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精選21篇)

本文已影響 2.32W人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幸福的種子》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精選21篇)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1

自從投身幼教,無端地愛上了童話,故事,圖畫書。喜歡聽故事,講故事,編故事,喜歡在靜靜的夜裏捧一本圖畫書,躲進暄軟的被子裏,讓童話的溫暖浸入我的夢鄉。

一次偶然的機緣,我有幸讀到了它——鬆居直的《幸福的種子》。就像一個癡迷的粉絲突然獲得了偶像的簽名,當這本書遞到我手裏,我的心竟然突突地跳起來,那種感覺,如獲至寶。

素淨溫馨的書皮,精緻而細膩的裝幀,書頁未曾打開,就似乎感受到了書的溫暖。

《幸福的種子》沒有辜負我的心跳。翻開書,我不但找到了幸福的種子,也找到了播種幸福種子的方法。那顆種子就是,閱讀。

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動人的語句,沒有磅礴的氣勢,沒有蕩氣迴腸的情愫,一本書就這樣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捧着書,有如一位多年的摯友坐在你面前,捧着一盞溫熱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對書的感悟,而這些感悟,可謂字字珠璣。

教孩子學會閱讀,便是給孩子的一生播下一顆幸福的種子。

通覽全書,我們幾乎可以在書中找到我們需要的所有關於親子共讀的問題:圖畫書對孩子的意義,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圖畫書,怎樣選擇圖畫書,怎樣讓孩子愛上閱讀……這些系統而詳盡的知識讓我平時遇到的一些困惑在這裏迎刃而解。

“圖畫書不是有用和有益的東西,要有趣才行”。讀到這句話時,我感到有一種力量在撞擊我的心靈,我想,那種力量叫做反思。

事實上,作爲教育者,我們誰都明白授人以漁與授人以魚的道理,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發展需要我們等待。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做的遠遠沒有說得那麼灑脫,不是嗎?

當我們學一首兒歌時,我們的目標往往是“背過”“會念”;

當我們在講一個故事時,我們的目標又往往是“知道故事中的主要意思”“看圖能把故事講下來”“懂得這個道理”;

儘管我們的教案上都有情緒方面的目標,然而我們往往並沒有情緒放在第一位。

是的,這樣的教學依然存在於我們身邊。

我並不諱言,就在幾天前,我還眉飛色舞地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帶給你們一個好聽的故事,要認真聽哦!聽完老師會提問的,我看誰聽得最認真。”就在幾天前,我還在爲孩子們聽故事時的“全神貫注”而沾沾自喜,全然沒有顧及到孩子們緊繃的神經。

是啊,帶着“任務”聽故事,不全神貫注哪行?

可是,這樣的全神貫注中,能有多少孩子體會到故事帶來的快樂,有多少孩子陶醉其中,有多少孩子能夠真正地被故事所感染?恐怕答案並不樂觀。

在語言教學中,有時讓孩子體會到“純粹”的閱讀的樂趣,恐怕比“有針對性”的課程來得更加有效。其實何止語言課呢?在我們在教學中,有太多的功利成份我們應當摒棄了。比如音樂,比如美術……

摒棄了功利的想法,現在讓我們坐下來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吧!什麼樣的圖畫書是好書呢?鬆居直說:真實。讀過雅布什的圖畫書,留給我最深刻印象的也是這兩個字,真實。“狗有狗樣,熊有熊樣”,這是許多人對他圖畫書的最高評價。

“狗有狗樣,熊有熊樣”,這也值得稱道?

初看,不可思議,細品,的確如此。

我們教學的目的是爲了孩子認識生活,學會生活。那麼,就要給孩子一個真實的情境,而不是扭曲的環境。

當我們手裏拿着色卡告訴孩子:“這是紅色”,“這是綠色”的時候,請看一看窗外。如果現在剛好是春天,剛好有花有草,那麼快扔掉色卡,帶孩子們到戶外去吧!那兒,纔有真正的紅色和綠色;

當我們指着掛圖告訴孩子們:這是大樹,這是小草的時候,請看看窗外。如果我們的幼兒園裏能找到一棵真正的樹,請把課堂搬到這裏,因爲那兒纔有真正的樹;如果條件允許,請不要把所有的動物弄成簡筆畫的形式呈現給孩子,別讓孩子以爲,只有穿着紅肚兜,黑皮鞋的纔是小熊;

因爲,孩子需要真實的教育!

……

閱讀,是一顆幸福的種子,閱讀,是傳遞心靈的橋樑,閱讀,是一種享受。如果愛孩子,就讓他愛上閱讀吧,讓幸福的種子植根他幼小的心田,與他相伴一生!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2

《幸福的種子》初次見到這本書,首先被吸引的是它醒目的紅色標題,素淨溫馨的書皮,精緻而細膩的裝幀,書頁未曾打開,就似乎感受到了書的溫暖。

打開書頁,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動人的語句,沒有磅礴的氣勢,沒有蕩氣迴腸的情愫,一本書就這樣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捧着書,有如一位多年的摯友坐在你面前,捧着一盞溫熱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對書的感悟,而這些感悟,可謂字字珠璣。

《幸福的種子》,這是一本讓我和孩子們都受益匪淺的圖書。它通過讓家長和孩子共讀圖畫書來架起親子之間溝通的橋樑。讓我們懂得了如何去和孩子溝通,帶領着孩子去感受這個世界上的愛與快樂。作者鬆居直先生可以說是日本最久負盛名,同時也是最堅忍不拔的圖畫書閱讀的推廣者,幾十年來他一直旗幟鮮明的堅持一個觀點,就是圖畫書不是讓孩子自己讀的書,而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他在書中闡述了自己的這種觀點: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用來學習的東西,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父母親用自己的口,將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說給孩子聽,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語言的種子。與孩子一起閱讀,便是給孩子的一生播下一顆幸福的種子。

這本書不同於平常,不是僅僅由孩子一味的去讀,而是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分享,引導孩子感受愛和快樂,成爲內心充實、有情有愛的人。我想,這不僅能使孩子開闊視野,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孩子如何去感受快樂和愛,我想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給孩子們讀圖畫書?以前這一直是我很疑惑的問題,是照本宣科,一字字的念插圖所附的文字呢,還是對着圖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解呢?如今我看了《幸福的種子》以後,這個問題終於迎刃而解了。每次,我大聲讀書給孩子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拉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

鬆居直先生認爲,父母在給孩子讀圖畫書的時候,要儘量的去讀插圖”,而不僅僅只是念文字,因爲孩子如果不識字,他們看書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看書都是最先注意到書中的插圖,他們會從插圖中去理解書的意思,以及細節,而成人卻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圖畫,這樣很難和孩子達成共識。

鬆居直先生還特別強調圖畫書的作用,圖畫書不只是爲了讓孩子學習知識,它唯一的作用是帶給孩子樂趣,讓孩子真正體會到讀書的快樂!所以,我們在給孩子讀書的時候,一定要懷着愉快的心情去讀,一定也要從心裏喜歡這本書,只有這樣,讀書的人才能夠把這種心情傳遞給孩子,讓孩子也從書中體會到樂趣。

閱讀,是一顆幸福的種子,閱讀,是傳遞心靈的橋樑,閱讀,是一種享受。如果愛孩子,就讓他愛上閱讀吧,讓幸福的種子植根他幼小的心田,與他相伴一生!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3

