉蛋變黃了,皺紋變多了,脾氣變差了,種種跡象表明:班主任不是那麼好當的!李教授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答案:享受職業,贏得尊嚴,學生愛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無憂,超越自己。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很難,而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更難。

我們班主任早來晚歸,可以說事無鉅細,但有時,還出現難以預料的難題。所以,我們常常會埋怨班級工作的煩瑣和複雜,感慨工作的忙碌和不值,確實是有多少老師願意做班主任?書中李教授寫到:教育每天都充滿懸念!他期待着每一天的懸念,進而研究,解決不期而遇的懸念,並享受解開懸念後的喜悅,然後又期待着下一個懸念如此周而復始,這便是教育過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師成長的奧祕所在。他把無法預料的麻煩看成教育的魅力,成長的必須,這是怎樣一種境界!如果說過去我還對自己的全心投入和得到有過不滿的話,那麼當我懷着感受教育魅力的心態,開展工作時,我覺得一切的麻煩並不是那麼面目可憎了。

記得兩年前剛接新初一,面臨着班上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壓力(男生是女生的兩倍),我不知在心裏抱怨過多少回,因爲男生的調皮好動是出了名的,值日也不如女生自覺,總是狀況不斷,被扣星也是身不由己。給我的管理帶來的麻煩真是從未間斷過,我牢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爲好人的心,我堅信每個學生,無論多麼調皮甚至搗蛋,他都有一顆成爲好人的心,都是可塑之才。於是我通過多種渠道喚醒他們的自信,制定最近目標,不斷地刺激學生們有持續地學習動力,所以今天,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們班上學生無論好差,沒有放棄學習的。我們班從剛入校的不被看好,到現在成績已名列前茅。我在與他們的鬥爭中,感受到成長的喜悅。

如果說,成績的進步帶來的更多是功利和虛榮,那麼注重情感投入,寬嚴有度,抓住教育契機,做足文章,才真正讓我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做一名班主任的幸福感。就拿這次校運會來說,由於我班兩名男生在校內閒逛,讓我們班與精神文明班擦肩而過,我自認爲是一個包容心很強的老師,我的教育理念是,無關乎原則,可以視而不見,允許學生犯錯,但不逾距。實際上換平時,恐怕這點違規我私底下說服教育就可以了,可是,這是一年一次學校活動,是對外證實班級管理的機會,我兩天以來的形影不離和我自感兩天以來我們班上的學生良好表現都被一票否決了的委屈和心痛,讓我禁不住的在總結會上聲音哽咽,當時我就強烈地感受到了羣情激奮,大家紛紛指責肇事者,我強烈感到肇事者的無地自容,似乎一場戰爭就要開始,我調整情緒,從我個人的期望講到全體的付出到班級的榮辱最後到正確對待犯錯同學的態度,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講話時我感受到學生從未有過地認真和專注。在事後的週記中,王丹陽這樣寫到:原本我打算放學後找人把他們打一頓,但是杜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讓我認識到什麼是寬容和愛,我會永遠記住。

許多學生都深有感觸地說:雖然我們失去了榮譽,但我感覺我們班凝聚力更強了。就連我們班最調皮的王磊還在這次週記中寫到:雖然我是老師眼中調皮,搗蛋的孩子,但我絕不會給班級惹事,不會讓一顆星因我而扣。自此一個月了,確實我們班

沒有扣過一顆心。經過這次,我更加認識到抓住教育契機,把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有一位詩人曾經這麼說過: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識;一切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了愛。經過多年的磨礪,學生們確實也一次次感動着我,讓我真切領悟到惟有班主任,才能真正學心相印,才能真正領略到人學的美麗。讓我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傾注在我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的熱土上吧!面對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這一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機遇,我們也許不能馳騁疆場,建功立業;我們也許無法縱橫天下,轟轟烈烈;我們也許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但我們可以立足平凡的崗位,從本職工作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爲延邊的光輝的未來塗抹上最亮麗的色彩!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6

猶記得兩年前的那一天,打着揹包,拖着行囊,扛着一箱書風塵僕僕的到者黑學校學校報到。可沒有想到,剛進學校就被安排當一個班的班主任。突然而至的角色轉換,讓我的心裏沒有一點底,我能當好班主任嗎?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朋友推薦我買了一本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就這樣,抱着《做最好的班主任》,開始了我的班主任之程。

很欣賞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藝術與才華,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欣賞與日俱增,而我也在學着並用着李老師的一些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而且,在兩年的班主任生活中,我也確實體驗到了做班主任的辛苦與幸福。辛苦,是因爲我們在不斷的堅持與付出;幸福,是因爲我們的辛苦贏得了自己的職業價值。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說的:“班主任的幸福感源於何處?享受職業,贏得尊嚴,學生愛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無憂,超越自己。”細細想來,也確實如此。我且攫取兩年班主任生活的一些記憶片段來談談自己的體驗。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學校冬運會結束,失敗的頹喪籠罩在低頭站領獎臺下的我們。我和學生其實都還是孩子,只不過我是大孩子,他們是小孩子。眼淚在眶裏打轉,唯一的差別是我不會在學生面前流淚,因爲流淚的是弱者,流淚就意味着真正的失敗,看着低着腦袋的學生,我無法責怪他們,只能鼓勵他們,李鎮西老師說過,作爲一個班主任,“應該有童心,有愛心,有責任心,是專家,是思想家,是心理學家。”我這個時候只能先安慰他們。然後再告訴他們:失敗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失敗後就再也爬不起來,跌倒是因爲我們雙腿還不夠堅強,痛定思痛,臥薪嚐膽,纔是做人本色。從心理學上來看,這無形中也給了孩子安慰,更激勵了他們。但李鎮西老師也說過:“過一種完整的教育生活,這不僅僅意味着課堂的改變,教育的改變,從某種教育意義上來講,也意味着教師職業態度與生活態度的改變,我們要改變的,不僅僅是教育,甚至是我們的人生。”

