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方案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1.39W人 

爲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什麼樣的方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育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15篇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大棚的瞭解,讓幼兒親手搭建大棚,鍛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在操作的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到合作及成功的喜悅。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整理好的土地、彎好的竹枝、塑料薄膜、各種、種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我們知道大棚養殖技術的普及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利,能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天吃上新鮮的蔬菜,新鮮的水果,今天我們小朋友就來親自做一次菜農,動手搭建一座大棚吧。

二、操作活動

1、向幼兒介紹搭建大棚的材料。及搭建大棚時的注意事項(幾個幼兒合作搭建大棚)。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指導能力較差的幼兒。

孩子們的大棚就要搭成了

三、展示自己搭建的大棚

幼兒介紹自己搭建的大棚,裏邊種的是什麼等。

活動延伸:

蒐集不同大棚的圖片,帶到幼兒園,佈置牆面。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的文學活動“蒲公英”,作品原文是:青草地上開着黃色的小花朵,多麼有趣的蒲公英。花朵凋謝後,花托上能結出雪白的絨白色的球。田野的風吹着,那雪白的絨毛在天空中飛揚起來,比柳絮還要輕。飛着飛着,又像一朵朵雪花輕盈地降落下來。

下面我就說說本次活動的設計方案:

一、教材分析

這是篇散文,篇幅短小,結構層次清楚分明,以第一人稱來寫,使孩子們在欣賞時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形象而易於孩子瞭解的比喻手法,使整篇散文優美而又富於生命的活力,增添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憧憬,易於孩子們朗誦和仿編。結合季節特點,我在活動前帶領孩子們去感受大自然,去接觸和了解認識蒲公英,爲學習散文打下了基礎。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從情感教育、能力培養、知識三個方面認真制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具體是:

1、在觀察認識蒲公英的基礎上幼兒欣賞散文,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散文。

2、引導幼兒瞭解散文優美的詞句和比喻句

3、陶冶幼兒情操,感受身邊事物的美麗,激發幼兒對生命的熱愛。

活動的難點在於引導幼兒理解散文優美的詞句和比喻句,而重點則是在認識蒲公英的基礎上能有感情地學會朗誦散文。

二、說教法:

每個孩子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具有極強的興趣。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自制的課件、背景樂和散文錄音、

教師自身的朗誦,把孩子們帶入一種美的意境,使孩子們在優美的意境中感受了散文的語言美,體驗學習散文的快樂。活動的開展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使孩子們能主動積極、自願地參與和學習,獲得經驗,體驗了孩子的主體地位,也正好契合了《綱要》中關於“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理念。此外我還採用了欣賞傾聽法、談話交流法、遊戲表演法引導孩子在活動中敢說、想說、願意說,樹立了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本次活動達到美的享受,快樂學習的和諧統一。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了活動的重、難點。在活動中教師充分調動幼兒運用直觀視聽法、討論談話法、情境表演等學習方法,讓孩子學得輕鬆,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蒲公英,瞭解它的外形特徵。

2、錄音機、配樂散文錄音帶。

3、蒲公英頭飾若干。

4、課件及背景樂(畫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圖;畫面二:青草地上開着許多野花;畫面三:蒲公英的花形→凋謝過程,結出絨白色的球→風一吹,花朵上的絨毛隨風飛揚→雪白的絨毛輕盈降落;畫面四:第二年絨毛種子生根發芽的過程)

三、說過程

每個活動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活動設計很重要的體現和實現的過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

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動分成三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通過課件的展示,激起幼兒興趣。 《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還提出了讓幼兒“想說、敢說”。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和課件的展示給孩子創設了一種散文意境。以神祕的語氣告訴孩子說:“昨天,老師做了個夢,夢見我來到了青草地上,看到了什麼?你們來猜猜!”孩子們一定會積極的響應我的提問,他們會展開想象的翅膀來猜想我在夢中看到了什麼,這時我再告訴孩子們我看到的是草地上開着許多美麗的野花,讓孩子們繼續猜想我最喜歡什麼花?激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想象說話的空間和機會。孩子們在談話想象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體驗到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這時教師再打開課件畫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圖,讓孩子得到答案會無比興奮和滿足,激發起幼兒想去欣賞和學習散文的興趣。

第二部分:欣賞散文,引導幼兒瞭解散文優美的詞句和比喻句並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散文。 這一部分我分四個環節來完成:(一)通過播放散文課件和配樂錄音,讓幼兒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在孩子們對散文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後我回提問:①蒲公英在什麼季節開花?②散文裏說青草地上怎麼樣?“我”最喜歡什麼?③蒲公英開着什麼顏色的小花朵?④散文裏說:“多麼有趣的.蒲公英!你覺得它什麼地方有趣?(二)幫助幼兒欣賞散文並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散文。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情景表演和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通過多媒體

