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盧梭懺悔錄優秀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96W人 

《懺悔錄》是作者追述自己過去半個世紀的往事。在他筆下,生活中違背道德良心的小事被披露無遺。這種大膽地把自己的經歷和公諸於世的做法,在當時還不多見,盧梭一向善於描繪寧靜幽雅的環境、悠閒平和的氣氛,下面給大家分享盧梭懺悔錄的讀後感,歡迎借鑑!

盧梭懺悔錄優秀讀後感

  懺悔錄優秀讀後感1

我順着書架,一格一格的搜索着,尋視着。最後,我拿起了它——盧梭的《懺悔錄》,哪樣的心靈,又是怎麼樣的人需要厚厚的一本書來寫自己的懺悔?這是一本寫有556000個的字的書,厚厚的一本。

每天看一點,中間又因爲太冗長停了下來,幾度想放棄,卻在要歸還的時候囫圇吞棗的看了一遍。這本書可以說是懺悔又實在不是,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吶喊。

在這本書裏,盧梭說:“不管末日審判的號角什麼時候吹響,我都敢拿着這本書走到至高無上的審判者面前,果敢地大聲說:‘請看!這就是我所做過的,這就是我所想過的,我當時就是那樣的人……請你把無數的衆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於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

這一個“好”字是如此震憾人的心靈,又是如此悲哀。這本是不得已之作,爲了避免自己成爲一個千古罪人,盧梭在晚年逃亡的路上斷斷續續的完成這本書,否則他不會寫這樣以懺悔爲書名的自傳的。

盧梭就如同一個手術室裏持刀的醫生,先是細細的搜尋,搜尋帶有病症的毒瘤。再爲了防止它擴散,連血帶肉的又挖又切,撕裂般的疼痛,再縫合,再切開再挖。最終卻沒有找到人們所說的毒瘤,只是尋找到一些發炎,或是紅腫的地方,實在不用如此動大手術。可是爲了證明這件事,卻又必須冒着生命危險進行着一場手術。

盧梭事無鉅細的訴說着自己生活的每一件事,能想到的每一細節。從小到大,接觸的人;如何處的事,如何一點點的成長;詳細的寫他受到的恩惠,受到的陷害;寫他的思想,他的成就,他的做法,他的無奈;寫他一生坎坷的人生。

盧梭是瑞士裔的法國思想家、哲學家、作家、政治理論家和作曲家。是18世紀法國在革命的思想先驅,啓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法國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音樂中都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他從一個鐘錶匠的兒子取到如此成就,他完全可以自傲自大,可是他卻沒有。卻以極其自卑的語言來形容他的成績,講他的音樂,講他的文學,緩慢而又堅難的成績,他是如此的謙遜。

這是一本自我曝露的自傳,盧梭寫他的不光彩的經歷和一些骯髒的想法,勇敢而真實的評判了自己。

當今社會,你會遇到越來越多的人自戀,自萌,自我,自曝。可是同盧梭比起來就如同一粒塵土浮在空中,那麼渺小,風一吹來便消失的無影無蹤。而《懺悔錄》卻受到人們的長久景仰,流傳千史。

當你心有愧疚,心有疑惑,心有不安,心有祕密,去看一看《懺悔錄》,相信這本書總會給你的心靈一定的觸動。

  懺悔錄優秀讀後感2

續借了兩次,緊趕慢趕,終於把盧梭的大部頭作品《懺悔錄》看完了。不得不承認,雖然它有時顯得瑣碎,也沒有曲折吸引人的情節,但它仍然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看它,讓我深切地走近這麼一位對今天的我來說很遙遠的古人,與他對話,洞悉他的心靈世界。看完之後,我對他一生的遭遇很同情。這是一個苦難的人,一個羞澀敏感的人,但也許正是因爲他的這些獨特的個性和經歷,使他成爲了那麼一位後人看來思想如此深邃的人。從他的經歷中,我隱約看到了新事物(新的思想、觀念)要站穩腳跟,要發展,是會如此地受到舊事物、舊勢力的摧殘和打壓。既得利益者總是千方百計地維護本階級本集團的統治秩序。

