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阿甘正傳觀後感(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 3.54W人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阿甘正傳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阿甘正傳觀後感(彙編15篇)

阿甘正傳觀後感1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理解,向我們闡明瞭: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正是聽着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的奇蹟。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橄欖球健將,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你都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這其實是影片在暗示: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天生就註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公平,往往,它會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的真實。幼年的阿甘腿有殘疾,阿甘的母親不得不爲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子,以輔助行走。放學後,同伴們在路上譏笑他,玩弄他,追趕着扔石頭。女同學珍妮喊道:“阿甘,快跑。”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着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不在束縛着他,他奔跑如飛。同伴們追不上他,眼睜睜的束手無策。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蹟。

跑得快真是好世界。憑着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畢業。不久,他參加了。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看到這裏,觀衆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阿甘因戰功顯赫而受到總統接見。這是導演爲我們準備的一幕喜劇,但我們卻不會爲此而覺得誇張,可笑。有的人常感覺生活負擔過重,面前困難重重,因此整天垂頭喪氣,鬱郁不歡。阿甘的信念這樣的單純,目標這樣的清晰,即便先天不足,前有窮山惡水,他也以平常心視之,並最終一一跨過,這並不是說愚人之福,保持這種態度和意志的人,信念能減輕他許多關於生命的重負,而使他達到生命之巔。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他可以爲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布巴,而幹起自己並不熟悉的捕蝦業(僅僅是由於布巴的一句話)。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着他,他也只爲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鬥,直到目標的完成,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

阿甘的一生中出現了許多奇蹟,但這些奇蹟沒有、也絕不會引導你去羨慕他,你只會欣賞和阿甘一起的那些歲月、生命和歷史,體味箇中的苦甜,以期“跨越缺陷,完美人生”。

阿甘正傳觀後感2

阿甘的故事感動這我們每一個人。看過阿甘正傳的人都知道,阿甘只是一個智力發育不全的人,可是,他簡單的生活以及多生活的積極態度卻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不知要學習他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更要學習他那種對生活的簡單態度。對生活不要要求的太多,不要總是想着擁有,那麼得到的也許就越多。在阿甘身上,我們看到了忠誠,守信,執着,友善這些人性中最爲熠熠生輝,優秀可貴的品質,看到了對生命的執着,對生活的希望,對信念的堅定。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生活會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而我們可以很幸福的在生活的過程中慢慢的享受着這所有的意外的驚喜。

簡單生活簡單笑

阿甘—一個先天智力發育不全受人歧視的孩子。也許很多人會想這麼一個孩子應該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爲,睡都沒想過他最後有那麼高的財富地位,誰都沒有想過他居然也會有愛情有孩子。可是最後他就是有了,這是一個傳奇,大家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應該也回想些事情的吧,他給我們帶來的震撼應該不只是覺得他幸運而已,從這部影片裏我們得到的太多太多…

很多時候我們就象阿甘一樣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時候我們都遠不及阿甘,那些不知爲何而做的事情總是非常輕易地半途而廢

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這樣,就象片頭和片尾中那片隨風飄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數時候,我們也許都在隨波逐流,這種飄浮沒有具體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厭倦。可是,一個騰挪一個轉身,總還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須盡力將它做得完滿,不要計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麼,你就可以越飛越高,你會發現,越往高處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並不是偶然。

你不得不承認,其實很多事情的成功是有其偶然因素的,它並不會因你的處心積慮而更接近終點,卻會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給你的努力以一個最恰當的褒賞。他忠誠,所以在。中他獨自脫離了危險的時候,他仍然跑回叢林中去找他的戰友。他守信,他答應了戰友要共買一艘捕蝦船,但戰友死了,他卻在旁人不可思議的眼神中爲他實現了遺願,也爲自己贏得了巨大的財富。他執着,所以他會在珍妮離開後一跑三年,穿越了整個美國,一直不停,他告訴你,他只是想跑,他用跑步丈量人生,這不需要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東西爲理由。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後,失去了雙腿的中尉一直對自己不能戰死在戰場上卻仍以殘廢之軀苟且偷生而羞愧,而惱怒,因爲中尉是這樣一種人:他視榮譽高於一切,他不能忍受平凡,是阿甘用友善喚回他對生命的信心,使他發現,即使沒有雙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滿生機。

阿甘正傳觀後感3

上週,觀賞了一部美國影片,算是一部老片子了。也許在座不少都看過,1994年的一部影片。獲得奧斯卡六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也許你已經猜到了,就是《阿甘正傳》。這部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影片不是現代都市青年眼中的“大片”,不是一部高投資的影片,只是一部有些雜亂的生活喜劇罷了。但票房卻創下記錄,並且獲得了這麼多殊榮。我個人認爲是本片的精神打動了觀衆吧!

首先先要說一下演員湯姆漢克斯。說真的,最初對他並不是十分感興趣,雖然他是2屆奧斯卡影帝,但對他了解不多。後來也就是從看了《玩具總動員》是由其配音後猜想了解他。正巧我們英語課放了《阿甘正傳》的主題曲,看見了他,便抽空買來一看。看完後,確實佩服漢克斯的演技,獲得奧斯卡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影片的故事總覺得有些雜亂,講述了智商只有70的阿甘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爲了富翁,會見了總統……這些在常人眼中都難以想象的事物卻在一個弱智身上實現,不免給人心靈的震撼!