課件,更加形象的幫助幼兒理解散文中對蒲公英成長過程的描述,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設計了提問:“散文裏是怎麼說蒲公英有趣的?”“田野裏的風吹來,它怎麼樣?”在教學中爲了讓幼兒充分體驗散文優美的詞句,利用課件展示幫助孩子理解“飛揚”和“比柳絮還輕”。讓孩子用動作去表現體會“輕盈的降落”。此時,我適時地啓發引導孩子瞭解“蒲公英的種子輕盈的降落是爲了什麼?”激發孩子對生命的熱愛,陶冶他們的情操感受到身邊事物的美好。在示範朗誦時,教師配以情境表演和優美的背景音樂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誦,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式的交流,教師和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想法和願望。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自然的張口習得散文中的語句,豐富幼兒的語言。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讓孩子們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活動的重點在這也就水到渠成了。(三)突破活動的難點,理解什麼是比喻句。教師採用的是示範舉例說明法,讓孩子去討論:①爲什麼說花托結出的種子像雪白的絨毛似的球?②爲什麼飛着飛着,又像一朵朵雪花?通過孩子們自發的討論歸納出比喻就是把ХХХ比作ХХХ。在孩子們理解了的基礎上學說比喻句並能舉一反三,如“小朋友的臉紅得像蘋果”、“妹妹長得比花兒還要美”等等。最後幫助孩子歸納主題,總結出散文詞語豐富,語句優美的優點。“你覺得這篇散文聽起來怎麼樣?爲什麼優美呢?”(四)請孩子們戴上蒲公英的頭飾,跟着配樂散文,一邊表演,一邊自己輕輕地跟着朗誦散文,進一步感受散文的特點,激發孩子們對生命的熱愛。在每個環節中,無論是提問還是孩子交流中,我始終注意和孩子處在同一平行線上,善於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回答,而且每次的提問都出自於雙方自然的對話,使整節課少了點教師機械授教,多了點輕鬆與自然。在設計提問中,我給予孩子們更多說的空間,不去束縛他們的思維,充分體現孩子們在

活動學習中的自主性。 第三部分:延伸後續部分設計了兩個活動: 1、繪畫——“ΧΧ花”。 師以肯定、賞識的言語鼓勵孩子在活動後畫下自己喜歡的花卉進行張貼,讓孩子們自由評價:花的品種、繪畫的佈局、色彩的運用等等,使一次活動能讓孩子們得到多方面的培養和發展。

2、仿編散文。

鼓勵孩子將自己的繪畫作品轉化爲一篇新的散文,按照原散文的思路進行仿編。“ΧΧ上開着ΧΧ花,我最喜歡ΧΧ花。ΧΧ花開着Χ色的花,多麼ΧΧ的ΧΧ花,春風吹來,ΧΧ花好像在ΧΧΧΧ,陽光照着,ΧΧ花好象ΧΧΧ,蜜蜂(蝴蝶、小鳥)飛來,ΧΧ花說ΧΧΧΧΧΧ。”

散文的長短因人而已,允許孩子有更豐富的想象,不嚴格按照教師規定的結構仿編。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與批評指正,謝謝各位領導!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錄象、圖片讓幼兒感受瘦西湖的美景,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2、在遊戲活動中讓幼兒大膽述說、相互交流。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課件

2、錄音機、磁帶。

3、木偶:小魚、蝴蝶、小鳥。

4、幼兒有遊瘦西湖的經歷。

活動過程:

一、唱歌引入課題。

以《春天》的歌引出瘦西湖的春天是我們揚州最美的`地方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幼:春天)

師:“春天是最美的季節,那我們揚州的春天什麼地方最美?”(幼兒自由回答)

師:“我們揚州有很多美麗的地方,瘦西湖更是聞名中外”(打出第一張幻燈片:美麗的瘦西湖)“今天我就帶你們來欣賞美麗的瘦西湖風光,好不好?”

二、通過欣賞瘦西湖風光片,讓幼兒感受到瘦西湖的美麗,並能用一些描述性的語言來描述瘦西湖的美麗

1、(課件:放瘦西湖風光片)共同欣賞瘦西湖風光。

2、教師引導幼兒描述瘦西湖的美麗。

師:“瘦西湖美嗎?”

師:“你們覺得瘦西湖什麼地方美?”(幼兒自由討論,個別回答)

出示木偶“小魚”“"這是誰?”(小魚)教師引導說話:“小魚最喜歡什麼,它說瘦西湖的水怎麼樣?”(出示小鳥、蝴蝶)

師:“它們最喜歡什麼?它們會說瘦西湖什麼美呢?”(幼兒討論,自由回答)

師:“你見過瘦西湖還有哪些小動物?他們爲什麼都喜歡來到瘦西湖呢?”(幼兒自由回答)

三、通過景點的欣賞,幼兒感覺到瘦西湖的美不僅是自然風光美,更有其古代文化的內涵。

1、“划船”欣賞瘦西湖的景點。

師:“瘦西湖美,不僅是因爲它的花草美,還因爲它有很多有名的景點,你去過哪些地方?”(幼兒回答)

