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隨機事件的概率》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1.52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隨機事件的概率》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隨機事件的概率》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就知識的應用價值上來看:概率是反映自然規律的基本模型。概率已經成爲一個常用詞彙,爲人們做決策提供依據。

就內容的人文價值上來看:研究概率涉及了必然與偶然的辨證關係,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思維能力的良好載體。

2.重點:①瞭解隨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頻率的穩定性;

② 正確理解概率的意義。

難點: ①理解頻率與概率的關係;

②正確理解概率的含義。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心理特點

雖然高中學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是概率的定義過於抽象,

學生較難理解。

2.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

(1)初中已經學習過隨機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的概念

(2)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概率可能有一些模糊的認識。

(3)學生思維比較靈活,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較好的實驗基礎。

3.動機和興趣

概率與生活息息相關,這部分知識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由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理解必然事件、隨機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

(2)通過拋擲硬幣實驗,正確理解頻率、概率概念,及其兩者關係。

(3)利用概率知識,正確理解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學生在課堂上經歷試驗、統計等活動過程,進一步發展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試驗,培養學生觀察、動手和總結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能力。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把實際問題與數學理論相結合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3)強化辨證思維,通過數學史滲透,培育學生刻苦嚴謹的科學精神.

四、教學策略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計劃進行如下操作:

1.教學手段

(1)精心設計教學結構,使學生經歷質疑——解惑——應用的體驗探究過程。

(2)努力創設情境案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3)合理設計數學實驗,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做”數學的精神,享受“做”數學帶來的成功喜悅。

(4)充分利用軟件輔助教學,便於課堂操作和知識條理化,教學更加生動形象,保證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

2.教學方法

本節課貫徹“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思維爲核心”的教學思想,採取了以建構主義理論爲指導,着重於學生實驗、探索研究的啓發式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分組討論、歸納的教學方法。

五、教學用具:計算機、硬幣、學生生日調查表

六、教學程序及設計的七個環節

1.情境引入:引出本章的課題,讓學生體驗學習概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用“班級有無同生日的問題”引入課題

設計這個引入有兩個理由:(1)學生非常重視生日,對這個問題充滿興趣;(2)學生普遍有一個錯誤的認識:“班裏有同生日的人”是個小概率事件

當認知到“50個人中有兩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可以高達96.5%,基本上的班級都會有生日相同的人”,與原有的認識存大很大的差距,充分感受到概率的神奇;

事先合理設計表格,現場調查班級生日情況,發現確實有同生日的人,充分調動班級氣氛,從而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概率的興趣。(萬一沒有生日相同的學生,解說即使發生的可能性高達96.5%,也還是存在不發生的可能),再讓學生舉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例子,再結合章頭圖,學生會感知到概率無處不在,概率是有用的,數學也是有用的,認識到學習概率的重要性。

2.明確課題: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研究重點是隨機事件的概率

通過區分四個事件的差異,引出事件的分類,並總結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隨機事件的概念,明確本節課研究的重點是隨機事件的概率。

例1的設計意圖:加深對事件的分類和概念的理解,通過對“事件B”條件的改變,強調結果是相對條件而言的;

練習1的設計意圖:引入典故“守株待兔” ,讓學生用數學概率的知識來辨析這個典故,滲透數學的教育意義,也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學生會感知到:知道隨機事件的概率的大小有利於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3.概念建構:尋求獲得隨機事件的概率的方法,並得出概率的概念,並對頻率和概率作了對比和辨析

第一個步驟:引導學生用試驗得到的頻率去估計事件的概率

現場創設情景:學生現場 “掰手腕“比試,引導學生感知到解決問題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試驗。

第二個步驟:通過擲硬幣試驗,引出概率的定義,突破難點

(1)組織學生動手擲硬幣。根據以往的實踐爲了追求比較好的試驗效果,先對拋擲的方式作了一定的引導,保證試驗的隨機性,體現了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一個教學理念。對於概念的理解,也會產生積極的意義。具體操作的環節如下:

嚴格按照書本的要求,讓每位學生做10次拋擲硬幣的實驗,並將實驗結果填入書本表格中。四個學生一組,將本組同學的實驗結果統計好,填入表格中。充分利用excel軟件輔助教學的強大功能,計算出各組頻率並繪製出折線圖。學生親身體驗到隨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試驗次數比較小時,頻率是不穩定的,在彙總數據環節讓學生觀察表格,直觀感知頻率是不穩定的。

(2)通過計算機模擬試驗,重複做大量的擲硬幣試驗,動態的讓學生感知:每次試驗頻率是不確定的,但穩定在某個常數附近

(3)結合歷史上數學家所做的大量獨立重複試驗,對比兩張頻率的折線圖,得出結論,形成概率的統計定義。

這一段是本節內容的難點,需要把對數據、圖表的直觀印象轉化爲抽象的概率定義。而通過實驗操作、觀察圖表、分組討論、歸納總結,很好的突破了這一難點,並實現了通過拋擲硬幣實驗,正確理解頻率、概率概念,及其兩者關係。培養學生觀察、動手和總結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的團隊精神這一教學目標。

4.概念深化:進一步明確頻率與概率的區別與聯繫

我安排了兩個練習

例2即時訓練,設計意圖是落實重點讓學生熟練掌握用頻率估計概率這一方法,強調頻率的穩定性和概率的確定性;

練習2的設計意圖是是爲了說明每次試驗的結果具有隨機性,進一步提升本堂課的主題;

通過表格和圖像兩種語言,生動直觀的讓學生感覺到:

不同點:頻率是隨機的,在試驗前不能確定;概率是確定的值,是客觀存在的,與試驗無關

聯繫:隨着試驗次數的增加,頻率會穩定在一個常數附近,得到概率的估計值。

5.練習反饋

(1)練習3的設計意圖:這個練習綜合了本節課的重點,能很好的反饋落實情況,而且通過訓練鞏固了所學知識點

6.歸納小結

小結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回味與深化,使知識成爲系統。讓學生嘗試小結知識內容及研究方法,提高學生的反思、總結的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我會補充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新知識。特別地,在小結過程中會提出本節課的數學思想:實驗、觀察、歸納和總結。

2.課後探究

書本練習1

這個探究題的設計意圖:一方面鞏固本節課的內容,也爲下節課的學習搭好橋樑.

七:板書

設計意圖:合理、整潔的板書能夠讓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結構更好的掌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