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摩登時代》觀後感(4篇)

本文已影響 2.3W人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摩登時代》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摩登時代》觀後感(4篇)

《摩登時代》觀後感1

影片《摩登時代》是描寫人和機器之間的衝突。

故事是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時期,當時美國工業因爲轉用機器而大量解僱工人所造成的事業浪潮,主角夏爾洛他在不斷加快的傳送帶式的作業線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捲入巨大的機器齒輪中,還有出毛病的吃飯機器……這些反應了機器時代所帶的恐懼與打擊。後來夏爾洛失業了而且進了監獄,因爲他在監獄立了功的原因在監獄受到好待遇,出獄後他認爲唯一不用爲生活操心的最好地方是監獄,爲了進監獄他不惜主動替人頂罪,然而事與願違監獄進不了,不過卻因禍得福得到了受他幫助的那個女孩的愛。

這部電影以喜劇的手法突出了世界經濟危機給失業工人帶來的痛苦,揭示了工人遭受資本家欺壓,榨盡他們最後血汗的嚴酷現實,招致國際資本勢力的羣起反擊。工人在這種情況下忍受着生活和工作各方面帶來的壓力,引起精神方面的問題,造成社會問題,這實質上是個引人深思的社會現象。告誡各位企業家在創造利潤時不要忘了顧及工人的利益,工人是創造利潤的最重要工具,沒有工人的付出企業的利潤就不會存在,應該提高工人的待遇有利於創造更多更大的.利潤。關注和提高工人的待遇是解決這個社會問題的根本做法。

影片最後時夏爾洛找到一份很好很適合自己的工作但因爲女主人被便衣警察發現她是通緝犯,而他們繼續他們的逃亡生活,女主角知道他們逃亡代表着他們什麼都沒有了,但夏爾洛給予女主角鼓勵與微笑,他們互相鼓勵一起微笑向前走,給人內心以強烈的震憾,它給了人們繼續奮鬥向前的勇氣和生存的信念……

《摩登時代》觀後感2

《摩登時代——卓別林》這一部電影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的黑暗以及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它讓我們在笑聲中體會出來。資本主義國家殘酷、黑暗的現實,資本家無休無止的壓榨,讓許多人民無法生存,流浪街頭,沿街乞討,就連工人的吃飯時間都被剝奪,因此發明了吃飯機器,讓工人在吃飯時能騰出手腳來繼續幹活…… 種種做法的最終目的都只是爲了獲得更多的剩餘時間,幫資本家獲得更多利潤罷了。

在影片開始時,首先是有一羣羊走過,緊接着就是一大羣工人擁護着走進工廠,形式很接近,讓我產生一種啞然失笑的感覺。暗喻工人的命運和羊羣一樣,這麼的機械受社會控制着,而查理正是這羣人中的一個。

影片中還通過幻想中花園別墅和現實中的破舊木屋,暗示了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在監獄裏,人雖失去了一切自由,但不用爲失業、飢餓所困擾。卓別林扮演流浪漢那時就希望永遠都關在監獄裏,無憂無慮,就不用爲了找工作養活自己而感到煩惱。在街頭,人雖然獲得流浪的自由,但要爲無家可歸、難以充飢而痛苦。就如與卓別林一起流浪的女孩,在那現實社會,只能靠偷東西吃來養活家裏的兄弟姐妹,最後,卻弄到無家可歸。在工廠,人雖能維持生計,但他卻是機器的奴隸。卓別林以獨特的視覺形象概括了摩登時代的矛盾本質。在卓別林自己評論來說:那部電影是從一個抽象的概念――批評我們的機械化生活方式――發展而來的。

卓別林這一部電影《摩登時代》讓我們在笑聲中感受到當時農民工被資本家的欺壓,擔任了機械的工作,我永遠都忘不了主人公在人的鼻子、鈕釦上擰緊螺母的鏡頭以及被流水線弄得變成麻木機械的工具人。清楚描述了當時社會裏的機械化的社會秩序。面對機器時代的來臨,他們只能感到無所適從,眼裏充滿的只有迷茫。這就是摩登時代。