師:“下面,我們就划着小船去尋找這些名勝古蹟吧!湖上有什麼船,你劃過什麼船?怎麼劃?(動作演示)”(音樂《煙花三月下揚州》)邊“划船”邊講述瘦西湖景點。

(1)(演示下一張幻燈片:五亭橋)“這是什麼地方?”(五亭橋)

“對,這是瘦西湖最有名的景點,你知道它爲什麼叫五亭橋嗎?你上去過嗎?在上面可以看到什麼?”(幼兒討論、回答)

(2)(演示下一張幻燈:“白塔”)“這是什麼地方?”(白塔)“你來過這嗎?照過相沒有?”(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划船”(音樂)

(3)(出示“釣魚臺”幻燈)“這是瘦西湖有名的景點釣魚臺,其實它本不叫釣魚臺的,那大家爲什麼都叫它釣魚臺的呢?”幼兒講述,教師補充。

繼續“划船”(音樂)

(4)(演示下一張幻燈:“二十四橋”)這是什麼地方?“(二十四橋)”你知道它爲什麼叫二十四橋嗎?(幼兒自由說,老師補充)

(5)“二十四橋旁邊是什麼地方?”(演示下一張幻燈:“熙春臺”)“這裏好像一個大舞臺,我們上去玩一會兒吧!”(幼兒聽音樂,自由表演、做遊戲)

四、談話結束活動,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家鄉隨着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遊人,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自豪感

“瘦西湖真美呀,自古以來,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戀往返,大詩人李白曾寫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千古名句。如今,隨着揚州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來揚州旅遊。今天晚上,煙花三月大型歌舞晚會就要在我們瘦西湖演出,我們趕緊去吧!”(帶幼兒離開活動室)

(評:當教師吟誦詩句時,幼兒立刻跟着大聲朗誦,非常積極)。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表現故事中的擬聲詞,感受故事的童趣。

2、引導幼兒通過猜讀的方法閱讀畫面,理解故事的畫面內容。

3、在猜測、表演中,學說故事中的短句。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表現故事中的擬聲詞。

難點:

1、學習用猜測的方法推理故事的進展過程。

2、初步引導孩子用形容詞學說故事中的短句。

活動準備:

故事PPT、大掛圖、《好餓的小蛇》、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看,這個故事講的是誰呢?(小蛇)我們一起跟小蛇打個招呼吧!

2、我們來看看,小蛇他的眼睛是什麼樣的?(小蛇閉着眼睛)他的嘴巴是怎麼樣的?(張大嘴巴)它爲什麼要張大嘴巴呢?原來它是一隻好餓的小蛇。(幼兒學做小蛇的表情)

3、小蛇是怎麼走路的?(扭來扭去)誰來學學小蛇的樣子?(學說: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

4、你們猜猜好餓的小蛇要去幹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提問:封面上有什麼?小蛇的身體是怎樣的呢?小蛇在森林裏幹什麼呢?誒,小蛇怎麼張着大嘴巴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教師初步講解故事。

1、小蛇和蘋果的圖片: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森林裏散步,它發現了什麼?什麼樣的蘋果?好餓的小蛇看到蘋果會怎樣呢?(幼兒自由想象回答)

2、吃下蘋果小蛇的圖片:蘋果哪兒去了呢?小蛇的肚子變成什麼樣了?(幼兒自由回答)

3、小蛇和香蕉的圖片:第二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現了什麼?什麼顏色的香蕉?好餓的小蛇看見香蕉會怎麼樣?

4、吃下香蕉的小蛇圖片:小蛇張開嘴巴“啊嗚,咕嘟,”一聲把香蕉吃到了肚子裏“啊—真好吃。”小蛇的肚子像什麼?

5、小蛇和飯糰的圖片:第三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他發現什麼?什麼形狀的飯糰,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樣?那小蛇會怎樣吃飯糰呢?(帶幼兒模仿)

6、吃下飯糰的小蛇圖片:小蛇的肚子變成了什麼樣子了呢?

7、第四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這次小蛇會吃掉了什麼呢?(謎語引出葡萄)樹彎彎藤彎彎,結的果實一串串,一個一個圓又圓,吃到嘴裏甜又酸。你們猜這次它看到了什麼?(葡萄)這次好餓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模仿小蛇吃東西的聲音)

8、第五天好餓的小蛇還是沒有吃飽,這次它吃掉的又會是什麼呢?(翻到菠蘿)好餓的小蛇會怎麼樣?菠蘿可是帶刺的哦!要不要吃啊?(幼兒回答)我們來看看小蛇到底有沒有吃呢。(揭曉答案)。小蛇果然吃掉的是菠蘿(模仿小蛇吃東西的聲音)

9、葡萄肚和香蕉肚圖片:你是怎樣猜出小蛇吃的.是什麼的呢?

