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3.28W人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觀後感需要表達真實的情感,不能虛假刻意。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考紀錄片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精選10篇)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 1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觀看完六集紀錄片《高考》,頗有感觸,對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第一、二集毛坦廠的日與夜。

毛坦廠中學位於安徽省的一個小鎮上,鎮上的經濟就是靠毛中所帶動的,毛中國共產黨有3萬多名學生,大學數是復讀生,他們都在應屆的高考中失利,以新的心態重新面對高考,鏡頭鎖定了程教師所教的復讀班,在自習課上,並沒有出現聊天的聲音,整間房間都洋溢着學產的熱情,在教室牆上和紙板上,我看見這樣一句話:這期間,沒有老師的監視器,只有上帝的望遠鏡。學生們無需任何人的監視,你努力了,會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你不努力,社會將你淘汰。

在講述的人物中,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吳世康和何飛。吳世康在高一、高二時成績很優異,能在學校中佔300名,高三時,成績下滑到3000多名,吳世康的父親曾經有一個工廠,爲了孩子上學,關掉廠子到學校當保安隊隊長,他們家沒有出過大學生,當年他高考時與大學失之交臂,夫妻二人的心血全部投入到孩子的身上,由於吳世康成績急劇下滑,父母焦急萬分,後來經過老師的開導和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了526分,他的父親高興的流淚了,付出多年的心終於得到了回報,可憐天下父母心!現實中的我們,父母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供我們學習,我們卻辜負了他們的苦心,初四的衝刺階段就要開始了,現在努力還來得及,讓我們奮起直追,努力拼搏吧!

何飛,家庭條件不好,全家只靠父親一個人掙錢,在應屆高考中對高考沒有概念,復讀期間,在臨近高考時,纔有悔悟,就像她自己說的,我遭到了報應,因爲我以前笑的太多了。最後高考失敗,沒有考上大學。其實,家庭條件差並不能影響太多,只要你心中堅定着努力學習的信念,還有什麼做不好呢?如果我們今天不努力,就會變成明天的何飛,該努力時不努力,想努力時已經晚了。

讓我很感動的是劉洋洋的`經歷。她從小父母雙亡,是叔叔嬸嬸一手帶大的,家裏條件不好,但要負擔四個孩子的學費,十分艱苦,爲了湊學費,叔叔將家裏的羊賣掉了,日子過得很清貧,最後劉洋洋考上了大學,但發揮失常,我想她高考發揮失常的原因之一是因爲她肩負着叔叔嬸嬸和年邁的奶奶的期望,給她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吧。就在她考上大學的消息公佈後不久,奶奶就去世了,我想支撐老人家活下去的就是想看到自己的孫女考上大學這一刻,血濃於水的親情可以帶來奇蹟。

在第五集留學大潮中,有45萬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四年留學的費用就要150萬人民幣,這對我來說,自費留學的希望已經破滅,我的家庭根本無力支出這筆費用,所以對我來說,高考就是唯一改變傳動的機會,競爭很殘酷,別人努力學習,你就要比他更努力,纔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我們沒有理由不爲之努力!

要對自己狠一點,狠一點就是高標準,狠一點就是嚴要求,對自己狠一點,是減少非智力失分的殺手鐗,跌倒了,拍拍衣服,爬起來爲中考加油,我一定能贏!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 2

《高考》是央視熱播紀錄片。一共6集,講述的是高考的一些人和事情。看完我還是非常震撼!

片子開頭就以中國高考最大的“工廠”,毛坦廠中學作爲主角,無論是故事本身還是畫面衝擊力,都非常的強悍。而且這種強悍一直持續了兩集!看完,我的心臟都有了承受不住的感覺了。相比而言,第四集關於宏志班的就多了些柔情,雖然其所呈現的現實也同樣殘酷。

毛坦廠的高考工廠。在這裏,一切以高考爲中心,甚至這個鎮的經濟發展都是以高考引發的。高考,就如撒旦一般,把一箇中學,一個鎮,變成了活生生的集中營和地獄。在這裏,學生就是流水線上的產品。這裏,體會不到一點人味兒。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或者家長,或者周圍的其他人。每個人的頭上頂着“高考”二字麻木的行走,猶如真正的行屍走肉。

