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精選寂寞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27W人 

寂寞觀後感篇一:《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觀後感

精選寂寞觀後感

As long as you are here

也許你現在仍然是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然而你卻能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很多人離開另外一個人,就沒有自己。而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劉同

看完這本書,要是問我書的內容,只能說,這是關於孤獨的33個故事,每個故事中都有感動,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共鳴。劉同說,成長中的孤獨感,是無形中的成長,我不能更贊同。

這本書分別講了情誼孤獨、愛情孤獨、理解孤獨、現世孤獨、自我孤獨和羣體孤獨,這是劉同對不同孤獨中所經歷而來的感悟。

與其說是有同感,還不如說是他自己的經歷更真實,而且讓我從他的書裏,讀出了自己的孤獨。

“曾經那些最孤單,最無望,最失落,最安靜的經歷,其實都不是你最潦倒的時光。你憋着這口氣,最終能獨自上岸。你耐住了孤單,扛過了無望,不再怕失落,也學會與安靜爲伴。雖然疼都是別人給的,但傷都是自己好的。”我們學會自己給自己療傷的過程,就是長大的過程,學會忍耐,學會堅強,是現在的我慢慢在學習的。

“有一種孤獨是,閉上眼能回憶起的溫度,對話,舉動細節的故事,睜開眼卻感覺他們似乎從未發生過。正因爲人生有很多很多擦肩而過,再無交集的孤獨,所以我們每次纔要好好開始,好好告別。”初中、高中,有很多曾經朝夕相處的同學,曾經看上去是那麼要好,一起奮鬥,互相鼓勵,每天都有歡聲笑語,曾以爲他們會一直存在在自己的生活中,最終留下的卻只是幾個人,幾年過去,記性不好的我只記得那些同學中的幾個名字,模樣早已模糊,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說再見,好好告別。

“有些人在你面前,你很難說聲謝謝。然而他們離開之後,你卻有千言萬語想說給自己聽,或者也希望,有一天他能看到。就是這麼一種人,進入你的生命時並不讓你歡天喜地,他們卻能在離開你之後,讓你一直想念,萬語千言。”這句話讓我想起我的啓蒙老師,我的一年級班主任趙老師,她是我的鄰居,初寫字的時候,她拿着我的小手一筆一筆的教我寫字,寫的不好的地方耐心的給我擦乾淨,那個橡皮擦是我覺得能擦的最乾淨的一塊,她給我講道理,教會我太多。二年級的時候我搬家離開了這位我最敬愛的老師,但是一直一直想念她,在心中默默的感謝,萬語千言。

“有些你曾以爲很要好的朋友,會一直結伴走下去的朋友,不知道何時在路途就走散了。陪你走了一程的朋友,謝謝他們。陪你能走一生的朋友,謝謝老天。”有些朋友是一輩子的,我們一直都有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喜好,所有一直不怕

缺乏共同語言。但是有些朋友,只是在我所處的一個階段的有那個階段特有體會的共同語言,這也足夠讓我感激,那些陪我走過一程的朋友,謝謝他們。

“有一種孤獨是——與最親近的那個人面對面的時間和空間裏全是質疑,轉身離開之後,卻瞬間意識到了自己的過錯。”對家人,我總會有這種感覺,但是很多時候卻因爲自尊,因爲叛逆,更是因爲他們是家人而有的膽量,纔會這樣,家人一直是無條件爲自己着想的人,已經慢慢長大的我,在學會體諒他們,心疼他們,慶幸現在理解這些的我,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去感恩,去對父母好。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常常從熟悉,到誤解,從分離到釋懷。釋懷似乎纔是最終認識自己和理解別人的方式。當時想不明白的原因和憤怒轉身而去的情節,都會隨着成長而漸漸釋懷。釋懷不是不再生氣,也不是沒有感情,而是面對曾經最熟悉的那個人還能問上一句:你還好嗎?”有過鬧過彆扭而從那之後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曾經把那彆扭當做了天大的事情,大到值得放棄那段情誼,互不言語,但是過了很久後發現,根本不值得這樣,也許這就是釋懷,再見面,再問句好,幾年的隔閡一下子就消失了,只是有些人,卻沒有再遇到。

