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新疆電影真愛觀後感(通用12篇)

本文已影響 1.42W人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疆電影真愛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新疆電影真愛觀後感(通用12篇)

真愛觀後感 篇1

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策劃組織、新疆天山電影製片廠創作拍攝的電影《真愛》4月28日首映後,很多觀衆都被阿尼帕媽媽的事蹟所感動,同時也被電影中唯美的畫面所感染。近日,記者採訪了影片的剪輯楊薇、編劇尹儉,與他們一同進入《真愛》電影的剪輯以及編劇的那些動人過程。

與“阿尼帕”同呼吸

“一步步地進入,慢慢地感動,這種感動融入到血液裏的時候,我覺得阿尼帕媽媽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我就在與阿尼帕一起同呼吸,這種時候,我覺得我剪輯的這個作品就是成功的。”影片剪輯楊薇說。

這位國家一級剪輯師,曾成功剪輯出很多的作品。而《真愛》是第一部讓她在整個工作過程中一直感動掉眼淚的作品。

“《真愛》這部影片是邊拍攝邊改劇本的。這是我跟劇組跟得最全的一部電影,影片還沒有開機,我就和劇組一起去了青河縣選景。每天劇組收工後,拍攝的素材都會及時送來,我就開始剪輯。我要在只有同期的條件下,做出完成片的效果,包括把音樂、畫面等效果都做出來。讓導演清楚,缺什麼畫面、需要再拍什麼畫面。每天劇組一收工,導演和我就進入到了剪輯的工作中。”楊薇說。

電影殺青後,楊薇帶着影片又開始了精細的剪輯工作。

“我給這部影片的定位就是寫意電影。讓大家看到最樸素的人做的最感動的事。爲了更好更樸實地講好這個故事,我們拍攝了大量的素材,但爲了影片的整體效果,一些內容只好忍痛割愛剪輯掉了。對我來說剪輯時的取捨很難,爲了保住影片主線的東西,一些精彩的內容沒有和觀衆見面。但影片最終達到了一氣呵成的效果,一點兒都看不出剪輯的痕跡。”楊薇說。

“剪輯就是第一觀衆,所以剪輯想看到的就是觀衆想看到的,這就需要透徹瞭解作品,而剪輯《真愛》我覺得我做到了。”楊薇說。她還記得剪輯的時候,王彩霞被阿尼帕領回家的場景,第一次拍攝的時候是有語言對話的,但她總是覺得這個時候孩子有恐懼感,應該是不會跟陌生人說話的,於是,她將這個鏡頭剪輯成王彩霞哭而不說的畫面,沒有想到,這種不語卻更讓人隨着電影中的人物開始了“同呼吸”。

而電影中多民族又現代的背景音樂也是這部電影的一大亮點。

“我選擇音樂的時候,還是將民族元素和國際元素結合起來了。像阿比包放牧時就配有呼麥,音樂很震撼,和現實場景很符合。阿爾曼葬禮時,女聲的維吾爾族哭喪歌一下就把觀衆帶到了那個悲涼的境界。這是我們從阿克蘇地區找來的一位80多歲的非遺傳承人唱的,與哈薩克族的呼麥音樂和在一起,讓觀衆感覺故事裏的事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楊薇說。

用愛來寫劇本

作爲影片的編劇之一,尹儉對電影的劇情運用了自己的表達方式——淳樸。

“如果觀衆看《真愛》時流淚了,反思了,作爲編劇,我覺得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尹儉說。

短短的20多天就拿出了6稿劇本,這對編劇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尹儉還是做到了,也拿出了讓人滿意的劇本。

“有選擇的真實就是藝術,要遵循電影藝術創作的規律來創作。面對一個真人真事的時候,我們在創作上用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手法。一部電影的細節非常重要,這個母親是一個樸實的母親,我們創作了一些細節,但是這些都是從真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尹儉說。

“寫劇本,是要帶着一顆謙卑和尊敬的心來寫的。阿尼帕媽媽是一個有愛的人,我覺得我們只要將這種感動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寫好這個劇本。這也是我爲什麼從一開始就要從王彩霞的鏡頭進入的原因。放在影片開始是基於敘事策略,這一段很感人、很容易引人入勝,也交代了這個孩子的來龍去脈。影片開始是長着頭瘡的小女孩,結尾是留着長長辮子的美麗姑娘,是一個首尾呼應的處理。”尹儉說。