《摩登時代》觀後感3

昨晚看的《摩登時代》,至今不能讓我釋懷。最近看電影很多,也被感動過很多次。可只有《摩登時代》,讓我既悲且笑,讓我想把這份感動記錄下來。

《摩登時代》是卓別林自導自演的一部拍於20世紀30年代的電影,無聲電影。記得大學時我看過,沒有看完,但對卓別林滑稽的動作很有印象,還特意模仿過他鴨子式的走路。當時歡笑居多。

而昨晚是一個人無聊,特意找的喜劇。想不到看着看着想流淚。電影的時代意義和所表達的譏諷我不想多說,大抵時代不同。我想說的是引起我強烈共鳴的東西,讓我不能釋懷的東西。

電影首先是一個在社會底層掙扎的小人物。生活如此不易。他機械的上班,木然的被抓到精神病院和警察局。這是小人物的悲劇。還有那個女孩,搶劫超市的工友。都是被現實所逼,爲生計所累。每個時代都有底層的人,他們的悲喜如此簡單,他們的表情最後木然。人,要麼隨波逐流,要麼就此沉溺,要麼踩在沉溺人的頭上。

最近總是被感動。我的內心如此敏感。查理和女孩相遇,一起逃亡,開始憧憬自己的家。那個想象的家如此美好,如此豐富,如此細緻,卻只是想象。到後來女孩在水邊找到那所破爛的房子。他進門的那句:宛如天堂。瞬間讓我內心崩潰。大概年紀越大,就越想有個家。在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愛和被愛是多麼幸福。所以查理後面的努力我完全理解,我要上班,我要工作,我要養家。哪怕再苦再累。

電影這段如此之真實。即使中間再多滑稽,也改變不了它的厚重。再後面他們一起努力,在餐廳差點就能開始美好的生活,社會又讓他們一起逃亡。在最後的路上,查理說:會好起來的。多笑點,你笑起來很美。

如此完美的結局!

《摩登時代》觀後感4

《摩登時代》是講一個工業時代的故事,其中講述個人企業與追求個人幸福的衝突。這一句話揭開了電影的序幕。正如這句臺詞說的,影片一開始的畫面就是一羣羊跑過,一羣人擁擠着跑進工廠,似是前方有無限的光明,寬大的通道,足夠的空間在等着… …不斷想向前衝,不斷的想穿破“擁擠”、黑暗… …

影片講述了二十年代的美國,正值資本主義走向壟斷,機械大工業高速發展,資本向少數壟斷財團手裏集中時期。資產階級隊伍逐漸壯大,對以工人階級爲代表的無產階級進行不盡的壓榨,工人的身體和精神都被折磨着,但還是努力的想衝破這個不可能衝破的牢籠,而那些資本家只顧本階級的利益不斷的不斷的要工人工作工作… …。影片的主人公查爾斯正是當時工人中毫不起眼的一員,他在一個廠房裏日以繼夜地工作,但那些資本家還是要求他們加速加速。重複繁重的工作壓得他喘不過氣,當他把人們的鼻子當成螺絲釘來擰,當他把盤子當成螺絲來擰,當他想把釦子當成螺絲來擰,當… …,這些種種引人發笑,更引人深思。

當他因被一婦女被告於警察而被追時,當他被工作折磨得精神短路發瘋時,當他被那臺機器折磨得一塌糊塗時,有誰流露了同情、憐憫之情,有誰關心和安慰他,沒有。這就是部壓榨。

查爾斯儘管貧窮,但卻很善良。當他從精神醫院出來後,他在路上救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女孩。這也是他。

在這樣的時期,他們的命運是一樣的。只會一直被歧視,被壓榨,被… …。可能是命運,也可能是緣分,使這兩個人相遇了,一個是受工作壓迫而發瘋,一個是失去父親和姐妹,受餓不得以去偷麪包,兩個可憐的人終在那次麪包事件中有了交集。當兩個人再次在警車上相遇時,他們彼此都對對方有了好感,可能是同樣的命運,亦或是同樣的堅持吧。經兩個人的努力,兩個人終從那個“牢籠”裏逃出來了。可是就他們的努力終究是逃不出的那個“牢籠”,無底的洞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