《幸福的種子》文作者:日本(鬆居直),當把書捧在手裏時,對書名的意思理解很模糊、並不太明白其中的含義。翻到作者簡介那頁看之後纔對作者有了些許的瞭解。而也就是前幾天參加過的培訓才知道鬆居直是“日本圖畫書之父”,說來慚愧,平日與自己小孩讀圖畫書時,從來不關注作者是誰,最多看一眼出自哪個國家。此時意識到了去讀一本圖畫書,不是盲目的,而還應該對圖畫書發展史及文作者做個必要的瞭解。

寫在前面的“愛的語言”我似乎從中看到了自已過往是如何對待和孩子的溝通,文中強掉親子語言交流引起了自己的反思….一口氣讀完了第一章節,看完反覆琢磨其中真正的含義。居然有種怎麼沒有早點遇到這本書的感覺,真是相見恨晚。之前的很多育兒迷思,都像被解讀了出來。

語言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存在,媽媽完全可以用溫情的語言帶來孩子一生的受益。當我看到‘一個母親的手記’文章裏那位母親邊餵奶邊唱搖籃曲給她的小孩聽時,我聯想到了自已小時候,我圍着媽媽身邊,媽媽邊做了家務邊輕輕哼唱着曲兒的畫面,成長過程中已記不清多少次出現過腦海裏,讓我感受到來自兒時溫情蔓延至今還存在的幸福感。

我想,我對‘幸福的種子’,有了自己清晰的理解,可以往大了說,是曾經所有經歷過的讓自己想起時心間便有快樂健康的情緒,也可以往小了說,只是用心陪伴了一次孩子讀圖畫書時全身心投入的一次愉快的對話交流。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4

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像我這樣80後的父母,已經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大多也會給孩子買些繪本或書籍,讓孩子從小接受書本的薰陶。

一面這樣做着,會不會一面心裏也同樣疑惑着,閱讀的意義與方法。

我小孩已經4歲了,更小的時候也跟他買了一些繪本,但那時我們也都興趣不大,偶爾跟他講講,更小時的他好像對繪本也沒那麼多興趣。上幼兒園之後我發現他對很多事物都表現出比以前更大的熱情,同時各方面也進步很多。我想是幼兒園裏較多的孩子一起互動給了他很多的榜樣。

他也是在這個時候會主動的要求我跟他講繪本,有時會要求我跟他講老師發的書。我也慢慢地陪着他接觸越來越多的繪本,也慢慢地被繪本里那些符合幼兒生活真實性及創意性的語言及畫面所吸引。這個時候看《幸福的種子》真是對我幫助很大的一本書。

“閱讀不是爲了修行,而是享受。”我們在挑選書籍時不要被書籍表面的光鮮所迷惑,挑選那些符合小孩認知、他們感興趣的書籍。閱讀,並不是爲孩子知識的累積,親子間的閱讀,父母抱着孩子,通過給小孩讀書,讓孩子獲得聽覺上的一場盛宴,這是一種享受,享受父母的愛,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同時這些書本,將書中的文字與小孩日常生活聯繫起來,將書的美好進一步擴展到生活中,給了他們充實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像給孩子種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哪天會開花結果出來一樣。

有這種經驗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感受生活與藝術的美。而錯過這種經驗的孩子,對繪畫、音樂等藝術都很難有感覺,對生活的很多方面也都覺得沒趣而無聊。

美好的事情值得我們一天天的堅持與積累,直到哪天他完全充盈地佔據着你的心靈。我也會進一步通過孩子的成長而彌補自己這方面的缺陷,慢慢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5

《幸福的種子》,這是一本讓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淺的圖書。它通過讓家長和孩子共讀圖畫書來架起親子之間溝通的橋樑。讓我們懂得了如何去和孩子溝通,帶領着孩子去感受這個世界上的愛與快樂。

這本書不同於平常,不是僅僅由孩子一味的去讀,而是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分享, 引導孩子感受愛和快樂,成爲內在充實、有情有愛的人。我想,這不僅能使孩子開闊視野,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孩子如何去感受快樂和愛,我想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爲圖畫書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當孩子的想象力不夠發達時,圖畫書可以彌補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豐富。

唸書給孩子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即使經過幾十年,我們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內心深處。孩子們長大以後,我才真正瞭解到,當時我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語言講了這麼多故事的意義在哪裏。我也發現,通過念這些書,我已經在他們小時候,把一個做母親的想對孩子們說的話說完了。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6

前幾日,有幸拜讀了鬆居直着的《幸福的種子》,一口氣看完,心中感觸頗多。這本書是被譽爲“日本圖畫書之父”的鬆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書中系統介紹了圖畫書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並列舉了許多生動的實例教家長和教師如何爲孩子挑選優秀的圖畫書、如何對孩子進行閱讀指導。非常的有實際指導意義。 通過閱讀鬆居直着的《幸福的種子》,告訴我如何透過共讀圖畫書,引導孩子感受愛和快樂,成爲內在充實、有情有愛的人。通過閱讀本書,使我開闊眼界,改變我對童書、對育兒的看法。

如何給孩子讀圖畫書:其實也一直也是我很疑惑的問題,應該怎麼樣給孩子讀圖畫書呢,是照本宣科,一字字的念插圖所附的文字呢,還是對着圖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解呢?如今我看了《幸福的種子》以後,這個問題終於迎刃而解了。 鬆居直先生認爲,父母在給孩子讀圖畫書的時候,要儘量的去讀“圖”,而不僅僅只是念文字,因爲孩子不識字,他們看書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看書都是最先注意到書中的插圖,他們會從插圖中去理解書的意思,以及細節,而成人卻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圖畫,這樣很難和孩子達成共識。

另外父母在給孩子讀書的時候,一定要懷着愉快的心情去讀,一定也要從心裏喜歡這本書,只有這樣,讀書的人才能夠把這種心情傳遞給孩子,讓孩子也從書中體會到樂趣。鬆居直先生還特別強調圖畫書的作用,圖畫書不是爲了讓孩子學習知識,更不是爲孩子以後的學習做準備,它唯一的作用是帶給孩子樂趣,讓孩子真正體會到讀書的快樂! 鬆居直先生可以說是日本最久負盛名,同時也是最堅忍不拔的圖畫書閱讀的推廣者,幾十年來他一直旗幟鮮明的堅持一個觀點。就是圖畫書不是讓孩子自己讀的書,而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他在書中闡述了自己的這種觀點;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用來學習的東西,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父母親用自己的的口,將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說給孩子聽,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語言的種子。當一粒種子在孩子的心中紮根時,親子之間就建立起無法切斷的親密關係。真正讓父母與子女密切聯繫在一起的,不是戶口薄或出生證明書,而是溫柔的、人性化的言語。

唸書給孩子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手到故事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當我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語言講了這麼多故事的意義在哪裏。我也發現,通過念這些書,我已經在他們小時候,把一個做母親父親的想對孩子們說的話說完了。 用自己的聲音和話語擁抱孩子,讓他在溫暖生動的話語中成長。因爲,親子之間豐富的語言交流,是一個家庭最大的財富。 用好的圖畫書,通過父母給孩子讀書,從小讓孩子樹立正確積極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7