如何才能在電影中體現阿尼帕媽媽養育的19個孩子呢?對此,尹儉也有自己的辦法。

“兩次找裁縫改衣服,一次是父親阿比伯,一次是母親阿尼帕。這樣設計出於兩個考慮,一個是因爲電影裏阿尼帕養育了19個孩子,跨度很大,從1974年到1984年再到現在。怎麼體現這些孩子的存在?就通過改衣服。另一方面,我們小時候都是大人的衣服給小孩穿,老大的衣服給老二穿……這樣一件衣服,它並不是新的,但會讓人覺得非常幸福,引起共鳴。”尹儉說。

當尹儉第一次看完電影后,流下了淚水。“我力求能夠讓觀衆覺得真實,讓觀衆看完電影以後都能說,對!就是這個媽媽。我覺得這個時候我是成功的。母愛是一種全球化視野下的主流價值觀,是可以引起大家共同情感儲備的話題。《真愛》讓我進入了創作的發瘋階段,很多時候我都用手機邊寫邊發給導演。鏡頭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是我們的中心價值都沒有離開過媽媽這個核心。我們經常說這是一位母親催生的一部電影。不管人類有多少變化,愛是不變的,是民族之間、地區之間、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根本道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正能量。”

談到創作這部影片的初衷,編劇尹儉只用了兩個字:感動。他說,在生活節奏加快的現代社會中,人們爲工作忙綠、爲生活奔波,此時,這個平凡的母親能讓人靜下心來,慢慢地感受這種真實的情懷,感受這種超越民族的大愛。

真愛觀後感 篇2

這是一部歌頌母愛的影片,更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影片,在一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我深深的被阿尼帕媽媽這種超越血脈、超越民族的人間真愛所感動,影片凸顯了“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具有鮮明的當代電影藝術氣質,讓影片中的母愛像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牀上流淌,在這個河牀上流淌的愛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這既是人類共有的良知,也是人類永恆的家園。

電影拍得很好,艱難見真情。在那麼困難的時代,阿尼帕媽媽靠自己的勤勞把19個孩子養大成人。用凍僵的雙手清洗着一桶桶羊下水,看到這我哭了,我周圍的人也哭了。阿尼帕媽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影片中把新疆景色拍得也很美,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了。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現實新疆人的生活觀和民族觀,全疆各民族羣衆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裏,大家是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的。

電影中阿尼帕媽媽寧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一個孩子挨餓受凍,對不是親生的孩子比親生的孩子都好,買來的唯一一雙新球鞋給了王彩霞的哥哥。這種真愛無私,大愛無疆的做法體現了阿尼帕寬廣的胸懷和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真愛觀後感 篇3

5月20日下午,我和市行政執法局全體幹部職工,在新天地電影院觀看了以“200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新疆首屆十大傑出母親”阿尼帕·阿力馬洪的真實感人故事爲原型,創作拍攝的新疆重點影片《真愛》。我在一聲聲“媽媽”的呼喚中,在一句句“跟我回家吧”“鍋在,家就在”“只要爸爸媽媽還有一口氣,19個孩子一個都不會少”的樸實話語中,接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

影片沒有宏大的場面依託,沒有藝術的渲染,只是像靜靜流淌的額爾齊斯河一樣,向我們講述着阿尼帕媽媽以母愛的至真之情,和愛人阿比包幾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撫養了19個孩子,組合成了6個民族200多口人的民族大家庭的感人故事。母愛的偉大超越了民族、地域,在撫慰一顆顆幼小心靈的同時,也讓人感嘆人間的無疆大愛。

在阿尼帕和阿比包夫妻身上,我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洗羊下水貼補家用、給小學生做飯、燈下縫補衣服等這些父母在那個年代,爲自己孩子做的普通事情。但這些普通的事情卻深深烙印着中華民族愛護幼小、崇尚人間真情的文明精神。這種精神代代相傳,鑄就了我們這個民族的真、善、美。這種精神薪火不斷,成就了我們這個民族爲祖國奉獻、爲集體奉獻、爲他人奉獻的“利他”精神。

影片有很多值得人去細細品位的內容。但最調動我情緒的有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阿尼帕和阿比包夫妻帶着孩子們去接王雲輝。當王雲輝從管教所出來時,所有的孩子都呼喊着奔向他們的兄弟,並緊緊的擁抱住他。王雲輝撲到阿尼帕媽媽的懷裏哭着說:“媽媽,我還是你的好孩子嗎?”這是我在影片中第一次聽到王雲輝喊媽媽,之前他告訴妹妹王彩霞:“我們的媽媽只有一個,就是生我們的媽媽”。這時候撲向阿尼帕的王雲輝,已經徹底改變對“媽媽”的認識。王雲輝的生活經歷造就了他性格上的堅強,而這種性格上的堅強因爲母愛的缺失而更顯的孤獨。他不讓妹妹認阿尼帕做媽媽,是對親生母親深深懷念的表現,同時他的經歷也讓他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能像親生母親一樣愛護她。是阿尼帕媽媽的至真母愛溫暖了他孤獨的心。雖然受到影片時長的限制而無法表現更多內容,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這個孩子的轉變,感受到阿尼帕媽媽的付出。