雖然片中的學生也會有些許的叛逆,但是在老師和家長不停的耳提面命下,也都爲了高考二字而屈服了。

在毛坦廠,在片子中,所呈現出來的,高考,依舊是這裏一萬多個孩子唯一的選擇!家長、老師都跟着孩子的成績和名次上下起伏。而孩子也因此如在懸崖邊上跳舞。

在這個紀錄片之前,雖然也聽說過毛坦廠的事蹟,不過因爲都是文字性的東西,衝擊力自然沒有視聽語言那麼的強烈。

但是所有深埋的東西總是要有一個出口的,否則便會爆炸。於是在片中,我們便戲劇性的在唯物主義論教學的隔壁是家長和學生的求神拜佛。

其實相對於第四集宏志班的孩子來說,毛坦廠的孩子幸運多了。畢竟他們中的大多數至少不用爲錢發愁。即使是片中的那個相對貧困的女生,也是可以靠自己家庭的力量解決在外租房子所需要額外付出的幾千元。而家長們要求孩子高考的唯一目的,不僅僅是爲了改善貧困,而是爲了改善生活地位,不得不說,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缺少的不是錢,而是一種受人尊敬的地方。他們嚮往上層人的生活,於是他們得不到的,便把希望壓在了孩子身上,而實現這一希望唯一可能的途徑便是高考,考上好學校,找份有地位的工作。

人性是什麼?No,只有高考。雖然片中也出現了一些反思類的採訪,但是在浩浩蕩蕩的'高考大軍中,這樣的聲音顯得特別的無力,甚至很快就淹沒在了“高考至上”論中。

相對於毛坦廠扭曲的高考心理來說,我倒是更能理解宏志班的孩子。因爲這裏的土地實在太過於貧瘠了。這裏的孩子如果要擺脫貧困的生活,甚至僅僅爲了吃飽飯這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他們也不得不通過高考來實現。

但是高考也只是第一步。這裏的孩子和家長甚至在高考前就要去面臨考上後的經濟壓力。“因教而貧”一方面讀書是唯一改變貧困面貌的途徑,另一方面讀書卻讓一個家庭雪上加霜,窮上加窮。但即使如此,這裏的人們還是願意讓孩子們放手一搏,這是幾乎帶有賭博性質的一搏,形式便是高考!

雖然高考對於宏志班的孩子來說是關乎生存和毀滅,但這裏的備考氛圍卻還是充滿着溫情和人性。

我突然想起一句話——高考,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戰鬥。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 3

8月19日,我在微信當中看了六集的《高考》視頻,看過後深有感觸。

一、二集是講述毛坦廠中學的日與夜

安徽毛坦廠中學被稱爲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高中,學校位於安徽省的一個小鎮上,每年都會有上萬名學生參加高考,他們中的三分之二是高考復讀生,這裏常年租住着數萬名陪讀家長,她們大多數來自農村和西部城鎮,小鎮和學校形成了一個高考鎮,孩子成了他們生活中的全部。

2014年1月10日,星期六,距離考試還有140天,中午,陪讀家長把飯送到校門外,學生的吃飯時間約爲10分鐘。

吳俊是毛坦廠中學的保安隊長,他說:從他爺爺到他這一輩家裏沒有一個大學生,所以他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大學,孩子幾乎成了所有家長最後的希望。校外陪讀家長等待午時才能放學的孩子們,因爲他們知道只有高考纔可以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纔可以改變現有的生活。

程老師說:拯救一個孩子就等於拯救一個家庭,只希望她們這一代可以比他們的父母過的好一些!2014年高考這天,孩子們迎來了他們一生當中的巨大考驗,考場外擠滿了家長,門外的家長似乎比孩子更加緊張,這一刻彷彿時間都凝固了,因爲對他們來說,這不僅僅代表着一次考試,更意味着孩子和家長的夢想和三年來的艱辛努力。

20天后,高考成績出來了,家長們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感動的流淚了,因爲他們知道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爲了孩子實在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了,孩子終於不負衆望的完成了他們共同的夢想,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孩子和家長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

我非常喜歡視頻中老師的一段話:

很多人怎麼講呢,受了毛中的惠,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就是剛纔有人說,毛中滅殺人性,但是大部分人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沒有苦難,這樣人就是溫室裏的花朵,他禁不住風吹雨打,你將來到社會上,誰能把你當公主,誰能把你當王子,你在家是公主啊?你在家是王子啊?你到社會上,社會很殘酷,社會是殘酷的!今天不是人,明天人上人,我就覺得,人生必須要經歷一些苦難,毛中就是給你提供了一個苦難的課堂,高考成功了,家長樂了,孩子找上好工作了,成立一個好家庭了,有什麼不好呢?毛中何罪之有?誰請你到毛中來的,在你沒來毛中之前,你就知道毛中很恐怖,爲什麼還把孩子往恐怖的學校帶?磨出雪亮的鋼刀,衝向隱形的戰場。金榜題名,捨我其誰。(第二集20分鐘之後講話)

比起他們,我們是不是輕鬆了很多、幸福了很多呢?