這是一本值得我反覆拜讀的書,是一本讓我想要流淚的書,我不知道繪本還可以如此神聖,知道了什麼叫做專業。讀書也要如此的專業?而不是信手抽出一本來就給了兒子。

感謝在這樣的一個時刻讓我看了一本如此重要的書。

再次表達我對鬆居直先生的尊敬與感激。

“我的前面沒有路,我的後面留下了路。” ——日本圖畫書之父”鬆居直

專家一致公認;日本戰後教育的成功完全歸功於圖畫書。以前我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想法,對於日本的圖畫書我完全沒有概念,後來在讀了先生的書,突然才發現,繪本之中竟然有如此之多是出自於日本。而且想起自己小的時候的最愛,聖鬥士星矢。二分之一之亂馬……,想起了巴學園,《窗邊的小豆豆》,又一本讓我流淚的書。我應該如何感謝讓我走入繪本世界的人呢?其實還真的不記得從什麼時候我算是進入了繪本的王國。但是我天生就愛書,家裏有着數不清的書。然而有了兒子,我的書櫃完

全被兒子的書放滿了。一本本都是我挑選出來的。從最初的不懂走到了現在,一本又一本的書,讓我跟兒子渡過了一個又一個快樂的日子,從最初的攻利心,到現在,真正的跟兒子去享受書帶給我跟兒子單純的小幸福。教育不教育不再是一個問題。學到什麼不再是我所關心的內容。想起每一個周未,我跟兒子一起讀着這些書的快樂時光。陽光。溫暖,書,兒子和我。這都將是我這一生最最珍貴的回憶。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8

最近有幸讀完《幸福的種子》這本書,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我受益良多。這本書的內容貼近家庭生活,針對幼兒早期親子閱讀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可行的指導方法和建議。特別適合嬰幼兒的父母和從事幼教相關行業的人士去讀。下面簡單向大家分享一下本書的內容。

《幸福的種子》是被譽爲“日本圖畫書之父”鬆居直先生的代表作。這是一本有關親子共讀圖畫書的書籍,本書提出幼兒閱讀圖畫書的目的是爲了獲得快樂,而給幼兒看圖畫書的意義在於以圖畫書爲媒介,與幼兒心靈相通,促進親子關係。

該書從圖畫書與兒童的世界出發,系統介紹了圖畫書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生動的列舉了如何教孩子看圖畫書以及怎樣爲孩子挑選優秀圖畫書的方法。

反觀今天,我們在圖畫書的功能上賦予了太多的教育意義,希望幼兒從中瞭解或學到一些東西。結果因爲耍了太多的小動作,反而忘了一本圖畫書能否給孩子帶來快樂、滿足。希望大家通過這本書,能在孩子生命中播下幸福的種子。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9

《幸福的種子》,這本書,映入眼簾,讓我非常好奇。

打開書本,首先是序言-愛的語言。一口氣讀完,非常震撼,就像炎熱的夏天,喝完了一杯冰冰的果汁,還想再來一杯。

幸福,這個詞語,是那麼地熟悉而讓人感動。成爲二胎媽媽的4年時間裏,讓我開始重生,也重新認識和解讀了幸福一詞以及活着的意義。

幸福,到底是什麼呢?

人活着,到底是爲了什麼?該追求什麼呢?

讀書吧,書裏就有答案。

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是一個很自然很舒服的過程。孩子,聽着父母的聲音,感受和體會着父母的情感,和父母擁抱,親吻,輕鬆的遊戲互動,一步一步地建立着即將伴隨他們一生的愛的鏈接和力量。這是一件多麼幸福而美好的事情。

隨着閱讀的深入,繪本中的語言,促成了父母和孩子豐富的交流。比如,我跟4歲的圖圖,一起讀了《請給青蛙一個吻》,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是體會做“王子”的感受。於是,我們一邊讀繪本,一邊互相扮演公主和青蛙,公主吻了一次又一次,青蛙還是沒有變成王子,但是“青蛙”已經在媽媽的懷裏笑開了花,這種感受一定是畢生難忘的吧。

第二天早上,天氣轉涼,小圖圖有點不想起牀啦,於是公主又開始吻青蛙了。青蛙王子在一次又一次公主的親吻中,笑個不停,翻來滾去地哈哈大笑中,跟媽媽擁抱,接着存了左邊臉蛋100個加右邊臉蛋30個的吻,放入外衣口袋裏,開心地去刷牙洗臉了。

在序言的開頭,鬆居直先生提到了很多家庭裏常見的口頭禪,比如快去做作業!也提到了大多數家庭裏循環着幾輩人走過的路,讀書,工作,結婚,生孩子,養孩子,繼續讀書......

也許有人思考幸福是什麼?也許有人思考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但是走過的路,依然在走。看起來有些難以接受,是的,生活本來就是這樣。也許到了未來某一天,像我一樣,到了成年,突然想要探尋幸福的含義之時,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一起讀書吧,書裏就有答案!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10

最近小寶的幼兒園家長讀書會正在共讀鬆居直的這本《幸福的種子》,鬆居直久仰大名,但正兒八經的讀他的著作還是第一次,讀完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本書的內容輕鬆溫暖有趣中透着智慧,相信每個關心孩子,喜歡親子共讀的家長都能獲益匪淺。本篇文章筆者想結合親子共讀的經驗和大家分享第一章中《傳遞親情的橋樑》這個部分。

根據鬆居直先生的敘述和個人經驗,筆者將圖畫書傳遞親情的方式總結爲兩種:

(1)通過身體的接觸和語言的交流;

(2)通過圖畫書的內容構建共同的情感基因。

身體的接觸與語言的交流:

還記得小寶1歲多到3歲多的時候,媽媽盤着腿,讓他坐在媽媽的腿上,胳膊環抱着他給他讀圖畫書,那種感覺對媽媽來說終身難忘,小小的人肉肉的暖暖的香香的,我們都很享受那種狀態,現在有時候我也想那樣,說:“兒子,坐到媽媽的腿上來!”孩子仍然欣然接受,但是還沒一分鐘,我就開始呲牙咧嘴了,“兒子兒子你快下來,媽媽的腿受不了了”,所以現在我們只能並排而坐,有時候也用胳膊將他擁住,但時間長了我們可能都感覺不太舒服,這時更需要距離和自由,但是家長的陪伴仍然很重要,孩子已經將每天晚上父母給他讀圖畫書聽當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通過每天的這段時光,孩子感受到了親情,感受到了愛和快樂。

親子共讀過程中或讀完之後,孩子會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提問或者發表意見,這是大人們瞭解孩子內心想法的大好機會,也是我們將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孩子的好機會。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11

在上繪本講師課之前,我曾聽過某位講師在線上的繪本講讀課,當時雖然反覆聽讀老師在線上講繪本是多麼的重要,也是親子溝通中的重要工具。可實際上我依然沒有真正的體會到繪本存在的深刻含義。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當時選擇了陪伴孩子,並將繪本作爲最最重要的陪伴方式保留在我們日常的溝通片段裏。

在講師課程之後拿到了《幸福的種子》這本書,我一方面懊惱自己沒有早點深入接觸圖畫書的書籍,以至於浪費了很多曾經寶貴的讀圖畫書時光,一方面又深深的感到了自己的幸運,爲了一直以來的堅持。