第二,雪夜,哈薩克族孩子那然揹着冬不拉回到了大家庭,對阿尼帕叫了一聲“媽媽”。那然從一開始就是暫時寄養在阿尼帕媽媽家的,他自己也知道早晚要離開這個家庭,又由於他有結巴的毛病,讓他在阿尼帕的家中顯得較爲被動。可那然依然用冬不拉表達着自己對生活的態度。當阿比包爸爸賴以生存的鐵匠鋪化爲灰燼時,全家陷入了絕境。小那然用自己的歌聲驅散了家裏的陰霾,帶來了生活的勇氣。電影向我們傳達着一種信念,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內,我們總能找到一種方式,跨越民族、語言、心理的障礙,將我們團結在一起,讓我們堅強的生活下去。而雪夜,獨自從親戚家回到阿尼帕媽媽家的那然,用一聲“媽媽”找到了自己的心理依靠。他相信這個維吾爾族爸爸媽媽,能給他最需要的關懷!同時也讓所有人堅信,新疆的發展史就是各族人民相互關愛、相互守望的生活史,邊疆穩固、生活富裕、人民幸福的根本源泉也源於此。

第三,阿尼帕媽媽參加完頒獎儀式坐在飛機上,冥冥中感受到了阿比包爸爸已經離開了人世,默默的留下了眼淚。而這時候,我也與阿尼帕媽媽一起留下了眼淚。這個沉默寡言的維吾爾族男人,因爲阿尼帕媽媽收留孤兒、打親生兒子等等問題,與阿尼帕媽媽鬧矛盾。但也總在甩門出去以後,去忙着給孩子改衣服、借雞蛋,甚至冒着生命危險翻越冰大阪去烏魯木齊送牛。這個勤勞、善良的維吾爾族男人,用實際行動支持着阿尼帕媽媽。這個勇敢、厚道的維吾爾族男人,在該享受幸福生活時閉上了眼睛。他的一生飽含着我們維吾爾族同胞和諧共處、行德顯愛的信仰,讓這個和睦的大家庭走的更遠、更堅定。

《真愛》的主題,最爲集中的體現在阿尼帕和阿比包夫妻身上。同時影片也通過其他分支故事和人物的講述,進一步豐滿了主題。比如:每天早晨阿尼帕媽媽的大兒子阿爾曼都會帶着各民族的弟弟、妹妹經過小橋去上學。他們在橋樑上記錄下自己的身高,也記錄下質樸的兄妹之情。一個民族大媽把自己家的口糧送到阿尼帕媽媽家裏,傳達着鄰里間的相互守望之情。紅旗鎮王主任長期對阿尼帕家庭的關心,讓我們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這些衆多的感情匯合在一起,形成了波濤澎湃的民族之情,昇華了我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影片的最後,我們知道了阿尼帕媽媽的身世。阿尼帕媽媽的父母因爲做生意去了蒙古國,但始終嚮往着回到祖國,至死不渝。影片大約用5分鐘的時間,講述了阿尼帕年輕時隨隊歷經艱險,最終回到了祖國,完成了父母的夙願。影片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同胞無論身處何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祖國,永遠是他們的心中所向,是他們背後堅挺的脊樑!這一點在1771年土爾扈特部的東歸事件中,體現的更爲淋漓盡致。

美麗的額爾齊斯河在靜靜的流淌,清晨的清河鎮又冒起了縷縷炊煙,阿尼帕媽媽家的200多口人在陽光下來了一張合影。這張合影是人間大愛的見證,是民族感情的見證,更是中華民族欣欣向榮的見證。

真愛觀後感 篇4

在庫車縣開展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中,活動主題“民族團結,從我做起”,5月12日,司法局組織機關幹部觀看電影《真愛》,此片讓我再次感受到了純潔的人性之美,被阿尼帕這位維吾爾族母親的善良、勤勞、大愛所感動,在母愛面前灑下了一串串熱淚。

