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穿越硝煙的歌聲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51W人 

  導語:賀綠汀在1934年成名後,毅然參加上海抗日救亡演劇隊,投入抗日戰爭。在奔向延安的路途中,歷經日軍轟炸,食物短缺,生活艱苦的環境下,堅持抗日演出,喚醒民智。在這次戰爭洗禮下,創作了抗日戰歌《游擊隊歌》。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穿越硝煙的歌聲》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穿越硝煙的歌聲觀後感

  《穿越硝煙的歌聲》觀後感一

上個星期,機關組織觀看了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題材電影:《穿越硝煙的歌聲》。

故事說的是賀綠汀在1934年成名後,毅然參加上海抗日救亡演劇隊,投入抗日戰爭。在奔向延安的路途中,歷經日軍轟炸,食物短缺,生活艱苦的環境下,堅持抗日演出,喚醒民智。在這次戰爭洗禮下,創作了抗日戰歌《游擊隊歌》的事蹟。

賀綠汀是當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湖南邵東仙槎橋人。電影就是站在這樣一位音樂家的獨特視角,突破了以往作品從政治和軍事角度切入抗日戰爭的慣常做法,將目光聚焦於投身抗戰的文化精英,講述了音樂家賀綠汀青年時期創作《游擊隊歌》等抗戰歌曲,以音樂爲武器進行救亡的革命往事,從藝術家的個人成長折射出全民族抗戰的滾滾洪流,表現了以賀綠汀爲代表的進步文藝工作者在抗戰時期“執筆從戎,捨身爲國”的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懷。

看完電影,可以感受到與時下大熱的青春片相比,影片《穿越硝煙的歌聲》表現的革命青春更具崇高情懷,顯示了創作者將理想追求、愛國情懷與當下年輕觀衆對接的努力,激烈的音符,在我們內心徐徐迴響着。

  《穿越硝煙的歌聲》觀後感二

《穿越硝煙的歌聲》是一部視角獨特、風格鮮明的抗戰題材電影,與時下大熱的青春片相比,《穿越硝煙的歌聲》表現的革命青春更具崇高情懷。影片中,那些耳熟能詳的音樂家們,以青年的面容出現在我們眼前:賀綠汀、聶耳……其時不過20多歲,誠可謂銳氣逼人、氣宇軒昂,在民族危亡時刻,他們毅然決然投身抗戰洪流,讓青春在抗日烽火中得到洗禮,讓我於“愛國主義”精神之中,覓到了一重別樣的青春內涵。

若問那時的青春是什麼顏色的,大家一定會說——紅色,青年音樂家們用熱血和赤誠爲祖國奉獻了火紅的青春。那麼在和平安寧的今天,青春的顏色是否隨之發生了變化?在人生的畫布上,你爲青春添上了怎樣的色彩?

我覺得當代的青春應該以藍色爲底,孕育夢想,厚積薄發,期待展翅高飛。房子、車子、票子固然重要,但別忘了人不能脫離時代存在,不能脫離國家和民族存在,人的成才成長,恰在於在參與、推動時代進步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單純是以利己的“精算”謀劃個人的名利佔有。臺灣作家九把刀曾說:“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纔有實現的價值。”那無數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恰恰是中國的未來。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有夢想、有追求、有勇氣、有堅守的青年一代。

《穿越硝煙的歌聲》中衆多人物形象都比較出彩,他們甘灑熱血、力挽狂瀾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彰顯了時代召喚下進步青年的集體成長曆程。其實革命青年和當代青年的青春一樣,充滿奮鬥,也充滿自由奔放。這個奮鬥和自由奔放,都與國家息息相關。正如歌中所唱:“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心繫國家,在任何時代都不過時,對誰都並不抽象。不管每個人的力量或大或小,腳步或快或慢,心繫國家,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青年人才能因這夢想的共振而更有激情,更具力量,更具使命感和成就感。

現在,某些別有用心的人通過網絡來蠱惑年輕人,把國家現狀與前途說得十分不堪,把“愛國主義”污名化,消解着青年人爲祖國奮發圖強的信心。“讓一個國家變得前途迷惘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的青少年失去了對祖國的期盼。”試想一下,倘若一個國家的下一代都不再相信自己的國家,那麼這個國家又怎麼能煥發出強大的力量呢?青春期的迷惘與熱望,與時代的前進、變革與激盪息息相關,對於今天的青年來說,國家的影響,應該不僅僅是一個符號,更多的應該是一種精神資源,一個精神圖騰。如果沒有愛國這樣的精神積澱,青春的底色將會黯然無光。

今天的青年,其實一樣適逢偉大的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越來越近。爲了這個夢想,一代代先輩付出太多的鮮血、生命和汗水。當歷史的接力棒交到新一代青年手中,“大衆創新、萬衆創業”的歷史大潮正賦予青年發展的無限可能,在國家和時代前進的軌跡中嵌進自己堅實的步履,讓“穿越硝煙的歌聲”在新時代唱響最強音,是每一個新青年的責任和擔當。當無數朝氣蓬勃的青春浪花匯聚在一起,必將匯成前進的洪流,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光榮,助推青春中國在圓夢路上不斷抵達新的高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