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工作報告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情況報告

本文已影響 2.2W人 

唯有推進結構性改革,才能再次“化危爲機”。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情況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情況報告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情況報告】

今年以來,按照中央和省上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思路和部署要求,我市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持續增加農村居民收入這個核心,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調結構、降成本、補短板、提質量、促融合、可持續”爲重點,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主要做法

(一)立足調結構,着力發展特色富民產業。立足金昌實際和產業基礎,精準從市場供需、資源匹配、區域協調三方面入手,按照 “突出發展高原夏菜和草食畜牧業兩大戰略性主導產業,扶持發展現代制種、食用菌、中藥材等特色農業,培育發展花卉、香草、苗木等新興農業”的思路,及時調整區域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促使農業產業結構逐步由傳統低效向優質高效轉變。在種植業方面,堅決壓縮玉米、啤酒大麥等市場萎縮、價格低迷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圍繞創建“永昌高原蔬菜”品牌,大力實施“百村萬棚質量提升計劃”,逐步擴大銷路好、效益高、質量優、潛力大的高原夏菜、玉米制種、香草花卉種植面積,高原夏菜種植面積達到20.4萬畝,增加5.5萬畝;玉米制種面積10.47萬畝,較上年增加4.2萬畝;香草花卉種植面積3.45萬畝,特色優勢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96%。在草食畜牧業方面,深入實施“舍飼養殖能力提升計劃”, 大力推進永昌養羊強縣和金川區優質肉牛生產基地建設,積極開展畜禽標準化示範場創建和牧草標準化生產,全市標準化養殖小區(場)達到203個,其中部省級標準化畜禽養殖場14個,畜禽總飼養量達到261.8萬頭(只),羊飼養量達到150.5萬隻,牛5.0萬頭,優質牧草種植面積20萬畝,永昌縣被確定爲全省優質苜蓿生產基地。

(二)立足降成本,着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堅持把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作爲提高要素生產率的重要內容,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快發展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提高農業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水平。一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全部完成,水權轉化機制進一步規範,金川區全國農村改革實驗區試點工作任務穩步推進,爲進一步發展規模經營奠定了基礎。二是積極探索新型農業經營方式。金川區寧遠鎮探索出“3331”產業分工(30%的農戶經營設施種植業、30%的農戶經營設施養殖業、30%的農戶進城務工從事二三產業、10%的農戶種植高標準節水農田)模式,促進了土地集約經營,農業高效發展;雙灣鎮實行“以井定田、互換並地”與土地確權融合推進,有效破解了土地細碎化問題;永昌縣探索出以土地經營權和資金入股、年底發放保底租金和盈利分紅的農民股份合作社方式運作,實現了專業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市流轉土地57.7萬畝,流轉率達58.42%;培育農民合作社1181家、家庭農場224家,經營方式逐步由家庭分散經營向規模集約經營轉變。三是大力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培育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51家,其中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0家,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申報省級龍頭企業精深加工貼息項目6個,新建蔬菜保鮮庫15個(25.3萬立方米)。四是加快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開展農作物病蟲草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實施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加強農機裝備建設,大力培育農機合作社等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三)立足補短板,着力破除強基提質瓶頸。針對我市農業基礎設施老化、耕地質量下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足、勞動力素質呈結構性下降趨勢等短板問題,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推進項目建設,牢築農業發展基礎,提升發展要素水平。在補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方面,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2項,爭取項目資金3.79億元,深入推進高標準農田、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土地復墾整理等項目建設,組織實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高效節水示範灌溉、末級渠系建設等農田水利工程,全面推進永昌縣、金川區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和清河現代循環農業產業園等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提檔升級,進一步完善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示園區科技裝備及技術支撐能力,農田灌溉水利用係數提高到0.52,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80%以上。在補農業科技短板方面,着力實施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加強農民教育培訓體系能力建設,深入開展試驗示範和技術服務,大力推廣畜禽改良、品種繁育、立體栽培等農業實用技術,全市建立農業科技示範點125個,引進示範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20個,開展新技術試驗58項次,示範面積10萬畝;完成測土配方施肥87萬畝,應用配方肥面積32萬畝;舉辦各類培訓班243場(次),培訓農民2.87萬人(次)。在補農民脫貧短板方面,堅持“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融合推進,投入財政專項資金1.15億元,行業扶貧投入4.2億元,撬動社會投入近13億元,實施產業發展、道路硬化、渠道建設、安全飲水、危舊房改造、公共設施配套等項目580多項,扶貧對象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貧困人口由28800人減少到1300人,貧困發生率由12%降低到0.8%。貧困人口減少2.75萬人。