“你寫了成百上千條微博、朋友圈或日誌,有些是寫給專門的人看的。但往往這個人看不到,不會看,也不想看。直到有一天,另一個不相關的人突然跟你說:你寫的所有東西我都看完了,好心疼你呀,啊哈~你看,真正在乎你的人讀的不是你的某條心情,他們想讀的,是你的整個人生。”我會發狀態,有自己難過時候的傾訴,有一些難忘的經歷,是爲了讓不在身邊看到我這些經歷的朋友能夠看到,覺得不會因爲分隔很遠很久沒聯繫而感到陌生,這些交流是必須的,在乎我的人會期待看到這些的,我知道的。

“當初你不願聽的歌,總有一天會爲一個人而聽。當初你不願品嚐的東西,總有一天會爲一個人去品嚐。對於你,也一定會有一個人願意陪你看所有你想看的電影,去你所有想去的地方,看所有你寫過的日記。你不愛人,人不愛你,不是報應,只是時間問題。”因爲喜歡一個人,所以願意去接受他的一切,去了解他的喜好,讓這也成爲自己的喜好,喜歡就是爲對方而改變,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漸漸會變成對方,從習慣到喜好,處處都是對方的影子,因爲喜歡,所有一切都有意義。

“很多微信羣都是因某個聚會而建立,聚會結束,羣變冷清,也留着不想退,每次看到都能立刻想起這一次聚會的鼎盛與熱鬧。所以每當有人退羣的時,心裏都會咯噔一下,感覺每個退羣通知都在提醒你:別再惦記過去,陳舊的東西放再久也不會回去。舊物不是爲了尋路回去,而是爲了沉澱回憶。”完全有共鳴,冷清的羣是一種回憶,一種印跡,不捨得刪除,因爲如果刪除了,就不會在以後的某一天看到它,想起曾經熱鬧的那段回憶,給自己留下這個想起美好事情的機會。

“可以一杯滾水燙死我,也可以一杯冰水冷死我,但不能一杯溫水耗着我。我要的是黑白分明,乾淨利落。能接受自己拼死,也接受被人整死,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等死—寫給明天”最怕的就是沒有動力,沒有動力去努力,也沒有那麼安逸的心情去休息,這是最難受的,有時候抱怨很累的自己,就是最希望有的自己,因爲在努力,在奮鬥,這是最好的,只有這樣,心裏纔會安穩,纔不會怕,我要做這樣的自己。

“學會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一個人的孤獨,看到的多是獨立,自在和無拘束,是世界,擁有和無比美好。 一個人最初怕的是無人迴應,一個人最終愛上的是內心的迴音。”這也許是孤獨的最高境界,我現在只是覺得,有時候自己聽着歌,靜靜地冥想一會,就會感到心裏很舒服,可以防空自己,也可以想明白很多事情,釋懷很多,時不時這樣放鬆自己是最好的。

“爲什麼人要一個人獨處,忍耐孤獨呢?你應該多約一些朋友聊聊天,談談彼此的近況,看兩部電影吃幾桶爆米花,逛逛街發現一些街頭的潮流文化,打打麻將拉些家長裏短,比比自己和別人的差距,看看自己和別人有何不同,然後你就會發現還是一個人待着比較好。 ”因爲孤獨,所以約人出去玩,但是在玩完之後,突然覺得還是很孤單,還是自己待着挺好的,只是有時候自己待久了,會希望身邊有幾個人走動。

“一個人的時候怕孤獨,兩個人的時候怕寂寞,一羣人的時候怕迷失自我。每當這種念頭萌發的時候,你就會感到自己被這個世界剝離,汽車的鳴笛,宿舍的雜音,陌生人的細語,似乎一切都與自己毫無關係。時間的流動開始有了聲音,這樣的寂靜冷清,反而讓你有了清醒看世界的踏實和安心。”英文中學的alone是孤單,lonely是孤獨,在熱鬧的時候能做到的是不孤單,但是不孤獨還是看自己內心,這是自己給自己的,給自己時間多想想,讓自己看清很多事情,需要熱鬧讓自己不孤單,但是更需要做的是讓自己不孤獨。