《真愛》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在阿爾泰山下青河縣一個叫阿尼帕的維吾爾族母親收養19位各民族孩子,爲這些孩子治病、上學、教育孩子和睦相處,彼此愛護照顧,最終養育孩子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的故事。影片中一羣孩子嘩啦啦地吃飯、做作業、玩耍,阿尼帕一家人喝包穀麪糊糊、啃饢等場景,藉助母親對小彩霞的收養,傾其所有爲小彩霞治療滿頭的瘡疤,讓她長出黑亮的頭髮,以及她和哥哥的到來,與其他孩子及阿尼帕親生孩子之間產生的矛盾衝突,到最後在情感上的接納,以及讓人感嘆的平靜而貧瘠的偏遠小鎮景色。阿尼帕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她靠丈夫釘馬掌和自己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的微薄收入,撫養一羣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幾十年如一日,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供他們上學,爲他們遮風擋雨。這是多大的母愛,多大的情懷。

看了《真愛》,讓我的靈魂得到一次淨化,讓我對善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因爲我們都是人,做一個善良的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

真愛觀後感 篇5

我觀看了電影《真愛》,我的內心久久難以平靜,淚水幾次無聲的流淌,我深深的感動、感慨

影片是真人真事,講述的是新疆維吾爾族大娘阿尼帕和她的丈夫阿力馬洪,在那個極度艱難的歲月裏,收養了來自六個民族,十九個孩子的感人事蹟。

影片從三個空間展開情節,第一個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糧食是那樣的短缺,人們無法吃飽肚子。而善良的阿尼帕大娘,只要看見流浪的孩子,就一定把他們領回家來,用她的話說:“就是每人少吃點,也比讓他們在外挨餓受凍強。”多麼感人的話語,多麼質樸的情懷,多麼偉大的母愛!

爲了給孩子們多吃一口飯,她在刺骨的冰水中洗羊下水,丈夫不分黑夜白天的打鐵,用微薄的收入維持着一大家人的生活,但遠遠不夠,畫面幾次出現,阿尼帕和丈夫把食物分給孩子們後,而他們兩個所剩無幾。爲了給孩子們穿衣服,夫妻兩個不斷地把自己的衣服去改成小孩的衣服

八十年代,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一大家人終於不住氈房,搬進大一點的房子,但孩子們大了,需要的口糧也更多了。阿尼帕大娘和丈夫還是不停地去洗羊下水,幹各種各樣的活,常年的勞累,讓他們蒼老了,腳步蹣跚,白髮耀眼,皺紋縱橫,阿尼帕終於病倒了。但他們沒有放棄一個孩子,一直堅持下來。

到了二十一世紀,孩子們都遠走高飛,到各處去謀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阿尼帕夫婦依然守護着他們的'那個家,守護着那口大鍋,就像丈夫阿力馬洪所說:“鍋在,家就在”。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阿尼帕的親生孩子阿爾曼爲了保護那口大鍋,永遠的離開了人間看到這兒,我的淚水再次涌了下來,這種超越親情,跨越民族的大愛是人間真愛,是最無私的母愛!

對於這位最善良、最偉大的母親,我的所有語言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我還是用給她的頒獎詞來讚美她吧!“不是她的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苦累,一肩擋當。在她的家裏,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最後,向這位母親致以深深的敬意!

真愛觀後感 篇6

電影《真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舉行了首映式,104分鐘的觀影時間裏,現場觀衆經歷了一次喜樂、悲傷、讚歎的情感盛宴。觀影結束後,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據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長傅若清介紹,《真愛》將在5月22日和全國觀衆見面。《真愛》帶領觀衆找到希望

我沒有去過新疆,這是我第一次觀看新疆的電影,除了感動之外,希望有機會去新疆看看。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的學生高安琪說,電影《真愛》中給她印象最深的是阿比包的眼神,深沉而又包容,孩子們也是,他們在碰到困難,相互包容時的眼神就像父親。阿尼帕和阿比包建立的家庭裏缺少食物,缺少衣服,但不缺少真情,高安琪覺得這就是最好的家庭,不問血緣,患難與共,一個有希望的結局是理所應當的。

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教師曲士飛以專業眼光審視了電影《真愛》,他說,真在劇中隨處可見,19個孩子的家庭,每天最真實的生活就是圍着一口大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孩子們安靜有序,整個劇情中是由很多反覆的小事組成,讓人信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新疆人在大山大水裏養成了面對困難時忍耐、包容的情懷,正是這樣的情懷讓各族人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善意是對世界的理解方式

