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精選5篇)

本文已影響 3.1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精選5篇)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

現代心理學、教育學認爲:語言的準確性體現着思維的周密性,語言的層次連貫性體現着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多樣性體現着思維的豐富性。衆所周知能力和思維相輔相成,而思維的發展同語言的發展又緊密相關,這說明要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即通過聽、看、想、說等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1、給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兩者相互依存。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是藉助語言來實現的,而思維的發展又能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課堂上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可採取:個人小聲獨立說、同桌互相說、小組內輪流說、讓學生小結等形式。說的內容有許多,今天這節上可以說的東西也是比較多的,比如:說角的特徵、說操作過程、說判斷的理由等。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學生操作的學具、老師的教具以及板書等,向學生提供鮮明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識。教師儘可能多給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有利於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爲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師示範,讓學生知道怎麼說。

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數學語言。因此在教學中,

教師要有目的地爲學生提供準確的語言模式,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有條理地說。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這節課中鄒老師在學生認識了頂點和邊後,加以示範性的說明並配合手勢,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規範了頂點和邊。在之後學生找生活中的角並說一說的時候,也給與了師範性的演示。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3、動手操作,發展兒童的數學語言。

動手操作是發展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低年級兒童的思維是直觀性占主導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維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兒童這一思維活動特點,充分利用直觀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這—外部活動,來發展兒童的數學語言。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來做一些角,學生邊想、邊做、邊說,使腦、手、口共同參與活動,可以達到統一和諧。在製作角後的交流中學生也有很多親手指一指的機會,通過讓角變大、變小的操作學生有了角有大有小的初步感知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抽象邏輯思維的能力較差,往往是肚子裏知道卻說不出怎麼想的,或是不能完整地把思維過程表述出來。教材在教學各個內容時安排了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的活動,其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操作增強感性認識,逐步達到抽象化。說一說就是要藉助語言,把想的過程明確、清晰地表達出來。因此學生思維的發展與語言的發展是密切聯繫的,增強語言的培養就是增強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也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4、學會傾聽,成爲數學語言的中介

我們低年級的絕大部分學生在課堂裏說話最初都是需要高級“翻譯”的,這個翻譯從哪裏來?就是我們的老師。數學語言不是簡單的書面語言,更不同於生活語言,它的特點是準確、簡潔和嚴謹,具有教強的邏輯性,而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往往不夠嚴密,缺乏邏輯性、完整性,語言的組織能力比較弱,這樣就阻礙了對數學知識的正確表達,數學思維得不到正常反映。

所以說老師在課堂裏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學生由生活語言向數學語言過度的中介,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小學階段,口頭表達能力非常有限,回答問題更是殘缺不全,在平時的上課中,認真傾聽學生髮言,及時收集信息、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力求使學生語言表達語句完整,用詞準確。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角的初步認識》。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如摺疊,拼擺,測量,製作學具等加深對角的認識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徵。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教材中還特別注意讓學生動手操作,摺紙,制角,畫角等,以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學生熟練掌握這部分內容就爲以後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等幾何圖形奠定了基礎,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

3、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材編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從素質教育的三個方面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學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並對學生進行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啓蒙教育。

(3)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4、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對於角的認識往往只是藉助於實物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角缺乏系統的認識,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難點是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二、說教法學法

角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爲困難,因此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整個課時將觀察,操作,演示,實驗,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採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畫一畫,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教學手段,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並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裏。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情緒低落時的思維水平只有在情緒高漲時的二分之一。說明人的認識活動和情感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在整堂課中,我除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的教學功能,通過它的形,聲,色,動,靜的變化,形成鮮明的表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啓迪學生的思維,還想方設法,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整堂課都處在"好奇","好學"的高昂學習情緒中,按照觀察感知,操作成象,抽象概括,實踐創新這一模式進行,使教學過程始終吸引他們主動去探索問題,發現規律。

〈一〉激趣導入

(媒體應用)屏幕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的實物圖。引導學生回顧複習,依次回答出各個圖形的名稱。