第三集久牽的孩子

是回到家鄉參加高考還是留在從小生活的城市,留與不留成了孩子們最大的難題,在紀錄片中一部分的人選擇了留下,一旦選擇了留下來就要接受沒有大學文憑的待遇,想要改變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但無論怎麼選擇都無法逃避高考的壓力,只是大城市多了一些我們想要的機遇和更好的生活,他們努力的尋找着共同的出路,揹負着自己的夢想和父母的期望,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第四集講述了大山裏的孩子

中國有太多太多像她一樣在大山裏的孩子,走出大山纔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纔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因爲他們知道,只有走出大山纔是改變現有生活的唯一方式,紀錄片中的她,是個懂事的孩子,而她的叔叔嬸嬸則是善良,樸實的人,爲了侄女兒的學費,賣掉了家裏所有的東西,只爲了他的侄女將來能夠過上好的生活,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即便是親生父母所做的也不過如此吧。

片尾,奶奶沒能等到孫女的寒假便因病去世了,老人家用自己的信念強撐到了最後,只是爲了聽到孫女考上大學的消息,當大學考上了,又還有什麼可以支撐她活下去呢!我所感動的是生活的.苦難,艱難的等候,令人震撼的親情。

第五集留學大潮

2014年中國有45萬人選擇出國留學,人們俗稱留學考試爲洋高考,儼然這又是另外一種高考同樣是奮鬥和追求潮流洶涌,我們關注高考,也把目光投注在那些轉身離去的身影,自費留學歐美。

4年的經濟成本大約需要150萬人民幣,可是文化和心理上的準備卻無法衡量,很多人早早選擇了國際學校,期待爲將來的國外生活做好準備,在這些國際學校裏,中文課漸漸邊緣化。

這一集我沒有仔細看,因爲這個成本就是我現在不可企及的天文數字。

最後一集論述了校長的選擇

或許是記錄片的重點,教育的改革,這裏採用了兩個高中做對比,一個是河北精中,一個是北大附中,精中代表了像毛坦廠這樣的二三線城市,他面對的教育資源有限,只能按照現在現有的模式去改革,而北大附中則是代表了那些教育資源優越的高中,他們能做到的則是更多的選擇,在各個方面做出改革。但最主要的應該是對兩所學校教育的認可。

看完之後,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拼命!也知道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更懂得對於我們普通家庭,只有學習纔是改變現有生活的唯一方式,也只有學習纔可以給予你以後更好的生活。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或許明天是美好的,但很多人已經倒在今天。

在學習的這條道路上並不擁擠,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的。讓我們用今日的努力拼搏,換取明日的驚濤駭浪,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吧!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 4

在這一週內看完了高考這部紀錄片,7月7號至7月8號的高考過去了10多天了,這幾天又剛剛下了成績,衆多考生見到自己的成績有喜極而泣的,有十分傷心的,覺得自己沒考好要復讀的。

坐落於安徽省一個小鎮上的毛坦廠中學,毛坦廠中學的大多數學生都是高考失利的復讀生,他們在應屆高考中發揮失常,並選擇了復讀,他們都十分珍惜,這次復讀的機會,將會以全新的自己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下一次高考,在這裏的班上,就算是課下時間都沒有聊天的聲音,整個教室甚至整個學校都被學習的'氛圍充滿,在一個教室的門口寫着,這期間沒有老師的監視器,只有上帝的望遠鏡學習要靠自己,不能靠別人,只有自己認真的努力了纔會有收穫,而不是在高考出現後趴在被子裏痛哭。