10、小蛇和蘋果樹的圖片:第六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你們看它又發現了什麼?這回,它發現了一棵結滿紅蘋果的樹。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樣?蘋果是那麼高,小蛇該怎麼辦呢?小蛇張大嘴巴會怎樣呢?

11、吃了大樹的小蛇圖片:小蛇到哪兒去了?(請幼兒來指指,小蛇的尾巴呢?頭呢?)小蛇變成了什麼?

12、最後小蛇會怎樣?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小結:小蛇吃飽了在呼呼的睡覺呢。

三、完整的講述故事,體會故事的幽默有趣。

1、好餓的小蛇是怎樣走路的呢?(教師和小朋友一起模仿一下)

2、小蛇都找到了什麼好吃的呢?(一一出示小蛇吃過的東西的圖片)它吃蘋果(香蕉、飯糰……)時的聲音是這樣的呢?好餓的小蛇吃下蘋果(香蕉、飯糰……)後,它的肚子變得怎樣了呢?小結:原來小蛇吃了什麼形狀的東西,它的肚子就會變成什麼形狀。

四、模仿小蛇找東西吃,大膽表現故事中的擬聲詞

1、看着小蛇吃了那麼多的好吃的,老師也餓了也想找些好吃的東西來吃,你們想不想啊!那我們就學這小蛇的樣子來找些好吃的好不好呀!

2、(將楊桃、桃子、西瓜放在黑板的不同位置)請小朋友帶上頭飾,模仿小蛇進行情景表演。

3、提問:吃掉楊桃(桃子、西瓜)的小蛇,肚子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五、引導孩子,學習吃東西的正確方法。

1、那小朋友想一下爲什麼小蛇的肚子會變成它吃的東西的形狀?小蛇它是怎樣吃東西的呢?

2、教師歸納幼兒講述內容,進行簡單小結:我們小朋友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嚥,千萬不能學習小蛇,“啊嗚,咕嘟”一口吞下去,小肚皮要撐壞的。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處理同伴間的關係,學會使用“對不起”“沒關係等文明禮貌用語,體會活動主題“對不起真神奇”故事意義。

2、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使幼兒進一步感受到生活中文明、禮貌的言行很重要。

3、進一步培養並使幼兒形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音樂律動《你好》。

2、《對不起真神奇》故事情景表演(本班幼兒)。

3、小老鼠、小羊頭、小蝸牛飾各一個、小老鼠、小羊頭、小蝸牛投票版各一個。

4、有關文明禮儀圖片20張、“快樂大巴”教具一個、笑臉貼圖(大20個、小40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表演:

1.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相互問好,好不好呀?教師與幼兒一起表演音樂律動《你好》。

2.教師:小朋友們表現的真棒,今天呀,我們班又來了幾位新朋友他們呀給我們帶來一個特殊的禮物,瞧他們來了。 (二)欣賞故事,說說故事中動物的優點

1.教師完整講述。

2.教師出示小題板,小朋友你喜歡故事中的哪一個小動物呀?我們來給他們投投票吧。(請小朋友爲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投票動手貼上一個笑臉娃娃)

3.請幼兒與教師一起統計每一個小動物的得票數量,說一說爲什麼要給**投票? 師:小朋友,你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嗎?師:你是怎樣做的呢?與幼兒討論深入主題。老師帶領幼兒一起邊看邊說邊討論,幼兒積極發言。

(三)主題擴展

1.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那些禮貌用語、文明的言行呢?請小朋友積極討論表述,進一步學習學習文明禮貌用語“請、對不起、你好、謝謝、再見” 等請幼兒分別說一說自己知道的禮貌用語以及文明禮貌的行爲。

2.教師爲幼兒出示準備好的圖片請每位幼兒看看圖片上畫了些什麼?請幼兒進行討論並講述自己的觀點,最後動手操作,圖片上畫的是文明禮貌的`言行我們就給圖片貼上一個紅色的笑臉娃娃。

(四)遊戲活動“快樂大巴”

滴滴叭叭,快樂大巴來了,小朋友們想不想坐着快樂大巴去郊遊呀?坐我的快樂大巴可有一個條件,你們看車上寫着“文明、禮貌從我做起”你們呀要每人說一個禮貌用語或者文明行爲才能上車。(小朋友們排隊說出文明的言行有序上車)快樂大巴上路了,再見!