教師指着三角形說,早晨上學的時候,粗心的"小馬虎"卻把一條邊忘在了家裏,(媒體應用)〈計算機將三角形的一條邊移走〉大家看這還是一個三角形嗎——不是。這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來認識的——角。

教師指着角問:關於角你想知道些什麼呢

教師歸納學生的回答。這些問題,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將逐漸解決。

〈揭示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在上課前10—15分鐘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所以導入這個環節我儘量簡化,開門見山,但又明確了學習目標,直入課題。

〈二〉引導探究

1、影像激趣,整體感知。

(1)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角。

(媒體應用)〈屏幕依次出示:紅領巾,三角板,鐘面和摺扇實物圖〉。

學生討論找角。

(媒體應用)在學生找到實物圖中的角後,屏幕上出現閃動角。

(2)舉例

其實在你身邊就有很多角,仔細觀察,你發現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也有角

(3)啓發學生用紙片折角。

(媒體應用):利用計算機的動畫功能教學折角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對摺的含義。

學生討論折角,(媒體應用)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作品,說折角的過程並指出角所在的位置。然後同桌兩人互相比較角的大小。

你能折得再小些嗎用這種方法可以折出多少個角

(4)做活動角

引導學生用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圖釘,做活動角(兩人爲一組)。讓學生邊操作邊思考邊討論:怎樣可以得到一個角怎樣可以得到一個較大的角怎樣可以得到一個較小的角

(媒體應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作品。

組織學生討論角的大小與紙條張開大小的關係,角的大小與紙條長短的關係。

學生分組討論並彙報討論結果。

(媒體應用)多媒體演示製作過程,討論過程及結論。

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找出最終結論:角是有大有小的,但角的大小與紙條長短沒有關係。

新課標提倡做數學,要解決數學抽象性和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靠具體的操作與觀察。因此教學中我重視形象直觀的作

用,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學生通過找角,折角,做角等操作實踐,及觀察電腦的動態演示,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觀察,在觀察中動腦過程中,得到大量的感性認識,形成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徵。讓他們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爲學習的主人。

2、通過感知並利用媒體,建立概念。

讓學生用剛纔所折角的頂點扎手心,感知角的頂點是尖尖的;摸一摸角的兩條邊,感知角的兩條邊是直直的。從而揭示了角的本質屬性。

(媒體應用)屏幕出示:四個實物圖的角。

四個圖的角閃動,淡化實物外形,留下閃爍着的角。

讓學生嘗試歸納出角的組成。

教師訂正,講解角的各部分名稱。

學生練習,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在學生對角有了一個感性的[說課稿]認識後,馬上利用多媒體的演示功能,讓學生自己歸納角,使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有利於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

3、指導學生正確的畫角。

我們剛纔看到了許多實物上存在的角,若要把它畫下來,該怎樣畫呢

讓學生討論:並嘗試畫角。

(媒體應用)展示作品,講畫法。

學生交流角的畫法,討論後老師歸納:畫角的時候,一般都是先畫頂點,再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直線。

(媒體應用)計算機出示畫角的全過程,學生在本子上練習畫角。

(媒體應用)展示作品,說畫法並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4、歸納角的本質特徵。

用學生所畫的角,引導學生討論,歸納,這些角的相同點及不同點。

5、練習:(屏幕出示練習)

判斷下列圖形是不是角

根據信息反饋的理論,在學生接觸新知時通過鞏固練習,辨析練習及時反饋,在師生間雙向交流的過程中,不斷解決新矛盾,使認識得到深化,昇華。

〈三〉歸納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些什麼

〈四〉鞏固練習

1、找出下列圖形中的角:

2、要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媒體顯示)

3、(發展思維)一個長方形剪去一個角剩下幾個角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爲此,我將根據問題的不同難度,教學時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設計練習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練習,也有發展性練習,盡最大努力體現因材施教。並通過教法,學法的使用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並在時間,空間諸方面爲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3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會用直尺畫角。

2.通過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3.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根據角的特徵辨認角。

  教學難點:

通過角的特徵會畫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新的一天開始了,校園裏可熱鬧了。看,今天在校園裏來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角”,你發現它了嗎?請你快把書打到38頁,看看“角”藏在哪裏呢?(彙報)

2、同學們的觀察能力真是太強了,那麼現在請你也用你的大眼睛好好看看,在我們周圍的哪些物體表面上藏着角?你還在哪裏發現過角?你能說出來在我們生活中有多少個角?