毛坦廠中學的門衛隊長的兒子也是一名高中生,隊長之前從商虧了好多錢,祖上幾輩沒有大學生,在兒子身上寄託了極大的期望,兒子在一開始考時成績保持前三,後來卻大幅下滑,父母都十分緊張,這期間隊長說小考大考大考當小考,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考試,發揮自己平常的狀態,不要過度憂慮,這樣就可以在高考中發揮正常水平,甚至超常發揮,隊長的兒子在家長老師和自己共同努力下高考取得了理想成績,家人們都高興的流淚,多年努力最終沒有白費。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 5

暑假,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觀看完六集紀錄片《高考》,頗有感觸,對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第一、二集毛坦廠的日與夜。

毛坦廠中學位於安徽省的一個小鎮上,鎮上的經濟就是靠毛中所帶動的,毛中國共產黨有萬多名學生,大學數是復讀生,他們都在應屆的高考中失利,以新的心態重新面對高考,鏡頭鎖定了程教師所教的復讀班,在自習上,並沒有出現聊天的聲音,整間房間都洋溢着學產的熱情,在教室牆上和紙板上,我看見這樣一句話:這期間,沒有老師的監視器,只有上帝的望遠鏡。學生們無需任何人的監視,你努力了,會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你不努力,社會將你淘汰。

在講述的`人物中,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吳世康和何飛。吳世康在高一、高二時成績很優異,能在學校中佔00名,高三時,成績下滑到000多名,吳世康的父親曾經有一個工廠,爲了孩子上學,關掉廠子到學校當保安隊隊長,他們家沒有出過大學生,當年他高考時與大學失之交臂,夫妻二人的心血全部投入到孩子的身上,由於吳世康成績急劇下滑,父母焦急萬分,後經過老師的開導和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了26分,他的父親高興的流淚了,付出多年的心終於得到了回報,可憐天下父母心!現實中的我們,父母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供我們學習,我們卻辜負了他們的苦心,初四的衝刺階段就要開始了,現在努力還得及,讓我們奮起直追,努力拼搏吧!

何飛,家庭條不好,全家只靠父親一個人掙錢,在應屆高考中對高考沒有概念,復讀期間,在臨近高考時,纔有悔悟,就像她自己說的,我遭到了報應,因爲我以前笑的太多了。最後高考失敗,沒有考上大學。其實,家庭條差並不能影響太多,只要你心中堅定着努力學習的信念,還有什麼做不好呢?如果我們今天不努力,就會變成明天的何飛,該努力時不努力,想努力時已經晚了。

讓我很感動的是劉洋洋的經歷。她從小父母雙亡,是叔叔嬸嬸一手帶大的,家裏條不好,但要負擔四個孩子的學費,十分艱苦,爲了湊學費,叔叔將家裏的羊賣掉了,日子過得很清貧,最後劉洋洋考上了大學,但發揮失常,我想她高考發揮失常的原因之一是因爲她肩負着叔叔嬸嬸和年邁的奶奶的期望,給她帶很大的心理壓力吧。就在她考上大學的消息公佈後不久,奶奶就去世了,我想支撐老人家活下去的就是想看到自己的孫女考上大學這一刻,血濃於水的親情可以帶奇蹟。

在第五集留學大潮中,有4萬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四年留學的費用就要10萬人民幣,這對我說,自費留學的希望已經破滅,我的家庭根本無力支出這筆費用,所以對我說,高考就是唯一改變傳動的機會,競爭很殘酷,別人努力學習,你就要比他更努力,纔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我們沒有理由不爲之努力!

要對自己狠一點,狠一點就是高標準,狠一點就是嚴要求,對自己狠一點,是減少非智力失分的殺手鐗,跌倒了,拍拍衣服,爬起爲中考加油,我一定能贏!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 6

在安徽省的小鎮上有一所毛坦廠中學,他被譽爲高考加工廠,在這裏每年都會有上萬名學生參加高考,他們中的2/3都是復讀生,這所學校被家長看作孩子唯一的希望被學生看做救命稻草。

看完這個紀錄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吳世廉和何飛,吳世廉在高一高二時成績優異,但在高三時成績直線下滑,他的父親原本有一個工廠,但爲了孩子上學毅然決然關閉工廠,來到學校當保安隊隊長,他們家還沒有出過大學生,當年他的父親高考時與大學失之交臂,夫妻二人便把全部心血投入到孩子身上,由於吳世廉成績急劇下滑,父母焦急萬分,後來經過老師的開導與自身的努力,他考上了大學,父親也激動得流下眼淚。細想一下,現在的我們,擁有着優越的學習環境,有什麼理由不學習,現在努力還來得及。