首映式後,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內高班的學生紛紛要求和阿尼帕·阿力馬洪合影,帶着學生一起來的是北京市和平街一中的德育老師洪娟,在觀影過程中她多次流淚。她說,阿尼帕和阿比包之間的善意讓19個孩子之間用善意漸漸忘記血緣,成爲真正的兄弟姐妹,這種善意在當今的社會非常珍貴,這次帶內高班的學生來觀影就是想讓孩子們重新感受一下這種善意,善意不該被競爭的社會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真誠交流都建立在善意之上。

我雖然沒有那麼多的兄弟姐妹,但我到了北京,在北京上內高班,我一樣是生活在大家庭裏。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內高班的學生永雯晨說,看了電影《真愛》,我想用自己的善意更好地融入學校的大家庭,讓這個社會變得安全可靠的前提是,我們要拿出對周圍人的理解和善意,這是平時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唯美讓人想去了解新疆

《真愛》中的唯美畫面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北京上學的叢琳從小在東北長大,看過《真愛》後她想到新疆旅行,美景在電影中給人以遼闊、平靜的感受,即使在苦難的生活面前,從小蒙古包裏走出來,看看門前那涓涓的河水,擡頭看一眼高遠的天空,眼前的一切煩惱就變得渺小,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在那麼幹淨遼闊的地方,這本身就是一種幸運。叢琳說,蒙古包雖小,外面的世界卻很大,一家人走過吊橋,在雪地上坐爬犁,愛就那麼自然而然地感動了觀衆中從沒去過新疆的她。

和叢琳有着同樣感受的還有很多沒有到過新疆的觀衆,他們都表示唯美讓人想去了解新疆,想了解新疆的風土人情。

真愛觀後感 篇7

近日,我們哈圖布呼鎮開展民族團結流動電影放映周活動,本人有幸在鎮文化廣場觀看了《真愛》這部影片,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在新疆這片美麗而富饒的土地上,民族團結之花遍地開放,民族團結之愛永存人間。

《真愛》是以全國道德模範、2009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阿尼帕·阿力馬洪的真實事蹟改編創作而成,這部影片用充滿質感的畫面、跌宕起伏的情節講述了一位維吾爾族婦女阿尼帕超越血緣、民族養育了19個孩子人間大愛,反映新疆各民族患難與共、攜手並進,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的動人故事。

“雖不是親生骨肉,卻勝過骨肉親情,她展開羽翼,用最淳樸而又無私的母愛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清貧苦累,她甘心情願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裏,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這是在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晚會上對阿尼帕媽媽的頒獎詞,也是對阿尼帕媽媽的一生最好的註解。

故事從1974年阿尼帕收養漢族女孩小彩霞講起,年幼的王彩霞因找失散的哥哥王雲輝而迷了路。看到衣衫襤褸,滿頭膿瘡的小彩霞孤獨無助蜷縮在石牆邊,善良的阿尼帕媽媽把他領回了家。爲了治療小彩霞頭上的膿瘡,阿尼帕媽媽拿出家裏所有的錢給她治病,讓這個原本就貧困潦倒的大家庭背上了更加沉重的負擔。阿尼帕媽媽多方求醫,在裁縫的幫助下找到了藥方,小彩霞終於長出了頭髮……,影片的開頭展現了阿尼帕的善良與博愛,同時也打開了觀衆的淚點……

隨後,阿尼帕又陸續收養了幾個無家可歸的孩子,前後共收養了19個孩子,四個民族,共同生活在這個艱辛卻充滿了關愛和希望的屋檐下……在阿尼帕的眼裏,她的孩子們沒有民族之分,她寧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一個孩子挨餓受凍,甚至更“偏袒”那些收養的孩子,買來的唯一一雙新球鞋給了彩霞的哥哥王雲輝。王雲輝得獎時她欣喜的笑容、入獄時她痛心的表情、古爾邦節給所有孩子盛滿玉米抓飯,自己和丈夫捱餓時堅定的表情……充分展現了這位偉大的母親寬廣的胸懷和無私的母愛。

阿尼帕爲了一家人的生活,爲了不讓孩子們收委屈,她爭取到了一份給屠宰場洗羊下水的工作,日復一日,在早已封凍的河水中,阿尼帕用僵硬的雙手清洗着一桶桶的羊下水……,立在不遠處的丈夫難過地轉身,在飢寒交迫的冬季,阿尼瑪心疼地握住因幫助自己洗羊下水而冰冷的手。丈夫因火災而受傷時,阿尼帕和丈夫緊緊相擁,眼神充滿憐愛。這是勤勞善良的新疆人民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沒有過多的語言,真愛都在點點滴滴的行動中。