3、那你願意到數學王國裏認識“角”這個好朋友嗎?(板書)

二、初步認識認識

1、不管“角”藏在我們生活中的哪裏你都能找到,那麼在數學的大家庭中的“角”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想看看嗎?

2、拿起你的三角形,找到這個點摸摸,說說什麼感受?這是角的頂點。(讀)現在請你摸摸這兩條邊,什麼感受,這就是角的邊,(讀)一個角有幾條邊?小小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讀)

3、請你用三角形中的一個角,給你同桌介紹一下角的各部分名稱。

4、你能指出黑板這個角的各部分名稱嗎?

5、練習。你能在判斷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嗎?

三、活動:既然角已經和我們成爲了好朋友,現在讓我們站起來,擺個有角姿勢。

四、做一做

1、(出示不規則紙)我們玩的高興可是這張什麼也不是的紙先生不高興了,他也想和角成爲朋友,我們能幫他找到角嗎?我們可以動手摺一折,就能折出角,每折一次要把紙按平,然後再折。

2、請你把摺好的角舉起來,互相看看你們折出的角一樣嗎?你發現了什麼?角也是有大有小啊。(指名貼三個)你能比一比黑板上哪個角大嗎?紙先生高興了,現在把你的紙先生放在桌位裏吧。

3、我們還可以用兩條紙條和一個圖釘做個活動的角呢。這圖釘就是角的頂點,這就是兩條邊,現在請同桌兩個同學合作,做一個活動的角。

4、誰願意和我比一比誰的角大?(兩條邊開叉的越大,角越大)

5、看看這兩個角誰大?雖然這個角的邊很長,但是這兩個角是一樣大的,也就是說角的大小和邊沒有關係,角的大小隻和兩條邊開叉的大小有關。

四、畫角

1、角已經和我們成爲好朋友了,讓我們來畫畫角吧。畫角時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讀)

2、請你認真看。教師畫,先畫一個點,然後從這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線,就能畫出一個角。(強調向不同方向)

3、畫角時要牢,先畫定點再畫邊,現在請你畫角。

4、展示。

五、拓展

1、我們手裏都有三角形,請你拿出來,它有幾個角?給你一把剪刀,你能讓變成四個角嗎?再剪一刀,看看有什麼發現?再剪一刀看看,有什麼發現?

2、給你三根小棒,看看能擺出角嗎?

六、全課小結

1、這節課就要結束了,還有什麼問題想要問老師嗎?

2、說一說,這節課你的收穫。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4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圖形的基礎上,接觸到的一個抽象的圖形概念。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學生通過折角、畫角、做角等實際操作活動認識角的基本特徵。如果學生熟練掌握這部分內容爲以後進一步學習幾何圖形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能正確地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會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出一個角,能初步比較角的大小,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的方法。

教學難點: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它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三角板、吸管、幾個大小不同的角等

學具:三角板、吸管、幾個大小不同的角等

  二、說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的編排特點,爲了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我主要採用以下兩種方法:

1、情景教學法。在教學中,我注重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把角的認識和生活情景緊密的聯繫起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2、引導探究法。低年級的學生的知識和思維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大部分學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不能很好的有機結合。針對這種情況我採用引導探究法來組織學生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爲重要,觀察發現法、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是本節課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讓他們在找一找、折一折、畫一畫、比一比、說一說等系列活動中感知角的基本特徵。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圖形,(出示一個三角形)你們知道它爲什麼叫“三角形”嗎?誰願意上來指一指(學生指角時多數是點一下)。