所以,從冬運會結束那天起,我就給自己定下規矩:每天清晨,我都將和我的學生一起奔跑,我們是一個集體,我們理應一起努力。我不能只給學生提出要求,自己卻無法做到。正如李老師所說:“我們要把教師的權威融入集體的權威”,這樣,纔會形成約束力。同時,我也立下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凡屬於我的課,課間休息,全體同學都繞田徑場快速奔跑一圈,然後跑回教室,凡偷懶的,加罰五圈,跑最後的,男同學20個俯臥撐,女同學10個下蹲。我也相信李鎮西老師所說:“教育不能沒有懲罰。”事實證明,這些懲罰很有效,大夥不但積極性調動了,也願意出力了。晚睡前,女生每天堅持二十個仰臥起坐,並逐漸加量;男同學,每晚二十個俯臥撐,並逐漸加量。時光如梭,彈指之間,一年已過,有人走了,有人進來,留下的都還在堅持。我也在堅持,並養成了晨跑的習慣。

又一年的冬運會如期而至,籃球運動會,過關斬將,與去年被橫掃對比鮮明,小試牛刀,初見成效!

冬運會的田徑比賽時,因爲氣候變化,感冒生病的同學卻增多了,恰又逢H1N1流感蔓延,到了正式開始這天,難免憂心,擔心大夥的身體無法適應,於是趕緊要求幾個同學放棄比賽,調養好身體要緊。“不,我就是要參加!”提醒到一個同學,他看都不看我就回答!“我都準備很久了,我要試試。”一個同學固執的說。另外一個也是如此!他們的脾氣不小,我想怒卻怒不起來。也或許,我是被感動。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言:“生活在感動中是一種幸福。”換做我,被“折磨”這麼久,輕易放棄,我也不幹!班級的凝聚力卻在逆境中得到了檢驗。開幕式結束後,比賽開始了。大夥欣喜連連,女生仰臥起坐,三人全部獲獎,兩人破校記錄,男生跳繩,三人中兩人獲獎,一人破紀錄!跳遠,男女生都有獲獎。想想去年項項凋謝的情景,頗爲感慨!100米接力、400米接力連連告捷。最讓我驚訝的的是男子1000米,初三同學苦練那麼久,居然被他們一個個給甩在了身後,班上一個身體超瘦的同學,貌不驚人,原先他報名時我還驚訝他的勇氣,沒有想到,他居然第一個衝過終點線,勇奪第一。集體八百米,去年我們鎩羽而歸。苦練一年,賽前幾分鐘,給他們作了簡單的動員,“我們不是上戰場,我們是上賽場,我不要大夥流血犧牲,但我們既然走上賽場就要準備好流汗,不要忘記我們的堅持,不要忘記我們的苦練,創紀錄是我們的目標!”“有信心沒有?”“有!”聲音還是有些緊張,但看着他們激動的臉龐,我還是有些欣慰。哨聲響起,一陣風捲過,沒有了去年的擁擠,沒有了去年的摔倒,配合都很默契,速度逐漸加快!第一圈過來,我大聲喊加油,幾個學生叫道:“跟跑啊老師!”我一笑,跟了上去,後面的幾個學生速度明顯加快,幾個經過多場比賽的女同學落在了最後,我沒有催促,她們已經很努力!最後一個學生才通過,新來的體育老師就興奮的叫道:“成績太好了!”我跑過去一看,還當真破了紀錄!心裏也很興奮。再到發獎時刻,心裏不再忐忑。在一串串的獲獎名錄中,我班參加的項目,除了引體無緣獎狀,其他都榜上有名,豐收的感覺真好!看着他們舉着獎品的笑臉,我的快樂打心底流出,也跟着笑!這時候覺得,做一個班主任,是幸福的。因爲自己有一羣努力的的學生。我們其實是一個集體,也在一起努力,這正是我們留在心底最美好的記憶!

李鎮西老師還強調:教育不能沒有愛,但愛不等於教育。教育需要愛,教育還需要智慧。這實是至理之言,他說:“要懂得兒童”,“把孩子當人而不是當受教育的機器,這也是孩子們對我們的呼喚。”“如何才能贏得學生的心靈?......要把教師的意願轉化爲集體的意識”有段時間,學校外面開了一家複印店。複印店裏可以照大頭貼,不知道是哪一位學生開了先河,引起了跟風。再由於照大頭貼便宜。於是很多學生都蜂擁而去,擺自己喜歡的造型,露自己想露的表情,複印店一時熱鬧起來,站在一個老師的角度,我不得不給我的學生提醒:盲目跟風不是一件好事,作爲一名學生,精力應該放在學習上。但當我給學生下禁令的時候,大家晴朗的臉色暗了一片,我看得出:他們心裏不好受,有的同學甚至已經約好同學一起去照。我的禁令無疑扼殺了他們心底的希望。這天上課,大家的興趣明顯提不起來,往日的活潑消失殆盡。

