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2017年朗讀者最新一期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45W人 

導語:對朗讀投之以“桃”,朗讀會報你以“李”。欣賞“朗讀者”節目,打動我們的固然是朗讀的人、所涉的事,可誰又能說,不是朗讀本身獨具的魔力加深了我們的內心體驗,令我們備受感染?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朗讀者》最新一期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7年朗讀者最新一期觀後感

  2017朗讀者最新一期觀後感【1】

如果說“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那朗讀,大概是門檻最低的藝術形式。這項人類幾乎天然習得的技能,因爲電視節目《朗讀者》的熱播,被帶到我們的面前。當我們在談論朗讀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教授王明軍,近日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專訪。

《朗讀者》總導演之一劉欣曾說,這不是一檔讀書節目,強調的是情感,不是孤立地讀一篇文章,而是挖掘文章背後的人和事。看了節目,最打動王明軍的不是濮存昕[微博]這些名人,而是那幾個無國界醫生的從容淡定,那對來自成都的普通夫妻的文藝生活,還有老翻譯家的率真與深情——那些普通人。

王明軍笑言,最初很擔心節目會找一堆明星,變成明星朗誦會,現在看來多慮了。不過,他還是有些擔心:“節目不能用力過猛,不要變成朗讀版的‘藝術人生+感動中國’。朗誦是一個往裏走、走向內心的過程,是個讓人安靜而自得的過程,而電視手段又不得不往外走,讓更多人共鳴就不容易安靜。當然,這樣的節目,有總比沒有好。”

節目組還在杭州設置了移動“朗讀亭”。一天,一名75歲的老奶奶在亭子裏讀了老伴給她寫的情書。那天是他們結婚50週年的紀念日,病牀上的老伴用唯一能動的手,把圓珠筆綁在手臂上,用了兩個小時,給妻子寫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書。這份別人難以辨認的'書信,老奶奶每一個字都背得出。走出朗讀亭,她淚如雨下。

王明軍說:“聲音有色彩、有溫度、有個性,能直撲人的心靈。聲音的意義在於人類情感的喚起,營造一個更加鮮明的意象。朗讀一定要回到具體的人、具體的故事。哪怕你不專業,讀得不順、有口音,但那是從你心裏發出來的聲音,與你的身體、生活結合在一起,與我們共處的語境產生共鳴。”

有一首歌這樣唱:“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心裏記着我,就算日子匆匆過去我們曾走過。”歌聲總有跨越時空的力量,喚起當年的情感。而在《朗讀者》中,96歲的大翻譯家許淵衝,講到自己翻譯的第一首詩是因爲喜歡一個女同學時,依然露出少年般的笑容。

王明軍說,聽到一首歌,也許你會想起某個時代,但如果這首歌是某個人當年給你唱的,那就是你的私家記憶與時代記憶的交融。所以,同樣的,我們讀一篇文章,也能回憶想起當年讀的時候,在你身邊的那個人、那些事。

王明軍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中國古代,文章一定是要讀的,甚至“詞”這種文學形式,本身就是爲了唱;而像“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也說明了朗讀的必然。而且,很多文章形式在誕生之初就是爲了朗讀,比如宣言、公告、詔書,“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古代,無論是關於祭祀還是戰爭的文章,都是要讀出來的。

現在,我們從小學語文,顧名思義,語和文是連在一起的,而且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先語後文——先說話,再寫字。只是到了更高年級,除了專業學生,考試只考寫文章,朗讀就被慢慢弱化,脫離了教育範疇。

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朗讀變成了純藝術活動,更多與藝術演出畫上等號,不再是口說我心,而是變成了表演。以至於很多年輕人一聽“朗讀”,腦海中會浮現出那些誇張的表演,“啊!母親!”“啊!祖國!”