“那時爲了靠近你,不顧臉面,不管身形,跌跌撞撞,像死了往天空極力伸展的樹枝。你嘲笑我:只顧得上靠近,卻忘了用枝繁葉茂去僞裝自己。我也跟着嘲笑自己的狼狽。只是我在想:如果你也愛我,你便能看到,我的根扎得有多深。”都有過年少輕狂、不顧一切的時候,爲了自己的喜歡,付出很多希望得到自己付出的幾十分之一就好,這種不顧一切的感情是年輕的資本,是青春的模樣。

這是一本送給你的禮物,始終佇立在美好年華的你,每一個期待未來的你。

---劉同

寂寞觀後感篇二:《人生要耐得住寂寞大全集》讀後感

最近沒有完整看過某本書,只是在閒來無聊或者孤寂抑鬱時,拿他來解悶——《人生要耐得住寂寞大全集》。

本書通過一個又一個優美的小故事,來闡述這樣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一個故事,都有一段畫龍點睛的感悟,每一個故事,都能爲讀者帶來一次心靈的洗禮。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大全集》從人生、成長、生命、成功、幸福、都市、愛情、婚姻等各個側面對寂寞進行了解讀,引導人們直面寂寞,品味寂寞,在寂寞中靜思,在寂寞中沉澱,在寂寞中審視自己、發掘自己,直至在寂寞中獲得超越與救贖。一個人如果耐不住寂寞,精神的家園就會被雜草侵佔,心靈的淨土就會被邪念玷污,生命的底線就會被慾望突破,就極有可能從此徘徊在黑暗與痛苦裏,飽受心靈的鞭答和譴責,甚至將自己的所有都徹底葬送。相反,能耐得住寂寞的考驗,你就會對生活中的痛苦和快樂有所感悟,精神靈魂就會得到昇華,自然也學會享受寂寞,在寂寞中創出自己的一番成績。 這有兩則故事:

一個和尚因爲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還俗去了。

下山不到一個月,因爲耐不得塵世污濁的口舌,又上山了。可是,不到一個月,又因不耐寂寞還是還俗了。 如此三番,寺院的老禪師

就對他說:“你乾脆也不必信佛,脫去袈裟;也不必認真去做俗人,就在廟宇和塵世之間的涼亭那裏設一個去處,賣茶如何?”

這個還俗的和尚聽了老禪師的指點,支起一個茶店,還討了個媳婦,日子過得倒也清閒、自在。老禪師的指引很對,做不了佛家子弟又不能完全入俗,所以還不如在半路上開個小店。

其實人生也是這樣,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纔是最重要,做不成僧人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懂得讓理想轉個彎,求一個自在就好!

有一個農民,但他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作家。爲此,他一如既往地努力着,十年來,堅持每天寫作500字。每寫完一篇,他都改了又改,精心地加工潤色,然後充滿希望地寄往各地的報紙雜誌。遺憾的是,儘管他很用功,可他從來沒有一篇文章得以發表,甚至連一封退稿信都沒有收到過。

29歲那年,他總算收到了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來一直堅持投稿的刊物的編輯寄來的,信裏寫道:“看得出你是一個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你的知識面過於狹窄,生活經歷也顯得過於蒼白。但我從你多年的來稿中發現,你的鋼筆字寫得越來越出色……”

就是這封退稿信,點醒了這位困惑的青年。他毅然放棄寫作,而練起了鋼筆書法,果然長進很快。現在他已是有名的硬筆書法家了,他的名字叫張文舉。

就這樣,他讓理想轉了一個彎,繼而柳暗花明,走向了成功。成功之後的他向朋友感嘆:“一個人要想成功,理想、勇氣、毅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生的道路上要懂得捨棄,更要懂得轉彎,這樣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人生,誰不向往成功,誰不憧憬未來,誰又願意讓理想之舟中途擱淺……所以人人都在不停地追求,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其實成功不只是追求既定的目標,因爲理想在現實的過程中轉了彎!