我做錯了嗎?我不由陷入了思考,我和他們的年齡相差無幾,我想:換我是一名學生,我會高興嗎?恍然明白,他們不再是小孩子,他們開始懂得在乎自己的青春。誰的青春不留底?在我讀初中的時候,似乎從來沒有這樣的機會,不!應該是沒有這樣的條件,如果有,我想:我會和他們一樣。於是:我在下一節課正式宣佈:一起來給青春留張底!教室一片歡呼。

但是,我也強調:“青春美好,生活美好,照片美好,都不是真正的好!我們都愛惜自己的青春,因爲青春可貴,但是,正是因爲可貴,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規劃,照片留給我們的是青春的臉龐,我更希望大家能認真分配青春,把大好青春多留在學習上,這樣,多年後你纔可以坦蕩的對自己說:‘我無怨無悔,因爲我沒有虛度青春,我用努力給青春留下了一張絢麗多姿的底’。”我發現:教室又是一片晴朗的天。其實,他們都還是孩子......而這個時候,我真的應該好好感謝李鎮西老師。

最後,讓我們一起共勉吧:“優秀的班主任之所以優秀,其重要因素是他們熱愛事業,堅持實踐”。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吧!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7

“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一直都很欣賞李鎮西老師,他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讓我領略到李老師的熱愛、民主、責任的教育精神,看到了教育家們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學習到做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一、正心態:讓生活精彩、幸福。

1、認識到班主任工作是苦樂相依。

當班主任顯然是一個苦差事,每天披星戴月,除了和任課老師一樣備課、上課,還要圍着學生轉,管理班級,處理學生糾紛,和學生談心。但這何嘗不是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源泉之一呢?我們班主任要善於發現“苦中之無窮之樂,樂中之無盡之趣”。與學生朝夕相伴之際,師生感情就更爲深厚;與學生促膝談心之時,師生心靈便更加貼近。

學生給李鎮西老師過生日的情景,也讓我想起了學生帶給我的感動。那一年,學生不知從哪兒打聽到我的生日,於是就在生日那天給了我一個驚喜。當時,我去上課,看到黑板上寫着:“祝老師生日快樂!”然後,全班學生齊聲說:“祝親愛的付老師生日快樂!”講臺上擺滿了學生送我的小卡片、蘋果、紅筆等一些小禮品。面對學生的熱情,我也和李老師一樣心潮澎湃:班主任雖然累些,但和這樣純真的孩子天天相處,心中收穫地是滿滿的感動和幸福。

2、把與學生相處當作青春的禮物

當我們改變心態,像李鎮西老師那樣,把和每一屆學生相處當作一份青春的禮物,讓我們與童心相伴,與青春同行。

作爲教師,面對的永遠都是朝氣蓬勃的臉龐,這多麼令人欣喜;作爲班主任,面對的永遠都是晶瑩的童心,這多麼令人驕傲;作爲教育科研工作者,面對的永遠都是挖掘不盡的寶藏,這多麼令人自豪。而獻身於這平凡而崇高的事業,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

3、在工作的挑戰中成長

改變心態,你會發現班主任工作每天都是新鮮的,每天都充滿懸念——教育難題,研究、解決不期而遇的懸念,並享受解開懸念後的喜悅,然後又期待着下一個懸念。這便是教育過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師成長的奧祕所在。

迎接挑戰,重要的還要記錄自己的教育實踐——寫教育隨筆,用筆挽留住每一天平凡而純真的日子,用文字記錄下青春的足跡。我們在隨筆中成長,就是在實踐中成長,在反思中成長,在攻克難題的艱辛中成長,在收穫成功的喜悅中成長。

二、善引導:讓心靈贏得心靈。

1、傾聽、善待學生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心靈,就要發自內心地尊重孩子,善於傾聽孩子的訴說,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多提建議,避免訓斥。

李老師與學生相處的一個原則是:永遠不以學生爲敵。這個原則讓我反思:我們的一些老師爲什麼要“恨鐵不成鋼”地批評着學生,慢慢和學生站到了對立面?我們爲什麼不能走進他們的心靈,聽聽他們的想法呢?李老師遇到了對自己充滿敵意的學生,還能以平常心待之,而我們卻有時要把學生當成“假想敵”,非要較個真兒呢?今後,我們要做到“無論學生以怎樣複雜而疑慮的眼神看我,我都以純淨的目光去打量他們。”

2、通過隨筆和寫信的形式交流

除了面對面的談心外,李老師還用大量的隨筆和書信,與學生溝通交流。李老師用真誠的信,消除了黃雅韻的牴觸情緒,一步一步走進了她的心靈,巧妙地影響了她,這就是教育的藝術啊!

三、轉觀念:讓管理科學、民主。

李鎮西老師給學生寫的第一封歡迎信,可以借鑑到接新班時使用,一下子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在信裏可以簡要介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帶班思路。李老師信裏的那句“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讓我記憶猶新,這句話讓學生開始思考對新集體的責任,引導了學生的思想。

李老師結合具體事例詳細介紹了管理班級的民主做法,巧妙地把教師的權威融入集體的權威,給了我很多啓發。在小學高年級,我也曾採用民主表決制定班規班紀、民主選舉班幹部,但像李老師這樣系統徹底地使用民主管理班級,還是第一次見識到,雖然教師個人權威做決斷效率高,但民主管理更有利於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在這本書裏,有許多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育人、教育民主、教育責任的教育故事,從故事裏,我慢慢悟到:改變心態,快樂地工作,走進學生的心靈,科學民主地管理班級,在反思寫作中促進專業發展,原來幸福的班主任是這樣煉成的!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8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感受頗深,剛看到書名,心裏想,哪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帶着疑問,於是,心中就有一種衝動,拿起書本就讀。越讀我的心越是無法平靜,當了這麼多年的班主任,現在才知道原來當班主任可以那麼輕鬆、那麼快樂的事情!