而今天坐在這裏想和各位暢談的就是他的主題或者說是傳達的精神。阿甘爲什麼能獲得如此的成功?看完全片,總結了一下就是他的“專心致志”。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有人幹事“馬馬虎虎”到頭來“一事無成”。而阿甘不是這樣,他只知道要幹好這件事。不去煩其它的。阿甘做事從不猶豫,他不會比較2者利益誰更大,更不會那麼自私。而我們正常人同常在面臨兩條路時,難以選擇。

總是在爲自己的利益着像罷了,現在的中國,有多少人爲他人着想過的了。而阿甘不是,他幹了許多我們正常人都認爲是“傻事”的事物。比如影片中,願意出高價請他做代言人不幹,非要去幹“捕蝦”。明明可以坐在家裏數鈔票卻要冒着風雨賺錢,這也許很傻,可結果了,阿甘賺了很多錢,辦了很多公司。弱智變爲百萬富翁,也許一個正常人會因此開始享受,可他沒有,他捐走了公司,繼續過平民生活。其中有一句名言是阿甘媽媽告訴他的,“人一生所需要的錢並不多,多來的錢只不過是拿來炫耀罷了”。這是一種毫無意義的奢侈呀!所以阿甘捐了自己的財產,爲社會蓋了教堂,醫院等等。阿甘一生是充實的,他不像他人一位追求物質和金錢上的享受,他追求的是精神的滿足。確實,現在的人未免太“事故”了,我們學生也是如此。我相信很多學生都認爲學習爲了考試吧!我們似乎總是追求一樣東西,而不像阿甘因該個人追求不同的事物。這就和《西遊記》的道理一樣,吳承恩寫了一個“孫悟空大鬧天宮”,爲什麼要“大鬧”無非因爲“孫悟空”所追求的與他人不同罷了。而阿甘也是如此,想象一下,即使他以後延街乞討,但一生仍然沒有虛度,因爲他3次見面美國總統,因爲他受衆媒體報道……而那些只知道跟在他人後面的人只能浪費光陰,虛度一生呀!

最後,希望你在遇到困境時看看這部影片,在遇到迷茫時看看這部影片,他會使你受益匪淺,不知道這部影片激勵了多少人奮鬥。這是一部好影片,是一部富有哲理的影片呀!

阿甘正傳觀後感4

看《阿甘正傳》,我眼裏只漂浮着一片羽毛。影片開始時,一片飛羽飄飄搖搖,結束時亦是一片飛羽飄飄搖搖,它完全佔據着我的視線。看後第一個感覺就是:一片飛羽所象徵的就是一種無常的生命形態。生命的浮沉一如飄忽不定的羽毛。它的歸宿在哪?在樹梢?在海上?在地上?實在讓人捉摸不透。

正如阿甘的母親所言:“生命就是一盒朱古力糖,結局往往出人意料”。這句話似乎也暗示了生命的結局的無常性。但影片的主題要表達似乎不是這樣屈服於無常的生命。而是不管命運如何安排你,都要不停地抗爭,去追求。它用了一個大智若愚,敢作敢爲,一反傳統的阿甘的“跑”來彰現這個主題。

阿甘掙脫原先套在腿上的鐵枷後,一旦受到攻擊時跑得像風一樣的快,我們不妨把它理解爲跟命運賽跑。這時影片裏出現了幾個旁觀者。那些木然的旁觀者似乎無關緊要,但卻都是阿甘和命運賽跑的見證人。這裏似乎要通過跑來證明。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就是丹中尉坐在桅杆下面大喊,那種痛快淋漓的喊正如高爾基《海燕》裏所言:“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充滿一種豪邁和衝擊力。他們無所畏懼,所以存留了下來。所以在捕魚時收穫頗豐。

看到這裏同時讓我想到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的那個老人,他在捕到大魚後,以他的體力和那小船是無法和大海相抗衡的,但他不停地抗爭,最終到岸上時那魚只剩下了一副骨架,雖然他和阿甘的方式不同,但表現了同一個主題:要敢同無常的命運抗爭,平靜地面對生命中每一場風暴,正如阿甘的母親所言:死也是生命的一個部分。

阿甘在那個站臺上講述着自己不同尋常的故事,但許多人把他當成了白癡,也就是這樣一個白癡一樣的阿甘在戰場上以及生活中用他的善良和誠實影響着周圍的人,讓他們走向樂觀,丹中尉的自暴自棄、墮落因阿甘而改變,珍妮吸毒甚至不可救藥,也被阿甘感染了,即使死也是那麼悽美。他發財了不忘朋友和公益事業,他說蠢人做蠢事,其實這些蠢嗎?答案不言自明,我們需要這樣的“蠢人”他的兒子的確聰明,那麼他能繼承父親的優點嗎?這似乎也是影片留給我們去思索的。

影片快結束時,珍妮說:“我病了”,在她去世後,阿甘平靜地說“她去了”,雖然平靜,但他最後在珍妮墓前痛徹肝腸的獨白,卻是出人意料的。誰也不願看到這個結局,我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好人沒有好結果,都無可避免的升入了天堂。於是命運無常這個主題最終得以完整的表現。

那片飛羽從書中飄落了,命運這個主題以飛羽的形式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阿甘對兒子說:“我愛你!”小福利也說:“我也愛你,爸爸。”命運儘管無常,但有愛就足夠了!影片把命運無常的悲劇式結尾抹上了亮色。