(四)立足提質量,着力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圍繞創建永昌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金昌市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紮實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不斷加快質量追溯信息平臺建設,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強化農業投入品管理,實施化肥和農藥零增長行動,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林果和蔬菜標準園、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增強優質安全農產品的市場供給能力,先後修訂完善農產品地方標準和規程53項,獲得國家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識產品認證66個,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認證30萬畝,省級無公害產地認定48萬畝,建成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5個、省級示範園7個,註冊國家農產品商標36個,獲得甘肅名牌認證農產品20個,獲得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龍頭企業23家。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着力推進質量追溯信息平臺建設,全面推進網格化監管模式,形成了市、縣區、鄉鎮、村四級監管網絡。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切實加強源頭治理和全程執法監管,立案查處農業違法案件6起,農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年均達到99%以上。

(五)立足促融合,着力發展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理念,積極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農林電子商務等現代農業經濟,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大力發展休閒農業。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旅遊大景區建設,依託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旅遊觀光、創意農業、農耕體驗等休閒觀光農業,努力探索發展各具地域特色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模式,開發出西大河旅遊沿線田野觀光、新城子鎮“七彩花谷”和油菜花海、雙灣鎮陳金公路“十里花海”車窗景觀、陳家溝村開心農場和鄉村客棧、古城村葡萄基地休閒長廊等鄉村旅遊景點,建成陳家溝生態旅遊型、古城仿古節能型、新華庭院經濟型、金川東休閒觀光型、毛卜喇特色民俗型等一批美麗鄉村示範村,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遊示範點10個、農家樂279個,建設節水農業示範園、紅辣椒景觀帶、葵花觀賞園、瓜果採摘園等鄉村休閒園點46個、休閒農莊80個,休閒農業從業人員達到14872人,其中農民從業人員14615人,全年接待遊客近70萬人次,鄉村旅遊收入達到1.8億元。金川區陳家溝村被認定爲全國首批“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和全省首批“鄉村旅遊示範村”,永昌縣新城子鎮油菜花景觀入選“中國十大美麗田園”。 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大力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推動電子商務和實體經濟同步發展,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設網絡旗艦店、專賣店,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覆蓋全市138個行政村和60%以上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永昌縣入選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六)立足可持續,着力推進循環生態農業建設。堅持把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作爲貫徹落實發展新理念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延伸產業鏈和價值鏈,爲農業發展提供新動力、拓展新空間。以推進農業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業鏈條生態化、廢棄物利用資源化爲重點,大力實施農業清潔生產、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推廣、現代循環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等工程,秸稈綜合利用率、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畜禽養殖廢棄物利用率和尾菜處理利用率分別達到82%、78.5%、87%和34%,完成膜下滴灌、壟膜溝灌等高效農田節水技術推廣面積39萬畝,示範推廣“秸稈—畜禽養殖—糞便—沼氣—有機肥—果園(菜園)—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秸稈及養殖場廢棄物—基質—食用菌基地—菌糠—生物飼料有機肥—生態養殖和有機農業”等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建成金昌現代畜牧循環產業園、金川現代循環農業示範園、永昌清河現代循環農業產業園三大現代循環農業園區。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兩板擠壓”下農業比較效益下降。受農業生產成本“地板”和農產品價格“天花板”雙重擠壓,土地增收空間縮小,農業比較效益持續下降,影響了農民增收。農產品價格不穩定,部分農產品受市場衝擊,出現增產不增收

二是農產品結構不平衡。在供求結構上,部分農產品有效供給不能很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導致供求出現結構性失衡,造成大量的產品和資源浪費,甚至出現“穀賤傷農”現象。在品種品級結構上,中低端一般性產品過度生產,高精端產品稀缺,不能很好地滿足羣衆日益高端化的消費需求。

三是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薄弱。高效節水灌溉覆蓋率和渠系水利用率還比較低,基本農田改造比例不高,水利設施特別是末級渠系配套不完善,農產品商貿服務信息化水平不高,農業發展的資源性約束依然較大。