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實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讀着他的文章,感覺像是在看連續劇一樣,不知不覺已經看了幾個鐘頭。李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讓我折服,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讓我感動。讀着李老師這本書,感覺讓自己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地之靈氣,遠離塵世的喧囂浮躁,讀懂學生,讀懂自己。

在書中,李老師說: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機智。在這裏,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要善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善良之心逐漸佔據主要位置。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積極影響學生,讓學生成爲正直的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才能使學生成長爲有智慧的人。李老師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道學生的心,所以他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

然而,這本書給我的心靈帶來的最大震撼就是本書的核心——師愛。李老師以他的關愛、民主和尊重,讓他的學生都感覺到度過了最幸福的一段學習時光,正是他,從一個更高的層次詮釋了“師愛”的含義。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經覺得自己是“愛”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讀完這本書我自問:我深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正是李老師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僅僅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我正在反覆推敲着,在二十年的班主任教學生涯中,我哪些做到了,哪些地方做的不夠的,用本子對着書本一一列出來,想到有時候,對孩子的一些問題只是簡單、略略處理罷了,感覺自己沒有盡職盡責,現在想來愧對孩子,讀了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深深地震撼了我。

記得斯霞老師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大作家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纔可以教育孩子。”所以說教育是愛的事業。這不僅是博大深沉的愛,而且一種充滿智慧的愛。踏上講臺二十多年,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裏,我的感覺就像一直徜徉在愛的海洋,我發現特殊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真誠的愛,我們應該把愛的天平向這些孩子傾斜,要從學習、生活方面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他們,用教師那顆熾熱的心去溫暖他們,讓他們從老師身上感受到暖暖的愛意。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對不同的孩子愛用不同的愛,既有嚴愛又有博愛。對學生的愛,在我的面前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讀了李鎮西老師《做最好的班主任》的先進事蹟後,更堅定了我對師愛的信念。讀了這本書,使我體驗到教學快樂的最佳捷徑。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中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有的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學生活,正是這些看是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讓我感受到李老師的教育智慧。這本書對我今後的班主任教育工作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

“愛”是人類的永恆話題,而在教育中,班主任應當是愛心的使者,進行着愛的教育,一舉一動都要洋溢着誠摯無私的愛,讓學生的心靈充滿愛的陽光,體味着陽光的愛,享受着教育的真愛,在愛的天地裏健康茁壯地成長。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9

我有幸品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覺得心中涌動着一種不可名狀的情愫,越讀我的心越是無法平靜:這本書給我的心靈帶來的最大震撼就是本書的核心……師愛。作者以他的關愛、民主和尊重,讓他的學生都感覺到度過了最幸福的一段學習時光,正是他,從一個更高的層次詮釋了“師愛”的含義。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深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正是李老師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另外,這本書中最使我感動和反思的是第六輯:《在寫作中成長》。李老師教給我們養成寫隨筆的習慣。課堂上真正閃爍着靈感火花的精彩片斷、和學生間發生的曾經感動着自己、感動學生的事情都是寫作的素材。其實每個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教師都有很多值得記憶,值得研究的東西。他的價值勝過任何榮譽稱號,勝過任何的讚譽。他是一種可以使人豐富和充實的東西,是一個做教師的一生的財富。如今,只要我寫下隻言片語的教學隨想,我都能感到一種無與倫比的愉悅,感到一種久違了的充實。我現在才頓悟可能就只有文字纔可以幫助自己記錄下和學生曾經走過的日子,曾經的感動,曾經的精彩和心靈的觸動。

“愛”是人類的永恆話題,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我要用一顆善良的愛心,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孩子,讓家長放心,讓孩子快樂,用愛伴着孩子們的成長。有了李老師的人生引導,我前進路上如同有一盞明燈照耀。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0

很榮幸能加入名班主任的行列,我倍加珍惜每次學習的機會,當一本本書籍作爲閱讀教材發到我的手中時,我很興奮,迫不及待的拿起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品讀起來。第一次翻開它,很是激動,囫圇吞棗的粗略的看着,但慢慢地閱讀我發現自己走進了李鎮西的世界,如同學生一般融進了李鎮西的班級,一次次的被感動,被激勵,被啓發。

教師陪着“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一起成長,和生機勃勃的孩子們朝夕相處。因此,教育事業是永遠年輕的事業,是幸福的。而培養青少年求真向善趨美的心靈,引導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壯地成長,教師的責任更爲直接、更爲集中地體現在班主任身上,這既是班主任的責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

既然做班主任是幸福的,爲什麼老師們都不願意做呢?李鎮西這樣說到,是因爲喪失了幸福感,產生了厭倦感。厭倦感從何而生呢?主要源於兩點:遠離學生,拒絕變化。拒絕變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歡按經驗辦事,總希望以不變應萬變,或者說總希望學生適應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適應已經變化了的學生,學生的變化折射的是社會和時代的變化,不願跟上社會和時代的變化的老師,面對前所未有的教育難題,很容易束手無策。

我與李老師所說感同身受,聽到的老師們的說法非常契合。“現在的學生不行了”“生源不好,家庭教育跟不上啊”等等,這是身邊的老師和班主任們經常感慨的。特別是常常感嘆“一代不如一代”。“現在的學生越來越不好教了”。我也是這樣想的。李老師說得對,其實是我們自己拒絕變化。這種拒絕是潛意識中的,如果沒有深刻的反思自己甚至意識不到,更談不上認識到這個問題了。“按經驗辦事”,是的,經驗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經驗有時恰恰是阻擋我們前進最大的障礙。我們的思想就限制於經驗的圈子裏,所以遇到經驗解決不了的問題“很容易束手無策”。