阿甘正傳觀後感5

jenny總是說,阿甘,你不懂什麼是愛。

可是,我覺得他是最懂得什麼是愛的人。

阿甘愛媽媽。

當然,他的媽媽也確確實實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用她的整個生命來愛自己的兒子,從不因爲阿甘智力上的殘缺而吝嗇他應得的那份愛。她讓阿甘一直成長得很開心,也因爲這樣,阿甘才能擁有一顆純潔無瑕的心。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動容的詞語,無論語言的差異如何大,媽媽這兩個字的發音永遠是相似的。

女性雖弱,爲母則強。

其實我想,阿甘的媽媽是驕傲的吧,她養育了一個那麼那麼好的兒子。

阿甘愛他的朋友。

在越南戰場上,他冒着生命危險救出了一個又一個戰友,在最危險的時刻,他毅然返回了即將要被炸平的叢林,爲的是“buford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好朋友不是那麼容易找的”。他牢記着他與buford的約定,買了捕蝦船,實現朋友的夢想,並資助他的家人。

而丹則是阿甘心裏的英雄,一直都是,他那麼堅定的這麼認爲,這樣強大的信念終於讓丹也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氣。丹說他沒對阿甘道過謝,其實他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報答。阿甘從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一切都在他看來都是很自然的,是他應該做的。是我們太過複雜,總覺得他做了凡人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在阿甘的世界裏,那些都是很平常的小事。

阿甘愛他的姑娘。

jenny是不幸的,她的生活一直很悽慘,四處漂泊,沒有溫暖。但是她又是幸運的,因爲她遇見了阿甘,也遇見了這世上最好的愛情。也許jenny不會想到,她的一句話換來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換來了一個美好的結局。她的一生充滿悽苦,但是最後,她終於永遠地沉睡在了唯一帶給她溫暖的樹下。

jenny是阿甘的唯一,因這唯一而永恆。

我印象最深的是阿甘在jenny的墓前說“你要什麼就叫我,我不會走得太遠”,的確,在阿甘的心裏,jenny永遠都活着。他愛她,所以不在乎她愛不愛他。他的一生永遠都會記得校車上那個天使一般的小女孩,她對他笑,她跟他一起看星星,她讓他一直跑別回頭……雖然jenny並沒有一直陪伴着他,但是阿甘的生活裏一直都有jenny留下的痕跡。

所以,其實所有死去的人都沒有消失,阿甘的身上有着所有人的記憶,只要他活着,他們就在。

阿甘愛他的孩子。

他送他的孩子上校車,像小時候媽媽送自己上校車一樣。一切都和多年前一樣,只是這一次,車上不會再有一個jenny那樣的小天使。

在阿甘的眼裏,他的媽媽、他的朋友、他的姑娘、他的孩子……都是天使,其實他不知道,他自己纔是天使。

電影裏沒有人對阿甘說過謝謝,但是我相信,所有看過此片的人都會真誠地說一句:謝謝你,阿甘。

我們終於知道,這世界上最好的愛是什麼樣子。

阿甘正傳觀後感6

在熒幕中第一次看到阿甘,總是莽莽撞撞,傻里傻氣,說起話來也是癡癡呆呆的,因而總是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和忽視。可是人生並沒有放棄他,賜給了他一雙天生的“飛毛腿”,並且在珍妮的鼓勵下,他勇敢地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智商並不高的阿甘,從平凡的人生走向人生的顛峯。其中經歷着各種困難,憑着自己的勇敢、努力拼搏、不放棄贏得了最終的成功。試想一下,當我們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當我們各項業務沒有完成的時候,我們是怎樣去面對的,是堅強還是放棄?從阿甘的身上告訴了我們,一定要堅強、不放棄,努力戰勝困難,一切皆有可能。

電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就是“我媽媽告訴我”,可見,阿甘的成功得益於他有一個強大的母親。“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沒有什麼不同,一點也沒有”。“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哪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瞭: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着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於自己生活的奇蹟。

阿甘的一生可以說有太多的巧合,但那僅僅是巧合嗎?是他用誠實、守信、認真、勇敢換來的,他得到的東西讓太多的人羨慕和嫉妒,但他失去了多少又有多少人能夠明白呢?

他唯一的好友在戰鬥中不幸身亡,爲了完成好友的遺願,阿甘竟然真的去買了一艘漁船,就像好友生前說的那樣,要捕好多好多的蝦,就在別人看來是不能做到的事,阿甘憑着自己的執着做到了,還因此賺了大錢,辦起了企業。爲了紀念自己的好友,他把這個企業叫做吉布.甘企業,可是阿甘卻並不想享受這麼多的財富,他把企業的一半股份給了好友的母親,自己去做了一份除草的工作。

阿甘就是這麼一個誠實守信,重情輕財的人,雖然好友、親人、女友一個個離他而去,但他仍然帶着小阿甘堅強地活着,在常人看來,阿甘真的很笨,但他的人生是那麼的純潔無瑕,他那顆金子般的心,折射出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芒!