大哥阿爾曼開始並不理解媽媽收養其他孩子的行爲,他曾因爲那雙鞋而怨恨媽媽,長大成人後,在媽媽的影響下,他不但幫助母親照顧弟妹,還用年輕的生命護衛了家裏唯一一口“民族團結之鍋”,看到此處,周圍的觀衆無不感動地潸然淚下,他們用淳樸無畏的行動凝結成超越血緣、跨越民族的無疆大愛,用人性之美詮釋了各民族大團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天山南北綻放了人間最美的民族團結友愛之花。

影片結尾處,我看到了一張有着各族面孔的全家福,這張全家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縮影。在民族和諧的中華大地、民族融合的華夏九州,只有各民族相互團結、相互幫助,才能建設起我們幸福美好的家園。真情無限、大愛永存,讓祖國各民族和諧共存、永續發展。

觀看整部影片的過程,讓人的心揪在一起,如坐過山車一般,時而爲他們的天真童趣而開懷大笑,時而爲他們的坎坷辛酸而輕聲啜泣,時而爲他們的無私博愛而低頭思索。讓我們經歷了一場暢快淋漓的情感歷練,更讓我們經歷了一場充滿人間大愛的道德洗禮

作爲2014年度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優秀影片,《真愛》值得一看。

真愛觀後感 篇8

新疆電影《真愛》用一段平鋪直抒的故事贏得了觀衆的讚許,演員們表示,能有簡單、自然的表演,首先是自己內心深受震撼。飾演阿尼帕媽媽的孔都孜·扎依塔西說,從她第一次見到阿尼帕媽媽起,從進這個劇組起,就一直心懷感念。和孔都孜·扎依塔西有着同樣感受的還有飾演阿比包的拜合提亞·艾則孜,飾演王彩霞的索星宇以及飾演那然的達尼亞爾·多裏坤……

給19個孩子“當”母親不是容易事

孔都孜·扎依塔西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94級新疆班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在《真愛》的拍攝過程中,她一直困惑的是,如何在鏡頭前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養育19個孩子的母愛,雖然生活中她也是孩子的母親,但是多民族大家庭中無差別的母愛卻是一種宏大的、難以表現的情感。

孔都孜·扎依塔西說,劇中阿尼帕媽媽要靠給別人洗羊下水維持孩子們的生活,在結冰的河水中孔都孜·扎依塔西洗着洗着就想掉眼淚,不是因爲冰冷難捱,而是這場景在她看來又悲涼又暗懷希望,想到自己就是這19個孩子的希望,心裏有種莫名的激動。

都說母愛是一種本能,而把母愛平等地分給親生和非親生的孩子,在很多人眼裏是不容易的,阿尼帕媽媽自然而然地做到了,所以她是一位傑出的女性。孔都孜·扎依塔西說自己在表演的時候,也是一次靈魂的洗滌,如果能像阿尼帕媽媽一樣愛每一個兒女,必定是幸福的,在幸福面前貧窮並不是多大的災難。

“我是阿尼帕的綠葉是孩子的依靠”

拜合提亞·艾則孜和孔都孜·扎依塔西是同班同學,他們之間很有默契,在劇中,拜合提亞·艾則孜是阿尼帕背後的男人。比起以前出演的穩重而平靜的角色,《真愛》中阿比包的角色更難把握。拜合提亞·艾則孜說,他曾聽到阿尼帕媽媽講她的愛人,還有很多村民也都給他講阿比包,在大家眼中,阿比包是一個百分之百的好人,沒有壞脾氣,很勤奮,樂於幫助人。《真愛》是一部生活片,所以要求寡言少語的阿比包真實自然。在這個家庭裏,愛不分民族,孩子太多了,卻讓人覺得他們本就是一個原生家庭。《真愛》的視覺效果很好,青河縣原汁原味兒的自然景象也是新疆美景的縮影,在這個縮影之下流淌着不分界限不分民族的愛。拜合提亞·艾則孜說,所有這些都讓人心生愛意。拜合提亞·艾則孜說:“我希望自己能演好阿尼帕的綠葉、孩子的依靠這個角色。”他的戲份年代跨度很大,從30多歲到老得都起不來了,拜合提亞·艾則孜每天都對着鏡子練走路、說話、表情。他說:“拍完戲以後,我覺得突然我有了19個孩子,有了一種超越民族的真情大愛,這讓我很感謝電影的原型,給了我們一次感悟真情的機會。”

“《真愛》讓我有了很多兄弟姐妹”