何飛則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她的家庭條件不好,全家只靠父親一個人掙錢,在應屆高考中對高考沒有概念,復讀期間在臨近高考時纔有悔悟,就像他所說的我遭到了報應,因爲我以前笑的太多了,最後高考失敗沒有考上大學,其實現在苦一點沒關係的,畢竟從上幼兒園到高中,我們經歷了很多過去的十年不都是爲了高考生這一搏嗎,我們總會苦淨幹來,今天不努力,努力我們就會變爲明天的何飛,不要在該努力的年紀選擇安逸。

讓我很感動的是劉洋洋的經歷,他從小父母雙亡是叔叔嬸嬸一手帶大的,家裏條件很艱苦,但又要負擔4個孩子的學費,叔叔把家裏的羊賣了,日子過的也十分清貧,最後劉洋洋考上了大學,但發揮失常,我認爲他高考發揮失常的原因不單單是緊張,更是因爲它肩負着叔叔嬸嬸和年邁的奶奶的期望給他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吧,就在他考上大學的消息公佈後不久,奶奶就去世了,我想支撐他老人家,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想見證孫女考上大學的那一刻。

很喜歡紀錄片里老師的一句話,哪怕你是倒數第一,只要按老師的`話去做,也一定能考上大學,不管現在我的成績處於什麼地步,但我相信腳踏實地的走好下面的每一步路,努力拼搏,奇蹟總會出現的。

看完紀錄片,對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學生家長在得知孩子考得好成績,是準大學生時,真的是滿是皺紋的臉上有合不攏嘴的笑,此時的父親面對鏡頭不僅落淚,鏡頭並未迴避,記錄下當時那位曾在毛坦廠陪的孩子日日夜夜父親12年來的心聲。

那位父親說,他從小學到初中都在陪孩子學習,爲了學習他當了學校保安,爲了高考把工廠停了,爲了上大學……,然後泣不成聲,這不光是一位家長的心聲,也說出了千萬家長的心聲。

我們在認爲自己上學難,上學苦,上學不容易時,父母也在背後默默承擔,不見底的學費,不鬆懈的精力,大人們也不易,只是他們不說,他們選擇了沉默,不代表他們不會痛。你在怒吼嗎?是否看過父母沉下的背,當你輕輕鬆鬆說出:“不上了,不上學了”時,是否看過父母眼中的迷茫,你在學校浪費時光時,父母在外爲生活奔波從未說過一句“對不起”。

你明明知道這所學校,也明白在這上學有多難,你當初爲什麼選擇到這兒來?你憑什麼在這兒放鬆?你爲什麼來到了就想走,有人逼你來,有人讓你不學,這一切都是自己所選擇的,所有都是自己走的路,也許父母親友等等,向你推薦過,對你講述過他的輝煌。但最終還是你自己內心的那個選擇,把你帶到了這裏。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 7

在安徽省六安市的一個偏遠的小鎮裏,這裏的人們每天過着朝五晚九的生活,不論大人和小孩都是如此,每天都在努力,每天都在拼搏,看似再正常不過的一個小鎮,卻有着這樣的一個名字-“高考加工廠”。

高考,一個改變萬千人命運的一次考試,從古至今,許多文人墨客爲它拋頭顱灑熱血,但求一紙功名!高考承載了許多教育之外的功能,它是我們走向上層社會的一個階梯,寒門學子,想要出人頭地,除了工作與闖蕩尋找機遇之外,高考便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但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於教育又分成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兩種,這兩種的好壞大家褒貶不一。但位於毛坦廠鎮的毛坦廠中學,絕對是一個應試教育的典型案例。

都說人總是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身爲大毛的孩子,初次離開母校進入大學生活的我,由一開始的厭惡到迷茫,到慢慢的思念,懷念,就如一杯酒,越久越醇香。雖然在外人的印象裏,它可能是殘酷無情的加工廠,但對於我們來說,它爲我們這些寒門學子鋪起了一條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它教會我們學會自己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與現狀。

看到紀錄片《高考》中的主人公,我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年少輕狂卻又懵懂無知,進入大學,就是半隻腳踏入了社會,你纔會發現高中的校園其實是多麼美好,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物質利益的愛情......