阿甘有自己的堅持,他不斷地跑步。不爲任何理由。他說:"人要往前看,千萬不要被過去拖累。我想我跑步就是這個意義”和過去告別,不停留在原處。也許這世界上太多人隨波逐流,很少人會堅持做一件事,阿甘堅持自己的堅持,於是他成了“神”。

阿甘很簡單,卻做出了許多成功讓人感動的事蹟。阿甘證明一個人的價值不是靠智商而決定。阿甘媽媽讓我知道,愛是不分智商;珍妮讓我明白再怎麼追逐也不要迷失自己;巴布讓我知道幸福就是這麼簡單;中尉讓我明白要如何明確自己的人生價值……阿甘是幸福的,擁有好的生活與創造了不同的生活價值,然而又是不幸的,他愛的人都一個個的離開他而去。巴布走了,媽媽走了,珍妮走了……剩下的就是他與他的聰明小孩在夕陽西下湖裏靜靜的釣魚,溫馨的兩父子一致的小歪頭背影,讓人內心莫名的傷感。從阿甘身上感受的實在太多了,然而我卻詞窮的不只如何去詮釋阿甘帶給我的震撼與那份感動,那份激勵。

阿甘正傳觀後感7

看完這部電影我十分吃驚,一個智商測試只有七十五分的男孩竟會做出那麼多了不起的事!

被衆人認爲是一個低智商的孩子甘·福斯特,從小就只有媽媽與他相依爲命,雖然家中有許多住宿的旅客,但沒有人與他說話。他的'母親總告訴他“蠢人就應該做蠢事”,也正是因爲這句話,阿甘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生活着。

阿甘由於智商達不到正常學校所要求的最低標準而拒絕他報名,校長也曾一度建議他去特殊學校讀書,母親卻堅持要讓自己的兒子與其他孩子過上一樣平靜的生活,終於阿甘可以上學了,但在上學的第一天,當阿甘走上校車,看到明明有許多空座位,可同學們卻以各種藉口不讓他坐,阿甘失落地站在車中央,他不明白,爲什麼大家都如此地排斥他,並稱他爲白癡、蠢貨。正當他迷惑不解時,一個甜美的聲音呼喚他,阿甘驚異了,一個女孩叫他過去坐在自己的旁邊,除了他母親外,這是第一個跟他說話的人,在阿甘眼中,珍妮是那麼美,從此,他們成了好朋友。

然而,我們的阿甘在學校過得並不快樂,因爲怪異打扮和低智商使得其他同學總是欺負他。起初他逃跑,但跑得十分慢,漸漸的,阿甘擺脫了自己殘疾的雙腿上的鐵架的束縛,他覺得自己跑得那樣快,似乎已經飛起來了。也正是從那一刻起,跑步成了阿甘的特長,在他驚人地考上大學後,運動場上的飛奔令他十分快樂,他堅定地完成了學業。

後來阿甘又參軍入伍了,他在隊伍中認識了一個黑人,由於他家曾以打魚爲生,所以他對阿甘說,待他回國後,要買一艘捕蝦船,自己當船長,阿甘當船員。可是,這個美夢還沒來得及實現,他就犧牲了,而阿甘則因表現優秀回到祖國,甚至得到了總統的接見。阿甘回國後,沒有忘記與黑人朋友的約定,我看到這裏時難以想象,世間竟有這麼愚蠢的老實人,要知道在一個進步的時代,光憑一張網就想生存簡直是無稽之談,而我們的阿甘卻不顧他人的勸說,執著地向前走着。終於有一天,一場大浪幾乎摧毀了所有的漁船,只有他這個幸運兒安全歸來。從此,周圍人的海貨都只能從阿甘那買,很快他便擁有了一大筆財產。

就在阿甘沉醉於最初的成功的快樂中時,母親患上了重病,一週後,母親永遠地離開了他的傻兒子。我很佩服阿甘在面對生與死時的勇敢,以及執著的生活態度。看着阿甘的經歷,我有點懷疑,他真的是低能兒麼?人們總說上帝如果把你的一扇門關閉了,那麼一定會在別處爲你打開一扇窗戶。阿甘正是如此,他有他的特長,例如:跑步,難以想象,他竟然幾次穿越美國,跑了三年多的時間,也許老天被他感動了,終於讓阿甘找到了珍妮和他聰明伶俐的兒子——他一生的最愛。

我體會到無論智商如何,只要誠心做事做人,生活同樣會十分美好。

阿甘正傳觀後感8

今天看了阿甘正傳,下午又看一次,每次都讓自己忍不住流淚,晚上和君談起這部影片,君問我,是不是這部影片給了我太多的幫助或者轉變,確切的說,我不知道。

阿甘的一生看着簡單,卻無時不充滿着傳奇,以前記得曾經說,上帝是公平的,他讓你失去什麼,同時也會在別的方面給予你什麼。

從小智賬,但正因爲這樣,才擁有了執着,問朋友說,爲什麼珍妮一而再,再而三的離開他,其實也正如一位網友所說:

“每個人都有兩個自己,一個精神的,一個現實的,珍妮也是一樣,精神上的她需要阿甘,但阿甘無法滿足她現實中的慾望,所以她一次又一次的離開阿甘,到最後她終於累了,倦了,才最終回到了阿甘的身邊。很多人都會爲阿甘感動,但又有誰能做或願做阿甘呢。不計任何回報,無條件的愛一個人,只是因爲他愛珍妮,他喜歡這麼做,就像阿甘喜歡跑步一樣。”

看到這裏,忽然想哭,我忽然明白當初珍妮離開,阿甘爲什麼去跑步,而三年後,爲什麼又停了下來,記得當初剛認識她,直到最後捨棄親情來到浙江,哪個時候我只有愛,而她要得我給予不了,每次她都會如珍妮般那樣消失,每次回首那段在城市如乞丐般穿梭的身影之時,總是忍不住想流淚。爲什麼離開?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跑步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正如不管發生什麼,我們總歸還是要生活下去,阿甘跑了三年,而我跑了兩年,當我認爲我終於可以承載一切的時候,我告訴自己,和命運再賭一次,正如阿甘在珍妮哪次回來之後所說,我不知道他爲什麼回來,也許是她無處可去,也許是她真的累了。

“雖然我不聰明,但我知道愛是什麼!”