(五)延伸活動

活動一:幼兒識字活動(禮貌用語)

活動二“繪畫活動《文明禮貌從我做起》

附故事:有一隻小老鼠,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很不禮貌。 有一次他去上學,一隻蝸牛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兇巴巴地說:“小不點兒,滾開,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着一把把蝸牛推出去很遠,小蝸牛傷心的哭了:“嗚嗚、嗚嗚、你欺負人,你要向我道歉”。

小老鼠看也不看小蝸牛一眼大搖大擺的走了。有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羊躺在路邊休息,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着,就衝到小羊的面前,小羊趕緊爬起來一不小心踩上了小老鼠的腳,小老鼠 “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羊站起來對小老鼠說:“真對不起把你踩疼了,你沒事吧?”小老鼠正要發火,可聽見小羊誠懇的道歉看着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連忙說:“沒關係、沒關係,”他想“對不起”可真神奇,我爲什麼就不能給小夥伴說聲對不起呢?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6

主題牆:(1)“我最喜歡誰”——設計一張表格,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面部分大一點,是讓孩子畫畫用的,讓他們畫下自己最喜歡的西遊記中的人物,下面部分小一點,由教師來記錄,記錄下孩子喜歡這個人物的原因,比如有些孩子喜歡孫悟空,是因爲他本領大,有些孩子喜歡沙和尚,是因爲他最勤勞;(2)“孫悟空本領大”——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本領很多,比如有七十二變、會騰雲駕霧、有火眼金精等等,引導孩子畫下孫悟空的其中一種本領,教師把這些作品展示出來;(3)“鬧龍宮”——請家長幫助收集京劇表演孫悟空鬧龍宮的圖片,讓孩子感受京劇的.特色,包括西遊記中人物的服裝造型和臉譜圖案;(4)“現代西遊記”——西遊記中有很多武器是非常厲害的,那麼其實在我們現代也同樣有其功用的東西,比如西遊記中的照妖鏡和我們現在的X光差不多等等,我們就引導孩子一一把它們找出來,並進行繪畫和記錄,展示在主題牆上。

問題牆:“西遊記中都有誰”——《西遊記》這部電視劇很多孩子都看過了,但孩子基本上只記住了主要的四個人物,對於其他的人物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就把它設置在問題牆上,讓孩子相互討論,並讓他們去請教爸爸媽媽,把獲得的信息及時佈置出來。

展示牆:“各種各樣的臉譜和兵器”——把西遊記中人物的臉譜和使用的兵器模型展覽出來。

塗鴉牆:“西遊記”——引導孩子繪畫西遊記中的情節。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和家長利用廢舊材料共同製作時裝。

2、要求服裝設計新穎獨特。

3、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一).黨風廉政教育月的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二).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月的活動方案

(三).社區衛生防疫活動策劃方案

(四).元旦節社區有趣的活動策劃方案

(五).小區社區中秋活動策劃方案

(六).社區開展學雷鋒活動的策劃方案怎麼寫

(七).學雷鋒社區活動策劃方案範文推薦

(八).社區居民學雷鋒活動方案怎麼設計

(九).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的活動方案怎麼寫

(十).紅色主題教育的活動方案有哪些

1、請家長設計好服裝製作圖

2、每個家庭準備好製作服裝的材料(如舊報紙、光碟、空煙盒等)

3、寫通知,打圖片,記錄表

4、準備場地,已做好的.環保時裝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和家長共同觀看圖片及服裝時裝分爲裙子、上衣、褲子,他的線條有簡單,有複雜的,請李老師現場製作出漂亮的時裝。

問:李老師是用些什麼廢舊材料製作的?你想成爲一名小設計時嗎?請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出你喜歡的時裝。

2、家長和幼兒共同製作時裝,發放記錄表,請家長記錄孩子的製作過程。

3、家長和幼兒上臺表演。(故事、兒歌、歌曲、舞蹈)

(1)有序的上臺。

(2)隨音樂節奏做動作。將時裝展示出來。

(3)請家長填活動反饋表,反思心得。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8

教育目標

我們從本園幼兒的實際出發,進行了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探索,力求通過幼兒園、社會、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在文明禮儀教育上取得突破,爲培養跨世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爲了進一步開展幼兒文明禮儀教育,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特制定以下計劃。

一、總目標

(1)、儀表之禮(面容整潔、衣着得體、髮型自然、儀態大方)

  ①學會自己刷牙、洗臉,在家長的幫助下梳理頭髮。

  ②學會自己穿衣、穿鞋。

  ③學會自己揩鼻涕、擦汗。

(2)、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①飯前洗手,飯後洗手、擦嘴。

  ②學會使用餐具,自己吃飯,不撒食物。

  ③吃飯時不吵鬧,不獨佔食物。

  ④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挑食。

(3)、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①學會使用“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等文明用語。

②在成人的提醒下,能主動與人打招呼。

③學會舉手發言。

(4)、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①學會與小朋友分享玩具。

②不隨便亂動別人東西。

③按照規則和要求玩遊戲。

(5)、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①看到紅燈知道停、看到綠燈知道行。

②知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③行走時跟好家長,不在馬路上奔跑嬉鬧。

(6)、觀賞之禮(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①在家長、老師帶領下學會鼓掌。

②不亂扔雜物。

③不亂走亂跑,不大聲吵鬧。

(7)、遊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①知道跟好家長、老師。

②不踩踏草坪,不採摘花果。

③不亂扔垃圾。

(9)、儀式之禮(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升國旗時,立正站好、目視國旗、不說話。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9