還記得當年的我,起初在班裏的成績,不上不下,處於中游,但有段時間,我因爲迷戀上了王者榮耀,而懈怠了學習,那段時間裏我的成績飛速下滑,老班明察暗訪,從別的同學那裏旁敲側擊,最終在某天晚上,抓住了,躺在被窩裏偷偷玩手機的我......第2天,我便見到了遠在外地打工的母親,既開心又驚訝,原來是我的老班,點名找我的家長,還記得媽媽看到我的第1句話就是,你這孩子,上學期間也不讓媽媽省心。我雖然沉浸在與母親相遇的時光裏,但也不以爲然的說了一句,小題大做。然後老班便把我和我媽媽帶到了辦公室,一頓數落,之後又循循善誘,讓我乖乖寫個檢討書,就可以放我回去上課。但那時的.我怎麼可能會聽這個“仇人”的話呢,他讓我做什麼我偏不,後來即便在母親的氣急敗壞之下,我還是被帶回了家反省兩天。

本想着這兩天能在家好好休息,玩一玩。但老媽就是不讓我碰手機。反倒是老班,只要一有空就往我家跑。翻翻我的作業,叮囑我好好看書。後來兩天時間到,我乖乖的,簽了保證書。(因爲在家裏實在太無聊了)便回到了教室。

後來我便變乖了,知道努力學習的重要性了。

哈哈,其實不是老班的勸說有效,而是那時時候的我,愛上了我們班的第一名的女孩子,那個可愛活潑,笑起來甜甜的女孩子。我覺得我喜歡上了她,但她的成績很好,長得也很漂亮。而我除了帥一無是處(捂臉)因爲老師會把成績好的同學放在一起,所以自然而然的,我距離我的女神,有好幾條街之遠,我不服,我骨子裏便是一個不服輸的人。爲了與自己心愛的人距離近一點,我便努力學習,不打遊戲,不熬夜了。後來我的成績穩步上升,老班也破天荒的當衆誇了我一回。但我的位子依然沒有動,老班美其名曰,讓我輔導一下成績不好的孩子。說來也怪,成績好了之後,我便成爲了後面那一排的小頭頭,感覺特別棒。因此我的高三過得特別輕鬆愜意,這也是我對毛中印象不差的原因!因爲我覺得,在毛中,你如果是一個努力肯幹的人,老師只會讚美,不會批評。所以對於網絡上許多噴毛坦廠不好的的人,我希望你們能夠親自去體驗一回,再來評價,而不要人云亦云。

還記得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鬆說過:“誰不想改變命運呢?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甚至一個卑微的家庭的孩子,你拿什麼與富二代官二代競爭。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以背水一戰的精神,纔有可能與命運角力,纔可能有出頭之日。

毛坦廠中學的孩子們,大都是貧民家庭,打工者的後代。他們承載着父母的希望,是父母對自己命運的詛咒和對孩子命運的抗爭。”

白巖鬆說,無論如何,我作不出嘲諷六安毛坦廠中學的事情!

這就是毛中!這就是高考!這就是現實!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 8

在中國,高考每年一次周而復始,舉國上下命運攸關,他是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的考試,是觸及千萬箇中國家庭的考試,是改變無數人命運的考試。

毛坦廠,大別山路的一個不到3萬人的小鎮裏,外來的復讀生和陪讀家長接近2萬人,本地卻成了少數族羣,毛坦廠鎮成爲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高考鎮。毛坦廠中學復讀生8千多人,應屆生三千餘人,號稱“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在這裏學生們以新的心態重新面對高考,鏡頭鎖定程教師所教的復讀班,在自習課上,不會出現任何開小差的聲音,整個房間洋溢着學生們的熱情,在教室的紙板上有:“這期間沒有老師的監事,只有上帝的'望遠鏡。”

學生們無需任何人的監視,在這裏你努力了會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你不努力社會將把你淘汰。

在這些人物中最深刻的是吳世廉和何飛,吳世廉在高一高二時成績優異,在學校中前300名,在高三時成績下滑到了3000名,吳世廉父親曾有一個工廠,爲了孩子上學關掉廠子,到學校當保安隊隊長,他們家沒有出現過大學生,當年他高考與大學失之交臂,由於吳世廉成績急劇下滑,家長和老師精心開導,最終在高考中取得了526分,他的父親淚目了,這麼多年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

