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總結

大學校園母親節活動總結

本文已影響 2.1W人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讓我們來爲自己寫一份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學校園母親節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校園母親節活動總結

大學校園母親節活動總結1

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學生了解母親爲自己成長所付出的艱辛,理解母親對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開展了以“感恩母親,愛傳萬家”爲主題的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母愛的偉大,並用真心和行動來回報母親。將有關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發動學生,廣泛宣傳

爲把“感恩母親,愛傳萬家”的活動落到實處,學校進行了廣泛的宣傳,要求班主任利用班會課的時間,給同學們講述母親節的由來,讓每個學生都知道母親節,知道母親的不易,教會學生學會感恩,希望學生能在母親節那天爲母親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張貼出宣傳母親節的標語,讓學生能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組織學生會的同學出一期以“感恩母親”爲主題的黑板報

二、“母親節”期間,倡議全校學生爲母親辦一件實事、辦一件好事,如寫一封感恩祝福母親的信,向母親送一束鮮花,拍一張照片,帶母親做一次體檢,親手製作禮物送給母親,陪母親吃一頓飯,幫助母親做家務,爲母親洗一次腳。

三、辦一期歌頌母親的手抄板,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熱愛 並孝敬母親的感情。學會用適當的方法向母親表達感情,感悟“愛”的內涵。

四、寫一篇讚頌母親的文章,獲者是讚頌母親的詩歌,要求學生把自己想對母親說的話,對母親的理解,寫在文章中,用自己原創的詩歌發自內心的感恩母親。

此次活動組織得力,學生參與度廣,影響深刻,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對母親的愛是發自內心的,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愛,做家務、送賀卡、送禮物,辦手抄板,寫詩歌,寫文章等。這次活動也讓學生了解了自己的母親,理解的自己的母親,增進了母子的親情,更重要的是本次活動讓學生學會了主動感謝與關懷他人,學會與同學和睦相處,瞭解體會父母師長的辛勞,懂得助人以及回饋他人,培養了當代中學生感恩的心。

大學校園母親節活動總結2

5月是感恩的季節,學院xx級同學們自發組織開展了一場名爲“五月康乃馨”的系列感恩活動,該活動分爲“說出心中的愛”母親節專題、“回憶成長的那些事”徵文活動、“帶着感恩前行”倡議專題三個部分,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5月8日母親節當晚,水質班就在男生寢室召開了一場關於母親節的主題班會。

班會由一段幾年前流行於網絡,由卜樺創作的動畫視頻《貓》開始。視頻結束後,同學們回味片中感人的母子深情的同時,也陷入沉思。後來交流中,很多同學也表現出感性的一面。有同學講了自己與母親的經歷。正是因爲沒有和父母在一起,同學們的感觸也就更多一些。班會中很多同學很真誠的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都還沒有面臨這樣的痛苦,不過這句話也幾次被提到,以提醒同學們珍惜與母親相處的時間。也有的同學在發言時情感不能自已,尤其在幾個人發言過後,很多同學眼眶泛紅,一卷面巾紙開始在私下傳遞。

母親是世上與我們最近的人,此次班會讓同學們都有不少收穫,也讓每個人多少學到今後與母親的相處方式。班會最後,全班一起唱了一首《母親》,雖然自己的媽媽聽不到,不過這首歌唱到每個人心裏。我們相信今後我們都會有一種新的態度,也許改變不大,因爲之前我們與母親都有很好的感情,哪怕是一點點,讓我們再多愛自己的媽媽一些。母親,是一個承載再多的偉大都不嫌多的詞彙。

大學校園母親節活動總結3

20xx年的母親節,在這天,xx大學團委宣傳部舉辦了以“說說心裏話”爲主題的母親節系列活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母親的愛與思念。

離家萬里,網傳情絲

活動前期,宣傳部的志願者們利用微博,空間等媒體平臺公開召集對母親的話。母親節當天一早,南華大學各大小微博便被同學們獻給母親的祝福填的滿滿當當,幾行感謝的文字配上與母親的合影,滄桑與純真兩張明媚的笑臉交織在一起,令人動容。qq空間裏,類似的祝福也不在少數,回憶着從“記憶中的小腳丫”到如今長大成才的我們,形形色色不同的留言和照片也都傳遞着同樣的幸福,凝聚着共同的願望,傾訴着相同的話語:媽媽,您辛苦你了!媽媽,我們愛您!

骨肉深情,難以忘懷

活動期間,筆者採訪到幾位同學,講述自己從小到大對母親無法忘懷的情感。

“母親寸步不離地待在我身邊有整整20年,如今算算,一年能和她共同生活的時光卻只有短短兩個月不到。母親愛喝茶,寒假回家時,特意給母親買了黑茶,她非常開心,喝完茶後還把包裝袋保存起來,經常拿出來和同事、鄰居說起,誇我懂事。越是這樣,我越是愧疚,媽媽爲我做了那麼多,我做的不值一提的小事卻被媽媽記在心裏。將來,我一定努力賺錢給媽媽買更多更好的東西。”xx學院的一位同學如是說。

室友xx同學回憶:“高中的時候,在母親節爲母親洗腳。我現在還記得母親腳底厚厚的繭子和有些變形的腳指。洗完腳後,我和母親說:媽,母親節快樂。母親一下子抱住了我。其實,這只是兒女表達恩情的一種方式,然而對母親來說卻格外珍貴。”