從他的經歷來看,像盧梭這樣一個平民(抑或小市民?我不太明白當時歐洲的這種社會階層的劃分),在這個社會上似乎是無根的,他似乎必須要去依附於一些貴族、貴夫人等,才能生存和發展。這就註定了他這一生中仰人鼻息的悲慘遭遇。

文人與文人間的爭鬥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激烈。很想再去讀有關當時歐洲啓蒙運動中著名思想家的著作,以瞭解他們的思想,瞭解當時歐洲的社會背景。很可惜當時中學所學的歷史並未給我打下這方面的基礎,只記得當時機械地背下了一些年代、事件、人名,以及書上概括得非常精煉的一些歷史意義,如今頭腦中所剩無幾。爲什麼歷史教學當時沒有激發出我對歷史、人文的興趣呢?還是因爲這樣的興趣必須要到達一定的年齡階段才能產生?人們似乎常說,人老了,會更傾向於回顧過去。

從變態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覺得盧梭身上表現出一定的心理障礙的症狀。他剖析自己在歐洲社交場上的表現,顯示出社交恐懼的一些症狀。例如,他有好幾次在面臨公開演說和答辯時,都表現得很糟糕:“語無倫次,腦子裏一片空白。”哪怕是之前作了充分的準備,寫好並背熟了演說詞,背得一次不差,一到臨近上場時,就出現上述的高度緊張以致臨陣退場。對於自己的這種表現,他也深感痛苦:

“我痛感自己笨嘴拙舌,無隨機應變的能力,對自己又能抱什麼希望呢?當年,在日內瓦的一個完全呵護我、已決定同意一切的議會面前,我都被弄得啞口無言,無地自容,而這一次,形勢完全相反,我要對付的是一個討厭的傢伙,他不學無術卻詭計多端,他將給我設下許多圈套,讓我蒙着頭往裏鑽,而且他不抓住我的把柄是決不會罷休的。”……

“如果我善於辭令,如果我的嘴如同我的筆一樣,這會是多麼好的一次機會,對我該是多大的一個勝利!”(書541-542頁)

也許,正如盧梭他自己所認爲的那樣,上帝在賦予一個人某種天賦的同時,就會拒絕給予他另一種才能。人的智能是有限的,這似乎也符合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所以,儘管盧梭是一個人格似有缺陷的人,但我仍然尊敬他,也同情他。“天才總是孤獨的。”他的坦誠、勇氣讓我折服,他的細膩讓我產生共鳴。

聯想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不能指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全面平均發展,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考試都能考到非常優秀。我們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個孩子都有他擅長的地方,不要因爲他一時不適應當前的學校教育體制,就對他“恨鐵不成鋼”,對他失去信心和希望。殊不知,在你絕望的報怨聲中,有可能埋葬了愛因斯坦、愛迪生之類的天才。不善辭令如盧梭,還不是在他人生的後期作出瞭如此不凡的成就!

  懺悔錄優秀讀後感3

盧梭(1712--1778),法國啓蒙主義思想家、文學家。代表作有《新愛洛伊絲》、《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自傳記載了盧梭從出生到1766年被迫離開聖皮埃爾島之間五十多年的生活經歷。盧梭在書中稱:“我以同樣的坦率講述我的美德和罪過,完全按本來面目把自己表現出來,我現在要做一項既無先例、將來也不會有人仿效的艱鉅工作。我要把一個人的真是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

盧梭實踐了他自己的這一諾言,他在《懺悔錄》中以真誠坦率的態度講述了他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思想感情、性格人品的各個方面。他大膽地把自己不能見人的隱私公之於衆,他承認自己在這種活那種情況下產生過一些卑劣的念頭,甚至有過下流的行徑。他說過謊、行過騙、調戲過婦女、偷過東西,甚至有偷竊的習慣。他以沉重的心情懺悔自己在一次偷竊後把罪過轉嫁到女僕瑪麗永的頭上,造成了她的不幸,懺悔自己爲了混一口飯吃而背叛了自己的新教信仰,改奉了天主教。應該承認,《懺悔錄》的坦率和真誠達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這使它成了文學史上的一部奇書。