當兩年之後我停了下來,我以爲我的生活可以簡單化,卻沒想到她對我說,她要得是“愛情”。“愛”是什麼?愛對我來說,只是一份簡單的晚餐,一部共同的電視,一張溫暖的牀椅。而她要得則不是這個。

人都是要成長的,年少的輕狂只是一份經歷,只有經歷了,纔會學會思考,

當最後一次人去樓空,我知道,她去了她想要得愛情那裏,如果說之前有太多的心結沒有打開,那麼這次忽然開朗了許多,人總要學會放棄,也許執着本是一件好事,但過於執着,則是對彼此的一種傷害,所以阿甘停了下來。

也許珍妮是幸福的,她找到了自己最後的歸宿,但對於阿甘呢?如果沒有哪個孩子,如果珍妮沒有的病,那麼阿甘會選擇現在的這個結局嗎?也許。也許有太多的也許吧。

舊曆的新年馬上就要到了,新的一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自己,我們總歸還會有自己的生活,也許等幾年以後,我會給我的兒子講述“阿甘”的故事,也許若干年後,我們都會微笑着對所有人說:“你好嗎?”

時間總會在跑步中流逝,新年也不會在我們期待或者不期待中減慢或加快速度,生活依舊繼續,不過還是讓我們爲生活喊一次“run!run!”

阿甘正傳觀後感9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電影是《阿甘正傳》,最初是因爲韓紅說過的一句話而選擇去拜讀的,“很多人都說阿甘笨,但是笨又笨的作爲,我救不了世界,但是我願意做中國的阿甘”。出於對這句話的好奇,我迫切的想要去認識這個名叫阿甘的人,瞭解他的一生,感受他的人生軌跡。接下來我來談一下我閱讀後的感受。

首先我來給大家簡單介紹,《阿甘正傳》以荒謬的風格,通過阿甘的視角,折射美國的社會問題。主人公阿甘則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癡,智商只有75,但他天性善良單純,加上後天的努力,使他先後成爲大學美式足球明星、越戰英雄、世界級乒乓球運動員、摔跤選手、國際象棋大師和商業大亨,獲得肯尼迪總統的接見,約翰遜總統的授勳……

阿甘這“一直奔跑”的傳奇一生,真的讓人爲之驚歎。阿甘雖然有着天生的缺陷,但是卻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就算作爲一名正常人可能一生也難以達到。命運如此多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他的一生註定不平凡,正驗證了那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或許生活的本質就是這樣,永遠無法預料將要發生些什麼,我們唯一可以把握的是抓住當下,拼命努力,永遠抱有一顆進取的心。相信,結果一定不會差太多。阿甘在小說中被塑造成了真善美的化身,可以說一切美好的詞彙都可以匯聚在他的身上,誠實、守信、單純、勇敢而善良,面對命運的不公,他沒有選擇抱怨,去責備誰,而是堵上一切去追逐自己想要的。反觀我們自己,或許我們就是缺乏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永遠爲自己留有退路,做事情總是畏首畏尾,才難以達到自己既定的要求。今後,我希望自己可以多一些敢想敢做的勇氣,不只是在腦海中徘徊。

阿甘多彩充實的人生,有一半是阿甘自己創造的,而另一半則歸功於母親的諄諄教誨。他常常也很感恩,上帝又是公平的,雖然自身身體有缺陷,但是也給了他更多的機會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實,體悟人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這在一定程度上爲他今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對於媽媽在他成長道路上的教誨,他一直非常感恩,感恩母親幫他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母親對他今天成就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然也離不開阿甘自己的努力,最終造就了他傳奇的一生。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已經成爲一種必然,世界上不存在隨隨便便的成功。

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句俗語“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幸福的人,一種是努力追求幸福的人”。如果我們不能選擇前者,那我們一定要努力去成爲後者,就像阿甘那樣,朝着我們嚮往的生活一直努力奔跑下去……

阿甘正傳觀後感10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理解,向我們闡明瞭: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正是聽着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的奇蹟。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橄欖球健將,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你都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這其實是影片在暗示: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天生就註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幼年的阿甘腿有殘疾,阿甘的母親不得不爲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子,以輔助行走。放學後,同伴們在路上譏笑他,玩弄他,追趕着扔石頭。女同學珍妮喊道:“阿甘,快跑。”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着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不在束縛着他,他奔跑如飛。同伴們追不上他,眼睜睜的束手無策。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蹟。

憑着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畢業。不久,他參加--。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阿甘是真的傻嗎?並不是。他雖然在別人看來貌似很傻,但其實卻比大多數人更理解人生......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幸福的人,一種是努力追求幸福的人。存在就是一個永久的奇蹟,而這就是人生。每個生命都是上帝創造的的奇蹟,無論你承認與否。

生活就像手電筒的一開一關,有時明亮的晃人的眼,有時有又陰暗沉悶。在明暗交錯的時光裏留下純真。

阿甘,以一個純真的角度爲我們詮釋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常常,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這就是人類的悲哀。

我們總習慣於用我們的思維去思考世界。我們總以爲人生是反覆無常的。然而,正是有了這些苦難與磨難才鑄就了人生的輝煌。苦難與輝煌並存,這並不是個悖論。

總是在最深的絕望裏才能遇見最美麗的人生。上帝在給予我們磨難的同時也給予了我們希望,只是通常我們只看到了磨難,而看不見希望。其實希望就藏在內心的最深處,無論你承認與否。史鐵生說,孩子啊,這是你的悲哀,亦是你的福祉。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夠用它去尋找光明呢?