活動目標:

1、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增強下肢力量。

2、提高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培養運動中相互配合的能力。

3、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4、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重點:

助跑跨跳過0、6~0、8米寬的地面障礙物。

活動準備:

課前多讓幼兒瞭解消防的知識,激發幼兒模仿消防隊員活動的興趣;幼兒每人一根短棍,紙盒子若干,音樂。

活動過程:

1、幼兒每人手持一短棍,兩兩一組,兩人一前一後站立,相互手握短棍扮作車廂,前面幼兒扮作司機,在教師的帶領下以開車步入場地內,聽信號進行走、跑交替熱身。

2、教師集中幼兒做棍棒準備活動操:上肢、轉體、腹背、踢腿、下蹲、四肢關節等部位的活動。

3、自由模仿消防隊員活動。

(1)教師:你們知道消防隊員叔叔都有哪些本領?(引導幼兒說出消防員的本領)我們大家都來模仿一下,看誰模仿的消防隊員最像。

(2)幼兒分散在場地中,分別模仿消防隊員不同的動作進行運動,教師巡迴觀察和提示。

(3)集中幼兒,請幾名幼兒進行消防本領展示,教師講解。

4、帶領幼兒學、練消防隊員的本領。

(1)集中幼兒,將兩根相隔0、6米放置在地面上,教師進行助跑跨跳動作的示範講解。

(2)請幾個幼兒進行助跑跨跳動作,模仿,教師進行動作難點。重點的講解、示範。

(3)幼兒接班在場地上,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助跑跨跳練習,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4)將幼兒分成四組進行助跑跨跳過“壕溝”(多組相隔0、8米的棍)練習與鍛鍊。

5、接到119火警電話後,教師扮消防隊長,幼兒扮消防隊員,緊急出動救火。

(1)教師帶領幼兒開消防車奔赴火災現場(教師帶領幼兒在場地上成S形變速跑)。

(2)幼兒成四路縱隊,一、三組做雲梯狀,二、四組跨跳雲梯,然後進行交換。

(3)隊員原地進行360度自轉,拿水管滅火。

(4)隊員用棍搭成擔架搶救財物(紙盒)

6、勝利完成救活任務後,隊員歡呼跳躍進行放鬆活動。

7、隊長帶領隊員一起模仿生活清潔動作(洗臉、洗頭、擦身、搓背、捶腿)進行放鬆。

8、教師對本次活動進行小結後,帶領幼兒退場。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10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在幼兒園活動中經常使用鉛筆,如果不注意安全,就會出現戳傷、劃傷等事故。設計此次活動,旨在幫助幼兒安全使用鉛筆,並學會躲避、提醒同伴不安全使用鉛筆的行爲,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活動目標】

1、能夠安全的使用小鉛筆。

2、知道躲避和提醒同伴不安全使用鉛筆的行爲。

3、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活動準備】

畫紙每人一張,鉛筆,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老師今天帶來一件小文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麼?身穿花衣裳,個子細又長,寫字又畫畫,全靠他幫忙。”猜一猜,是什麼?(鉛筆)

二、帶領幼兒討論、交流如何安全使用小鉛筆。

1、教師出示鉛筆,引導幼兒講一講:

鉛筆看上去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用處?使用鉛筆時要注意什麼?

2、引導幼兒講一講鉛筆使用當中因爲使用不當帶來的`危害,鼓勵幼兒發現同伴的不安全行爲。

如:咬鉛筆,拿鉛筆當玩具,用鉛筆掏耳朵,捅鼻孔等。

發現同伴有這些行爲要及時提醒或告訴老師。

3、集體閱讀幼兒用書,請幼兒觀察圖畫並回答問題。

圖中的小朋友用鉛筆在做什麼?請在錯誤的做法旁邊打上錯號。

4、繪畫活動:

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如何安全的使用鉛筆,以安全使用小鉛筆爲命題,讓幼兒用鉛筆自由繪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安全使用小鉛筆。注意正確的握筆姿勢。

【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老師在家注意觀察,糾正幼兒在使用鉛筆時的不良行爲。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11

活動背景:

防患安全意識於未然,大班幼兒對安全問題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此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喜愛的美術活動,製作安全祝福卡,瞭解常用的安全知識,並把瞭解的安全常識帶回家送給家人,用自己的行爲影響家人,進一步推動全園的安全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

活動時間:20xx年X月20日

活動人員:大班年級組全體教師

大班年級組全體幼兒

活動地點:室內、家中

活動內容:

1.尋找園內安全標誌並設計標誌(以各班爲單位)

2.欣賞祝福卡

3.設計安全祝福卡送給家人

具體內容: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設計、製作安全祝福卡的興趣,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和做事的自信心。

2.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並製作安全賀卡,能用自己的語言向老師表達自己祝福的話。

3.使幼兒初步瞭解祝福卡的用途,並大膽的對家人說出遵守安全的話。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各種祝福卡,佈置在教室中,大家一起欣賞。

2.準備幼兒自制祝福卡的各種紙、彩筆、剪刀及輔助材料等。

活動過程:

1.欣賞祝福卡

(1)請幼兒參觀祝福卡展覽,欣賞各種祝福卡。引導幼兒從賀卡的形狀、顏色、圖形等方面進行觀察比較,感受賀卡的製作的美。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參觀一些祝福卡,仔細觀察這些祝福卡是怎麼樣的.?”