母親存在的意義

作爲一名單親媽媽,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一直是我最大的難題,曾經有過放棄每日陪伴孩子的念頭,但依然會珍惜每日哪怕只有短短五分鐘時間陪伴孩子成長時間。直讀到鬆居直老先生的書後我深深的慶幸自己做過的決定。

“在孩子看圖畫書之前,先對他每年說話,對他們唱歌吧!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到母親在他的身邊。母親纔是嬰兒生存的最大力量和依靠,所以母親應該用溫暖、輕柔的愛撫和充滿感情的語言來養育寶寶,而圖畫書則負責把詞彙的種子一粒粒地播入母親犁好的心靈土壤中。“作爲單親家庭的孩子,安全感註定會比其它的孩子更加缺失。但是因爲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堅定的陪伴,和孩子共讀一本本溫暖的圖畫書,無疑是我們每日生活中最重要的儀式,它雖然比不上強心劑,卻溫潤地緩緩地滋潤着孩子日益成長的內心,讓孩子堅定無論何時何地媽媽都是他最大的依靠。

豐富的語言體驗

曾經的我一直以爲圖畫書就是需要有一定的字,向幼兒傳達各種知識。但鬆居直先生認爲,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它是用來感受快樂的。所以父母們在讀圖畫書之前應該靜下心來,注視孩子的臉,想想這本書能給孩子帶來多少快樂,然後抑制住教育孩子的衝動,設法讓孩子融入書中,獲得真正的喜悅。

不知道有多少位媽媽曾經像我一樣,因爲有時候工作太忙,將當日睡前的閱讀視爲一種任務,迅速或者乾巴巴的將書讀過一遍,就匆匆的催促孩子趕緊睡覺,甚至於爲了抓緊時間,我不願意繼續和孩子討論書中的情節。就這樣,我硬生生的折斷了孩子/我/書之間的溝通,孩子無法真正從這個活動中獲得喜悅,也得不到溫暖的迴應,更無法溝通。現在回想起,當我們時間充裕時,緩緩地沉浸於書中的圖畫和情節裏,主動向我表達他的想法時,孩子的表情纔是真正的滿足。他甚至會常常的拉着我的手說,“媽媽這本書是買的還是借的啊?我好喜歡呢!”像讀到類似14只老鼠系列書,他會主動的跟着我的語言扮演起小老鼠;看到《生氣湯》、《菲菲生氣了》他也會模仿爆發的火山,大吼大叫的樣子來表達他的理解。這是隻有父母自己用心的念讀圖畫書,才能帶來的效果,也只有這樣就能使孩子擁有豐富的詞彙,成爲內心充實的人。

傳遞親情的橋樑

幼兒最大的財產是健康、親情和語言。如果有人經常緊緊地擁抱他,用溫柔的聲音對他說話,孩子就能通過肌膚的接觸和語言的交流,感受到親情。

在崔老師的有道VI羣曾看到一道育兒題。兒童的成長環境會影響兒童心理,哪些情況對兒童的心理影響會更大?其中孩子發起的話題少於20%會使兒童偏內向。因爲兒童成長的心理環境更多的來自父母營造的家庭環境,父母與兒童在家庭中話語的溝通佔比最重要,而媽媽對孩子有80%以上的時間是語言交流。如果父母對兒童的回覆陷入更多命令和要求中,那麼會讓兒童屏蔽掉父母的話語,因而更有傾向成爲一個內向的人,這個時候父母和孩子之間如果有一本有趣的圖畫書,那麼孩子和大人之間的話題將源源不斷,孩子也可能會發起更多感興趣的話題。

到現在,一直然讓我驕傲的是孩子非常體貼我,我想這和從小就溫柔的抱着孩子和他一起看書,一起玩要有關。這麼多年碴磕碰碰的慢慢走來,我經常感恩,雖然有着那麼糟糕的經歷,雖然彷彿全世界都拋棄我了,可是依然有一個溫暖的孩子。我們可以在空蕩蕩的家裏一起讀着喜歡的圖畫書,哪怕下一刻迎來家中的狂風暴雨,但在那一刻我們知道旁邊還有愛的人,那一刻我們就是溫暖的。擁抱成爲我們每天最重要的儀式,彼此會說着今天也要開心哦!這就是語言的和擁抱的魔力。

圖畫書的價值因人而異

講圖畫書的人能決定圖畫書的最終價值。無論多好的圖畫書,如果講的人態度數衍,那麼就無法傳達圖畫書的精神。所以一個講畫書的人如果能做到:

與好的圖畫書產生共鳴、充分理解書的內容、自得其樂。

只有做到以上幾點,這樣才能將更豐富的內容傳達給孩子,同時察覺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我相信我也將努力銘記這幾點,願我們親子之間的豐富語言交流,成爲家庭最大的財富。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12

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作者日本鬆居直。這本書很早就有了,但是真的沒有仔細看,細讀了第一章節,發現它真的是個寶貝。

讀書是爲了什麼?爲了上好的學校,爲了找到好的工作,爲上過幸福的生活。幸福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是我們與孩子應該共同探討的話題。很多父母回到家對孩子說的最多的就是看書去,這是因爲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過上幸福的生活。

其實,讀不讀書不是我們靠父母來催逼,而是我們應該從小來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讓孩子在書中尋找真正幸福的意義。一位母親的手記給了我很多啓發,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人沒有權利輕視他人,應該不卑不吭,帶着尊嚴活下去,這正是我們親身經歷。

當時,我硬着頭皮外出工作,數年之後才瞭解職業不分貴賤,開始自信地面對工作。父親用領帶代替金錢,讓我以勞力賺錢,正是當時播下的種子。

在我推廣親子閱讀的路上,很多父母也會在堅持親子閱讀,但他們都像任務一樣的和孩子進行,只是爲了單純地培養孩子閱讀,自身沒有從圖畫書中獲得愉悅感。

等孩子大了,他們也不會再讀那些好玩的圖畫書。圖畫書的價值是因人而異了,不論多好的圖畫書,如果講的人態度敷衍,就無法生動傳達書中的意韻。

當然,圖畫書本身也要具備一定的力量,尤其是好的作品本身就有足夠的力量展現其特色,讓孩子樂在其中。但是一個講圖畫書的人,如果能與好的圖畫書產生共鳴,充分理解書的內容,並自得其樂,必定能將更豐富的內容傳達給孩子。

父母爲孩子念圖畫書也能充實自己,因爲父母投入感情,專心的去練,不知不覺的會清楚地感受到藝術家用言語及插畫所創造的美好世界。所以,無論在親子閱讀,還是在故事會中,都應該很好的預備,將自己的情感投入進故事中,用我們的理解,激情和感動傳遞給孩子。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13

關於迪斯尼圖畫書的看法我得承認在看到目錄時,忍不住去跳過前面去翻看先生談論關於圖畫書的看法。一直以來以爲迪斯尼圖書相當於兒童書籍的典範,先生卻認爲迪斯尼改動了原著中細膩溫情部分,重點關注色彩濃重而失去了原著應該有的靈動感,迪斯尼爲了故事高潮而濃縮整個故事,失去原著應有的血肉,“將原本可以激發兒童想象力的故事的藝術創作,搞成了追逐市場的廉價商品”。

看到這裏,我不禁爲先生的勇於直言而感動,先生是真正從兒童發展需求來考慮的圖畫書的,而不會追逐於大流。我想如果先生獎迪斯尼,會得到更多的關注與物質上的支持,可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將孩子的需求擺在第一位,同時也在用真誠的語言去勸誠孩子們的父母,孩子的藝術想象是需要好的藝術品潛移默化去影響的。

“生命最質樸的感受,就是從心底最深處涌出強烈的、躍動的、無法壓抑的喜悅”,如果孩子真的能在好的圖畫書作品中體會到這點,這不正是我們爲孩子念圖畫書的最終目的嗎?

