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工作報告

2015年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

本文已影響 2.89W人 

  篇1:

2015年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

xx縣是隴東地區的貧困縣,靜寧的農民除農業收入外,還有好多人依靠外出打工來養家餬口,以至於在靜寧的農村有很多的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的教育問題也就成爲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對此,我們做了關於xx縣留守兒童教育的調查研究工作。

方法

我們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靜寧除城區以外的鄉鎮進行編碼,然後抽籤,選出了原安、三合、靈芝、紅寺、四河、司橋、古城、曹務、甘溝、威戎、雙峴、治平、雷大、深溝、李店、餘灣、仁大、賈河等18個鄉鎮,並在每個鄉鎮隨機選取2到3個自然村作爲調查區域。這樣就保證了樣本選取上的科學性。

選取小學階段的學生爲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400份,由於是平均發放,有些村子留守兒童少,問卷沒有用完,最後有效回收302份。

二.調查結果

1.年齡及性別分佈特點

在我們調查的302名留守兒童中,年齡和性別分佈如下表1:

表1:302名留守兒童的年齡和性別分佈表

年齡(歲)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男(人) ― 3 13 15 30 21 21 43 4 1

女(人) 1 ― 15 19 25 34 28 23 6 ―

可以看出,這些留守兒童的年齡主要分佈在7―12歲小學學齡段,性別上沒有明顯差異,這說明義務教育的普及對兒童的入學不再有性別歧視。

但從不同年齡的留守兒童人數比較看,呈現出年齡越大人數越多、年齡越小人數越少的特點,這與以下幾個以有關:

(1)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人口分佈倒金字塔的緣故;

(2)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由於農村經濟發展,外出打工人員減少,留守兒童人數也就隨之下降;

(3)教育資源不均的影響,由於城區教育資源相對於農村較好,爲了享受更好的教育條件,從農村中學到城區的學生人數逐年自增,以至於出現這種結果。

但不管怎麼樣,農村留守兒童出現減少的趨勢,並且在入學方面沒有性別歧視,這是我們最願意看到的。

2.留守兒童在不同片區的分佈狀況

xx縣農民大產業佈局不平衡,北片鄉鎮的農民以種糧爲主,南片鄉鎮農民以種植果樹爲主,種植果樹的價值密度遠遠高於種糧的價值密度,果農收入要遠高於糧農的收入,在這種收入差距的影響下,北片鄉鎮那麼外出打工者較多,南片鄉鎮那麼外出打工者很少,所以北片鄉鎮的留守率高於南片鄉鎮的留守率。具體留守率情況如表2。

表2:xx縣不同片區留守率比較表[ 數據來自於這幾個村莊:原安鄉齊埂村、坷老村,靈芝鄉俊豐村,三合鄉段渠村、古岔村、礆灘村,仁大鄉王馬村、高溝村,賈河鄉高窯村、王坪村,治平鄉劉河村、大莊村。]

片區 北片 南片

鄉鎮名稱 原安 三合 靈芝 仁大 賈河 治平

留守率 40.7% 73% 50% 5.5% 5.4% 10%

說明:數據只是來源於個別村莊,不應定是每個鄉鎮的真實值,但也有很好的代表性

由此可以看出,留守兒童的分佈有着明顯的地理分佈,南北差異很大。

3.留守兒童教育狀況

(1)留守兒童在讀書期間由父母親當中的一方看護的較多,佔留守兒童的52.8%,他們在兒童的教育當中只給了孩子母愛或父愛但反面的愛,使孩子缺少父愛或母愛;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護的佔43%,他們缺少父母親的照顧,在性格上比較獨立並表現出調皮,甚至於有些孩子與社會上一些不良青少年有一定來往;還有4.2%的留守兒童有其他的親戚看護,他們在思想上感到很壓抑,有自卑感覺,嚴重影響着正常的成長。

(2)看護人對留守兒童的學習關心情況是:在302個被試當中,有149個孩子認爲看護人對他們的學習很關心,97個認爲比較關心,45個認爲不太關心,還有11個認爲不關心。可見,絕大多數的看護人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是負責任的,只是他們給孩子在學習上的幫助不是很大,因爲他們普遍文化水平較低,他們當中71.5%的人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3)留守兒童中有74.8%的人每天都有一定程度的家庭勞動,還有11.9%的人每天都有2小時以上的家庭勞動,對於這些孩子,他們在家的學習時間不是很充足。