真心要做一個好老師,就要以學生爲中心,確實,學生的變化反映的是社會的的變化,無論我們對這個變化持何種態度,我們都改變不了社會的什麼,可是我們可以影響甚至改變學生。

那我們老師怎樣才能做幸福的班主任呢?現在想想答案是多重的,而良好的心態則是第一位的。只有沉下心來讀書,才能磨礪出良好的心態。於是,爲了讓自己也能成爲幸福的班主任,我總在夜深人靜時,獨坐燈下,如飢如渴地研讀教育書籍。當我捧讀起《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與李鎮西進行心靈的對話時,心靈有了一次從未有過的震撼:作者以他的關愛、民主和尊重,讓他的學生都感覺到度過了最幸福的一段學習時光。這正是從一個更高的層次詮釋了“師愛”的含義。他那平凡而偉大的經歷令人嚮往。同時也引起了我的共鳴--“師愛”多麼沉甸甸而富有詩意的字眼!

在書中,李鎮西老師字裏行間的言語,李鎮西老師行爲的點滴,李鎮西老師的言傳身教,李鎮西老師的每一個感人故事都足以讓我這位年輕的班主任教師感動和愧疚、自責,如同打翻的五味瓶,百感交集。

每次讀書中的那黑黑的鉛字,我的內心便會觸動於他與他學生之間感人肺腑的故事。“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實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所謂“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也許永遠達不到,但一個個“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班主任”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說,李鎮西只有一個,沒有人能成爲李鎮西,但只要我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紅花,也定能成爲一片綠油油的葉子,在屬於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尋找班主任的幸福感,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複雜”。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爲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李老師對“後進學生”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他既注重對後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在教化“後進學生”的過程中,李老師所採取的方法更是獨到,如:寫“每日九問”,安排當班幹部,對手競爭……“用心靈贏得心靈”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他在給一個“後進生”寫信的末尾寫道:李老師今天很忙,本來想的是今天下午批改同學們的作文,但一聽說你有進步我就高興,就決定給你寫信,及時鼓勵你。雖然花了一個多小時,但如果你能夠理解李老師,我就不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字裏行間,看到李老師的良苦用心,更清晰地看到,在他的努力下,學生真實地成長,慢慢地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間的關係越來越融洽,長此以往,良性循環,教育效果也越來越好。

他經常說,寫信或者找學生聊天,不能等到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才進行。教育不能太功利,要走進學生的內心。是的,我們希望的是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而不是爲了考試爲了分數爲了文憑,失去固有的個性和應該有的良好品德。李老師用真情實感踐行着愛與責任的教育。

其次,《做最好的班主任》告訴我:班主任僅僅有愛心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把對學生的愛定位在合適的位置上。我們愛學生,但更重要的是愛的方式。我們不能以愛爲理由,讓學生揹負沉重的負擔;不能以愛爲籌碼,讓學生感覺到天平的失衡;不能以愛爲條件,讓學生陷入功利的誤區。正如李鎮西所說:“以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學生,並不是真心愛學生。所愛的一部分學生實際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自私的。真正的愛是愛所有的學生,愛身邊所有的人。”所以讓我們真誠到愛學生吧!愛每一個學生。我想:以後生活中的我會多試着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取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的確,李老師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就是現在,每次交流的時候,他們學校的老師也是無拘無束的。

在讀李老師的書的過程中,我還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師對於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簡直是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那也是隨手拈來。我想,李老師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自然地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因此,他向我們推薦了蘇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書,作爲徒弟們的必讀書目,每週圍繞一個話題進行沙龍,這兩個人的教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礎。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着我!做一名教師,應該不僅僅是一名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生命將更加精彩!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還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麼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李老師教的是中學,我們教的是小學,他的方法我們未必直接拿來就能用。所以,讀他學他,用他的話說就是要做到評判與超越。對我而言,要向他學習的是尋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學民主地管理班級,努力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說:當班主任,讓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自踏上三尺講臺那天起,“班主任”的稱呼便豐富着我的教學生涯:一班之主,任重而道遠。雖說風雨一肩挑,甘苦皆品嚐,沒有八小時以外,但我還是從辛苦中享受到了幸福,因爲學生前行的路上有我。

最後,引用這本書序中的一段話——“教育不能沒有愛、但愛不等於教育。教育需要愛,但教育更需要智慧”,我相信,我們每一個教師只要都能夠自省自檢,把準方向、恆心努力,必能成爲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使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充滿陽光。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1

老師的幸福源於何處?書中寫了很多:享受職業,贏得尊嚴,學生愛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無憂,超越自己。可是,在這衆多答案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學生愛戴,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服務對象是學生,課上課下圍繞的都是學生,我想,一位教師如果得到學生的認可,那他一定傾盡所有力量去愛學生,那麼他一定是一位優秀的老師。

我們聽說過很多感人的故事:某位老師重病在身,依舊堅持給學生上課;某位老師十年如一日資助着貧困學生;甚至,在地震中捨棄自己生命給學生生存希望的偉大老師。他們都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但是,如果,老師不生病、不捐助、不捨生救學生就不是愛學生了嗎?相反,常態下的老師應該更愛學生,而最好的表現則是,對孩子們存有依戀之情。想和學生在一起,想和學生溝通,不怕學生出現問題,甚至會在週末、假期想念自己的學生,這就是對學生的依戀,正是這種依戀讓一位老師可以無怨無悔投身教育事業,真正做到服務學生,引導學生走適合他們自己的路,成就他們的未來!