總喜歡思考最深處的人性。人性是美的,無論你承認與否。只是通常我們習慣於刻意的忽視它。這或許就是悲劇的根源。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只要我們相信人性的美好,那麼即使是身在地獄,我相信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天堂的溫暖。

阿甘正傳觀後感11

他的智商只有75,他所做的,是他能做得最好也是最擅長的事情:奔跑。從少年被欺凌時開始奔跑,他跑進了橄欖球場,跑出了大學人生,跑過了,跑遍了全美國。他,就是阿甘,謹遵媽媽教給他的人生信條,用許多人所不屑的單純與堅定跑出了精彩人生。

電影中,阿甘最常說的三個字就是:媽媽說。一句句簡單樸實卻發人深省的話語折射出了母親對阿甘的愛和阿甘對命運的挑戰。媽媽相信阿甘可以自力更生,可以活的很好,而阿甘也沒有讓她失望,他的確活的很精彩。

媽媽說:人生就是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哪種。無論面臨的是順境還是逆境,阿甘總能淡然的接受,沒有沾沾自喜,也不怨天尤人,他所做的,是做一個最簡單的也是最好的自己。我們學習中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也許這一段時間的學習順利到難以想象,下一階段的學習卻讓你焦頭爛額、寢食難安。當面對各種各樣未知的情況時,最簡單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像阿甘一樣,用一顆平常心去坦然面對,把事情盡力做到最好。

媽媽說:“死亡也是生的一部分”。人的一生說短則短,說長也長。不會總是有快樂、如意伴隨着你,難免會有些波折、坎坷發生,怎麼辦呢?面對它並接受它。正像阿甘的母親在臨終前告訴兒子的話,假使我們能抱着平和的心態看待困難和挫折,那麼困難和挫折就不會那麼難以克服了,因爲它們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都有一個目標在指引着他,他也爲此而腳踏實、努力不懈、堅定奮鬥,直到這一目標完成。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冷嘲熱諷,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起,憑着直覺在路上不停地奔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向了成功與勝利。

也許,也許有的人常常會感覺到生活的負擔過重,就因爲面前的困難重重,而整天垂頭喪氣、鬱鬱寡歡。阿甘呢,信念是這樣的單純,目標又是這樣的清晰,即使先天不足,甚至是面前有窮山惡水,可愛的阿甘也絕對能夠以一顆平常心視之,並最終一一跨過。

就是這樣一部電影,沒有華麗炫目的大場面,只用一個別人口中的“傻瓜”看似波瀾不驚的人生傳遞給我們一個簡單而又深奧的人生態度:學會面對自己,坦然接受命運,做最好的自己,永遠都不停下前進的腳步。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以一片潔白的羽毛作爲線索,既貫穿了影片的始終,也比喻了人生。不知道它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它隨着風,時而高高的飄過樹梢,飄過村落,時而又掉在地上,沾滿塵土,混跡於落葉之中。但是它從未停止它的步伐,只要一有微風,就又開始了它的旅途。我想,這其實正是影片想要告訴我們的: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蕩,或翱翔藍天,或墮入深淵...

阿甘正傳觀後感12

看完《阿甘正傳》已經很久了,可這部電影的情節時常在我的腦海裏回想,想起阿甘的這人,他一生的傳奇,電影開始是一片白色的羽毛,經過高樓、樹、汽車,就像一個人的人生降落 “我不懂我們是否有着各自的命運,還是隻是隨風飄蕩”

阿甘的一生的傳奇,和他母親一丁點都分不開,他始終母愛伴隨,並不離不棄,原本阿甘只有75的智商,他母親堅持讓他上正常人的學校,並且告訴他“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並沒什麼不同,一點也沒有”,

從剛剛上校車起就有人開始欺負他,也只有珍妮願意讓出一個座位給他,也就這樣,在受人欺負時,有個人出來願意給你一個溫暖,真正的是以身相許不足爲過,在學校裏有壞學生欺負他,珍妮告訴他快跑,他飛快的開始跑,跑啊跑啊,他跑出了田徑場,跑成了橄欖隊手,並且順利的畢業。 大學畢業有人過來告訴她參軍,他沒有常人的雜念在軍隊裏這讓他如魚得水,又憑藉雙腿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泥潭,養傷期間學會打乒乓球,專心致志,於是打乒乓球打到了外交的戰場,退役後,珍妮有一次找到他後又離家出走了,因爲尋找珍妮他跑了一個小鎮,沒有找到,他有點失落了,他覺得既然能跑一個鎮那麼他就能還跑一個鎮,然後就跑到一片海,他覺得既然能跑到一片海還那麼就還能再跑一子海,於是他跑遍了全美國。也真正的只有阿甘這樣的人才會有這純粹的思想,纔有他這一的傳奇經歷,阿甘看起來總是莽莽撞撞,傻里傻氣,說起話來也是癡癡呆呆,但是他忠誠,勇敢,重情重義,他沒有多餘的智慧、精力去想那些那件事是怎樣的,應該怎樣,他只是做起來就專心致志,也並沒有想要把做好還是做不好,只是就去做了,他唯一的好友在越戰中不幸身亡,爲了完成好友的遺願,阿甘竟然真的去買了一艘漁船,就像好友生前說的那樣,要捕好多好多的蝦,別人都覺得是做不到的事情,他去買船的時候賣船那人還問,你是傻子嗎?他回答,傻子纔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呢,阿甘憑着自己的執着做到了,還因此賺了大錢,辦起了企業。可是阿甘卻並不想享受這麼多的財富,他把企業的一半股份給了好友的母親,鮑布的母親不相信,並且問他,你是傻子嗎?他的回答一樣的還是“傻子纔不會做這些事情呢。”