(2)引導幼兒討論祝福卡的用途、主要製作材料和方法。

師:“你分析祝福卡用什麼材料製作而成的?”

(3)通過觀察比較引導幼兒交流:

師:“你最喜歡哪種祝福卡?爲什麼?”

2.交代要求,計劃製作安全祝福卡

(1)激發幼兒自制祝福卡的興趣和願望。

師:“X月份是我們幼兒園的安全月,我們孩子們知道了一些安全知識,怎麼樣讓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能瞭解和遵守安全知識呢?”

(2)請你設計一張特別的安全祝福卡,先想一想,你要提醒或者想讓家人遵守哪方面的安全?想好了再設計?

3.幼兒自制賀卡,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製作祝福卡。

(1)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製作裝飾。

(2)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4.交流祝福卡的製作。

5.請幼兒將自己製作的祝福卡送給老師。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對老師說一句祝福的話。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示折小船,掌握正確地沿中線對摺的方法。

2、能夠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願,並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心願。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有關折小船步驟的課件,人手一張正方形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知道什麼叫心願嗎?你們有什麼心願嗎?

2、我們的心願可以是給自己的,也可以是給別人的。老師也有一個心願,小朋友們想知道是什麼嗎?

過渡:老師把自己的心願畫在這隻心願船上。這隻心願船能使老師的心願成真,你們想擁有這樣的一隻心願船嗎?

二、出示圖示,讓幼兒自己探索

1、今天,老師帶來了心願船的圖示,你們看着圖示折一隻心願船,好嗎?

2、幼兒看圖示折小船

3、摺好以後,把你們的心願畫上去,再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的心願。

三、交流幼兒的.心願

誰來說一說你的心願是什麼?怎樣才能讓你的心願實現。

四、總結

小朋友,你們的心願真美好,只要你們通過努力,老師相信你們的心願一定能實現。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13

根據《綱要》“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的精神,教師要敏銳地察覺幼兒的喜好,把日常生活的內容拓展爲幼兒的科學教育活動。電池——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十分普遍,幼兒經常能夠接觸到它,如玩各種的電動玩具、遙控器等等,而對於電池的神奇力量,幼兒感到很新奇,也很有趣,爲了激發他們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培養他們樂於嘗試、勤於動手的習慣。我設計了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較強的嘗試學習活動——有趣的電池。

本活動主要通過讓幼兒各種各樣的玩具和不斷地探索,一步步地揭開電池的各種祕密,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認識電池並學會安裝電池的方法,其中滲透了蓄電池的環保作用,與幼兒園主題“我愛環境”相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嘗試操作,瞭解電池的外形、種類和簡單的功能;2、通過嘗試、操作、探索,學會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3、讓幼兒學習用語言來表達操作結果。

 活動準備

電動玩具及物品若干,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電池及幼兒人手一份簡易電池安裝示意圖,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讓幼兒在玩電動玩具、物品的嘗試活動中,感知玩具和物品無電池的狀態。

1、放音樂,幼兒進電動玩具城。

師:這裏是電動玩具城,大家來看一看,玩一玩,試一試,看看這些有趣的玩具和物品裏面有些什麼小祕密?

2、幼兒按意願分散選擇玩具、物品,進行擺弄和嘗試,教師巡迴觀察。

師:你剛纔玩的是什麼?好玩嗎? 爲什麼所有的電動玩具和物品都不能動起來?

(剛纔玩的電動玩具和物品裏面都沒有電池),那怎麼辦呢?(裝電池)

二、第二次嘗試:給電動玩具和物品配上電池。

1、認識電池

師:這小小的電池有這麼大的作用。老師這裏有許多電池,你們看看有沒有看到過的?在哪裏看到過的?(幼兒回答)

師:電池真有趣,有圓的、方的、扁的、大的,還有小的,電池用完了,隨意亂扔,會污染環境。這種電池你們見過嗎?(蓄電池)這種電池用完了,也象其他電池一樣扔掉嗎?那該怎麼辦?(幼兒回答)

小結:對這種用完了還可以充電反覆使用的電池,叫蓄電池。用蓄電池開的車很好,沒有噪音,沒有污染,可以保護我們周圍生活環境。

2、 幼兒嘗試:給玩具和物品配上合適的電池。

(1) 出示一件電動玩具,請幼兒說說:“它的.電池要裝在哪裏?需要什麼樣的電池?怎麼裝?電池盒裏有什麼祕密?(請一幼兒上臺)

(2) 出示安裝示意圖,說明記法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來試一試給電動玩具和物品配上合適的電池,讓它們都動起來!