師:原來同學們心目中的角是這樣。(在黑板點一下)這是角嗎?看來指角還有很大的學問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意圖: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首先從學生認識的圖形和已有的經驗知識入手,讓他們從開始就充滿好奇心、滿懷興趣的參與學習。同時,營造寬鬆、民主、活潑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心情愉快精神振奮,這種積極的情緒很容易打開思維的閘門,萌發創造力。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課標》指出“應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因此,本環節的教學我分四個活動來進行探究:

1、聯繫實際指角—-建立“角”的表象

(1)以課本封面上的角爲例,質疑:怎樣才能正確的指出角呢?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指角方法,並且同桌間互相指指看。

通過指角活動,明確角在學生腦子中的印象。

(2)觀察課本主題圖,把你找到的角,指給小組的同學看一看。這個練習,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又讓學生感受到角就在我們身邊。

2、動手操作認識角—-探究角的共同特徵

這是教學的重點。心理學家表明:孩子的智慧來自於指尖。所以,此活動我的設計是以學生的動手操作爲主,分四步完成:

(1)折一折:先讓學生用一張不規則的紙折一個自己喜歡的角。

(2)比一比:並引導學生對摺出的角進行觀察、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受到角有大有小。

(3)摸一摸:接着讓學生摸摸自己折的角,使他們通過親身體會充分感知角有一個尖尖的點和兩條直直的邊。

(4)說一說:緊接着我有組織學生交流摸角的感覺,逐步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根據學生的彙報,我進行板書,然後讓學生看着板書說說角的各部分名稱。

這樣,把操作、觀察、語言表達緊密結合,學生對角的表象和基本特徵就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從而解決了本課的重點。

3、實踐操作畫角

《課標》指出“本學段學生應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依據這一理念,我將畫角的活動分成三步進行:

(1)看一看:首先讓學生觀看課件演示畫角的過程,使學生對畫角的各步驟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並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

(2)畫一畫:在老師的示範下,師生共同畫角。通過老師的板書,有助於規範學生畫角的方法。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畫出不同方向的角,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3)說一說:引導學生歸納角的特徵和畫角的方法,

4、做角——體會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與什麼無關。

這是教學的難點,教學時,我先借助學具建立出一個直觀的角;然後通過遊戲活動感受角的變化。具體分兩步:

(1)遊戲:誰的手兒巧?

用吸管折成可以活動的角,通過角的變大變小,讓學生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這一活動,讓學生從認識靜態的角過渡到認識動態的角。使學生在玩中形象的領會到“角的大小與它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的本質特徵。

(2)遊戲:誰的眼力好?

出示準備好的兩個大小相同,邊長不同的角,讓學生猜一猜,這兩個角誰大誰小?通過比較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這樣,將難點分散到兩個遊戲中,使他們能形象、深刻的理解角的.大小和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三、巧設練習,鞏固提高

完成課本練習八第3和第4題。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的靈魂說在,因此我的板書體現了知識性和簡潔性,使學生一目瞭然,更好的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內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64-65頁的《角的認識》。

2、地位:

數學是一門重要而應用廣泛的學科。本課時《角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去掌握知識,是應用數學的一個體現。《角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在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圖形的基礎上,接觸到的一個抽象的圖形概念。對於剛上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此抽象的圖形會讓他們感到很難理解,因此在教學中,要爲學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爲日後深入的學習角的含義及系統的學習直角的知識提供必備的條件。

3、重點和難點

在以課程標準爲本,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在考慮到學生對於角的認識往往只是藉助於實物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的具體情況,我覺得本堂課的重點:掌握角的概念,所以她將角的正確表象及各部分名稱的認識作爲本課時教學;

難點: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角的大小與兩條邊開的大小有關,和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4、說學生思維能力:

低段的學生(二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主要是以直觀形象到邏輯思維過渡注意:低段的學生主要是一無意注意爲主學習動機:直接動機爲主認知水平: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滾動邏輯。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經驗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2數學思考:警力從現實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考。3解決問題:能大膽地與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學會評價。4情感與態度: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中發展數學思考的能力。