和他比起來珍妮是一個聰明的人,她注重享受她的精神生活,離學校,到酒吧唱歌,在到陌路上遇到陌生人。漸漸的她也沒有覺得快樂,而是越來越迷失自己,以致得了不治之症。故事的最後才和阿甘及他們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對於她來說幸福來得太晚,但這也是她自己的抉擇,和很多人一樣,她在苦苦追尋幸福,但是幸福就在他眼前,他不要,還在遠山涉水的尋找,到最後才暮然,原來幸福還在原地。苦了自己也苦了別人。

我希望和阿甘一樣心無雜念,專心致志,懂得知足,重情重義,傻里傻氣也沒有關係。

阿甘正傳觀後感13

今天看了阿甘正傳,下午又看一次,每次都讓自己忍不住流淚,晚上和君談起這部影片,君問我,是不是這部影片給了我太多的幫助或者轉變,確切的說,我不知道。

阿甘的一生看着簡單,卻無時不充滿着傳奇,以前記得曾經說,上帝是公平的,阿甘讓你失去什麼,同時也會在別的方面給予你什麼。

從小智賬,但正因爲這樣,才擁有了執着,問朋友說,爲什麼珍妮一而再,再而三的離開阿甘,其實也正如一位網友所說:

“每個人都有兩個自己,一個精神的,一個現實的,珍妮也是一樣,精神上的她需要阿甘,但阿甘無法滿足她現實中的慾望,所以她一次又一次的離開阿甘,到最後她終於累了,倦了,才最終回到了阿甘的身邊。很多人都會爲阿甘感動,但又有誰能做或願做阿甘呢。不計任何回報,無條件的愛一個人,只是因爲阿甘愛珍妮,阿甘喜歡這麼做,就像阿甘喜歡跑步一樣。”

看到這裏,忽然想哭,我忽然明白當初珍妮離開,阿甘爲什麼去跑步,而三年後,爲什麼又停了下來,記得當初剛認識她,直到最後捨棄親情來到浙江,哪個時候我只有愛,而她要得我給予不了,每次她都會如珍妮般那樣消失,每次回首那段在城市如乞丐般穿梭的身影之時,總是忍不住想流淚。爲什麼離開?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跑步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正如不管發生什麼,我們總歸還是要生活下去,阿甘跑了三年,而我跑了兩年,當我認爲我終於可以承載一切的時候,我告訴自己,和命運再賭一次,正如阿甘在珍妮哪次回來之後所說,我不知道阿甘爲什麼回來,也許是她無處可去,也許是她真的累了。

“雖然我不聰明,但我知道愛是什麼!”

當兩年之後我停了下來,我以爲我的生活可以簡單化,卻沒想到她對我說,她要得是“愛情”。“愛”是什麼?愛對我來說,只是一份簡單的晚餐,一部共同的電視,一張溫暖的牀椅。而她要得則不是這個。

人都是要成長的,年少的輕狂只是一份經歷,只有經歷了,纔會學會思考,

當最後一次人去樓空,我知道,她去了她想要得愛情那裏,如果說之前有太多的心結沒有打開,那麼這次忽然開朗了許多,人總要學會放棄,也許執着本是一件好事,但過於執着,則是對彼此的一種傷害,所以阿甘停了下來。

也許珍妮是幸福的,她找到了自己最後的歸宿,但對於阿甘呢?如果沒有哪個孩子,如果珍妮沒有的病,那麼阿甘會選擇現在的這個結局嗎?也許。也許有太多的也許吧。

舊曆的新年馬上就要到了,新的一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自己,我們總歸還會有自己的生活,也許等幾年以後,我會給我的兒子講述“阿甘”的故事,也許若干年後,我們都會微笑着對所有人說:“你好嗎?”

時間總會在跑步中流逝,新年也不會在我們期待或者不期待中減慢或加快速度,生活依舊繼續,不過還是讓我們爲生活喊一次“run!run!”

阿甘正傳觀後感14

阿甘一直在奔跑,他跑過了別人對他的歧視追逐,跑過了大學,跑過了乒乓球,跑過了整個美國,跑過了億萬……

這就是他的一生,上帝只給了他75的智商,也許是因爲他將這個75發揮的淋漓盡致。也許那些擁有更高智商的人,還一直認爲自己就僅僅處於平常人範圍,結果就是做了一些平常的事,而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

也許這和智商沒有一點關係!