想起王林先生在談及鬆居直先生在推動日本圖畫書發展時所說的一句話“我的前面沒有路,找的後面留下了路。”看到這句話,眼中一熱,彷彿看到先生一顆真的推廣兒童圖畫書的內心,他勇於開拓並不斷地進取,只爲給日本的孩子們留下一條未來之路。這纔是他最值得學習也最爲敬佩之處。

反觀自己,我走的是自己沒有走過的路,身後是限着一串小腳印的路,走向何方,身爲父母都需要謹思慎行。我想只要向先生一樣,抱有一顆純真的心,以圖畫書爲橋樑,將愛的語言融於和孩子的講讀之中,才能將這條未走過的路走的更加坦然,成爲通向幸福之路。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14

拿到鬆居直的這本書後,我得說作爲一名和繪本“交往”很久的媽媽,卻不認識這位可愛可敬的日本圖畫書之父,是我深以爲憾的一件事。

翻開書後第一篇的手記就直擊內心,我不禁深思,我平常在家最常對孩子說的話是什麼?我給孩子讀各類書籍,安排了那麼多功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爲了最終孩子得到幸福嗎?那麼如果孩子在童年經歷的每一天都不能幸福,都只是在“你快去寫作業!時間快到了!”“今天沒時間給你念書了,因爲你磨磨蹭蹭的!”這類的催促中度過,那麼孩子就真的會幸福嗎?我們所要的是所謂最終的。

幸福,還是每一天都會擁有的溫馨片段呢?

我經常會懷念,把小小的孩子抱在懷裏,指着圖畫書和孩子繪聲繪色的講讀,模仿着各種有趣的聲音,一大ー小爲了找出一點點特別有趣的地方對視而笑,甚至於我們會互相比賽看誰能發現更多繪本里的細節。這種樂趣,我相信永遠會成爲孩子內心中最溫柔的力量陪伴他成長。

也正是因爲自己經歷中的不幸,所以會更加珍惜這種溫柔的力量,相信講讀圖畫書的方式能一點點將幸福化作種子植入孩子的內心。

如果閱讀圖畫書這件事能深深的植根於每一位家庭,幸福的種子能種在每一位孩子內心,這大概會是鬆居直老先生內心深處最嚮往的一件事吧……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15

利用假期的時間讀了教育局推薦的《幸福的種子》。一放假,我就到大觀園的新華書店買到了這本書。慢慢的翻閱了這本書,只能說受益匪淺,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一直以來我都很羨慕那些小小年紀就識字很多,懂很多知識的孩子,也很佩服他們的家長。更主要的是我希望我兒子也能那樣。賽賽還沒出生的時候我就曾經設想過怎樣養育孩子。所以在懷孕期間就天天把自己身體的變化都寫下來,如:孩子第一次我感覺到他在動了;什麼時候踢我等等一些值得回憶的事情。賽斯出生後,也是每天至少照一張照片,寫一點孩子今天的表現,雖說他還挺不懂故事,也天天給她講故事。但是由於上班後工作的忙碌,這種事情慢慢的就放下了,回到家中已經累得不行了,還要照顧孩子,只想好好的休息一下,日記不寫了,照片照的少了。給孩子講故事的次數也是越來越少了。

其實一直以來都知道親子閱讀的重要性,我也經常給孩子買書,但是和孩子一起讀書,是越來越少了。同時我發現我買書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孩子應該看什麼樣的書,或者說我自己以爲我是從孩子的心理去考慮她想看什麼樣的書。但是說實話,每一次給賽賽買書都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因爲很多次我覺得賽賽會喜歡的書,他卻沒什麼興趣。尤其是大了以後,我買的書一般是在書架上睡覺,所以現在再到書店買書,我只是負責掏錢的,其他不管。

書中談到:握着孩子的手念圖畫書。

“電視機裏的叔叔不會抱我”……“我有一個五歲的孩子,正在上幼兒園。每天晚上睡覺前,我一定會握着他的手,念圖畫書給他聽”

這段無意之中說出來的話,讓我深受感動,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這個男孩的幸福摸樣。非常後悔當年自己怎麼沒有這樣和兒子一起讀書呢。常常藉口我累了你自己去看吧,來打發兒子。殊不知,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書和故事,還有一種情感交流分享的期待。親子閱讀不止是“書”,而是親情。

書中又談到:讀書是一種享受

充分享受了圖畫書樂趣的孩子們,不久將進入下一個讀書階段。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自得其樂的閱讀,有的孩子還需要大人從旁協助。讀書不是賽跑,不能以快慢來決勝負,如果母親心急或不安,只會影響孩子讀書時的情緒。

父母一個勁而的催促孩子讀書,不但毫無意義,而且有害。閱讀是一種樂趣,而不是父母的面子。孩子身邊應該佈滿有趣的書,而不是父母認爲對孩子有用的書。這樣,孩子才能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儘可能去製造大人和小孩一齊讀書的快樂氣憤,因爲這是最好的閱讀指導。總之,對孩子而言,閱讀應該是一種享受。

平常,我們都能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場,投入享受到與孩子的相處中。然而一旦察覺自己孩子與他人孩子的差異心理就不平衡了。重要原因就是耐不住自己的“面子”。當你打亂了自己孩子發展的節奏去適應別人的節奏時,我們就已經在潛意識中給自己的孩子判了不及格。關鍵是:不及格的是孩子,還是孩子發展過程中我們都一直在場的我們?憑什麼只是敦促孩子呢?爲什麼不躬身反省反省自己——比如:我與別的父母的差距?怎麼能憑着一種現象正如上述所說的“快”或“慢”否決自己孩子一直以來的努力進程?!

所以,在書面前,在任何事情面前,父母要靜心,要理性,要能夠看到現象也看到背後可能的原因。一味催促其實反應的正是自己的失敗和無爲。

我是過了親子閱讀的最佳時期了,年輕的家長們請抓住這個時期,好好的和你的寶貝一起讀書吧。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16

什麼是好的圖畫書?我想如今很多爸爸媽媽和我一樣,也是一名很“功利”的父母。很多時分買書給孩子看只爲了教孩子各種學問或做某些事情。所以我會參考某某童書排行榜去購置。

在看了鬆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種子》之後,深感我之前以爲“好”的評價規範不免太過空乏。無論是真實的、能開闊視野的,還是有品位的東西,都是能觸動“第六感”的。就如之前拿到的《大提琴之樹》一樣,在念書的過程中,孩子會經過圖畫中的顏色變化以及帶有感情的講讀而沉浸當中,並且感遭到既憂傷又充溢希望。這就是書給孩子帶來的觸動。

大提琴之樹:

金韻蓉教師說過“爲什麼巴黎很多人都有一定的藝術品位,由於他們翻開窗戶就是藝術。”鬆居直先生也說,孩子不時接觸好的作品,能培育出鑑賞圖畫書的目光,這個時分再加上對藝術和文學的敏銳感受,那就更理想了。