在電影《真愛》中,小彩霞頭上的膿瘡讓很多觀衆心疼不已,小彩霞的飾演者、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第116小學的索星宇,談到自己每天凌晨5點起來化妝的經歷,也是倒吸一口氣。起初上完妝之後,她幾乎不敢照鏡子。她說,在劇組的生活鍛鍊了自己,也讓自己有了很多兄弟姐妹。

每次在一旁等戲時,19個孩子就湊在一起玩,幾個月下來,他們都成了兄弟姐妹。索星宇告訴記者,她回學校上課後,班裏同學有兩個問題問得最多,一個是對着攝影機怎麼哭出來的,另一個是和18個不同民族的孩子在一起好玩兒嗎,索星宇說,最令自己幸福是很多孩子在空閒時一起玩,玩着玩着就像一家人一樣了。她說,如果一個家庭有這麼多不同民族的孩子,爸爸媽媽也善良,又能吃飽飯該多好啊!

和索星宇有同樣感受的是那然的扮演者烏魯木齊市實驗小學的學生達尼亞爾·多裏坤,他在劇組選角色時因爲不會彈奏冬不拉差點落選,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裏,達尼亞爾·多裏坤把手指彈腫了,終於學會了幾支冬不拉曲子。18個孩子和“父母”圍坐在身邊,聽達尼亞爾·多裏坤彈冬不拉時,他感到自己長大了,而且更懂親人之間的愛了。

演員們在《真愛》的拍攝過程中收穫了很多,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流淌的愛,讓他們的人生中有了最寶貴的經歷。

真愛觀後感 篇9

近日,社區工作人員在地磅街道辦事處的組織下集中觀看了電影《真愛》。《真愛》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在阿爾泰山下青河縣一個叫阿尼帕的維吾爾族母親收養19位各民族孩子,爲這些孩子治病、上學、教育孩子和睦相處,彼此愛護照顧,最終養育孩子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的故事。

阿尼帕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她靠丈夫釘馬掌和用凍僵的雙手清洗一桶桶羊下水的微薄收入,撫養一羣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看到這裏我哭了,阿尼帕媽媽幾十年如一日,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供他們上學,爲他們遮風擋雨。對待不是親生的孩子比對親生的孩子還要好,買來的唯一一雙新球鞋給了王彩霞的哥哥。這種真愛無私,大愛無疆的做法體現了阿尼帕寬廣的胸懷和偉大無私的母愛。

2008年8月,辛苦了一輩子的阿比包爸爸離開了他的妻兒,40多年,他和妻子一起用微薄的收入撐起了這個家,阿比包爸爸雖然走了,可是阿里帕媽媽並不孤獨,她還有孩子們陪伴着她,還有更多的子女一起用愛心拉近這個家!在她的家裏,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我們深深地被阿尼帕媽媽這種超越民族的精神感動了,正是這種超越民族的精神凸顯了我們偉大的新疆精神。

這是一部好電影,沒有誇張手法,沒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恰逢六一兒童節的到來,這部影片非常適合各族家長帶着孩子去觀看,可以讓孩子們用自己純真的心去感受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爲今後孩子們的成長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作爲一名社區工作者我一定要以現代文化作爲工作統領,要學習、弘揚各民族的優良傳統,切實擔當責任,付出更多努力,踐行黨的羣衆路線,堅決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做好羣衆工作,爲羣衆謀福,凝聚人心,構建和諧、美好、幸福的大美新疆。

真愛觀後感 篇10

5月22日,高新區(新市區)機關工委組織全區黨員幹部觀看電影《真愛》,區安監局的黨員幹部二十餘人到場觀看,此片讓在坐的黨員幹部再次感受到了純潔的人性之美,被阿尼帕這位維吾爾族母親的善良、勤勞、大愛所感動,在母愛面前灑下了一串串熱淚。我們爲可愛的新疆人流淚,爲真愛流淚,爲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位母親和她的偉大母愛流淚。而這個眼淚是激動的眼淚,自豪的眼淚,是內心震撼的眼淚……

阿尼帕大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但是,她做的事不普通,靠老公釘馬掌的微薄收入撫養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幾十年如一日,冬天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這是多大的愛,多麼大的情懷,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們受苦,受難,爲他們無私的遮風擋雨。

我們生活在無數個充滿真愛的家庭裏,沐浴在充滿大愛的國度中。阿尼帕大娘的家就是我們生活的縮影,也是我們天天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生活也是我們新疆人爲之自豪的資本。