3、第三次嘗試:認識正負極並準確安裝電池。

師:大家都找到了大小合適的電池,可爲什麼有的不能動起來呢?(引導幼兒回答:電池裝反了也不能動)

(1)認識正負極問:電池的兩頭一樣嗎?你用了幾個電池?你是怎樣安裝電池的?(個別幼兒邊展示示意圖邊回答)

(2)幼兒嘗試按正確的方向安裝電池。

師:現在,我們小朋友都知道,怎樣去安裝電池,電池的“ ”要對着電池盒的“ ” ,電池的“ ”要對着電池盒的“ ” ,下面我們就讓電動城裏的玩具和物品動起來吧。

4、再次嘗試,體驗成功的喜悅。結束活動。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14

一、活動內容:散文——落葉

二、活動目的:

1、 讓幼兒專心欣賞散文,理解內容,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

2、 讓幼兒感知散文中擬人的句子。

3、 使幼兒能根據原文展開聯想。

三、活動準備:

1、 物質準備:自制《散文——落葉》多媒體幻燈四幅、錄音機、磁帶[《散文——落葉》、歌曲《小樹葉》];幼兒遊戲頭飾、導具等與幼兒人數相吻合。

2、 知識準備:教表演唱《小樹葉》,瞭解燕子是候鳥。

3、 重難點分析:擬理解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感知散文中擬人的句子等爲重難點。

四、活動過程:

1、 聽歌作表演《小樹葉》,再入坐。

2、 欣賞《散文——落葉》錄音,師演示多媒體幻燈教具,幼兒記老師說的,說老師說的.。

3、 教師朗讀《散文——落葉》幼兒記喜歡的句子,說喜歡的句子。

4、 出示四幅小掛圖並將大小掛圖找朋友,要求根據散文內容邊聽邊看邊想怎樣配對找朋友(教師朗讀《散文——落葉》,幼兒進行配對)。

5、 用掛圖解釋擬人句子,提問燕子爲什麼說“來信了,催我們到南北方去了”?(解釋燕子是候鳥)。

6、 全體幼兒輕聲讀二遍散文,並配戴頭飾、扮演動物,根據散文內容作表演。

7、 根據原文將別的動物的特點編成擬人的句子。

8、 小結教學活動情況;帶幼兒到戶外去觀察欣賞秋天景色,再朗讀、編散文的句子。

大班教育活動方案15

爲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關於做好20____年中小學生安全工作的通知》和《____省教育廳關於組織開展20____年全省中小學(幼兒)防溺水專題教育活動的通知》及____市和____縣教育局有關加強防溺水工作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幼兒園、幼兒和家長的安全防範意識和安全監管能力,根據幼兒園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幼兒溺水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健全我園防溺水安全教育體系,強化家長對幼兒在外安全監管意識,提升教師、家長對維護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視程度,有效遏制幼兒溺水事故的發生。

二、職責分工:

(一)成立機構

爲切實開展好幼兒防溺水工作,我園成立幼兒園防溺水專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開展和協調全園防溺水工作。

組長:______

副組長:______

成員:__________________

(二)主要職責分工:

1、組長主要負責統籌、協調各部門開展工作督導,督促落實工作職責。

2、副組長負責組織幼兒園幼兒防溺水安全指導工作,發佈相關防溺水信息。兼負小班防溺水的督導。

3、______負責防溺水宣傳教育,園內及周邊環境排查,材料整理、上報、存檔等工作。

4、______、______負責中大班防溺水的督導工作。

5、各班班主任通過一封信及省活動通知,向幼兒及家長開展有關的安全教育,推動防溺水安全知識的`普及,強化家長對幼兒的安全監管意識。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幼兒安全宣傳教育

利用安全教育課,開展豐富的安全教育活動,提升幼兒的安全防範意識。強化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遊戲;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時避免盲目施救,要立即呼喊尋求成人幫助。

另外,各班組織幼兒積極觀看學習省學校安全教育平臺提供的PPT和視頻等相關資源,給本班幼兒上一堂“防溺水專題教育課”。

(二)家園互動,提高家長的安全監管意識。

爲了進一步擴大防溺水安全工作效應,提升幼兒的安全監管力度,我園及時發動家長參與到我園防溺水各項工作中,主要通過一封信、山東省學校安全教育平臺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有關幼兒防溺水的各項安全措施及信息。另外,在大門口,張貼一封信、家長網上學習通知等。一封信和家長網上學習通知每個家長一份,回執單簽字存檔。

(三)加強巡查看護,隨時隨地對幼兒進行防溺水教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