所以給孩子買書,並不能單單思索學問傳送或者學習文字的需求。無論文字之美還是藝術之美都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讓孩子成爲一個豐厚的人。

圖畫書中的插畫:

大人看書,眼光習氣跟着文字,而孩子簡直只看圖畫。圖畫書中的圖畫是會講故事的。

像《爺爺一定有方法》簡直交叉每一頁下面的小老鼠一家,孩子會馬上指着說:“呀!下面的小老鼠拿着布,爺爺的布都到老鼠的家裏去啦!”孩子們會用他們本人的方式去看圖畫書裏的故事。正由於畫裏有話,所以孩子會將一切的細節組合,瞭解整幅畫的意義,他們用他們天馬行空的思緒去想象着卻讀着圖畫書。這也是最好的鍛鍊想象力的方式之一呀。

爺爺一定有方法,看看下面的老鼠的一家:

在鍛鍊營的時分,曾看過班班的孩子畫出來的我會本人坐高鐵那一系列的畫,我深深感遭到了圖畫書對班班家孩子薰陶的作用力。而幼兒時期培育的豐厚想象力,能成爲孩子未來閱讀才能的基石。

圖畫書的樂趣:

直到如今都很感謝父母給我的從小寬裕的看書環境,固然那時只要中國版的圖畫書“連環畫”,可是我卻樂在其中,因而小學三四年級我就能看《青史演義》、《封神演義》這類晦澀難懂的古典書籍。我想最主要是由於讀書中找到了樂趣。

假如陪孩子讀圖畫書,父母本人不能喜歡上圖畫書,那麼孩子是很難從中感遭到其中真正的興趣的。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17

瑤瑤馬上就六週歲了,“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卻是我第一次讀,第一次去思考怎麼樣和孩子共讀。

想起瑤三歲剛入園的那兩天,中午不睡覺總是哭着找媽媽,唐老師陪着她。很幸運她們找到了《巴巴爸爸的誕生》《巴巴爸爸找巴巴媽媽》圖畫書(之前在家我給她講過),於是唐老師就給她講。也許聽故事的時候真的可以融入,瑤開始安靜下來。一中午這兩本書瑤不厭其煩的聽着,老師稍微停一下,瑤就會說“多講幾遍”,兩本書大概講了十幾遍,情緒穩定了下來。感謝所有的常青藤老師對孩子的關愛!

一、識字與讀書

鬆居直先生寫到“讀書不等於識字。如果識字就能讀書,那麼只要是中文,再艱澀、再專業的書,我們應該都能從頭讀到尾。問題是,讀完整本書並不表示看懂了這本書。能夠真正理解書中的內容纔算是讀書。識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瑤最先接觸的漢字是巧虎早教系列配套玩具“巧虎漢字王國挑戰機”。當時拿識字卡片給她看過幾次,再問她,居然能很正確的把字念出來。剛覺得有點小驚喜,隨後卻發現在紙上寫出來的字她卻很陌生。才發現其實她一直在讀圖,看到上面小圖中人的嘴角有幾粒米,人的眼睛是朵花,哦,就知道媽媽問她的時候回答讀“米”和“花”。

也試過給瑤講故事的時候,拿手指讀。瑤有點排斥,其實連我自己都不太喜歡,總覺得自己讀的時候感情少了好多,很難再融入其中,於是放棄。鬆居直先生說“讀書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大人要多花心思,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讀書”。放棄心中其他想法,只要孩子讀書感覺到樂趣,那就是最好的。

二、讀書與想象力

看完這節愈發感受到想象力的重要。之前覺得孩子上課無心聽講或中途分心,原因只有一個“注意力不集中”,卻從未想過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直到看到鬆居直先生的分析“那些中途分心的孩子可能一開始很專心地聽故事,腦海中也浮現出了一寸法師的模樣,甚至還描繪了其他細節,但是可能當老師講到一寸法師到達“京城”時,孩子在理解上產生了障礙。因爲孩子不瞭解什麼是“京城”,沒有辦法想象京城的樣子,於是一寸法師失去了表演的舞臺,故事無法進行下去,就好像電影演到一半,膠捲突然出現問題了,影像斷斷續續,無法連接,一點兒也不精彩,所以孩子自然把注意力轉到其他有趣的事物上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豐富的想象力是由直接或間接的體驗得來,體驗越多,想象力越豐富。圖畫書正好能提供孩子更多的機會去體驗,使孩子想象力更加豐富。瑤瑤前段時間迷上了《看裏面》揭祕系列圖書,揭祕海洋、揭祕名宮殿,揭祕地下等等,每次講完或自己看完都會有一些驚喜和感嘆。遺憾的是我總覺的晚上時間太短,瑤入睡前還要再看一個動畫片再加好多爲什麼,所以看書的時間也就相應的減少了。

瑤喜歡畫畫,家裏沒有電視,所以她自己在家玩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是坐桌邊畫畫,還喜歡當老師教我畫。圖畫書是她畫畫題材的重要來源,把喜歡的畫面記在腦中,再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對鍛鍊孩子想象力應該也大有益處吧。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18

看了部分《幸福的種子》,雖然沒有都看完,但是對於裏面的有些話還是相當有感慨,回想起女兒小時候根本不愛看書,把書當作用來撕的玩具到現在喜歡看書,各種書籍都涉獵甚廣,有些書可以一看再看,不禁覺得自己很是慶幸,每次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不算太遠時就能及時迷途知返,虛心總結,最後做到快樂閱讀,快樂學習,還培養了親密的母子關係,並同兒子一同進步,一同成長。

“圖畫書對於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但做到很難。曾經買來的書都是關於怎麼開發孩子智力,培養孩子這方面那方面的能力的,勵志的,成長教育的。這些書到現在大部分都還很新,因爲大人孩子其實都不愛看,出於大人的功利性卻不得不看,但由於短期不出效果的,這就需要堅定的信仰,還需要一種近乎苦行僧修行的堅韌–這樣斷斷續續,鬆一陣緊一陣,發現這種看書實在是很痛苦的事情,小小的孩子有一次竟然說,活着一點意思都沒有,當小孩是最糟糕的,因爲當爸爸媽媽,還可以訓小孩。當時,這些話,如當頭一棒。回想我的童年,充滿着快樂的記憶,而我,又想給我女兒什麼樣的童年?學習,不應該是件快樂的遊戲嗎?“識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讀書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讀書”------想想那些愛看書的孩子,一定是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了。而女兒不愛看書,也是因爲我讓他讀書的目的不單純吧。反省之後,靜下心來,換種方式,找一些他愛看的書,每天晚上睡覺前半個小時都是母子倆摟在一起,坐在牀上看書講故事的時間。那個時候,女兒有問不完的問題,有的故事要求你一講再講,一看再看。不知不覺中,到了五年級下學期,她的各種詞彙生字量都大增,好像是由一個量變到了質變的過程,然後自然而然變得愛看書了。而這段睡前時光,也成了我最幸福的時刻:時光安靜,內心充實,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都在我的身邊。