母親就是他的親情寄託了吧?當他聽到母親生病的時候,什麼都不顧就直接跳進了大海里面,也許那是近海,很快就可以游回去。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很會游泳。總得來說他是一個運動健將,是屬於運動界的天才。

見到母親的時候,母親微笑着說自己快死了。她很直接,但似乎這樣說起來,阿甘還是不太明白死亡的意義。

就像當初母親解釋說父親vacation一樣,從此在阿甘的字典裏的解釋應該就是:到一個地方去,就永遠不會回來了!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這是阿甘的母親說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生命的這樣一個黑色的部分,只是現實要求我們非死不可。

愛情,阿甘的一生只愛過一個人!是愛情的愛,不是其他的愛。阿甘是一個敢於說出自己所愛的人,也許以前不一定是,但是經歷過很多事情之後,他想要和這個唯一愛過的珍妮在一起,也許傻的人才用不遠不會改變自己心中的想法,因爲他們沒有那麼聰明去獲取這個社會的更多,只需要得到曾經想要得到的就滿足了。

珍妮最後死了,死在了自己最後的圓滿遺憾裏,死在了阿甘最初的希望裏。至少阿甘的希望不是這樣的。

爲了這個一直形同陌路的女人,他比他生活中更傻,這應該算是他自己的一個完美的童話。

關於友情,只是講關於阿甘的友情。

布巴,一個入伍是認識的戰友,一起參加戰爭。死了,在最後一刻他說他只是想回家捕蝦。就是爲了一個承諾,阿甘自己用所有的錢買船做船長,自己捕蝦。

一個簡單的承諾,一個單純的傻瓜。靠着捕蝦,他賺大發了。同時還救了一個人,也可以說是拯救了一個人的靈魂,這依舊是他友情的一部分。

中尉是屬於一個被舊社會毒害的典型,他一直想要繼承父輩的傳統,就是光榮地死在戰場上。就是因爲阿甘,讓他僅僅失去了雙腿,而沒有光榮犧牲。因此他一直怨恨阿甘,怨恨一個救了自己的人。

一個“傻瓜”和一個瘸子,一起捕蝦。讓中尉最後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該感謝的最後還是會得到感謝。

故事的很大一部分,是阿甘(等9路車)在一個車站,以講故事的形式回憶的。

第一個聽衆是一個拿着雜誌,對阿甘的話語愛理不理的一個人婦人(等4路車),所以最適合就是講講小時候。

第二個帶着小孩的婦人帶着小孩,是主動和阿甘交談,我可以將它類比於相親,所以阿甘主要講述的是與珍妮的事情。

第三個四五十歲的白鬍子,他不相信阿甘講敘的就是本人,笑着離開了。原來他不是等公交的。這是一個最適合交心的長輩,所以講述的大多是很有價值的經歷!但是這樣一個長輩卻笑着離開了。

阿甘正傳觀後感15

一根白羽毛輕輕地漂浮在空中,沒有人知道它從哪裏飄來,下一刻又會飄到哪裏。這是阿甘的傳奇生活。

阿甘的才華並不聰明,但也伴有殘疾,因此,經常受到他人的歧視和嘲笑。一個出生在別人身上的孩子是如何成長爲一個足球專家、一個優秀的士兵、長跑領袖、乒乓球冠軍和一個引人注目的億萬富翁的?

首先,他有一個好母親,她盡力讓阿甘受到正常教育,理解生活的基本原則。我也知道如何面對別人的嘲笑。在傑尼的幫助下,他學會了飛翔。此外,他還有那種愚蠢、淳樸的力量和他執着的心。

自從他學會了跑步,他就沒有停下來到處跑,所以他受到了足球教練的青睞。他出色的跑步能力使他成爲一名優秀的足球運動員,最終得到了球隊的尊重,包括那些以前鄙視他的人。長跑三年後,有些人認爲這很愚蠢,但因爲他想這樣做,他喜歡它,他堅持完成最終精神,鼓勵大量的追隨者成爲長跑的代表。

後來,他成爲了一名士兵,認真完成了上級丹上尉分配給他的任務,並打電話給他的朋友布巴,他們參加了越南·戰爭。當他們受到攻擊時,他是唯一一個以出色的跑步能力逃脫危險的人。但他想到了他的戰友,想到了布巴,不顧硝煙,一次又一次地跑回槍林彈雨,執着地背誦了許多戰友,丹上尉和布巴,他也受傷了,他的行爲贏得了榮譽勳章。

當他在軍隊接觸乒乓球時,他傻傻地愛上了他。從那時起,我就沒有別的想法了。我只是喜歡乒乓球。因此,我不懈的努力和毅力獲得了代表美國在中國的球員資格。正是因爲布巴死前的一句話,退休後,他幫助布巴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開始了捕蝦行業。

在普通人眼裏,他瘋了。他一天天失敗回來,沒有放棄,堅持不懈。終於有一天,他滿載而歸,成爲當地唯一堅持到底的捕蝦船長,成立了公司,成爲億萬富翁。就在人們認爲他成功的時候,他堅持捐贈自己的資產。他認爲賺錢不是人生的最終目標。他回到家,過着平淡的生活。阿甘對Jenny的愛一直是專一而深刻的。雖然Jenny一次又一次地離開,去外面的世界,玩吉他,瘋狂地叛逆,追求另類的生活,但阿甘在Jenny落魄的時候,仍然堅持等待,真誠地等待。

母親的良好教育使他有了正確的人生觀。雖然他很愚蠢,但他善良、深情、樂觀、無私、豁達,始終保持着一顆簡單而執着的心。反思我們自己,我們能像阿甘那樣執着地完成一件事嗎?堅持到底。堅持下去真的很難。我們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但我們沒有把我們學學習應用到現實中。

我的智慧不如阿甘好嗎?當然不是。我們應該表現出毅力,堅持下去,不顧別人的嘲笑和外部壓力,先跑。愚蠢的阿甘給了我們一個精彩的教訓。

堅定的信念,充滿活力的希望,迸發出青春的活力,燃燒着無盡的熱情,愛的永恆,描繪堅定的毅力,堅信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