《真愛》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拍攝地點,敘述的場景,自然風光,自然的生活,沒有刻意去表達什麼,但是表達了很多,沒有刻意去說什麼,但是說了很多。讓人聯想到嬉鬧與青山綠水中的童年,聯想到遠在千里之外爲自己祝福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站在木橋頭上盼望子女回家的情景。

這部電影體現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沒有誇張手法,沒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看了《真愛》讓我們的靈魂得到一次淨化,讓我們對善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因爲我們都是人,做一個善良的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用《真愛》電影的感染力宣傳新疆,讚美新疆,推出新疆,用這種方式使內地與新疆的距離更加拉進,進一步推動我們的旅遊,搞活我們的經濟,使更多的內地同胞認識新疆,認識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瞭解新疆的和諧及各民族之間的真愛。

真愛觀後感 篇11

電影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70年代,新疆傑出母親阿尼帕收養4個民族的19個兒女,爲這些孩子治病、上學、教育孩子和睦相處,彼此愛護照顧,最終養育孩子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局終小孩子們生活的年代和———一樣,吃飯、做作業,玩耍,充滿了天真浪漫。而阿尼帕大媽每天要爲這19個孩子生計忙碌。沒有固定工作,靠給別人洗羊腸子、做飯維持生活。這麼一大家子生活多麼的艱難,內心深處對大媽充滿了敬仰之情,特別是幾股勢力亂我之心不死,千方百計製造事端,給各族人民造成嚴重的危害。暴恐分子喪心病狂,滅絕人性,再一次暴露了他們反人類,反社會的本質。

《真愛》的公映有很現實的教育意義,民族團結從我做起,民族團結之花感人肺腑,發人深省。讓我們共同努力建設我們的家園,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作鬥爭,建起各民族心連心的長城,讓民族之花越開越豔。

真愛觀後感 篇12

主旋律電影《真愛》和各族觀衆見面了。這部以全國道德模範阿尼帕·阿力馬洪撫養6個民族19個孩子真實感人故事爲原型,弘揚人間真情大愛,展現中華民族大家庭和諧生活場景,反映新疆各民族患難與共、攜手並進,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的動人故事,再一次感染了觀影的各族觀衆。

《真愛》演繹了各民族團結和睦的真愛大善大愛大德大美。阿尼帕對生命和人性的無限關愛,使她從善的境界進入了美的境界,這樣的沒得感召我們將人間大愛精神在你我中間傳承和弘揚,讓我們所有人都擔當起更多更大的社會責任,付出更多更堅實的努力,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宗教和諧,凝聚人心,構建各民族團結和睦、互助美好的大美新疆。阿尼帕·阿力馬洪的事蹟值得所有人去學習。在阿尼帕身上母愛永恆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善良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家人不同民族孩子在一口大鍋裏吃飯,這正是新疆各族人民大團結,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維護民族團結的寫照。影片處處流淌着多民族大家庭愛的暖流,讓我們每個人在藝術的薰陶和潛移默化中體驗各民族大團結的人間溫情,詮釋了真愛無價,大愛無垠的內涵。在這個家庭裏,愛不分民族,所有這些都讓人心生愛意,體驗希望與溫暖,體驗真愛的情懷和力量,體驗超越時代、民族、文化和一切社會界限的偉大母愛,體驗被滋養着託舉着的良知與愛的力量,體驗構建和諧社會、遞正能量的和諧音符。

列寧說過:“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阿尼帕老人就是從小事做起,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阿尼帕的故事感天動地,那一個個鮮活感人的典型事例,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之下那亮晶晶閃爍着的人間大愛、道德真情和民族和睦,這些血濃於水的中華民族認同感底下凸顯出來的純淨甜美,“是在任何日子裏都能讓人感到溫暖和愜意的,是讓我們永遠能產生前行的力量的,也是在灰心、絕望的黑暗中閃耀的希望之花,昭示一個可以憧憬的未來。”

維吾爾族諺語說:好人走過的地方,後面開滿了鮮花。

阿尼帕將愛的奉獻作爲一片不能割捨的精神天地:道德的尊嚴、民間的人性、民族的個性、百姓的向善、大美的基因、情感的善意和凡人好事全都蘊在其中。她是好人,她走過的地方,她的身後開滿了鮮花,讓我們充分享受這一簇簇鮮花帶來的芬芳侵潤,讓我們充分沐浴這一股股大愛帶來的溫暖滋潤,讓我們在爲霞尚滿天的道德感染與啓發下,作出我們自己的道德承諾:愛黨、愛祖國、愛人民、愛統一、愛穩定、愛團結、愛和諧、愛家園、愛平安、愛和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