想起自己小時候如何沉迷於小人書,連環畫,她爸爸就去舊書攤給他收集了很多連環畫。有些經典之作,如《楊家將》,《岳家將》等,果然孩子愛不釋手,而我們也經常和她搶着看,重溫了一把當年的樂趣。注視着孩子的臉龐,體會着這本書能帶給孩子多少快樂,然後抑制住教育孩子的衝動,設法讓孩子融入書中,獲得真正的喜悅,並在與孩子看同一本書的過程中,與孩子交流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進一步瞭解孩子的內心,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讓一家人在同一條路上攜手並進,真的是很快樂的時光。

可惜的是,大人總過於小視這種快樂,總是忙忙碌碌還認爲自己是爲一家人的幸福在忙碌。於是等他自己愛上看書後,我陪他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很多的事情要做啊,你能不能自己去看書?”逐漸變成了我經常說的話。是的,我經常要加班,是爲了給家裏掙錢;我還要買菜做飯,是爲了讓家人吃好;偶爾得閒,我還需要有自己的一小會兒時間與空間與朋友煲煲電話粥,看看自己的書,不想被打攪。還美其名曰爲“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其實這一切,哪裏比得上跟她一起分享他的世界的重要?給他做一頓好吃的,哪裏比得上與她一起看一本好書給他帶來的快樂多?那個時候,我不知道。我認爲,給孩子買她愛看的書,就可以了。看到孩子津津有味的在那裏看書,一點兒不來打攪你,覺得真好。

那麼發現了,就得糾正。但是我知道,如果我心急或者不安,只會影響孩子讀書時的情緒,我強迫給她看我認爲有用的書,或者通過說教灌輸好好學習的思想,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不是很有用了,說不定還物極必反,激發他的逆反心理。“父母一個勁的催促孩子讀書,不但毫無意義,而且有害。閱讀是一種樂趣,而不是父母的面子。孩子身邊應該佈滿有趣的書,而不是父母認爲對孩子有用的`書”。這個時候,我沒有粗暴的剝奪她看她愛看的書的權利,《紅貓藍兔七俠傳》,《舒克和貝塔》,她依舊可以看,但我會與她一起看,還進行適當的討論,但有意識地減少這類書的閱讀,而且根據他好奇心強,好問問題的特點,逐漸引導他去看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書,從而進一步促進她的思考,並且體會閱讀的快樂。

有了這些體會,去買書的時候,就有了簡單可行的法子,那就是她挑一些書,我挑一些書,然後我把她挑的書過濾一遍,她把我挑的書過濾一遍,最後留下的是我們都認爲好看的書。當然這個最後結果,是一個和諧的商量出來的結果。回家後,買來的書,我們必然一起看,並興致勃勃地交流。我想用這種方式,傳遞我們之間的愛和理解,讓幸福的種子在他心中生根發芽,那麼縱然他現在有點淘氣,有些頑皮,有時也犯錯,但終究會長成良木。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19

1、從《幸福的種子》一書中,你可以感受到鬆居直老先生對圖畫書的熱愛,並且把圖畫書和兒童教育結合後對兒童教育提出的一些觀點,讓人感覺很真實很受用。

我大概從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開始讀書給他聽,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因爲一輩子的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自己能教的東西畢竟有限,希望他能愛上閱讀,可以從書中學習知識,總結經驗,不論以後遇到什麼問題和困難都能少走彎路。

不知不覺每天讀書給孩子聽堅持了一年多,有時候特別累想偷懶不講了,可孩子已經養成了習慣,不講就不睡覺,有時候覺得很惱火,還會跟他討價還價三本?兩本?一本。

直到這次去鄭州參加了繪本館館主培訓,被問到每天能堅持給孩子至少講書二十分鐘的請舉手,在場二十多個人只有我一個人舉手,我才深深的感受到由於孩子的堅持,我們共同完成了一個挺難完成的任務。

2、不論是這次培訓還是這本書都糾正了我過去一些不正確的觀點。

第一個錯誤的觀點:讀書是爲了認字。之前也沒有刻意教小朋友認字,但有一次得知有個好朋友家的孩子已經幾乎認識所有字了,主要是因爲給他講圖畫書時他就會關注字而不是圖畫,我好生羨慕。

於是回來以後開始要求孩子指讀一些簡單的繪本,教他一些簡單的字,但發現效果不是很好,他還是更關注圖畫。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好慶幸自己沒有過分的堅持而扼殺了孩子對圖畫的好奇心。不像我們大人總是先讀文字再看圖甚至圖都不看往往錯過了很多精彩的細節,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讀書不是讀字,而是理解書的內容。

第二個錯誤的觀點:講書給孩子聽就是爲了讓他從書中學習一些知識和開發他的語言能力。

過去一段時間,大概在給孩子講書兩年多的時候,發現其實很多書他都會背了,但就是不願意講給我們聽,於是很懊惱,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收穫,再加上他很愛看電視,於是就想出一招,要求他要看幾集電視就要講幾本書給媽媽聽。

這招很靈,他開始慢慢講一些書給我聽,但還是能感覺出來他不是很樂意,講的時候也很緊張,我還暗自竊喜覺得自己很聰明想出了教育高招。好在不久就過年了,孩子就先於我們回了老家,我的計劃被迫終止,直到三月份回來我好像也忘了這一茬,就沒有繼續實施我的高招。看了這本書以後,我好慶幸沒有因爲自己的愚蠢泯滅了孩子對圖畫書的興趣,其實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

第三個錯誤的觀點:希望他能儘早的自己看書。

有時候自己很累需要休息一下的時候就希望他能自己看會書,孩子確實也很爭氣,確實能自己看一會書,自己還很得意認爲是自己教育有方。

但看了這本書以後發現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就算不錯起碼也不完全正確。這麼小的孩子還不應該學習自己看書,他還只會自己看圖畫不能完全理解故事的內容。

鬆居直老先生說的很對,圖畫書一定是大人念給孩子聽的書,一本有意思的圖畫書再加上爸爸媽媽真實聲音的朗讀纔是最完美的讀書體驗。

簡而言之,不要想太多,每天堅持讀書給孩子聽,這樣做僅僅只是爲了教會他一種幸福生活的能力,僅此而已。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20

剛剛終於把班裏老師推薦的《幸福的種子》看完了。仔細的看完了這本書,只能說受益匪淺,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一直以來我都很羨慕那些小小年紀就識字很多,懂很多知識的孩子,也很佩服他們的家長。更主要的是我希望姚雨涵也能那樣。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我就曾經設想過怎樣教育,但是由於種種的原因,我一直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於是我們下班回家之後,我儘可能的陪他,也更加註重對他的教育,甚至有時候嚴厲到了苛刻的地步。但這也使我一點點的走進了一個誤區。

其實一直以來都知道親子閱讀的重要性,而我,從自己的成長學習經歷得來的經驗就是“多讀書是件好事,至少不是一件壞事情”,於是我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孩子應該看什麼樣的書,或者說我自己以爲我是從孩子的心理去考慮他想看什麼樣的書。但是說實話,每一次給孩子買書都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因爲很多次我覺得姚雨涵會喜歡的書,他卻沒什麼興趣。看了很多關於“讀書”的文章,也聽到很多家長談到親子閱讀的體會,很多孩子都是從讀書中認字、學到各種知識,但姚雨涵有些不同。一開始我也抱着這種想法,希望他能通過看書認字、學知識。給孩子買的書也是圖文並茂,其中一部分是各種各樣的啓蒙教育書籍,比如:思維起步訓練、右腦開發等等這些以各種習題出現的書籍。除了其中一本《十萬個爲什麼》很喜歡外,其他訓練類的圖書他不是很有興趣,而我買的書籍中很多是根據朋友或者其他家長的推薦買的,現在想想可能有些盲目,因爲孩子不一樣,正如天下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不同的孩子可能喜歡不同的書,不同年齡的孩子也會喜歡不同的書。而我選擇圖書的初衷和閱讀的方式現在看來也不是很正確。