  三、說教學法

角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爲困難,因此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教師主要以談話法和引導法爲主,學生則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爲主,讓他們掌握知識形成能力。

  四、說流程

根據本節課的四個目標,我設計了五個教學流程:創設情境、提供材料、概括歸納、辨別延伸、及小結反思。

(一)情境導入:老師有一個禮物(大紅五角星),準備送給今天最表現好的同學,誰能表現的最好呢?想不想知道是什麼獎品呢?(老師放在一個盒子裏,請學生上來摸一摸),等學生摸了之後肯定能夠得出是五角星,讓學生進行觀察並且說一說你爲什麼叫它是五角星呢?學生會回答有五個角。老師邊摸角邊說這就是我們今天這堂課要學的認識的———角。教師指着角問:關於角你想知道些什麼呢?教師歸納學生的回答。這些問題,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將逐漸解決。揭示課題:角的初步認識〉意圖: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低段的小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很直接的,對於獎品(例如小紅花、火炬、五角星等等)是非常喜歡的,何況是大大的五角星呢?有物質獎勵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掌握知識。其次是從學生認識的圖形和已有的經驗知識入手,讓他們從開始就充滿好奇心、滿懷興趣的參與學習。

(二)提供材料,引導探究生活中會有哪些角呢?請學生來舉例,(三角板上的角,牛角等等)。哪些是數學中的角呢?也讓學生來說,老師可以引導和補充什麼是數學中的角。課件出示教學圖街景圖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的角,請你找一找這副圖中有哪寫角呢(媒體應用)在學生找到實物圖中的角後,屏幕上出現閃動角。通過剛纔的找角的活動,學生已經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接着我們安排了及時的觀察、對比與發現,(也可以讓剛纔摸過五角星的學生說一說感覺),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角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引導學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稱――頂點、邊。逐步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對角的概念進行明確的闡述(角是由一個頂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並且能夠會讀法和寫法。折一折讓學生用手中的學具(圓紙片)做出一個角,老師參與學生中間,即時採集有用信息,爲教學服務。

有的學生用一種材料不止做出了一個角,教師及時表揚鼓勵,這個過程也是學生思維層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們多向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做角的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折、畫等等),讓每位學生親自摸一摸,感受角是如何的,(頂點是尖尖的,兩條邊是直直的,面是平平滑滑的),這樣經歷可以讓學生的腦海中對角的認識會有更加深刻。課件出示練一練進行“判斷”練習和“找角”練習,通過多種方式的參與體驗,引導學生深化對角的本質特徵的認識。本意,就是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中的角”逐步提升爲“數學上的角”。因此,在喚起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動態的過程把這些角抽象出來,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感知數學上的“角”的形象。而這些“數學上的角”跟學生“經驗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異,也會在他們的心理產生一種認知上的衝突,也正是這種衝突將激勵着學生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比較與發現中。

(三)、概括歸納老師請學生來說說自己對角的認識,再由老師總結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角的概念是又一個頂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這樣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系統的瞭解。

(四)、辨別外延課件出示提出問題用比較兩個角的大小?由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和研究問題並得出結論,帶着這兩個問題思考:

1、有什麼辦法可以比較角的大小?

2、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老師可以叫幾個小組說說自己小組的結論和想法,歸納得出(首先是一眼能看出大小的角,其次是不能一眼看出的,利用重疊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學生在比較角的過程中發現可以藉助其他工具,如(做一做)製作活動角來比較角的大小。這個環節孩子們的比較方法很多,也很有創意,從中也可以發現學生思維的開放性與層次性。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最後由老師歸納總結:角的大小和它的兩邊有關,兩邊張得越大,角也就是越大。與它的兩邊無關。課件出示接着可以做一做相關的題目,1判斷下面角,哪個更大;2說出下面圖形中各有幾個角。

(五)、小結

總結今天學習的知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