鴻雁傳情,致美麗的你

活動中,宣傳部也公開徵集了一些以“給母親的信”爲話題的文藝稿,讓同學們以寫信的形式抒發自己心中最真摯感情,宣傳部的志願者們也鼓勵稿件作者將“信件”真正寄送到自己母親手中,不在形式,不爲煽情,只爲以這種傳統的方式表達多年藏在心底沒能親口說出的愛,給自己最親的人一份安慰。

母親願意爲我們付出一切,但我們所做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卻總能讓母親找到感動的理由,其實,她們所做的一切都不需要理由,只因爲愛你。

大學校園母親節活動總結4

“濃濃深情,反哺之恩”的母親節主題活動,我們整個中心籌備了整整一個月。從場地到參與人員,從贊助方面到噴繪內容,從活動形式到表演方案,甚至是從話筒音響到遊戲所需小道具……事無鉅細,樣樣都得考慮到。我們整個中心不過12個人,因着這件事忙的團團轉了差不多一個月。可是結果卻是好的,無論是形式多樣的精彩的文藝表演還是花樣繁多獎品豐盛的親子游戲,都得到了到場家長孩子和衆多路人的停駐觀看,參與者也非常多。

感動

由於其規模較大,我們所需要的義工數量也非常多。但是這次活動本身是一個公益性質的義工活動,我們無法爲參與人員提供任何補貼——哪怕是幾塊錢的車費。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連續三次,在我們發出通知後的幾個小時內,我們的義工報名都很積極,人數最終達到35人。儘管有兩個同學最終因爲某些事無法參加,但是我們絕大部分人都主動抽出時間配合我們活動的進行,有幾個男生更是從早上8點一直跟隨我們忙到下午活動結束才離開。

此外,還有我們紅藝藝術團和校街舞協會的各位同學,不記得失,大熱天的特地組織衆多人員趕到表演現場爲我們帶來精彩的文藝表演,豐富了我們的演出內容,更吸引了大批的母子、路人駐足欣賞。擴大了本次活動的影響。

然而最感動的,仍是來自我們可愛的媽媽們。活動現場有許多親子互動的遊戲環節。我們準備的大量好玩的'遊戲和精美的禮物讓小朋友們興奮地很。這羣小朋友們激動地一次次衝上舞臺。可憐了跟在他們後面的媽媽,必須一次次地“被迫”跟上臺,又跳繩又踢毽子的。然而所有的媽媽都是樂呵呵地“被迫”着。哪怕她們踢毽子的時候不小心踢飛了鞋子;哪怕穿着高跟鞋和孩子們跳繩;哪怕自己流再多的汗,依然追在孩子們後面給他們扇扇子……

或許也曾疲憊,然而當孩子們伸出汗津津地小手牽住她們的,然後甜甜地一句“媽媽,節日快樂!”的時候,她們感受到的,只有慢慢的愛意與疼惜……

感激

活動在華庭街中興廣場舉行。廣場的舞臺後我們必須掛上8。5x4的大噴繪,任憑我們幾個長再高,也不可能掛上去的啊!這時,神一般的華庭街保安出現了,他們帶上了必要工具,“唰唰唰”登上梯子替我們掛好。活動結束還特地過來幫我們收噴繪。謝謝啊謝謝啊~~

感悟

既然說起了母親節,我就不得不提一句早上在我們去華庭街的18路公交上的一件事兒。我們乘車的時候正是一個高峯期,車廂擁擠且悶臭。所有人都不甘心地推推攘攘。不過我們還是幸運地坐到一個座位。

車子駛到一個站頭的時候上來了一羣老年人,當時坐在位子上的金佳星學姐當即就把位子讓開來給老人家坐。首先過來的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奶奶,她看了一眼座位,說道:“給後面的人坐吧,還有更老的。”然後提着兩大袋東西艱難的往後擠。我們往後一看,果然還有個看起來更老的老奶奶。

然而坐上位子的卻不是她!

而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生。他和他媽媽就走在那老人家前面,一看到座位,那穿着得體打扮高貴的媽媽連忙先把左手擠進來按住那個座位(以示佔座),右手呈弧形把我們車廂的其他人撥開,用胸腹把她兒子頂到了座位上“來,你就坐這兒吧!”——像只“充滿母愛”的老母雞。隨後她高昂着頭,居高臨下睥睨着那個稍微晚了一步、只能顫巍巍地站在那女人旁邊,兩隻手緊緊扶住欄杆的老奶奶。

一路上上車的人只多不少,還有衆多是老年人。當車子前面所有的座位都是白髮蒼蒼的老年人後,唯有那個座位,坐着一個漂亮的、十一二歲(正是戴紅領巾的年紀)的小男孩兒——他是閒適而理所當然的……

我們同去的所有人都怒了!我真的很想告訴那女人:你很好,你真是一個好媽媽!你寧可自己一直站着也要讓兒子端坐於座位上!好“無私”啊!好“偉大”啊!

然而,你要知道,你作爲好媽媽的代價就是另一位更需要幫助的偉大的、年老的媽媽必須忍受擁擠的車廂、推搡的人羣(還可能有身體的病痛)一直站上半個小時!你作爲好媽媽的代價就是有一天,當你老了的時候,或許你那曾經被你細心呵護的兒子也會讓你嘗試一下這種滋味的!因爲你不曾教他奉獻,不曾教他大度,不曾教他友愛,不曾教他互助!相信一個不會感恩社會的人,是不會有空感謝母親的吧!工作總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