學習好的學生、表現優異的學生向來是老師青睞的對象,但是,一位好老師關注的不應該是僅僅是優異的學生,更應該是後進生,我特別欣賞一句話,天下沒有差學生,只是方法不對,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結合後進生特點對他們進行特殊的輔導,給他們制定學習計劃,給他們生活上、學習上的關懷,我相信,在老師的無私關懷下,後進生一定會變成前進生。

和學生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與學生的溝通工作,常常聽見學生們抱怨:物理老師從來都不聽學生的建議;數學老師從來不問我們是否能夠接受。這些怨言慢慢積累,漸漸就疏遠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因此,老師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並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修築起與學生的溝通之橋,老師可以成爲學生的朋友,真正走進學生心中!

教師在孩子成長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我要用心做好教育工作,做最好的老師。引導學生一路向前!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2

這個暑假,我有幸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書中,一個個閃爍着教育智慧的教學案例讓我受益匪淺,也刷新了很多我的教育教學觀念。其中一條讓我記憶尤爲深刻,也將成爲我今後教學和管理班級的主體原則。

李老師認爲,教育需要愛,教育需要智慧。乍一看,這是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話,但是仔細思考,我們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真正能把它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裏的愛是指我們給了學生什麼樣的愛,這樣的愛有多少,這些愛是通過什麼方式給學生的,而最終學生又感受到了多少。其實,真正的愛應該是指最終學生所感受到的那部分。

在平日的工作中,有時候老師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卻忽略了這個過程中帶給孩子們的感受。總以爲只要出發點是好的,方式粗暴一點也是合理的。看了李老師的著作,我才知道,以前的想法是多麼的錯誤。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孩子們雖然年幼,但是在人格上絲毫不低於任何一個成年人。如果我們教育孩子時,雖然把正確的觀念給了他們,卻使用的是錯誤的方式,那麼,無疑這種教育是失敗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可能是負面的。這種錯誤的方式甚至會影響孩子們以後的爲人處事的方式方法。

記得有一次,我們班一個叫夏吉祥的學生因爲屢次不寫作業又被叫到了辦公室。我當時火冒三丈,長久以來壓制的耐心終於消耗殆盡,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頓。我數落完了以後,他蔫蔫兒地回班級上課去了。我以爲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但是在他的週記中,卻深刻而又詳細地訴說了他當時的內心感受。原來,他是那麼渴望被尊重,那麼渴望被認同。這件事情讓我震撼!後來,我和他進行了幾次平心靜氣的談話,同時又在適當的機會給予了他幾次表揚。慢慢他不再拖拉作業,上課的狀態也有了改善。這時我才明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學生幼小的心靈需要我們溫柔的愛來呵護。

李老師的書還有很多精髓值得我在以後的工作中慢慢實踐,慢慢咀嚼品味。我期待着自己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有着提升和進步。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3

在這個寒假假期中,我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的內容我感覺在工作中非常實用,李老師的教學經驗,讓我們在工作中有了借鑑經驗。

這本書講述的都是他在做班主任期間遇到的真實事件,我們在工作中都會碰到,因爲都是在工作中常見的小事情,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就是在這樣的小事中實現我們的價值,在與學生相處的小事中我卻能看到李老師在教育工作中的大智慧,這是值得我們年輕教師學習的。與學生的相處是需要教育機智的,李老師善於抓住每一次教育學生的機會,比如說在新生報到的時候發教材,碰到一本破了封面的音樂教材,學生都主動要領取這本教材,讓出自己完好的教材,教育學生“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讓學生都有了爲班集體奉獻自己力量的熱情,使學生能夠迅速融入新的班集體,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喚醒孩子對真善美的追求,實現自己的價值。

與學生的相處中,我發現李老師從不以先生居高臨下,相反,他總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新生開學時他就問學生,你們希望李老師是怎樣的人?而我們在工作中大多數教師都是要求學生應該是怎樣的,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因爲剛到一個新的環境,在班主任的權威震懾下,表現會好一些,可是慢慢地學生可能不再怕你,有了逆反心理,學生就不好管理了,師生之間有了距離感。李老師在講自己的經歷時說,他深受陶行知和蘇霍姆林斯基的影響,“你越忘記了你是先生你就變成了學生心目中最好的先生”,通過這句話,我知道了李老師的師生觀--平等和民主!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的教育才會發生奇妙的反應,我們的思想被學生接納,我們的行爲被學生模仿,教育的目的才能達到!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亮點需要我們年輕教師去細細品味,反思!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4

紀伯倫曾在詩中說過: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識;一切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了愛。半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在愛與不甘的交織下對“班主任”這個詞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讀了李鎮西老師的這本書,我猶如春風拂面,被細膩的文字和認真的態度所打動。

我一直都很認同,工作需要有歸屬感、認同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初讀這本書,第一章寫到尋找班主任的幸福感,我回想當班主任的幸福,就是學生給我帶來的一個個小小的感動,一句句關切懂事的話語,一次次的進步……每一件細微的事情湊在一起就是我的幸福吧。