(4)留守兒童中大多數孩子能夠主動學習,主動學習的72%。由於他們特殊的社會地位,他們往往比較成熟,對自己的學習比較負責,他們也有自己的理想。

(5)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並不是十分關心,95%的留守兒童認爲學校沒有給予他們特別的心理輔導,學校也沒有設置相應的機構來關心留守兒童,只有8.9%的學校舉辦過有關關心留守兒童的活動。不過,在受訪者中,他們有75.6%的人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這也成爲他們學習的動力來源之一。他們的學業狀況和非留守兒童的相當,好、中、差的比重呈橄欖形,並沒有表現出留守對學業成績的明顯影響。

總之,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羣體,留守給他們的學業影響不是很大,留守的影響主要在心理方面,自卑、偏激是他們的普遍特點,除此而外,他們性格當中的堅強、獨立又是他們的特點。在教育當中,家庭給他們沒有太多的幫助,他們的學習只要靠自覺,在學校,雖然老師對他們很關心,但從學校對他們沒有特別的照顧,國家制度也沒有對他們的教育有什麼特別的關懷。所以,我們更希望學校能給留守兒童教育能有一定的重視,國家制度能考慮對留守兒童教育有應對的幫扶。

  篇2:

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隨着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和勞務經濟的快速發展,大批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也造成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不斷增加,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調研報告。通過縣婦聯的調查顯示,在全縣49331名兒童中,有12037名留守兒童,佔24.4%,而在經濟落後地區的留守兒童多達41.5%。家庭教育的缺失,已

經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正常成長,留守兒童普遍存在性格缺陷、學習成績差、親情飢渴等問題。

(一)留守兒童單親、隔代教育方法簡單,導致學習成績差、心理自卑。留守兒童幾乎都是單親、隔代教育監護,由於監護人生活壓力比較大,農活繁重,只能勉強保證孩子的日常生活,沒有時間和精力教育孩子。加上監護人文化水平較低,在學習上無法有效的幫助和輔導孩子。在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上,監護人只會用金錢和物質的獎勵或採取打罵等粗暴方式懲罰孩子。大多數監護人對孩子在校教育情況缺少必要的瞭解,沒有在教育方面與學校和老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心理產生自卑感,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二)留守兒童親情缺失,導致情感飢渴。留守兒童長期在缺少父母關愛的環境中成長,孩子缺少必要的家庭氛圍,情感世界出現空白,存在着嚴重的“親情飢渴”,看着別的孩子與父母親密接觸,自已更顯孤獨和失落,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無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如何待他,都代替不了父母,

調查報告《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調研報告》。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兒童生活的影響較爲複雜,其中情感缺乏問題是最嚴重也是最現實的問題。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往往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據調查,大多數留守兒童表現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和安全的憂慮,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齡越大,越表現出對家庭完整和父母關懷的強烈需求,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步降低。

(三)留守兒童素質教育被忽視,導致性格缺陷。青少年正處於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極易使他們的性格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通過調查發現,監護人最關心的是留守兒童學習,其次就是生活,而對於他們的思想品德、興趣愛好、能力特長方面則很少關心,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去關心。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是留守兒童有了煩惱向家人傾訴的比例最低,家長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和了解,無形中助長了留守兒童自私任性、霸道蠻橫、逆反心理重、以自我爲中心等極端性格。而且隨着父母外出時間長短而發生變化,一般顯示爲時間越長,性格變化越快,且年齡越小,變化越大。以上原因直接導致留守兒童心理“斷層”,有的性格暴躁,有的鬱悶不樂,有的有逆反心理,有的情緒波動大。

二、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一)以政府爲主導,營造留守兒童良好的成長環境。一是把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目標管理中,把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納入議事日程,從宏觀政策方面推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二是加大農村中小學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落實好農村貧困生“兩免一補”政策。同時,大力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寄宿條件,爲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讓學校成爲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三是要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引導並加快當地經濟的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在本地就業創業的機會,爲孩子的成長創造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

(二)以學校教育爲中心,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管理體系。第一,學校要加強管理,完善制度。要針對留守兒童不斷增多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定期對學生進行訪談,加大對留守學生的心理教育,加強學校與留守兒童監護人的聯繫,使學校及監護人都能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學習和思想動態。第二,留守兒童家長要儘量爲孩子提供健康成長的環境。有條件的家長可將孩子接到工作的地方就近上學,若要分開應儘可能的保持與孩子的密切聯繫和溝通,確定合適的監護人。第三,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大力宣傳,多方協作,共同構建社會監護體系,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第四,學校對留守兒童應進行多元化教育,學校應該增添一些課程內容和生活能力訓練內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增強生活自理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