這個故事給我的感悟是: 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如果想讓自己安頓,必要時記得讓理想轉個彎!不要因爲一時的寂寞而放棄自己鍾愛的事業。

一切的光彩照人的景象背後都隱藏着無盡的寂寞,就如劃破黑夜的煙花張揚的綻放,但如此明豔動人,但曇花一現之後,留下的卻還是無盡的黑夜。其實生命中所有的燦爛都是要用寂寞去償還的。

當你坐在冬日的暖陽下享受一本好書時,寂寞便是你無話不談的摯友;當你專注一項事業或研究時,寂寞便是你最從容的導師···

然而,生活中的我們,卻常常在寂寞中倍感空虛,在寂寞中變得越來越浮躁,在寂寞中丟失了自己···

這時不妨停下你匆忙的腳步,讓心在寂寞中接受一次洗禮!

耐得住寂寞,才能不爲外物所誘,拋開私心雜念,不浮躁,不盲從,保持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耐得住寂寞,方能守身如玉,

志向高潔;耐得住寂寞,方能迴歸自我,做最深沉、最本質的反省,將力量凝聚到一點,無堅不摧。

耐得住寂寞,是一種悲壯的美麗,是呼喚理性的天籟。與其一味地哀嘆寂寞,倒不如勇敢地面對寂寞。只要不被寂寞扼制,用非凡的意志克服寂寞所帶來的心靈困擾,人生便具有了超凡脫俗、至善至真的內蘊,就能領略到寂寞的無限妙境,因此而陶醉其中。沒有經歷寂寞人生的體驗,就不可能品味人生的真諦,進而進發出照耀思想的火花。只有在寂寞時,才能讓心的山石沉進凝思的河牀,向更遙遠、更深邃的地方伸展。

靜中念慮澄澈,見心之真題體;閒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經歷寂寞的人內心不一定孤獨。因爲,寂寞給了他思考的時間,寂寞賦予他承受寂寞的肩膀,寂寞也教會他意志的堅定。

享受寂寞,驅走喧囂,驅散鬱悶。讓心如平靜的湖面,波瀾不驚! 享受寂寞,去廣闊的天空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雲白風清,川行石立!

享受寂寞,因爲寂寞讓人生如此美麗!

寂寞觀後感篇三:電影《寂寞的煙花》觀後感

每一朵煙花在高空綻放的那一瞬都是光焰四射,令人驚歎的。然而又有誰能看到煙花爲“平步青雲”而付出的代價和那“曇花一現”後的落寞。

是選擇做一朵騰空乍現美豔輝煌的煙花還是選擇做一棵伏地甘享平凡安靜的小草?是要在萬衆矚目下孤獨寂寞地死還是要在世外桃源幸福快樂地生?這是本片向每一位觀衆提出的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藝術與生活之間,姐姐希拉莉·杜佩毅然選擇了後者。她放棄了曾經給自己帶來無數鮮花與掌聲的長笛,隨丈夫到鄉下過起了生兒育女,耕作勞動的平凡生活。而妹妹積琪·杜佩卻在飽受藝術帶來的孤獨與寂寞的痛苦之後還是沒能放下背後那貼滿榮譽的琴盒。她已經放不下了,她很清楚沒有了大提琴和演出的積琪將什麼也不是。就連在牀上和愛人享受性愛帶來的歡樂時,她也要把自己曾經取得的榮譽如數家珍的炫耀一番,因爲她很清楚那個男人所愛的是她的才而非積琪本人。而她除了在音樂上的那點造詣值得一提外別的她一無所有。驕傲的炫耀正體現出她內心的自卑。

創造出世界上最美妙的東西讓人欣賞使人幸福,而自己卻要孤獨地咀嚼藝術的苦果,這就是藝術家們的悲哀,也是藝術家們的偉大。上帝是公平的,她慷慨地賜予你一些東西的同時也會無情的從你那裏奪走一些東西。當病榻的音樂天才望着姐姐再一次隆起的肚子譏諷地向一位貴婦介紹道這個村婦就是我的姐姐,她只會生孩子時,她那複雜的表情透露出她對平凡生活的渴望。

積琪·杜佩,你是音樂藝術界的寵兒,但又是生活上的乞兒。

用“寂寞的煙花”五個字來概括積琪·杜佩短暫的一生是再適合不過了。就如同積蓄已久而爆發的熾熱的火焰被高空的冷漠迅速澆熄,而後孤獨地墜落。但用“寂寞的煙花”來形容她的一生卻是不夠的。因爲:她比煙花燦爛,又比煙花寂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