四是特色產業集聚水平不高。特色優勢產業經營規模小,產業鏈條延伸不夠,市場體系不健全,農產品加工增值能力較弱、競爭力不強,農業生產效益比較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數量少,輻射帶動能力弱,在組織農民進入市場、保護農民利益方面發揮的作用不夠明顯。

五是科技支撐能力不足。農業科技發展總體能力不強, 科研成果整體水平不高,科技進步貢獻率偏低, “產、學、研、用”鏈接不夠緊密,對農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供給不足。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不能適應調整產業結構和高產、優質、高效、安全、持續農業發展需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育滯後。

六是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有待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品牌知名度、產品競爭力和安全性還有一定差距,許多農產品供給大而不強、多而不優,全國知名品牌屈指可數,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

七是農業經營主體融資困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其經營規模遠大於傳統農戶,資金需求缺口較大,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許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難以獲得金融的有力支持,融資難的現象普遍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農業供給側改革,核心要求是要圍繞人的需求進行生產,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上更充足,品種和質量更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更合理、保障更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下一步,我們將圍繞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和存在的短板問題,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農業提質增效,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深入推進高標準農田、千億斤糧食產能、土地復墾整理等項目建設,組織實施灌區節水配套與改造、高效節水灌溉、末級渠系建設等農田水利工程,到2020年,高標準農田總面積達到76萬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8。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增強農產品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突出全省高原夏菜和草食畜牧業“兩大基地”建設,實施捨飼養殖能力提升計劃,鞏固永昌縣全省養羊大縣成果,壯大金川區優質肉牛養殖基地。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特色基地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到2020年,全市發展現代農業示範園區10個,特色優勢產業基地30個。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儘快推動農業發展由依靠物質要素投入驅動向依靠科技進步驅動轉變,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0%。

(二)聚集農業集約發展,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調動各類經營主體積極性,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爲基礎、合作與聯合爲紐帶、社會化服務爲支撐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充分發揮其在推廣新技術、開拓新市場、打造新業態等方面的引領作用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力軍作用,到2020年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66家、示範性合作社160家,培育示範性家庭農場90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80%,力爭有一批龍頭企業、示範園區、產業基地、家庭農場進入全省“十百千萬”工程。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突出抓好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技能、創業能力培訓和勞務輸轉培訓,培育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到2020年全市新型職業農民隊伍達到5000人。

(三)聚焦農業綠色發展,強化資源環境保護治理。加強農業資源和生態保護,大力實施農村土地整治,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強化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突出特色優勢產業間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積極推廣先進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實施化肥和農藥零增長行動,加快推進秸稈、農藥包裝廢棄物、地膜污染、尾菜處理利用,到2020年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7%,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80%,尾菜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6%。全力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工作,健全從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四)聚焦農民持續增收,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縣鄉便民市場建設,加強商貿流通、供銷、郵政等系統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建設與銜接。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與供銷網點深度融合,加強縣級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鄉鎮商貿中心和配送中心、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建立覆蓋縣、鄉、村的電子商務運營網絡。依託特色農牧業、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精心打造宜居宜業、可憩可遊的美麗鄉村示範點,大力發展香草花卉生態旅遊特色項目,開發花海觀賞、田園採摘、農事體驗、民俗演藝、養生度假、鄉村客棧、特色民宿等鄉村休閒度假產品,規劃建設一批魅力村莊和宜遊宜養的鄉村景區。

(五)聚焦釋放發展動能,深化農業農村各項改革。堅持不懈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不斷釋放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大力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引導和鼓勵農民以土地、林權、勞動力等入股,與新型經營主體建立聯農帶農利益機制,形成經營主體緊隨市場轉、農民跟着經營主體走、政府圍着經營主體搞服務的模式。加快推進土地制度改革,鼓勵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引導農民以承包地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發展“土地託管合作社”等土地經營方式。持續推進金川區全國農村改革實驗區工作,鞏固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加快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和自願有償退出機制。分類推進農村資源性資產確權登記頒證、非經營性資產集體統一運營管理、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等集體產權改革。大力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創新,開發更多適合農民需要的金融產品,推進建制村金融便民服務網點全覆蓋,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創新和推廣涉農保險產品和服務方式,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開展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


1.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情況彙報

2.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彙報

3.2017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報告

4.2017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的調查報告

5.關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調研報告

6.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調研報告

7.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調研報告

8.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情況報告

9.關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報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