王明軍說:“這用行裏的話說,就是拿腔拿調。自詡專業的人,一上臺,就自然地做出了抒情狀、敘事狀、激動狀。當然,也許他是真激動,但因爲有了‘腔調’,就削弱了個性。其實朗讀離普通人不遠,只是它展現出來的樣子離我們遠,形式主義帶來疏離感。”

  2017朗讀者最新一期觀後感【2】

有些人,把自己人生的眼淚濾幹,只爲把普世的慈悲,獻給所有處於絕望中的人。

乳腺癌,令人膽寒的三個字。它的背後是殘缺,是死亡。但張佳敏,一個鮮爲人知的名字,卻改變了衆多乳癌患者的命運。1993年,55歲的張佳敏被查出患有乳腺癌。面對病魔,她沒有自憐自艾,只爲自己哭過一次。而一通陌生人的來電,卻從此開啓了她另一段飽含百種滋味的眼淚人生。是誰打來的這通電話?張家敏的人生髮生了何種鉅變?這期節目,她將講述20年抗癌路上的點滴淚水,帶我們感受生命轉瞬即逝的脆弱與不屈不撓的頑強。

斯琴高娃:孝莊皇后爲何“失控”,淚灑舞臺?

每個人的生命裏都有這樣一個“騙子”。她會在筋疲力盡的時候說“我不累”,會在飢腸轆轆的時候說“我不餓”。她堅強,永不疲倦,卻總是爲我們獨自流淚。她,就是母親。

本期《朗讀者》,史上最具靈魂的孝莊皇后扮演者斯琴高娃將來到現場。面對劇本中的人生百態,她無數次流淚。而回歸生活,她的眼淚卻是極少的。一向以剛強性格示人的斯琴高娃,談起母親,因何情難自控,淚灑現場《朗讀者》舞臺上,斯琴高娃將和大家分享她對於親情的獨特感悟。

陸川:他的第一滴眼淚,灑向了可可西里

男兒有淚不輕彈。但面對可可西里,他卻第一次流下了眼淚。

這裏是可可西里。這裏是天堂,永遠閃耀着神祕粗獷,未經開化的美;這裏也是地獄,充斥着貧窮,殺戮,和向死而生的絕望。置身可可西里,一切好壞標準統統失效。面對人性,善與惡如何定義?面對利益,信仰該如何安放?在不相信眼淚的可可西里,是什麼讓人不得不流下眼淚?本期《朗讀者》,自然影片《可可西里》導演陸川將爲大家還原最真實的可可西里,以及他面對自然,面對生命,內心最深刻的思考。

眼淚,是人最赤裸的情感釋放。《朗讀者》之所以總能輕而易舉戳中人們內心最柔軟處,與你的靈魂共舞,是因爲它敢於披荊斬棘、獨闢蹊徑,拋開譁衆取寵的綜藝外衣,走一條“不忘初心、迴歸精神關懷”的人文之路。這條路道阻且長,但它的質感與厚度,卻隨着時間延伸越來越受人認可。

  2017朗讀者最新一期觀後感【3】

《見字如面》《朗讀者》等節目的出現,重新定義了朗讀。

王明軍說:“讓朗讀重回我們的情感和生活,這是《朗讀者》正在尋找和迴歸的方向,也是這類節目帶來的意義,優秀節目的意義也在於引領和示範。對普通人來說,朗讀可以隨時發生,但在讀的同時還要去聽,多聽一些好的作品,多看一些好的節目。”

至於什麼是適合朗讀的文章?王明軍認爲,這與每一個朗讀者的認知階段相關。同樣一句“白日依山盡”,小學生和大學生都能讀,只是大學生會有更廣闊的意境和更深遠的想象。王明軍不認可壁壘鮮明地把各個年齡段分隔開來,“你怎麼知道孩子不能聽大人讀的東西呢”?

歐陽夏丹讀過一套“家庭背景聲”,裏面收錄了羅素等多位名家的文章,關於哲學、藝術、科學、人類社會等。“聲音是一種特別好的伴隨狀態。把這樣的朗讀作爲背景聲在家裏放,給孩子聽,孩子不一定能跟着讀,也不一定能聽懂,但聽着聽着,就會進入到他的腦海中,孩子也許會受到影響”。

現在,線上有《朗讀者》等朗讀節目的熱播;線下,也有不少年輕人熱衷參與各類獨立書店、出版文化機構組織的朗讀活動。

在王明軍看來,這些活動並非只是大城市文藝青年的專屬:“朗讀是表達情感的方式,而情感不分年齡與身份。設想,一個打工者,辛苦了一天,突然收到從老家寄來的一封孩子的信,他輕輕讀出來,一定會心潮起伏——這是我們人類所共有的感情。不同藝術形式的流行程度不能一概而論,朗讀可能無法超越KTV,但隨着我們閱讀習慣、思維習慣、心理安靜程度的增加,朗讀會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並喜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