盧梭這個鐘錶匠的兒子,從民主政體的日內瓦走到封建專制主義之都巴黎,從下層人民中走進了法蘭西思想界,像他這樣一個身上帶着塵土、經常衣食無着的流浪漢,和整個貴族上流社會當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他當過學徒、僕人、夥計、隨從,像乞丐一樣進過收容所,只是在經過長期勤奮的自學和個人奮鬥之後,才逐漸脫掉聽差的號衣,成了音樂教師、祕書、職業作家,這就使他有條件把這個階層的情緒、願望和精神帶進十八世紀的文學之中。

由於作者的經歷,他有條件在這部自傳裏展示一個平民的世界,使我們看到十八世紀的女僕、聽差、農民、小店主、下層知識分子以及盧梭自己的平民家族:鐘錶匠、技師、小資產階級婦女等。在《懺悔錄》中,他所注重的是平民人物的思想感情、品質、人格和性格特點,對人物的形貌描寫是很不充分的,但卻足以使讀者瞭解十八世紀這個階層的精神狀況、道德水平、愛好與興趣、願望與追求。在這裏,盧梭致力於發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自然淳樸的人性、值得讚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聰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在他的眼裏,平民的世界遠比上流社會來得高尚、優越,他是這樣總結的:“在一般平民中間,雖然只偶爾流露熱情,但自然情感卻是隨時可以見到的。在上流社會中,則連這種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們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虛榮心的支配。”盧梭自傳中強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學史上獲得了他所獨有的特色,當然,《懺悔錄》中那種平民的自信和驕傲,主要還是表現在盧梭對自我形象的描繪上。他過着貧窮的生活,卻有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他熱愛知識,有着令人敬佩的好學精神,他學習勤奮刻苦,表現出難以置信的毅力;他生活在充滿虛榮和奢侈的社會環境中,卻保持了清高的態度,把貧富置之度外;他故意不修邊幅顯出“布衣”的本色,國王要接見並賜給他年金,他爲了潔身自好、保持人格獨立而不去接受……

盧梭追求絕對的真實,把自己的缺點和過錯完全曝露出來,最直接的動機和意圖,顯然是要闡述他那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惡的社會環境卻使人變壞。他把人看做是自主的個體,人自主行動的動力則是感情,他把感情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地位。因此,感情的真摯流露、感情用事和感情放任,在他看來就是人類本性純樸自然的表現了。盧梭無疑是十八世紀中把個性解放的號角吹得最響的一個思想家,他提倡絕對的個性自由,反對宗教信條和封建道德法規的束縛,他傲視一切地宣稱,那個時代的習俗、禮教和偏見都不值一顧,並把自己描繪成這樣一個典型,宣揚他以個人爲中心、以個人的感情、興趣、意志爲出發點,一任興之所至的人生態度。這些就是他在《懺悔錄》中的思想核心,這也是他在自傳中力求忠於自己、不裝假、披露一切的根本原因。而由於所有的這一切,他的這部自傳自然也就成爲一部最活生生的個性解放的宣言書了。

  懺悔錄優秀讀後感4

“我們生來本不是爲了在世上享受幸福的;靈魂與肉體,如果不是二者同時在受苦,其中必有一個在受苦,這一個的良好狀態差不多總會對那一個有所不利。”——懺悔

盧梭在《懺悔錄》中僅以自己的名字爲人所知,並不擔心自己會受到偉大思想家的影響。

這本自傳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在盧梭去巴黎謀生時結束,講述了他的童年和青春。盧梭誠實地敘述了他的小偷小摸惡習和他對華倫夫人的特殊感情。

盧梭的坦率之所以對我如此重要,是因爲在很多令人尷尬的事情,甚至盜竊,他都可以毫無保留地寫出來給讀者看。作爲一名讀者,我讀下去會覺得很尷尬的事情,但他還是把它寫了下來。

盧梭對華倫夫人的特殊情感,在我看來,始終是一種源自幼年喪母的而來的戀母情結。同樣令我驚訝的是,華倫夫人、阿奈和他的三人關係竟能保持如此和諧。

在後來與烏德托夫人和聖朗拜爾的三人關係中,烏德托夫人對他的冷漠,我覺得是比較正常的,但是誰能說他比當事人更瞭解他們的關係呢。

第一部分對風景的描寫是整個自傳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盧梭能把風景描寫得如此淋漓盡致。到了第二部分,他也描述了他周圍美麗的風景。無論是鄉村還是峽谷島,明亮清新的景色與之後的黑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遠離城市的生活更令人嚮往。