凡事都有兩面性,班主任之所以被冠之以“容嬤嬤”的稱號也不是不無道理的。新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家裏人紛紛發我的牢騷,說我關心他們的時間太少了,陪他們的時間太少了,瘦了,氣色變差了,老是忙忙忙,脾氣也變差了。後來,當家裏的人理解了我這麼做的原因後,他們也漸漸地轉變了,學會了將心比心去理解我,也會給我一些教育學生的建議。就像李鎮西老師的親身經歷一樣:享受這個職業,纔會有成就感和獲得感,纔會贏得尊嚴,家長學生認同愛戴,同行的認可和敬佩,家庭也會更加幸福和諧,自身得到更大的發展和提高,最終實現自己的價值。

李老師還在書中寫到,教育每天都充滿懸念。這不由得讓人感嘆,教育就像是霍格華茲魔法學院裏的糖果,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糖果是什麼口味的。而班主任,就像是偵探一樣,不斷地揭曉懸念的謎底,初體驗麻煩來臨的痛苦,後體驗揭祕的快感。“周而復始,便是教育過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師成長的奧祕所在。”如果做一份工作,是懷着體驗魅力的心態的話,那還有事情是做不好的呢?

喜歡學者張端的一段話:“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在這個假期,嚴重疫情當前,作爲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既要開眼看世界又要堅持學習,立足平凡崗位,做好本職工作!願我終有一天,能做最好的自己,也能做到最好的班主任!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5

閒暇之餘,我有幸品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剛開始是強迫自己擠時間讀,但是,讀着讀着一種感覺在悄然而生,被迫變成了主動;不耐煩變成了心潮澎湃,我深深的被李老師的才華和他的師愛所折服。他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真正的還學生民主,他的學生纔是幸福的,快樂的,他向我詮釋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師愛”。

從上班的那一天起,我的原則就是用“師愛”去感化學生,讓他們自己體會到老師是愛他們的,進而好好學習,好好生活,所以,我一直感覺自己是“愛”學生的。當讀了這本書後,我在深深的思索:我是真正的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對學生的“愛”是平等的嗎?現在,我無法從內心深處給以肯定的回答。正是李老師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記得有一次下課,當我正要走出教室時,我們班一個很乖巧、學習也很好的女生淚眼汪汪的對我說:“老師,我今天心情很不好”。我問她:“怎麼了。”她的回答令我很驚訝——“我覺得你很煩我”。我一愣,說道:“你平時表現這麼好,我怎麼可能煩你呢,我很喜歡你呀。”她破涕爲笑道:“老師,我不煩了,我現在很高興”。但是我的心卻很沉重,我明明是愛她的,可是怎麼會出現這種結果?這是一個班主任的嚴重失職。後來,我和她交流,她說她感覺我不太重視她,太重視比她學習好的,上課提問她的次數也很少。我這才發現原來我的“師愛”這麼的不平等。

一個學生平時不寫作業,上課不聽講,被逼的緊了,他就抄抄作業完事,我和他的父母交流過,但是無濟於事。當他又一次抄作業時,我在班上狠狠的批評了他,不留一點情面,結果他比我更“厲害”,當着我的面揚長而去。我不解,我這樣做是對他好,爲什麼他不買帳?爲什麼理解不到我的苦心?現在我明白了,愛的基礎是“尊重”,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他們需要的不是牢籠,而是尊重和平等交流下的制約。

通過李老師對“師愛”的詮釋和我在教學中的點滴往事,我明白了真正的“師愛”是關愛、民主和尊重,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和學生做朋友。放下老師的架子,俯下身去,和學生民主、平等的交流,用心去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共同探討班級建設中的各項問題,共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生本教育爲依託,課堂上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讓他們暢所欲言,尊重他們的交流,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三、把愛和公平撒向每一個學生。不但要關注學習好的、聽話的學生,更要給那些中等生和後進生更多的關注和“愛”,幫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不以分數論英雄,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校獲得重視、獲得成就感。

四、講究批評的藝術。當學生犯錯時,在尊重他的基礎上,給予慰藉或激勵,然後分析他的行爲,讓他自己意識到自己做的不當的地方。這樣,不僅使學生受到了教育教訓,也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孜孜不倦的爭取進步,願我的“師愛”能給每一個孩子溫暖,陪伴他們度過快樂的小學時光,這樣,我纔會有教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6

本學期,我利用閒暇時間拜讀了李鎮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寫得很實在,讀着他的文章,感覺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鎮西的故事》連續劇一樣,書中的人物彷彿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讓我禁不住熱淚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李鎮西先生說: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和“機智”。教師要善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善良之心逐漸佔據主要位置。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積極影響學生,讓學生成爲正直的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學習文化知識,才能使學生成長爲有智慧的人。在課堂上,如果想與學生交流對話,沒有真愛是實現不了的。

李老師對班主任的那份執著,對愛那份堅持讓人感動。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

在讀到李老師對待“優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給了我很大的啓示:凌飛是一個從不太優秀走向非常優秀的典型。他一開始學習就不錯,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師也許不會太多地給他約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師看到的卻不只是成績,而是他做人的心態和思想,對集體的感受和奉獻。讀過之後感慨良多:

1 、成績優秀的學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優秀的,做爲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學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導學生做品學兼優的優秀生。

2 、要正視優秀生的錯誤,不要認爲犯錯是差生的專利,優秀生一犯錯老師就覺得不可饒恕,要記着他們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學生中的聖人。

3 、對優秀生要高標準、嚴要求,不能因爲成績優秀而一味縱容。但又不能打擊積極性,要讓學生知道老師對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師對“後進學生”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他既注重對後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在教化“後進學生”的過程中,李老師所採取的方法更是獨到,如:寫“每日九問”,安排當班幹部,對手競爭……“用心靈贏得心靈”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以後的生活中我會多試着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 看待,用“學生的情感” 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7