何飛家庭條件很不好,他在應屆高考中對高考沒有概念,在臨近高考時有了悔悟,就像他自己說的,我遭到了報應,因爲我以前笑的太多了,最終以失敗告終,沒有考上大學,其實家庭條件並不決定太多,如果是自己有足夠的信念,又何妨,如果今天不努力就會變成明天的何飛,該努力時不努力在想,努力時爲時已晚。

第5集中有45萬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4年就要150萬人民幣,對於自費留學學生的希望破滅了。所以高考是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競爭真的很殘酷,別人努力學習你就要比他更努力,我們沒有理由不自己努力。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 9

高考,似乎離我們很遠,遠在千里之外,又似乎離我們很近,近在咫尺之間。

沒有上過高中我也要考大學”十五歲的安永全輟學後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高考》這部影片回憶了安永全十五歲輟學後爲了上大學而付出艱辛努力的點點滴滴。短短的三十二分鐘,卻展示了一段艱苦奮鬥的崢嶸歲月。表現出安永全不甘心做一輩子苦力,當一輩子農民,過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生活的決心。

看完這部僅僅三十二分鐘的電影,迸入腦海的第一個詞是慘烈。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農民不求孩子學習有多好,只要能幹活。母親的一句能認錢就好,幹苦力時的艱苦,遇見初中同學時那最後的自尊,在飽受人間痛苦之後,安永全選擇了自修考大學。學習路上遇到的困難,早上拉人力晚上卻要用功讀書到深夜,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這樣的學習又有幾個人能承受的住!考試報名時的一縷辛酸,直到坐在考場上無奈,無一不表現出考大學的不易與艱難。可這又能怎樣?這一切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是啊!不經其事,不知其難。又有什麼事能是一帆風順的呢?他悲壯而又光榮的求學歲月,幾乎讓我落淚。

昔日的考上高中卻不讓上與今日的考不上高中拿錢塞進去,形成極大的反差。而這一切都是因爲那是不注重學習,社會風氣有問題。我想,安永全如果生活在當今社會中,就不會爲考大學遭受那麼多苦難。但如果沒有舊社會的磨練,安永全也不會那麼執着的要考大學。可能在第一次失敗後就放棄了。是舊社會的磨練是安永全知道的上學的好處,考大學的優勢不必一輩子當苦力。可今天寬敞明亮的教室,優秀的'教師,又有誰能想安永全一樣用功學習讀書呢?回顧我自己的學習態度再看看安永全,能不感到羞恥嗎?安永全在短短二十七天內完成了自己最後的磨礪”。可見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習總教導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作爲一名學生,我們雖不能奔赴在一線,但是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學”使自己成爲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電影裏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高考考的不是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而是一個人的意志力和信念”我覺得生活就是磨鍊你的意志和處事能力!

人生,就應該擁有高考,應該轟轟烈烈的爲它奮鬥一次,應該讓它成爲我們生命中的一個極限!

高考紀錄片觀後感 10

高考二字,是人人皆知且最具有影響力的名詞,對於中國千萬名考生而言,可以改變命運的先行詞,這六集真人真是令我感慨萬千。

從失敗者開始,以校長的選擇落幕,每一集都值得我深思和啓發,第2集毛坦廠中學的班主任每天的辛勤付出,使我看到我們班主任的影子若隱若現,身臨其境,再加上劇中班主任帶的一屆高考失敗者,其思想行爲都如同罪人一般,再次表現出來,這就更好增加了管理難度,在他們身上我看到高考失敗的可怕和可悲,同時又清醒了一番,當成千上萬名家長絞盡腦汁在狹窄的地區與大家共處一室時,他們的焦慮與不安便又呈現在眼前,我更理解了父母的不易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與迫切。

隨後當一些孩子沒有機會上高中時,他們奮鬥,他們努力,他們拼搏,這一行爲又深深鼓舞了我,他們沒有優越學習環境都如此辛苦,那我何談鬆懈呢,他們努力的身影將是我學習的方向,更是未來我學習的導師。

第4集,那個拼搏奮鬥拼命走出大山的小女孩,她用自己的行動不負衆望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但不幸不久後奶奶去世,更是這一悲慘故事讓我認識到,我現在的幸福感與滿足感,而我也正奮不顧身的使自己達到飽和感。

我們可能對某些事情是未知態度,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哪些身居大山經濟短缺的學生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更是想盡一切辦法實現理想,身處發達地區的我們沒有理由拒絕學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