無論他受到怎樣的迫害,盧梭豐富的精神世界始終支撐着他。他的才華和思想令周圍人羨慕和妒忌,由於各種各樣的新思想,他被社會視爲異端。

從盧梭的軟弱和優柔寡斷的性格來看,他的善良和不去看周圍的人最壞的一面一次又一次使他陷入困境。沒有人是完美的,這個性格給他帶來了災難,也給他帶來了站在他身邊的朋友和妻子。

如何判斷盧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對他的看法,但就從這樣一個自傳來看,一個人可以被稱爲一個偉大的人,因爲他堅持自己的信念,因爲他的新想法,因爲他有豐富的精神世界,他的生活有最美麗的有最黑暗的,

朋友的背叛,世人的唾棄,被驅逐通緝。雖然晚年是不愉快的,但這種磕磕絆絆的生活還是照樣下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們生來就不是爲了享受這個世界上幸福的。

  懺悔錄優秀讀後感5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纔將這本書看完,其中由於課程和時間的原因,間隔的時間比較多,所以現在只能模糊的記得大概的內容,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首先,這本書是盧梭自身經歷的一種回顧,類似於一種自述,講述了盧梭從小到大一生的經歷。盧梭出生於日內瓦的一個鐘錶家庭,母親因爲他的出生而死亡,在他年幼時父親也因爲與人發生爭執離開了日內瓦,後來跟着他的姑母(舅母)生活,接受過一定的教育。他學過雕刻,在宮廷當過差(爲國王進行土地登記工作),當過音樂家庭教師,寫過劇本,在藝術方面有一定的見解,也是一個作家和教育家,有諸多情史,在上流社會之間遊走,有過輝煌多金的時刻,也睡過公園的長板,朋友衆多。

以前讀《社會契約論》的時候,就覺得他是一個絕對的自由主義者,主張一種平等的自由。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深切的感受到這種思想。當他學雕刻覺得不適合自己時,會選擇毅然地離開出去流浪;當他在宮廷當差時,認爲這種工作過於呆板束縛了自己的自由,就辭掉這份工作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曲;當他的曲子獲得國王的讚賞邀請他到宮廷就職時,他選擇了拒絕。這種對自己的嚮往已經融入他的骨子裏,成爲他的一種品格,就算明天吃不上飯,沒有睡覺的地方,他依舊會選擇去遠方。

在我看來,這種理想主義者是很值得敬佩的,至少我沒有這樣的勇氣去踐行自己的想法,會迫於生活的無奈不得不做一些事。想到一句話,每個女生心裏都住着一個三毛,渴望獨立與自由,但現實世界中的三毛太少,所以她制存在於大多數女性的心裏。同時我感嘆於盧梭的才華,在音樂、哲學、教育方面都有研究,並非現在的“術業有專攻”,而是在各方面都要涉及。

其次,作爲一本自述,他並非只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同時也揭露了自身以及人性的特點。他與很多夫人產生過曖昧,毫無掩飾的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意,曾經同華倫夫人同居,依靠華倫夫人才能活下去。她與戴萊斯交往時,與妓女在一起過,當戴萊斯懷孕後,與其他女子曖昧不斷,將自己的子女拋棄,他認爲自己沒有能力撫養他們長大,孤兒院能給與他們更好的教育,他也會嫉妒,也會有貪婪。這些對於自身陰暗面的記錄,是我所感嘆的。人們可能會反思自己一生的行爲,但很少有人能將自己的這些方面描寫的如此詳細並讓世界所知,因爲人本性就是青睞於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優點,隱藏缺點,從而受到別人的喜愛與尊重。至少現在的我是萬萬做不到的。

看完這本書,對盧梭的瞭解進了一步,心裏想法很多卻無從下筆,閱讀總結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自己能夠抽出時間再閱讀這本書,有進一步的感觸,也希望下週的讀書筆記提升記錄價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