高爾基有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直對這句話頗有感觸,也正是不斷踐行這句話,便在我做教師這幾年裏有了格外深的體會。

前些日子,偶然讀到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的力作—《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受益匪淺,也爲我的教育之路指引了方向,更是激勵着我在教學管理藝術和創新上去努力打開一扇明亮而精彩的窗。

李鎮西先生是一位語文老師,在書中,他以才華橫溢的美麗文筆,以細緻入微的辛勤工作與認真態度,以充滿智慧的管理藝術,以班主任的責任感和愛深深地激勵與感動了我。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教育事例介紹了班主任教師方方面面的日常工作,文字樸實而真切,就像是發生在我自己身邊的事情一樣,但是李鎮西老師處理問題和在班級管理中的藝術性卻讓我望塵莫及。做爲一名優秀的模範人民教師,李鎮西先生憑藉着幾十年科學的班級管理經驗,教導我們這些年輕的老師和班主任如何去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市井的喧囂,在平凡而偉大的三尺講臺,在"半畝田園"辛勤地耕耘着,收穫着,也感動、激勵、影響着每一個執着於教育事業的年輕教師!

在讀過李鎮西老師對待"優等生"和"差等生"的做法後,給了我很大啓示和警醒。以前我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在某些問題的處理上有些過於"豁達",而對待"差生"卻沒有給予正確而合理的指導和鼓勵。教師必須懂得,學習成績的好壞不能作爲判定"優生"、"差生"的標準,或者說不是唯一標準。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不一定在其它方面表現都好,而學習成績差些的學生也不是沒有自己的優勢方面。其實我們有時會發現,"優生"很多時候只在專注於課業,有的不喜歡和其他同學交流,性格偏於內向,甚至與老師迎面走來卻不曾向老師問好。而"差生"正好相反,雖然在課業成績上落後些,但很多學生往往都很"合羣",有一定組織力和凝聚力。所以我們該瞭解,犯錯並不是所謂"差生"的專利,對於"優生",班主任也要給予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書中,我爲他的一些別出心裁的教育設計、教育藝術所打動,如他向學生索要教師節的"特別禮物",有創意地編寫"班級史冊"等等。這讓我真切地體會到,教育的確需要愛,但愛不等於教育。教育除了需要愛,還需要智慧,需要創新。所有這些特別的方法都是他教育智慧付諸於實踐的表現,而這些教育的智慧和創新的來源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對學生、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堅持。然而有些班主任認爲堅持是乏味,每天要面對很多複雜煩瑣的小事,面對有些不聽話淘氣的孩子,每天會冒出的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奇怪問題,可能有些教師和班主任已經厭倦,因此把它僅僅當作一份工作,有的甚至當作走過場,敷衍了事。教師是多麼神聖的字眼,毫不誇張的講,祖國的未來都承載在我們的肩上,這已經不是簡單責任感,愛因斯坦說過:對於一切來講,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而它遠遠超過責任感。

書中提到一個學生張超威的事例,其實我們也常會遇到,這也是年輕班主任必須度過的一道難關。他很淘氣有些叛逆,常言說淘氣的孩子都很聰明,只是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特點和優勢,還沒有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時就需要我們教師耐心的引導,激發學習興趣,在這樣的過程中讓他自己發現樂趣,主動學習,李鎮西老師在這方面爲我們確立了標杆和榜樣。中學生正處在青春的萌芽階段,很多學生尤其是男生,叛逆的情緒已經產生,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越是刺激他,他越不服,面對這樣的學生時,作爲老師真的要有足夠的耐心,其實這也是我要克服的困難和需要具備的能力,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多鼓勵多交流,不出現重大原則性問題和錯誤,儘量不要隨便通知家長,這樣會造成學生更加對班主任的不信任,無法讓學生與班主任推心置腹,表達他們的想法。

通讀全書,給我感覺最深的是李鎮西老師不僅僅是在教書,而更多是在育人。韓愈的《師說》中寫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身爲教育者的三個層次和境界。如果把這三個層次比做文化的涵義,那授業和解惑屬於物質文化,而真正讓孩子們從小就能在心智上有健康、科學的教育導向,不管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有一個真正強大的精神支撐的,那精神文化當之無愧,也就是傳道這個層次,且傳道也應該是每個教育者終其一生的教育追求。從本書中,我便可以深刻體會到,教育其實是一門心靈的藝術,這個"心靈"既是指教師的心靈,也是指學生的心靈。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是師生心靈和諧共振,互相影響、互相欣賞的精神創造過程。它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受,心靈對心靈的理解,心靈對心靈的創造。所以說傳道是最難的,卻是每個教師都應該去追求的境界。

李鎮西先生在書中談到: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和"機智".我認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不僅擁有教師的身份,更要把自己演繹成父母或家長,這樣纔會讓同學們感受到家的溫暖。現代教育,班主任早已不是教授學業的單一角色,在授課的同時,班主任更要學會如何讓孩子們懂得去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因此,除了課業,德育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爲我們要保證青少年在正確、健康的軌道上學習、成長。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坦白講,做教師不容易,尤其是做班主任。但既然做了這個選擇,就應該真誠地做好。作爲一個年輕的教師,我需要學習和改進的方面還很多,一方面多閱讀教育類相關書籍,學習掌握先進教學方法和育人理念。另一方面要轉變觀念,學會以學生們的立場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如果知道了他們想的是什麼,那教育工作之帆纔有了真正的幸福之風,而學生們纔會把我當作永遠值得信賴的港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