好在我看了《幸福的種子》——“圖畫書對於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我想,不僅是圖畫書,其他的書籍也是一樣的道理吧。就像作者所說的那樣,想一想留在我記憶深處的語言體驗,不是自己上學時所學到的,反倒是小時候媽媽抱着我給我講的故事,還有那些淘來的“小人書”,以現在的眼光,可能有人認爲那些小人書實在不能算是好的讀物,但是我清楚的記得自己看着小人書時的快樂和滿足。“請父母先靜下心來,注視孩子的臉龐,想一想這本書能帶給孩子多少快樂,然後抑制住教育孩子的衝動,設法讓孩子融入書中,獲得真正的喜悅”——這就是我最大的體會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想想也是,到目前爲止,姚雨涵喜歡的書是一套噼裏啪啦系列的書籍和《我愛洗澡》、《猜猜我有多愛你》這些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字很少,圖畫簡單又豐富。儘管跟同齡的孩子相比,孩子認字不多,懂得也不多,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他“天真爛漫”的表現吧。而我也會盡力地把一顆幸福的種子播種在他的心裏,慢慢的發芽、開花、結果。

讀《幸福的種子》有感 篇21

《幸福的種子》是我的一個做童書編輯的同學大力推薦的。她說這本書對她的影響特別大,是她職業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本書。

後來趁着噹噹打折買來,特別薄薄的一本,經常把它放到隨身的包裏,打算有時間的時候看,但是將近一年時間過去了,最近才逼着自己看完。其實,只要集中精力,兩三個小時就能看完的,拖延症晚期患者真是無可救藥。

書的作者是鬆居直,被譽爲“日本圖畫書之父”。整本書看下來的感覺,可以借用 序言作者文中的話“其著作不那麼系統化,不那麼條分縷析,不那麼引經據典”,雖然有章節之分,但是要從中提煉每個章節的主題思想還是有點困難,因爲其全書都在翻來覆去的闡述那幾個核心思想,但是書讀起來很舒服,一如序言作者所說“那些娓娓道來的話語,讓人覺得更可靠”。

作者從其親身經歷來引入話題,成年後的自己,對嬰幼兒時期媽媽讀過的圖畫書、搖籃曲、兒歌等記憶猶新,重新讀或唱的時候有溫暖快樂的感覺,而對上學後老師要求記憶和背誦的文字或歌曲卻沒什麼印象,經過思考,其認爲“快樂”與否是問題的關鍵。如果不是伴隨着心靈的滿足,不管是歌曲或者詞彙都很難留下記憶。

所以,這本書,通篇都是在闡述,家長應該充滿愛意的爲孩子讀圖畫書,讀書時候最好是抱着孩子,跟孩子有肢體接觸,讀書時不應有任何功利性,只是爲了享受有趣的故事,這樣的場景會永遠的留在孩子的記憶裏,對孩子心理和心智的發展都有積極作用。同時他指出,哪怕孩子已經會認字了,也可以繼續給孩子讀童書,因爲大人擁有較豐富的人生體驗和讀書經驗,在閱讀時能充分體會作者的心情和思想,能這麼深入解讀圖畫書的人,如果滿懷愛心地念書給孩子聽,能將文字轉化成生動、溫暖的話語,並讓這些話語傳入孩子的耳中和心中。這種言語的體驗和心靈的溝通,是孩子自己看書時無法體驗的。

當然,在書中,鬆居直也很明確的提出了什麼樣的圖畫書纔是好的圖畫書。圖畫書的插畫最重要的是“能否充分的表達故事”,“形”重於“色”,畫的可愛和顏色鮮豔不是好的圖畫書必備的要素。同時,圖畫書文字的好壞,必須用耳朵聽聽才知道,聽起來歷歷在目的圖畫書纔是好的圖畫書。此外,他還指出,好的圖畫書還要圖文一致,插畫應該比文字的描述更豐富、更正確。當圖文完全一致時,孩子會滿懷信賴的進入圖畫書的世界。

關於如何閱讀一本圖畫書,鬆居直還指出,讀圖畫書要從封面、封二、扉頁、正文到封底,仔細閱讀每一幅插畫。大人習慣從有文字的地方纔開始看,這樣可能會遺漏非常重要的部分。

上面這些觀點,毫無疑問幾乎是沒有爭議的。書中還有兩個觀點,一個是迪士尼出版的圖畫書,一個是關於圖畫中的殘酷與幽默,作者的態度很鮮明,但是估計讀者中會有爭議。

對於迪士尼出版的圖畫書,鬆居直是持完全否定的態度的,甚至能從他的語言中讀出對這類圖畫書的厭惡。他認爲,這種圖畫書是原著的簡寫版,”抽掉了世界名著的精髓,擅自改編,作出與原著內容似是而非的東西“,”使原著精神完全變質,把原本可以激發孩子豐富想像力的藝術創作,搞成追逐市場的廉價商品“。

關於圖畫書中殘酷與幽默。鬆居直以《三隻小豬》的不同版本結局爲例,拿出專門的章節來討論,到底哪個結局更好。第一種,小豬和大野狼成了好朋友;第二種,大野狼被燙傷後落荒而逃;第三種,大野狼死了。鬆居直考證了,英國童話原著中的結局就是當大野狼從煙囪滑下來時,小豬趕緊打開鍋蓋,把大野狼咕嘟咕嘟地煮了,當晚飯吃。他認爲這種結局最符合邏輯,而且充滿幽默感,小孩子們也最喜聞樂見。前兩種結局是大人基於教育上的考量而設計的,小豬和大野狼成爲好朋友,摒棄前嫌,團圓的大結局會對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大野狼最後逃之夭夭的結局,則是擔心把大野狼殺了,會太殘酷,對孩子不好。但是,鬆居直認爲這種篡改的結局,是不符合邏輯的,小孩子可能會覺得受到了愚弄。

我傾向於認可他的觀點。從迪士尼圖畫和《三隻小豬》的例子,倒是更可以得出“讀書還是要讀原著,儘量少讀精簡版本”的結論,二手知識永遠不如一手知識來的精妙。

書末還附了鬆居直推薦的圖畫書的名單。

我家哥哥小的時候,更喜歡認知類的圖畫書,故事類的他看的不多,而且由於認字特別早,三四歲就獨立閱讀了。所以在哥哥身上,鬆居直推薦的這種抱讀、共同體驗美好故事的經驗並不是很多。

妹妹現在也到了看繪本的時候,她比較喜歡坐在我的腿上,一起看繪本。於是我們一起看了好多哥哥小時候買來卻沒怎麼看過的繪本,也一起看了很多新的繪本,確實有不少鬆居直說的,大人看着很一般,但是孩子卻特別喜歡的圖畫書,另外,真的靜下心來看,發現很多繪本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細節,有的色彩搭配看起來真的很美。

珍惜可以共讀圖畫書的時光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